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老师告状,家长应该怎么做

想要教育好孩子,老师与家长相互的沟通很重要,但是有的家长面对老师的告状往往是表现的不耐烦,对于孩子也不问原因就暴打一顿,结果一点也不关用,结果还是常被老师请到学校去,以下教给家长应该怎样面对老师的告状,及其帮助孩子改掉缺点!

一位家长向我倾诉她的烦心事:儿子上二年级了,由于平时上课不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老师经常请她去学校。她一听老师说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火冒三丈。于是,回到家中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打骂一顿。结果呢,孩子挨打哭,妈妈生气哭,轰轰烈烈的家庭“暴风骤雨”过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依然如故,散漫不求上进,老师依然请她多次进校,这让她心急如焚,却又束手无策。这位“烦心”妈妈急切地向我讨教解决的方法。

其实这位家长的烦心事,是一些家长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两个问题家长要正确理解:一是家长以怎样的心态正确听取老师对孩子问题的反映;二是家长和老师之间一定要架起真诚沟通的桥梁。

亲子教育家长在平日里就要做好孩子在家中的言行举止、兴趣爱好的记录,定期主动和老师沟通,向老师介绍孩子在家中的具体表现,让老师更加了解孩子。家长要诚恳听取老师对孩子在校存在的问题的反映,不要等老师请,才硬着头皮去学校见老师。有的家长很反感老师把自己请到学校,认为这样很丢脸,觉得老师喜欢小题大做,这种抵触心理明显不利于教育的顺利进行。家长对老师反映的孩子情况要认真对待,心平气和地找出家长在家庭教育上存在的失误,和老师共同探讨帮助孩子改正缺点的对策。

家长一定要积极配合老师及时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与毛病,细心观察孩子的喜怒,了解孩子的心理。当老师反映孩子有明显进步的时候,家长要向孩子表示祝贺,肯定孩子的努力与成绩,也要与孩子一起感谢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帮助。如果老师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表现不好或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切记一定要冷静,要有良好的心态,要相信老师的动机是为了孩子学习进步、健康成长,才向家长主动联系的,要发自内心地感谢老师对孩子的真诚帮助。同时也要给自己的孩子足够的表达申诉的空间,让孩子能有机会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错误”进行必要的反思,并教会孩子纠正错误、改正不足的方法和具体做法。最主要的还是找出家长自身出现的家庭教育中的漏洞,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孩子进步。

孩子调皮捣蛋是很正常的事情,做为父母最不提倡的就是采取暴力来解决问题,因为这样所导致的结果不但治不了本还很容易使孩子不服气,从而加重孩子的捣蛋心理,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老师与家长能够经常的沟通,帮助孩子改正自身的缺点!

zj09.com小编推荐

孩子犯错,家长应该怎么做?


选择恰当后果

孩子犯错的时候,我们怎样做才能获得恰当的后果呢?试试下面的方法吧!

1、应该立刻做的:

在问题现场即时采用最有效的方法,这样既不伤害双方的自尊和感情,又可以纠正孩子的错误。比如,孩子在堆沙堡时朝其他的小孩扔沙子,我们可以把孩子抱出来,带他回家或者选择他能够遵守规则的其他游戏。

2、预设后果:

在问题出现之前预先设想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家庭会议或与孩子沟通等方式制定处理问题的方式。(“约翰尼,时间到了!你不记得我们已经说好打架也得有个时间限制了吗?”)

3、延迟后果:

当务之急是让孩子停下来。当我们不确定应该怎么做的时候,先等等,花点时间来思考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处理方式。(“管你弟弟叫大头蛋可不好。我得想想怎么处理这件事。”)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提倡在两三岁的小孩身上使用这一招,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小孩只关注眼前发生的事情,一旦过去,他们也就忘了。所以用这个方法,很难让他们将犯错及其后果联系起来。

4、无后果: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去处理。如果孩子经过漫长的一天已经累得不行了,而你又由于种种原因找不出犯错的根源,那就“让它去吧”,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沟通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良药,这是很多专家的共识。我们也相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各种矛盾都是由沟通不良引起的。因此,选择说什么固然重要,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说也不可小觑。窍门就在于我们对词汇、音调还有肢体语言的运用。运用好了,才能得到孩子的配合。

沟通用语

“我”式句:这是一种以第一人称“我”开头的句子。在不攻击对方的情况下,仅表达说话人的情绪、喜好、需求或结论。例如,家长可以用目光与孩子交流,告诉孩子:“我非常生气,我不喜欢看到玩具弄得哪儿都是,我需要你帮我一起收拾好。”然后拉起孩子的手,带着他一起收拾。虽然前文中我们

说过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感受,但同时家长自己如何表达情感也十分重要,它甚至可以决定孩子的行为将会是乖乖顺从还是轻蔑视之。

“你”式句:用“你”开头的句子,通常带有攻击性,使倾听者马上进入防御状态。例如,朝孩子(在另一个屋子里)大骂:“你这个邋遢鬼!怎么每次都不收拾?每件玩具都搁在地上!快点出来,否则……”这样火冒三丈的态度通常换不来孩子的合作。如果言辞更激烈,还有可能起副作用,让孩子大哭大闹。

这种“你”式句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说出来”:鼓励孩子用语言抒发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采用踢打、尖叫、扔东西或咬人等方式来发泄。我们可以在孩子非常小的时候就采取这种方法,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比如,我们可以对孩子说:“姐姐抢了你的玩具,你一定很生气吧!”

拥抱:在孩子身后从腋下将其环抱,温柔地限制他的举动。这样的姿势可以让你近距离接触孩子,在他耳边用话语安抚,以防止过激的踢打、挥拳等行为。

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亲身示范你希望孩子能做到的那些行为。这是作为家长最有说服力的教育。还要注意:重要的不仅仅是说了什么,还有怎么说;更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做到了。比起听我们说的,孩子可能更乐于效仿我们做的。你就看吧,孩子总会出其不意地让我们知道,他们可是模仿的好手呢!

家庭会议:可以是计划好的或临时决定的家庭会议,目的是消除隔阂或重新建立亲子联系。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和孩子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确认哪些是正确的行为,分配家务,制定时间表或者计划其他特殊事情。

召开家庭会议

家庭会议能够让全家(通常是繁忙的一家子)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个团结合作的集体,孩子和父母应该携手处理问题、做出决定。规律的家庭会议可以消除积攒的误解与烦恼。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我们建议大家采用家庭会议的方式处理家中成员的情感、需求等问题,每个人都可以就一个问题发表看法,同时也倾听他人的问题。大家要将处理意见或评价写下来,对这些意见先不予置评,等到所有意见都记录完,再由家长逐条朗读,之后让大家讨论。

幽默感是必不可少的。父母拥有否决权,对于那些不可接受的建议可以直接否决。比如孩子说:“让我妹妹搬出咱家吧,好不好?她可以住在奶奶家嘛!”首先,我们可以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比如说:“我们知道妹妹经常把你房间里的东西弄坏,你也很生气。”然后再加上一句:“可是我们太爱你妹妹了,不能让她和奶奶住啊,那样我们会想她的。换一种解决方法吧,你还有什么建议?”

家庭会议也可以用来制订一些共享欢乐家庭时光的计划,比如一次长途或短途旅行,去野餐或者开派对。也可以在家庭会议上讨论如何给亲友准备生日礼物(比如全家动手做一个独一无二的手工大蛋糕),还可以谈谈怎么庆祝即将到来的假期。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会给整件事情增添许多乐趣。

最后,在家庭会议上,我们也可以当众表扬某个家庭成员。鼓励大家一起分享周围发生的事情,哪怕是最小的孩子也能想出让他高兴的事儿。你可以用一道大家最喜欢的甜点来结束会议,或者击掌,亦或其他能让全家人开心的方式。

宝宝入小学,家长应该怎么做?(春季亲子专题)


前言:宝宝入小学是家庭之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那么家长们应该都给孩子准备些什么呢?又将如何来帮助孩子尽快的适应小学生活呢?以下就让我们来看其相关的入小学指导吧,对于家有要上小学的孩子很管用噢!

一、提前造舆论打招呼做物质准备,“壮壮今年要上学了”,带孩子买新书包新衣服介绍新学校在哪里,学校是什么样子,让家里喜气洋洋,让孩子兴致勃勃。

二、提前教他学会写自己名字,教他对大家作简单的自我介绍,我叫什么名字,我家住在哪里,我最喜欢做的事情,我的爸爸妈妈等等,这是一般学校里新生第一天的活动内容,是融入新集体的第一步。因为每个孩子写的、说的都不一样,不能等着老师教。

三、在暑假里我就取消了孩子的午睡,有意把孩子晚上的入睡时间稍稍提前。因为我学校里老师中午能组织学生在桌子上趴一会儿、歇息一下就不错了,带大家午睡是不可能的,家长必须培养孩子适应学校的作息。

四、尽量有规律地度过假期,小心翼翼让孩子不要生病,特别是不能在刚上学那几天生病。

学校每年都会迎来一年级新生,为了给孩子留下难忘的美好记忆,也为了让孩子尽快适应和喜欢新的环境,“迎新”虽是常规工作,但学校都会很重视认真对待。比如拍个介绍学校的专题片,班主任提前布置美化教室,给每个新入学的孩子送上一朵小红花等等事情,都会一一做好。开学第一天,一年级新生那边,会有哭着不进教室的孩子;会有爷爷奶奶溺爱不舍,不肯离校影响学校秩序的情况;会看到第一天就表现特殊,非常淘气的学生。。

这次感受这个氛围时,心情与做老师时可不一样,我是送自己的孩子入学啊!那天我早早起床,给壮壮穿上白色T恤衫和蓝色的短裤,上衣掖到裤子里,脚下是黑色凉鞋白短袜,帮他把双肩小书包背在身上,看他小胸脯挺挺的样子,的确很精神!

走进教室时,班里已经有一群家长和孩子了,和老师打过招呼,壮壮就绷着小脸神情认真地坐在那里。老师组织孩子们“身体坐直,小手放桌上,闭上嘴巴,看谁坐得最好”,教室里很多家长都不肯散去。我是本校老师嘛,当然应该带头马上离开,因为“孩子要上课了,老师要讲话了”。我拉拉孩子的手就主动退出教室,也不好意思像其他家长一样扒着窗户往里看,于是故作高姿态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其实,“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过了半小时我等待大家散去后,就又悄悄转回来从后窗向教室里张望。。

那天丈夫也表现不错,中午接回壮壮和另一个朋友的孩子,还在校门前给他们“合影留念”,并且当天就把照片冲洗出来了。照片上,儿子和那个小女孩站在阳光下,眯着眼睛高兴地笑,身板神态让双肩背的小书包一衬,立刻显得长大了不少,还真有几分小学生的样子了。

当晚望着儿子的照片我不禁感叹:壮壮,你的“十年寒窗”就此开始了!

本网站小编总结:目前家长们最提倡的就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为孩子选择各种各样的补习班,这样不仅仅得不到很有效的见果,反而还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希望家长们能够关注更多此方面的知识!

到底应该怎么做妈妈


对于有些事情,妈妈是有理由不内疚的——把宝宝留在家里,自己去会朋友有何不可?难道做了妈妈,朋友就应该舍弃吗?

孩子和朋友并不是对立的。不要以为每天24小时围着宝宝转的妈妈就是合格的妈妈,约朋友喝茶聊天就是个坏妈妈。或许,外出后是少陪了宝宝一会儿,但妈妈们也需要好心情,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照顾宝宝啊!

给自己独处的时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包括孩子!你为什么要例外?生了孩子,并不等于把你卖给他当老妈子了。就是保姆,她也有休假的权利不是吗?

与丈夫度假,享受二人时光

世界上并非只有你一个人能照顾好宝宝,交给老人和保姆,或许不会像你照顾得那么细心,可他们同样有你所不及之处,能带给宝宝不同的感受。而且,重温一下久违了的二人世界,不是还能增加你们的感情吗?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对于宝宝的意义,远远大于妈妈那几天的陪伴。

偶尔的奢侈

不要做那种给宝贝花钱可以不眨眼,给自己花钱却眨了无数次眼也不出手的妈妈哦!偶尔的奢侈,例如:给自己买件贵重的首饰,或者享用一顿美食,并不过分,又不是缺了这些钱宝宝就没奶粉喝了。

宝宝生病、受伤

“如果我再细心点儿,宝宝就不会生病了!”、“如果我没离开,他怎么会嗑着呢?”……

可哪有孩子不嗑嗑碰碰、闹点儿小病小灾就长大了的?如果把这些“罪过”都揽到自己身上,担保你不到40岁就愁白了头!<

偶尔懒惰一下

屋子乱一点儿、少做一顿饭,老公不会怪罪你吧?那你干吗还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虽说我少做了家务,那不是有更多的时间陪宝宝了吗?哈哈,精神胜利法!

工作太忙

既然选择做职业妈妈,就总有工作和孩子抢时间的矛盾。歉疚能解决这种矛盾吗?解决不了,干脆别想。咱们不是可以以质取胜吗?我只有10分钟陪宝宝,就要把这10分钟发挥到极致!

离异

虽然离婚会给宝宝带来一定的伤害,但可以换个角度去想:如果为了宝宝而凑合着过,不是冷战就是大吵,那种不和谐的家庭气氛,是不是对宝宝的伤害更大?

对宝宝偶尔发火儿

谁说做妈妈的就必须充当圣人,就不能有生气的时候。虽说对宝宝发火不好,可偶尔的一次,还不至于影响到宝宝的心理,也不会影响你们的亲子感情。只是不可常犯!

不能给宝宝更好的教育和物质条件

曾经看过一个妈妈的哭诉:每每看到大城市里的孩子优越的物质条件,她都会为自己不能给宝宝提供这样的条件而歉疚不已,为自己的宝宝感到委屈。

为什么要为那些不能改变的事情而烦恼?给宝宝足够的爱,足够的耐心,宝宝就很满足了,对于物质的需要,其实只是成人的心理,于宝宝而言,意义实在不大。照此推理,大城市妈妈看到外国孩子的处境,也要以泪洗面了?人和人是没法比的,要不准得气出个好歹来。

看到宝宝自慰家长们应该怎么做呢?(春季亲子教育)


前言:孩子自慰,这是让多数的家长们感到很忌讳的事情,若是处理的不当往往还会给孩子的心理落下阴影,那么若是发现了孩子的自慰行为,家长们应该如何做呢?以下就来看看科学的方法吧!

宝宝竟躲在被窝“自慰”

“你在干吗啊?!”某一个夜晚,奇奇妈妈发现儿子奇奇竟然躺在被窝里抚摩“小鸡鸡”,一下子掀开被子,把奇奇揪下床,让他对着墙壁“面壁思过”。奇奇向妈妈发誓保证:“以后我再也不会了!”可让妈妈困惑的是,第二天晚上,奇奇又“旧病重犯”了。

奇奇妈妈的这种心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比较传统的家长往往把性看作是一种坏事,所以当爸爸妈妈发现孩子才这么小就这么“坏”了,自然感到着急。其实,这不过就是小儿自慰的各种表现而已。

幼儿自慰是在探索自身

自慰最早的在婴幼儿时期就可能出现,孩子往往通过自己抚弄、摩擦自己的外生殖器,以获取快感。等到了儿童期,这种现象就已经相当普遍。婴儿从几个月就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小手不停地摸来摸去,其中也包括生殖器。抚摸生殖器带来的快感往往比其他部位强,所以他们会给予特别的注意。亲子网

幼儿最初的快感体验可能是无意的,其强度也往往较弱,反反复复就会得到强化。不过这完全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就像孩子们摸摸鼻子、揪揪耳朵一样,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这也完全是孩子探索自身和外部世界的求知欲的一种表现。

正常自慰对将来性事有益

婴幼儿期和儿童时期的自慰行为,对孩子们的成长和日后建立正常的性反应都很重要,而且还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偶尔为之可以,但如果日夜沉迷于其中,则对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都不利。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正常地对待并处理幼儿的自慰,以避免孩子过份沉缅于这种兴趣中。首先,父母要注意让孩子养成开朗、大方和合群的性格,多与其他孩子交往,减少孤寂独处的机会;其次,让孩子建立多方面的兴趣,充实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内容,这样可以有较好的淡化并转移孩子注意力;再有一旦看到孩子自慰这种场面,也宜不动声色、故作不知,想方设法分散、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亲子早教

宝宝自慰最忌粗暴对待

1、如果发现宝宝有自慰行为后,事后可以采用轻松的方式和孩子聊聊天,交换一下感受和看法;

2、发现宝宝有自慰行为,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训斥、打骂,那样只会激起强烈的逆反效应。

3、家长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只会给孩子留下不可磨灭的消极印象,并使其产生厌恶心理。等到长大以后,常常会造成性反应和性表现能力的抑制。

本网站小编总结:性教育是亲子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若是家长们采用不正当的方式阻止孩子自慰的行为,就很容易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希望看了以上的文章家长们都能够学会正确的性教育!

看到孩子跌倒,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教育孩子,许多的时候都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与方法,就拿“孩子跌倒应不应该扶起来”详细的解说下吧,但愿父母们都能够从全面的考虑,即锻炼了宝宝们的毅力,也可以让宝宝们懂得关心他人!

自立不是不理

我们都知道婴幼儿最重要的学习手段就是模仿,他在蹒跚学步时,摔倒了,没人管他,他又从什么地方能学习到关心人呢?他模仿什么呢?那就是“不管”啊!

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影响着孩子性格的形成,当孩子跌倒或被碰撞而哭泣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他,就会造就他相应的性格特点。所以,孩子摔倒了不扶是对的,但不理就不对了。而站起来一定要理,因为从头到尾都不理就会出现以下几种后果:

第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呵呵!说了叫你别跑,这下好了吧!摔了!舒服了吧!下次看你还敢乱跑!”此态度会打造出一个遇到困难就逃避放弃的消极孩子,因为你总在灌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理念。早教网

第二种:“恨铁不成钢”的态度(咬牙切齿式)。“叫你别跑,你就是不听!自己摔倒的还哭什么!”有的家长居然还不许孩子哭,打击他,压抑他,这样很容易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严重的还会造成孩子人格扭曲,会打造出一个“忍者神龟”:懦弱、前怕狼后怕虎、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第三种:置之不理,假装没看见。家长的逻辑就是:你不理他他自己一会就爬起来了,你一理麻烦就来了,又哭又撒娇的,还是不理为妙!这种教育下的孩子大多缺乏爱心、冷漠。因为他遭遇挫折时,没有得到爱和安慰,而是面对冷漠,那他也只会用这招来应付别人和你!不客气一点说,你也有不小心磕磕碰碰的时候,也会疼和难受,这个时候,当你也需要他来关心的时候,请你放心,他是不会来做的,因为他不会!不是他不做,而是他真的不会!

及时安慰与鼓励

孩子摔倒了是应该让他自己站起来,但在他站起来后,我们必须要做两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安慰:及时给予拥抱和鼓励。“啊!宝宝真勇敢!疼吗?来让妈妈看看!嗯,抱抱!亲亲!”家人的怀抱是最安全、最温暖的发泄场所,能使心灵很快获得抚慰。如果孩子哭了,就让他趴在我们的怀里哭,轻拍或抚摩他;适当的哭泣,可以释放心中的压力和不快。“哦,一定是很疼,要不我们家宝宝是不会哭的,来,到妈妈怀里来,好了,很快就好了!”

第二件事就是总结并鼓励重试:当他放松了紧张的情绪,就立刻跟他一起总结摔倒的原因:是没有看到有障碍物(台阶)还是脚没站稳,“我们来看看刚才为什么会摔呢,是不是没踩稳,没事,待会陪着你再试试,我们是勇敢的孩子,来再试试!加油……”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理由。我们要引导孩子去学会找成功地保护自己的方法!这样能够造就孩子“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的精神!早期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同,所得到的成果也不相同,在健康孩子方面,许多的家长们都喜欢断章取义,这对孩子们的成长很不利,但愿家长们都能够从全方面的教育孩子!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要怎么做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得投入,忘记写作业对孩子是常有的事情。这个时候家长管教方法不对,反而会加重孩子闹情绪。

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要怎么做? 1.孩子正在写作业时,您在干什么?

【错误做法】:一边看电视一边监督孩子,嘴里不停叨叨:“写快点。”“别磨蹭。”“不准看电视,好好学习。”

【结果】:孩子不高兴:“凭啥你就能看电视,我就不能看,真不公平。”

【正确做法】:大人也看书,不打扰孩子,营造浓厚的家庭学习气氛。

【结果】:孩子心态平和,心思都在学习上。

2.孩子写作业磨蹭、拖拉、不专心,该睡觉了,作业却没写完。您会怎么做?

【错误做法】:训斥孩子:“你气死我了,怎么又没写完,我一会儿不看着都不行,快点写!我看着你。”

【结果】:孩子并不着急,依然慢慢悠悠写。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写作业是你自己的事,你要对自己的事负责,没写完不准写了,该睡觉了,明天自己去学校跟老师解释吧。”(适当地让孩子承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一些后果。)

【结果】: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后悔,心里想:“这下完了,怎么跟老师说呀,看来明天写作业得快点了,不然还得挨批。”

3.孩子一直看电视,不睡觉也不写作业,您怎么做?

【错误做法】:怒气冲天地把电视关掉,吼叫着叫孩子去写作业或睡觉。

【结果】:孩子满肚子不高兴地去了,心里恨你。

【正确做法】:平静对孩子说:“孩子,你该写作业了,如果写不完会挨批。你还想看多久?”孩子:“我再看10分钟行吗?”家长:“行,说话算数,到时间就关电视。”双方各退一步。

【结果】:时间到了,孩子主动关电视,去睡觉或写作业。

4.孩子作业写得潦草,您怎么做?

【错误做法】:发火:“怎么写得这么乱,你就不能写好点?”甚至气的把孩子的作业撕了。

【结果】:孩子茫然,不知所措。

【正确做法】:严肃地、平静地对孩子说:“孩子,我已经说过了,写不工整要重写,因为不工整,老师看不清楚,你看,这是“规定”,不能破坏,所以你必须重写了。你看,你应该这样写字(讲述写字规范,横平竖直,大小一致。)。孩子,你只要写得比你刚才的字有进步就行(和自己比),有信心吗?”

【结果】:孩子懂得“规定”的重要性,心里想:“比刚才的字有进步,容易。”孩子会对自己充满信心。

5.孩子问了个问题,您不会,这时您会怎么做?

【错误做法】:不高兴:“别瞎问了,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每天不知道想点啥。”

【结果】:孩子心里想:“哎,没劲,总说学习学习,烦死了,不问就不问。”从此,遇到难题一概略过,不求甚解。

【正确做法】:高兴地对孩子说:“孩子,你能问这么难的问题,证明你动脑筋了,不错。可是我也不会,咱们一起研究研究吧,好吗?”

【结果】:孩子心里很高兴,以后遇到问题一定锲而不舍,非研究明白不可。

面对老师无理要求家长怎说不


近日朋友带孩子上早教班,课后老师给全班家长出了道“难题”:身边亲友家若有适龄儿童,请透露其手机号码,因公司有指标任务压下,恳请诸位帮忙,数量自然多多益善。一时间,大家面面相觑,明知若给了号码,自己也就成了隐私泄漏链上的灰色一环,可想想一旦拒绝了老师,以后对孩子不好怎么办?最终,家长们人人点头,这位妈妈报三个,那位爷爷找四个,不约而同要求老师“别说是我给的”……

不能对老师说不,似乎早已约定俗成。幼儿园要求2岁娃娃购买校服,家长觉得孩子太小不想买,老师丢下一句“别的孩子都买,你的孩子不买,难道要特殊对待?买不买自己看着办吧”,家长只好忍气吞声掏钱,哪怕最小号的裤腰到孩子肩膀。有学校要求家长清早轮流到校门口值勤维持秩序,可现在大多是双职工家庭,来值勤了,上班怎么办?但最终还是拗不过老师,无奈专门请假,只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面对老师、面对教育机构,这个“不”为何难以出口?原因无非有二:其一,“要听老师的话”是每个读书郎都牢记的叮咛,无形中也过度放大了老师在社会中的“权威”,哪怕说法做法有不妥,也不容置疑。其二,传统意义上的师道在当今已经掺杂了太多的杂音——如果质疑、拒绝老师,很可能就会影响孩子在班里的“待遇”。如今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宁可自己多花点钱、或明知不对而为之,也好过儿女“吃闷亏”。这样的担忧也令家长和部分老师之间的关系蒙上阴云,变得不再那么纯净。

家长如此“失声”,可能纵容教育领域一些不良风气的生成,也令教育管理部门失去了一面监督的镜子。从长远来说,父母和老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范本,在他们幼小清澈的眼中,若看不到是非边界,未来又将如何?这是家长、老师、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都应深思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