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效仿的最直接的榜样,父母对孩子的示范作用是全方位、立体化的。具体来说,父母应该成为孩子高尚人格的榜样、多种能力的榜样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榜样。

父母的榜样行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一、正派上进

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上层有腐败现象,下层有道德滑坡,能够做到为人正派,是不容易的,也是非常可贵的。这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是非观,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不但能分辨清楚,而且嫉恶如仇,该反对的反对,能抵制的抵制,决不同流合污。让孩子看到你鲜明的态度,这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上进心,既体现在工作态度上,也体现在思想作风上。父母在事业上不断有所追求、不断有新的进步,不仅对孩子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孩子从父母的精神风貌中,也会学到做人的真谛。

二、勤俭自律

勤俭是立国、立身之本。勤劳和节俭相辅相成,不勤劳的人,不懂得物质财富来之不易,往往不珍惜劳动成果。

一个人要做到勤劳节俭,需要很强的自律精神,要想获得任何成功和进步也离不开自律精神。自律是人的意志品质的反映,父母是一个有毅力、肯吃苦的人,才能够要求子女严格自律,如果父母意志薄弱,自己懒散放纵,那是不可能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的。

三、求知善思

渴求知识,善于思考,这是人们开阔眼界,建立良好知识背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前提。懒得学习,懒得动脑的人不会有什么创造性。如果父母本身如此,那么你对孩子说再多“要好好学习,多动脑子”之类的话,恐怕也无济于事。

常常听到一些父母在家里当着孩子的面说:“累死了,烦死了,真懒得再动脑子。”也有一些父母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却认为自己的学习阶段已经过去了,自己对于读书、学知识兴趣不高。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这些做法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四、文明友善

社会就像一个大家庭,文明友善的人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欢迎,人们愿意与他交往,这会为他的成功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父母待人文明友善,乐于助人,孩子就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做一个有良好修养、受大家欢迎的人。而如果父母对人冷漠、自私,孩子就会在为人处世方面受到不良影响。

五、民主乐观

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给孩子更多参与家庭事务的权利,给孩子说话的权利。父母与孩子既有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也要有民主平等的关系,对孩子要“宽严有度”。

乐观是一种品质,是心胸宽阔、勇于面对现实、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充满自信、有幽默感等多种素质的综合表现。在生活中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并不容易,需要不断地磨炼。父母的乐观品质会潜移默化地传给孩子,对他们一生都有好处。

总之,父母给孩子做榜样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反思、不断调整、不断发展的过程,相信父母们对以上各方面都会有自己更丰富的理解。

精选阅读

家长教育:身教胜言传


家长教育孩子身教胜言传

宝宝的认知世界

三岁以内的宝宝处在心智发展的感觉运动阶段,他们是通过各种动作以及视、听、触、味、嗅等感觉能力来认识和了解世界的,而对于各种概念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慢慢知觉和理解。比如家长给几个月大的宝宝喂糖水,以后他可能就不喝白水了,白水和糖水看起来没有差别,但宝宝只需用嘴一尝就知道是哪个,假如我们给他的是黄色的橙汁糖水,宝宝则看到无色的饮料就要拒绝了。

宝宝对于事物的理解也需要亲身感受,比如告诉宝宝小白兔的特征是白白的身子红眼睛、长长的耳朵三瓣嘴,他若是没有亲眼见过,还是无法理解这小白兔指的是谁。家长应该拿着画片一边讲一边指给宝宝看,等他再见了小白兔就自然能叫出名字了。

宝宝懂得自己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同样需要不断亲身经历,比如宝宝闻到刚出锅的鸡蛋羹的香味馋的立刻想吃,妈妈说“烫,不能动”是无效的,宝宝伸手摸到了挨了烫才能真正明白妈妈的意思。再比如宝宝要够高处的玩具,会自然地爬到旁边的椅子上,但椅子如果不在旁边他就不懂得可以搬一个过来,只有经过家长的不断示范才能逐渐学会。

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几年,需要不断地积累动作和感知的经验,从切身感受的成功或失败中获得知识,逐渐了解自己、了解周围世界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地发展生存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

身教胜过言传

孩子在具体形象地认识着世界,也在用心观察和模仿着家长的一言一行。我们需要教给宝宝很多知识,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每一件东西是做什么用的,又有些什么特征;我们还需要交给宝宝很多能力,如何去发现、去观察,如何去比较、去记忆,如何去使用、去驾驭;我们更需要交给宝宝如何表达自己,如何同别人协调关系。在培养宝宝的过程中,说教是最枯燥最低效的办法,而形象的示范则是最生动最有效的手段。

家长经常“投诉”宝宝,说我教他说话他不学,我叫他搭积木他不搭,可就在话音落下没过多久,我们惊讶地发现宝宝张嘴讲话了,自己在那里用积木搭起了高高的宝塔。原来他一直在默默地学习,始终在汲取着知识和积累着能力。

我们还会发现,家长不曾有意教给宝宝的东西,他竟也照葫芦画瓢地表演给你看,比如模仿妈妈的习惯动作,重复电视里的几句广告,周围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早就被宝宝主动地编到教科书里面去了。

孩子并非不听大人的话,而是难以理解抽象的概念,但只要家长说宝宝就会听,只是孩子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演绎罢了,因此出现张冠李戴、囫囵吞枣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相对而言,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宝宝才真正能学习,也更容易把它们变成自己的知识和本领。

在宝宝的世界里教学

早期教育没有失学儿童,宝宝生活的每一天都在学习,不同的家庭就是不同风格的学校,不同的家长就是不同水平的老师。早期教育这所学校中的“特级教师”是能够进入宝宝世界的家长,理解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以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跟他交流,带着宝宝从那绚丽的童话世界走向着丰富多彩的社会。

为了宝宝拥有更好的明天,让我们身体力行,按照以下的原则,努力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吧。

1、把宝宝看到的事物不厌其烦地讲给他

2、把宝宝参与其中的活动简单概括地描述出来

3、让宝宝在比较中进行观察和记忆

4、让宝宝在活动中接触和感受人与自然

5、邀请宝宝参加有趣的劳动和社交

6、按照希望把宝宝培养成为的目标要求我们家长自己

最后还请家长记住这样一个道理:知识是能力发展的工具和结果,能力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和手段。培养宝宝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不断获得知识,向宝宝灌输知识未必能增长宝宝的才干。

注重“言传身教”非凡意义


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是父母只用语言来教导孩子如何去做,父母的身教更重于言教。因为,孩子更多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父母的行为对他影响越大。

有一段时间,丈夫迷上了在网上玩QQ农场的游戏,甚至有点走火入魔。

每天晚上回到家,他首先会打开电脑,登陆QQ,再打开游戏页面。就是在吃饭的时候,他也总是把菜拨拉到饭碗里,然后端着饭碗坐到电脑旁,点几下鼠标,扒拉几口饭,眼睛始终不离开电脑屏幕,争分夺秒地种菜、偷菜。

丈夫这种投入的“精神”影响了女儿小语和儿子小松,他们俩也时常“摩拳擦掌”地想要去玩上一把。但碍于爸爸的威严,姐弟俩很少跟他抢电脑。

这天晚上,我们一家人在吃饭,丈夫照常是端着饭碗坐到了电脑旁。

8岁的小松先于爸爸吃完了饭,就对他说:“爸,你先吃饭,我帮你去偷菜。”

爸爸不置可否,低头吃饭,小松就蹦跳着来到了电脑前。

丈夫吃完饭,放下饭碗,用手抹了一下嘴巴,大声说着:“儿子,别玩了,你去看书。”

“让我玩一会儿嘛。”小松扭动了一下身子,抬起头侧脸望着爸爸。

“不行,你得去读书!”爸爸不容小松商量。

小松不敢坚持,沮丧地离开了电脑桌,来到沙发边打开电视,一边看电视还一边转向爸爸的背影,低声嘟囔着:“你怎么不看书?”

小松的声音虽然很小,但我还是听到了。

这让我意识到了父母的行为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通常,他更易于模仿父母的行为表现,而不是记住父母的语言教导。

在十多年教育研究、家庭教育咨询的过程中,我也逐渐意识到:家庭教育,绝不仅仅是父母只用语言来教导孩子如何去做,父母的身教更重于言教。因为,孩子更多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年龄越小的孩子,父母的行为对他的影响越大。

我在读教育学硕士研究生期间,有一位化学系的舍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位舍友家在东北,26岁,她的父母都是某部队的高级干部。

这个女孩对自己物品的摆放要求严格至极,在我们看来,近乎有点“苛刻”。

如果女孩买回来几个苹果,这些苹果往往大小不一。她不会任苹果“胡乱地堆在”购物袋里,而是一定要将它们拿出来,按大小排列成一排,整齐地摆放在茶几下面那一层。

虽然学校对研究生的内务没有要求,但女孩的被子每天都会叠成有棱有角的豆腐块。她的褥单总是平平展展,没有一处褶皱,像是光滑的桌面。

女孩有两个暖水瓶,一样的颜色,都是8磅水的容量。女孩每次打热水回来,都会将两个暖水瓶按同种方式放置在墙角。两个暖水瓶的提把朝着同一方向,且它们与墙面总是成45度角。每次用过暖水瓶之后,她都要将其按同样的方向放回原处。

同样,女孩书桌上的书籍,插在笔筒里的钢笔、圆珠笔、铅笔,桌子上的化妆品等,都被摆放得整整齐齐,就连上一本书的书脊和下面书的书脊不在一条垂直线上都不允许。

我对舍友所受的家庭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和她聊起了这件事。

我问她:“你做每件事都这么仔细,是你父母从小这么教育你的吗?”

舍友淡淡地笑了,回答我说:

“我倒没有觉得我爸妈怎么教我,只是看到他们那么做了,也就跟着那么做了。时间长了,也就成习惯了。有时候,不那么去做,反而觉得别扭。”

舍友说话也透露着军人作风,不拖泥带水,不愧是军人的后代。怪不得有“孩子常常会成为父母的翻版”这句话。

同样的情形也在我的一名学生身上有着充分的体现。

前些年我担任中学班主任期间,有一个女生王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媛是个清瘦、秀气的女孩,可是她有一个毛病,就是爱骂人、爱动拳头。稍有不满,她就喜欢用脏话“回敬”对方,还会用拳头打人。这在班里的女生中很少见。

有一天,王媛因为一名男生不小心将她的一本书碰到了地上,就顺口骂了他一句,还握紧了拳头,抡起了手臂。

偏偏那个男生也不是省油的灯,两人打了起来。

出乎人们的意料,看起来瘦弱的王媛,竟将胖乎乎的男孩打得鼻孔出血,牙龈也出血。

当然,王媛受到了处分。当我把王媛的母亲叫到学校来的时候,我明白了王媛的惯常表现。

王媛的母亲是一个言谈举止粗俗的女人,听说女儿受了处分,她不问青红皂白,当着办公室几个同事的面,对着女儿狠狠地批了一通,一口一句“妈的”,还不时地用手推搡、指点着女儿,全然不顾女儿的面子。

可见,无意中,父母会成为孩子直接的学习对象,不论是父母良好的行为,还是不良的行为,孩子都会模仿。

很多父母会认为,所谓的沟通和教育,就是耳提面命地用语言告诫孩子,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至于父母自己,那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殊不知,这种只注重言传、忽视身教的沟通方式,很多时候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孔子曾经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聪明的父母们,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就要是什么样的人。

宝宝的语言教育要如何开展


幼儿的语言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让小宝宝们早说话还需要看家长们对孩子语言方面的锻炼,但是止前有不少的家长们不知道应该怎样开展宝宝的语言教育,以下就来听听专家的见解吧!

专家:家长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让孩子多说、多练、多表演

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语言,实践证明,对孩子进行恰当的语言训练,可以提高孩子感知、记忆、思维、表达等等综合能力。那么,家长在家庭中应该怎样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呢?日前,少儿语言教育专家、幼儿教师语言教育专家陈丹辉,为众多家长讲述了怎样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以及少儿语言教育的主要方法。

教育大家说,语言教育要抓住敏感期。12岁以前是语言的敏感期,而最敏感最关键的是6岁以前。陈丹辉认为,孩子从6个月就可以开始早期阅读,1岁左右就要见物说物,即使孩子说错了,家长也不要批评或者打断,而应该正确引导。对于孩子们无数的“为什么”,家长应依照儿童的理解能力和理解角度有问必答,不能草率回答,也不能回答得过于深,更不能不耐烦。早教网

陈丹辉建议,家长可以通过家庭聚会等方式,让孩子多说、多练、多表演,以便得到充分的锻炼。同时,家长不要把孩子当成“小”人,而是要把他们看成同龄人,平等地看待他们,而且要进行赏识教育,让孩子在父母亲人的关爱和鼓励下,都能成为高素质的“听”、“说”、“读”、“写”的全语言儿童。

本网站小编总结:每个小孩子都有一定的天赋,但若是不及时的开发,过了一定的时期就很容易使小宝宝们丧失了这种天赋,而语言教育的敏感时期是孩子12岁之前,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抓住锻炼宝宝语言发展的重要阶段!

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关心父母


当父母为孩子的成长投入满腔心血时,孩子们往往不能理解父母的苦心,尤其是5-6岁的孩子,对父母的说教有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时,父母应该静下心来与孩子进行交流,告诉他你的困难、辛苦以及工作状况,让孩子去理解你、关心你,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父母(生日、爱好、幼时趣闻、健康状况、工作情况等),在了解的过程中,父母还可以适当地讲一些往事,加深孩子对父母成长的了解,从而更深地体会到父母的艰辛。

教育孩子学会理解,凡事除了从自身的角度考虑以外,还要推己及人,以他人的观点观察一下,这样才能不失偏颇。首先要教育宝宝关心父母,在这个基础上才会理解、关心他人。

与孩子建立密切的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烦恼和辛苦,如果晚饭时你能多和孩子聊天,让孩子也能了解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这会让他产生被重视的感觉,认为自己可以替父母分担部分重任,从而激发孩子的责任感。

教育孩子珍惜父母的劳动,让孩子也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务劳动,在劳动的过程中让他体会任何事情都不是轻易得到的,必须付出努力,并让孩子理解父母对他的期望及为此所做的一切。

良好沟通,做好父母OR坏父母?


良好的亲子关系,要靠良好的沟通,良好的沟通要靠良好的语言。那么我们家长对待孩子的语言是怎么样的呢?当孩子在婴儿的时候,我们用娇惯的语言对待孩子,结果使孩子养成了很多对付大人的坏习惯,如哭闹、操纵大人、拒绝饮食等。当孩子会走路的时候,我们又用限制性的语言管束孩子,命令他这也不能动,那也不能动,结果孩子的某些发明创造天性就这样被大人扼杀了。当孩子上了学,有了学习任务,需要得高分时,我们家长的语言又变化了。

我们每天和孩子沟通的语言都是些什么句子?都是那些一成不变的话,而且这些话又都是非常不科学的,对孩子的心灵健康损害也是很大的。同时这些句子也不起正面作用。比如:“你怎么还不做作业?”;“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大人操心,你总是要大人管,一点也不自觉。”;“像你这样不会有出息。”;“你怎么这么笨?真是不可救药啊。”;“不好好做作业,我就告诉你爸爸,看他怎样收拾你!”;“你要是妈的好孩子就好好背诵课文。”;“你好好学习,我给你买李宁服。”;“你要想看电视,就把这张卷子做了。”等等。我们的家长,大致都是这样说的,天天说,365天,一成不变。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家长每天对孩子不断重复的消极语言:

“你怎么还不做作业?”—语意是你是懒惰的孩子,这是对孩子的命令和谴责。

“你看人家的孩子,学习不用大人操心,你总是要大人管,一点也不自觉。”—语意是你是有奴性的孩子,这是对孩子的贬低和批评。

“你不会有出息。”—语意你是没有希望的孩子,这是对孩子的挖苦。

“你是不可救药的笨蛋。”—语意你是智力低下的孩子,这是对孩子的侮辱和谩骂。

“你不快做作业,你爸爸回来,我就告诉你爸爸。”—语意是你是叫妈妈失望的孩子,这是对孩子的威胁和恐吓。

“你要是妈的好孩子就好好背诵课文。”—语意是你不是妈妈的好儿子,这是对孩子的情感敲诈。

“你好好学习,妈妈给你买李宁服。”—语意是你是不会好好学习的孩子,这是对孩子的收买、贿赂。

“你要想看电视就把这张卷子做完。”—语意是你是没有价值的孩子,这是和孩子讨价还价。

我们可以看出,这些语言的最大的特点是消极、否定和伤害人。这些句子的中心意思是不尊重孩子。它对孩子的神经系统也有很大的刺激和损害。当孩子一听到这样的语言时,大脑就立即产生恶性生化反应,即刻情绪就消沉下来了。

现在我们做个实验,看看语言的威力。假如我对你说:“你教子有方啊,怎么把孩子教得那么好!在你身上我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你感觉怎么样?一定很舒服。因为你听了赞美的话,大脑立即就分泌了快乐物质,心情也愉快了。假如我再换个方式对你说:“你这人怎么这样无能,连教育孩子的办法都没有,像你这样管孩子,中国下一代算完了!”。听了这话,你还愉快吗?你肯定气愤极了。语言是互相传递信息的,不同的语言,能产生不同的效果,它能刺激人的神经系统,语言能左右人。积极的语言,能产生积极的效果,消极的语言,必然产生消极的效果。商家不惜重金买广告词,为的是刺激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推销它的产品,达到积极的效果。而我们呢?却从来没有很好地想过,说话随心所欲,尤其是对孩子,很少讲究方式、方法。如果我们每天都用说同一种语言对待孩子,那就是唠叨。你可知道,无休止的、无变化的,总是用消极的、带有攻击性的语言对待孩子,那意味着什么?那是无形地杀戮。

根据这个道理,我们必须改变和孩子沟通时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要具有变化、而且是关爱的、积极的、有亲和力的,是儿童喜欢的。这样亲子沟通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家长养成了使用和悦的语言习惯,孩子也会向我们学习,最终熏陶出一种良好的语言习惯。特别是那些风趣而幽默的语言,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极大好处的。

有时我们抱怨孩子不听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语言的语意违反了心理学原理。为了和孩子有效的沟通,改变我们平时使用的消极和不良的语言吧。

我们现在把上边的话变化一下,你看效果能怎么样。和孩子这样说话:

“我看了一本书,说休息好了,做作业效率高,也能增强记忆,你好好休息一会。”;“你还记得你4岁的时候,我们去旅游吗?那次你可把我累坏了,现在你能做很多事情了,能独立生活了。”;“儿子,我总觉得你能干一番什么大事业的”。;“实际你很聪明,只要你努力,你会学习好的。”;“在你爸爸回来之前,你作业做完了,他会非常高兴的,你们就有时间下棋了”。;“你背完课文,是妈妈的好儿子,背不下来,也是妈妈的好儿子。”;“买李宁服穿,能增强你的自信,对你学习有好处,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去买呢?”;“把作业做利索了,看电视也安心,不然边看电视,边想着作业的事,也影响看电视的。”等等。我想,这些话孩子听了,肯定比听前一种说法要高兴,虽然表达的意思相同,但产生的效果却大不一样,原因在哪里呢?这是因为前一种是站在压迫、指责孩子角度,而后一种是站在关爱和鼓励角度,除此就是语言艺术的表达。

我不敢保证我们这样说话孩子就都听,但可以确信,这些语言比前面列举的那些消极的语言,有更好的积极效果。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你每天对孩子不断重复的积极语言:

“我看了一本说,说休息好了,做作业效率高,也能增强记忆。你好好休息一会。”–语意是妈妈我相信你是个有自控能力的孩子,这是对孩子的关爱和督促。

“你还记得你四岁的时候,我们去旅游吗?那次你可把我累坏了,现在你能做很多事情了,你很快就能独立了。”—语意是你有了责任感,这是对孩子的肯定和希望。

“儿子,我觉得你总能做一番什么大事业的。”—语意是你是一个有作为的人,这是对孩子的鼓励和希望。

“实际你很聪明,只要你努力,你会学习好的。”—语意是你的学习潜力很大,这是对孩子的积极暗示。

“你爸爸回来之前,你做完作业他会非常高兴,而且你有时间和他下棋了。”—语意是我们都爱你,这能让孩子觉得家长是在为他着想。

“你背完课文是妈妈的好儿子,你背不下来,你也是妈妈的好。”—语意是你是可爱的好儿子,这让孩子觉得得到了的爱与自尊。

“买李宁服穿,能增加你的自信,对你学习有好处,你看我们什么时候去买?

--语意是我们永远支持你,这是高贵的购买动机,让孩子也充满自信。

“把作业做利索了,看电视也能安心,否则边看电视,边想着作业的事,影响看电视。”语意是我们一切都为了你着想,这是对孩子的爱与尊重。

每个家长都可以动脑筋,能创造很多孩子喜欢的语言。

父母必读:初为父母易犯9错


孩子出生了,现在你们是三个人了,一切都让你乐此不疲。但初做父母的人也经常会犯一些错误,让自己非常疲惫。你知道这些错误吗?了解了,你才能绕开它。

DON'T相信你听到的所有事

孩子出生的最初几个星期,你恨不能从所有身边的人那里寻找建议,千万不要那样。即使你不那样做,身边的人也会想办法用各种方式向你提议。可能你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熟人告诉你要和孩子睡在一起,但你最好的朋友却极力反对。你的表姐告诉你,孩子吮吸他的小手指是没有问题的,但儿科医生却告诉你要给他安慰奶嘴。

决定权掌握在你的手里。如果你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并严格执行,那么你就失去了创造生活的乐趣和原则。

朋友和亲属可以给你提供有用的育儿建议,但是记住:你和你丈夫的直觉就是最好的向导,你知道的比你想到的和做到的都多。

DON'T过高估计你的业余时间

无论你计划在有了孩子以后在家里呆多长时间,几个星期、几个月或者几年,你都不要觉得你在家里带孩子是在度长假。相反,你开始了新的工作,和一个更小的、经常唱歌的老板一起工作,她经常非常苛刻,即使在周末也不给你休息时间。在孩子小睡的时候,想把你们假期里拍的照片放在相册里,或者重新整理一下衣橱,都是不可能。现在的日子可不是你过去的生活加上了一个孩子,是完完全全的新生活。

你想等一切事情做完之后,和老朋友聚一聚,每天晚上可以做晚饭,但这一切都无法和你孩子的作息时间相吻合。最差的时候,可能是你的孩子整天都在不断地哭,最好的时候,是孩子醒了,要你照顾他,哭上半个小时,再要你抱着,睡上45分钟,然后再重复刚才的那个循环,就这样过上一天。

所以建议你每天给自己定一个现实的计划:给朋友打个电话、写三个谢谢你的纸条、整理床铺。一天结束的时候,当你把单子上的每一条计划划掉,你会觉得非常高兴。

DON'T忽略对方

喂奶、换尿布、哄孩子睡觉、逗孩子开心,结束了这样一整天的辛苦之后,你可能最想和刚回家的丈夫说,你想一个人彻底地放松。

孩子小的时候,你感觉压力很大或者情绪忧郁,婚姻上出现一些小问题都是正常的。因为从无忧无虑的二人世界到养育孩子的转变过程,其实是对婚姻的最大挑战。

但是你还是要把婚姻放在第一位。如果可能的话,雇一个保姆或者小时工,每周让你自己有一个晚上空闲出来作为你们两个人的约会日。你们可以谈谈孩子,也可以聊其他的事情。只要互相关注对方,并且成为习惯,就对婚姻很有帮助。

DON'T把自己放在最后

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就记得每天给自己一点时间,喝一杯咖啡、看一会报纸,这半个小时会让你会觉得这一天很特别、感觉很好。

有了孩子以后,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非常必要,当然不是要放任自己。找个时间在电话里和朋友聊个天,或者去上瑜珈课,找回本来的自己,别总觉得你自己是机械的、不快乐的。你越快乐,做父母就做得越好。DON'T不分担负担

新爸爸和新妈妈一样,学习育儿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他能找到自己带孩子的方法,你也许觉得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从一开始,你给孩子换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给他洗澡时也很有条不紊。你的丈夫也需要找到这些技巧。因为一个人照顾新生儿,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在他帮你的时候,你对他不要推辞、不要责备和不断地命令。有些妈妈希望丈夫帮助他们,又不愿意完全依靠丈夫。只有确定了孩子不会冷、他不会给孩子喂太多,不会在孩子吃过以后和她玩得太激烈、不会呕吐,才能真正信任和依靠丈夫。这完全没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学习做父母,你会更轻松,你们也能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技巧。

DON'T往最坏处想

每个孩子都会遇到一些健康问题,有的可能还比较严重,让初做父母的你非常担心。即使是健康的孩子也会出现一些病症,比如,湿疹、咳嗽、疝气、腹泻等。其实你不用太担心,今天的社会,很多事情都是可以控制的。当你能面对这样的事实,就会觉得好一些,因为事情已经发生,而且不是你能够避免的。

作为新父母,你一定会很担心的,因为你从来没有面对过这么重的责任,带孩子又需要非常实际的经验。如果你能在孩子还非常小的时候就放松自己,你就不会那么担心将来会发生什么你意想不到的事情。

DON'T和别人比孩子

你的孩子睡整夜的觉吗?他会笑吗?他能试着坐起来吗?别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上,不要受别的父母这些问话的影响,因为那样你会觉得你的小宝贝好像总有些地方发展得比别人慢。

孩子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时你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和放松的心情来对待。一个孩子爬得早并不代表他比别人发展得好,只是更多地说明他想追赶父母的脚步。

DON'T连打盹的时间都没有

每个新妈妈都说白天孩子睡觉的时候她也想睡。但是经常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家里非常凌乱、要洗盘子、洗杯子,根本无法睡觉,直到自己筋疲力尽。

专家调查显示,每个新妈妈的第一年都要丢掉400---750小时的睡眠。

其实每天白天你都应该尽可能地打个盹,或者至少在周末睡个长觉。没有充足的休息,你很难在那些本应快乐的生命时光里体会快乐。当然,休息的时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盘子、洗杯子更重要。

DON'T为孩子花太多的钱

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孩子会改变你的生活。但是没有人告诉你,孩子会让你的钱袋日渐萎缩,你恨不能为孩子倾其所有,而且无怨无悔。就像你饿的时候会跑到食品店一样,购物对于新爸爸、新妈妈来讲好像可以不用算计。据估计,孩子第一年的尿布、衣服、食品、学步车等物品会花掉1万5千元左右。所以列一个表格会减少你的超额开支。找有经验的父母和你一起买东西,她也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你也可以少上当。

别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费心,因为孩子一晃就长大了。玩具也是一样,大多数婴儿更喜欢对同一件东西玩来玩去,甚至就是一个盒子就够她玩一阵子了。你不如把剩下来的钱用来让她上钢琴课或者上大学。

DON'T不保留孩子的成长瞬间

你觉得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你都不会忘记。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渐渐淡去。很快,孩子的童年就会过去,一个18个月大孩子的母亲看到一个新生儿的时候也会说,她已经忘记了她孩子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你关注的是她的现在。

有很多办法可以保留住孩子的成长纪录。记日记、拍照片、拍摄一些孩子每天简单的生活场景。很多年以后,你还可以重新体味今天的生活。

孩子看见父母做爱


友:我的女儿四岁四个月了,昨天晚上12点时我和丈夫做爱的时候却被睡在小床上的她发现了。她捂着被子不好意思的露着小脸嘻嘻的笑。我只好装着着肚子疼,可是她却半信半疑。我想请教您这会对四岁多的孩子心理有影响吗?

茅于燕:做爱最好不要让孩子看见,因为她对于这种行为还很不理解,会因为好奇而产生许多幻想。

已经被孩子撞见了一回,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绝对不会对这位四岁多的孩子有心理影响,你放心好了,但这种情况不能有多次。

孩子对于父母的性行为问题,我想讲几点:

1、四岁以上的孩子对性可能有一点矇眬的概念,父母做爱要回避。

2、做爱时一定要单独、锁门。如果和孩子睡一个屋,一定要确知孩子是睡着了再行动。

3、孩子问时,不要主动去解释。

4、如果孩子以为你们是在打架,因而很害怕,应该乘机解释你们不是在打架,而是友好,到此为止,让他不去害怕。

5、切忌解释过多,愈解释就愈深,孩子就愈不懂,也就会更多地问,反而愈说愈糊涂。

6、由于文化传统的习惯,父母亲过分亲昵的行为最好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免得因为不理解而有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