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出世以后,孩子每一个转折性的进步都让做父母的狂喜,小不点儿一天天地长大,当孩子开始融入群体,也是父母头痛的开始,他闹脾气了,闯祸了,打架了,哭鼻子了,孩子与别的孩子之间的战事不断,让父母手足无措,因为那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事,不好插手,可闯下的祸偏偏又只能等着做父母的去补救。这时候,最难拿捏的是一个度的问题,因为孩子们都很敏感,任何稍微过火的处理方式,都可能给孩子将来的成长留下阴影。要妥善为孩子收拾战争残局,观念的树立和合理的方法至关重要。

常见战事一:孩子吃亏了

案例

讲述人:星星妈妈

故事主角:女儿星星,2岁多,今年9月刚上幼儿园

心情:困惑

那天早上星星安定下来开始玩皮球,正玩得津津有味,旁边一个小男孩看得眼红,突然一下子把皮球夺走了,星星吓得怔在原地。我也愣了一愣,心里一时像被猫抓一样难受,被别的小孩明目张胆地欺负,星星却不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

可这还不是最严重的,周五快下班时接到外婆的电话,说在幼儿园,别的小孩来抢星星玩具,星星不给,争夺之中,小男孩狠狠地咬了星星一口,星星没提防,玩具就被抢了,手臂也因此破皮受伤。可是我女儿没哭!这才是让我最心痛的,因为她一再受到侵犯。

问题 

我颇有无能为力之感,因为不可能不理智地去打那个抢玩具的孩子,我妈也说得对,孩子太小,什么也不懂,只会用最直接的方式解决问题。然而我担心她一味忍让,会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将来如何应付社会激烈的竞争?事实上之前我们一直教育孩子要懂得谦让,到了这个阶段,谦让却成了退让,孩子显然吃亏了。我想对孩子说,再有小朋友来抢你的玩具,你就强硬点,要懂得还击。可是如此又令我们的教育前后不一,孩子可能无所适从。

现在家里意见分成两派,我妈坚持认为不能教会孩子野蛮,谦和礼让还是第一位。我和我爸则觉得,传统教育过于单一,孩子只认得遵守“好”的道德准则,不教她应付“恶”的情况,会令孩子与社会现实脱节。可如何才能科学地教会孩子既懂得保护自己的权益,又不把她引向暴力,实在令我们感到棘手。

专家分析

特邀嘉宾:

冯夏婷:华南师范大学儿童心理学专家

孩子为什么会咬人?

3-5岁是孩子攻击性行为的多发阶段,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但未必是带有目的性的,因而不能称为“欺负”。孩子的逻辑很简单,他看到别人的玩具很漂亮,而自己没有,心里就会升起想要的欲望,最直接的,就是伸手拿,如果别人不给,他就可能会抢,甚至很自然地用咬的方式,被咬的孩子感到痛,松开了手,并且哭,他因此得到了玩具。这样,在咬人的孩子心里,可能就会形成这样的观念:通过攻击能够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稍大一些,孩子学会利用团体关系对某个孩子进行孤立;或者要挟别的孩子要听他的话,否则就打他;或者用嘲笑等方式进行言语伤害,攻击性行为带上了伤害他人的目的,则发展为“欺负”行为。

错误做法

1、把责任推给老师,当着孩子的面数落老师的不是。

原因:孩子之间的争执本来就与老师无关,随便指责老师,无助于事件的解决,也有碍孩子认识真相,着重点应该是教孩子自己去面对挫折和鼓起勇气,责怪老师只会令孩子感到更加惧怕。

2、直接带孩子去与对方父母交涉。

原因:家长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说话,而不是站在客观层面,碰到一起就很难理智处事。应该交由第三者如老师来管束。

战后修复

关键是教育咬人的孩子

因争夺玩具而引起咬人和打架事件,是孩子自我进行学习的过程,与本心的善恶没有关系,家长并不需要太过紧张。但绝对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尤其需要注重教育发起攻击的孩子,家长或老师一定要出面干预。告诉孩子要尊重别人的权利。如果玩具的主人不愿意借,那孩子必须学会接受这种不如意。如果因为他哭闹而把玩具给他,只会纵容他的骄横。

咬人事件一旦发生,对咬人的孩子,除了批评他这是不对的,还要对他施以一定惩罚,同时让他看到与惩罚相反的待遇:受到攻击的孩子可以得到呵护和安抚,通过这些举措,令咬人的孩子懂得,攻击他人不但不可能得逞,而且没有任何好处可言。孩子树立起这样的观念,也就能够自觉地摒弃攻击性行为。

被咬的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

第一,孩子经常受到欺负,长期不快乐的积累,会导致心灵脆弱、自卑和害怕与人打交道。因此一定要防微杜渐。

孩子受到攻击,首先是安抚他,让他知道,受到攻击并不是他的过错,欺负别人的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告诉他,妈妈会帮助他。

第二,激励他表达,说出受到攻击或欺负的经过和真相,对大一点的孩子,与他分析个中原因,如果别人不是有意的,则教孩子学会宽容。

第三,找老师谈,让老师知道孩子受到欺负,而采取行动去教育攻击他人的小朋友。并让孩子知道老师是可以提供援助的对象。

第四,帮他树立权利观念,让他知道属于他的东西不应该无条件让给别人。教他不要软弱,要学会保护自己。如果别的孩子再来抢他的东西,或者欺负他,则理直气壮地发出严重警告:如果敢欺负我,我可以告诉老师,或者会还击。

第五,平时鼓励孩子多交朋友,放手让孩子自己面对自己的事情,孩子在幼儿园里朋友越多,他就会越开朗自信,受到欺负的机会越少。

第六,父母一定要控制怒火,体谅孩子的年幼无知,和老师一起分析情况,稳定情绪来和对方父母商讨合理的解决办法。吵闹只会伤害感情,于事无补。

常见战事二:孩子闯祸了

案例 

讲述人:Leh,25岁

故事主角:10岁时的Leh

心情:疑虑

有生以来,我妈只打过我一次,可那次挨打,叫我终生难忘。10岁那年,小表弟过生日,选了个周日开庆祝会,亲戚邻居全被邀请到他家玩。中午,我们一班野小孩正在玩“公仔纸”,小表弟哭着来找我,说邻居小孩捉弄他,把他推下水渠。我那时可是孩子王,威风八面,一听如此,哪还得了,问清楚欺负他的人在哪,一班人雄纠纠气昂昂赶到现场。找到那群小孩,叫他们道歉他们不干,二话不合就打起架来,我揪住推小表弟的主犯,扭成一团,滚到地上,身子压到一块石头,脑子里灵光一闪,顾不得那么多,捞起石头往对方头上磕了一下,他立刻就哭了,额头上流下血来。我们这方一看事态不妙,轰地一下全跑了。

打了胜仗,我不禁有点洋洋自得。谁料傍晚,快开饭了,却看到下午与我打架的小孩头上缠着白布,牵着他老爸的手,也来到表弟家。我心里暗叫不妙,躲在房间不敢出来,到不得不入座,我才最后一个低头磨蹭着走到桌边,那小孩当即指着我说:就是他。

然后就坏了,我妈面若寒霜地站起来,进房拿出鸡毛掸子,对我说,脱下裤子,背过身。当着众人的面,狠狠地抽了十下,还不准我哭。接下来,叫我向那孩子道歉。作为惩罚,大家吃饭,我在一边罚站,晚饭结束,我吃剩饭菜填肚子,还必须负责洗碗。当时心里真是委屈到了极点,自此,我没有再轻易跟人打架。

问题

这件事对我影响深远。我恨了我妈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她让我受尽屈辱,而且那件事并不是我做错在先,而她不问青红皂白就只知道教训自己的孩子。我妈说,无论我的动机是否有理,我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且还造成流血事件,就无论如何都是我错了。可是她也用暴力来惩罚我,实在让我不能心服。后来我体谅到妈妈有一个考虑是为了顾全大局,不想老老少少欢聚一堂的时刻发生是非争吵。可是我也想问,难道就没有更好的、不以伤害自己孩子心灵为代价的解决方式吗?

专家分析

冯夏婷

不能在众人面前责怪和惩罚孩子

当着众人面责怪小孩是不恰当的,这会伤及孩子的自尊心,进而激起其更强烈的反叛和仇恨情绪。而且会因此令旁人对他形成固定看法,认定他是品行恶劣的小孩,推动他自暴自弃,进而屡教不改,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误。教育孩子,是要他出于自觉,心悦诚服地形成好的行为,而不是为逃避惩罚而守规矩,这就必须注意顾全他的自尊心。

战后修复

绝对不应该在众目睽睽下惩罚孩子,而是应该把两个孩子分别带到一边单独地谈,双方的家长都可在场,对待肇事孩子,由肇事孩子的家长发问,而受伤害孩子的家长在一旁听;对受伤孩子,则反过来。

用严肃而平静的语气,问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让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让他意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与严重后果。一般来说,孩子伤人都是因为临场控制不了自己,坦诚地跟他谈,他很快就能领悟到自己的过失并真心悔过。如果事态严重,可陪孩子到医院看望受伤的小朋友,教会孩子送礼物作为慰问,并诚恳地进行道歉。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我该如何面对孩子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如何看待孩子们间的搂抱


对于宝宝之间搂抱一类的亲昵动作,妈妈的恰当做法是,肯定孩子善良的意愿,并给出具体的指导:“我知道,嘟嘟和悦悦是最要好的朋友,而且希望一直好下去,不过好朋友手拉手一起玩就可以了。其实,只要心里想着对方,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遇到困难互相帮助,那才是真的‘友好’呢!想想看,小朋友之间抱来抱去是不是容易摔跤?亲来亲去也不太卫生,很多传染病就是这么传播的,所以,嘟嘟和悦悦、和其他小朋友都不要那样做了。”

CASE:乔乔又“爱”上别人了5岁帆帆从幼儿园一出来就伤心地说:“乔乔又‘爱’上别人了!我今天约她一起画鹦鹉,她不愿意,还说她喜欢丁丁了—班里的另一个男孩子。可是,昨天她还说永远跟我好呢,我们长大了一起出国、上同一所大学,然后结婚。怎么今天她就改主意了?她为什么说话不算数?”帆帆还紧张地问妈妈:“怎样才能让乔乔重新和我好呢?”

宝贝的心里话:乔乔画画好,还能在钢琴上弹出好听的曲子,我可羡慕了;还有,她爱帮助别的小朋友,我觉得她真像小天使。

解读宝贝:孩子往往因为羡慕一个小朋友的才艺、羡慕小朋友身上的一些长处或者是好人缘儿,而希望永远跟这个自己心目中“很棒”的小朋友友好。比如“很棒”的乔乔对帆帆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另外,孩子还有一种心理:我“爱”乔乔,乔乔很棒,我也很棒。

妈妈可以这样做

(一)给孩子情感支持

假如宝宝的“初恋”一帆风顺,其实是件值得父母们高兴的事,这意味着小家伙又多了一个好朋友了。然而,孩子的“爱情”有可能一开始就遭到拒绝,他喜欢的那个小朋友根本就不想和他“结婚”;或者移情别恋、抑或摇摆不定、左右为难。

如果宝宝向你倾诉“失恋”的痛苦,你是直白地告诉孩子,“你们之间过家家式的感情游戏本来就不会长久”,还是担心孩子会为友谊伤透了心,扮演一个救世主的角色,试图替他改变一切?实际上,此刻你的冷静态度对他会更有帮助,你可以说说自己对这事的感受,给他一点点安慰和同情:“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也会伤心的。你现在需要妈妈做什么呢?”让孩子觉得,在他“最痛苦”、最需要精神支持的时候,你是他的依靠。

(二)说出你的点子

妈妈不妨给他一些新的思路。比如:“你身边还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呢,你可以和他们玩呀。”或者“她不是羡慕你搭积木好吗,你在这上加把劲儿,先不找她,说不定过两天你建起一座漂亮的立交桥,她就会乖乖地来找你了。”

(三)孩子的办法也精彩

启发孩子自己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是妈妈们智慧的做法,这有助于提升孩子的逆境商、增强自信心。给孩子一个思路、一个暗示,然后放手让宝宝自己去处理,他们的做法或许会让你耳目一新。帆帆最后就想出了一个让自己和丁丁竞争的办法:“咱们两个谁先能连续拍球达到200个,谁就和乔乔结婚。”—那段时间,乔乔最崇拜的偶像就是班里的拍球冠军。

总而言之,无论是宝宝明确地告诉你“我爱上某个小朋友了、舍不得和他分开”;还是把“老公”、“老婆”挂在嘴上,他们这样做有着充分的心理依据。四五岁的孩子热衷于模仿成年人的行为,他可能是背着小书包要去“上学”,“操纵”一套玩具、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一顿丰盛的晚餐,也可能是要和一个他喜欢的小伙伴“结婚”。

孩子之所以使用“结婚”、“爱”一类比较刺激的字眼儿,或者女孩穿上漂亮的纱裙一本正经地同“心仪”的男孩举行个“婚礼”,是因为他(她)听身边的大人们这么说过、做过,或从电视上看到过类似的画面,这种模仿,实际上是孩子们试图理解成人世界的一种方式,即便是他们之间直白地“言爱”,或者干脆有一些搂搂抱抱的亲昵举动,充其量也只能被归为“过家家”游戏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与青春期后出现的“异性相吸”有本质上的区别,更与性、与真正意义上的浪漫爱情毫无关联。孩子的这些行为无非是传达一个信息:你的宝宝渴望和另一个孩子建立一种很纯真的友情。如同孩子们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如玩具、卡通书等感到好奇、产生兴趣一样,“童年爱情”也往往会在短时间内自生自灭。

如何让孩子坦然面对输赢


相信很多年轻爸妈都曾有过宝宝哭闹着输不起的尴尬经历。争强好胜,赢了就满心欢喜,输了就大哭大闹,面对这样“输不起”的孩子,爸妈该如何开导,帮宝宝坦然面对输赢呢?

“输不起”本是天性

“输不起”是每个宝宝成长过程中都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无论什么事情,宝宝总是希望自己能做到更好,比别人强,获得周围人的认可。可是,因为宝宝年龄还很小,各方面能力还不完善,他们还不明白每个人都会有长有短,因此尤其是同龄人进行的集体活动,宝宝一旦输给了别人,自然会表现出不开心,甚至哭闹。

宝宝的“输不起”,实际上是对挫折、失败的一种错误解决方式,一旦输了,他们或是成为回避型宝宝,逃避困难,表示以后再也不接触了;或是成为焦躁型宝宝,大发脾气,哭闹着向父母示意。

1、“输不起”的回避型宝宝

场景回放

6岁的小磊搬新家的第一天,看到小区空地上有很多孩子在踢足球。新成员小磊抢着要做守门员。开始的时候,小磊扑住了好几个球,得意得又唱又跳,还直喊着让妈妈看。可没过多久,小磊的大门就被攻破了,一个球接不住,就个个球都接不住。小磊甩下小帽子,带着满脸的不高兴,哭着跑向妈妈说:“踢球不好玩,我不玩了!咱们回家吧!妈妈!”小磊妈应该怎么办呢?

成功对策

这个小故事是小编无意中在育儿论坛上发现的,让我们来看看小磊妈妈的成功经验吧!面对明显受挫、情绪低落的宝宝,小磊妈妈帮孩子擦掉眼泪,并没有急着回家,而是问道:“为什么呢?刚才你不是玩得很开心吗?”小磊满心委屈:“他们欺负我,我不跟他们玩了。”“是吗?”妈妈认真地看着小磊,“可是妈妈没有看到他们欺负你呀,是不是他们真的很厉害呢?你刚才不是扑住了好几个球吗?你跑得很快,也很厉害呀!”小磊不甘示弱:“所以,没有理由输的。”妈妈笑笑:“那真是太可惜了。假如再踢一次,你觉得怎么才能不让他们进球呢?”“再跑快些!”小磊答道。“那你下次玩的时候,再跑快些不就可以了?”小磊嘟囔道:“也对!”“那宝宝还想不想再玩一次呢?就这么输了可不好!”小磊点点头:“想,这一次我一定会赢!”

案例分析

在这一案例中,宝宝的心理出现了明显的受挫。当宝宝受挫时,适度的安慰是绝对必要的,这时应该首先向宝宝表示妈妈能够了解孩子的感受。等宝宝情绪缓和下来后,为他解释失败的原因,告诉宝宝遵守游戏规则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更好地利用游戏规则。同时要主动引导和激发宝宝再次投入该游戏的兴趣。

2、“输不起”的焦虑型宝宝

场景回放

妮妮今年6岁,跟爸爸学下象棋,只几个月的工夫,就把下了几十年象棋的爷爷给赢了,大家都夸她聪明。可从此以后,妮妮居然变成了“只能赢不能输”的孩子,平时好脾气的宝宝,一输棋就开始哭,闹着情绪对谁都不理不睬,爷爷只好哄着她每次都让她赢。可爸爸却实在着急,这样下去怎么行,一盘棋都输不起,长大还能干什么!

成功对策

对策1输几盘,然后适当地赢一盘。

找一段集中的时间专门陪宝宝玩,开始先让他赢几次,宝宝自然开心。在这个时候趁机赢一局,然后告诉他:“玩棋是不可能总赢的,赢是要靠实力的。在家里玩儿,可以有人让着你,如果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一起玩儿呢?会有人让吗?是游戏就有赢有输,谁都不会让着你一辈子的。如果总让别人让着你,即使赢了,也不光彩,别人也会看不起你的。”

对策2抓住时机,善用例子。

虽然宝宝年龄还小,但已经可以理解输与赢是生活中的常事,输不见得是坏事。爸爸妈妈不妨给宝宝讲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还可以结合孩子接触的身边实例,帮宝宝讲解。

案例分析

面对“输不起”的宝宝,家长绝对不能迁就。不妨就让他输几次,事后任由他发泄,不去理睬,这样会让宝宝感到哭闹很没有意义。而且,当宝宝以后再提出类似诸如“下棋”的要求时,爸妈要立刻拒绝,并直言告诉他,我不喜欢和你玩,因为你怕输。从而让他感到因为他输后不正当的情绪会影响他和周围人的关系,他会成为没有朋友、没有快乐的人。对这样的宝宝,让他明白“输不起”的结果更重要。

如何教孩子正确面对挫折


问题:

我儿子快到入园的年龄了,可是有一次我带他去游乐园玩,他却和一个小朋友因为一点事想打架。我想问一下,如果在幼儿园里有小朋友期付他怎么办,我该怎么教育他面对这种情况,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对待孩子呢?

专家解答:

2岁的孩子逐渐有了自主意识,没有明确的道德判断能力,希望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遭到拒绝时采取攻击的行为很正常。在上幼儿园以后孩子在团体中学会与人相处,会本能的采取很多方式,也可能会和同学打架,家长不要担心,让孩子自然的在同伴中建立关系,保持友谊及解决冲突,学会竞争和合作,处理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就好了。孩子对攻击行为的利害并不了解,如果他和别的小朋友打架,家长可以告诉他,打人不对,被打得小朋友会疼痛,希望他不要打架,应该如何与人相处等等。如果担心孩子受欺负,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有小朋友欺负他,要学会避开,并告诉对方不要打人。这个阶段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父母教育子女避免用打骂的形式,多和孩子讲道理,并关心他的情绪,孩子会模仿家长的做法与小朋友友好相互。

网友建议:

doric:小朋友打架大人不能把他的行为贴上部礼貌的标签,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还没有形成呢。家长多做表率,孩子会模仿的。

松山2008:在生活中,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孩子往往在挫折面前产生畏惧心理,丧失克服困难的信心。这就需要家长来帮助孩子克服这种畏惧心理。父母不要过分保护和溺爱孩子。当今社会,父母过于袒护自己的孩子,生怕孩子身心受到一点点的伤害。这便给孩子造成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心理,这是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弊端。所以我们平时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服务,如:洗自己的袜子、整理房间、倒垃圾、叠衣服等小事,因为这些小事正是培养她自立的能力和精神,是提高她应付挫折本领的一个重要途径。当孩子遇困难时,我们不能以决策者的身份,替她做决定,而是当她的顾问,给她提建议,叫她一些克服困难的方法,鼓励她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告诉他挫折人人都会遇到,但挫折可以避免,可以战胜,挫折还能磨练人吃一堑长一智。父母首先要从自己做起,给孩子树立不屈不挠、勇敢顽强的榜样,如果家长是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的人,孩子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也学会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消极等待的态度。我们也不要当孩子一遇到点小困难就给她帮助,而应该鼓励她自己想办法解决,和孩子一起分析困难到底在哪里,以便找出化解困难的办法。要通过真实事例让孩子知道,在困难挫折面前唉声叹气并不会降低困难,减少失败,灰心丧气只会增加自己痛苦。给孩子讲一些名人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最终做出重大贡献的例子。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要鼓励孩子树立信心,不灰心丧气,勇敢面对困难。当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后,孩子克服困难的信心就会增加。家长应注意帮助孩子吸取经验教训,让孩子在每次遇到困难后,总结一下困难的类型,克服困难的方法,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要使孩子克服畏难心理,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品质非常重要。这需要从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如:孩子摔倒了不要立即心痛地去扶她,而要她自己爬起来。人生道路上人人都会遇到困难,困难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应该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挫折。

小白兔牙膏:孩子在幼儿园很少有那种针对性很强的,故意欺负某人,但是在玩耍中,磕磕绊绊总是有的,其实家长不用太在意,孩子也是在相处中寻找交往的方法。

父母如何教孩子正确面对失败


我们成年人都知道,现实世界并不总是公平的,所有努力也不一定都有好的结果,甚至我们可能有许多努力还没有被人看见。同样,孩子的世界也是如此。因此,家长如果要奖赏孩子,应该着重在孩子努力的过程与态度上,而不应依据外在条件或别人的评价以及取得了什么成绩。

在全球化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当来很多人才一起竞争有限的机会时,我们应陪伴孩子接受自己的平凡,教孩子学会如何面对失败,体会到即使自己学业不算优秀或在各种能力竞赛中比不上别人,也仍然是一个有价值的人。甚至在被家长误解、被同学排挤或者被老师不公平对待时,不会因为委屈、愤怒而走向极端,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这些都需要平常让孩子培养纾解自己情绪的渠道,建立宽容且自在自足的生活态度。

孩子若是学习成绩不好,但在班上人缘不错的话,保持快乐心情的机会比较高。因此,同理心的培养,懂得体贴关心别人,是让孩子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若是孩子资质普通,在学校一般的评比中都是殿底的,家长就要想办法从他们有兴趣的科目甚至是休闲活动中,找机会让自己公开表现,以此建立信心。当孩子有了真正的自信,就不会在乎来自别人的评价了。同样,丰富孩子精神生活也非常重要,若让他们从小能够经常接触音乐、艺术和大自然,这些永恒且不变的美感与生命力,会在他们面对磨擦与伤害时,产生积极的力量。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能够跟家长倾诉自然是最好的。但很多时候,他们不敢讲、不想讲,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隐约透露过,但被父母亲忽略了,或当时没处理好而丧失信心,也很可能不知从何讲起,还觉得没有人理解他们,干脆埋藏在心底,自己承受。

家长在平常,要增添与贮存孩子面对困境与挫折时的能量,以及让孩子知道即使自己很平庸但还是可以很快乐。可以找一些适合的电影推荐给孩子看。剧中主角曾经遭受伤害(背叛、排挤、误解)但是,最后总能闯过难关。这些影片可以帮助孩子在以后碰到同样困难时,有信心去面对以及学会寻找解决困难的方法。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如何抗拒?


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如何抗拒

当孩子发现他可以向父母施加压力,以满足自己的不合理、不公平的要求时,这会让他们习惯性地产生负罪感和变得脾气暴躁。他们感觉到这是不对的,应该对父母表现出更多的尊重,他们需要界限(正如我们都需要界限)。矛盾的结果是,他们进一步施压,潜意识中希望最终发现父母的一些底线。而当孩子被锁定在对父母要求过高的亲子关系中时,他们可能会失去全面充分发展自己独立性的机会,比如主动、勤奋、创造力和责任感。

随着他们渐渐长大,这些孩子与人愉快相处和与其他孩子共同游戏的能力也许会不再发展。当他们在学校里与其他孩子在一起时,渐渐感觉到自己不受欢迎。他们有可能变得聪明起来,认识到自己的自私,并作出调整,至少和自己的同龄人在一起时有所收敛,也有可能继续和同龄人对抗。

这对父母来说也很难过,当他们面对孩子的无理要求无力抗拒时,他们在说“不”和妥协之间犹豫不决。哪个选择都不能让他们安心。他们说“不”之后,会因为觉得自己那么小气而心生自责;如果他们妥协了,又容易因为自己缺乏坚定信念、那么容易被打败而感到后悔和心生怨恨。

这种优柔寡断不仅损害了父母认识界限的能力,也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动摇和破坏了整个亲子关系,剥夺了其中的快乐、互相尊重、彼此信任和家庭中应有的舒适自在。

这个话题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要告诉父母应该给孩子买多少东西,因为每一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我是想帮助那些感觉到自己溺爱孩子的父母认识到,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健康的爱的方式,也不会给任何人带来快乐。

父母如果足够幸运,不存在内疚自责或唯命是从的教养方式问题,就不需要假装严厉或为此纠结,他们只要对自己有清楚的了解就行。当孩子要求买些东西或请求某种特权时,他们并不是立即决定要不要答应,而是高高兴兴地向孩子解释,那个东西太贵了,除非把它当做一件生日或是节日礼物,或者除非孩子愿意用零花钱或做家务来承担一部分费用。

父母的愉快情绪和毫不犹豫给孩子的印象是:父母是认真的,而一个怒气冲冲的回答则表明父母内心已经在发生冲突。我相信大部分孩子能遵守那些父母真诚明确地认定为正确的事情,让他们吵闹和纠缠不休的是他们发现父母的迟疑不决和优柔寡断。

你会说,我通常都是犹豫不定的呀。但是,那并不意味着你不能改变。首先你要试着找到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孩子表现出唯命是从或心存内疚,然后,不论你是否找到原因来解释这种情况,你都要练习果断而温和的定力。

当你翻开新的一页时,你不要期待情况马上变得完全不同,你必须接受逐渐的改善,伴随着时好时坏。甚至当你已经能很好地处理问题时,也不要期望孩子立刻会作出回应,他们暂时还会试图坚持原来的一直有效的施压方式,但是只要你坚持到底,他们会明白的。

家长如何面对宝宝的威胁?


如何面对宝宝的威胁?

近日,网友寒江发了一个求助帖,称儿子开始威胁家长,她没有了主意。众多网友跟帖支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但万变不离其宗,大多数有育儿经验的父母都认为:孩子威胁父母,其实都是跟父母“学”的,因此,教育孩子,父母首先要做好榜样。

发帖求助

儿子刚上幼儿园,每天早上为了不迟到,都像“打仗”一样。穿衣服更是难事,有时为了加快速度,爸爸干脆就帮着穿,可我们还是希望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干”的好习惯,周一,我叫儿子起床,提前告诉他要自己穿衣服,好习惯必须坚持,否则我就把玩具都没收了。

儿子:你不给我穿我就不去幼儿园。

我:你威胁我,我才不怕你的威胁呢!

儿子:哼,你不给我穿我真的不去了,我知道你肯定怕我不去幼儿园,得帮我穿衣服。

网友跟帖

闻樨:如果你经常和孩子谈条件的话,那孩子也会和你谈条件的。日常生活中,如果你好好吃饭,吃过饭就带你去超市,要是不吃完你哪里都别想去。如果你听话就带你去动物园……诸如此类的话家长都说过吧,难道这不是家长在威胁孩子吗?孩子经常受到这样或那样威胁和谈条件的话,聪明的他(她)肯定也学会了怎样威胁父母吧!

期待团圆:我家下半年上小托,目前还不会威胁人。如果我家小猪以后这样,那我会告诉他“我打电话给老师,帮你请假,原因是你自己磨蹭浪费时间无法按时到校。并且以后都会在保证不迟到的前提下才会送你到幼儿园,要不就在家休息,看别的小朋友去幼儿园。”

蛋黄爱上派:教你一招,我家宝宝还小,还没上幼儿园,但是我觉得方法通用:首先要明确一点,你家小孩现在到底会不会独立完成穿衣,干脆来个狠的,表情一定要震住他,你就既不生气也不高兴地对他说:我给你两个选择,第一(自己能独立完成穿衣的情况下),你马上起来自己把衣服穿起来吃饭上幼儿园,或者第一(自己还不会穿衣的情况下),从今天起,妈妈教你怎么穿衣服,我们穿好衣服吃饭,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第二,如果你不自己穿,那你干脆不要上幼儿园,然后你就不理他,让他自己处理,如果他不肯穿衣服,你就真的不让他上幼儿园,让他在家休息一天。

奔跑的沙子:可以出个选择题给你的小孩,A:自己穿,有惊喜。B:妈妈穿,什么都没有。我家小孩每次威胁我,我都是出选择题,当然你可以把选项的诱惑弄大点。小孩自己选,而且只能选一个。这样可以给小孩一个台阶下。

bbaihoo2004:我家洋洋天天在家威胁我们大人。有时讲不给我干吗我就不吃饭、不睡觉,我回他话都是,不吃就不吃也不是我们饿。不睡你就一个人等到天亮,没有人理你。

云:我家宝宝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已经开始初级威胁了。只要他不满意,立马哭,而且哭得特委屈、特伤心。我这个妈妈通常坚持不了三分钟就妥协了,不过等他大一点开始懂道理时,我想我要坚决不接受其威胁。如果他以后用不上学来威胁我,那就不上学,把他关在房间里,不准玩玩具、不准看电视,看他还要不要上学了,我一定不会心软。嘻嘻!

柔情似水66:我家女儿目前还没有威胁过我,如果以后她威胁我,我也威胁她,不带她出去玩,呵呵,她可是最爱出门玩的,为了能出去玩,什么都能答应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