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女孩的三点实用技巧。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学生大多数的都会去调整心态为自己做好入学准备,提前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可以让我们查漏补缺,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入学准备知识吧!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教养女孩的三点实用技巧》,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从出生到7岁——女孩主要的成长任务是长身体

从出生到7岁这段时间里,女孩的成长任务主要是身体的发育。在这一阶段,女孩将要学会走路、说话、思维,这也为她今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起这一阶段的小女孩,很多父母都会自豪地说:

“我5岁的女儿已经能背将近百首古诗了。”

“我女儿才4岁,她已经能讲很多故事了。”

……

的确,在这一阶段,由于出色的语言和记忆天赋,女孩确实表现的比男孩要优秀,但正因如此,父母更容易犯教育错误。

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一个教育错误就是,为了让女儿在起跑线上表现得更加出色,不惜花重金为女儿报各种辅导班——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但父母们不知道,这是有悖女孩成长规律的。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孩子在10-11岁时才会有理性的思维,如果在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时就强迫她们去理解事物,只会打击家长的积极性并加重孩子的负担。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试图让一个小女孩的思维能力加速发展,这样只会令她在今后的日子里对自己失去信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都知道,女孩是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在她小的时候,她往往为了博得父母的喜欢而努力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比如背诗歌给父母听、学儿歌和舞蹈为父母和他人表演……

但值得女孩父母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是学习的天才。当女孩长大后,很多女孩子很可能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很容易地取得成绩,用成绩来博得父母的喜爱。

当小时候与长大后的落差过大时,脆弱的小女孩就会感觉到无法接受,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也正是很多女孩子小时候性格开朗、聪明伶俐,长大后反而形成内向、自卑个性的最主要原因。

在这一阶段,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二个教育错误就是,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赢得女孩的合作。

其实,如果我们试图让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接受我们所讲的那些大道理,或者听从我们的告诫,这些都是违背女孩成长规律,或者说是拔苗助长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小女孩是不可以理解这些大道理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阶段的孩子所犯的错误呢?

一位妈妈这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以前,我每天要告诉女儿好多次,让她玩完橡皮泥后把它装到盒子里,要不然橡皮泥风干了就不能玩了。

但我发现,她总是记不住我所说的话

大道理对她完全不起作用,于是,我每次都会亲自帮她把橡皮泥放好,我在用行为告诉她该怎么做。我示范了几次之后,女儿就开始模仿我的样子把橡皮泥放好了。

小女孩从出生到7岁只会象征性地思维,父母不能指望她们像大人一样用逻辑思维理解问题,或朝着一个目标有步骤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她们记不住一些家庭的规则,所以父母必须用行动告诉她们怎样去做,并不断地提醒她们。

当然,对于一些女孩必须要避免的行为,例如小女孩经常自己跑到马路上去玩,或者吃掉到地上的食品等,这时父母有必要给她一个明确的态度:“不!没有我的带领,你自己不能过马路。”“你不能吃掉到地上的这些脏东西。”并且父母需要不断地重复并提醒她。只有这样,她才能知道父母所说的话是真的,她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给父母的建议

了解了这一阶段小女孩的特点,父母们还需要了解以下几点知识和技巧。

方法一:这一年龄阶段的女孩需要父母为她做决定

在这一年龄阶段,女孩喜欢的东西会有很多,如漂亮的头花、不同款式的衣服、大大小小的洋娃娃……但父母不能为她们提供过多的选择,因为选择太多,她们反而会感到无所适从。

例如,如果妈妈这样问女孩:“你晚饭想吃点什么?”这个问题对于还外在形象思维阶段的人来说太难了,她们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但如果妈妈这样问她:“宝贝,你晚饭是想吃馒头,还是想吃包子?”这样女孩就能很快做出决定。

有些父母认为,如果给女孩很多选项,让她自己做出选择,这不是很好的教孩子怎样做决定的机会吗?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为女孩提供的选择范围太宽泛了,她们会因不能理性思维而对这些选择感到很困惑。

其实,在女孩7岁之前,许多事情必须由成人来做主,例如吃什么水果、什么时候刷牙、什么时候睡觉等等。

又如,“你想去莉莉家玩吗?”这种问题是小女孩无法自己决定的,这时,父母就要根据女儿平时是否喜欢和莉莉玩之类的线索来判断,如果她确实喜欢,父母可以向她建议:“你可以去找莉莉玩一会呀!”这样女儿就会高高兴兴地找小伙伴去玩。

很多父母也许会认为这样养育女孩有点“专制”了,他们会问:“我们的女儿是怎样想的?”“她自己喜欢怎样做呢?”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如果还没有理

替她做决定。

如果父母在做决定时态度和蔼而又坚决,是很容易赢得女儿的合作的,这样会使她有安全感,因为她知道父母再为她负责。当然,当7岁之后,当女孩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她就不再需要父母再为她做决定了。

方法二:不要让小女孩过早地进入成人世界

一位6岁女孩的母亲曾这样说起她的女儿:

我和丈夫离婚后,女儿已经和她的父亲生活了两年。但最近我发现,我6岁的女儿现在变得像个小妻子,她向我诉说爸爸的工作、爸爸的生活、爸爸对金钱的忧虑以及几乎一切她爸爸过去总是跟我讲的事情。

我的女儿刚刚6岁,我觉得这会对她的成长不利。于是,我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我会努力地使她感觉到轻松。如我会和她玩“过家家”、玩捉迷藏、对她扮滑稽的鬼脸等,但我却发现女儿已经不喜欢这些了。她喜欢同我像大人一样聊天,询问我现在的状况等。我觉得这对她太不公平了。

的确,这对于只有6岁的小女孩来说是很残忍的事情。如此小的年龄就被拉到成人的世界里、就感受到了成人才能感受到的压力,这对她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她甚至还会由于心理不堪重负而造成心理歪曲。

当然,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事例,这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里。但即使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父母也要遵循女孩正常的成长规律,不要过早地把她拉入到成人的世界里。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使女孩受到成人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的影响呢?

首先,我们不能把小女孩看作一个小大人一样来对她开玩笑,如:“你长大后打算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呀?”或者,称她为小淑女,并希望她的行为像大人一样,这些通常都会使这一年龄段的女孩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其次,当女孩做出一些符合她们年龄段的事情时,父母应该及时表扬她,这样她才不会对成人世界感兴趣,或者被成人世界所吸引。

方法三:尊重这一年龄段女孩的情绪

婴儿时代,女孩常常用哭来表达她们感情上或身体上的痛苦。如尿布湿了,感觉到饿了、冷了,或者是孤独了,女孩都会哭。

这时,由于女孩还不会表达,父母总会去耐心地寻找原因,直到婴儿不哭不闹为止。

当女孩会说话之后,她们哭闹的原因也复杂起来,有时是因为她需要父母的关注、有时是她感觉父母不再爱她了、有时还可能是因为她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了误会等。但此时的父母开始不相信女孩,他们开始否认女孩的情绪。如他们经常这样对女儿说:

“你一定不是这样感

“你一定是装的!”

“没事的,打针一点都不痛!”

……

于是,在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女孩开始变得不再喜欢与父母合作,她们有时甚至会像小男孩那样跟父母对着干。这时,女孩的父母开始疑惑了:“我的女儿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呢?”

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女孩越来越不听话,而是她们长大了,她们有了自我意识。当她们的感觉、情绪被父母否定后,她们就会不高兴,于是便有了不与父母合作的行为。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女孩一直做“乖乖女”,父母就要学会尊重她们的自我意识、尊重她们的情绪。

对此,一位明智的父亲很有经验:

一个4岁的小女孩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去看医生,医生会伤害我的。”

“我知道,去看医生,医生就有可能给你打针。你很怕打针是吗?”

“嗯,我不想打针,打针很痛。”小女孩很认真地说。

“爸爸知道打针很疼,爸爸小时候也这样认为,不过你不用怕,爸爸会在你身边一直陪着你的。”

终于,在爸爸的耐心引导下,小女孩同意去看医生。

与男孩相比,女孩要敏感得多,当她的感觉和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她的反应要比男孩强烈得多。因此,有时,认同她的感觉和情绪,往往是促使女孩更乐意与父母合作的主要因素。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对小孩子的教养应该注意那三点技巧(夏季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对小孩子们的教养,许多的家长常常会犯一些的错误,但是他们自身往往认识不到,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教养女孩子所需要注意的一点实用技巧吧,这对于小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从出生到7岁——女孩主要的成长任务是长身体

从出生到7岁这段时间里,女孩的成长任务主要是身体的发育。在这一阶段,女孩将要学会走路、说话、思维,这也为她今后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

说起这一阶段的小女孩,很多父母都会自豪地说:

“我5岁的女儿已经能背将近百首古诗了。”

“我女儿才4岁,她已经能讲很多故事了。”

……

的确,在这一阶段,由于出色的语言和记忆天赋,女孩确实表现的比男孩要优秀,但正因如此,父母更容易犯教育错误。

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一个教育错误就是,为了让女儿在起跑线上表现得更加出色,不惜花重金为女儿报各种辅导班——训练孩子的阅读能力、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但父母们不知道,这是有悖女孩成长规律的。美国的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女孩子在10-11岁时才会有理性的思维,如果在孩子的能力还没有达到时就强迫她们去理解事物,只会打击家长的积极性并加重孩子的负担。

一般来说,如果父母试图让一个小女孩的思维能力加速发展,这样只会令她在今后的日子里对自己失去信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

我们都知道,女孩是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在她小的时候,她往往为了博得父母的喜欢而努力地进行学习和练习,比如背诗歌给父母听、学儿歌和舞蹈为父母和他人表演……

但值得女孩父母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是学习的天才。当女孩长大后,很多女孩子很可能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很容易地取得成绩,用成绩来博得父母的喜爱。

当小时候与长大后的落差过大时,脆弱的小女孩就会感觉到无法接受,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这也正是很多女孩子小时候性格开朗、聪明伶俐,长大后反而形成内向、自卑个性的最主要原因。

在这一阶段,父母最容易犯的第二个教育错误就是,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赢得女孩的合作。

其实,如果我们试图让一个只有三、四岁的小女孩接受我们所讲的那些大道理,或者听从我们的告诫,这些都是违背女孩成长规律,或者说是拔苗助长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一个刚刚学会说话的小女孩是不可以理解这些大道理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个阶段的孩子所犯的错误呢?

一位妈妈这样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以前,我每天要告诉女儿好多次,让她玩完橡皮泥后把它装到盒子里,要不然橡皮泥风干了就不能玩了。

但我发现,她总是记不住我所说的话

大道理对她完全不起作用,于是,我每次都会亲自帮她把橡皮泥放好,我在用行为告诉她该怎么做。我示范了几次之后,女儿就开始模仿我的样子把橡皮泥放好了。

小女孩从出生到7岁只会象征性地思维,父母不能指望她们像大人一样用逻辑思维理解问题,或朝着一个目标有步骤地执行自己的计划。她们记不住一些家庭的规则,所以父母必须用行动告诉她们怎样去做,并不断地提醒她们。

当然,对于一些女孩必须要避免的行为,例如小女孩经常自己跑到马路上去玩,或者吃掉到地上的食品等,这时父母有必要给她一个明确的态度:“不!没有我的带领,你自己不能过马路。”“你不能吃掉到地上的这些脏东西。”并且父母需要不断地重复并提醒她。只有这样,她才能知道父母所说的话是真的,她才会真正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行为是不被允许的。

给父母的建议

了解了这一阶段小女孩的特点,父母们还需要了解以下几点知识和技巧。

方法一:这一年龄阶段的女孩需要父母为她做决定

在这一年龄阶段,女孩喜欢的东西会有很多,如漂亮的头花、不同款式的衣服、大大小小的洋娃娃……但父母不能为她们提供过多的选择,因为选择太多,她们反而会感到无所适从。

例如,如果妈妈这样问女孩:“你晚饭想吃点什么?”这个问题对于还外在形象思维阶段的人来说太难了,她们往往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但如果妈妈这样问她:“宝贝,你晚饭是想吃馒头,还是想吃包子?”这样女孩就能很快做出决定。

有些父母认为,如果给女孩很多选项,让她自己做出选择,这不是很好的教孩子怎样做决定的机会吗?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为女孩提供的选择范围太宽泛了,她们会因不能理性思维而对这些选择感到很困惑。

其实,在女孩7岁之前,许多事情必须由成人来做主,例如吃什么水果、什么时候刷牙、什么时候睡觉等等。

又如,“你想去莉莉家玩吗?”这种问题是小女孩无法自己决定的,这时,父母就要根据女儿平时是否喜欢和莉莉玩之类的线索来判断,如果她确实喜欢,父母可以向她建议:“你可以去找莉莉玩一会呀!”这样女儿就会高高兴兴地找小伙伴去玩。

很多父母也许会认为这样养育女孩有点“专制”了,他们会问:“我们的女儿是怎样想的?”“她自己喜欢怎样做呢?”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如果还没有理替她做决定。

如果父母在做决定时态度和蔼而又坚决,是很容易赢得女儿的合作的,这样会使她有安全感,因为她知道父母再为她负责。当然,当7岁之后,当女孩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她就不再需要父母再为她做决定了。

方法二:不要让小女孩过早地进入成人世界

一位6岁女孩的母亲曾这样说起她的女儿:

我和丈夫离婚后,女儿已经和她的父亲生活了两年。但最近我发现,我6岁的女儿现在变得像个小妻子,她向我诉说爸爸的工作、爸爸的生活、爸爸对金钱的忧虑以及几乎一切她爸爸过去总是跟我讲的事情。

我的女儿刚刚6岁,我觉得这会对她的成长不利。于是,我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我会努力地使她感觉到轻松。如我会和她玩“过家家”、玩捉迷藏、对她扮滑稽的鬼脸等,但我却发现女儿已经不喜欢这些了。她喜欢同我像大人一样聊天,询问我现在的状况等。我觉得这对她太不公平了。

的确,这对于只有6岁的小女孩来说是很残忍的事情。如此小的年龄就被拉到成人的世界里、就感受到了成人才能感受到的压力,这对她的成长是很不利的,她甚至还会由于心理不堪重负而造成心理歪曲。

当然,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事例,这个小女孩生活在一个离异的家庭里。但即使在一个正常的家庭里,父母也要遵循女孩正常的成长规律,不要过早地把她拉入到成人的世界里。

那么,怎样才能避免使女孩受到成人生活中的烦恼和忧虑的影响呢?

首先,我们不能把小女孩看作一个小大人一样来对她开玩笑,如:“你长大后打算找一个什么样的男朋友呀?”或者,称她为小淑女,并希望她的行为像大人一样,这些通常都会使这一年龄段的女孩感到困惑或不知所措。

其次,当女孩做出一些符合她们年龄段的事情时,父母应该及时表扬她,这样她才不会对成人世界感兴趣,或者被成人世界所吸引。

方法三:尊重这一年龄段女孩的情绪

婴儿时代,女孩常常用哭来表达她们感情上或身体上的痛苦。如尿布湿了,感觉到饿了、冷了,或者是孤独了,女孩都会哭。

这时,由于女孩还不会表达,父母总会去耐心地寻找原因,直到婴儿不哭不闹为止。

当女孩会说话之后,她们哭闹的原因也复杂起来,有时是因为她需要父母的关注、有时是她感觉父母不再爱她了、有时还可能是因为她与小伙伴之间发生了误会等。但此时的父母开始不相信女孩,他们开始否认女孩的情绪。如他们经常这样对女儿说:

“你一定不是这样感

“你一定是装的!”

“没事的,打针一点都不痛!”

……

于是,在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女孩开始变得不再喜欢与父母合作,她们有时甚至会像小男孩那样跟父母对着干。这时,女孩的父母开始疑惑了:“我的女儿为什么越来越不听话呢?”

其实,并不是我们的女孩越来越不听话,而是她们长大了,她们有了自我意识。当她们的感觉、情绪被父母否定后,她们就会不高兴,于是便有了不与父母合作的行为。所以,要想让我们的女孩一直做“乖乖女”,父母就要学会尊重她们的自我意识、尊重她们的情绪。

对此,一位明智的父亲很有经验:

一个4岁的小女孩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去看医生,医生会伤害我的。”

“我知道,去看医生,医生就有可能给你打针。你很怕打针是吗?”

“嗯,我不想打针,打针很痛。”小女孩很认真地说。

“爸爸知道打针很疼,爸爸小时候也这样认为,不过你不用怕,爸爸会在你身边一直陪着你的。”

终于,在爸爸的耐心引导下,小女孩同意去看医生。

与男孩相比,女孩要敏感得多,当她的感觉和情绪被父母否定之后,她的反应要比男孩强烈得多。因此,有时,认同她的感觉和情绪,往往是促使女孩更乐意与父母合作的主要因素。

本网站小编总结:现在的父母们教育小孩子有偏差是常有的事情,若是平时家长们不了解孩子们的秉性就很容易出现一些教育上的错误,因此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更多的了解一些教育方法的技巧与方法,让小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成长!

培养乐观宝宝的三点建议


你的孩子快乐吗?有关专家认为,快乐,是一种态度,习惯对烦恼微笑的态度;是一种能力,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的能力;是需要精心培育的品质。

妈妈的话:我觉得女儿比较快乐的,因为她学会了包容,在楼下玩的时候,遇到很自我的孩子,她会让他们先玩。

我们平时经常跟她说:“人没有完美的,发扬自己的优点就可以了。”所以,即使遇到有人对女儿不够好,她也很容易忘记怨恨。当然女儿也有不快乐的时候,譬如前段时间她会时常拒绝练钢琴,我就用朗朗等人激励她:“要弹好琴,就得天天练。”现在她已同意这个观点。不过,遇到她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会把弹琴的时间缩短一些。我觉得,一个孩子整天笑并不一定就是快乐,快乐是她能够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而不是整天都遇不到困难。

专家分析:孩子的快乐不是来自有漂亮包装的礼物。事实上,过度溺爱孩子,给他买很多玩具、不让他有任何不好的情绪,到了青春期他反而会有更多叛逆、更不开心。评价快乐的最好标准是来自于内心。因为,在未来成长的路上,孩子还要面对竞争、面对压力,各种各样的问题都会使他们不开心。所以,快乐的多少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孩子内心战胜困难力量的大小,他与人的关系如何以及他对待世界的态度。内在的力量和智慧,会使孩子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保持快乐。

建议1:教会社会技能

社会技能在生活中可以时时学习。譬如父母扮孩子,让孩子扮演老师或者他要沟通交流的人,示范给孩子看他该如何做;或是父母扮演老师,向孩子提一些问题。这样以后当老师再和孩子交流时,他就不会害羞了。当孩子做对了,就要及时给予恰当表扬,有时只是因为他表达清楚了一句话,或者说对了一句词。尤其要为孩子创造融入团队游戏的机会,让他与小伙伴们充分沟通和交流,哪怕是发生争执,也是一种锻炼。

提示:如果孩子缺了去图书馆的那一课,让孩子自己向老师请求能否补上。需要告诉孩子的是,学会请求也是一种技能。

建议2:帮助建立自信

越早让孩子知道自己被需要越好。要让孩子知道,自从有了他,你们的生活变得更好。研究发现,喜欢体育运动的孩子可能成为一个主动而身体力行的人。要在生活中引导孩子热爱户外运动和参与身体锻炼,这对孩子确立自信是很有益处的。不仅能增强孩子的体能和力量,还能有机会让他开心大笑,有助于舒缓压力。音乐、舞蹈、美术都可以丰富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感受到快乐和更多自信。

当然,随着孩子的渐渐长大,就要培养孩子同情心,要注重别人的情感,及时纠正孩子不友善的举止。

提示:如果孩子出现有些问题,父母如果试图帮助孩子改正或“收拾”残局,反而会损害他的自信心。

建议3:鼓励独立性格

从系鞋带到安全过马路,每一步都是孩子迈向独立的里程碑。平时不要假设孩子什么都不能做,其实只要父母给孩子尊重和关注后,孩子就可能做很多令人惊喜的事情。父母可以经常参与孩子的活动或游戏,也可以让孩子参与择菜、搅鸡蛋等家务活,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成就感。当孩子告诉父母他能做什么时,要认真倾听。但绝对不要无视孩子所犯的错误,尤其是父母听到有关孩子的负面评价时,不要沮丧,更不要喋喋不休;当孩子遇到阻碍时,父母要帮助他分析和判断,让孩子说出解决的方法;当孩子听到不同意见时,父母要给予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判断,以增强他的自我意识;当孩子觉得他有能力解决问题时,自然就会带给他快乐和成就感。

提示:身心健康的孩子,他们会为自己所能完成的事情而骄傲,而不会为自己长得怎么样或穿得如何而焦虑。

选择幼儿园的三点必要的原则


给孩子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幼儿园是很多妈妈的困惑,想当年自己也曾为此伤过脑筋。

最后,我想清楚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幼儿园,定下目标后就开始“火力侦察”。实践证明,我的方法是正确的,儿子在幼儿园的两年中不仅成长得很健康、很快乐,而且还学到了不少好东西,更重要的是迅速改掉了陪睡、含饭、胆小等一些让我头疼的坏习惯。

我选择幼儿园的原则有三点:

·不求名气

因为名气响的幼儿园虽然各方面的设施会比较好,但想去的人也会比较多。再说,通常幼儿园教师的素质是由两方面组成的,一是相关的专业水平,再一个是爱心。我认为,专业水平主要体现在园长身上,而爱心更多的是由老师来传达。这两个人的水平,远比幼儿园的名声、排场以及硬件设施更重要。

·路程适宜

孩子毕竟还小,如果每天路上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的话,还不如让孩子早上多睡1小时,放学后在活动场多玩1小时。尤其是当孩子有个头痛脑热,或是发生紧急情况,一般父母都得赶到幼儿园,距离是万万不能忽略的。

·卫生状况

我去幼儿园考察重点是厨房和厕所,看看卫生状况如何,并留意楼梯和墙角、桌角是否有保护孩子的措施,以判断安全情况。

除此之外,幼儿园能否提供比较畅通的父母和园长的交流通道?是否能经常组织父母参与教学或活动的项目?如果有紧急情况时,能否直接畅通地找到负责老师?当我对这些关键的情况了解后觉得比较满意,就断然地决定,这就是儿子的成长乐园。

幼儿园家长会的三点启示


时间是一条金河,又是一年开学季,不少的同学都会去收心来为新学期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更快的适应开学的生活,你收藏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园家长会的三点启示》,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多多幼儿园每年有两次家长会,这次是多多升入preschool以来第三个家长会,也是新老师MissLisa执教半年后的第一次家长会。早就听说Miss Lisa对孩子的要求比较高(with high expectations),通过这次家长会,我对此也小有体会。

从Miss Lisa那里了解的情况跟我想象的差不多,小多在学业方面属于超前发展,在行为社交方面属于符合年龄的要求(age appropriate)。这一次在开家长会之前,学校发给每个家长一张小单子,要家长把想要和老师交流的话题写下来。我写的问题是:1.多多是不是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circle(在圆圈时间是不是主动参与,就是有没有举手回答问题之类的)。2.多多在社交方面的表现。3.是不是每天睡午觉?(忘了问他每天吃饭的时候表现怎么样了)

老师回答如下:

1.他是不是主动参与,极大程度上与他的性格和情绪有关。有时他会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有时他就不想参与(比如低头不语),但不意味着他没有听,如果你问他,他都知道答案。而且老师说多多的理解力和逻辑性很强。我也深知我家这位是性格偏内向的满热型。老师说这很正常,即使是大人也有很多虽然什么都知道但不喜欢主动分享的,都是性格的原因。她说她班上总有几个孩子每次都举手,喜欢引人注意,但往往是答非所问,比如他们讲感恩节的来历,讲完问问题的时候,一个举手的孩子就想告诉她,他去了迪斯尼。她有时侯的做法就是让孩子们一个接一个轮流回答,这样每个孩子都有表达的机会。我继续问以后上了公立学校是不是老师很注重孩子的主动参与。Miss Lisa说老师都是鼓励主动参与的,如果是个好老师,她应该了解孩子的不同性格进行引导,而不是强迫他们主动参与。

2.社交发展:老师说多多是个sociable kid(善于交际,合群的)。他有自己固定的朋友,也和其他的孩子一起玩。

3.多多还睡午觉,这说明他身体还需要。

接下来老师给了我一些她的建议,从中我也有了三大收获。

收获一:有关写字。MissLisa说她各人对孩子的书写比较挑剔(picky).多多现在已经养成什么都写大写的习惯,这习惯一定要改。多多一开始爱上拼字写字的时候我都是教的大写,要是当时早点注意就好了。Miss Lisa给了我一张学校用的书写体的样板,让我回家带着多多常练习。而且她教了我一个很好的办法。在烤盘上撒上盐(或者沙子),然后就让孩子用手指写字母,这样一来,手指对写字母有了感觉而且这样的办法也不枯燥,孩子都喜欢。回家一试,果然灵验,真佩服老师的高招。毕竟人家专业训练出来的幼教工作者,就是不一样。

收获二:多多的pincer grasp(用拇指和食指拣起物件,其实就是手指精细动作)还可以进一步训练加强,方法就是多做手工,例如剪纸,穿珠子等。Miss Lisa说男孩子往往在家里玩的是积木,车呀什么的,应该再加强点手指精细动作的训练。后来我在网上查了查,还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有助于提高pincer grasp的能力,就是把一堆硬币扔在地上让孩子捡起来然后分类,既锻炼了手指精细动作,又认识了钱币。

收获三:有关集中注意力,专心做事情。多多在上Toddler班的时候,他的老师就跟我说多多做教具的时候从来不会半途而废,一定会从头到尾完成。但是最近我发现小多做事情有点不太专心了。难道是长大了,脑子里想的东西多了,身边的诱惑多了?我真是不得而解。Miss Lisa也说有时候小多操作教具的时候会用很长的时间,比如他看到旁边的小朋友做的不对,跑去纠正别人,自己的就扔在那里了。Miss Lisa说这很正常,四岁孩子的注意力本来就不是很长.她建议多做拼图(puzzle)有助于集中精力。我这个雷厉风行的人,对老师的话不敢怠慢,马上购入几盒70片左右的拼图。

20分钟的家长会,有种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也让我对多多的老师刮目相看了。

怎么培养女孩更果断?


伴着清脆而熟悉的铃声,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同学们都会为迎接新学期的挑战做一些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克服假期综合症,你有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文章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怎么培养女孩更果断?”,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许多父母总觉得自己的女儿还小,尤其对相对羸弱的女孩来说,不管什么事情都会帮她作好决定,父母认为那是爱女儿的表现。

其实不然,爱默生曾说:“你要教你的孩子走路,但是,应由孩子自己去学走路。”把孩子看成是一个自立的人,使其能自行决定自己的行动,并且实行自己的决定。

家长要努力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给孩子自主的机会,充分调动孩子自身的积极性。

谢军是享誉世界的国际象棋特级大师,曾获得过多项世界冠军。很多人羡慕她的辉煌成就,但很少有人知道,她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完全是因为父母给了她自主的机会。

1982年,12岁的谢军小学即将毕业,但她却面临了两难境地:是升重点中学还是学棋,在这个分岔口谢军举棋不定。

小学6年中,谢军曾有7个学期被评为三好生,这样品学兼优的学生,学校当然要保送她上重点中学。

但是,国际象棋的黑白格同样吸引着谢军和她的家人。在这个节骨眼,母亲的一席话给了谢军莫大的勇气,让年纪小小的她学会了自主,学会了对自己负责。

母亲叫来了谢军,用商量的语气说:“谢军,抬起头来,看着母亲的眼睛。你很喜欢下棋,是不是?”

这是母亲对女儿选择道路的提问,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女儿将来命运的提问。

谢军目光坚毅、严肃地看着母亲的眼睛,坚定地说出7个字:“我还是喜欢学棋。”

听了女儿的话,母亲同意了她的选择,同时也严肃地说:“很好,不过你要记住,下棋这条路是你自己选择的,既然你作出了这个重要的选择,今后你就应该负起一个棋手应有的责任。”

一个12岁的女孩很难懂得和理解这段话,但谢军却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正是母亲的这段话,使谢军受益颇深。假如当初没有母亲这段话,或者是父母武断地决定了女儿的前途,都不会有今天的谢军,也不会有中国这位国际象棋“皇后”。

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家庭教育有什么启发呢?作为父母又应该从中悟出些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像故事中的谢军的母亲一样,孩子的事情让她自己决定,父母自己只提出参考意见,即不要让孩子一味地跟从父母的决定,应让孩子用自己的意志去取舍或选择事物,令其有自我决定的机会,并在决定事物的过程中,培养出肩负责任的自主性与积极性。另外,独立性与自律性,也可从中培养。

让孩子学会如何作决定。当然,在培养孩子自己做主的能力时,也应注意:

第一,不要给孩子太多的选择,如“你想穿什么颜色的毛衣?”孩子可能会提出家中没有的东西,若父母不能顺从时,反而会使孩子对父母失去信任。而应该问,“你想穿这件绿毛衣,还是那件红毛衣?”

第二,不能让孩子选择有害、不安全的事,因为孩子还不能完全地判断出什么有危险。例如,冬天一定要穿棉衣,没有选择余地,是必须执行的,但可给些其他的选择:“这棉衣由爸爸给你穿?还是妈妈帮你穿?”而不能说:“你要不要穿棉衣?”

第三,孩子作决定时,不要给其很大压力。如果孩子的决定不太合理、恰当,大人可给些提醒。如果孩子作决定后,遇到挫折,产生了失败感,父母也要给予帮助。孩子作决定的机会不可太多,以免给她太大压力。

第四,根据孩子的愿望,运用大人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孩子作一些决定。这是大人与小孩共同作出的决定,是帮助孩子作决定的好方式。如“要下雨了,在图书馆里避雨比操场上好些”,这是要大人进入孩子的选择中去。在判断正确与错误的选择时可说:“我们已答应某某去展览馆,不遵守诺言是错误的。”应该让孩子知道作决定的同时是要负责任的。

父母应让孩子知道,只要尽力而为作出比较合适的决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十全十美。但如果强调可以随意作决定、可犯错误,孩子就会随随便便地作决定。该让他知道作决定的后果,从而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判断能力。

如果孩子坚持穿裙子去操场玩,结果不小心弄破了皮肤,你不应说,“瞧,我叫你穿裤子没错吧”,而应说,“你想一想,如果我们下次再来操场玩,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好自己呢”。

随着孩子的成长,经验的增多,作决定的能力与技巧也会渐渐提高。这时,父母要舍得对孩子放手。让孩子学着自己去生活,让她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找到自我。鼓励她在有困难的情况下要依靠自己的才干与能力解决。多给孩子思考的机会,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怎么培养女孩的语言天赋?


细心的父母常常会发现,女孩在说话方面要比男孩来得早,学得快,她们很早就会咿咿呀呀地“演讲”了。

这正是女孩很早就显示出的天赋之一。由于女孩大脑结构的优势,女孩通常能够比男孩更早、更生动、更流利地使用语言,通常男孩到4岁半才能讲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女孩在3岁时就能做到了。

培养女孩的语言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妞妞就是一个例子:

当妞妞还未出生,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妞妞就接受了妈妈的双语胎教。这也跟妈妈的工作有关,因为妈妈是一位英语教师,生活中一半的时间说的是英语,因此,妞妞便受到了熏陶。

当妞妞长到7个月大的时候,虽然还不能说话,但她已经喜欢听英文歌曲了,不管是DVD里播的,还是妈妈给她唱的英文歌。她只要一听到,就会立马停止哭泣或者放下奶嘴掉过头来寻找声源。

妞妞也非常容易在歌声中入睡,3岁的时候,妞妞就能用英文和妈妈交流了,现在说英文成了妞妞感觉最轻松的事情。

正是由于女孩天生具有这种天赋,所以父母更应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及早培养女儿这方面的能力。

一项根据2006年上海高考的全部考生数据的调查研究发现,在英语成绩上,男生群体的平均分较女生群体的平均分要低2~3分;男生群体英语测试总分比女生群体英语总分低达14.85分,相当于英语考试分数标准差的65%。

这份调查增强了我们对女孩语言天赋的关注。细心的家长都会发现,当同龄的小男孩还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时,小女孩已经可以跟人聊天了。“口齿伶俐”“伶牙俐齿”,好像都是在形容女孩的能言善辩。当然,这绝对不是偶然,而是和女孩的生理特点有关。人脑负责语言功能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大脑的左侧,左脑具有语言功能,擅长逻辑推理;右脑具有形象思维能力,但不具有语言功能。一般情况下,女孩的左脑要比右脑发达。因此,通常男孩到4岁半才能讲清楚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而女孩3岁时就能做到了。等女孩长到16岁时,联系着大脑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胼胝体要比男性的大25%,这使得她的左右脑半球交流更多,更容易用语言表达情感。甚至女孩大脑内,负责语言和写作的区域更活跃,所以女孩较男孩能使用更多的词汇,写作也更生动、细腻。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鼓励女孩回家说说学校里发生的新鲜事。家长需要仔细地倾听她所说的每处细节,注意女孩叙述的条理性(时间顺序、地点顺序等),以及是否用词准确,是否能够让没有亲身接触的人听懂。

家长也可以问一些简单但很具条理性的问题,比如:“老师怎么教你做游戏的?”或者“你今天怎么刷的牙?”家长可以从这些简单的问题入手,去发现女儿是否能够准确地把握叙述顺序。如果她做得很好,再从更高的层次—叙述的简洁和准确等方面来要求。

家长还可以通过让女孩把刚刚看过的故事讲给父母听,以此去判断她是否弄明白了故事所要讲的事情。当然,每天讲一个故事就好了,否则会导致女孩出现抵触情绪。

总之,家长要注意最大限度地发挥女孩的语言天赋,使之成为她智力发展的强项。

培养女孩的好奇心很重要


在女孩的生活里到处都充满着好奇,女孩在一些千奇百怪的想象里成长着。作为父母,应该注意保护好而不要扼杀女孩的好奇心。

园园14个月时,有一次全家去酒店吃饭,酒店的地上铺的是一种渗花瓷质砖。

园园指着一块地砖问:“妈妈,这是什么?”

妈妈耐心地解释说:“这是一块地砖,它铺在地上,又好看又容易打扫卫生。”

女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指着另一块地砖问:“这是什么?”

妈妈依旧耐心地说:“这也是一块地砖。”可是女儿并不罢休,兴味盎然地指着一块又一块的地砖不停地问:“这是什么?这是什么?这是什么..”直到把所有的地砖都指了一个遍,才心满意足地说:“我知道了,这些都是地砖,都是用来铺在地上的。”

这时妈妈才惊异地发现,女儿并不是在简单地重复同一个问题,而是在进行一个从无数单个事物中发现其普遍规律的抽象的思维活动。

园园发现每一块地砖的花纹虽然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都是铺在地上的。”

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发现: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就是这样开始和起步的。

园园的行为说明: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你注意保护女孩的好奇心了吗?下面两个问题,请家长仔细思考后再回答:

1.平时带女孩出去时,有没有利用女孩的好奇心启发女孩去观察、发现新事物?

2.当女孩的问题多了以后,有没有不耐烦或是冷漠地对待女孩的好问?

总之,女孩对新事物永远是充满好奇的,对大人来说,一个红玻璃杯子并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在女孩眼里,却可能是一个无头绪的、不可思议的红块块,她摆弄过来摆弄过去,认为是一个好玩的、很有趣的东西。

一般来说,女孩周围的一切事物对她来说都是新鲜的、令人激动的东西。在日常生活中,女孩逐渐熟悉了这些东西,知道了它们在生活中应有的状态,一段时间之后,这些也就不再是她感兴趣的东西了。

因此,女孩好奇心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外界许多事物的刺激下,好奇心也在不断增强。大人如过于考虑安全问题,而让女孩躲开有危险性的东西,就等于掐掉了好奇心的幼芽,压制了女孩能力的增长。

玉玉今年6岁,聪明伶俐,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

有一天,爸爸妈妈在厨房做饭,玉玉独自在客厅里玩耍。突然间她对一个精致的动物玩具产生了兴趣,想拆开来看个究竟。可是,拆开以后,就再也装不上去了。

母亲看到被“肢解”的新玩具后,十分生气地对玉玉说:“你怎么这么顽皮,这可是爸爸送给你的生日礼物,刚买没几天,你就把它拆了,看爸爸怎么收拾你!”

玉玉惴惴不安地等待着爸爸的惩罚。可出乎意料的是,爸爸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着对她说:“玉玉,爸爸跟你一起把玩具装好,行吗?”

就这样,爸爸和玉玉开始一起来摆弄这些玩具零件。在拆装这些玩具的过程中,爸爸不断地给玉玉讲解玩具的构造,鼓励她自己完成组装玩具的任务。经过两个小时的努力,父女俩终于成功地将玩具恢复了原状,玉玉还从中学到了很多机械知识。

能拆开玩具,说明孩子有求知的欲望,能自己去看待问题、研究问题。当父母的不能一味地批评,更不能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否则的话,就可能扼杀了一个人才,因为掌握生存的技巧就在于你敢不敢去探索知识,去探索未来。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成才,为了给女儿努力的方向,他们不惜花钱让女孩上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向女孩讲述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希望借此能帮助女孩找到成才之路。但父母们或许不知道,可能仅仅是对女孩兴趣和好奇心的一点点不耐烦或批评,就可能改变女孩一生的命运。

建议父母对于女孩由于好奇而提出的问题应该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不要阻止女孩探索性的行为,如拆卸玩具或其他物品。对于女孩感兴趣的小制作或小发明要加以引导、启发。

不要扼杀女孩的好奇心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你注意保护女孩的好奇心了吗?平时带女孩出去时,你有没有利用女孩的好奇心启发女孩去观察、发现新事物?当女孩的问题多了以后,你有没有不耐烦或是冷漠地对待女孩的好问?女孩对新事物永远是充满好奇的,作为父母,应该保护好而不要扼杀女孩的好奇心。

胎教技巧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