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这样赞扬孩子,然而,看似简单的赞扬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乖,你真棒!”这个赞扬就过于笼统,孩子根本无法感知自己究竟为什么棒?“妈妈为你感到骄傲!”这个赞扬过分地强调了别人的感受,而不是孩子!

其实,这样的赞扬忽视了孩子的行为的具体过程,忽视了能力,而强调了结果。久而久之,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孩子这样的观念——除非获得赞扬,否则,我所做的都是没有价值的。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的性格,害怕甚至经不起失败。

家长给孩子的应该是鼓励,而不是赞扬。鼓励是对孩子能力的尊重和信任,赏识的是孩子的努力过程。

鼓励多用“你……”的句式。例如,对正在画画的孩子说“你的色彩搭配得真好!”强调是细节和孩子的感受。多用鼓励之后,你会发现,孩子培养了自我意识,平静地承认不完美的现实。

家长鼓励孩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采用肯定的,避免否定的语言。例如,“我明白,你在这个题目上努力了很长时间了!”

二、强调优点,弱化不足。例如,孩子画的画色彩很失败,家长说:“你的构图很大胆!”

三、鼓励孩子提高,而不是尽善尽美。例如,“想想你可以做哪些改进呢?”

四、注意辨别哪些行为值得鼓励。例如,“你很有耐心!”

五、鼓励孩子所做的努力。例如,“看,你已经有了进步!”

夸奖虽简单,却又有技巧,只要会夸孩子,孩子就能从夸奖中获取前进的力量,不断成长进步!

精选阅读

幼儿园老师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性格


张女士的孩子4岁了,去年进了幼儿园。一段时间后,张女士发现,原来爬上爬下挺皮的孩子变文静了。“在家里不再爬上爬下了,只会坐在桌子旁玩。 喜欢闻我的香水味,还说爸爸臭。”张女士称,开始她觉得孩子变得有规矩了,不再调皮了,后来又发现儿子在外面不跟男孩子玩了,只扎在女孩堆里,而且行为举 止也偏女性化,喜欢翘兰花指。张女士问儿子为什么跟女孩子玩,儿子称老师说男孩子太顽皮,不是好学生,跟他们玩得太疯会臭臭的。

张女士有点不安,便询问其他家长,发现或多或少都遇到类似情况。家长们一合计,觉得根子可能在幼儿园。张女士到幼儿园了解情况,无意中发现里面竟全是女老师,未见男老师的影子,这让她产生一些忧虑。

张女士觉得,女老师对男孩在气质方面产生不了正确的引导,反而儿子会受女老师言行的影响。张女士还认为:“孩子在幼儿园上体育课,还是希望有男老师带一下,并且孩子课间玩耍时有男老师在旁保护也更安全。”

数百幼儿园难觅男老师

不少家长均反映,孩子就读的幼儿园内几乎看不到男老师,且都认为幼儿园全是女老师对男孩子的性格有影响。“孩子正处于懵懵懂懂的年龄,学习模仿 能力特别强。如果老师全是女的,男孩子天天耳濡目染,难免沾染女生气质,少了阳刚之气,对男孩的身心成长不利。”家长杨先生认为。

“原来也请过男老师,但都干不长久,一两个月就走了。”一家幼儿园负责人说,请男老师主要是上体育课。他称,相对而言,男老师细心程度不够,有 些家长担心孩子容易受伤。此外,男老师认为当幼儿园老师没有前途也是原因之一。多方面原因加起来,造成幼儿园内男老师不见踪影的现状。

性格成因主要在家庭

幼儿园男老师缺失对孩子成长究竟有没有影响?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舒曼对此表示,有影响,但不大。

幼儿园男老师缺乏并非仅在南昌存在,而是一个全国性问题。其实,孩子的性格主要成因还是在家庭,

爸爸妈妈所担负的责任不同,教授孩子的性格能力也不一样。其中,爸爸负责引导孩子,尤其是男孩子性格中的勇敢独立性。幼儿园如果配置男老师,可以加强这方面的影响,让男孩子的勇敢独立性格更好地形成。

幼儿园对孩子来说主要是行为规范学习。张女士的儿子出现女性化情况,幼儿园女老师只是其中一个因素,其家庭肯定存在父亲与孩子沟通不够的问题。

虽然幼儿园男老师比例小,但家长可以从家庭内部入手。男孩出现偏女性化问题,则应有意识地加强爸爸与孩子的沟通,甚至可以鼓励孩子开展一些攻击性的游戏,以培养男孩子的勇敢独立性。

早教课是否会让孩子更加的聪明呢?


早教几乎成了现在的孩子们必学的课程,许多的家长们不惜花费重金还为孩子报各种各样的早教班,但是早教课程真的可以让孩子们变得聪明吗?以下就让我们来听听大家的声音吧!

早教课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有些家长错误地认为:只要上了早教课,孩子就会更聪明,就比其他孩子赢了一个起跑线。其实,早期教育不仅局限于智力开发,早教也不是培养“神童”,早教课的内容还包括为孩子创建一个成长环境,引发孩子的探索行为,促进孩子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认知能力、情绪和社会行为这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过早教的孩子将来就有所作为,而没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早教网

早教课的效果立竿见影。

有的家长说,感觉宝宝上了早教课,也没什么改变没什么进步。其实宝宝的学习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特别是1岁以下的小宝宝,接触的东西不会马上表现出来,不可能上了课立即就有效果。而且,因为早教课更注重潜能的培养和开发,所以早教效果短时期内难以发现。

家长不能只重视结果,忽视过程,过分关注孩子是否有所进步。另外,也需要有心理准备,那就是:早期教育是有效的,但不等于所有的早教课程都是有效的。事实上,相当多的早教课程被染上了商业味,炒作成分多。

早教课程的品种越齐全越好?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发展,那么是不是上的早教课程品种越多,越丰富,就越有益呢?有些家长盲目地以为,收费越贵的早教机构,环境越好,师资更佳。其实贵的课程未必适合宝宝。早期教育不应贵族化,高价课程更是没什么意义。只要宝宝收获快乐、越来越健康,收费在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就是好的早教课程。一些爸妈给宝宝报了音乐启智课,又去上玩画画的课,再去学英语,最后还报了运动宝贝的课程让宝宝“放松一下”,误以为这样就是让宝宝全面发展了,其实只是把自己和宝宝弄得疲惫不堪。如果报得太多,从表面上看是各有侧重,其实对宝宝智能的提高并没有加倍收效。而且,周末无论如何都要留出时间出去玩哦,别忘了大自然也是宝宝的好老师。

另外,一些家长只是一味追赶潮流,对早教并不太了解,看到“蒙氏”、“奥尔夫”等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名字,并不明白其中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就想让孩子与时俱进多接触新奇的东西,尤其是,挂上洋名更时兴。这些都是不对的,不能盲目跟风。

西式教育理念就是比中式的好?

西式教育理念和中式教育理念有着背道而驰的差异性,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体现。许多爸妈一味地赞扬西式教育,否定中式教育也是不对的——西方的早教以尊重孩子个人意愿为主,以自我为中心,注重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和实际动手能力,让孩子从小便开始接触社会生活,因此西方孩子的自信心很强,对人对事都持乐观态度,对生活充满自信和期待。在西方孩子的眼里,仿佛只要你努力,没有事情是你做不到的。但这也有不利的一面,孩子容易形成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极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早期教育

中式的早教则注重责任和担当,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教导孩子应该主动去帮助其他小朋友,而且要在第一时间去帮助别人,只要你还有能力去帮助别人。初看起来让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些迂腐,但仔细分析,人们会发现其中蕴含成熟的做人道理。这里强调的是一个人的责任,对身边其他人的责任。当身边的人陷入困境时,一个人应有帮助人的意识和敢于帮助别人的勇气。这种教育思想让孩子学会了团结和勇敢,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网站小编总结:目前各种各样的早教机构都是打着“开发儿童智力”的旗号,让许多的家长们眼花缭乱,其实我们也不能一味说早教课就一点的效果都没有,最主要的还要是看父母们是否选对了课程!

该不该夸孩子漂亮?


那么到底夸孩子漂亮应该怎么夸?夸孩子漂亮对孩子有没有负面的影响呢?

如果您的孩子很漂亮

一位网友说,她从不保留对女儿的赞美,总是对漂亮女儿说一些溢美之词。女儿心里也美滋滋的,每天都对别人说自己是小美女,在自己营造的氛围中自得其乐。二周岁以后,基本上衣服鞋子的款式颜色都是女儿自己搞定的,每次都是带女儿去商场,让女儿自己选择,不然的话,妈妈挑的,基本上她会说难看。女儿现在拒绝没有花的衣服,还有黑色的裤子、袜子等,而且对裙子情有独钟。如果哪一天她自己认为穿得特别漂亮,她就会对妈妈说:“妈妈,出去的话人家就会说,‘哇,这么漂亮的小美女呢’,对吧?”然后到镜子前照来照去,扭来扭去。她开始对妈妈的化妆品感兴趣,眼影、口红、眉笔、面霜她都要用一用。经常像成年人那样描来画去,另外,她还喜欢戴妈妈的项链等首饰。

家长一味地盲目称赞自己的孩子,导致了孩子的爱美之心膨胀,在行为上也呈现一种“早熟”的倾向,像“小大人”一样。

如果您的孩子长相普通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着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如果这种赞美能够更早地出现在她的生活中,那么小女孩的生活则会比现在快乐更多。

别人夸你孩子漂亮怎么做

曾经有一个中国女子在文章中提到,她到一个外国朋友家作客,他家里有个小姑娘,这个中国阿姨就称赞她长得漂亮,还送了她礼物。第二天,这对父母要求她向孩子道歉,这个女子很纳闷:“为什么要道歉?”这对父母说:“你夸我女儿漂亮是不对的,漂亮是我们遗传给她的,而不是她自己努力得来的。你如果这样夸她,会让她以为她天生就比别人优越,这种心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这个阿姨后来郑重向小姑娘道了歉。

首先,这对外国夫妇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长相是“不劳而获”的,没有理由以此为骄傲。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把别的事情做好呀,你应该为自己努力的事而骄傲的!”

其次,当别人夸奖宝宝时,要表示感谢。所以,宝宝的陪伴者要先自己对赞美的人表示谢意:“谢谢阿姨(叔叔)的夸奖!”为孩子做好示范;三次示范以后,就可以提示宝宝自己说“谢谢阿姨(叔叔)!”

再次,请不要在别人称赞孩子之后,跟孩子说:“你哪儿漂亮啊”或“你根本就不漂亮嘛”之类的话。跟孩子开这种“玩笑”,尤其是明明她很漂亮也听话,却无中生有或抱着好玩的心态来逗孩子,这样做可以,但最好是在6岁以后,否则会影响她对自我的评判标准,因为6岁以前是婴幼儿自我评价系统建立和完善期,而从“自信的丑远胜过不自信的美!”这句话中,就让我们能深刻地理解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有多重要了。

看来夸孩子漂亮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呢,以上文中提到的注意事项也要加强注意,不能因为夸孩子漂亮给孩子带来骄傲自负的情绪,又不能因为冷落忽视让孩子变得自卑起来。

好孩子 都是家长“夸”出来的


孩子并不只需要父母供应物质上的一切,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需要心灵的沟通,需要周围人的鼓励,而爸爸妈妈的鼓励更是孩子最在意的。

一个合格的母亲,必须学会夸奖你的孩子。你也许会说:“夸孩子谁不会啊,拣好听的说呗!”其实还真有的母亲不会夸孩子。她们更多看到的是孩子的缺点毛病,而看不到孩子的闪光点。我认为再不好的孩子也会有灵光一闪的时候,学会夸奖你的孩子是母亲的必修课。

一、家长常批评孩子,导致孩子没信心

有的父母喜欢埋怨自己的孩子,他们常对孩子说:“你什么都不行!你怎么那么笨?”之类的话。孩子经常受到批评后,会情绪低沉,长久下去,容易失去自信,对自己感到失望,有的孩子,甚至会靠攻击他人来抚平自己的失望情绪,摆脱“我不行”的念头。

既然经常批评孩子如此多危害,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孩子呢?有心理学家指出,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1、增强孩子自信心

家长对孩子经常表示夸奖、赞美,对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表示肯定,可以强化儿童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欲。

并能使孩子自我感觉良好,激发继续尝试的兴趣和探索的热情,以求获得更大的成就,维持这种夸奖、赞美或再度获得这种“殊荣”。

2、增强孩子的信任感

如果父母经常奚落或责备孩子,孩子会认为家长不信任自己,这样的孩子对家长也不会信任。

父母对孩子的言行做出正确的评价,并经常予以夸奖、赞美,家庭就会产生一种新的气氛,有助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建立积极的关系,使彼此之间更接近,并产生信任感。

3、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

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最初阶段,是非观念模糊,自制能力差。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奖励与夸奖、赞美至关重要。夸奖、赞美幼儿,能激发他正确的外在动机,产生好的行为,并能强化儿童所完成的这一行为。

孩子经常得到夸奖、赞美,以后当他碰到类似事情时,便知道该怎样去做,怎样才会让长辈满意,并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定势,增强自我约束的能力。

二、家长应该怎么夸孩子

虽然很多家长,都知道批评孩子的危害,但要他们夸奖孩子,却也是一个大难题。因为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是真正懂得如何夸奖孩子。下面这些技巧,推荐给各位家长学学。

1、就事论事地夸奖

夸孩子的时候,你要懂得就事论事地夸,要学会将孩子做事成功的原因归结于孩子的努力,孩子就会知道,通过努力可以做出改变,通过自己的努力,会得到长辈的肯定和赞美。

例如,5岁的孩子开始懂得帮助妈妈做简单的家务,家长就应该就事论事地说“帮忙做家务的孩子真棒”之类,而不要觉得孩子到了该帮忙做家务的年龄。

2、大力夸奖孩子的第一次

在获得家长的称赞之后,孩子很希望以后能多多得到家长的夸奖。在此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表现良好,就期待孩子每次都可以做得很好。因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尚未成熟,很多行为的出现都是不可预期的。

所以,我们对孩子的夸奖,要着重第一次大力夸奖。例如,孩子第一次自己会穿衣服,家长就要适当进行表扬,希望孩子以后都能够更多独立,可以有更多事情学会自己动手。

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当其取得一定的进步时,父母要及时地给予赞扬,这可以传递给孩子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让孩子更加在自信和努力。

3、有所夸有所不夸

当孩子因为做好一件事而受到称赞时,就会产生某种期待,比如下次再完成这件事之后,他还希望家长能够继续夸奖他。为了获得夸奖而去努力,这似乎不是一个正确的处事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较强的功利心。

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可以逐渐减少夸奖的次数,对孩子所做的事情有所夸有所不夸。让孩子转变态度,认识到自己把事情做好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说,当上幼儿园了,要准时看书做功课是孩子应该做好的,家长就要灌输孩子“你就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这种意识。

4、夸得具体而适度

我们如果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这会让孩子无所适从,因为他们年龄尚小,可能不知道你为何夸奖她。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

如果家长有针对性地、具体而适度地表扬孩子,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这样夸得具体而适度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更加有利。

小编结语:总之,家长对孩子夸奖,不是无原则地戴高帽子,要讲方式和方法。要懂得欣赏孩子的优点,夸奖孩子要及时。学会聆听孩子说的话,也要学会让自己说的话被孩子接纳。

你夸对孩子了吗?


对孩子的良好行为给予适当称赞是教育孩子重要的方法。但是,称赞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需要有一定的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以防引起过敏反应。

三大原则

1.夸具体不夸全部“宝宝真棒”

这样的表扬对家长来说真是轻车熟路。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真棒!”、“真好!”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

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你真聪明!”

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

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3.夸事实不夸人格“好宝宝”

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

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三大窍门

1.留心孩子的努力真正做到“夸具体”“夸努力”

家长首先要对孩子做事情的整个过程有所了解。有时你亲眼看见孩子付出的努力,在总结孩子成绩的时候,不妨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说出来。比如孩子写完作文后,你可以说:“文章的开头很好,你能想出这样的开头实在不容易;中间的描述能感觉出你经过了仔细的观察。结尾的一句话也比较精彩,用它来点题很恰当……”这样,你把孩子在作文上所花费的辛苦一一说了出来,愉快自信的笑容立刻就会洋溢在孩子的脸上。

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孩子的努力也没关系,你可以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说出努力的过程,这中间不失时机地加以适当的点评,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有益的赞美。

2.夸孩子别嫌“啰唆”

当孩子表现好时,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棒”,看起来既省事又符合鼓励为主的教育精神。其实这样的表扬多了,对孩子毫无意义。

所以当了解了“夸具体”原则时,很多家长开始很难适应,不知道除此之外还能说些什么。很简单,教你一招——好话不嫌“啰唆”,看看上述有益的表扬语,哪一句不比“你真棒”啰唆?这就意味着要用更多的话语描述孩子的努力,结果自然引起孩子共鸣,夸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3.把夸奖当“预防针”

夸奖不仅仅是事后对孩子的肯定,有时候在预见到孩子对某些事情可能有抵触时,可以事先夸夸孩子,用表扬来打预防针,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夸孩子少用“你真棒”


夸孩子少用“你真棒”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可如何夸奖,也是门深奥的学问。美国畅销育儿书《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特别提醒广大家长: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时间、“剂量”都要谨慎小心,否则可能引起不良反应。

首先,夸具体不夸全部。宝宝会笑了、会走了、会说话了……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带给家长无限惊喜。可是,如果习惯了笼统地对孩子说“你真棒”、“真厉害”,而不告诉他到底哪里做得好,会让孩子感到摸不着头脑,无法建立恰当的是非对错观。因此,表扬孩子时最好具体指出事实,比如“今天自己穿衣服了,真不错”等,有针对性的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知道今后该怎么做。

其次,夸努力不夸聪明。美国有这样一个实验:让孩子回答一些问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真聪明”;对另一半孩子则说“答对8道,很努力”。结果在接下来的任务选择中,被夸努力的孩子多数选择了有挑战性的难题,而被夸聪明的孩子则大多只选择完成简单问题。如果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用“聪明”来定义,一方面他可能会变得自负、骄傲,而不是更自信;另一方面,这样的孩子面对挑战容易回避,甚至发展成投机心理。

最后,夸事实不夸人格。“好宝宝”、“真听话”这样的语言,家长可能会无心挂在嘴边。但是,对幼小的孩子来说,“好”、“听话”是一个很虚的概念,如果总被扣上这样的大帽子,反而会让孩子感到压力,一旦某件事情做得不好,他们容易感到内疚、自卑,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好孩子”。因此,赞美孩子最好有一说一,不可盲目夸大。>>论坛网友经验总结:表扬孩子的学问

育儿问答:

友hulin_999问:如何用好赏识教育?

特聘专家王小新(向她提问)解答:宝宝需要夸赞,就如同花儿需要阳光一样,所以家长的鼓励和赞扬非常重要,千万不要吝啬您的表扬。在鼓励宝宝的同时也要让宝宝正确认识自己,而不是盲目的表扬宝宝,让宝宝迷失方向。表扬宝宝时,出自真心,千万别敷衍。同时表扬的话语不要太笼统,如宝宝吃饭吃得很好,请别只说:宝宝你真棒!而要说:今天宝贝把饭全吃光了,太能干了,要是下次能再多吃点蔬菜,我宝贝是不是会像兔子一样,跳房顶那么高!>>详细

全托是否会造成心理障碍


友:我的侄儿3岁了,去年9月被送到全托幼儿园,连续一个月的时间,一直不适应。总是在回到家中到夜间哭闹不止,白天会发泄哭闹。请问他是否不适宜送全托,这是否会对他心理造成伤害,我门全家都很着急,希望您能尽快帮助我们。

茅于燕:一般来说是不会的。

孩子在全托环境中是否能很快适应,取决于许多条件:

1、性格是否开朗?

2、有没有比较长时间和小朋友一块玩、爸爸妈妈不在旁边的经验?

3、平时到陌生环境是不是很容易习惯?

4、平时见到陌生人是不是很骇怕?

5、平时家里来往的人是不是比较多?

6、孩子自我服务(如自己吃饭、自己会去大小便、自己会穿鞋袜、外衣等)能力是不是好?

7、家长对孩子是否放手,是不是鼓励他的独立性?

等等。

如果对以上的条件都具备的话,孩子全托就不会有很大问题。

你侄子的情况如何?如果已具备了这些条件,则再等待一个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幼儿园环境的适应,两个月基本可以了)看一看。

如果两个月下来,他还不适应,最好送他去日托两个月,再逐步改全托。先每周三接一次,慢慢到周末再接,让他慢慢适应新环境。当然,如果家里有条件,并不一定要送孩子全托。

你侄儿回到家里就哭闹,要更关心他,让他感到你们是爱他的,不是把他送出去就不管了。但是,这种爱要有分寸,不要给他一个印象,就是家里好,幼儿园不好。

要有平常心,不要太紧张。

另外,要和幼儿园老师、保育员保持联系,把侄儿在家的表现告诉他们,也要请老师和保育员把侄儿在幼儿园的表现告诉家里,共同把孩子带好,让哥哥放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