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通常都认为育儿工作是在婴儿出生后才开始的。事实上,就在母体受孕的瞬间,胎儿已经由于受到母体的生命之气——意识的波动,而开始成长了。

胎儿真的深居“宫”中一无所知吗

即使今天,还有很多人认为是唯心主义的东西,认为胎儿在深“宫”内什么感觉也没有,就连产科医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认为刚出生的孩子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甚至对胎教还产生着怀疑的态度。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特殊检查记录仪器设备的发展,如B型超声扫描仪、胎心监护仪、胎儿镜的发展,使原先一无所知的有关胎儿的感知觉问题,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和受刺激后胎儿心跳和呼吸与胎动的变化乃至胎儿在子宫内喝羊水、撒尿与吃手的动作,都被观察或记录下来了。

尤其有趣的是,近几年来北京医科大学所属的北京人民医院、北大医院和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用各种仪器设备实验与观察记录到胎儿可以听到外面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并且在吵闹声音刺激下胎儿会心跳加快、胎动增强甚至生气地踢腿,在轻柔舒缓的音乐刺激下又由烦躁转为安静,胎心由原先的增快而渐渐减缓到原先安静状态下的胎心率上来,胎动也由受吵闹时的增强而减弱下来,直至安详地入睡。

国内外的实验报告,均说明了胎龄在4或5个月以上的正常胎儿,已经具备了人的一些感知能力,特别是听觉、视觉与触觉已经初步建立。这样,从前人们一无所知的胎儿能力范畴内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被人们发现和得到正确的认识。

这说明4~5个月的胎儿不仅具备了接受教育的条件,而且符合胎儿生长发育的实际情况,因此,胎教是科学的、可行的。

温馨提醒:从准备怀孕起,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对女性就非常重要。一旦怀孕,孕妇就必须摄入她自己和胎儿所需的全部营养。如果孕妇营养补充不足,会直接影响到胎儿的大脑发育。

大脑已经慢慢的形成WWw.Zj09.cOm

人类的脑神经细胞非常细密复杂,因此只有神经网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神经细胞如果裸露,传达信息时不仅会遗漏,而且传达信息的速度也会变慢。

如果将神经细胞的周围包起来,信息便可以迅速准确地传达出去。在大脑生理学上称之为髓鞘化。

神经细胞一旦进行髓鞘化,信息传达的速度会比以往提升近100倍。总之,脑部发达的程度,完全在于髓鞘化完成的多与少。

而髓鞘化时不可缺少的就是神经胶质细胞。胎儿出生之后,由于神经胶质细胞增加,并逐渐进行髓鞘化,他的重量也迅速增大。虽然脑在胎儿时期即已开始髓鞘化,却只是少部分而已,神经胶质细胞也不多。在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这时所摄入的任何不良物质,都会经脐带到达胎儿的脑部,阻碍脑部的发育。

一个人的智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大脑。智力发展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因素。智力以脑组织正常发育为物质基础。首先得保证孩子的大脑是完好的,功能是正常的,再加上后天的教育,才会使孩子获得较高智力。因此,实施胎教,孕妇就必须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营养,使胎儿生长发育有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

胎教是有意识地对胎儿进行教育,在大脑形成期给予充分的营养和适当的信息诱导。适宜的开发,大脑越发育大脑皮质的沟回相应地也就会越多,孩子也就越聪明。相反,孩子出生后就会表现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温馨提醒:不要小视胎儿的“五感”能力,他是人类脑的认知活动、创造、思维、理解力以及语言等等发展的基础,因此特别重要。

胎教是可行,但不是万能的

常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我们当初积极胎教,又是唱歌又是听音乐,忙活了半天也没有生出个神童来。”言语之间对胎教颇感失望。

家长们一定要知道,胎教是在优孕受孕和优升养胎的基础上,通过母亲对胎儿身心发展提供的良好影响,而对孩子的成长发育起促进作用,是集优生、优育、优教于一体的一门实用科学,但不是创造神话。

尽管现代医学为胎教提供了可行的依据,也有诸多实验、实例证明了胎教的可能,我们对胎儿应以科学的态度审视,这便是科学的胎教,但绝不神化胎教;肯定胎教的结果,但绝不夸大胎教的作用;可以保留对胎教的传统认识,但不拒绝对胎教的尝试。

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胎教,科学地实施胎教,从而收获胎教的效果,这便是我们所倡导的科学的胎教观。

温馨提醒:胎宝宝通过脐带与母体紧密相连,不仅通过脐带吸取氧和营养物质,而且将代谢的废品排回到母体。只有维持这个代谢机能,才能维持胎宝宝的生命,而这个最重要的组织就是胎盘。

精选阅读

准妈妈态度好是胎教的关键


我的丈夫经常对我说:“最理解母亲心情的是你腹中的胎儿。你要经常以一种安详、和蔼和稳定的情绪,保护这个小生命,直到他来到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胎儿才能安心地倾听你的话,学到更多的东西。"——一位天才的妈妈

就胎教效果而言,母亲对待胎教的态度以及胎教中所怀有的情绪是极为重要的。?

那时,我的丈夫约瑟夫经常对我说:“最理解母亲心情的是你腹中的胎儿。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胎儿身上,那么你说的话、想教他的东西就一定会被他接受,但决不能对他持有毫不负责或是抱怨的态度。另外,焦虑和不安情绪也是不好的。为此,你要经常以一种安详、和蔼和稳定的情绪,保护这个小生命,直到他来到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胎儿才能安心地倾听你的话,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虽然不知道母亲生气、害怕、心神不安的时候,胎儿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但我却认为母子之间是心心相印、彼此影响的。胎儿在母体内不仅看到、听到、感觉到很多东西,而且他还能领会到母亲所感觉和思考的问题。听朋友讲,孩子好像很能领会母亲情绪的波动,当母亲非常生气或十分恐惧的时候,孩子就会用力踢母亲的腹部;而当母亲闷闷不乐时,平时很活跃的孩子也像没有力气一样不动了。?

许多孕妇可能和我一样,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胎儿无论在腹中怎么闹,母亲只要一唱摇篮曲,胎儿就会安静下来。我想这是因为孩子听到母亲和谐声音的缘故,同时,还因为孩子敏感地察觉到母亲对他的一种爱,因而安下心来。

我常在风和日丽的下午,到离家不远的小路上散步。这是一条安静的林荫小道。听着啾啾的鸟鸣声,心情会变得格外轻松愉快。这时我就能感觉到腹中的孩子,好像在很舒服地舒展着他的小身体。?

怀孕时我总告诫自己,如果母亲常怀有一种平静、开朗、和蔼的心情,那么受此影响,胎儿就会完成良好的身心发育。所以,在此期间我不曾生过气,不曾和约瑟夫吵过架,也不曾使自己心神不安过。?

此外,在这期间,我也为将要出生的孩子做些物质上的准备。由于这时还不能知道将来是生男还是生女,所以就用中间色的布和线来为未来的婴儿缝制和编织些小衣服、小袜子等等。做这些事情,能使你获得一种即将成为母亲的真情实感:“啊,我的孩子就要出世了。”你会感到对孩子的爱是那样的深沉,从而使母子之间的纽带连接得更加紧密。?

我相信苏珊领会了我们俩对她的深深的爱,并知道自己是在一个十分安全可靠的地方。这一切都给了苏珊向未来世界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和力量。可以说,对父母、对外面世界的信赖与安全感是产生创造力的源泉。?

你一定注意到,所有从事新发现、新创造所需要的勇气,无论谁都是一样的,即他们的力量来自于因为被爱而产生的安全感。我们大家也都是在受到保护,确实感到自己的归属有保障的时候,才得以充分发挥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的。?

近年来,专家们对胎儿所具有的能力,开始重视起来了。他们着手研究胎儿感受母亲心情作出的反应,并且收集了很多研究资料,最后似乎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当母亲愤怒、不安、悲哀时,身体内分泌出来的激素及其大脑生成的物质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这样会使胎儿陷入和母亲一样的精神状态,即母亲的感情信息,是通过激素传递给胎儿的,但反映出来的好像是孩子领会了母亲的感情和思维。?

有一本书介绍了一个以猴子为对象的实验结果。实验时,一面记录母猴胎内小猴的心跳、血压以及母猴的血压和宫内压,一面给它以轻微的刺激,用以调查母猴的精神紧张会给胎内小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实验者拿一个苹果做出要给它的样子,然后一下子收回在身后,于是母猴显出失望的样子,这时候从母猴的血压及心跳是看不出很大反应的,但反映在胎内小猴身上却很明显。这样的挑逗行为持续两分钟以后,母猴的不满强烈起来,与此相应,胎内小猴的血压及脉搏也一下子低落下来了。我想,如果是人的话,恐怕也会产生同样结果的。?这个实验说明,母亲的情绪不安和精神紧张,对大人本身来说或许无关紧要,但对生长迅速、发育过程复杂的胎儿来说却是举足轻重的。?

可以说在进行胎教时,教什么,教多少,教到什么时候?这些并没有一定的规定,时间充裕的人可以教更多的东西,而没有时间的人只反复教字母和算术也并非不可,但不可缺少的是父母的“爱情”。如果母亲缺乏温暖柔和的深情,即使环境再好,想教的东西再多,胎儿也不会接受。胎儿与母亲是心心相印的,胎儿在母亲怀孕期所留下的印象,甚至在出生后仍然左右他的意识。?

我在读了托马斯·巴尼所著的《胎儿在注视》这本书之后,感触很深。书中介绍了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一位妇产科教授报告中的例子。?

一般婴儿出生后不用教就知道马上吮吸母亲的乳房,但教授诊治的一个女婴,身体十分健康,可是母亲喂她奶,她不但不去吮吸还把脸转开,显得尤为异常。很明显这不是因为身体有病,因为当给她装着冲好奶粉的奶瓶时,她马上就开始使劲地吮吸了。几天后,这个一直拒绝吃母奶的孩子,一旦被别的妇女抱在怀里时则拼命地吮吸奶汁。为了解释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教授向孩子的母亲询问了许多妊娠中的事情,然而回答却是既没有得过什么病,也没有碰到任何对胎儿有影响的事件。当最后问她是否愿意怀孕时,回答是“当知道怀孕的时候,曾想过打胎,是因为丈夫非常想要孩子,所以才勉强地将她生下来"。?

也就是说,这个女婴知道母亲对自己没有爱,所以出生后也拒绝与母亲建立联系。?

这件事再一次告诉我们,母亲与胎儿靠爱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是存在的,并且十分重要。不用说,胎教的第一步是必须抱有一种感情,即需要从内心深处盼望着孩子的诞生,并将这种盼望贯穿在整个怀孕期间,而这种感情的存在能使胎教获得最佳效果。

胎教研究对心理科学发展的意义


很多科学家指出,心理科学是21世纪的前沿科学。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可以破译大自然的奥秘,却难以沿察人们自身的心理之谜。但是,近30年的国内胎教研究,对心理科学的发展有难以估量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胎儿心理研究是人类心理研究的根本。过去人们总认为胎儿是无知无觉的小不点儿,一团没有精神现象的血肉之躯。事实上不是如此。国内外胎儿医学和妇产科专家在临床检查中,在运用精密的科学仪器进行观察时,都发现胎儿在母亲腹中的状态完全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崭新的“胎儿形象”,同以往小儿科文献中记载的“胎儿处于被动状态,无精神活动”的观点完全相反。胎儿不仅有听觉、视觉、触觉、味觉等能力,而且五、六个月后的胎儿听觉能力很高,胎儿可以说是“小窃听者”,对和谐的、不和谐的声音都能产生应激反应。不仅如此,胎儿能够感受母亲的思想和感情,母子在生理上、心理上,都存在信息相互传递的途径,人们还发现胎儿期心理素质形成对人的一生成败得失都起作用。人类很多神秘现象也植根于胎儿期。为此,国外已经出现了出生前心理学或胎儿心理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胎教研究会在人类心理科学发展方面有新的突破。

第二,胎教给传统的妇产科学、围产期保健医学注入了心理学的内容,扩大了心理科学的研究范围。过去,妇产科学、围产期保健医学比较重视孕妇和胎儿的身体状况,对孕妇和胎儿的精神状态比较忽视。事实上,孕妇和胎儿的一些病,不是器质上的病,而是精神上的病。而且精神上的病比器质上的病更影响孕妇和胎儿的身体健康。因此,现在不少妇产科医生逐渐明白医学心理学的重要性,懂得音乐疗法、心理暗示在临床上的作用。胎教,从本质上看,和一般的教育有所区别,它更侧重于从心理上感染孕妇和胎儿,这也就是潜移默化,也就是净化精神、陶冶情操,或中医讲的“调摄情志”。

母亲情绪和态度是胎教的关键


我的丈夫经常对我说:“最理解母亲心情的是你腹中的胎儿。你要经常以一种安详、和蔼和稳定的情绪,保护这个小生命,直到他来到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胎儿才能安心地倾听你的话,学到更多的东西。

就胎教效果而言,母亲对待胎教的态度以及胎教中所怀有的情绪是极为重要的。?

那时,我的丈夫约瑟夫经常对我说:“最理解母亲心情的是你腹中的胎儿。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胎儿身上,那么你说的话、想教他的东西就一定会被他接受,但决不能对他持有毫不负责或是抱怨的态度。另外,焦虑和不安情绪也是不好的。为此,你要经常以一种安详、和蔼和稳定的情绪,保护这个小生命,直到他来到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胎儿才能安心地倾听你的话,学到更多的东西。”?

我虽然不知道母亲生气、害怕、心神不安的时候,胎儿会有什么样的反应,但我却认为母子之间是心心相印、彼此影响的。胎儿在母体内不仅看到、听到、感觉到很多东西,而且他还能领会到母亲所感觉和思考的问题。听朋友讲,孩子好像很能领会母亲情绪的波动,当母亲非常生气或十分恐惧的时候,孩子就会用力踢母亲的腹部;而当母亲闷闷不乐时,平时很活跃的孩子也像没有力气一样不动了。?

许多孕妇可能和我一样,都有过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胎儿无论在腹中怎么闹,母亲只要一唱摇篮曲,胎儿就会安静下来。我想这是因为孩子听到母亲和谐声音的缘故,同时,还因为孩子敏感地察觉到母亲对他的一种爱,因而安下心来。

我常在风和日丽的下午,到离家不远的小路上散步。这是一条安静的林荫小道。听着啾啾的鸟鸣声,心情会变得格外轻松愉快。这时我就能感觉到腹中的孩子,好像在很舒服地舒展着他的小身体。?

怀孕时我总告诫自己,如果母亲常怀有一种平静、开朗、和蔼的心情,那么受此影响,胎儿就会完成良好的身心发育。所以,在此期间我不曾生过气,不曾和约瑟夫吵过架,也不曾使自己心神不安过。?

此外,在这期间,我也为将要出生的孩子做些物质上的准备。由于这时还不能知道将来是生男还是生女,所以就用中间色的布和线来为未来的婴儿缝制和编织些小衣服、小袜子等等。做这些事情,能使你获得一种即将成为母亲的真情实感:“啊,我的孩子就要出世了。”你会感到对孩子的爱是那样的深沉,从而使母子之间的纽带连接得更加紧密。?

我相信苏珊领会了我们俩对她的深深的爱,并知道自己是在一个十分安全可靠的地方。这一切都给了苏珊向未来世界迈出第一步的勇气和力量。可以说,对父母、对外面世界的信赖与安全感是产生创造力的源泉。?

你一定注意到,所有从事新发现、新创造所需要的勇气,无论谁都是一样的,即他们的力量来自于因为被爱而产生的安全感。我们大家也都是在受到保护,确实感到自己的归属有保障的时候,才得以充分发挥自己所具有的能力的。?

近年来,专家们对胎儿所具有的能力,开始重视起来了。他们着手研究胎儿感受母亲心情作出的反应,并且收集了很多研究资料,最后似乎得到了一个明确的结论:当母亲愤怒、不安、悲哀时,身体内分泌出来的激素及其大脑生成的物质会通过胎盘传给胎儿,这样会使胎儿陷入和母亲一样的精神状态,即母亲的感情信息,是通过激素传递给胎儿的,但反映出来的好像是孩子领会了母亲的感情和思维。?

有一本书介绍了一个以猴子为对象的实验结果。实验时,一面记录母猴胎内小猴的心跳、血压以及母猴的血压和宫内压,一面给它以轻微的刺激,用以调查母猴的精神紧张会给胎内小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实验者拿一个苹果做出要给它的样子,然后一下子收回在身后,于是母猴显出失望的样子,这时候从母猴的血压及心跳是看不出很大反应的,但反映在胎内小猴身上却很明显。这样的挑逗行为持续两分钟以后,母猴的不满强烈起来,与此相应,胎内小猴的血压及脉搏也一下子低落下来了。我想,如果是人的话,恐怕也会产生同样结果的。?这个实验说明,母亲的情绪不安和精神紧张,对大人本身来说或许无关紧要,但对生长迅速、发育过程复杂的胎儿来说却是举足轻重的。?

可以说在进行胎教时,教什么,教多少,教到什么时候?这些并没有一定的规定,时间充裕的人可以教更多的东西,而没有时间的人只反复教字母和算术也并非不可,但不可缺少的是父母的“爱情”。如果母亲缺乏温暖柔和的深情,即使环境再好,想教的东西再多,胎儿也不会接受。胎儿与母亲是心心相印的,胎儿在母亲怀孕期所留下的印象,甚至在出生后仍然左右他的意识。?

我在读了托马斯·巴尼所著的《胎儿在注视》这本书之后,感触很深。书中介绍了瑞典乌普萨拉大学一位妇产科教授报告中的例子。?

一般婴儿出生后不用教就知道马上吮吸母亲的乳房,但教授诊治的一个女婴,身体十分健康,可是母亲喂她奶,她不但不去吮吸还把脸转开,显得尤为异常。很明显这不是因为身体有病,因为当给她装着冲好奶粉的奶瓶时,她马上就开始使劲地吮吸了。几天后,这个一直拒绝吃母奶的孩子,一旦被别的妇女抱在怀里时则拼命地吮吸奶汁。?为了解释这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教授向孩子的母亲询问了许多妊娠中的事情,然而回答却是既没有得过什么病,也没有碰到任何对胎儿有影响的事件。当最后问她是否愿意怀孕时,回答是“当知道怀孕的时候,曾想过打胎,是因为丈夫非常想要孩子,所以才勉强地将她生下来。?

也就是说,这个女婴知道母亲对自己没有爱,所以出生后也拒绝与母亲建立联系。?

这件事再一次告诉我们,母亲与胎儿靠爱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是存在的,并且十分重要。不用说,胎教的第一步是必须抱有一种感情,即需要从内心深处盼望着孩子的诞生,并将这种盼望贯穿在整个怀孕期间,而这种感情的存在能使胎教获得最佳效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