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何地何种情绪,只要电视机里在放动画片,看吧,小宝宝们的眼球肯定会立即被吸引过去,无论那部片子在我们这些大人眼里显得是多么“弱智”、“愚蠢”、“粗制滥造”和“蒙骗观众”,可宝宝们才不管那一套,他们会忘掉一切地张大嘴、流着口水盯着屏幕看上好半天。

宝宝对色彩和声音有着天生的敏感,因此,集艳丽色彩和动听音乐于一体的动画片,理所当然成了他们的最爱。年轻的父母们在和宝宝的朝夕相处中很快就会发现他们对动画片的迷恋,于是,他们中的一些懒家伙会把动画片当作灵丹妙药,一到宝宝哭闹或者自己想从宝宝身边溜走的时候,就会把宝宝往电视机前一放,任由宝宝自己去度过动画时光。这样的做法看似相安无事、各得其所,其实,这是一件相当冒险的事情。宝宝们如海绵吸水般毫无筛选地汲取所有动画片中的一切,而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最初认知、对美与丑的感受、对善与恶的判断、对积极或者悲观的人生态度的确立,都将从动画片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启蒙。而危险在于,并不是所有动画片都是精品,刚好相反,充斥荧屏的往往是品味不高、制作粗劣的动画“垃圾”,它们时刻在不负责任地污染宝宝们的毫不设防的稚嫩视听。

维尼妈妈说:“为了让孩子不要忘了民族文化,买了很多中国老的动画VCD。第一个看的是《九色鹿》,片子的结尾是那个贪婪的家伙受到了惩罚:死亡。我感到可怕。贪婪,是罪过,但是,这是给孩子看的片子啊,他们才多大的孩子啊,如何让他们承受这般沉重的东西????”

小时候,最爱看的动画片就是《渔童》了,白白胖胖的小渔童从小渔盆中跳起,载歌载舞着甩出一串串流光溢彩的珍珠。再就是《哪吒闹海》,难忘哪吒那双黑白分明的一双大眼睛、那条将海水染红的红绸带、骑鹤而来的神仙师傅。看着李靖在风雨中对哪吒的那份决绝、哪吒的自刎、哪吒自光芒四射的莲花中重生、哪吒满腹委屈地扑入师傅的怀中,小小的我随着剧情时而不平时而难过,时而感动时而欢欣,那忽起忽落的情感跳跃,恐怕就是动画片带给我的最早的爱与美的启蒙。还有《小号手》,依稀记得小主人公吹起冲锋号时那激越嘹亮的歌声。《大闹天宫》给我留下的记忆,是前来蟠桃园摘桃的天女那飞舞飘扬的美丽,以及她们留下来的一串串银铃一样的声音,还有,就是惊叹于孙悟空72变的奇妙有趣。又记下《九色鹿》温柔甜美的声音,以及《山水情》中那雾蒙蒙的山水间孤绝凄美的琴声。

今天,将这些记忆中的经典重新买来看,在敬佩前辈们精湛技艺和匠心的同时,吃惊地发现,《渔童》在和帝国主义神父做斗争,小号手充满了革命的火药味和战斗性,齐天大圣更是满口“玉帝老儿”一类的造反派语言,哪吒对小白龙抽筋扒皮的举动更是极尽残忍和血腥。读到一篇万籁鸣先生在1962年写的《大闹天宫》创作体会,才恍然明白,这部至今被我们自豪地挂在嘴边的精品,原来承载的是“反映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尖锐的冲突与斗争”的重大使命。和维尼妈妈一样,我惊出了一身冷汗!时代毕竟不同了,我们不仅期望国产片在制作工艺上和世界同行趋同,更期望它们能够与全人类都能理解的美好人性接轨,向中国孩子们传达更为开放、阳光、健康、温暖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现在市场有一套17张装的中国动画集锦,这些上美影的经典老片尽收其中,制作精良,非常值得收藏。建议父母一定要陪着宝宝一起看这套经典老片,不但可以重温自己的动画童年,更可以在发现片子出现与我们今天的世界观及价值判断大相径庭的剧情时,及时给你的宝宝做些必要的说明和调整。

长大以后,只要有时间,仍然不会放过电视里的动画片,从黑猫警长到佐罗希瑞和希曼,从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到花仙子和变形金刚,从桃乐思漫游仙境到圣斗士星矢,《兔子等着瞧》、《鼹鼠的故事》、《猫和老鼠》更是我心中永远的经典。洋卡通里没有革命、没有说教,描摹的是人性的至善至美,展示的是创作者的奇异幻想,述说的是充满童真童趣的心事和梦想。(转下文)

精选阅读

兴趣班,上还是不上?


最近这些年来,各种兴趣班火暴并呈现低龄化趋势,学龄前儿童已成主力军。我周围的孩子有的学舞蹈,有的学轮滑,有的学书法,有的学英语,有的学钢琴……凡是4岁以上的孩子大多数都参加了一个或多个兴趣班,还有少数两三岁的孩子也报了兴趣班。一个孩子同时赶场多个兴趣班的不在少数,我们邻居5岁的孩子小宇一口气报了5个兴趣班:轮滑、小制作、英语、美术、跆拳道,逢周末就赶场般来往于各培训机构,忙碌得跟小蜜蜂一样,连玩耍的时间都没有了。有媒体报道,一位11岁的孩子5年内上了30个兴趣班,由于压力太大,竟然满头白发!兴趣班原本应该是孩子热爱和感兴趣的,现在却演变成孩子的一种负担了。

名目繁多的兴趣班,让孩子上,还是不上?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要给孩子上兴趣班?是培养兴趣,还是看别的孩子都在上,唯恐自家孩子落后?抑或是攀比心理作怪,让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来给自己挣面子?

很多家长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给孩子报兴趣班,对于孩子对什么有兴趣、上兴趣班有什么利与弊,他们很迷茫。他们只知道别人都在报,自己不报就会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种危机感让他们很惶恐,索性掏出银子给孩子随便报一个班。这是典型的盲从。

有的家长则爱攀比,前面说的小宇,他妈妈给他报了5个兴趣班,小宇奶奶心疼孩子负担太重,几乎没了玩的时间,劝说小宇妈少报几个班。小宇妈反驳:“孩子不学习几门特长怎么行?别家孩子都在学,一个个能唱会跳、能写会画的,就咱家孩子带出去什么都不会,让我们面子往哪儿搁呀!”这样的家长不在少数,眼见别人的孩子会唱歌、会画画、会识字、会钢琴什么的就沉不住气了,也想让自家孩子学学“特长”就好。说得难听点,这种想法非常愚蠢,骨子里是虚荣心作怪。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质,有自己的优势,何必和别人去攀比?学习本来是件快乐的事,可如果是为了给家长挣面子,孩子的学习就变得索然无味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勉强上兴趣班,也许给家长挣了面子,丢失的却是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能让孩子学会攀比和虚荣。

还有一类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目标明确”,他们是为了让孩子日后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高考能加分的就报。比如让孩子学习美术、音乐等就是为了以后参加考级、加分,为升学增加优势。家长不懂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急于看到成果,看到孩子喜欢画画,就想让孩子能拿出像样的作品;孩子喜欢舞蹈,就想让孩子能上台表演;孩子喜欢乐器,就想让孩子能演奏名曲。孩子做任何事情,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保持浓厚的兴趣,持之以恒地去做某件事,出成果是早晚的事。功利心太强了,结果会适得其反。

孩子上兴趣班并非坏事,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但是,如果家长的心态不端正,很容易让好事变坏事。况且,现在的兴趣班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大多是注重技巧学习的,对于6岁前的孩子并不适合。还有些兴趣班是超前教育,对孩子弊大于利,可能花了钱却害了孩子。

6岁以前的孩子主要任务是构建自我,发展独立个性,保护孩子的创造力,不是学习各项技能。很多兴趣班迎合家长急于看到成果的心理,培训内容就是学习技巧。比如有些美术班就是学习各种美术技法。周周很喜欢画画,经常一画就是2个钟头,见她如此喜欢画画,我原本打算让周周上美术培训班。但是我考察了多家美术培训机构,试听过他们的美术课之后,发现现在的美术班基本上以教“美术技能”为主,评价孩子的画以“像”与“不像”为标准。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上,不能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只有模仿美术技法。有的美术班声称教育理念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在实践之中很难做到,还是传统的教法。对于6岁前的孩子来说,保护创造力比什么都重要,至于画画的技巧,到了6岁以后再学不迟。与其把孩子送去学习“技法”,不如让她在家里信马由缰地涂鸦,思想和心灵都不受束缚。鉴于此,我放弃了报美术班。

老师不当的教育方法不仅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而且会打击孩子的学习兴趣。譬如学英语,传统的学语法、背单词的教学方法会让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厌恶学习。英语其实就是一种工具,学这个东西是需要语境的,打个简单的比方,如果你家人一个是说中文的,一个是说英语的,孩子无须特意学习,会轻松掌握中英文两门语言。有的老师是这样教孩子的,“猫”的英语是cat,让孩子看到一个东西,先在头脑里反应出中文,再“翻译”成英文。如果没有英语交流的环境,纯粹要靠死记硬背单词,孩子这样学英语会非常费力,而且没有丝毫乐趣。

有些兴趣班纯粹是迎合部分家长望子成龙、急功近利的心态,搞超前教育,拔苗助长。这种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兴趣班有害无益。比如珠心算,我的小侄女晓晓所在的幼儿园给她们学习了珠心算,但晓晓算10以内的加法还不如三岁多的周周,每次都要先说一句“把1记在心里”。我问她为什么要把“1”记在心里?晓晓说老师这么告诉她的。我说:“别听老师的,不能把‘1’记在心里,你拿一个手指头或者一个小石头表示‘1’就行了。”所幸晓晓没学多久,在我的帮助下,几个月后把这种错误的思维方式扭转过来了。

所谓的“珠心算”,就是珠算式心算,就是老师引导孩子在脑袋里想象有一个算盘,老师给出加减运算题后,他就在心里形象地拨动那个虚拟算盘,然后根据算盘珠的位置报出最后的数字。即使数报对了,孩子们对于十、百、千、万的概念也是不明白的,完全是机械的记忆。这对于他今后的数学学习一点帮助都没有,而家长却被孩子表现出超出其年龄的运算能力表象蒙蔽了。珠心算让孩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背诵那些口诀,然后在脑子里把算盘的珠子记住。在孩子还没明白加减法意义的时候,通过背诵大量的口诀,让孩子得出计算的结果。孩子尽管算出结果了,但他根本不懂这个结果是怎么得来的。

更有某些识字班,声称可以让孩子在3个月内学会一到两千字。这种突击式的灌输法让孩子背上沉重的负担,对识字失去了兴趣。识字,对于孩子来说其实不难,只要孩子进入文字敏感期,对文字非常感兴趣了,在日常生活中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实物教孩子,孩子在玩耍中就轻轻松松学会了,没有必要送到识字班去“突击”识字。在孩子的文字敏感期到来之前去学识字,就是提前学习。打个不太贴切的比方,好比一个人只能举起50公斤,你强行要他举起80公斤,这是会出问题的。

兴趣班也不是不能上,但是一定要在适合的时间段选择适合的班。

第一,要符合孩子年龄段的特点,比如在音乐、美术的敏感期内学习乐器和绘画,在4岁以前就不适合学器乐和舞蹈,因为孩子的成熟度达不到要求。6岁前的孩子不要上学习技巧的兴趣班,以免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毁灭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依孩子的特长和天赋来选择。如果孩子上的兴趣班不是他所感兴趣的,那就是一种痛苦。我有一次在幼儿园接周周的时候,看见和周周一样大的一个男孩子,原本在教室里操作教具,玩得挺开心的。老师突然过来提醒他该去上跆拳道课了,男孩的眼圈红了,一边流泪一边说:“我不想学跆拳道。”那种不情愿、被迫的样子我记忆非常深刻。很多家长就是这样,不是按孩子的兴趣报名,而是按自己的想法为孩子报名。上还是不上,上哪一个兴趣班,家长一定要尊重孩子,让孩子自己决定。家长要细心观察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比如孩子专注于画画,一画就是一两个小时甚至大半天,这样的孩子可以试试美术班;语言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学英语;有音乐细胞的孩子可以学乐器、舞蹈;逻辑、数理型的孩子可以学围棋、象棋;运动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学乒乓球、跆拳道、游泳等。如果孩子不愿意学,不应该强迫孩子。

第三,选老师,看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前面说过,不适当的教学方法会扼杀孩子的创造力,毁灭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老师是不是懂孩子、是不是懂教育、有没有好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最后,一定不要贪多求全。给孩子选兴趣班,应坚持“适量”原则,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但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会不堪重负。贪多求全、盲目跟风的做法不可取,弄不好可能花了钱、花了时间,却竹篮打水一场空,甚至破坏了孩子以后学习的信心,得不偿失。所以,父母要重在保护孩子的兴趣,给孩子选兴趣班最好不超过2个班。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重点提示:

给孩子上兴趣班,首先要明确上兴趣班的目的,一定要是以培养孩子兴趣为目的,不能随波逐流或者为了跟别家的孩子攀比。

在明确目的之后,要了解孩子,孩子对什么有兴趣,上这些兴趣班对孩子有什么利与弊。一定要在适合的时间段选择适合的班。

第一,兴趣班要符合孩子年龄段的特点。

第二,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在孩子感兴趣的基础上,依孩子的特长和天赋来选择。

第三,选老师,看老师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

最后,一定不要贪多求全。给孩子选兴趣班,应坚持“适量”原则,让孩子拥有一两门特长是好事,但是,把所有的好东西都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会不堪重负。

孩子做任何事情,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孩子保持浓厚的兴趣,持之以恒地去做某件事,出成果是早晚的事。

——选载自周令瑜《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

边玩边学(上)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能不能“玩得好”,决定了他们是不是“学得好”。

父母们普遍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必经之路。但在问到孩子们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时,似乎除了唱歌跳舞做游戏,他们没有“学习时间”。其实,很多父母还不清楚,玩,就是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功课。

而且,所有这些孩子们喜爱的娱乐活动,能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身体的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而这些能力又恰恰是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是否学会了在很多不同的领域里运用他们的想象力,这才是他们真正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也是决定孩子个性的因素。

积木搭出的虚拟生活

把各种形状的积木堆在一起,孩子们就为自己创造出不同的三维空间,这是他们日后学习几何、物理、建筑学和工程学几门课程的基础。如果父母仔细观察,就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会把大的、中等大小的和最小的积木排列整齐,假装它们是木块爸爸、木块妈妈和木块宝宝。这种玩积木的方法,是他们在表达对真实世界里大小关系的理解。

通常,男孩子们喜欢用积木创造出一些模拟的东西,如一个带有壕沟的大城堡,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飞船等,然后他们就开始在这些创造出来的城堡、飞船里假扮士兵或者火星人了。而女孩子们,则更喜欢在娃娃家里抱着“自己的孩子”,假装给她穿衣服、吃饭和看病。

绘画版的周围世界

多数3岁的孩子都喜欢用蜡笔乱写乱画,也许父母并不明白这些线条代表着什么,但只要他们自己理解就行了,在孩子的眼里,这些线条是有意义的。等到4岁的时候,孩子就开始用笔画出形状并涂上颜色,表达他们曾经看见或者想像出来的东西,也许是某个人,也许是他们到过的某个地方。

学习词汇能够促使孩子们更多地思考,同样道理,学习大量的图案符号能够启发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世界。随着他们图画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他们也开始注意到更多的细节了。有一天,也许你的孩子会问你:“为什么这只小狗的尾巴那么短?我昨天看见的狗,尾巴可长了。”

音乐创造的生活变奏

即使反复唱只有几句的简单歌词,也能够使孩子们尽情享受词语的音调,这为他们将来学习阅读打下了基础。4岁以后的孩子一般就能够演唱比较长一些的歌曲了。而且虽然4岁孩子的音乐才能还是很有限的,但是如果全班小朋友一起参与,就会创造出更圆满、更丰富的声音。

音乐和舞蹈还能够促使孩子们学会自发地和灵活地创造出更多主题的变奏曲,这方面能力也将有益于他们生活的其他领域。

想像式的行为体验

孩子们玩玩具小汽车、卡车、飞机和火车,体验惊人的超速行使,这些能够使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强大,感觉自己长大了。4岁以后,很多孩子开始专注于用拼插玩具建造想像出的复杂设施和环境,或者建造他们头脑中的娱乐场。

当孩子们装扮成他们好像正在经历长途旅行的时候,这很可能是他们正在经历分离焦虑,于是假装自己出门旅行了,逐渐忘掉了与爸爸妈妈分开的苦恼。这种行为扮演可以帮助孩子们减轻他们情绪上的反应。

想要学,先会玩(上)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能不能“玩得好”,决定了他们是不是“学得好”。

父母们普遍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必经之路。但在问到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了什么时,似乎除了唱歌跳舞做游戏,他们没有“学习时间”。其实,很多父母还不清楚,玩,就是孩子们在幼儿园里的功课。

而且,所有这些孩子们喜爱的娱乐活动,能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身体的运动能力和社交能力,而这些能力又恰恰是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是否学会了在很多不同的领域里运用他们的想像力,这才是他们真正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也是决定孩子个性的因素。

积木搭出的虚拟生活

把各种形状的积木搭在一起,孩子们就为自己创造出不同的三维空间,这是他们日后学习几何、物理、建筑学和工程学几门课程的基础。如果父母仔细观察,还可能看到自己的孩子会把大的、中等大小的和最小的积木排列整齐,假装它们是木块爸爸、木块妈妈和木块宝宝。这种玩积木的方法,是他们在表达对真实世界里大小关系的理解。

通常,男孩子们喜欢用积木创造出一些模拟的东西,如一个带有壕沟的大城堡,或者外星人的宇宙飞船等,然后他们就开始在这些创造出来的城堡,飞船里假扮士兵或者火星人。而女孩子们则更喜欢在娃娃家里抱着“自己的孩子”,假装给她穿衣服,吃饭和看病。

绘画版的周围世界

多数三岁的孩子都喜欢用蜡笔乱写乱画,也许父母并不明白这些线条代表什么,但只要他们自己理解就行了,在孩子的眼里,这些线条里有意义的。等到四岁的时候,孩子们就开始用笔画出形状并涂上颜色,表达他们曾经看见或者想象出来的东西,也许是某个人,也许是他们到过的某个地方。

如同学习能够促使孩子们更多地思考一样,学习大量的图案能够启发孩子们观察周围的世界。随着他们图画内容变得越来越复杂,他们也开始注意到更多的细节了。有一天,也许佻的孩子会问你:“为什么这只狗的尾巴那么短?我昨天看见的狗,尾巴可长了。”

与文字无关的记忆阅读法

很少有孩子上学前就能够凭着汉字读书的,他们反而更喜欢翻图画书,看书里的插图。当然,只有教孩子认字的一些书才能使孩子们学习更多的汉字,使孩子们能够最终知道书中的文字,使孩子们能够最终知道书中的文字和画里的人物与动作之间的关系。

也有许多孩子虽然不认识书中的汉字,但因为他听一个故事听了很多遍,所以能够通过自己的记忆来给小朋友拿着书“读”故事了。如果父母忽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孩子能够拿着图画书,一字不差地读完整个故事,也别太惊讶,因为孩子的记忆力本身是惊人的。

孩子们这种“背读”方式,是他们真正学会读和写的必然前奏曲。无论怎样,读故事还是让孩子学到了三个要领:怎样从头到尾地讲故事;怎样与他人分享故事;怎样和他喜欢的那些书做朋友。(转下文)

游戏:宝宝可以爬和走


游戏目的:

训练宝宝爬和行走能力,让宝宝在不同质地的垫子上感受不同的触觉刺激。

游戏步骤:

1、准备好塑料地毯、草垫、光滑木板、橡皮地垫。

2、将这些不同质地的垫子,平铺在地上,让宝宝自己去爬。

3、当宝宝爬粗的垫子时,妈妈要鼓励宝宝爬过去,可以让宝宝用手先去摸摸,再让宝宝爬。

4、妈妈也可以双手扶着宝宝在这些垫子上行走,让宝宝接受触觉刺激。多爬几次,多走几次,宝宝就适应了。夏季可以让宝宝光脚走,如果是秋冬季,妈妈可以让宝宝穿着防滑袜子走。

游戏互动:

宝宝触摸到不同质地的东西,会不断重复地在这些东西上面运动,试图理解这种感觉。妈妈可以告诉宝宝哪个是粗糙的哪个是光滑,然后鼓励宝宝在上面行走。在妈妈的扶持下,宝宝的小脚接触到不同的感觉,会有些兴奋,妈妈可以趁机逗宝宝跳舞。

于博士温馨提示:

注意宝宝的安全。太光滑的地方容易滑倒,妈妈一定要扶牢。毯子上要保持干净,不要留有尖锐的小东西,以防扎着宝宝的嫩脚。

妈妈须知: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体运用肢体、支配身体的技能。比如:大小肌肉运动、触觉运动、以及跑、跳、走、操作工具等动作都需要运用到身体运动智能。具有身体运动智能优势宝宝通常学爬行和走路都比同年龄宝宝时间早。

感觉统合亲子游戏(上)


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爸爸妈妈会发现,宝宝和同年龄的小朋友总有些不同,比如说:智商没问题,身高、体重样样不输人,但总觉得在某些方面似乎不太对劲。孩子到了三岁了,还老是奶嘴吸个不停,无法戒掉;走路跌跌撞撞倒了也不喊痛;在幼儿班总是东摸西摸静不下来;出门坐个车一直哭闹不停……这样的小小孩是有点毛病还是怪爸爸妈妈学龄前教育太失败?其实孩子也许感觉统合发展失调,而需要医生协助呢!

什么是感觉统合

徐永博医生指出,一般正常宝宝在刚出生时,智力差异并不明显,后来由于感觉刺激输入的多少,使得大脑感觉统合发展过程产生了个别差异性,就如同消化系统不良一样,并非消化器官不见了,而是功能无法有效地动作;当感觉统合失调时,小朋友的大脑无法以正常且有效的方式来处理外界传递的信息,结果表现出来的行为变得与其他小孩不同,看在旁人眼里就是不恰当、没规矩。

感觉统合失调的小朋友,只要透过适当的感觉刺激与熟练,都能得到很好的改善。特别是0-3岁阶段是感觉统合熟练的黄金期,当爸妈从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小宝宝比较不同现象时,可寻找专业医师的协助,帮助宝宝借由身体及四肢的动作,来增加感官与动作经验,可让皮肤触觉、大脑前庭觉(平衡觉)等获得充分发展,以形成稳定情绪、正确的动作技巧和适当的学习能力;日后顺利愉快地适应团体生活,并应付课业学习的要求。徐永博治疗师提出一些临床案例经验,供妈咪们参考,并且他也将告诉妈咪们如何借由亲子游戏,刺激宝宝们的成长与学习。

爱吸奶嘴的小宝 触觉依赖

案例一 小宝是幼儿园小班的小娃,无论到幼儿园、公园或游戏场玩耍,小宝总是带着奶嘴,常常不自主地吸奶嘴,就算是爸妈、老师制止,不一会又会看见小宝吸着奶嘴了。

经论断评估后,发现小宝是触觉功能失调中触觉依赖型的小孩。

徐永博治疗师指出,这类触觉依赖型的小孩,常常是因为触觉刺激缺乏,而导致对某些东西产生依赖行为,主要因为脑部的感觉统合不良,导致触觉动作无法顺畅,或是在婴儿时期父母过度保护等其他因素,而便利触觉需要未获得适当的满足,而使得触觉需求未获得适当的满足,以至于对特定的触觉刺激和奶嘴、手指等,产生过度的情感的情形。

所以若是家中的小朋友有类似小宝的情况,就有可能是触觉依赖型的小孩。而触觉依赖型的小孩的特征如下:

过分依恋奶嘴或吸吮手指头;

过度依恋自己专用的手帕或小棉被等;

过分喜欢摸某些物品等

触觉刺激亲子游戏

触觉依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触觉刺激缺乏,所以要先适度满足孩子对触觉的需求,孩子对触觉需求得到适度满足后,就会逐渐改变其习惯,徐永博治疗师建议,爹妈可以在家中或游戏声与宝宝从事以下的活动,对于孩子的依赖情况会有不错的改善。

1、刷摩宝宝身体的游戏

使用各种不同柔软度的刷子,或不同质料的布,来磨擦宝宝的四肢、背部,强化及增加触觉刺激的效果。

2、软垫三明治的游戏

用大毛巾或毛毯、棉被,将孩子包裹起来,滚动或轻压孩子的四肢,以增加触觉刺激。

3、球池中翻滚的游戏

在有球池的游戏场中,可在球池内藏东西让孩子找,或在球池内翻滚。

从不喊痛的强强 触觉迟钝

案例 强强就读小班后,由于活泼好动,难免有些小碰撞或擦伤,当妈妈在帮强强洗澡时,发现他手臂及腿上这些碰撞伤痕时,问强强究竟是怎么回事,强强竟是说不知道,而且还表示不痛。除此之外,出外交流或在路上行走时,妈妈有时看到强强明明跌倒趴在地上,甚至皮破血流,强强却也只是爬起来继续走、继续玩,完全无视腿上或手上的伤有多严重,也从来不喊痛,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妈妈不禁怀疑,强强是否真的那么勇敢,还是有其他的问题?

其实强强是个属于触觉迟钝型的小孩,孩子大多在婴儿时期较易生病,或者父母亲过于保护孩子,以致很少给孩子利用触觉探索环境的机会,因此影响到宝宝触觉识别能力,触觉也就变得较为迟钝,进而自己身体形象认识不足,利用触觉辨识环境的能力也较差,所以常常在跌倒或碰撞后破皮流血而仍不自知,也不觉得痛,甚至连天气变冷或变热时也不能敏感地察觉。(转下文)

边玩边上路(上)


你会经常带着孩子出门吗?不管是坐汽车、火车,还是乘飞机,宝宝基本上都会从最初的新鲜到对漫漫旅途的厌倦,和宝宝一起做些有趣的小游戏不错吧!别急,这里有很多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呢。

歌曲大检阅

找一首大家都会的歌,例如“小白兔乖乖”。每一个人可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调子唱这首歌:快活的、悲伤的、嘲弄的,慢吞吞的拖着拍子,或者作为轻快的进行曲。(适于3岁以上的宝宝)

自拍自唱

第一个人说一个单音节的词,如“树”、“虎”……拍一下,大家跟着拍,轮流地说出这个词,拍掌;然后过渡到双音节的词,如“汽车”、“房子”……以此继续下去。最后一轮的词有多少音节?谁说的词最长?(适于5岁以上的宝宝)

搜集汽车词汇

做这个游戏,孩子们可以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孩子们一边乘车,一边可以说出包含汽车这个词的复合词,如:汽车高速路、赛车跑道、汽车收音机、汽车装配、载重汽车等等。孩子们不会的,可以向他们解释一下。(适于4岁以上的宝宝)

小戒指在哪里?

把一枚戒指系在绳子上,在孩子的眼前慢慢晃动,看孩子的眼睛是否跟着戒指转动。或者把戒指藏在手掌里,孩子能找到吗?(适于1岁以上的宝宝)

石头、剪子、布

大家一起数三下,然后做出手势,拳头表示石头,平放的手背表示布,食指和中指叉开表示剪子。两人中谁赢了?剪子剪布、布包石头,石头敲钝剪子。(适于5岁以上的宝宝)

禁止笑出来

一个人做一个鬼脸,或者说一个笑话,其他人努力做出严肃的样子。谁坚持不笑,第二个人再继续下去。或者看看谁不眨眼,不呼吸的时间最长。(适于4岁以上的宝宝)

机灵鬼

一个人说一个组合词,例如“幼儿园”,第二个人必须接着第一个词的最后一部分,说出另一个新的组合词,例如“园丁”,如此类推,看谁能想到新词,而且延续的时间最长?(适于5岁以上的宝宝)

图案还是数字?

这个游戏可以在草地上做。一个人把一枚硬币掷起来,接住,藏在手里,然后问:“是图案还是数字朝上?猜错了,下蹲一次,或者绕着汽车跑一圈,然后再猜。猜对了,硬币归他所有,他再把硬币掷起来,让别人猜。(适于3岁以上的宝宝)

颜色图案

坐在车上,每个人认一种汽车颜色,红的、黑的。然后数一下对面开来的汽车或者超车的颜色,谁先见到十辆自己选中的颜色?(可惜开车人不能跟着玩)(适于3岁以上的宝宝)

谁先见到?

一个人先说出一种可以在郊外见到的东西,树、马、教堂、路牌、摩托车……谁先见到这个东西,谁就再说出另一种东西。(适于5岁以上的宝宝)

搔痒痒

搔痒痒可以使气氛活耀起来。例如可以一边说:“小老鼠来了,小老鼠来了!”,一边用手指在孩子身上搔痒痒,一直搔到耳朵上,或者说:“熊来了,熊来了,他在哪儿?在房子里。”(适于1岁以上的宝宝)(接下文)

游戏是孩子的工作(上)


从各方面的发展来看,游戏对孩子的确有着莫大的价值。因此做父母的,不仅不应忽视孩子游戏的行动,还要时时主动关心孩子游戏的内容,随时给予鼓励或指导、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快乐而自然地得到德、智、体、群各方面的充分发展。

“小宝,不准在客厅里跑来跑去,安静一点好不好?”“吵死了,把玩具枪给我,不要玩了!”……当小宝玩得正兴高采烈时,妈妈却怒气冲冲地过来喝止,不准他再玩。使得小宝既委曲又不满,觉得妈妈剥夺了他的快乐与自由。

游戏的重要性

在大人的眼光里,总认为孩子到处跑跳是顽皮捣蛋、不听话的举动,所以每次看到孩子跑就要予以喝阻,甚至命令孩子要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准乱动。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若强制他们不能游玩,可能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孩子不像大人需要工作,所以游戏玩耍在生活上就成为他们的一个重心。从儿童发展的研究方面来看,游戏可以说就是儿童的工作,其意义与价值是颇为广泛的。

1在生理发展方面:游戏提供儿童运动的机会,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2在情绪发展方面:适当的游戏活动,可以带给儿童快乐、愉悦的情绪,发展乐观进取的个性。

3在心智发展方面:游戏可以增加儿童的知识,引发想像、创造的能力。

4在社会行为发展方面:游戏可以提供儿童与玩伴接触的机会,学习合作、互助、团结等品德。

从各方面的发展来看,游戏对孩子的确有着莫大的价值。因此做父母的,不仅不应忽视孩子游戏的行动,还要时时主动关心孩子游戏的内容,随时给予鼓励或指导、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快乐而自然地得到德、智、体、群各方面的充分发展。

如何参与孩子的游戏

知道了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做父母的可能就会热烈地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在这里,我们提出几点成人参与孩子游戏时需注意的事项。

为孩子选择优良的玩具

优良的玩具是孩子游戏的媒介,可刺激孩子游戏的乐趣,增进游戏的价值。优良的玩具应具备:

1多变化,可刺激想像力及创造力。

2质料优、构造坚固、无毒性、不会损害身体。

3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诸如洋娃娃、七巧板、积木、毽子、皮球、风筝等等,都是很好的玩具种类。

由于电视上玩具广告的普遍,加上近来家庭生活水准的提高,父母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孩子添购许多的玩具。过多的玩具可能造成收拾及管理上的困扰,而过多为孩子买玩具,也可能造成孩子喜新厌旧的心理。故父母对于玩具的选择应有所考虑与节制,可鼓励孩子利用家中原本拥有的一些废物,如碎布、瓶罐、木块等来自制玩具,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创作能力,更可引发孩子爱惜玩具的心。

玩具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要适合孩子身心的发展,如果孩子年龄太小或者还没有预备好的时候,就让他玩超出能力的玩具,将会使他感到挫折与灰心,反而会造成不良的结果。所以,选择玩具要配合孩子的年龄需要。以下我们来看看各年龄阶段孩子的发展有哪些情况,而什么样的玩具是适合这些阶段的孩子。(接下文)

家长和宝宝一起玩


给宝宝“陪玩”并不是一件很难、很花时间的事情。只要以全部的爱心和耐心走进宝宝眼中的世界,一起享受欢乐时光,无论何种游戏都将成为增进亲子关系的催化剂。

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游戏方法,试一试,一定会让你成为宝宝眼中的“好妈妈、好爸爸”:

一、骰子游戏

主题:数字

目标:让宝宝判断骰子数目的多少,提高对数字的认识

材料:骰子两个、计分表

方法:

1、一定要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才会乐趣无穷。如果爷爷、奶奶也加入就可以玩几个人一组的游戏,并在记分表上列出胜负,宝宝将更有兴趣。

2、两人同时掷骰子,掷出点数多的一方获胜,获胜者在计分表上画上一个圈。最早获得10个圈的一方获胜。

3、结束后,让宝宝自己比较圆圈的数目。

二、认字游戏

主题:语言

目标:让宝宝学会把身边的东西和文字联系起来

材料:纸(便笺纸更方便)、彩色笔、胶带

方法:

1、在纸上画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如桌子、椅子、钟表、宝宝喜欢的玩具等,交给宝宝。稍大些的宝宝可以直接给他写着文字的纸片。

2、妈妈可以用带有旋律的声调唱着问:“桌子,桌子在哪里?”让宝宝找到桌子,也用有旋律的声调回答:“在这里,在这里。”

3、宝宝找到妈妈要求找的东西后,把手中画有同样物品的纸用胶带贴在该物品上。

三、说反义词

主题:语言

目标:让宝宝进行相反词的类推,提高思考力

材料:家中一切可以形成对比的东西

方法:妈妈对宝宝说:“现在我要说一个短句子,但我说到一半就会停止,所以你要仔细听,看看接下去要说什么。”然后问他:“糖是甜的,那么盐呢……”引导宝宝回答“咸的”。如果宝宝答不出来,就让他亲自去尝一尝盐,或回忆一下以前的经验。可参考下述问题:冬天冷、夏天……;白天亮、夜晚……;绿灯前进、红灯……;海绵柔软、石头……;小孩矮、大人……;爸爸是男的、妈妈是……,诸如此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