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童话故事

2020-11-13 好童话故事 胎教用什么好 胎教哪些好

全托好还是日托好。

日托、全托都是幼儿园的办园形式,即全日制幼儿园和寄宿制幼儿园。一所幼儿园里可以同时设置日托和全托。

日托幼儿园和全托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要求和内容是一致的,对园舍、设备、工作人员、师资条件、卫生保健及安全工作都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生活作息制度二者所不同的是:

一、为便于管理,全托幼儿园班级名额编制要小,即每个班的幼儿人数要少一些。

二、全托幼儿园的园舍、设备要求要高于日托幼儿园,除日托幼儿园应具备的房舍条件外,还要设寝室、隔离室、浴室、洗衣室和教职工值班室,还应配备儿童单人床。

三、全托幼儿园人员配备要多于日托幼儿园,

孩子到了入园年龄,是送全托好还是日托好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决定:

一、从孩子自身的条件考虑:如果孩子身体健康,性格活泼,适应能力强,具备一些生活自理能力,离开父母一段时间家长也放心,那么可以送全托。

二、从家长角度考虑:

1、如果家长工作很忙,即使下班回家也很少有时间顾及孩子,可以考虑送全托。

2、如果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方法,可将孩子送全托。

3、如果家中有老人溺爱孩子,而父母无计可施,可以考虑将孩子送全托,离老人远一些。

4、如果家长能够配合幼儿园开展良好家庭教育,同时又有时间关心、照料孩子,最好把孩子送日托,这样可以经常和孩子接触,便于交流思想,增进感情。

三、从幼儿园条件看:如果全托幼儿园设备完善,设施齐全,人员充足,条件较好,可以将孩子送全托。

延伸阅读

家长选择幼儿园日托还是全托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孩子要在入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查漏补缺,关于入学前的准备有哪些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家长选择幼儿园日托还是全托》,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由于家长工作忙等原因,很多孩子要去上全托幼儿园。孩子连着几天见不到爸爸妈妈,幼小的心灵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尽管孩子自己有可能还表达不清楚。面临自身发展和养育孩子的矛盾,一些父母反复权衡是送孩子去日托还是全托,不少父母举棋不定。让我们听听专家和那些已经把孩子送到全托班的父母怎么说。

一、父母为何送孩子去全托

1、家长工作忙

一位在外企上班的高女士最终下决心把孩子送到了一家设备全、声誉好的全托幼儿园,“实在是没有办法,我也知道孩子在3、4岁的时候最需要父母的呵护。但我和他父亲在同家外企工作,我们每天早早去上班、晚上常常要加班,实在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陪着孩子,与其找个保姆照顾他,不如上一个信誉好的全托幼儿园让他接受优质的教育。只是每当星期一送孩子上幼儿园时,看到儿子依依不舍的样子,心里总有一份愧疚。”

2、孩子太淘气

一对博士父母毫不犹豫地把孩子送到全托的原因很简单:“孩子挺聪明的,刚两岁就认识了很多汉字,可就是太淘气。”“十一”假期孩子和父母一起玩,博士爸爸就已经“受不了”了,对着孩子说:“这两天你可把我折磨透了。我宁愿扛100斤的麻袋,也不愿看着你,实在太让人劳心费力了。过完假期,一定要把你送回全托,让老师好好管管你!”

3、长辈太宠爱

家住北京西城区的张迪小朋友哭着喊着还是被妈妈送到全托幼儿园,“小迪是爷爷家唯一的孙子,爷爷奶奶宠得不得了。我们该管孩子的时候总有爷爷奶奶护着拦着,孩子也就越来越任性,幼儿园的老师都说我们迪迪太娇惯,和小朋友们很难相处。于是我和他爸爸商量把孩子送到全托幼儿园,离开爷爷奶奶的溺爱,让他在集体中生活、多和小朋友们相处,改到他的坏习惯。”

二、孩子愿意和妈妈在一起

北京市卫生局第三幼儿园的一位负责寄宿班的老师说:“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们太可怜。有的孩子1岁半就被家长送到寄宿幼儿园,这个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就是再好的幼儿园,再敬业的老师也替代不了。”

“我一点都不喜欢上全托幼儿园。在家多舒服自在,可以看电视,又可吃好多好吃的零食,在幼儿园就不行;还有,不能天天看见妈妈,不能听着妈妈讲故事睡觉。”4岁多的晶晶只上了2个月的全托就再也不去了,妈妈没有办法,只得把她又转到日托幼儿园。

在国务院幼儿园上了半年多全托的鹏鹏自从妈妈买了汽车以后,就要求妈妈每天下班都要开车接他回家,妈妈说如果天气不好下大雪,就不会接他。于是鹏鹏每晚到了七点半就盯着看天气预报,如果第二天不下雪,鹏鹏就开始欢呼雀跃,因为明天妈妈又可以接他回家了。“幼儿园不自由,就是喜欢回家。”鹏鹏说得很干脆。

三、专家观点:

魏?:北京东城区教科研中心学前教研室主任

魏认为,是否入全托、日托,要看孩子的年龄和性格。

首先是年龄。孩子过小,小于三岁半,入全托不好。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关爱。在我国,绝大多数母亲是全职,很多年轻的妈妈晚上要“充电”学习,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索性把孩子交给寄宿幼儿园,认为自己一方面没有时间看管孩子,一方面幼儿园的老师在教育儿童方面比自己更有经验。家长也许以为把孩子送到寄宿幼儿园没什么,可实际上是对孩子的情感剥夺,这个时期,孩子年龄小、语言滞后,也许表达不出他的需要,但孩子的情感在这个时候已经是十分丰富,有强烈的情感需求。因而,孩子与家长的交流非常重要,但这一点常常是忙碌的家长们最容易忽视的。高质量的幼儿园在对孩子生活养育、生活护理、基本习惯的培养、营养膳食方面是十分专业的,但再专业再敬业的老师也无法满足每个孩子个性化的心理需要和亲情的满足。三岁半以前的孩子应在父母的爱护下成长。如果这么小的孩子一连五天见不到亲人,看不到爸爸妈妈,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

其次是性格。总的来讲,内向的孩子比起外向的孩子更不宜入全托。外向的孩子,敢于也善于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表达来获得自己的需求。而内向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压抑自己的需要。这对孩子的个性发展是很不利的。

魏主任讲,其实,这是因为家长不了解孩子成长发育的阶段规律。两岁的孩子处于第一反抗期,其表现是:淘气,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主意,喜欢和父母对着干,但这个时候更需要父母耐心的引导教育,而不能有“孩子太调皮,很棘手,干脆交给老师管算了”的心态。

当然,全托也有优势:全托的孩子长期在集体中生活,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与成人交往、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全托的孩子比起日托的孩子,更喜欢与陌生人交往,而且对成人有信赖感,在这些方面,全托幼儿园对孩子的社会性发展具有有利的一面。

姚丽红:北京蓝天宇锋幼儿园高级教师副园长

姚老师说:“在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包括我国台湾,都没有全托幼儿园,他们很难想象孩子能一连五天见不到父母。全托幼儿园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分析全托不断发展的原因,首先是当今经济的发展,年轻的家长在事业上承受很大的压力,他们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事业上,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认为与其把孩子交给保姆不如放在幼儿园,因为幼儿园是正规的教育机构,在教育养育孩子方面是专业的。放在全托幼儿园自己省心也放心。从深层次角度看,实际上是中西方家长对子女教育的观念有差异。中国的家长很传统,相信学校教育,信赖学校权威。而且大多数家长没有接受过教育子女的相关培训,出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而西方的家长知道教育孩子的方法和技巧,他们也十分重视对孩子亲情的培养。”

“全托幼儿园的优点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全托幼儿园能为家长服务,给家长参加社会服务解除后顾之忧。其二,全托幼儿园的孩子们接触的环境比较单一,不是纯社会化的环境,是由老师、小朋友组成的小社会环境。这要比日托的孩子接触社会机会少些,那么接触社会不良因素也少。幼儿园这一特定的环境要比社会纯净,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优良品质的培养、形成与发展有好处。其三,全托的孩子受益最多的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自理能力的培养。全托的孩子在长时间与小朋友们接触中,有了矛盾有了问题,都会慢慢地在老师的帮助下解决,因此,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增强。而日托的孩子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更依赖家长。全托的弊端在于:孩子与家长的沟通少了,缺乏亲情的培养,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不利的。但作为全托幼儿园,我们会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交流感情,比如在幼儿园里开展多种多样的亲子联欢会,使孩子和家长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

孩子入日托还是全托,家长要根据孩子、家庭、工作这三者的情况,全面衡量进行选择。分析孩子的个性特点,内向敏感的孩子就不宜入全托;家庭矛盾多,不太和睦的孩子入全托就比日托好。需要说明的是,那些依赖性强的孩子全托以后,父母不能大撒把,要让孩子有一个逐步适应全托环境的过程,建立心理安全网。平时也要尽量多创造机会与孩子交流,周六周日多花时间和精力关注孩子,来弥补对孩子感情上的欠缺。

三岁前在家好还是入托好?


许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提早让婴儿进入托儿所会让他们更能适应外部环境,尤其是前些年不断涌现的独生子女成长中出现的诸多社交问题,更使得许多家长想要提前为孩子打好这一基础。于是乎,很多不满三岁的宝宝很早就进入了托幼机构。

美国国家儿童健康和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专家指出,婴儿的发育具有特殊性,他们不仅需要持续的关心,更需要协调一致的关心,这意味着与他们交流的人相对应该是固定的,即使不得已需要有变换,也应该给宝宝一个妥善的心理接受过程,避免宝宝受到伤害。

澳大利亚儿童教育专家、著名的临床医学家史蒂夫•比杜尔夫也承认,他一开始是一个坚定的儿童早教倡议者,认为让幼儿早上托儿所有两方面的好处,一是可以让孩子学到更多的技能,由于伙伴多,也有利于他们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第二个好处就是让妈妈有更多的时间自我发展,扩大她们的社会活动范围。可是他现在发现,这种理想与现实总是很难相符,他说:“事实上,这可能是一种灾难性的失望。”一般托儿所的老师是上下午都不固定的,一个老师看护多个孩子,而且还会经常换来换去(比如老师生病、休假以及培训等),没有给孩子一个很好的心理接受过程,也缺乏相对固定的情感氛围。

究竟妈妈在家育儿好不好

人生最初的18个月是负责社交和情感智能的大脑结构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一生都有影响,母婴共生关系则在这种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从共生关系的理论来看:在儿童发展过程中,他的个性品质、对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力、自信心、行为的倾向性、探索兴趣的广度、求知欲望、理解力、认知力、推理能力、学习能力、记忆力以及他的组织能力、时间安排能力、社交能力……都与早期母婴之间的互动方式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有专家指出“人生的前三年影响后三代”就是这个道理。

通常宝宝在三岁半之前都处在对妈妈强烈依恋的心理状态,所以妈妈角色的扮演者非常重要。从心理学上来讲,这个妈妈角色的扮演者当然是妈妈最好,但现代社会很多年轻的妈妈在面临选择在家全职育儿还是继续职业生涯的发展问题上矛盾重重,所以往往很多幼小儿童的真正照顾者并不是妈妈本人,她们可能是祖父母/保姆或其她人,由于这些妈妈角色的扮演者与年轻的妈妈之间存在很多育儿理念上的沟通障碍,所以,一些妈妈索性就把宝宝送到了托儿所或幼儿园。

在我近十年来做个案咨询的过程中发现:如果是妈妈在家育儿,结果几乎是好坏各半。在我这里来做咨询的妈妈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曾经在职场上很优秀的女性,她们深知0-3岁时期是宝宝身心发展很多关键期比较集中的时期,所以暂时中断了自己的职场生涯,转入全职妈妈的行列。她们中不乏硕士博士,热心于学习国内外最新的育儿资讯,阅读了诸多学前教育理论。但是,一旦在真正的育儿实践过程中,尤其是宝宝到了1岁半左右(宝宝独立自主精神诞生)时期,妈妈因无法把握规则限制的尺度,与宝宝之间常常产生尖锐的矛盾冲突,结果是妈妈感到困惑重重、力不从心,有的甚至一度感觉非常失败,我少有见到非常开心自信成功的妈妈。

老人/保姆(或其他成人)在家育儿

这最少也能保证宝宝能得到1对1的照顾,但是大多老人都有比较溺爱孩子,限制孩子的活动范围等行为,容易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造成孩子胆小不自信等问题;保姆在家育儿,育儿的质量与保姆的教养能力相匹配,往往不仅是身体照顾得不一定好,而且在心理上还会形成一系列的问题。

送托儿所/幼儿园

在开篇已经做了一些描述,这里我就不细说了。

从古至今,人类经历那么多的繁衍,到今天我们却好象是茫然了。究竟怎样育儿才是最好?我个人一直是赞成妈妈在家育儿的!

妈妈在家育儿当然是最好,但是妈妈在知识和能力结构方面也有很多局限性,需要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父亲对妈妈育儿工作的积极支持与价值认同\与其她妈妈充分的交流互动\专业育儿人士有针对性的实际操作指导……这样,就能及时积极地调整妈妈的育儿心态,消除妈妈在育儿过程中的积虑,有效提高育儿质量。

此外。妈妈若因工作繁忙等原因不能在家看护宝宝,家里又缺乏适宜的人教养宝宝,需要将宝宝送到托儿所去,建议最好能够到教师素质和人数比例比较高的托儿所,看护人员(妈妈角色的扮演者)不仅需要有善良爱孩子的本性,还需要懂得儿童发展的心理规律,同时还要具备儿童教育的各项专业知识技能,这样也能保证宝宝的身心健康发展。

希望妈妈们在阅读完这篇文章之后,能更加慎重对待宝宝入托的问题,更加谨慎保姆的选择问题,更加注意加强自身的育儿知识(尤其是宝宝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学习。也祝愿宝宝们成长得更健康更快乐、妈妈们能体会到更多育儿的乐趣与成功感!

送孩子提早全托好不好?


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学期即将来到,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中,你知道有哪些相关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送孩子提早全托好不好?”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请收藏。

即将进入9月份,许多小宝宝将第一次离开家庭,走进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所学校——幼儿园。近年来,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就是许多年轻的爸爸妈妈工作繁忙,因此孩子被送进幼儿园的年龄也越来越小。据记者了解,在日托班幼儿园里,2岁左右的小小学生已经不再少见,而在许多民办的全托制幼儿园里,目前也出现学生“低龄化”的现象,不少2岁多的孩子已经开始了在全托班的学习生活,甚至有的孩子还不到2岁,家长便四处托人打听哪里可以将孩子全托。据了解,一部分家长让孩子提早入全托是出于无奈,但也有部分家长是主动为之,希望孩子提早进入集体生活。不过,有教育专家担心,宝宝年纪太小就进全托,可能遇到更多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影响长大后的心理健康,造成某些性格缺陷。

现象:

全托逐渐受欢迎

入托年龄越来越小

据了解,广州目前的全托制幼儿园越来越多。除了广州著名的公办全托学校东方红幼儿园、市二幼等省一级幼儿园之外,还有不少民办幼儿园也开设了全托班。在不同原因的促使下,家长们希望将孩子早日送全托的愿望日益高涨,相关的全托制学校也因应要求,原本规定3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进全托,如今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一次次放宽孩子进全托的“年龄下限”,因此也导致了孩子入学年龄越来越小的情况。

原因剖析:

夫妻为事业不得不让孩子早托

在大城市,许多年轻家长是“双职工”,压力大工作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加上许多家长来自外地,老人不在身边帮忙照顾孩子。而年轻家长发现孩子的出生给自己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大改变,如为了应付日益增多的家庭开支必须更努力工作,但孩子又时刻需要人照顾。在广州某小区网站上,家长Linda苦恼地发了个帖,希望邻居帮忙推荐好的全托学校,她想让2岁8个月的儿子上全托,因为公司对她老为孩子请假已经有看法,而孩子出生后开销大,供楼、养孩子、请保姆,一个月得七八千块,更不能丢了饭碗,所以Linda干脆将孩子送全托,周一到周五在学校,周末接回家,两人也好专心工作。Linda说:“与其花钱请保姆,不如找个好的全托学校更让人放心。”

为调教顽儿提早送全托

另一部分希望提早让孩子上全托的家长则是从孩子的成长方面考虑的。一些家庭虽然有老人帮忙照顾孩子,但许多爸爸妈妈认为孩子长期和老人生活在一起,容易因“隔代亲”而养成娇气、任性、霸道的坏习惯,也不利于孩子从小学会和别人交朋友。这些家长发现了这种苗头,觉得再不管教孩子可能就从此定型了,于是希望借助于让孩子提早上全托的方式,尽快改掉孩子身上的坏毛病。记者一位朋友王先生告诉记者,差一个月3岁的儿子就进了天河一间民办的全托学校,之前儿子在家由爷爷奶奶带着,被娇惯得厉害,孩子想买什么就给买什么,而且还养成了一不如意就乱发脾气的坏习惯,他几次想教训儿子打儿子屁股都被老妈劝住,王先生也觉得奇怪,自己小时候不听话不是也被妈妈打过好多次屁股,怎么到了孙子身上,就娇惯成这样?

王先生后来想方设法做老人家的思想工作,终于将孩子送进了全托幼儿园,虽然儿子也哭闹了半个月,自己妈也天天在家看孙子的照片流眼泪,但后来大家还是适应了,奶奶见孙子进了全托之后反而变乖了许多,吃饭也不挑食了,也就放心了。

隐患:

小小全托生可能遇更多“障碍”

提早将孩子送进全托制幼儿园,由于孩子太小,会遇到不少障碍。广州东方红幼儿园园长王致青告诉记者,在其幼儿园,全托孩子的年龄一般在3岁以上,“把太小的孩子送入全托可能会遇到更多问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都比较差。”

生活自理学习能力差

在全托制幼儿园,那些低于3岁就入学的孩子的确遇到不少问题。某民办全托幼儿园的保育员孙老师告诉记者,那些2岁多就被送入全托幼儿园的孩子,最大问题是生活自理的学习能力太差,由于平时都被“保护”惯了,吃饭要家长追着喂,穿衣穿袜穿鞋都有人帮忙,就算冷热也不会主动说,孩子入学之后,这些都要从头学起,老师教得辛苦,孩子也常因此发脾气哭闹。孙老师说,其实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但由于家长代劳得太多,导致孩子逐渐习惯不主动学习,一旦遇到迫不得已要自己动手的情况,便会不知所措。

交流沟通能力不足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平日又生活在高楼之中,不常和家人以外的人玩,因此不太懂得表达自己的想法,更不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交流沟通能力差。进了幼儿园之后,便会不善于听老师的话,以及和其他小朋友玩耍。陈女士说,女儿刚满3岁进全托,老师就反映,无论说什么,女儿只会瞪大眼睛看着老师,一脸茫然,一不如意就大声哭着要找妈妈,而其他小朋友玩耍时,她也只躲在一旁偷偷看,老师想让她参与进去一起玩,她却很抗拒。陈女士说,可能是平时关心女儿太多,总是追问孩子冷不冷、饿不饿,孩子习惯性地认为意见要等有人问才说,于是全托之后十分不适应。而对于年龄更小的孩子,清楚交代自己想做什么都有困难,进全托就更加不合适了。

心理逆反严重

在某育儿网站上,一位网名叫做猪猪宝贝的网友就现身说法,建议太小的孩子不要送全托,她的孩子4岁全托,虽然自理能力变强了,但却明显地对家长有抵触感、不信任,认为自己被抛弃了。据了解,这样的情况的确存在,即使是年龄较大才进全托的孩子,也很容易产生心理逆反,认为家长不要自己才会被送全托,因此也讨厌幼儿园,讨厌和其他小朋友玩,年纪越小这种情况越严重,因为年纪越小对家长依赖越大,对事情的理解能力也越差,处理不好更容易留下心理阴影。

专家建议:

如果孩子不适应

还是转日托好

广州东方红幼儿园王园长认为,将孩子送入全托前,一定要做好准备。生活自理能力要准备充分,包括心理准备、能力准备、物品准备三方面,至于家长要提前多长时间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则依照不同情况而定,要循序渐进、慢慢引导。比如教孩子学习自己吃饭、睡觉时,不要给孩子造成做这些事情很难的恐惧心理,可以告诉孩子,今后你进学校后,会和很多小伙伴一起比赛吃饭,一起睡觉。一定要灌输给孩子学校很安全的概念。

王园长特别指出,无论是3岁还是更早进全托的孩子,要想让他们很快适应新生活,园方和家长两方面要巧妙配合。“首先家长要配合学校,控制自己的情绪,许多孩子刚上全托都会哭,这很正常,但很多家长哭得比孩子还厉害,这样很容易影响孩子情绪。还有一些家长接孩子回家后,因担心孩子吃亏受苦,会问不该问的问题,如‘在学校有没有小朋友打你,吃饭饱不饱,老师对你好不好’等,这些问题也很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自己讲述在学校学了什么,和小朋友玩的快乐经历,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高兴的事情。其次,一些家长出于补偿心理,回家之后无原则迁就孩子,让孩子又变回了小皇帝、小公主,又重新帮孩子喂饭、穿衣,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印象:周末就是回家享福。孩子会感受到学校和家里明显有区别,不利于孩子更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不过,王园长也告诉记者,一般来说园方、家长配合,会让孩子喜上幼儿园,但也有一些孩子心理阴影比较严重,甚至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做出破坏性行为,这时候家长应该重新考虑是否让孩子继续上全托,如果情况严重,建议还是将孩子转进日托幼儿园比较好。

入园观点:日托全托大PK!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高效做好入学准备的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入园观点:日托全托大PK!,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日托、全托都是幼儿园的办园形式,即全日制幼儿园和寄宿制幼儿园。有的幼儿园则同时设置日托和全托。日托幼儿园和全托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要求和内容是一致的,但生活作息制度则有所不同……随着9月新学期即将到来,究竟让孩子上日托还是上全托,再次成了家长争论的话题。

园方说法

挺“全”派

——有利于培养独立性

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孩子离开父母那么久,亲情有疏远的感觉;如果是全托,鼓励家长星期三过来看孩子一次,多一点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的心灵距离。以我们园为例,多开一些专家讲座,跟家长互动,让他们对全托教育理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作息和饮食更有规律

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端正其学习态度,这一点在全托孩子身上的表现是最明显的。很多家长生活节奏比较紧张,照顾孩子的时间很少,所以选择了全托。如果孩子日托,回到家里以后,那么作息和饮食可能不会太有规律,而且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感。

挺“日”派

——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日托,好事情,我全力支持家长送孩子日托!日托可以让父母关系更加融洽,亲情得到更多的交流,因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而且日托还可以及时地了解问题,纠正不当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得与失都可以看得到,其实独立性这个东西在家里一样可以锻炼出来,不一定非要全托才可以培养。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日托和全托不能等量齐观,比如日托有利于提高宝宝口头表达能力,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后,一天没见到宝贝的爸爸妈妈会和他单独说话,比如会问他幼儿园里吃什么了,和小朋友玩什么了等等,宝宝很愿意说出来。再者扩大宝宝视野,在接送宝宝的过程中,宝宝在路上会看到许多有趣的人、事、景,从而开阔了宝宝视野。而全托对幼儿园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老师的责任心要更强,工作要做得很细致。

中立派

——两者区别不大

我认为日托和全托区别不大,全托主要是因为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接送孩子而托给了幼儿园去照顾,但也要强调“家园合作”,父母也是老师,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可以更加细腻和全面地感受到爱。现在很多家长由于职业身份不同,文化素质有别,对幼儿园的工作理解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都尽量将工作做得细致一点,无论是日托还是全托,老师都通过打电话或者家访等方式去跟家长沟通,防止因信息不畅造成的弊端。

——都可培养独立性

我觉得全托和日托没有什么区别,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日托也可以。我们幼儿园是日托的,我目前手头的工作还比较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如果需要家长对我们工作配合的话,我会直接沟通,或者通过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加强联系,欢迎家长对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家长观点

接送方便选择日托

豪妈妈:我儿子上的是日托,选择日托主要是幼儿园跟我们家很近,而且奶奶有时间去接送他。我认为全托孩子个性比较独立,但是对父母的感情很冷淡,比如我邻居的双胞胎上全托,跟我儿子比较起来,他们在生活上看起来少了很多童真童趣。

想让孩子尝试全托

sally:我儿子上日托,因为考虑到他的年纪比较小,老人在家有空,不太放心他一个人在幼儿园一连几天都不见面。儿子现在在幼儿园的生活适应了,为了锻炼他的独立能力,今年想送去上全托,也是担心他在家里被爷爷奶奶宠坏了,不够独立。

工作繁忙选择全托

小娟:我的女儿上的是全托,因为她年龄少,我们大人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照顾她,所以选择了全托。我对她在幼儿园的生活比较放心,在里面可以系统地学习很多东西,但是全托一个星期后回到家,就好像是放飞的鸟儿一样渴望自由。

全托锻炼自理能力

骆柳彤:适当的全托真的能锻炼孩子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全托之后,我女儿学会了早睡早起,还让我头一晚就把她第二天起床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她起床后自己穿好衣服就去洗漱,然后吃早餐。星期天晚上,她会自己检查书包、要是缺了什么会让我去准备好。当我说开饭的时候,她还会主动摆好碗筷,这可是前所未有的。

专家看法

依据孩子个性选择

曾:日托和全托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日托使小朋友跟家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相处,亲子关系更融洽,同时也可以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在教育上可以更有针对性,但是选择了日托,群体生活就少了很多,独立性方面比不上全托的培养。

如果选择了日托,家长每天都接送,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更多,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如果是全托,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长,见识方面稍少了一点,但是自理能力增强了。我在德国访问的时候,那里的幼儿园对我们有全托表示出一种惊讶的态度,因为他们觉得全托对孩子成长不如日托好。我认为,如果是个性强和外向的孩子适合全托,如果是内向的孩子,要全托,需有一个过程,但是我更加赞成孩子日托。

小链接

入全托5点贴士

如果综合考虑后,决定了孩子入全托,为尽可能地减少全托带给孩子的成长焦虑,你得做到以下5点:

1.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幼儿园概念。可以在孩子面前赞扬他所在的幼儿园,让孩子明白进入全托幼儿园是因为他很能干,需要学习更多的本领,是因为老师喜欢他,父母很爱他。

2.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到幼儿园探视孩子,而不要一开始就把孩子五天全放在幼儿园。

3.加强亲子交流质量。周末应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使亲子交流质量得到提高。

4.选择重情感教育的老师。如果孩子入全托,可以帮助孩子选一位充满爱心、耐心的老师,她能关注孩子的需要。

5.重视家园交流。随时跟幼儿园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细节,配合老师做好在家的各项工作。

采访手记

适合才是最好的

随着采访的深入,各方意见的呈现,我发现这是家长普遍关心和困扰的话题。透过老师、家长和专家的意见,我们清楚地了解了日托和全托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选择日托还是全托,我认为,适合就是最好的。

如何才能做到适合?其中一点就是,看看孩子喜欢日托还是全托,刚刚入园的时候最好还是日托,毕竟孩子要适应一个离开父母独立自理的过程,等时机成熟了,而且孩子也有意思上全托,那就让其尝试一下,顺其自然,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愿。但是不能以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为由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培养。

另外不论是选择全托还是日托,家园配合都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跟幼儿园密切配合,才能细致了解孩子的成长足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快乐成长。

日托和全托到底选哪个?


日托、全托都是幼儿园的办园形式,即全日制幼儿园和寄宿制幼儿园。有的幼儿园则同时设置日托和全托。日托幼儿园和全托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要求和内容是一致的,但生活作息制度则有所不同……随着9月新学期即将到来,究竟让孩子上日托还是上全托,再次成了家长争论的话题。

园方说法

挺“全”派

——有利于培养独立性

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孩子离开父母那么久,亲情有疏远的感觉;如果是全托,鼓励家长星期三过来看孩子一次,多一点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的心灵距离。以我们园为例,多开一些专家讲座,跟家长互动,让他们对全托教育理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作息和饮食更有规律

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端正其学习态度,这一点在全托孩子身上的表现是最明显的。很多家长生活节奏比较紧张,照顾孩子的时间很少,所以选择了全托。如果孩子日托,回到家里以后,那么作息和饮食可能不会太有规律,而且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感。

挺“日”派

——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日托,好事情,我全力支持家长送孩子日托!日托可以让父母关系更加融洽,亲情得到更多的交流,因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而且日托还可以及时地了解问题,纠正不当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得与失都可以看得到,其实独立性这个东西在家里一样可以锻炼出来,不一定非要全托才可以培养。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日托和全托不能等量齐观,比如日托有利于提高宝宝口头表达能力,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后,一天没见到宝贝的爸爸妈妈会和他单独说话,比如会问他幼儿园里吃什么了,和小朋友玩什么了等等,宝宝很愿意说出来。再者扩大宝宝视野,在接送宝宝的过程中,宝宝在路上会看到许多有趣的人、事、景,从而开阔了宝宝视野。而全托对幼儿园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老师的责任心要更强,工作要做得很细致。

中立派

——两者区别不大

我认为日托和全托区别不大,全托主要是因为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接送孩子而托给了幼儿园去照顾,但也要强调“家园合作”,父母也是老师,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可以更加细腻和全面地感受到爱。现在很多家长由于职业身份不同,文化素质有别,对幼儿园的工作理解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都尽量将工作做得细致一点,无论是日托还是全托,老师都通过打电话或者家访等方式去跟家长沟通,防止因信息不畅造成的弊端。

——都可培养独立性

我觉得全托和日托没有什么区别,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日托也可以。我们幼儿园是日托的,我目前手头的工作还比较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如果需要家长对我们工作配合的话,我会直接沟通,或者通过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加强联系,欢迎家长对我们提出宝贵意见。

家长观点

接送方便选择日托

豪妈妈:我儿子上的是日托,选择日托主要是幼儿园跟我们家很近,而且奶奶有时间去接送他。我认为全托孩子个性比较独立,但是对父母的感情很冷淡,比如我邻居的双胞胎上全托,跟我儿子比较起来,他们在生活上看起来少了很多童真童趣。

想让孩子尝试全托

sally:我儿子上日托,因为考虑到他的年纪比较小,老人在家有空,不太放心他一个人在幼儿园一连几天都不见面。儿子现在在幼儿园的生活适应了,为了锻炼他的独立能力,今年想送去上全托,也是担心他在家里被爷爷奶奶宠坏了,不够独立。

工作繁忙选择全托

小娟:我的女儿上的是全托,因为她年龄少,我们大人也没有太多时间去照顾她,所以选择了全托。我对她在幼儿园的生活比较放心,在里面可以系统地学习很多东西,但是全托一个星期后回到家,就好像是放飞的鸟儿一样渴望自由。

全托锻炼自理能力

骆柳彤:适当的全托真的能锻炼孩子的自觉性、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全托之后,我女儿学会了早睡早起,还让我头一晚就把她第二天起床要穿的衣服放在床头,她起床后自己穿好衣服就去洗漱,然后吃早餐。星期天晚上,她会自己检查书包、要是缺了什么会让我去准备好。当我说开饭的时候,她还会主动摆好碗筷,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专家看法

依据孩子个性选择

曾红台:日托和全托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日托使小朋友跟家人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相处,亲子关系更融洽,同时也可以及时地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在教育上可以更有针对性,但是选择了日托,群体生活就少了很多,独立性方面比不上全托的培养。

如果选择了日托,家长每天都接送,看到和听到的东西更多,可以拓展孩子的视野,如果是全托,在幼儿园的时间比较长,见识方面稍少了一点,但是自理能力增强了。我在德国访问的时候,那里的幼儿园对我们有全托表示出一种惊讶的态度,因为他们觉得全托对孩子成长不如日托好。我认为,如果是个性强和外向的孩子适合全托,如果是内向的孩子,要全托,需有一个过程,但是我更加赞成孩子日托。

入全托5点贴士

如果综合考虑后,决定了孩子入全托,为尽可能地减少全托带给孩子的成长焦虑,你得做到以下5点:

1、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幼儿园概念。可以在孩子面前赞扬他所在的幼儿园,让孩子明白进入全托幼儿园是因为他很能干,需要学习更多的本领,是因为老师喜欢他,父母很爱他。

2、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到幼儿园探视孩子,而不要一开始就把孩子五天全放在幼儿园。

3、加强亲子交流质量。周末应有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使亲子交流质量得到提高。

4、选择重情感教育的老师。如果孩子入全托,可以帮助孩子选一位充满爱心、耐心的老师,她能关注孩子的需要。

5、重视家园交流。随时跟幼儿园和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在园的生活细节,配合老师做好在家的各项工作。

采访手记

适合才是最好的

随着采访的深入,各方意见的呈现,我发现这是家长普遍关心和困扰的话题。透过老师、家长和专家的意见,我们清楚地了解了日托和全托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选择日托还是全托,我认为,适合就是最好的。

如何才能做到适合?其中一点就是,看看孩子喜欢日托还是全托,刚刚入园的时候最好还是日托,毕竟孩子要适应一个离开父母独立自理的过程,等时机成熟了,而且孩子也有意思上全托,那就让其尝试一下,顺其自然,尊重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愿。但是不能以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为由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培养。

另外不论是选择全托还是日托,家园配合都是不容忽视的,只有跟幼儿园密切配合,才能细致了解孩子的成长足迹,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孩子快乐成长。

对孩子更好的入园方式:全托or半托?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新学期已将向我们走来,学生们也要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不会慌乱,你都听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小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孩子更好的入园方式:全托or半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3岁的女儿该上幼儿园了,因工作较忙,张女士想把孩子送到附近的一家寄宿制(全托)幼儿园。她感觉全托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但又听说全托可能会阻碍孩子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健康成长,如果半托,每天就有机会与孩子在一起。到底是“全托”好,还是“半托”好?

全托:可弥补家庭教育不足

市人大代表柏万青回忆起自己孙子进入某市立全托幼儿园后发生的变化:记得孙子刚进幼儿园时有三个特别难改的坏习惯,一是睡觉一定要口咬毛巾,否则不睡;二是吃饭一定要拿勺子,不拿不吃;三是喜欢咬手指。为改掉这些恶习,家长没少花功夫,但就是不见效。谁知进幼儿园不到一个月全改了。

“孙子刚进幼儿园时很怯场,一次我与老伴陪他参加幼儿园组织的‘欢乐蹦蹦跳’节目,全场100多位小朋友都很配合,唯独孙子因怯场独自一人哭下场,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同时我也为他的将来担心。但是现在,经幼儿园‘调教’,孙子在众人面前说话、表演不胆怯了。说实话,开始我们全家对孙子全托还是半托意见也是不统一的。”

一些家长认为,现在年轻父母一般都很忙,每天回到家已筋疲力尽,哪有精力去关心教育孩子。孩子通常是独自一人与电视机为伴,缺少社会交往,也就缺少了智力开发所需要的前提,全托则解决了这些问题。

曾把孩子全托的家长陈莉称,全托有利于孩子社会性的发展,“全托给孩子提供了相互交往的场所,与同龄人在一起生活、学习,遇到困难自己解决,让他们能逐步融入社会大家庭中去,而不是跳跃式地进入社会。”

半托:对孩子身心发展有利

“全托对孩子身心发展不利。几岁的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关爱了。”医务工作者何萍则持截然相反的观点。何女士认为,“幼儿期是培育亲情的重要时期,全托的孩子也许在幼儿园能得到规范的教育,但在父母亲情教育方面却有所缺失。孩子进了全托,就很难形成家庭教育的氛围,这些孩子交际的能力或许较强,但在家庭关系的协调方面却明显存在不足。”

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自己身边有很多外国妈妈,她们不少人有两三个孩子,她们中有的还是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工作繁忙,但她们的孩子大多是半托,“有的请保姆接送孩子,有的则是自己接送”。听说中国有全托幼儿园,她们大多感到不理解: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为什么还要把孩子送走?

据了解,不少国外父母都不主张将孩子送进幼儿园全托,他们觉得早期分离会使孩子产生焦虑感,对孩子的早期情感、性格的发展不利。因此,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父母送孩子上半托幼儿园,为的就是要在家创造一个更好的有利于交流与沟通的环境,让孩子们得到更多来自父母的关爱。

专家:父母要参与带养孩子

教育专家认为,选择“全托”还是“半托”,还是要看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如果因为工作实在太忙,或其他因素必须全托,建议父母不要突然把孩子送去全托,而要先半托,等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后,再考虑每周偶尔全托一天、两天,一点点试着来,慢慢增加全托的时间,直到孩子能完全适应。每个周末接孩子回家后,父母要想方设法多和孩子一起玩耍,尽量利用这个机会让他意识到老师很爱他,父母也很爱他,让孩子更多地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及时与老师沟通,解决孩子的各种问题。

上海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曹子芳认为:孩子从小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种最直接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可以满足孩子安全感的需要,也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活泼的性格。“孩子是这个世界的小天使,每一对父母都有抚育他们的责任,除了生活上的照顾外,心理上的育儿有时显得更为重要,这也关系到孩子日后基本心理素质的养成。父母一定要多参与带养孩子。”

宝宝入园选择日托OR全托


在宝宝入园前总是有问题在困扰着家长,当一个问题解决的差不多的时候就会出现另一个问题。随着宝宝入园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目前家长唯一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应该应孩子上全托还是日托成为家长们的头等大事了。

挺“全”派

有利于培养独立性

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孩子离开父母那么久,亲情有疏远的感觉;如果是全托,鼓励家长星期三过来看孩子一次,多一点参与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拉近家长与孩子的心灵距离。以我们园为例,多开一些专家讲座,跟家长互动,让他们对全托教育理念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作息和饮食更有规律

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端正其学习态度,这一点在全托孩子身上的表现是最明显的。很多家长生活节奏比较紧张,照顾孩子的时间很少,所以选择了全托。如果孩子日托,回到家里以后,那么作息和饮食可能不会太有规律,而且会让孩子产生一种依赖感。

挺“日”派

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日托,好事情,我全力支持家长送孩子日托!日托可以让父母关系更加融洽,亲情得到更多的交流,因为父母是孩子人生的启蒙老师,而且日托还可以及时地了解问题,纠正不当的教育方式,孩子的得与失都可以看得到,其实独立性这个东西在家里一样可以锻炼出来,不一定非要全托才可以培养。

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日托和全托不能等量齐观,比如日托有利于提高宝宝口头表达能力,宝宝从幼儿园回来后,一天没见到宝贝的爸爸妈妈会和他单独说话,比如会问他幼儿园里吃什么了,和小朋友玩什么了等等,宝宝很愿意说出来。再者扩大宝宝视野,在接送宝宝的过程中,宝宝在路上会看到许多有趣的人、事、景,从而开阔了宝宝视野。而全托对幼儿园的要求比较高,而且老师的责任心要更强,工作要做得很细致。

中立派

两者区别不大

日托和全托区别不大,全托主要是因为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接送孩子而托给了幼儿园去照顾,但也要强调“家园合作”,父母也是老师,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可以更加细腻和全面地感受到爱。现在很多家长由于职业身份不同,文化素质有别,对幼儿园的工作理解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我们都尽量将工作做得细致一点,无论是日托还是全托,老师都通过打电话或者家访等方式去跟家长沟通,防止因信息不畅造成的弊端。

都可培养独立性

全托和日托没有什么区别,全托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日托也可以。我们幼儿园是日托的,我目前手头的工作还比较顺利,没有遇到什么困难,如果需要家长对幼儿园工作配合的话,会直接沟通,或者通过打电话、发电子邮件等方式加强联系,欢迎家长对幼儿园提出宝贵意见。

关于日托与全托相对来说教育方式是没什么区别了,主要是看家长是朝那边考虑了,日托全托各有优点各有不同,希望家长可以通过上面介绍的内容为的就是要帮助家长做出合理的分析让家长那个注意。

好童话故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