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与孩子的心理及情绪,有着相当的关联性,是项灵敏的指示器,色彩偏好与性格有很大关系,孩子对色彩的选择,甚至可以透露出他当时的情绪是快乐还是忧伤。可以说色彩对儿童心理特征的影响无处不在。

当宝宝呱呱落地,第一次睁开眼睛时,是不能马上感受到色彩带来的美感。专家告诉我们,刚出生的婴儿是没有光感的,孩子的视觉要比其他感觉发育迟缓一些。不过很快,当出生五天左右,婴儿就会表现出对纯红色与纯黄色的偏爱,两个月左右就能正确区分红色和绿色了,四个月时能区分黄色和绿色。这些“好色”的小家伙们喜欢那些艳丽的色彩,脑袋会随着红色、黄色等明亮的物体而转动,喜欢玩彩色的玩具,喜欢看妈妈穿红色的衣服,而他们的绘画本就更加五颜六色……怎么会这样呢?那些色彩对于孩子来说有什么特殊意义与作用吗?我们该怎么对待孩子这种“彩色酷爱症”呢?

颜色,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个性发展意义重大,眼睛是孩子认识世界的窗户,颜色是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越是纯的、明亮度高的、饱和度大的色彩对视觉的刺激越强。如红、橙、黄、绿、蓝、紫等是视觉敏感色,容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维尔纳的实验证明: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于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可见色彩在儿童的视觉空间上,以及引起儿童心理注意的倾向上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

此外,心理学家们很早就发现了颜色对人心理活动的调节作用。一般说来,红色容易使人兴奋,蓝色容易使人安静,绿色容易使人具有活力。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阿尔修勒博士,曾进行过为期一年的儿童色彩调查研究。他的研究发现,对于孩子们来说,色彩有其固定的意义。一般说来,酷爱黄色的孩子依赖性较强,宁愿一辈子扮演小孩子角色;爱好蓝色的孩子则具有老大或自私的倾向;红色意味着性格较为刚烈,调皮而感情丰富;粉色除了象征着充满爱心以外,也意味着具有高度的审美观,优雅,温柔,体贴;紫色是爽朗的代名词,个性上较为随和,没有什么心机,具有宽容的胸怀以及极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喜欢橙色的孩子个性较为活泼外向,人缘很好,但有点自我中心,不懂得体谅别人,有点粗枝大叶。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你的孩子酷爱紫、黑、墨蓝等颜色时,就要探究其心理背景了。

当然,阿尔修勒博士的这些结论对于我们观察孩子的个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并不能绝对化。孩子对颜色的偏好与执着并非与生俱来的,它是在成长中受到家庭、环境、教育不同程度的影响而形成的。这提示我们:应重视色彩在孩子心理发展中的影响。因此我们在为孩子选择家具、玩具、图书时都应仔细考虑颜色因素,为孩子搭配出一个缤纷且健康的彩色环境。

那么,该怎样合理运用色彩来装饰孩子的房间呢?在运用不同色彩装饰儿童房间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体积较大的家具不宜用太过鲜艳的颜色,而应保持柔和的色调,如粉色、浅蓝色、淡黄色等,以减少过强的刺激。这样有利于心情的放松和平静,有利于睡眠以及形成固定的习惯,还有利于稳定个性的养成。

(2)体积小的、易于拿取的物件应采用鲜艳的颜色。鲜艳的色彩有利于视觉的丰富、思维的活跃。这样我们便可以在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柔和环境的同时,适当地刺激他的兴奋点,调动他的活力与积极性。

(3)可定期变换孩子室内的布置,这对于发展儿童的审美知觉十分重要。

(4)对于大一点的孩子来说,可让他们参与自己房间的布置。

延伸阅读

家庭心理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卢梭在谈到家庭教育的问题时说:“家庭生活的乐趣是坏风气的毒害的最好良剂。”

氛围是指笼罩在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氛围或情调。家庭心理氛围是洋溢在家庭这个特殊环境中,以父母的情绪感染为核心,通过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文化素养等反映出来的、由家庭成员的感情、兴趣、爱好、态度、行为等综合而成的心理时空,表现为个性化的家庭情调和气氛。

有良好的心理氛围的家庭,一般表现为夫妻关系和谐,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对孩子给予真诚和理智的爱,家庭成员之间感情融洽,志趣相投,态度和善,思想活跃,心理相容,反映出互爱的高尚情调和积极向上的气息。

父母的情绪对家庭心理氛围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特别是在核心家庭中,父母由于种种因素形成积极的或消极的心境,然后将这种心境投射于孩子,使孩子感染与父母同样的心境,而且彼此间相互强化,形成家庭心理氛围的反馈和网络结构。如果父母二人的情绪不一致,则孩子的心理调适就比较困难,久而久之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家庭心理氛围对孩子的影响:

1、影响孩子的认知

孩子认识客观世界需要有安定的环境和外部的激励,家庭心理氛围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家庭所提供的上述条件的优劣。在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中,孩子的学习不受干扰,宽松的学习空间能使孩子的思维顺畅,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究;父母的经常关心、启发和各种形式的激励,会使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由于父母对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执着追求所形成的勤奋好学的家庭心理氛围,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从而使智力和能力也得到充分发展。

2、影响孩子的情感

孩子的情感是脆弱而多变的,他(她)需要父母的爱护和关怀,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和学龄初期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直接的爱,表现为需要父母亲切的话语和身体的接触。在孩子不安、恐惧时,表示安慰;在孩子进步时,表示称赞和鼓励;在孩子痛苦时,表示安慰和同情;在孩子委屈时,表示理解。总之,在家庭中,通过父母的音容笑貌、亲切话语所创造的对孩子充满爱的氛围,会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心情舒畅地感受父母关爱的幸福。日久天长,孩子会以同样的爱心回报父母,这会使他的情感世界不断地丰富。

3、影响孩子的品质

品质是一个人个性的道德侧面。家是社会的缩影。孩子长期置身于某种道德氛围中,可能产生与家庭同样的道德心理。这是因为孩子小,知识少,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往往服从父母的权威,以父母的判断为自己的判断,并在道德情感的推动下,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表现出一定的品德行为。另外,父母是否以身作则,对形成孩子的品德具有更直观的心理意义。

4、影响孩子的健康

家庭心理氛围不仅影响孩子的心理的健康,而且也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长期生活在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中的孩子,心情愉快,兴趣广泛,性格开朗,喜欢交际,他们的自身器官发育和新陈代谢良好,生活休息有序,加之适度的体育锻炼,体质会不断增强。相反,长期生活在不良家庭心理氛围中的孩子往往会过度焦虑、心情压抑、自我封闭、思维不灵活,甚至会存在心理障碍,由此会造成孩子饮食不足、思维不灵活、身体各部的机能不能发挥最佳水平,影响身体发育。

为了孩子能健康的成长,从创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开始做起吧。

学会理解和呵护孩子的个性


很多父母都为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担忧,看到孩子有一点不符合自己的要求,就觉得难以接受,仿佛孩子一点也体会不到父母的一番苦心。孩子究竟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的作用是次要的,关键还是看孩子的个性。如果父母无视孩子的个性,强迫他们按照父母的意愿发展,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健康发展。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按照自己的个性去做,即使将来只是一个普通人,只要无害于社会,父母都应该支持。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他们有不同的感受事物的方式、玩耍的方式,思维的方式、学习的方式,等等,正是这些“不同的特性”定义了他作为一个人的自我,也就是他的个性。由于孩子还小,各方面都不成熟,其个性还处于潜在状态,有待开发和培养。他的个性就如同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需要父母精心的呵护。

孩子的个性是多样化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些个性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不妨拿艺术家的调色板来做个类比:调色板识别的“颜色”越多,画出的画作就越是趣味盎然、绚丽多彩。所以,父母要充分理解和呵护孩子的个性,不要觉得邻家孩子性格好就把自己的孩子也按照那样的性格来培养,这不仅会抹杀自己孩子的个性,还会阻碍孩子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的培养。在这个方面,爱因斯坦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值得我们体味。

爱因斯坦上小学时,一次老师讲加法,老师拿出苹果问:“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是几个苹果?”“两个。”同学们齐声回答。老师又用别的实物做类似的演示,最后,老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写出“11=2”。此时,小爱因斯坦眨着眼睛,充满了疑惑,举手站起来说:“老师,1加1也等于1。”老师被说愣了,问爱因斯坦为什么。只见爱因斯坦从口袋里取出两块软糖,把两块糖用力地捏在一起,举起来说:“老师,您看,这不是11=1吗?”同学们感到很有趣,开心地笑了。老师感到很不解,但还是态度和蔼地说:“两块软糖粘在一起,是变成了一块,但那是一大块。”

“一大块也是一块啊。”反应敏锐的爱因斯坦又作出这样的回答。

老师摊开双手,好像不知道如何向他解释,只是轻轻重复:“对,一大块也是一块,大1也是1……”

在小爱因斯坦的身上不正是有一种个性在跳跃、在闪烁吗?他的老师并没有认为他是在捣乱,而是对他的回答和蔼地加以肯定,这就是尊重孩子个性的具体表现。试想一下,如果爱因斯坦的小学老师粗暴地否认他的答案,也许小爱因斯坦就会失去对学习的兴趣,那么,日后他也许不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就像爱因斯坦一样,孩子在生活中通常会表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同一件事情上也许会出现和父母完全不同的看法,其实,这正是孩子成长中的个性的体现。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理解和呵护孩子的个性,对孩子的个性给予充分的尊重。

很多父母不知道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其实,只要从呵护孩子的个性入手,这没有什么难的。尊重孩子的个性,让他们自由地发展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最好的方法,以下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个性的一点小技巧。

1.父母要理解孩子,尊重他的想法和选择。孩子的道德标准和各种观念还不成熟,做什么都随心而动,他不会考虑到这样那样的因素,他只会按自己的想法做,这样难免会做出父母不能理解的事情。这个时候,父母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想法和自己不同,就轻易去否定他,觉得孩子做错了。其实这是孩子最真实想法的体现,家长首先要理解孩子的个性,肯定孩子的个性,然后才能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而尊重孩子个性的做法,也更容易被孩子接受。

2.把孩子培养成一个能自己思考、自己行动的人。父母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好,把孩子要跨越的路上的障碍全部清除掉,这种“过于保护”的做法危害甚大,这种做法剥夺了孩子接受挑战、从失败中培养自己个性的机会,它会使孩子的个性永远得不到发展,做事畏首畏尾,没有主见。

3.不要总是指责孩子的缺点,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肯定。对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具有自信、自爱的精神。这种精神就如同植物的生长,根扎得越深越广,结出的果实也就越大。父母不要只关注孩子身上的缺点,父母的表扬和对孩子优点的肯定可以使孩子心情愉快,自信及自尊心也会随之得到发展。

4.从小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远大的理想并不是一天就能完成的,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梦想、希望,不管多么微不足道,多么滑稽可笑,父母都要静心倾听孩子讲述他的梦想和希望。父母要抓住时机教育孩子人生的理想目标是在辛勤努力、不断失败的过程中达到的。父母要热切关注孩子的成长,成为孩子前进的动力和坚强的后盾。

5.“拔苗助长”要不得。很多父母让孩子从很小的时候就超负荷地学习,等到上了小学、中学,不少孩子已感到疲惫不堪。这种做法减少了幼儿获得各种体验的机会,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父母要正确地看待孩子,充分认识到根据孩子的个性踏踏实实地培养孩子的重要性。

总之,父母只要正确对待孩子的个性,耐心的培养孩子各种能力,就能让孩子健康的成长发展。

怎样发展孩子的个性


自发性顺利成长的孩子,到了三四岁时,其积极寻求朋友的愿望变得强烈起来,这样的孩子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耍。

孩子出现这一现象有早有晚,但只要他非常需要朋友,就说明这是一个意欲发展顺利、情绪安定的孩子。父母可以对自己的育儿方法加以肯定并树立起信心。

如果孩子不怎么想找小朋友,即使有机会接触同龄的孩子,也不与其一道玩耍,这时父母就必须对自己以往的育儿方式从各种角度加以探讨了。

在探讨的时候要注意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有没有一直在压抑孩子的自发性的成长;其二,是否亲子间的情感纽带不够牢固。

就压制孩子自发性成长的育儿方法而言,父母们最容易落入两个陷阱,一个是对孩子施加不适当的管束,把其塞入“好孩子”的框框里;还有一个是运用过保护的培养方法。

在第一种情况中,父母为了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好孩子”,对孩子施加命令、压力,支配孩子的行动。如此一来,孩子慢慢地就变得老实听话、很好对付了。

父母这时可能会觉得由于自己育儿有方,才使其成了个“好孩子”,甚至还为此暗自得意呢。殊不知,自己的育儿方法已经压制了孩子的自发性,使之失去热情和活力了。

这里所说的过保护是这样一种育儿方法,即应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父母却动手代劳。也就是说,在孩子要求“自己来做”的时期里,父母出于“做不好”、“太费时间”等种种理由,而没有让孩子做。这样一来,孩子自发性的发育便受到了压抑。

其结果是,孩子对大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一点点小事就想要让父母帮自己做。如果一味迁就下去的话,孩子会认为父母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就该为自己服务。再严重一点的话,孩子会变得用命令的语调来指使妈妈。当要求不被满足时,甚至会对父母施加暴力,即所谓的“家庭暴力”。

受到过度保护的孩子,在家里显得挺神气活现的,乍一看似乎很有活力,可是一到外面就变蔫掉了。这就像人们常说的“窝里横”。

这种孩子在幼儿园里无法和别的小朋友一块儿玩耍,总爱缠着老师不放。而老师又不可能只对付一个孩子,于是孩子便越发感到不安,渐渐地不想上幼儿园了。

如此下去,孩子的交友能力便成长不起来。这样的话,在从小学到青春期这一期间里便存在着出现种种问题的危险。

上面这些问题我们应该怎样解决呢?

对于第一种情况,我们应该促进孩子自发性的成长,丢弃那些把孩子塞入“好孩子”框框里的管束和命令,把自由还给孩子。因为自发性是在自由中发展起来的。

获得自由的孩子,在一开始时会显得无所适从,不知该干什么好。不过,孩子一旦不被数落、责骂,他的心就会逐渐地变得宽松、自由起来,开始尽情地欢闹,自发性便渐渐展现出来了。

对于前面提到的第二种情况,即因过保护而不合群的孩子,我们应该立刻停止对其过保护,努力做到不再为孩子做这做那。

因为孩子在这之前一直是被大人帮着做事情,所以,开始实行这一措施时他还会说“帮我做”,这时绝对不要再满足他的要求,而是应该对他说:“自己试着做做看。”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最初会感到无所适从,不过,自发性是每个孩子都具有的天然素质,所以,孩子会渐渐地开始鼓起勇气自己试着做起来。这也可以说是孩子的自发性得到了复苏。

当以前由父母代劳的事情改为自己做了之后,孩子会产生这样的自信:我自己也会做。如此一来,孩子在外面也就不再消极、能够和朋友在一起玩耍了,交友的能力也将成长起来。

对于自发性发育迟缓的孩子,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法使其顺利发展呢?

这个方法就是“放手”--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大人既不要动口,也不要动手,这一点至关重要。我把此称为“无声之行”。这个“行”字包含着这样的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付出有如修行般艰苦的努力。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在这之前,对孩子的事情还是--数落、--动手的妈妈,现在要一下子停下来,不仅非常困难,而且会感觉很难受。

我曾向很多母亲建议运用“无声之行”。很少有母亲能坚持下去的,大都是5分钟热度便完事儿了。

但是那些能忍受住这种艰难的母亲,她们渐渐地会理解到其真正的意义,并且能够坚持实施下去。在这种时候,父亲的协助也是不可或缺的。

孩子因为被父母突然“放手”,生活会一时发生混乱:不是迟到,就是忘了带东西,要不就是忘记做作业等等。但是,他自己会开始一点一点地解决这种混乱现象,并且逐渐知道自己的事情必须由自己来完成。这样,孩子的自发性便慢慢地成长起来了。

幼儿性心理影响终生


美国性教育专家玛丽?考尔德伦博士认为,建立健康的性心理要在早期,“尤其是五岁以前”,这是"特别紧要而有效的时期"。性心理学家认为,儿童早期形成的性心理,影响波及几十年;儿时性心理的扭曲,往往在长大成人后,才显露其恶果。

性角色错位婴幼儿首先是建立性角色的认同。孩子要在社会化过程中,

了解人是分男女的,要承认并接受自己的性别,按照社会对性角色的要求,去规定自己所属性别的言谈、举止。大部分父母给孩子取名字,买衣服、玩具,梳妆打扮,都按男孩或女孩的要求分别对待,这就使孩子能顺利地建立性角色的认同。但有的父母以自己的好恶为转移,给男孩取女性化的名字,服装打扮都是女孩标准,玩具、游戏是女孩的,说话走路要求是女人腔、女人姿势,结果男孩的性心理扭曲,长大后成为“奶油小生”,轻者成同性恋,重者患异性癖、易性癖。同样,有的父母重男轻女,把女孩打扮成男孩,长大后出现性变态者,不乏其人。

婴幼儿的性好奇是性认知的一部分。传统的性观念是封闭的、压抑的、神秘的。一旦婴孩出现玩弄外部性器官,以满足求知欲时,父母怒气冲天地制止说:“脏死了!”婴孩提出男女外部性器官为什么不一样、小孩从哪里生出来等有关性的问题时,父母不但不予讲解,还训斥说:“不要脸。”这对儿童早期形成性心理有很大的危害。这无疑会使孩子从小形成外部性器官是脏的概念,性活动是丑恶的概念。扭曲的性心理、性压抑、性恐惧一旦形成,对人的一生都可造成不良影响。女子的性冷淡、性欲低下等性功能障碍,男子的阳痿、性恐惧、早泄等性功能障碍,无一不与幼童时的性经历密切相关。孩子的性好奇无可指责,父母应创造更多的机会,扩大和加深孩童的性认知。

幼童早期性心理的健康,福及终生!

纪律和管教对孩子学校生活的影响


学校的管教,跟家庭管教一样,从来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事情。哪怕是很多很多年以前的教师,在当年那种一所学校只有一间教室,教师的权威远比今日为盛的情况之下,他依然必须面对纪律与管教的问题。有些老师总是比别人更受学生喜爱,还有些老师则因为他的天性而往往要比别人更爱管束自己的学生。

而令,我们所面临的纪律与管教的问题,比过去要远远严重得多,、尤其是大城市的学校。这些问题不仅仅包括放学之后对学校公物的大肆破坏,更包括了全国各地学校的各种暴力行为。这些暴力行为不仅仪对其他同学,更对老师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我们必须承认,由于我们所跟踪研究的青少年学生大多就读于中产阶级的公立学校以及私立学校,所以若要在这里讨论普通学校的状况,我们显然无可置喙。根据1978-1979年度的统计数据,当年所收到的各种呈报当中(毫无疑问还有很多学校暴力事件没有呈报上去),至少有110,000名公立学校的教师遭到学生的人身攻击。而这个数据,跟1977-1978年度的数据相比,提高了47%。

但是,我们仍然愿意建议,学校最好能够首先帮助那些学习相对吃力的、成绩一败涂地的学生,使得他们不但能变为成绩更好的学生,而且变为活得更有信心的人也就是不再让学校头疼的人。

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和气质


“饭桌教育”,你不知道却最重要

这里的饭桌是指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个比喻。对有的家庭来说,床头可能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这些场合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无意识影响孩子的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弱点,并传染给孩子。如果你在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开朗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也会拥有健康快乐的心理。

饭桌是最重要的无意识教育场所

问家长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什么地方孩子最容易受到你们的影响?

我给出的答案,是在饭桌上。

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的言行举止、精神气质乃至价值观像他的父亲或母亲,那么你可以观察他们家庭一天的生活,最终你会发现,最重要的言传身教场所是在饭桌上。

虽然我们提倡吃饭时不要说话,避免一嘴两用,但是吃饭期间,还是会聊一些烦恼或者开心的事。一个三口之家,你会发现这样的情景:吃饭的时候,三个人聚在一起,比如,妈妈可能会抱怨单位里某个同事特别讨厌,老喜欢在领导面前讨好卖乖,言语之间充满了不屑,也许还夹杂着比不过人家的酸溜溜的无奈;爸爸可能会吹嘘自己如何耍了点滑头,在同事中争取到一次半出差半旅游的机会。放心,你们这些牢骚和伎俩,你的孩子很可能全盘接收。

如果碰上朋友或者客人来了,在饭桌上客客气气,客人走了后又掰扯与朋友或者客人的矛盾,说人家的不是。请放心,这阴一套阳一套的东西,你的孩子很快也能继承。

如果你们是三代同堂的家庭,喜欢把婆媳不和的矛盾拿到饭桌上展览,相信我,你的孩子将来肯定也是后宫之战的高手。

我强调负面的例子,是要让父母们警醒:我们在家里,不知不觉地将自己身上猥琐的、恶意的、乖戾的、讨巧油滑的一面教给孩子了,但我们完全无意识。家长们不要不承认自己性格中有这一面,你好好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天所说的话,一天所做的事,你会发现自己也有很恶心的一面,而我正是强调这种无意识的教育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假如你在饭桌上跟你父母总是争吵,谁对谁错对孩子来说是个为难的判断。他也许会认为,生活就是一个计较与斗争的过程,更别提你的那些小心眼儿也可能会传染给他。

饭桌教育影响孩子人格气质

饭桌教育一般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饭桌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孩子的心理、习惯、价值观乃至处事方式都可能有影响。如果你看到一个自私的、与同学斤斤计较的学生,你到他家里去拜访一下,很可能这些毛病都是他父母所具有的。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打地洞。”这个话有一定道理,但道理并不在于我们平时理解的那样,农民的孩子就是农民,知识分子的孩子就是知识分子,黑社会的孩子就是黑社会。不能按照职业去分,现在有多少知识分子都是农民的孩子呀!

我认为更多指的是人格气质的影响。龙凤是大器之物,高瞻远瞩,胸怀远大,在这种气质的培养下,不论孩子将来是扫垃圾的还是开公司的,也有光明正大的气质和良好的生活追求;而老鼠,专干偷偷摸摸的活儿,鼠目寸光,眼中有小利而无大义,这种人格气质,将来即便当官,也差不离是个人人小瞧的混混儿。饭桌教育对孩子人格气质的影响很大。

这里的饭桌是指教育的主要场所,饭桌是个比喻。也许对有的家庭来说,床头可能是最重要的教育场所,比如说跟孩子共处一室,那么睡前的谈话往往对孩子影响很大。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在这些场合里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无意识影响孩子的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缺点,并传染给孩子。家长一定要警惕,自己已经有这样的性格缺陷了,就别让人家说自己的孩子:这德性跟他爹似的。

我刚才说的基本上是负面的情景。相反,如果你在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积极向上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会更容易拥有健康快乐的心态。只要你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些场所谈些健康的话题,谈些培养孩子光明气质的话题,而把那些见不得人的夫妻私己话题、生活中的各种矛盾争端移到更加隐秘之处,那么我相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已经创造了比一般家庭更健康的环境。

让孩子少点任性,多些个性!


培养孩子既有个性又不任性,关键在于父母的教育方法是否科学合理。那么,父母该怎么做呢?

尊重孩子,但不迁就孩子

如果,父母不尊重孩子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如果父母不管孩子的要求是否合理,而一味拒绝,会导致孩子因合理需要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不满情绪,形成不服管教的性格;

2、不敢提正当要求,一味顺从大人,行为畏缩,胆小怕事。如果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给予满足,无原则地迁就孩子,孩子必然为所欲为,自私自利,不讲道理,任性胡为。

与孩子平等对话

只有做到平等交流,父母才能了解孩子提要求的真正原因,才能判别孩子的要求合理与否,才能明确区分孩子的表现究竟是属于任性还是属于个性。

适当给予孩子选择权

具体包括两个方面:

1、父母应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意识,如要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玩什么游戏等,都征求孩子的意见;

2、父母不能让孩子随心所欲,应注意给他们一些限制,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知道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必须放弃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