很感谢WeeWitch参与我们的讨论。

事实上,我的观点仅代表我自己,连我的先生也代表不了。更不用说代表“早期教育”这个版面的意见了。

如果WeeWitch看过我们关于全托的全部讨论,应该可以看出来,我家的孩子并没有按照我的意愿上全托,而是遵照先生的意思上的日托,其间,所付出的辛劳不再一一说起。

父母,都是为了更好地为了孩子的发展才聚到一起的,大家在现实中,面对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无奈。如果撇开生活给我们的压力,撇开现实中的负担,我相信,这里的大部分父母情愿整天待在家里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享受天伦,可事实并非如此。

当然,我不希望早期教育成为我一个人的一言堂,我希望这个版面以一种活泼,轻松的氛围吸引大家,有什么就说什么,既然是讨论版,就允许有相反的意见存在,我的言论并不代表大众。

就这个全托的问题,我希望大家能够在讨论中找到适合自己对待孩子的方法,很多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

让我们在讨论中成为好朋友,毕竟,我们大家对待孩子的心都是一样的。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全托问题


关于全托问题我是持反对意见的,那无论如何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下策。但苦于没有时间,所以没有参加进来发表意见。今正好从其它育儿网上发现一篇,其文观点甚合我意。现摘录如下:

让孩子“全托”非明智之举

幼教专家指出,无论从教育学还是社会心理学出发,送孩子进全托幼儿园都不是明智之举。

孩子依恋感的产生从婴儿期的第6个月开始,在1岁半至2岁半达到高峰,此后仍在发展。如果父母在孩子2岁半以后把他送进全托班,便中断了与孩子的亲密联系,减少了相处的时间和机会,这样便"迫使"孩子的依恋感转移到新的生活照顾人身上。

有的父母认为全托能锻炼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其实不然。幼教专家指出,孩子整天生活在幼儿园中,获得的信息量少,倒不如与家人在一起生活更丰富。至于生活自理能力,只要“逼”他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无论在哪儿都能受到锻炼。

说说全托(上)


我幼时在农村长大,没上过一天幼儿园,但是大自然给予我的无拘无束与无穷快乐,是在任何幼儿园也不可能得到的,并且这份快乐点亮了我一生的记忆。我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把孩子送去全托,甚至不愿临时送她到外婆家,即使她外婆的照顾可能会比我仔细百倍,我要一天天看着她长大,看着她象花朵一样慢慢绽放,离开女儿的每一天,对我都会是一种无法弥补的损失。

想想吧,幼儿园的老师会每天给她仔细洗脸洗小屁股吗?会及时发现她的病痛与不安吗?会与她分享成长的快乐与迷惑吗?

既然已经为人父母,就必须承担这份不容推辞的责任,不要给孩子留下遗憾,更不要给自己留下悔恨。

EmyK的回复:

我也是,童年全托的记忆特深,连那伤心和恋家的感觉现在都萦绕心头。后来真是一步步离家远了。当父母要求回报时,我躲大老远。他们不知道我是谁,我说不清我是谁。我不知道他们在不在乎我的快乐,因为他们令我快乐时总要加一句“你长大也能这么对我们吗?”我觉得离他们很远,除了离开我什么也不想。这辈子都有这一丝忧郁,所以不要我的孩子离开我,我想和她一起长大,懂得她,做她的朋友。

说说全托(下)

说说全托(下)


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小的时候没有上过幼儿园,更不要说全托了,加上生性天真、乐观,总是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象,所以一直都十分赞同全托。看到大家的意见及对儿时全托经历的恐怖记忆,我真的有恍然大悟的感觉,谢谢大家!

yalic的回复:

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已经太可怜了,真不忍心再责备他们。从新闻报道看,好象还不是因为父母没时间照顾孩子,而是“望子成龙”心切,指望孩子能从小多学些本事。可是生命都不存在了,又谈什么别的?!

匡匡的回复:

是呀,本来是希望孩子能活得更好,没想到……

谁之过?

eliyilei的回复:

非常同意。这两天一直在想这些孩子们,心痛如绞,郁闷不已。不敢去想象娇弱孩子们的可怕遭遇、恐惧、无助的时候,爸爸妈妈感觉到了吗?如果时间可以倒转,这出悲剧是否可以被改变?

如果没有点蚊香?

如果没有把门锁上?

如果陪睡保育员在室内?

如果值班负责人有巡夜?

如果有装烟雾警报器?

如果爸妈没有送全托?

如果这些如果有一个发生,惨剧也许就可以逃过!

这里想谈父母的责任。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确实需要参与集体生活,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但是否有必要上全托,3岁的孩子还没有自我保护,自我控制能力,正是需要父母细心照顾的年纪,白天去幼儿园可以学一些东西,即使有紧急状态,人也较多,易于作出反应,安全比较有保障。晚上呢,正是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父母为何忍心孩子在外住宿,晚上还有课程吗?即使分身无术,收费很贵,说明经济还不错,为何不可以请保姆?再说假如这是几个尽责的英勇的老师,水火无情时间有限,十几个孩子都能获救吗?父母则不同,最少也可以做到一对一,孩子的安全系数大的多!我实在看不出来有什么优点,有什么必要上全托。

14个孩子已经回不了家了,可是还有许多孩子在全托过夜!

希望在天堂的14个小天使快乐!

xjm的回复:

说得太对了!我也是觉得如果把天使一般的孩子全托的话,做父母的就干脆别要孩子了,或者说当初就不该要孩子!

这个社会毕竟与多年前不同了,既忙碌又浮躁,但是也允许丁克家庭的存在呀,如果选择生孩子,那就应该为孩子负责。

看了13孩子死于火灾的事,心里也难过得不行,推己及人,真是可怜了那些妈妈,一念之差啊,就送了孩子的命,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吧!!!!

shiner的回复:

我也想说说。我小的时候是在一所部队幼儿园上的全托,回想起来,即使是现在的幼儿园,也有相当大部份没有那个幼儿园的园舍好呢。园里的活动很多,吃的也好,但无论如何也不能消除我对家、对爸爸妈妈的思念。每天除了唱歌、跳舞这些我最喜欢的活动外,其它的时间里就是默默地想家,常常在午睡时用被子蒙住自己的小脑袋哭。班里有几个厉害的小朋友会欺侮人,吃饭的时候,让同桌的孩子把他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都送过去——“进贡”,无论做什么都要听他的指挥,压抑了其他孩子的能力。

我也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这么多的家长喜欢把孩子送到全托去呢?既然要了孩子,就有责任去培养,两个人守着一个孩子都闲累,难道就相信三、四个老师守着一群孩子就能教得多好吗?还有一些家长觉得把孩子送到全托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但你想想,你与孩子间的感情疏远是用多少钱、多长时间都弥补不回来的呀!如果孩子并不象想象的愉快,那么这段时间的烙印将伴随他们一生,难道做家长的忍心吗?

千万别把孩子送到全托班!实在没时间,就把自己的宝宝送到可以晚一点接的早晚班吧!

谈分离焦虑


什么是分离焦虑

当孩子长到6-7个月以后,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开始害怕陌生人,而且当他们与妈妈或其他亲人分开时,还表现出明显的不高兴。例如,正抓住小床围栏站着的10个月的培培看见妈妈穿上衣服、拿起挎包要出去买东西时,就会哭起来。在同样场景下,用不着围栏的15个月的娜娜就会跑过去搂住妈妈,或者起码也要跟她到门口。如果妈妈关上门走出去,她就会放声大哭。这种反应就是婴儿的分离焦虑。心理学研究证明,分离焦虑一般出现在一周岁之前(此时婴儿正在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在14-20周时达到顶峰,?然后在整个婴儿期和学前期,其强度逐渐减弱。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养育的儿童,最早出现分离焦虑的时间也不尽相同,北美和欧洲婴儿一般在6-7个月出现这种行为,而有些国家的儿童,如非洲乌干达和一些亚洲国家的婴儿在5-6个月时就出现与母亲分离时的焦虑。原因何在?和典型的西方文化相比,这些国家的婴儿与他们的母亲有更多的亲密接触。他们跟妈妈一起睡觉,母乳喂养的时间比西方儿童长,和母亲形影不离,他们常常骑在妈妈身上或被棉绳绑在妈妈身后。和妈妈分离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大事,所以他们才很早地表现出这种分离焦虑。

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产生在同一时间,也就是婴儿形成最初的社会性依恋之时,它是婴儿的认知能力和情绪发展的必然产物。为什么刚刚开始体验到爱的欢乐的婴儿,现在突然又被恐惧的痛苦所侵扰呢?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婴儿可能是从他们的亲人那里学会害怕分离的,因为当亲人离开时,他们的一些不舒适感(如饥饿、湿尿布和疼痛)就会增多或加剧。换言之,婴儿会把痛苦的延长或加剧同亲人的不在场联系起来,因此当亲人要离开时,就表现出他们的"条件性"焦虑。

另一些心理学家从行为学角度解释这种现象:自然界的很多事件预告着即将发生的危险迹象。当一些情境经常地与危险相联结时,通过物种的长期演化,对这些情境的恐惧与回避就成为与生俱来的本能,这种本能可以作为一种"生物学的程序",通过遗传传给下一代。处在这些事件中的婴儿就会按照事先编好的程序害怕陌生人、陌生环境,以及和熟人分离后的"陌生场面"。但这种程序性的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在出生时还没表现出来,因为新生儿的认知能力是很不成熟的,他们需要时间去辨认什么是"熟悉的",并且把这些人、物体和事件与不熟悉的事物区分开来。然而一旦这种辨别成为可能,婴儿身上那种由遗传获得的"对不熟悉事物的恐惧"就会迅速表现出来。婴儿满一岁以后,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就变得不那么强烈,以致于他们会主动与亲人分离,并且在妈妈离开房间后能够容忍陌生人的存在,这是因为,婴儿开始把依恋对象作为一个安全基地,这一基地激发了他们的第二种预先编好程序的行为──探究环境。当婴儿冒险离开安全基地进行探究时,他们发现好多新奇的刺激(包括友好的陌生人)都非常有趣,非常好玩。

一项有趣的心理学实验发现,一组10个月的婴儿愿意离开他们的妈妈,冒险进入一个陌生房间,为了在那儿玩。而同样是10个月龄的第二组婴儿,当他们被放在这个同样的陌生房间、并看到他们的妈妈离去时,多数都哭起来。这说明,第一组婴儿在陌生环境里并没有感到不舒适,因为他们知道妈妈在哪里并把她作为一个安全基地去探究别的新环境。

还有一些心理学家从认知发展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他们认为,陌生人焦虑是婴儿知觉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自然结果。6-8?个月的婴儿头脑中已形成了关于熟人面孔的稳定"图式"(即对亲人面孔的稳定、准确的记忆),而生人面孔这时成了与熟人面孔不同的导致恐惧的潜在刺激物。这一年龄的婴儿在产生陌生人恐惧之前,常常凝视着陌生人。这种短暂的凝视不是恐惧引起的"惊呆",而是一个认识过程:他(她)是谁?这个面孔和他熟悉的那些面孔是不是一样?原来熟悉的亲人的面孔到哪儿去了?当他们不能回答这些问题时,就会对陌生人产生警觉,同时用哭声来召唤熟人。随着婴儿的成熟,他们见到的陌生人越来越多,他们关于人的面孔的图式也越来越泛化。因此,两岁的婴儿见到陌生人的面孔就不再感到烦恼,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无非是一些所谓"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之类,他们都很友好,并没有什么危险。

在能够认识熟人面孔的同时,婴儿还形成了关于熟人可能在哪里的图式。婴儿可能形成了关于"熟悉的面孔在熟悉的地方"的图式。婴儿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地与他们的妈妈分离,并且一般地并不抗议这种短暂的分离。例如,妈妈把十个月的儿子放在客厅的地板上,自己进了厨房,孩子可能会停止游戏,看着她往哪儿走,然后又继续玩他的游戏,并不因妈妈离开而提出抗议。这是因为孩子知道他妈妈去了哪儿;就是说,他在此之前已经形成了"妈妈进厨房"的图式。但是假如妈妈穿上衣服,装起钱包,走向大门口,孩子就不知道妈妈要到什么地方去,因此哭起来。就是说,如果婴儿理解不了不在场的亲人去了什么地方或他们什么时候能回来,他们就会产生分离焦虑。

不管对陌生人焦虑和分离焦虑怎样解释,大多数心理学都认为,婴儿身上出现的这种情绪体验对儿童将来的心理发展有长期影响。早在本世纪初,弗洛伊德就提出,母婴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的建立,对于社会性与个性的正常发展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这一观点后来获得了行为学家约翰?鲍尔贝和当代最著名的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的赞同。埃里克森认为,早期情绪依恋向婴儿提供了一种基本的信任感,它使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与别人建立起密切的感情联系。以研究黑猩猩著称的学习理论家哈里?哈洛和以研究人类学习著称的罗伯特?西尔斯则认为,与母亲的密切联系使婴儿习得了全套的社会技能,使他们能够卓有成效地、恰当地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

安全依恋与不安全依恋

70年代末,美国有一位女心理学家玛丽?艾因斯沃丝设计了一种专门研究婴儿依恋的方法,叫做陌生情境测验。在这种测验中,她先让妈妈抱着孩子进入一间实验室,玩几分钟玩具后,一个陌生人进入实验室,先沉默,再和孩子妈妈交谈,之后让妈妈离开房间,看孩子的表现。过一会儿,妈妈回来,再看孩子的表现。实验者可以控制妈妈离开的时间长短、妈妈与陌生人的交往方式、妈妈离开孩子的次数等因素。

艾因斯沃斯发现,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大致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叫做安全依恋,属于这种依恋的一岁孩子大约占70%。进入实验室以后,他们积极地独自或与妈妈一起进行探究(玩房间里那些没见过的玩具)。与妈妈分离时明显地焦虑。见到妈妈回来非常高兴,与妈妈进行热烈的身体接触。妈妈在场时与陌生人一起玩。)

第二种叫做忧虑-反抗型不安全依恋,大约10%的1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进入陌生的实验室以后,虽然妈妈在身边,他们已经感到忧虑,不喜欢探究玩具;妈妈走后表现极为痛苦。妈妈回来时表现出双重情感:既想靠近她,又怨恨她的离开,并反抗妈妈主动与他们亲近。即使妈妈在场,也对陌生人非常警觉。

第三种叫做忧虑-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大约20%的一岁婴儿属于这种依恋。?这些孩子单独和妈妈在一起时对探究玩具不感兴趣。与妈妈分离时表现出较弱的痛苦,妈妈回来时回避与她接触。对陌生人不十分警觉,有时他们象回避妈妈一样回避与忽视陌生人。

婴儿为什么形成安全型或不安全型依恋呢?玛丽?艾因斯沃丝认为,婴儿对亲人的依恋方式,取决于父母对他们的养育方式。

安全型依恋的婴儿的母亲认为,从孩子一出生,自己就应该做一个负责任的养育者。平时,她们对孩子的表情和发出的各种信号极为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跟孩子进行亲密接触。

反抗型不安全依恋的婴儿的母亲看上去愿意与孩子进行亲密的身体接触,但她们常常错误地理解孩子发出的信号,不能与孩子形成同步习惯。这些孩子当中有些属于难养育型儿童,在新生儿期易激惹或反应迟钝。他们的母亲在养育过程中无一定主见,养育方式自相矛盾。对孩子的态度取决于自己的心境,有时热情,有时冷漠,使孩子产生悲伤和怨恨,不能从妈妈那里获得必要的情绪支持和舒适感。

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婴儿的母亲有多种类型。有的对孩子缺乏耐心,当孩子干扰自己的计划和活动时生孩子气或怨恨孩子,对孩子的信号反应迟钝。有的对孩子经常表现出消极情感,即使对孩子表达积极情感,程度也很微弱,而不是紧紧抱住孩子,热情地亲吻。她们往往属于刻板、僵化、自我中心和拒绝孩子的人。

近期在心理学界名气越来越大的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杰罗姆?凯根认为,陌生情境测验所测出的婴儿差异主要是由儿童气质上的差异、而不是由家庭教养方式的差异所导致。那些难养育型气质的婴儿拒绝任何行为习惯的变化,常被新奇事物所困扰,所以,他们在陌生情境中感到非常痛苦,不能对母亲的关心作出积极的建设性的反应,因此被归于"反抗型不安全依恋"之类。相形之下,那些表现友好、容易交往的孩子则被归于"安全型依恋"类型。那些发动缓慢型气质的儿童,在陌生情境测验中则容易被归于"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儿童。

玛丽?艾因斯沃丝和杰罗姆?凯根所代表的两派意见各有道理,也许互相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解释儿童对亲人的依恋现象。最近,包括笔者在内的一个由美国、加拿大、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心理学者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正在进行一项长达7年的追踪研究,试图回答这个已经争论了上百年的老问题:究竟是遗传,还是环境(家庭、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等),决定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百科解答:

什么是分离焦虑

专题推荐:

入园分离焦虑是你还是他

编辑推荐:

入园分离焦虑的成因

入园分离焦虑的表现

专家问答:

幼儿分离焦虑如何解决?

全托的故事(一)


在很多人看来,全托是一种非常不“童”道的方式,它让最需要母亲怀抱的孩子,必须独自度过漫长的夜晚。但是,全托很多时候是我们不得已的选择,当我们做了这个选择之后,该怎样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和获得快乐呢?

“孩子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我们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成长。”

主人公:赵芯艺4岁半

全托龄:1年(1岁半入托,3岁半转全托)

讲述人:妈妈牛俐文

赵芯艺才1岁半就被我送到幼儿园了,到了3岁半的时候,我给她转到现在的幼儿园,并且报了全托班。报这个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她住宿,只是因为我和他爸爸上下班的时间不规律,送了全托班,就可以晚一些接她。没想到,入园两个多月后的一天,她突然跟老师说:“今天我要住幼儿园!”老师电话通知我的时候,我并没有当回事,因为孩子的主意瞬息万变。但是当我下班后去接她的时候,她坚决地表示:“我要住,今天就要住!”我问她为什么当天就要住,她说因为好朋友月月要住。我连忙回家给她取衣服。再回到幼儿园的时候,我没有忘记再次确认:“你现在还要住?”“要住!”她还是那么坚定。

不过,住宿的新鲜感只维持了一个星期,到了第二个礼拜她就丝毫没有住宿的意思了。当我提醒她“可是月月今天还住啊……”她就会反驳我说:“可是我已经陪过她了呀……”好在已经有过的住宿经历,让她对这件事并不是很排斥。因此,我开始引导她每周住一天。

刚开始的时候她还是很兴奋的,她会主动在幼儿园的住宿统计表上“周二”的一栏里画上一个大对勾。虽然也会有想反悔的时候,但一想到那个勾勾是自己画的,而一个人“说出的话是不能改的”,她也就踏踏实实住下来了。有意思的是,无论她开始多么不想住,但只要是留下来了,也就兴高采烈地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了。现在,她已经养成了每周二、四住宿的习惯。

当然,习惯归习惯,情绪还是难免会有波动。你稍一留心,就会发现她那点儿小心思可有意思了!想住的时候,她一大早就会提醒你“妈妈给我带衣服,今天我住幼儿园!”遇上不想住的时候,她就会故意记不清今天星期几,或者在你跟她叮嘱住宿事宜的时候打岔。

曾经有过两次,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实在不能接她,就会尽早给老师打电话,请她代为转达和解释。结果那两次都很顺利,当天没有发生什么状况,第二天接她的时候也很平静。所以我想,孩子们其实是有能力面对和处理自己的生活的,我们没有必要把他们想象得太脆弱。

“我们的工作太忙了,全托相对来说对大人、对孩子都是比较好的选择。”

主人公:王逸帆4岁半

全托龄:1年(3岁入全托)

讲述人:妈妈孙营营

我和先生平时的工作特别忙,所以在王逸帆3岁的时候,我们决定送他入全托。刚开始的两天没有让他住宿,之后慢慢尝试隔天住。大概坚持了1个月之后,我们逐步调整成为目前的每周三、周五接,其它时间住宿。

王逸帆一直是个非常好带的孩子,但是在那段日子里,他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脾气非常暴躁,有什么事情稍稍不满意,他就会扔东西、摔玩具。我认为他的变化应该和幼儿园的生活有关,所以就去找老师。果然,在幼儿园里发生了一些情况——

王逸帆从小就爱吃水果,每天吃的水果比饭还多。可是住进幼儿园之后,每天只有一顿水果的日子让他很不适应。终于有一天,他忍不住把别的小朋友的水果给吃了。那天老师告诉他这样做不对,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他依旧吃别人的水果,于是第三天的时候,老师比较严厉地训了他一次。老师的话让他的心情格外不好,所以他的性情发生极大的转变。

知道了起因之后,我开始想对策。人总是要适应社会,所以我不能要求老师给他额外的照顾,我们只能从他这里做工作,帮助他度过这段艰难岁月。记得和他谈起这件事的那天,他哭了。他很委屈,不过哭出来了,心里的结也就解开了。从那以后,我会在他回家的日子里多买一些水果给他“劲补”,而他也再没染指过其他小朋友的水果。大概半个月之后,他的情绪也恢复到了从前的温和沉静的状态。

半年的住宿生活对他来说锻炼很大。他现在很懂事,如果早上他先起床,我跟他说“妈妈累,再在休息一会儿”,他就会自己穿衣服,甚至自己去厨房弄些早点来。每次我们出门,他都会提醒我们“妈妈,别忘了带钥匙!爸爸,你的手机!”我们觉得他真的长大了很多。

要说把他送全托我们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他不在的时候,我们真得很想他。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送全托相对来说是对大人和孩子都好的选择。如果我们每天拿出时间和精力接送他的话,自己的工作混乱不说,对他的照顾也不可能周到。

“我们第一回做父母,没有幼儿园有经验,所以我把精力放在了挑选幼儿园上。”

主人公:王雅菲4岁

全托龄:1年半(2岁半入全托)

讲述人:妈妈董佳

我属于“放养”型的妈妈,自从王雅菲会爬的那天开始,我就把她往那儿一扔,让她用自己的语言和其他小朋友交流。2岁之后,我开始锻炼她晚上自己睡觉。自己的房间、自己的小床,每天关灯前给她放上一段音乐,让她独立入睡。

可能因为我从小就上全托,到现在都很怀念那段大家生活在一起的日子,所以当王雅菲快到两岁半的时候,我开始思考送她上全托的事情。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有些犹豫,于是花了很多功夫去考察幼儿园,和其他家长交流。最终,我坚定了自己的想法。9月1日,王雅菲小朋友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幼儿园。

王雅菲所在的班级是混龄班,而她是班里最小的一个。入园的最初一个月我没有让她住宿。我天天去接她,但是有意一天比一天晚一些。一个月之后,我们开始尝试第一次住宿。那天,她竟然没有哭,而且在此后得很长一段时间里,她都表现得很平静。说实话,有些时候她的平静让我有些失落,我满心欢喜地去接她,她却好像一点儿都不激动。

当然,事情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记得到了第二年的五六月份,她的情绪突然变得特别不稳定。她会跟我念叨“幼儿园不好,我不想住了……”甚至说“我特别想妈妈,晚上哭得睡不着。”为此我找老师了解情况,但老师说所谓“哭”和“睡不着”不是事实,应该是她的假想,因为那时正是班里大一些孩子将要毕业的阶段,所以小孩子们的情绪会受影响。

听了老师的话,我仔细观察了王雅菲的气色和精气神,她分明一副夜间睡眠充足的样子,所以我就安下了心,开始筹划如何帮助她缓解紧张情绪。在接下来的那段时间里,我增加了接送的次数,这段小插曲很快也就过去了。

现在看来,对全托来讲,选对幼儿园非常重要。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谁也没有幼儿园有经验,所以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挑选幼儿园上。而且我觉得,家长不要过于计较孩子们的抱怨,因为他们的抱怨很可能和他们在幼儿园的生活状态无关,仅仅是获取父母关怀的一种小手段。

继续

有关全托的节目(上)


首先我不知道你所说的因为全托造成心理阴影的大多数是女性的根据是从哪里来的?从节目中看男孩子说不喜欢被全托不亚于女孩子。谁也不能说男性在被送了全托以后心理上就不会造成阴影,中国男性从小就被教育成要坚强,不能流泪,又有多少男性能知道或者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是小时候因为被送了全托而造成的呢?也许是女性比男性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你才会得出女性占大多数的结论!但我觉得至少在节目中是看不到这方面的性别差异的!所谓的性别差异的东西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其实我倒觉得您可以问问您自己的儿子,他真的愿意不愿意被送全托呢?

还有我们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在心理学的研究方面,西方比我们发达和先进得多,他们就孩子送全托问题做过大量研究,发现全托对孩子造成的心理的影响是很严重。在西方是没有全托幼儿园的,如果你把孩子送了全托大家会认为你是一个非常失败的父母,有很多有即有工作又有三个小孩的父母,他们还是要坚持每天晚上陪小孩玩,给小孩洗澡,哄小孩睡觉!而且是在没有阿姨帮助的情况下!而很多中国家庭在只有独生子女的情况下,还要送全托。不过我现在接触的很多父母是很有责任感的,他们也意识到了全托给孩子造成的心理影响,所以他们要自己带孩子了!

还有你说现在市场经济下幼儿园老师的素质高,我觉得正好相反,在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情况下,有时候是不注重质量的。还有我总觉得每个小孩都是不同的,是要区别对待的,阿姨再负责也不会象父母那样给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我小的时候被父母送全托,我首先觉得是他们不喜欢我了,或者我做错什么了,他们才不愿意每天看到我!我想大多数小孩子和我当时的想法是差不多的!

还有在节目中看到有两个男孩说家里有床,幼儿园里是不可能没有床的,小孩子之所以这么说我认为是他们觉得只有家里的床才是真正的床,给他们以安全感的真正的床!

我总觉得既然把小孩子生下来了,照顾他们是天经地义的,就是要对他们负责任,否则在没有做好心理和物质准备条件下就不要生小孩!(待续)

有关全托的节目(下)

内向孩子不宜全托


大孩子入全托增强主动性

儿童人格的发展形成需要经过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与之相应的发展任务。多项调查显示,全托的孩子往往比同龄人更加独立自主,也更加懂事和成熟。

孩子进了全托幼儿园,接受的第一个思想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被父母包办的吃饭、穿衣等,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一学会并尝试去做,因此比同龄人更早地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

另外,孩子离开父母的庇护,和同龄人一起吃,一起睡,一起学习,一起玩耍,遇到困难自己解决,发生争执自己和解,这能够锻炼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使他们较早地融入社会。

内向的孩子不宜入全托

但是,如果孩子小于三岁半,阶段任务就不是培养主动性,而是让他们感受关爱,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就不适合入全托。很多家长都以为,把孩子送全托,可以让他们接受专业的生活护理、心理保健和基本行为习惯的培养,同时自己周末也会把他们接回来好好“补偿”,不会因此影响和孩子的关系。可实际上,再专业、再敬业的老师也无法满足每个孩子个性化的心理需要和对亲情的渴望,家长的这种做法,说严重了,是对孩子的情感剥夺。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语言滞后,很难表达出自己的需要,但情感已经发展完全,对父母有强烈的依恋,如果一连五天见不到亲人,他们会产生不安全感,万一再受到委屈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对其身心发展更是不利。

另外,和性格外向的孩子相比,内向的孩子不宜入全托。实际上,天性害羞、胆怯的孩子因为不善于表达自己,经常会潜意识地压抑自己的需要,受了委屈、遇到不开心的事都会藏在心里。而幼儿园的老师又不可能只把注意力放在某一个孩子身上,所以他们的心结很难被及时发现,长此以往,孩子会更压抑,不利于将来个性的发展。

补偿孩子得注意方式

不管家长是出于工作的压力,无奈地选择了全托,还是出于培养孩子的考虑,对全托寄予厚望,都得首先了解,全托幼儿园并不能替代家长的关爱和教育。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正处于心理第一反抗期,喜欢和父母对着干,不好管教,这时父母千万不能有“孩子太调皮,干脆送幼儿园算了”的想法,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耐心的教育和引导。

此外,父母必须在双休日多花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补偿对他们感情上的亏欠。不过,一些家长因为送孩子全托,觉得内疚,所以一到周末就想方设法地满足孩子,甚至纵容他们发脾气、耍性子,这种做法也不可取。补偿主要应针对情感,注意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培育他们开朗的性格,帮他们建立起心理的安全网,而不应为了求得自己的心理安慰,把补偿变成溺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