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正是在玩耍和游戏中,孩子的活力得到了释放,他们的兴趣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满足,而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夏天即将来临,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里,在信手拈来的游戏中训练宝宝的观察力吧。

良好的观察力对孩子到底有多重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观察就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而且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态,儿童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品质和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观察力。同时,观察力也是构成智力的主要成分之一,是智力发展的基础成分。

许多科学家、研究学者之所以能够在他们的研究领域内有所成就,很多时候并不因为他们比他人更聪明,而在于他们更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在于他们非同寻常的观察力,在于他们对身边看似寻常事物的超越一般人的的敏锐洞悉。良好的观察力对孩子的成长与求知就是这么重要。

儿童观察力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缺乏稳定性——幼儿一般很少会自觉地为某一目的而进行观察,常常受到身边事物的较为突出的外部特征及当时的情绪、个人兴趣所支配。并且常常会在过程中忘记观察任务,或频繁更换观察对象。

对策要点:应给孩子提出具体的观察目标,任务描述得越具体,孩子观察的目的越明确,观察的效果就越好。

持续时间短——有实验显示,3岁左右的幼儿持续观察图片的时间大约只有5~6分钟,随着年龄的增长,时间有所延长,6岁时大约达到12分钟。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对象,观察时间会更短,有的不到一两分钟。

对策要点:训练宝宝的观察力,一定要尽可能选择能够引起他们足够兴趣或在某一方面有显著特点的观察对象。

缺乏系统性和概括性——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3岁幼儿在观察图形时,其眼球运动的轨迹是杂乱的,4~5岁幼儿的眼动轨迹越来越符合图形的轮廓,也就是说,幼儿在观察物体时尚缺乏系统性;同时,幼儿观察时往往也发现不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缺乏概括性。

对策要点:训练的同时,父母应该教给孩子一些有效观察的方法,引导孩子遵循一定的规律和线索更为有效地观察事物,比如在寻找两幅图画的不同点时,可以引导孩子遵循一定的方位顺序来观察并做适当标记,而不要毫无顺序地胡乱比较。

训练宝宝观察力的小游戏

我爱蔬菜——去菜市场或超市的时候别忘了带上宝宝,你可以预先和他商量你们要买哪些蔬菜,然后引导宝宝依据他平时的观察和记忆说出这些蔬菜的特征,特别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果有说错的地方,妈妈可以先不断然否定,只是表示怀疑,进而引起宝宝的注意,这样,也就使宝宝随后的观察更有目的性了;选购蔬菜的时候,妈妈别忘记提示宝宝对刚才说错的地方进行特别关注;回家后,再引导宝宝对蔬菜进行分类,可以按照颜色,也可以按照形状,只要宝宝有自己的分类标准,这样也同时锻炼了宝宝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家在哪里——地图是一样训练宝宝观察力的绝好工具,空闲的时候,妈妈便可以将地图平展开来,母子二人的地图探索之旅就可以开始了,地图的挑选可以按照本市地图、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依次升级;观察的目标也可以从宝宝最熟悉的自己家所处位置开始,慢慢扩展到幼儿园、小朋友家、奶奶家、动物园等等。这种训练对锻炼宝宝观察力的持久度很有帮助。

水少了吗——找两个杯子,一个“瘦高”,一个“矮胖”,先在其中任意一杯中倒入半杯水,让宝宝看清楚,然后再将水倒入另一个杯子,由于两个杯子底面积有差异,所以水的高度会有明显不同,引导宝宝仔细观察妈妈操作的过程,特别注意观察先后两个杯子的水面高度有何不同,并请他思考:第二个杯子里的水比第一个里的少了吗?这便是著名的儿童守恒概念实验。也许宝宝会对此感到很迷惑,没关系,实际上,科学实验表明,大约7岁的孩子才能充分理解液体守恒概念。但对于幼儿,这绝对不失为一种在宝宝观察事物过程中促进其思考事物内在联系和本质特征的好方法。

醉酒的蚂蚁——夏天快到了,各式各样的昆虫也倾巢而出了,不妨带着宝宝观察昆虫,小蚂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好找又没有危险性。你可以让宝宝试着给一只小蚂蚁滴上几滴白酒,然后一同观察蚂蚁晕晕乎乎而后又苏醒的过程,相信,宝宝一定兴趣十足。

森林聚会——找来各种动物卡片,模拟一个森林聚会的场景。妈妈可以一边给宝宝讲故事,一边请宝宝给动物进行分类。一开始,宝宝可能会毫无章法地将这些动物分类,妈妈可以在一旁耐心地看,然后向宝宝发问:“你是按照什么标准给动物们分类的呢?”宝宝可能答不上来,这时,妈妈不要急,给他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说:“你看,妈妈也给他们分分类,你看和你的有什么不一样。”然后,妈妈可以按照飞禽、走兽、两栖等的标准给动物卡片分类,而后,尽量让宝宝观察并说出它们之间的异同。说不上来也没关系,妈妈可以用一连串的问题引导宝宝来观察和总结不同种类动物之间的差别,比如:“你看,它们都有几条腿呀?”“它们有翅膀吗?”……总之,要尽量给宝宝观察和思考的时间,要引导他更好地观察,而不是父母代替他来观察,一股脑儿地告诉孩子一切。

训练宝宝观察力TIPS

给出宝宝具体明确的观察目标,目标越具体越好。

要选用能引起宝宝足够兴趣的事物作为观察对象。

训练时,父母应随时教给孩子有效观察的方法。

父母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随时随地锻炼宝宝的观察力。

对于宝宝主动而新奇的发现,父母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和鼓励。

精选阅读

培养宝宝对生活的观察力


游戏一:神秘的下雨天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感受雨的形状,了解为什么会下雨。准备:妈妈找到一处合适的观雨点。

过程:1.看雨。妈妈指着天上的雨,告诉宝宝:“下雨了!外面在下雨!”2.感受下雨天人们的变化。

妈妈通过提问引导宝宝学习观察的方法,如:“为什么会下雨呢?”“下雨了,大家在干什么呢?”“大家穿着雨鞋,打着雨伞呢!”“雨是什么样子的?”“细朦朦的,看不清。”……

游戏二:小雨小雨告诉我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知道雨水打在不同材质的物体上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准备:找一处合适的场地,宝宝淋不到雨,却可以接近雨的地方,有棚的阳台最好。取各种材质的物品如:杯子,还有脸盆和你可以想到或拿到的任何物品。

过程:1.首先引导宝宝仔细听听下雨的声音。

2.用准备好的物品去接雨,分别接。雨水打在不同物品上的声音,可以学一学,模仿一下。

游戏三:夸夸可爱的小雨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说说雨水的用途。准备:一些春天农作物生长的图片或图画书。

过程:

1.和宝宝一起看看图片、图书或者DVD。

2.妈妈可以这样引导宝宝:“春天到了,又下雨了,雨水可以使小草发芽,使树木长高,我们都很需要它呢!”

3.妈妈可以念一首儿歌《春雨》给宝宝欣赏。春雨滴答,滴答,下小雨啦!种子说:下吧!下吧!我要发芽!梨树说:下吧下吧我要开花!麦苗儿说:下吧下吧我要长大!小朋友说:下吧下吧!我要种瓜!滴答滴答!下小雨啦!

游戏四:唱唱美丽的小雨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模仿下雨的声音,熟悉歌曲的旋律,学会听唱歌曲。

准备:妈妈熟练哼唱一首歌曲。

过程:

1.妈妈出示青蛙的头饰,吸引孩子。

2.妈妈可以这样提问宝宝:“小青蛙是怎么叫的?”让宝宝来模仿小青蛙“呱呱呱”的叫声。附歌曲:1=C2/41155|2050|6016|5—|1155|3010|2023|1—滴滴答答滴答滴滴答滴滴答答滴答下雨啦

游戏五:画画奇妙的小雨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锻炼小肌肉群挤捏的能力。

准备:妈妈准备好大纸或无纺布,最好可以固定在墙上,准备一些颜料,调好颜色和浓度,收集一些眼药水瓶子,把颜料水吸进去。这样就做好了彩色的雨水了。

过程:

1.带孩子参观布置好的绘画墙,向孩子介绍今天的作画工具,及要画的内容。

2.妈妈示范小雨的画法。把眼药水的瓶子紧贴着画布或画纸,轻轻地、慢慢地挤出颜料来。颜料慢慢地顺着画布往下滴,就形成了雨水的形状。

3.让宝宝自己来操作,妈妈在一旁提示、指导,让宝宝自由尽兴地玩颜料。

游戏六:玩玩有趣的小雨

适合年龄:26—32个月。

目的:锻炼宝宝大动作的协调发展,体验雨天踩水的乐趣。

准备:雨衣、雨鞋,还有干净的备用衣裤一套。

过程:妈妈无需示范讲解,带着孩子去户外踩水吧!只要准备好童心、放弃过多的约束,让孩子尽情享

游戏中的平衡训练


平衡能力的培养是终身的事情。2~3岁,是一个关键的时期。希望下面的文章能够让你对平衡感多做一些了解,以便能够帮助孩子锻炼好他各方面的平衡能力。

身体的平衡

两岁的宝宝对于生活似乎只有一个目标:他们想站起来,到处走动。而这只有在宝宝的平衡感不断得到训练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其实,在宝宝出生几个月后,就可以看到平衡感被训练后的第一个成果了:宝宝已经能够对自己的脑袋进行控制了。当他抬起头的时候,平衡感就会感受到姿势的变化,并把这个信息传递给大脑。在这个过程中,有多个感官参与了进来:视觉、触觉和听觉。而事实上,也正是平衡感把其他五种感觉结合在了一起。如果没有平衡感,我们人类现在还不能直立行走呢。平衡感对于孩子运动能力的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头脑的平衡

保持平衡不仅是身体的事情,也与大脑中所有的感觉有关。每次当宝宝把他的小脑袋抬起来的时候,大脑对会对这个刺激进行评估、作出反应,这个过程中神经的作用不可低估。

方位感、集中精力的能力和对方向的确认都是孩子在从事其他脑力或体力劳动所需要的能力。比如在孩子看钟表的时候,我们可以问他,长指针在什么地方,哪里是短指针,在左面?右面?还是上面、下面?再比如当孩子辨认字母的时候,他们能够区分出“M”和“W”。这就是说,当孩子对相似的字母或字分辨不清的时候,父母们要考虑的是,究竟这是认字的问题,还是需要对平衡感进行更多的培养的问题。孩子的平衡器官如果经常得到刺激,大脑就格外灵敏。相反,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如果视觉、听觉和平衡感比较差的孩子,在智力上的发育也有滞后的现象。

当孩子出现发育迟缓、说话或行动方面有问题的时候,应该多给予孩子身体上的刺激。

大量的抚摩:抚摩可以充分刺激孩子身体表皮的神经末梢,让其变得敏感而判断准确。

荡秋千:当孩子荡秋千的时候,随着速度的加快,大脑不仅需要能对腿、身体的一起一伏、位置变化进行调整之外,还会有方向感,知道自己在哪里、地面在哪里,哪里是高处。

走平衡木:这是一个关于平衡感的综合训练。它在训练大脑控制身体的平衡方面很有效。

精神上的平衡

平衡感不仅是身体上的感觉,也是心理上的感觉。只有当人内心感到平衡的时候,才会真正感觉舒适。脑科学家新近的研究发现,实际上六种感觉是与心理感觉密切联系的。他们指出,神经管道将小脑与脑边缘的感觉中心连接起来,这能使信息传递过来,进行感性分析。因此,例如当平衡器官对身体成功地跃过了障碍这一信息“消化”之后,就会分泌出多巴胺,这是一种让人快乐的物质,人就会觉得得意和满足。当然,脑边缘系统也不仅仅是对平衡感做出反映的。平衡练习对于锻炼勇气和训练对危险的估计能力很有帮助,这样孩子就可以对自己的能力和目标进行合理的比较和判断。孩子如果经常获得积极的经验\x{2014}\x{2014}判断正确,就会使他信任自己的感觉,而且对自己也更加自信,这样就会减少不当的行为,并且自我感觉良好。

活动中的平衡

基于以上关于平衡感的了解,我们就会希望知道如何让孩子的六种感觉保持配合密切并且灵敏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活动。健康的孩子对活动有天然需求,而且他们会自发地刺激大脑中的前庭系统,比如他们会在旋转中,突然停下来,感受眩晕的感觉,也会喜欢荡秋千和跳跃。很遗憾的是,今天的孩子生活在一个“长期坐着的社会”,因此他们对运动和旋转的渴望很早就被抑制了。孩子的笑声和喧闹声被大人看作是对安静的打扰。孩子的平衡感、对于重力的敏锐感觉,以及其他感觉都变得迟钝了。

成长中的平衡训练

抬起头,这是宝宝的第一个平衡动作,它对培养孩子日后的平衡能力很重要。宝宝越是经常抬起头来,平衡感传递给大脑的信息就越来越准确。同时,宝宝颈部的肌肉也变得更加强壮。宝宝可以感受到了重力的存在,并且发现自己是躺在一个立体的空间里的。最后,当宝宝的脑袋抬的时间越来越长,而且能稳当地抬着的时候,他就开始想让把整个身体都站立起来了。这样的平衡行动构成了宝宝进行其他平衡训练的基础,在宝宝一两岁、两三岁的时候,在你训练他学会了翻身、坐起来、爬动,然后是学会行走、跳跃和跑动的时候,他的平衡感就已在其中被训练得越来越好了。

在孩子两三岁已经能跑能跳了的时候,你可以多带着孩子去公园,到适合幼儿的游乐场,滑滑梯、荡秋千、爬攀登架、跳蹦床、骑三轮车……这些都能使大脑以及五官和平衡感得到训练和发展。在孩子自己跃过一个水坑或一个障碍后,他也会感到无比自豪。同样,如果他跌了一跤,这也是他平衡训练必要的课程。

不要总是把孩子笼罩在你老母鸡般的翅膀之下,爱惜他、护佑他,而是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鼓励孩子大胆地去自己判断和尝试,例如,让他自己判断他是否能够自己把这盆水从厨房端到厕所?让他自己尝试爬上梯子到壁橱里取东西,然后安稳地下到地上。

训练平衡感的3个游戏

二重唱:让孩子站在你的脚上,你抓住他的手,然后你们慢慢地开始跳舞,并且旋转。孩子可以感觉到你的身体和舞动的节奏,并且努力保持平衡、并踏准节拍。适合年龄:2岁以上

动物园的奇遇:爸爸、妈妈扮演成动物园的管理员,他们可以在不同时间看到不同的动物。于是,动物园管理员说:“现在所有的小朋友都变成狗狗了。”于是,孩子们就扮演成小狗的样子爬来爬去,并且发出狗叫的声音。之后,是青蛙、马、猴子……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控制能力。适合年龄:3岁以上

绳子上舞蹈:准备好跳绳或晾衣绳和伞。把绳子放在地板上,让孩子拿正撑开的伞,从绳子上走过,看看他们是不是能保持平衡,不掉下来。适合年龄:3岁以上

保护宝宝在游戏中萌发的想象力


两三岁的宝宝开始能随手用一些物品,代替与之毫无关系的东西来做游戏。他们可用奶瓶给玩具娃娃梳头,同时嘴里说它是梳子,或者把一个大扫帚当马骑,或者用石块造出“卡车”。到四五岁时,宝宝们大约把他们玩耍时间的20%用来做这种新颖而复杂的扮演游戏。

这明宝宝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在迅速发展,千万不要小看宝宝的这些游戏行为,更不能嘲笑他们,明智的父母会鼓励宝宝这种想象,甚至可以参与到宝宝的游戏中去,也许你会发现自己的想象力与宝宝相比,往往还是宝宝略胜一筹。

据报道,我们国内青少年的想象能力,在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当中,相对来讲是比较弱的。现实情况是,成人的想象能力往往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退化,而在婴幼儿期宝宝的想象力却惊人地丰富,如果不加保护,甚至予以限制,就会扼杀宝宝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许多科学成就往往就萌芽于一个大胆的想象,科学需要严谨,也同样需要想象力。请保护并努力激发你的宝宝的想象力吧。

10个好玩的注意力游戏,开启1-3岁宝宝观察力


朋友带孩子来我们家玩,孩子很活泼,没多久就和小丝瓜玩到到一块了。不过,我发现这孩子特别坐不住。就像小猴子一样活泼,上蹿下跳,一会儿玩一下积木,一会儿摸一下娃娃,一会儿拿起一本书……对每一样都感兴趣,但对每一样的兴趣都不会超过3分钟。

朋友也说,孩子在家、去公共场合玩也是这样,注意力不集中。明年孩子就要上幼儿园了,要是上学也坐不住老师讲的课哪能听进去啊。

其实,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和孩子的年龄、大脑发育有关。心理实验证明:3岁以下的孩子注意力可维持3~5分钟。

1-2岁孩子注意力早期发育会翻页看书,能看书中的图画达几秒,能分辨出2个或以上的物体,有颜色区别,还喜欢自己编故事。

2-3岁孩子注意力早期发育能看图自我解答问题,有“不久”和“饭后”的概念,会解决问题,有数字的概念,会分类,能基本按照大人的要求做。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注意力发育特点,给孩子设计出一些注意力游戏。什么是注意力游戏?注意力游戏是对孩子注意力的启发游戏。

给瓶子找帽儿

这是一种简单的配对游戏。平时可以把不用的各种空塑料瓶和盖子收集起来,把瓶身和瓶盖放成两堆,让宝宝来配对,给瓶子“戴上合适的帽子”。瓶盖的大小最好区别大一些,让宝宝在动手操作中加强观察的注意度。玩这游戏还能锻炼小手的肌肉。

除了瓶子,也可以让孩子配对鞋子、袜子,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让孩子去观察、发现。

一起画画

可以先拿来一张白纸,妈妈先用深色笔画图,留些简单直线用浅色笔画,再让宝宝用深色粗笔在浅色线条上描摹,这样两人完成一幅画。比如妈妈画一条小鱼,让宝宝画上眼睛。

然后逐步加大难度,画一个恐龙,让宝宝添加锯齿。

猜位置

拿来宝宝、爸爸、妈妈的单人照片,随意排列于桌上,选出有“爸爸”的那张,让宝宝盯住这张照片,然后把三张照片倒扣在桌上,让宝宝报出“爸爸”那张在哪儿。

随着能力的提高,可以增加难度,如增加图片的数量、换图片的种类。可锻炼注意力高度集中和快速反应能力。

传悄悄话

悄悄话的内容可以多样,例如妈妈可以小声的跟宝宝说:冰箱里有西瓜和苹果,没有饮料。然后让孩子用悄悄话的形式传给爸爸,传完后再检查正确率,根据结果来改变悄悄话的内容和长短,从易到难逐渐提高游戏的难度。

说悄悄话能有效的帮助宝宝集中注意力,同时还有助于宝宝学着调节声调。孩子对这种游戏还特别着迷。

数字接龙

可以先准备有1-10数字的卡片,先教孩子念一遍,加深印象。接着提出要求,妈妈说出几个数,孩子接着往下数与妈妈一样多的数,例如:妈妈数1、2、3,孩子数4、5、6;家长数6、7,孩子接下去数8、9。

平时在生活中也注意练习数数,比如走一步台阶,数一个数字。比如观察升降电梯的的楼层。比如等候红绿灯的数字,随时随地都能玩的数一数游戏。

找不同

找来有好几种动物的图画,让孩子找出长耳朵的动物(兔子、大象)、短耳朵的动物(熊猫、小狗)。当然也可以改成找长尾巴动物和短尾巴动物、找有烟囱的屋子和没有烟囱的屋子……

让孩子注意观察这些图案区别时,也能增加宝宝的认知能力。

捉迷藏

把小件物品藏起来,例如硬币、乒乓球、小玩具,然后告诉孩子这些东西被藏到房间的某个地方(既较醒目又不太容易发现的地方),再让孩子去找,找到了再奖励。

慢慢增加难度,或者同时让孩子去找两样物品。也可以变换一下,让孩子去藏,妈妈来找一找。

玩积木

积木堪称是世界经典的玩具,几乎每个孩子都玩过并拥有属于自己的积木。1-3岁的孩子可以玩简单的积木游戏,例如把两个相同的长方形的积木堆成一个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对成一个正方形,两个半圆形对成一个圆形,等等。

除了积木,玩拼图也有同样的作用。孩子玩的时候爸妈可以陪着一起玩,但如果孩子愿意一个人玩的时候,爸妈不要去打断他,因为这时正是孩子集中精神的时候。

接小球

孩子们都很喜欢捡球与丢球的动作。选择一个轻一点的小塑胶球,比如小足球。跟孩子说“把球捡起来,丢给爸爸”;然后开始下“捡球”的命令;等孩子拿到球后,再告诉他“把球丢给爸爸”。爸爸也再把球丢给孩子。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无法同时了解两个指令,得分段说。

等到孩子能熟练捡球以后,那么就可以分别站在两端,大人发球,孩子接住,在接的过程中,他需要判断方向,视线牢牢集中在球上面,身体的协调能力和注意力都得到有效的训练。

走“梅花桩”

准备一些孩子喜欢的玩具,在地上分开摆,摆成梅花桩的形状。然后让孩子在其间行走,要求尽量不碰到玩具。

孩子玩这个游戏的时候,需要用眼睛测量玩具间的距离,还要灵活地调整自己身体的动作和位置,这种有效的身体协调运动,对孩子的观察注意力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以上10个游戏,生活中还有很多好玩的、有趣的、值得观察的事物,父母完全可以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渗透,让孩子提高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洞察力。

比如,你可以这样问孩子:

爸爸早上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我们家里的窗帘是什么颜色的呢?

刚才有几个人和我们一起坐电梯?

你最好的朋友叫什么名字?

那辆公共汽车上有什么图案?

天上的那朵云像什么动物呢?

可以复制出非常多不同的提问方式,不需要特地拿一本教科书去和孩子一起玩“找找看”的游戏,只要父母有意识地、轻松地向孩子提问,等待孩子的回答,即便回答不出来也没有关系,不需要给孩子限定答案,就让它成为一个可以启发孩子思考的问题。

如果你也希望孩子拥有细腻的、敏感的观察力,对生活拥有尽情享受的内心,那么从现在开始,你要比孩子更善于观察,引导孩子学会观察,加深记忆,把生活中美好的时光和细节印在脑海中。

在游戏中开发孩子的潜能


孩子们虽然无法主动、清晰地向父母表述自己的学习需求,但以游戏的方式来传授知识,却是儿童教育中的不二原则。在此,心理学专家丁彤老师将推荐给您一些有趣的小游戏,让您可以在亲子同乐的氛围中提升孩子的多元智能哦!

3岁的晓惠正上幼儿园小班。她的爸爸妈妈工作很忙,虽然他们深知多陪孩子玩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助益非浅。但每天下班回家就已累得筋疲力尽的父母,很难再抽出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复杂的家庭教育。

总是独自玩耍的晓惠,经常感到非常寂寞……

事实上,像晓惠父母那样的事业型父母有很多,他们一直在期待一种短小具体、简单易行、成效显著的教育方式,既要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又必须适合在家庭中应用……其实,您最渴望了解的这种教育方式是一直存在的,它——就是游戏。

游戏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中玩耍、在玩耍中学习,充分发挥孩子的潜能,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也能使父母体会到亲子互动的乐趣。

感觉统合游戏

人的各种感觉都是相互连通的。当它们共同作用时,人体就会感知到“我是谁”、“我在哪里”,以及“我的周围发生了什么事”等。感觉统合是大脑形成这些感知的关键所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感觉统合是个自动、无意识的过程。通常我们所说的感觉包括触摸、移动、本体感觉、光、声和重力的牵引。大脑对这些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我们称之为“感觉统合”。感觉统合为将来儿童进行更为复杂的学习和行为活动提供了关键的基础。对于大多数的儿童来说,感觉统合会在日常的活动中自然产生,例如,运动计划能力和对外来刺激的适应能力等。这种能力在3~7岁的儿童时期得到锻炼并逐渐形成,对人一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

游戏名称:走小路

训练效果: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

游戏目的:刺激儿童的触觉系统,促进感觉统合能力的协调发展。

游戏准备:绳子一根、一本书或一把儿童伞。

游戏说明:父母把绳子拉成直线放在地板上,让孩子赤脚踩在上面,头凝视前方,试着向前走、退后走;把书放在孩子的头顶上,要求保持平稳;让孩子拿着伞,不要左右摇晃。父母发开始口令,孩子从绳子一头走到另一头,书或伞中途不得掉下来,父母可在一旁加油打气。可反复进行几次。

认知训练游戏

认知训练包括最基本的发声训练、中级的绘画和手工训练,高级的看图识字和智力拼图训练等。语言是进行思维的工具,是掌握知识最有力的方式,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标志。儿童的言语能力未见完善,对自己的语言不能很好的叙述和表达,只能运用游戏作为媒介体进行。智力活动和绘画等可以很好地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潜能,心理学家的系统研究表明,儿童同样具有与之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创造性萌芽,在游戏中,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种种不受习惯约束的想像力和创新能力,就是这种创造力的萌芽。

游戏名称:“最后两分钟”—续编故事结尾

训练效果:训练儿童对语言良好的叙述和表达能力

游戏目的:充分开发孩子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游戏准备:生动、有趣的一个童话故事

游戏说明:晚饭后,妈妈为孩子开始讲童话故事。要求妈妈的语言深情并茂,还要有配合故事内容的肢体动作,这样才能生动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讲到故事的结尾,妈妈故意停顿下来,提高语气对孩子说:“现在是故事的最后两分钟,请你来想一想,后来怎么样呢?”要求孩子续编故事结尾,鼓励他多发挥想象,力求语言完整、连贯。

亲子互动游戏

亲子互动游戏将着重培养儿童的基本社交礼仪和技能,对人际智能的提升很有帮助,为儿童将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基础。具体内容将包括集体舞蹈、接力赛、集体贴画和户外郊游等,这些训练活动都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方针,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减少儿童的抵触感,达到了开发智力潜能的作用。

亲子互动活动的特点之一就是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行社交礼仪和技能的训练,让儿童通过体验团队活动中所产生的乐趣而增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次数和亲密感,从而逐渐增强儿童对社会交往的兴趣,促进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游戏名称:集体贴画—“蛋壳画热带鱼”

训练效果:儿童在活动中对自己的角色和任务的认识。

游戏目的:让儿童通过体验亲子互动活动而产生自主感

游戏准备:彩色水笔、蜡笔、白纸、碎蛋壳

游戏说明:父母和孩子商量好彼此分工负责。父母先画好热带鱼,要求画得生动、形象,肚子部分要画得大一些。然后孩子用蜡笔来涂颜色,父母可在一旁做指导,颜色要涂得均匀,色彩搭配要鲜艳。最后在热带鱼的肚子部分涂上液体胶水,父母和孩子一起把碎蛋壳粘上去,等胶水干后就是美丽的蛋壳画——热带鱼。这时要求孩子来评价作品,并着重评价自己分工负责部分的情况,让孩子认同自己的角色和价值感。

行为模仿游戏

儿童的思维和想像力与其动作紧密相联,可以说,“不活动,就没有思维”。而对婴儿来说,简直是“动作即思维,活动即想象”,启迪儿童心智的最佳办法之一就是训练他的模仿动作。心理学家霍尔有一句名言:“人的心理是手造成的。”这话有深远的道理。人手在大脑皮层的定位区域最大,手的活动直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手部活动具有组织其他感官协同活动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说,幼儿的手部活动具有控制脑动的价值。因此,训练儿童的手部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能激发儿童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值得提出的是,在众多的模仿训练中,家长平时应着重训练儿童的手部模仿活动,从最简单模仿如小猫叫、小鸭子走路等开始,逐步加深难度。模仿训练真正体现了让儿童在“活动”中进行学习和智力开发的基本教育原则。

游戏名称:模仿动作—小鸭子走路

训练效果:培养孩子接受大量视觉信息的能力

游戏目的:调节肢体运动,使全身各部分的动作达到协调一致

游戏准备:录音机一部,儿童动物音乐磁带一盒

游戏说明:把录音机打开,先放欢快的动物音乐,妈妈的左右两手(手心朝下)在身体两旁摊开,两腿随着音乐节奏交替单腿抬起、放下,全身左右摇摆,头也朝着身体的方向左右摆动,同时嘴里发出“嘎、嘎、嘎”的小鸭子叫声,要求让孩子跟着模仿。可反复进行。

在游戏中增强孩子记忆能力 


记忆是知识的宝库,有了记忆,智力才能不断发展,知识才能不断积累。下面提供几则有助于增强幼儿记忆力的游戏。 

1、依次说出名称 把6样东西按先后次序排列在桌上,让孩子看上几十秒钟,然后遮起要求孩子凭记忆依次说出这6样东西的名称。 辨颜色,让孩子闭上眼睛,说出你穿戴的衣帽鞋袜是什么颜色的。如果你也闭上眼睛说出他穿戴的衣帽鞋袜的颜色,将会引起孩子对这种游戏的更大兴趣。 

2、找物品当着孩子的面把8种不同的小物品分别藏好后,再让孩子将这些物品一一找出来。 

3、看图说话把15张不同内容的图片,放在桌上,叫孩子看一会儿,然后盖上。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图片内容尽可能准确地叙述一遍。“飞机降落” 将一张大纸作为地图贴在墙上,纸上画出一大块地方作为“飞机场”。再用纸做一架“飞机”,写上孩子的名字,上面按上一枚图钉。让孩子站在离地图几步或十几步远的地方,先叫他观察一下地形,然后,蒙上眼睛,让他走近地图,并将“飞机”恰好降落在“飞机场”上。 

4、看橱窗这个游戏适合在带孩子外出时进行。路过商店橱窗时,先让孩子仔细观察一下橱窗里陈列的东西。离开以后,要求孩子说出刚才所看到的东西。

日常生活中锻炼孩子眼力和观察力的三个小游戏!


在短短几年内,网络成为多数人的生活重心,数以万计的资讯在手机中等待搜寻时,常让我们忘了关注身旁的真实世界,就连小小孩也开始失去对世界的好奇,一离开数码产品就喊无聊,似乎失去探险生活的能力。透过游戏,陪着孩子玩躲猫猫,一起锻炼观察力,开始主动参与这个世界。

妈妈,我的娃娃在哪里?贴纸不见了……帮孩子找东西是育儿工作之一。当你正在忙,孩子又因为心急而哭闹,爸妈的心绪很难再维持平静。

其实,不见了,又找到了的过程,对小小孩的身心发展很有帮助。面对常常视而不见的孩子,平常多陪他玩躲猫猫的游戏,提升对物品与空间的观察力,在他找不到东西,一着急就显得情绪失控时,赶紧帮忙转圜:它在跟我们玩躲猫猫,我们当鬼把它找出来。

【来玩躲猫猫】

和孩子轮流当鬼,躲在沙发旁,窗帘里,门缝后面……当人的要找到足以容身,不容易被发现的缝隙,当鬼的则要睁大眼睛,把人找出来,在游戏中孩子的观察力和空间感也会越来越好。

【玩具躲猫猫】

找人容易,找物难。准备一些小玩具,在指定区域轮流藏好,邀请别人来找。如果找很久找不到,藏玩具的人可以提供提示,像是「我藏在软软的地方」,加速找玩具的速度,在东翻西找,怎么也找不到的过程中,孩子慢慢发现「越是着急就越要冷静寻找」,借由游戏,提高掌控情绪的能力。

【身体隐形术】

透过说《大野狼和七只小羊》的故事给孩子,试试玩身体隐形术:「大野狼来了,赶快躲进正方形的箱子。」只要把身体变成方形,就不会被大野狼吃掉。隐形箱子有很多形状,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和孩子轮流下指令,说出箱子的形状后,每次变身都要维持造型10秒钟,提升身体的协调力和肌力。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从游戏出发,持续锻炼好眼力:请孩子当小帮手,提供线索请他帮忙拿东西,比方说:「请帮忙拿抽屉里面红色的杯子」「浴室里的绿色毛巾」。在等车或等红绿灯的空档,多聊聊眼前的事物,「你看,红绿灯上停了一只鸽子」「我们来数数有几个穿黑衣服的人?」……当孩子的观察力越来越好,不但生活变得有趣,也能打开学习的开关,把全世界变成吸收新知的百科全书。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上)


一些适合1-2岁宝宝的游戏项目,供您参照应用。

13-15个月

1、水和沙

目的:让宝宝接触物体,体验质感。让宝宝观察液体流动时的情形。训练手眼协调的能力。同时,由于水、沙是无形的、滚动的,可以任由宝宝想象出丰富的故事,因此玩水和沙对培养宝宝的创造力很有好处。

方法:对水的喜爱从很小就可以表现出来。可以有意地给宝宝多洗澡,让他有玩水的机会,并体验水在身上流动的感觉。玩沙要特别注意沙的清洁,不要是雨水或猫狗污染过的。必要时可以用小桶盛一些沙子放在家中,不妨多给一些玩具,如小铲、汤匙、小碗等。

注意:宝宝玩沙时要有大人陪同,以免他把沙放入嘴里,或揉入眼中。

2、钓鱼

目的:培养宝宝的观察力、理解力。亲子二人共同游戏能帮助宝宝发展他交往与沟通的能力。

方法:找一个大纸盒当做河,几个金属盖子(比如瓶盖)做鱼。瓶盖要涂上漂亮的颜色。再用一根竹竿当钓竿,系上一条线,绑上一块磁铁充当钓钩。让宝宝站在盒子旁,使他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鱼。父母则站在一旁钓鱼给他看,并告诉宝宝所做的每个动作。但宝宝很可能并不了解你说的话,不能自己亲自去钓鱼,但他会很有兴致地看你钓鱼。这里,重要的是共同来玩这个游戏。

3、捉迷藏

目的:用身体的动作来体验空间位置,掌握上下关系和距离,这是发展空间知觉最有效的方法。

方法:成人躲起来,可以是门后,也可以是被子里,嘴里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妈妈、妈妈在哪里。”于是孩子根据声音,找妈妈。孩子边找边笑,会很开心。妈妈依上述方法躲起来,并学小狗的叫声,“汪汪”。孩子循声找去。然后让宝宝躲起来,妈妈一边找,一边兴奋地喊:“我看到你了,我要抓住你了。”

注意:让宝宝适度高兴,不要让他过于兴奋,要注意调节。

16-18月

1、di-di和ling-ling

目的:通过模仿声音,增加词汇量。

方法:

(1)看到汽车驶过,指给宝宝看,同时发di-di的声音。

(2)摇动小铃铛,同时发出lingling的声音,问铃铃在哪儿?引导宝宝指向铃铛,并发出ling-ling的声音。

2、小足球先生

目的: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培养孩子的敏捷性和注意力。

方法:踢球对于多大的孩子都是有吸引力的。做为成人应注意调整活动的难度来适应孩子的发展水平。

(1)对于较小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把球朝一个方向(如家长站立的方向)踢,或把球滚到指定地点。然后可以让孩子自己去捡球,以增加他的运动量。

(2)如果孩子感到难于做到,可以改用报纸或布做成的球。

(3)如果孩子踢起来很容易,做这个游戏,可以增加游戏的难度。比如让孩子踢球绕过椅子,或让球穿过桌子。

注意:你可以抢着和孩子一起踢,从而增加乐趣。

3、1和8

目的:认识简单的数字。

方法:

(1)在挂历上先教宝宝认识较好记的"道道1、葫芦8",孩子一旦学会了就会到处找1和8。

(2)用两个信封,一个写上大1,一个写上大8,放在房间的两侧,告诉宝宝这是"信箱"。

(3)然后用纸裁成六个卡片,三个写上1,三个写上8,把卡片混杂,请宝宝当邮递员去送信,按照您的指示把三个写有1的卡片送到1号信箱,把三个写有8的卡片送到写有8的信箱。

注意:做完游戏后,要领着宝宝到街上,看看真正的邮筒和信箱。

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