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4个小细节,娃突然就听话了。正面引导孩子才是正道,不能总是着急,发火也是毫无用处的,很多父母其实都有这方面的疑问。

下午去咖啡店,看见一位身着姜黄色廓形大衣的潮妈带着大概2岁的女儿坐在一旁的沙发上,看样子像是在等闺蜜约下午茶。桌上摆着一杯滚烫的焦糖玛奇朵,装在敞口的马克杯里。

小女孩大概尝过甜甜的奶油,伸手就去抓杯子。

「不要动!」妈妈一边看着手机,一边轻声说道。但小女孩对妈妈的要求无动于衷,继续动着扭着,想吃杯子里的奶油。

「不要用手去抓!」妈妈的声音大了一点。话音刚落,小女孩就用手去抓杯面上的奶油,然后将蘸满焦糖奶油的手往嘴里塞,还促狭地看着妈妈。

「都跟你说了不要用手去抓,不要用手去抓,你怎么非不听话?」妈妈有点恼怒,呆在座位上生气地说:「手那么脏,到时候你肚子痛可别怪我。听到没?不要用手去抓!」谁知,小女孩又一次探手去抓。

这时,妈妈突然暴怒起来,她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一把抓住小女孩的手,将她手掌捋平,伸手啪啪打了好几下,小女孩「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都跟你说了多少遍,不要用手去抓!不要用手去抓!你怎么就是不听话?」

孩子怎么就是不听话?

从建议到劝阻再到打手的惩罚,这位妈妈提出了这样的疑问。相信,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疑问。那么,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几个细节。

细节一:否定命令句

稍微留意一下成人的禁令就会发现,这些句式都是「否定词+要求」的,但这种句式恰恰不用于5岁以前的孩子——他们只会get到最后几个词,做出完全相反的事。也就是说:

【不要用手抓】->【用手抓】

【不许再看动画了】->【看动画了】

【别乱扔玩具】->【乱扔玩具】

【不能吃巧克力】->【吃巧克力】

看起来是不是很傻?但宝宝真的会忽略最前面的否定词。

有时候,宝宝真的不是故意和你对着干,他只是太容易忽略最前面的那个否定词罢了。

细节二:动作先于大脑

孩子的动作是先于大脑的——当他从一个完全未开化的小野人渐渐成长为文明社会的一员时,也许理解了接下来要学习的规则,但动作却总是停留在前一个阶段。

最初的时候,孩子的脑回路是【我想吃奶油】->【直接用手拿吧】;随后,他们慢慢了解到应该洗手、应该用工具、不要直接用手抓,这时他们的脑回路变成了:

【我想吃奶油】->应该先洗手?->【直接用手拿吧】

【我想吃奶油】->应该用勺子?->【直接用手拿吧】

【我想吃奶油】->不能用手抓?->【直接用手拿吧】

虽然这时他们的小脑瓜里已经开始有了文明的思考,但身体动作还是沿袭了以前的习惯,直接用手去拿了。他确实听见了你的话、也隐约能记得相关的规则和约束,但身体本能的动作还是更快了一步。

细节三:仅靠语言制止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口头教育」小朋友,因为我们相信孩子是「能讲明白道理的人」。

可是,很多时候即使是成人之间沟通也存在很多问题,更别提只用语言和孩子沟通了。

虽然语言上劝阻了,但身体却一动不动——孩子是很敏锐的,他会感到你并没有真的很在意这件事,他的行为除了获得一些语言反应外,并未受到其他阻碍。因此,他就会继续之前正在做的事。

细节四:未好好阐明规则

一开始阐明规则的时候,这位妈妈只是轻声劝阻,孩子可能都没注意听到具体的内容,更不认为妈妈是在和自己说话——毕竟妈妈的眼睛看着手机,只用余光瞄着女儿,然后嘴边带出了几句话。

虽然她确实向女儿规定了要求和边界,但这种完全不正式、没有仪式感的沟通,孩子也不会放在心上。

既然找到了问题,「怎么说孩子才会听」也就有了答案:

1.「该做什么」,而非「不要做什么」。例如,可以告诉孩子「拿勺子舀奶油」、「先洗手再抓东西」,而不是「不要用手」。

2.语言引导,动作也要跟上。例如,可以告诉孩子「去洗手」的同时,握住孩子的手,用行动去制止他直接拿脏手抓东西的行为。

3.有仪式感地阐明规则。例如,可以蹲下来,将孩子搂在怀里,平视着孩子的双眼,告诉他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尤其是要在不良行为发生之前,就提前划定边界。

4.平时养成好习惯。例如,在平时就要制止孩子用脏手拿东西的行为,这些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朝一夕,而是需要家长持之以恒地付出努力。

相关阅读

让孩子更听话的教育小技巧


要想与宝宝之间更加合作点,还需要彼此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父母不要总是唠叨宝宝所犯的每一个小的错误,这样会给宝宝年幼的自尊心带来伤害。而且宝宝如若总是受到妈妈的批评,自信心都会大减。因此,妈妈们最好每天都给孩子正面的评价,夸赞宝宝,而不是大声斥责。另外,产后的妈妈们工作无论怎么忙,也要挤出一定的时间来陪伴宝宝,陪同他们一起做喜欢的事情。

其次,对于宝宝,父母一定要做为一个鼓励者陪伴在他身边。不要因过分担心宝宝,而不厌其烦地告诉他做事情的每一个细节,因为您这样做等同是在"监控"他的人生,本质上来说您对自己的宝宝还是不够自信。因此,尽量给小宝宝们独立完成一些小事情的机会。在宝宝遇到的挫折中,尽管你很想帮忙或对他做的事情想抱怨,但你还是应该放手让他自己解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你可以在这个过程中,稍微用一些简单的句子或者小提示帮助他解决问题,例如:“我知道你很生气,但是,你可以好好跟小朋友说话,而不要这么大声嚷嚷的。”

再次,对宝宝屡教不改的情况下,不要大声斥责,也不要打骂,因为长时间的暴力或者怒火,是得不到宝宝跟你合作的契合点的,反而会让你更加愤怒,让小孩对你更加抗拒,并更加调皮难改了。因此,时刻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轻易地向孩子宣泄你的愤怒和沮丧。当你宝宝跟你发小脾气的时候,你不能发火,相反,应该"借"你的冷静给小朋友。告诉他他做了什么不对的事情,并且给他另外一个选择。例如,"踢东西是不对的。你可以告诉我你生气了,但是不需要踢东西。"

面对小宝宝不断地顶嘴,很多的妈妈忍耐程度有限,但你要发现原来小宝宝有时顶嘴也只是他宣泄情绪的方式。如果你此时反驳他,就可能引发骂战。只会让他更加不愿配合。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谅解,并用正确的语言和方法教导他们听话和做事。

而且,在与宝宝谈话中多用“我”进行陈述,而不是多次地说“不”,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行为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诸如:“看到你这样扔东西,我感到不开心”。“如果你再这样扔食物,我会拿掉你的盘子”。

以上这些都是让孩子更加听话的小技巧。平时要多加留意,如果发现,自己和宝宝的关系陷入恶性循环,就要在生活中做出改变了。

家有“小尾巴”孩子 教养有技巧


婴儿期的宝宝喜欢和家长呆在一起,像个”小尾巴“粘着家长,尤其是妈妈,这会让妈妈很有成就感。而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独立性逐渐增强,此时家长适时的引导和帮助对孩子从依恋走向独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依恋关系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1、安全型依恋:母亲在孩子身边,孩子很放松愉悦、母亲离开时孩子会难过或哭泣,母亲再出现孩子则很开心;

2、矛盾型依恋:母亲在身边时,孩子紧紧抓牢母亲,母亲离开孩子则焦虑哭泣、而母亲返回时,孩子则生气又想靠近又想抗拒母亲的亲近,甚至连踢带打。

3、回避型依恋:无论母亲去留孩子都无所谓、很冷漠。

依恋是未来孩子自身安全感及与其他人之间关系尤其是家庭、婚姻关系重要的基础。所以一定要给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即安全型依恋。

同时,不同孩子与妈妈的依恋情结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孩子和妈妈单独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喜欢缠在妈妈身边,对探索活动不积极,对陌生的人和事表现拘谨和退缩;在妈妈将暂时离开的时候,他的情绪反应会非常强烈,会反抗,大喊大叫,或很悲伤地哭闹;如果妈妈返回来,他会急切地寻求妈妈的安慰,不容易平静。

母子之间的依恋关系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作为妈妈,是否想过从自己的身上找找原因呢?研究发现,母子之间的这种缠人型依恋关系的形成,是与母亲的特点息息相关的。你不妨注意观察一下别人家的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是怎么样的,也不妨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在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总是喜欢孩子黏在自己身边;是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孩子的依恋,不鼓励孩子离开自己;在孩子独立活动的时候,你总是担惊受怕,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对孩子的探索行为总是时时表现出保护过度。

妈妈如果这样做与其说是对孩子的爱,不如说是对孩子的禁锢。起码可以说,这种爱不能算是积极意义上的爱。所以建议有这些问题的妈妈调整爱孩子的策略,适当放手,鼓励孩子独立地探索环境。

小技巧 激发宝贝的涂鸦兴趣!


孩子们都喜欢涂鸦,但是幼儿对绘画的兴趣不是天生就有的,那么怎样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呢?我们以下就为大家总结了一些小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宝贝们进行兴趣培养,让宝贝们爱上绘画。

方法1利用童话语言

用童话的语言指导幼儿不断提高绘画水平,是幼儿容易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有一次,一个孩子在画葫芦时,下笔时画得太小了,想画另一张,我有意地“误解”道:“葫芦妈妈身边长了一棵葫芦宝宝,你先画了小宝宝,妈妈长得什么样,快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孩子一听,高兴了,马上回到座位,在小葫芦旁边画了另一些小葫芦,画完还跑到我身边告诉我:“你看,葫芦妈妈生了这么多小宝宝。”童话式的评语还能对孩子的每一点发现、创造和进步给与温馨的表扬、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方法2结合手工活动

这里所说的手工活动包括泥工、纸工活动,爱玩泥、撕纸是孩子的天性,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自然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捏泥、撕或折纸、粘贴的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时表现此物体。例如:为了让幼儿感知、理解对称,我们先让幼儿玩染纸。通过折叠、印染等一系列活动,幼儿感知了对称,在绘画时,他们对画对称物丝毫不觉得困难。再如:用棉签画“串儿红”前,先进行撕纸,有序粘贴活动。幼儿通过粘贴,对花形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也就很容易了。

方法3注重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有些孩子爱画相同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这样会影响绘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应该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里成长的重要方式。举例来说,带孩子爬山、游泳、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可以说是丰富孩子作画感的源泉,孩子要通过亲身的经验,才能描写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作品,这样孩子也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小编总结:孩子们的世界都是彩色的,涂涂画画是孩子们喜欢做的事情,父母适当的引导可以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在父母的带领下,孩子进行涂鸦会加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也会使孩子在绘画方面的水平得到提高。

批评宝宝也有小技巧


但是也有部分爸妈错误理解“赏识教育”的观点,对宝宝不敢批评而且从不批评,就害怕一批评就会对宝宝的身心留下难以弥补的遗憾,甚至造成终身的心理问题。可是偏偏就是这种做法,反而会导致他们的受挫能力差,经受不住任何的挫折和批评,导致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其实,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一直扮演着裁判的角色,宝宝会根据我们的赞赏和批评去衡量一件事情的正确和错误性。所以虽然我们要提倡赞赏,但是批评也是必要的。许多爸妈都表示,对于批评和赞扬的尺度很难拿捏,到底如何赞赏,如何批评一直是他们心中的一个难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方式,不如我们去专业早教机构一探究竟,看看专业的老师们是如何运用手中的裁决之尺的。

1.不批评宝宝的能力,只批评错误的做法。

Helen带儿子小宝到金宝贝去上课,老师教宝宝用胶水将一次性餐盘黏在白纸上上色,画成太阳。可是小宝怎么都弄不好,总是用没粘胶水的那面去贴白纸,结果手反而被胶水弄的粘糊糊的。其他的小朋友都完成了,小宝连第一步都没做到。Helen看的急了,在旁边说:“你怎么那么笨,这样不行的。”小宝也表现的很难过,把材料弄在一旁不愿意弄了。老师Rose马上跑过来阻止了Helen,并握着小宝的手去感受涂了胶水和没涂胶水的区别,告诉小宝,因为这个步骤做错了,所以导致了事情的失败,才会落后于其他小朋友们,并鼓励小宝再试一次。成功之后,Rose还表扬了小宝。

Rose告诉Helen,不要质疑宝宝的能力,可以只帮他找出错误的地方,让宝宝知道原来错了只要改正就可以。这样,再遇到类似的困难,宝宝就会有自信去避免这次的错误。批评是可行的,但是我们要批评宝宝的某个行为,而不是整个人的能力和意图,这样才能帮助宝宝直面问题。

2.表扬式的批评更受用。

Susan的女儿思思有个坏习惯,用完的东西或玩具就喜欢一丢了之,Susan说了几次都无济于事。这天她们去金宝贝,思思又顺手把玩过的金宝玩偶丢在了地上跑开了。Susan很生气,大声责令思思,让她把金宝捡起来还给老师。思思不肯,于是Susan的喉咙愈发的响了起来,可是思思反而更倔赌气站在一边。一旁的Winnie老师搂着思思说:“思思,你把金宝照顾的非常好,金宝贝一定很开心。”看到思思有点反应了,Winnie又提出了要求:“可是为什么思思和金宝玩过之后就把他丢在地上了呢,这样金宝会着凉的,以后就不爱和思思玩了,思思应该把金宝放到玩具箱里休息。”此时,思思不再表现出反抗,而是听话的捡起金宝玩偶放回了玩具箱。

Susan恍然大悟,原来批评宝宝也是有技巧的,大吼大叫的批评方式,只能让宝宝对批评的接受度降低,让宝宝产生恐惧或叛逆。表扬式的批评对宝宝反而更受用。

看了两位专业老师的批评教育,你是否能掌握一些批评宝宝的小技巧呢?其实,如果批评和赞扬能同时发展,宝宝的心理也会更加平衡。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改进,根据宝宝的个性、环境,以不同的口吻、态度和方式来对待宝宝的各种行为。这样,宝宝才能在真正了解到事物的正确与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