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环球旅行童话故事
2020-10-28 天鹅环球旅行童话故事 胎教玩具 玩具的童话故事介绍“玩具猎人”的环球旅行。
小猫尼姆是个淘气的小家伙,他喜欢在一旁专注地看小主人啦啦玩各式各样的玩具。可是,没过多久,他很快就对这些玩具失去了兴趣。怎么办呢?尼姆找来了一只热气球,“我要到国外去,看看那里的小朋友有什么新鲜玩具!”酷劲十足的尼姆还用画笔在自己的宠物衫上写了四个大字“玩具猎人”。于是,尼姆的旅行就这样开始了。
第1站:日本
日本:玩具柜台,性别分明
去日本的店里看玩具,第一印象就是性别分明——女孩区,柔柔的粉红色,摆放着各种娃娃、过家家的玩具;男孩区,硬邦邦的蓝黑色,其中有各式各样的汽车、拼插模型。日本妈妈也很自然地按孩子的性别去选择。有一次,女儿看上了一款轨道车。我向店员向问价格。她分明看到我女儿在饶有兴致地摆弄那个玩具,却还是问我“你家里有男孩子吧”?我告诉她只有这一个女孩,她喜欢轨道车。店员似乎觉得我女儿有些个别——“一般都是男孩子喜欢这种玩具。”
在日本,为女孩提供的过家家的玩具特别丰富:厨具、炊具、各种食品模型、美容美发化妆用具、婴儿护理用具、购物的玩具钱币、模拟超市,简直是应有尽有。
日本孩子特别喜欢玩虫子。到处都能买到虫箱和捕虫网。不过令我惊讶的是还有专门卖虫子的商店。不同于国内卖的那些装在笼子里的几块钱一只的蝈蝈,日本店里卖的虫子都价格不菲,特别是有些品种还是国外进口的,就更贵了。
日本的木制玩具也很多,但不仅限于一般的积木和轨道车。我见过一种小球钻洞的“隧道积木”很受孩子们欢迎。每块积木都有洞,孩子们用这种积木搭成各种各样的隧道,小球从隧道上端的小洞放进去,经过曲曲折折的隧道,从下端的洞口滚出来。如果隧道设计得不好,小球就可能从牛路掉出来或者停在中间出不来。这比普通的积木更具挑战性,也更有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科学实验玩具的种类很多。一些先进的科技成果通过小小的玩具展示给孩子们,他们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试验,在玩的过程中学到很多科学知识。
日本妇女喜欢手工制作,她们也很重视孩子们的这类活动。比如,有一种用小塑料管拼插图形的玩具也很流行。在各种形状的插板上,用各种颜色的小塑料管拼出千变万化的图形。拼好之后,用熨斗一烫,那些小塑料管就会连在一起。一个漂亮的挂件就做好了。在育儿中心还举办过自制玩具展览呢!
与此同时,日本的一些传统玩具依然很有市场。像日本陀螺、剑玉球、沙包、风筝等传统玩具也是孩子们从小就玩的,陀螺和剑玉球还是小学体育课的测验项目,根据玩法不同分成若干级别,测验后就颁发相应级别的证书。日本国内甚至还有陀螺和剑玉球专门的比赛呢!
第2站:德国
德国:玩具里,装着爸爸的童年
小孩子的思维可以说是最绝妙的了,你拿一个具象的东西,他会给你一个超乎你想象的描述。所以,德国的幼儿园里,除了孩子必须认识的事物之外,孩子们更多的玩具可以是凭想象自己动手制作。
记得我儿子Leo4岁时,从幼儿园带回家一件他自己制作的艺术品:一个罐头瓶子里的《海边记事》。瓶子中,蓝色和黄色的橡皮泥代表着大海与沙滩,大海上,一只用牛个香槟酒瓶塞儿和一块红纸做成的红帆船正乘风破浪地前进着;沙滩上,倒扣着三两个小贝壳儿,接近瓶口,一丛绿草茂密盎然。那绿草是用绿纸卷起来后剪成的,从那不均匀的剪裁痕迹上,还能看出孩子刚刚学会使用剪刀的笨拙……
除了自己动手制作玩具之外,德国人还有一个极好的传统——继承玩具。即便是富翁的家庭也不例外。在很多的跳蚤市场上,孩子已经长大的家庭会去那里拍卖他们的玩具,而购买者当中,也有不少成人为自己去买。因为,在德国,有些玩具是一代一代增加内容的,比如小火车或者某些牌子的城堡。所以,在跳蚤市场上,他们很可能会有意外收获——能发现一段铁轨正好是自己坏了的那段,能配上自己城堡上少了的城门。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婆婆拿出了一个箱子。打开一看,竟然都是我先生Stefan小时候的玩具。有现在依然流行的乐高拼插玩具和50多个蓝精灵。各种小动物身上穿着一看就是出自孩子之手的布衣服。婆婆说,是Stefan的手艺。
所以,Leo的旧玩具都是从我先生那儿继承的,甚至还有我先生母亲小时候的,如一个雪橇,还是Stefan的外祖父做的呢。zJ09.Com
谁都知道德国的玩具贵,质量好,而且很多玩具都有传统。正因为质量好,传下来的可能就极大,不光是指花钱多少,更重要的是给孩子留出一份想象的空间——父母亲的童年时代和他们的游戏。有时,父母亲还会跟着重新玩起来,那其中的乐趣是无穷的。
“以前,这是爸爸的玩具,现在属于我了。”Leo常常这么说。奇怪的是,Leo从来没有新旧的概念。Stefan的儿童画册也让Leo爱不释手。一本小胖熊的故事,Stefan小时候曾经用剪刀要把扉页上的小熊剪下来,结果不知道为什么只剪了一半,就不剪了。“爸爸为什么要剪掉小熊呢?”现在,这倒成了Leo看这本书的主要问题。“爸爸小时候真淘气。”未了,这个小家伙说。
有时,一些自然的、被你看成是垃圾的东西却被孩子们视为珍宝。为此,很多家庭都要腾出一个房间作为孩子的聚宝盆了。
Leo小的时候,我们家的客厅里除了四仰八叉的橡皮熊,或者倒立在沙发腿边的布猴子那些正经玩具外,在靠近窗台处,堆满了他的宝藏:有从花园里拣来的羽毛,有从沙坑里找出来的石头子儿,还有从游戏场带回来的树枝……就是这些不起眼的东西在孩子眼里组成了无数个童话世界。
此外,德国人挑选玩具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准:玩具不是只给一个人玩的,而是给大家玩的,也就是说,玩具应该能使一家人围坐桌子边,应该能让孩子和其他人互相配合,玩具还应该是启迪智慧的,并且能在任何场合方便使用,哪怕在饭馆,在火车上,都该能让孩子有所事事,而不无聊。
总之,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选择适合宝宝的玩具,玩具对宝宝也是很重要的,家长们要重视选择。
亲子网zj09.com延伸阅读
球类玩具开启宝宝智力
亲子活动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和组织形式,为此学校将准备举行大型亲子互动活动。为了能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加强沟通,每学期都会举行亲子活动游戏。这样可以清晰的知道接下来要做些什么,你们都写过那些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球类玩具开启宝宝智力”,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时候,一些物美价廉的物品,在开启宝宝智力,发展宝宝的运动、协调等多方面的能力上,并不比高档、时尚的玩具逊色,比如各式各样的球,包括乒乓球、小皮球、气球、篮球、足球。
半岁以后的宝宝都可以玩球,随着宝宝的长大,玩的种类可以越来越多。日积月累,宝宝的“球技”就会大有长进。
游戏1:“诱惑”就在前面
年龄:6~12个月
目的:刺激宝宝爬行和两只小手的抓握能力,促进四肢和手部肌肉的发育。
准备:小皮球、乒乓球或带“刺”的触摸球,色彩一定要鲜艳,以便吸引宝宝的视线。球的大小以宝宝的两只小手能抱住为宜。
方法:让宝宝趴在床上或木地板上,将球放在他前方1米左右;用两只手顶住宝宝的脚,鼓励他往前爬。等宝宝会爬以后,家长可以把球放在离他更远的地方,吸引宝宝以更快的速度爬过去,拿到球。
安全:这个时期的宝宝喜欢把东西往嘴里放,所以球要每天消毒。宝宝在床上爬时,父母应守在旁边,防止孩子从床上摔下来。如果冬天把宝宝放在木地板上,最好铺上地毯,免得受凉。
游戏2:比比谁捡得多
年龄:1岁半以上
目的:锻炼孩子下蹲、弯腰、站起等动作的敏捷性;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耐心,在欢乐的气氛中自然地向孩子渗透进取的意识与友爱、合作的精神。
准备:色泽鲜艳、类似游乐场海洋池中的塑料球、塑胶球或乒乓球。
方法:把球撒在地上,大人带一个宝宝或两三个宝宝一起捡球,放到指定的容器中,看谁捡得快、捡得多;也可以把不同颜色的球混在一起,让孩子捡起来分别放进不同的容器。
安全:场地平坦。最好在木地板、铺有地毯的地面或草地上玩这个游戏,避开抛光地砖或大理石地面。一起游戏的孩子不宜太多,否则,他们相互比赛捡球、送球,容易发生碰撞。
游戏3:接球传球
年龄:2岁以上
目的:四肢、手脚配合,提高全身动作的协调性。
准备:皮球或带“刺”的触摸球。
方法:
●和宝宝相距1米站好,由宝宝将球用力投向家长。家长把球还给宝宝,再重复这个动作。待孩子熟练掌握之后,渐渐加大两人之间的距离。
●家长把球往地面掷,待弹起来时让宝宝用双手去接。也可由宝宝自己把球掷下去,家长接球。
●家长把球扔到宝宝胸前,力度适中,便于孩子接住;扔球的部位最好在孩子的肩和膝之间,过高或过低会增加接球的难度。训练一段时间后,渐渐加大距离,再有意把球扔向离孩子有一定距离的左方或右方,让他转动身体去接球。
●宝宝熟练掌握了上面的技巧后,就能和父母玩传球游戏了,即把球相互投给对方,连续传的次数越多越好。
安全:家长发球的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冲过来的球打伤宝宝;气太足的球打到身上很疼,因此球的充气量要适中。
游戏4:数数我能拍多少下
年龄:3岁以上
目的:学习四肢、手脚配合,锻炼全身动作的协调性。
准备:皮球或小一点的篮球。
方法:最初双脚站在地上不动,先将球掷到地上,待其弹起后用手去拍。家长拍一次、宝宝拍一次,让宝宝看清楚家长的动作。
能连续拍几下后,再教给宝宝根据球的位置,稍稍移动双脚的方法,学习四肢互相配合。
安全:往地上投掷的力量不宜太大,否则,球跳起来高过宝宝,不仅拍不成,还有可能砸伤宝宝。
海洋球的玩法 教孩子的101种海洋球玩法!
身为一位人名教师,要在班级里举行主题活动。因此也需要写一份完整又详细的活动策划方案,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内容,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你在写活动方案时会不会感到很苦恼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海洋球的玩法 教孩子的101种海洋球玩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给大钱买的玩具绝对不算多,但其中海洋球是我非常满意的玩具之一(嘚瑟脸)。
我买的是一款法国的海洋球,我感觉颜色好好看,比一些市面上的海洋球色彩饱和度和丰富性上要强很多。当然,只要是正规厂家出产的安全有保障都可以哟!
买的时候也没想太多,觉得就是可以玩海洋球啦~~~但结果大钱真是把海洋球玩出了新高度!
(当然101种玩法我也是说说的。。。期待你家娃补充哈!)
1.海洋球
首先,当然它是一种海洋球,具备你所理解的海洋球玩法——躺进去,滚一滚,踢一踢,爬出来。
2.空间探索
8-12个月的孩子就已经可以将物体从容器中放入和拿出了,所以妈妈可以提供不同高矮胖瘦的罐子瓶子盒子,让宝宝尝试把小球塞进去,增加他们对不同空间大小的认识。
3.小小搬运工
大钱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之一,就是把池子里的球一个一个运到阳台上的洗衣篮里,再一个一个运回来==。。。我感觉增加运动量、锻炼大运动很不错~
4.球球在哪里?
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知道了东西并不会平白无故消失,所以我还经常会把一些球藏起来,或是故意露出一个角,让大钱去找,他总是乐此不疲。也是亲子互动的好方法呢!
5.捏一捏,咬一咬
其实海洋球本身也比较软,材质也很安全,对于出牙期间的宝宝来说随手捏一捏、随口咬一咬也是很安全的。柔软的玩具还能培养他们手眼协调能力,精细动作能力。
6.洗澡玩具走一个
海洋球顾名思义当然可以放在水里啦~每次洗澡前,大钱都像选妃子一样去挑选今天陪他入浴的“球妃”。在一定范围内给孩子一些能自己决定的权利,对于某些他不得不遵守的规定(比如要睡觉了,吃饭时候不能玩玩具等),接受度就会高很多。
7.色彩辨认
其实五颜六色的球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识别色彩的道具,可以让宝宝按照不同色彩分类摆放,或是给宝宝指令,让他把红色的球拿给你~英文也可以顺便教一教哟!
8.数字识别
这个还用我介绍嘛?1个球,2个球,3个球,4个球。。。。数字也可以教英文哟!
9.自制形状盒
一岁后的宝宝在站立行走等大动作上发育较快,大人很容易忽略他们手部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方面的发展,所以借助一些形状盒可以帮助他们锻炼这方面能力。其实自己在家用快递箱挖几个洞,自制一个圆形的形状盒也不错哟!如果想增加难度,还可以邀请乒乓球、网球等不同大小的球。
10.锻炼抓握能力
我会告诉你大钱可以一手抓两个球嘛!而且是他自己发现这样运球效率更高/(ㄒoㄒ)/~~
此处还不包括:
固定位置投球,看谁扔的准;
把球从一个脸盆里“咣当”一下倒到另一个脸盆里;
以及用球扔我;
。。。。
其实,孩子的创造力不应该被限制,玩具的玩法应该由孩子来教我们,而不是由我们灌输给他们。家长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应给予最大程度的想象空间。
孩子扔东西并喜欢他人的玩具(下)
友:我的女儿现在16个月,喜欢把家中台子上的东西都扔到地上,她这么小,听不懂道理,不知该如何教育她。并且她似乎没有一件特别感兴趣的玩具,对什么都只有三分钟热度,自家的玩具不要玩,出去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是一块小纸片也喜欢,真是搞不懂。请专家帮我出出主意。
茅于燕:这儿有两个问题:扔东西、对玩具的不同态度。
关于第二个问题:自己家的玩具不爱玩,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很感兴趣。这实际上是一个喜新厌旧的心理造成的。儿童的兴趣很短暂,自己家的玩具都是老面孔,没有兴趣,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是新面孔,所以喜欢。
这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如果家长不喜欢,可以试用以下方法:
1、玩具一次不要给她好几种,否则都成了老面孔,就不喜欢了。
2、买的玩具要大体适合她的年龄,这样好才会玩,才有兴趣玩。比如她16个月,可以买一些带响声的玩具,她一敲击,就有声响,她就会喜欢。比如哗铃棒、摇鼓、带盖的圆盒(可盖上,不必拧,里面放上一两块糖,一拿就有响)、沙锤等。
3、有时可以带她到玩具店去,看她喜欢什么玩具,就买什么玩具,这样,她玩这个玩具的热情就会大些(当然要有节制,不能要什么就买什么)。
4、有时也可以和她一起看看图画书。有的儿童喜欢小画书,不喜欢玩具,那么,看书也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你可以试试她是不是喜欢书。
孩子扔东西并喜欢他人的玩具(上)
友:我的女儿现在16个月,喜欢把家中台子上的东西都扔到地上,她这么小,听不懂道理,不知该如何教育她。并且她似乎没有一件特别感兴趣的玩具,对什么都只有三分钟热度,自家的玩具不要玩,出去看到别的小朋友的玩具,就是一块小纸片也喜欢,真是搞不懂。请专家帮我出出主意。
茅于燕:这儿有两个问题:扔东西、对玩具的不同态度。
先谈第一个问题。
扔东西和拿东西一样,都是一种技能,是在发展过程中自然出现的,会拿东西早,五个月左右可以在看到一块积木时,伸手拿来,八、九个月可以有目的地放开手,让手中的东西落到一定的地方,比如纸盒里、大盆里等,也就是说会扔东西。儿童在一岁到两岁左右扔得最多,扔有个结果,即有响声。自己作了一个动作(扔)就有一个结果(响),多作,多响,所以就乐此不疲地做下去。而且扔了东西,大人要干涉,也就吸引了大人的注意,是多好的事啊!
为了让孩子不乱扔东西,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台子上放一些可以扔的纸盒子、小勺子、不要的乒乓球等,她扔下以后,不替她拣,也不批评,等于没发生什么事。
2、和她玩游戏,把她喜欢的“扔”变成“游戏行为”。但这时,就不是乱扔了,而是有一定规则的,比如:把积木扔在小盆里,不能乱扔。扔了以后再拣起来放到桌上等。
3、有时也要和她讲一点“道理“,比如说:“你把它扔到地上,它会跌疼了”。“好孩子要爱它,让它在桌上站着,它高兴”等等。
4、当她快要扔东西了,赶快转移她的注意,拿一个新颖的玩具让她玩,或者把她抱离现场,到外面走一走,也许有好处。
5、这种行为到两岁以后会主动减少,所以不用太紧张,等待一段时间。
孩子扔东西并喜欢他人的玩具(下)
分享玩具
想必大多数幼师知道,在幼儿园经常会举行一些亲子活动。为了能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加强沟通,每学期都会举行亲子活动游戏。这样就知道一个明确的活动方向,那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享玩具,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孩子在和小伙伴玩耍中,常常出现争夺玩具的情况,这就要教他们分享玩具。其实,孩子在游戏中争夺玩具的时候,可以看出他们的性格,有的孩子合作特为粗暴,常会很果断地把别人手上的玩具夺过来,占为已有;有的孩子不一定去抢别人的,但若别人抢了他,则会把被夺走的玩具立刻夺回来;还有的孩子个性温存,缺乏勇气,常常不会要回被夺走的玩具。孩子的各种表现,自然会引起父母的忧虑,有的担心孩子“自私”,有担心孩子“不自信”,有的担心孩子“胆小怕事,软弱无能”……这些都是成人代替孩子的想法。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不可能有这种种的想法,父母不必多虑。
当然,大人也应正确对待,告诉孩子,别的小朋友正在玩,等他玩好后再给你玩,如果孩子放弃了夺玩具的念头,就该表示赞许。如果孩子的玩具被拿走了,不要让孩子再去夺回来,因为“两个错误行为的结果不可能成为对的”;该对抢玩具的孩子说,别人还没有玩完,请你送回给他,待他玩好后,会给你玩的,并鼓励他把玩具送还。若是自己的孩子抢了别人玩具,就更应该这样处理了。这样能使孩子渐渐学会与小伙伴分享玩具,并能玩得很愉快。
认识玩具的价值
每一件玩具都应该具备一定的功能,要么能够刺激孩子的思维,要么能开发孩子的潜能,要么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作为父母,首先要弄清楚玩具都哪些种类,各有什么作用。从教育的角度出发,玩具可以这样分类——
1、认知类玩具
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益智玩具,它能帮助宝贝学习及建立各种基本概念。如七巧板可以用来认识形状,套套杯可以建立序列的概念,拼图则可以帮助宝贝认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等。它还包括以形状、颜色、关系为线索的配对玩具、有游戏规则的玩具等。
2、语言类玩具
可以促进宝贝听觉发展、语言学习、组织能力及写前练习的玩具。如各种故事类音像制品、故事图卡、画板等。
3、科学类玩具
可以吸引宝贝观察、比较、收集、分析的玩具。除了满足或引发宝贝的好奇心,也为宝贝提供对各种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收集资料、动手等机会。如万花筒、动植物标本等。
4、动作类玩具
锻炼宝贝大肌肉及身体各部分协调能力的玩具。如推车、拉车、脚踏车、球等。
5、操作类玩具
让宝贝手指小肌肉更灵活,促进手眼协调的玩具。如串珠、套盒、积木、插塑等。
6、社会类玩具
让宝贝能够模拟成人世界,学习生活技巧,有更多机会认识自己身边环境并吸收相关生活经验的玩具。如洋娃娃、填充玩具及各种能玩“娃娃家”的玩具。
建议:
孩子玩玩具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3岁以下的宝贝不可能更多地主动挑选玩具,买什么样的玩具,多是由父母作主,一件玩具是否会赢得宝贝的喜爱,只有让他玩了,才能看出效果。所以,父母选购玩具还要充分认识到玩具的价值——
1、婴儿4个月后手掌才能开合自如,他们开始喜欢玩手。这时应提供不易敲坏的玩具,供婴儿双手去敲打,让触觉刺激双手的皮肤及肌肉关节,分别输入左右大脑,使两者有机会交换信息,帮助宝贝建立身体两侧的协调。
2、触觉尖锐的玩具会使宝贝的神经趋于紧张,产生不愉快的感觉;柔软的玩具则会使宝贝的神经松弛,产生舒适安详的感觉。所以,当宝贝情绪激动或无法入睡时,让他抱着柔软的玩偶或布娃娃,就会使他原本兴奋的神经逐渐松弛下来。
3、刚会走的宝贝喜欢能配合他们两只小腿四处游走的玩具。如小推车,或是一个会前后摇摆的木马,它们能帮助宝贝灵活运用四肢。
4、2岁宝贝正处于人生第一反抗期,探索世界的强烈欲望和刚刚萌发的自我意识使他变成一个小叛逆加破坏王。反正他什么东西都要拆、要砸,那就给他能拆、能砸的玩具吧,比如锤盒。有些玩具更重要的作用是满足宝贝的心理需求。
5、拼图及组合类玩具,会在无形中培养宝贝的毅力和自信心。一件有趣的玩具还可以养成宝贝专注的好习惯。我们经常会发现,宝贝拿着他们喜爱的玩具一玩就是大半天。
6、需要两人共同玩耍的玩具,可以训练宝贝学习良好的社会性及与人相处的能力。
10款经典玩具让宝宝聪明过人
响环、哗啷棒
这些玩具可以让宝宝很方便地抓握,同时还能发出声音,很容易引起宝宝的兴趣。特别适合2~4个月的宝宝玩。
积木
颜色鲜艳,形状各异,可以随意地堆积和拆解,变出很多花样来。积木最好小一点,便于宝宝抓握和操作。6个月以上的宝宝都喜欢玩。
图画书
对宝宝来说,图书也是玩具。从大把抓书,到一页一页地翻书,你可以看到宝宝小手精细动作发展的全过程。6个月以上的宝宝会坐以后就可以看书了。
球
能滚动的、彩色的小球特别能够引起宝宝兴趣。宝宝可以用手去抓、推、拍等。7个月以上会爬的宝宝就可以玩了。
套环、套杯
可以单个玩,也可以按大小不同的顺序套在一起。对1~2岁的宝宝来说,这是一种可以变幻无穷的好玩具。
橡皮泥
宝宝可以随意揉、捏、挤、压,做出自己所喜欢的东西。这是锻炼小手指精细动作不可缺少的玩具之一,几乎所有宝宝都喜欢。1岁左右的宝宝就可以玩。
镶嵌盒
需要把形状对好,才能将零件放进去。这可以让宝宝在活动小手的同时认识不同的形状。特别适合1岁半到2岁的宝宝玩。
穿珠
将一根绳子穿过一个一个小孔,这不仅需要手眼很好地协调运作,而且还需要集中注意力。宝宝2岁左右就能玩了。
画笔
从1岁左右的涂涂点点,到3岁以后能画出像模像样的画面,哪个宝宝能缺少画笔呢?抓笔、握笔、运笔,对手指和手腕都是很好的锻炼。
积塑
和积木一样,积塑具有鲜艳的颜色和不同的形状。在操作中,宝宝的手部小肌肉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适合3岁以上宝宝玩。
亲子玩具锻炼“玩商”
前几天一位父亲向徐汇区某幼儿园老师请教,家里的玩具已经花了好几万元,为何儿子还总是要买新玩具?而往年唱主角的电动玩具、毛绒玩具悄悄退场,而不少捏橡皮泥、折纸、积木、玩沙子之类看似原始的亲子游戏玩具受追捧。老师们表示,对孩子来说,玩具没有贵与不贵之分,亲子、动手、动脑的玩具能更有效地锻炼孩子的“玩商”。
动手动脑的亲子玩具最“红”
今年最“红”的就是各种动手动脑的亲子玩具,比如需要父母帮忙才可能完成的创意粘土、折纸,甚至用积木搭成的中国馆。这些在前几年许多父母不屑一顾的“原始玩具”越来越受欢迎,而且被开发出各种新玩法。此外,围绕孩子爱玩水、沙子的天性,一些玩具也大做文章。可以反复画画的水毯、来自韩国的介于面粉、沙子、粘土之间的新型材料等,吸引了大批孩子和家长。
上万元玩具不如自己组装的
4岁的范范(化名)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玩具屋,光大型的滑滑梯、荡秋千、六辆大型电动轿车和摩托车就花了一两万元。然而,这么多高档玩具,却拴不住范范的心。他反而喜欢幼儿园老师自制的玩具。
在中国福利会托儿所60周年庆典之“创意无限玩具秀”上,这里的玩具几乎都是用身边的废旧材料组装而成。老师们把纸盒做成了一个热闹的“羊村”,有喜羊羊、美羊羊、灰太狼等各种逼真的动画形象,孩子们可以进入羊村参观做游戏;KT板系列的玩猫捉老鼠更是让孩子玩得不亦乐乎;还有轮胎系列、奶粉罐系列等。都是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旧材料,但经过老师们灵巧的手,神奇地幻化出新的生命力,深得孩子们喜爱。
老师们展出的玩具一方面用于同行切磋,另一方面希望给家长启示,家长们如果愿意做有心父母,其实身边有很多简单、方便、低碳的‘玩材’可以利用。
玩具无贵贱之分关键是玩法不能单一
儿童心理专家表示,在孩子的眼睛里,玩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好玩与不好玩之分。而再好玩的玩具,如果玩法单一,那过了新鲜劲以后,孩子必然产生厌倦心理,不再喜欢。充满好奇心的孩子永远乐于追求新奇的东西,对那些没有创造性环境的孩子来说,购买新玩具就是追求新奇的表达方式。购买玩具并非不好,而是不要无节制,玩腻的玩具如果能够开发出新的玩法,同样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家长不妨鼓励孩子成为生活中的小玩家。比如在透明空瓶子里装上黄豆、扁豆、赤豆、石头、大米,孩子在玩的过程中会看到不同的颜色、摇一摇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拿一拿会感觉到不同的重量。这种鼓励孩子探索世界的做法对启迪他们的智慧很有用。
而鼓励孩子从家务活动中获得乐趣,这也是很好的玩法。不少幼儿在两三岁时特别喜欢模仿成人洗衣服、晾衣服、扫地等,而一些家长觉得这是添乱。但其实,给孩子洗洗小手帕不仅能满足他们亲近水的天性,而且搓、揉、拧、晾等动作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也非常好,扫地则有利于锻炼孩子手眼协调能力。 □记者肖波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