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好,上周在我儿子身上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他差点在校门口被拐走,我越想越后怕,如果当时奶奶没有提前把孩子接走,如果当时老师不够警惕,这对我家就可能是一辈子的噩梦。想来想去决定告诉你,请务必让大家知道人贩子的最新拐骗手段!”

看到这条留言,我吓了一跳,迅速联系这位妈妈,听她讲述了事情的始末。

那天下午5点多,她突然接到学校老师的电话,电话接通后,老师以非常不确定的口吻问她:“你是XXX妈妈吗?”她确认自己的身份后,老师说:“关于小朋友的接送问题,我再跟您重申一下我们学校接送小朋友的规定是:除了孩子的父母,祖父母,其他任何人来接都不行。即使您家庭有什么问题,也请自己来接,不能让别人来接孩子。请您谅解。”

这番话让妈妈感到特别莫名。一直以来,宝宝都是奶奶接送,偶尔她和孩子爸爸有空,也会自己亲自去接。她从来不会让别人去接孩子。

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呢?虽然满肚子疑问,这个妈妈还是告诉老师学校的规定他们知道,每天奶奶会按时来接送孩子,不会让别人去接孩子。

这时,妈妈明显听见老师在话筒里长叹了一口气。

沉默了好一会,老师才讲述起这段差点把妈妈的魂都吓没了的话,

老师说,那天放学时,她清清楚楚记得自己亲手把孩子交到奶奶手里带走,没多久,突然来了一位持外地口音的男子,说要接XX,老师告诉他孩子被奶奶接走了。谁知道,那个男子却不依不饶地拿出电话,说孩子妈妈要与老师通话。电话接通后,里面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再三声称自己是孩子妈妈,说因为家庭发生了一些问题,以后孩子不能再让奶奶接走,让老师务必把孩子交给这个男子带走。

因为老师也是刚接手这个班,与孩子妈妈接触不多,刚开始并没有怀疑,只是礼貌地回复说,不行,接送孩子的人只能是父母或祖父母,除此以外,其他任何人都不行。

但这位“妈妈”却坚持说自己目前不方便亲自来接,来接孩子的人是孩子的舅舅,让老师务必记住孩子舅舅的长相,说下次他会早点来把孩子接走。

说完,女子就挂断了电话。这个舅舅也特别对老师说他下次会再亲自过来接孩子。说完,就离开了。

老师在打扫教室时,越想越不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再向孩子妈妈强调一声,才有了这个电话。

听了老师的讲述,孩子妈妈吓坏了,她告诉老师,自己下午根本没有安排人去接孩子,更没有给老师打过电话。听了妈妈的话,老师也吓坏了。

如果那天奶奶不是第一时间先把孩子接走了,如果那天骗子先到,直接走到孩子身边说妈妈让他来接,如果老师不是感觉不对,特别打电话给孩子妈妈再次沟通强调,如果……

每一年,都会有类似的剧情在学校门口上演,家长的警惕心越来越强,但骗子的手段也越来越“高明”。

2015年,一位妈妈在上班途中,接到自称学校教务处的电话,说孩子上课时突然晕倒了,紧急送医后,医生说要马上手术,让他们赶快转钱过去付押金,这位妈妈在汇款的前一刻醒悟过来,没有把钱转走。

但我身边就有朋友没有这么幸运,因为骗子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利用家长那一刻的担心和紧张,完全不给你任何思考的时间,我有朋友孩子班上的家长十几分钟时间里被骗走了20万。

去年,也是刚开学没多久,上海一所小学门口,一位50多岁的老太太径直走到一个小朋友身边,对孩子说妈妈临时有事,不能来接,她过来代接。幸好当时小朋友的爷爷就在身边,孩子才安然无恙。

其他的如利用问路把孩子拐走,发现孩子孤身一人上下学,直接把孩子强拉上车带走,或是发现妈妈一个人带小宝宝,想方设法直接把宝宝抱走等事也都曾在我们身边发生过。

家长的防备在升级,但骗子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骗子总是会在不经意、在大家放松警惕的时刻,利用孩子的善良与纯真,使出花招。

很多人说现在的小孩独立性越来越差,都上到小学高年级了,还要家长接送。但看看这些骗子的手段,试问又有哪个家长敢轻易放手呢?一个疏忽大意,带来的就可能是一个家庭的毁灭。

所以家长一定不要疏忽大意,孩子的安全问题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在自己保持警惕心的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各种安全须知,可以经常考考孩子各种与安全有关的问题。

具体来说,可以这么做:

对自己:

1、接送孩子要准时,把孩子送到老师手中,或看到孩子走进校园再离开。接孩子时,尽量提早5-10分钟到,宁可自己等孩子,不要让孩子等自己,不给坏人可趁之机。

2、即使工作再忙,家长也尽量抽出时间,认识与熟悉孩子的老师,更让老师认识你记住你的声音、长相。

尤其现在老师可能经常更换,这种情况下,在刚开学阶段,一定要尽快与老师熟悉,把自己的家庭情况,主要谁负责接送孩子第一时间让老师知晓。这样老师在孩子放学时就能心里有数。

3、孩子能说话时,教会孩子背诵家庭地址、电话号码、所住城市和小区名、父母亲工作单位及姓名。

4、教孩子不要随意和陌生人搭讪,即使对方是问路、求帮助都不行,如果对方要求带路,坚定地拒绝。我身边就有高年级孩子在放学路上给陌生人带路,差点被陌生人塞上车拐走。好在孩子大呼大叫引起路人注意,骗子才落荒而逃。

如果是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出门的时候碰到有人问路一定不要理,就算理也要抓紧孩子的手或者抱紧孩子,因为人都有犯糊涂的时候,你的一个疏忽可能孩子就不见了。

5、千万不要将年幼的孩子单独留在家中或店铺里,带孩子出门时,尽量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虽然我们都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但在不安定的环境中,孩子出门时,尽量与小伙伴一起,孩子单独出门,一定要有大人带,尽量不让其脱离自己的视线。

6、告诉孩子任何情况下,一旦与父母走失,在原地等待,不要到处跑。这样父母回头找也方便。

如果有人过来帮忙,请他打电话给爸妈,或者请他陪在旁边。那些愿意陪你原地等待的人才是好人。如果有人要把孩子强行拉走,让孩子大哭大闹进行反抗,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跟这个人走!

7、如果有条件的可以给孩子买定位器,或者买一个方便的对讲机或对讲手表。大一点的孩子可以用这些方法及时了解孩子所处的位置。

8、教育小朋友碰到陌生人要提高警惕,引导小朋友如何正确处理突发情况。一旦发现孩子丢失,立即到公安机关报案,孩子丢失后的最初一段时间,是找回孩子的最佳时机。

9、在外面走路的时候尽量靠马路的里面,让孩子走在你的右手边,牵紧他的小手。注意防范后面来的摩托车、面包车。

10、推推车带孩子出门一定要给孩子绑上安全带,抱孩子的最好用背带,不要怕麻烦。如果将孩子放在自行车后座上,注意系好安全带。

11、多教宝宝学唱一些具有安全意识的儿歌,儿歌好学又好记,也可以整理一些关于防拐防骗的童话故事,每天晚上哄宝宝睡觉的时候把这些小故事讲给孩子听,让宝宝牢牢记住一些防骗常识,例如不和陌生人说话、不给陌生人开门等。

12、教孩子不能吃陌生人给东西,不能随便将家里的事告诉陌生人,不能随便跟陌生人走等。

对孩子:要经常问问小朋友相关的安全问题

考考孩子:当有陌生人请你领路怎么办?

让孩子知道:

路上如果有人向你问路,你可以热情指点,也可以不理睬。但万一对方请你引路,就要引起警惕,即使是你非常熟悉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你所在位置不远你也不要去。你可以有礼貌地告诉他:“你可以去路口让警察叔叔帮你带路。”

如果陌生人纠缠你,你一定要大声呼喊引起路人的注意。

考考孩子:遇到陌生人请吃东西怎么办?

让孩子知道:

如果有人给你东西吃,一定要婉言谢绝。许多坏人看起来很和善,但他们常常利用小孩子不辨真假和嘴巴馋的特点,引诱你中他们的圈套。他们往往会在食物中放入药品,吃了这些食物,你可能会呼呼大睡,坏人就会趁机绑架你。如果你已经坚决表示不吃,对方还纠缠你,那就大声呼喊,引起旁边人的注意。

考考孩子:星期天,你独自一个人在花园里玩。有个陌生人对你说,你的爸爸被汽车撞了,正在医院里急救,他要你和他一起去看爸爸。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让孩子知道:

①不要轻易相信他的话,可能他是骗你的坏人。

②记下那人的面部特征。如果他有车,还要记住他的车牌号码。

③继续走你的路,如果他还是紧跟不放,就边喊救命边找警察叔叔,向警察叔叔报告情况。

④如果暂时找不到警察,就向人多的地方走。

⑤打电话回家或爸爸的办公室,确定爸爸是否出事。

考考孩子:你高高兴兴地走在上学的路上,这时突然有一个相貌凶恶的陌生人要你上他的车,这时候你该怎么办?

让孩子知道:

①千万别惊慌,大声喊“救命”,并奋力挣脱。

②跑到人多或热闹的地方,例如商场、超市等处向警卫或保安人员求救。

③告诉附近商家或是大人,请他们帮忙通知家人、学校或报警。

④万一被抓上车,虽然这时你会很害怕,但千万要保持镇静,不要吵闹,以免激怒坏人而使你受到伤害。

⑤努力记住坏人的相貌、特征、穿着、年龄及车牌号码,并记住车子所经过的道路、有特点的建筑物。

⑥如果坏人问你家里的电话及父母的姓名,要尽量配合满足他的要求,使自己受到伤害的机会降到最低点。

考考孩子:假如你独自走在路上,发现有个可疑的陌生人在背后跟踪你,这时该怎么办?

让孩子知道:

①如果发现自己被人跟踪,最好往人多的地方走,如果附近有警察局,或看见在指挥交通的交通警察,就赶紧请警察协助你。

②如果找不到警察,可以走到百货公司或商店,向店员借电话,请家人来接你。

③千万注意不要被坏人追到小巷子里或者死胡同里,如果万一碰到这样的情况,不要不好意思,赶紧按别人家的门铃或大声叫“救命”。

④平时可以随身携带一个哨子,遇到坏人的时候,就用力吹哨子,引起路人的注意,吓退坏人。

⑤出门在外要小心,要注意四周的动静,而且尽可能不要一个人走在黑暗、偏僻的小马路上,以免给歹徒可乘之机。

⑥上学和放学的路上要与同学结伴而行,或者请父母在一段时间内接送。

骗子的骗术会不断升级。所以家长的警惕心一刻都不能放松。

孩子的安全成长,才是对一个家庭最重要的事!

zj09.com小编推荐

家长被亲子班“捆绑”?


暑假里,不少幼儿园开办了“亲子班”,据说是为了提前培养小班孩子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更适应幼儿园生活。“亲子班”价格不菲,虽说自愿报名,两个月收费三四千元,却让不少家长犯了难。然而,多数家长最终还是无奈地报了名:“我们被亲子班‘捆绑’了。”

家长报名的理由很简单,为了迎合老师。家长们揣摩:“如果不报名,老师会不会不开心?”“幼儿园会不会认为家长不识相?”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花钱买个安心,“亲子班”正好可以过渡,让孩子提早和老师熟悉,接触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暑期“亲子班”有点类似暑托班,但它除了解决一些双职工家庭“看孩子难”问题,更多的还是提前为3岁幼儿入园做准备。有的“亲子班”在头几天还安排了家长“陪读”,家长们陪着孩子一起上幼儿园,减轻孩子的不适“症状”。这样看来,这一举措的出发点还是不错的,之所以让家长犯难,主要是收费“太贵”。以公办幼儿园一个月的收费为例,一级园200多元,示范园800元左右,而“亲子班”一个月要一两千元,比较之下,怎能不让家长为难?

如果幼儿园开办的暑期“亲子班”能适当降价,与幼儿园平时的学费相仿,相信家长们一定会拍手叫好。但有些幼儿园没有办“亲子班”,而是给小班小朋友布置了特别的“暑假作业”,让父母帮着孩子一起完成。芷江中路幼儿园让家长用文字和照片记录孩子独立自主的过程,如自己吃饭、睡午觉等,让家长在暑假里帮着孩子逐渐“断奶”,一方面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减轻家长的焦虑。这样,家长不必另外付费,孩子也能顺利与入园后的生活接轨。

家长警惕宝宝的营养不良


前言:现在很多家长都知道不能念叨孩子了,可嘴上没说,却在其他方面表现出来了。王恬举例说,有一个打电话来的女生自己本没什么压力,平时在学校里学习,回家就想多休息一下,所以周末回家就睡觉。家长虽然没说你怎么不学习啊,你怎么总睡觉啊,可总跟着问你是不是不舒服啊,是不是太辛苦了,要不要吃点补脑的东西,“这种过分的担忧只会给孩子造成压力”。

一、情绪变化

美国儿科医生的大量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当宝宝情绪不佳、发生异常变化时,应考虑体内某些营养素缺乏。

1宝宝忧心忡忡、惊恐不安、失眠健忘,表明体内B族维生素不足,此时补充一些豆类、动物肝、核桃仁、土豆等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品大有益处。

2、、宝宝郁郁寡欢、反应迟钝、表情麻木提示体内缺乏蛋白质与铁质,应多给宝宝吃一点水产品、肉类、奶制品、畜禽血、蛋黄等高铁、高蛋白质的食品。

3、宝宝情绪多变,爱发脾气则与吃甜食过多有关,医学上称为“嗜糖性精神烦躁症”。除了减少甜食外,多安排点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也是必要的。宝宝固执、胆小怕事,多因维生素A、B、C及钙质摄取不足所致,所以应多吃一些动物肝、鱼、虾、奶类、蔬菜、水果等食物。

二、行为反常

营养不良也可引起宝宝行为反常,大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不爱交往、行为孤僻、动作笨拙,多为体内维生素C缺乏的结果。

1、行为与年龄不相称,较同龄宝宝幼稚可笑,表明体内氨基酸不足,增加高蛋白食品如瘦肉、豆类、奶、蛋等势在必行。

2、夜间磨牙、手脚抽动、易惊醒,常是缺乏钙质的信号,应及时增加绿色蔬菜、奶制品、鱼肉松、虾皮等。

3、喜欢吃纸屑、泥土等异物,称为“异食癖”。多与缺乏铁、锌、锰等微量元素有关。海带、木耳、蘑菇等含锌较多,禽肉及海产品中锌、锰含量高,应是此类宝宝理想的“盘中餐”。

三、过度肥胖

以往常将肥胖笼统地视为营养过剩。最新研究表明,营养过剩仅是部分“胖墩儿”发福的原因。另外一部分胖宝宝则是起因于营养不良。具体说来就是因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某些“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所致。“微量营养素”不足导致体内的脂肪不能正常代谢为热量散失,只得积存于腹部与皮下,宝宝自然就会体重超标。因此,对于肥胖儿来说,除了减少高脂肪食物的摄取以及多运动外,还应增加食物品种,做到粗粮、细粮、荤素之间地合理搭配。

家本网站小编总结: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关键,有些宝宝本身胃口就小,这种宝宝应尽量少吃零食,如果平时饮食规律、睡眠好、精神也好,那么父母就不要过于担心,吃得太多反而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小胖墩”的养育观念要有所改变。

孩子入学,父母的关注点在哪里?


这是一份真实的经历。

他象所有的父母一样,对刚背上新书包的儿子充满了期望并精心地呵护。放学时,准时地等候在校门口;晚饭后,耐心地陪伴在儿子的书桌旁,为儿子擦橡皮,教儿子运算…。

当望着儿子门门功课90分以上的成绩,他认为他为儿子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他告诉我,令他反省,改变“关注点”的是他儿子上三年级时的一次测验成绩,——“60分”才出头!他气得举起巴掌。儿子求饶地说:“爸爸,复习时我想问你,可你出差去了。”他明白了,儿子以前的90分,其实是老子的!

他去学校了解得知:他儿子上课时不太注意听讲,喜欢管闲事。作业课他很少做功课。他还告诉同学象他一样回家做。反正晚饭后总是要做功课的。

于是这位父亲改变了他的“关注点”。他对他的儿子说:“做完功课后检查一遍,你自己以为都完成了,都对的,可以看电视,我不再另加作业。”此语很管用。他的儿子由缩短晚饭后作业的时间,到最后当天作业在学校里完成。父亲就看他儿子自认为都对的作业被老师批改后的情况,并与他一起分析错的原因:是粗心还是不理解。

他告诉儿子:上课要认真听,功课不懂可以问老师,可以问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当时他儿子只有几个学习成绩与他差不多同学的电话号码。他要求儿子主动接近学习好的同学,并记下他们家的电话号码,敢于去问。该先生说,这种“问”与当时儿子问老子有质的区别,至少不会使儿子产生依赖,逼着他主动去学习。

三年级期末,他儿子的考试成绩还在倒数行列。儿子战战兢兢地等着父亲的巴掌,可是他却表扬了儿子:“比以前进步了五分。”儿子舒了一口气告诉他:“以前做完试卷从来不看,这次考试我检查一遍还捡到几分呢!”儿子的脸上带着几分得意。这是他儿子最喜人的进步。

以后他教儿子如何熟记课文。他告诉儿子把要熟记的课文大声地朗读两边遍,实际得到效果是四遍。嘴里读两遍,传到耳也是两遍;接着抄一遍,必须是看一段默写一段,等于写在脑子里。最后再朗读两遍,一般就记住了。如果有个别漏掉的,再补一下就行。他儿子有时读到最后一遍时已能背出来了。他还教儿子如何复习迎考。在平时认真听课的前提下,根据考试安排,先复习最迟考的科目,最后复习最先考的科目,就像换衣服,先准备外衣放底下,后准备内衣放上面,然后依次拿下去,这样,考试时有条不紊,思绪清晰。

他说孩子在学习中难免有困难,有不懂的地方,父母千万不要扮演排除困难者和解惑者。父母可以提醒孩子回忆课堂上老师是怎么说的;可以提醒孩子翻阅书上的例题或相类似的作业题,让他有触类旁通的思考,最后由他自己去战胜困难,解决难点,从而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该先生说,养成这种学习习惯比较难,也比较慢,但是孩子却能享用一辈子。他很有信心地去培养他的儿子,而且已有“初见成效”的迹象,他儿子的成绩已冲出倒数行列,步入大集体中。

我的儿子今年也上小学。由此,我知道了我的关注点应在孩子学习习惯上和学习方法上。

这位先生的经历,不仅启发了我,还能启发更多的“同命运”人。于是记录了下来。

家长要警惕宝宝的入学恐惧症


离开学还有十多天,不少父母给今秋初入园的孩子提早进行家庭模拟训练。近日,不少孩子因为学前准备压力太大、恐慌、紧张过度而引起发烧、腹泻、头疼等生理不适。人为的“入学恐慌”正在袭击即将入园的学前儿童,专家提醒,入学准备是需要的,但还要注意一个度。

一、别拿老师吓唬孩子

“再闹,等你到了幼儿园,让老师来管你!”临近开学,不少父母拿学校和老师来吓唬即将入学的孩子。暑期里,还未入学的孩子可在家胡作非为,可即将入学,父母对孩子动辄表示不久将家庭、学校“双管齐下”,要给孩子上规矩。特别是即将进入寄宿制幼儿园的孩子,不少父母还以“一周不回家”来惩罚孩子在园不好好学习。

吓唬孩子绝对不可取。父母在入园前应对孩子多将讲自己当年入园、入学时的高兴心情,介绍学校里各种有趣活动。当孩子向父母提出一些好奇问题时,可在解答之余告诉他:“你就要上学了,有好多好多有趣的知识可从老师那里学到。”从而唤起孩子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之情,激发孩子对未来新环境的向往和对老师的尊敬热爱。这样,孩子就不会惧怕上学了。

二、能力训练不能强制

有些孩子玩玩具、看画册经常只有几分钟的专心度,而且平时迷迷糊糊,经常丢三落四。临近入园,父母难免不为此心烦,有的父母便开始每天“集训”。内容包括注意力训练、“打坐”训练等,以强化孩子的注意力。

训练孩子的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应从幼儿期开始。在孩子入园之际,可适当进行学习能力训练,但不能强制。比如:培养孩子在集体生活中必备的独立生活能力,像会不会自己走进厕所大小便、自己穿脱裤子、自己擦屁股、识别自己的东西、知道自己和父母姓名等等。

专家建议,帮助孩子养成必要生活和学习习惯最好在入园前几周,可以制定一个和学校生活接近的作息时间表,但入园前的学习预演最好和游戏、娱乐结合,不枯燥、不刻意。同时在游戏活动中加入模拟剪纸、捏泥人、写字和画画等,以便入学后更快适应。

三、心理恐慌会引发儿童的身体不适

幼儿的心理恐慌和紧张容易引起一系列生理上的连锁反应。入园前出现紧张、恐慌情绪的孩子会直接引发各种生理性疾病。有的孩子因过分紧张而出现饭前神经性胃痛、痉挛,有的孩子因为整天战战兢兢而出现夜间惊梦、失眠,还有的孩子因为白天压力过大、晚上休息不佳,甚至引起发烧、腹泻等。

儿童医院消化科医生表示,学前儿童心理承受能力弱,情绪异常极易引起连锁生理疾病。由于学习压力大、父母期望高而出现异常情绪,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学前儿童小小年纪就出现失眠、神经性胃痛等成年疾病。医生建议,父母应该给孩子减负,不要过早、盲目地给他们制造人为心理压力。同时,通过合理饮食、充足睡眠来保证幼儿身心健康。

好的学校并不代表适合每个孩子


因为中国的应试教育模式在短期内不能完全改变,考重点大学仍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所以家长们都想把孩子送进升学率高的学校,但是学校的好坏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个人发展和性格的不同,我们应该给他们选择适合他们的学校而不是一定要好的学校。

学校环境中有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之分。物质环境指的是学校的校园校舍、实验设备、图书资料、运动场地等。精神环境指的是学校的校风、教学质量、教师的师德素养和教学水平、班集体的风气、班内同学间的关系等。

一个教学质量中等的学校,对普通孩子是合适的学校环境,而对超常少年则是不利的学校环境。某些学校里个别教师师德素养差,有主见、自我控制能力强的孩子不会受影响;没有主见、心理脆弱的孩子,就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导致害怕老师、害怕这个老师的课,最后逃这个老师的课。

一个自主性、独立性较强的学生,在和同班同学交友中,既可以学到他人长处,还可以帮助比自己差的学生;相反,一个内向、懦弱、胆小的孩子,与同班同学交友,和好的同学可以学好,和坏的同学就会学坏。

成绩中等的孩子,进入“好”学校并不一定是好事。“好”学校的教学进度安排,往往比一般学校都快、学习任务重,中等成绩的孩子在这种学校会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心理压力大,最后导致孩子成绩下降。即使孩子有一点儿进步,但由于这种学校整体水平高,孩子的微小进步显示不出来,孩子的名次仍旧靠后。这样会直接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如果中等成绩的孩子进入一个中等水平的学校,他可能始终处在班级的前列,心理上会经常产生成功后的喜悦,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

社会环境很无奈

一个心理素质好的孩子,一部差的电影、一个坏的朋友,并不会给他什么坏的影响,他有自觉抵御的能力;一个心理素质差、自觉性差的孩子,一种好的社会风气、一本好的小说,也难以给他产生好的影响。

所以,要教育好孩子,不要和孩子一起去埋怨学校,也不要去埋怨社会,而应该从提高自己孩子的社会免疫能力、提高抵御不良环境影响的能力入手。本网站小编总结:在孩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不可太快,在一段时期主要形成学习和作息的习惯,强迫孩子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所以在选择小学时可以选择校风好,注重孩子能力培养的学校,不要宝宝让过早的感到升学的压力。

家长需警惕 这些行为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


孩子上幼儿园是一个很大的转折,这是孩子第一次长时间离开家长,也是家长第一次把孩子长时间放到一个集体的不属于家庭的环境中,这对于双方都是一个转折,也是一个适应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孩子自身因素,家长的表现也是很大一个不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因素。

1、态度不坚决。

家长看到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哭闹,就会心软,然后答应孩子第二天再去,其实这样是非常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孩子迟早要上幼儿园的,家长这样心软反而推迟了适应进度。

2、恋恋不舍。

送孩子去幼儿园的时候,有些家长会自己先表现出非常不舍的样子,抱着孩子不放,激起孩子上幼儿园的不良情绪,又加长了孩子的适应周期。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应该给孩子制作一些愉快积极的氛围,例如跟孩子说:“今天第三天上幼儿园了,宝宝真棒!”

3、问消极问题。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完幼儿园回家时会问:“老师批评你没有啊?”,“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啊?”,“饭菜有家里的好吃吗?”等让孩子觉得幼儿园没有家里好,幼儿园是不好的地方的想法。

警惕孩子的"正义伤人"


例一:

早晨自由活动时间,孩子们都在区角内各自玩着自己的玩具,彬彬、豆豆在一起玩过家家的游戏,突然彬彬抢了豆豆的燃气灶,豆豆想要回,彬彬不给,这时在一旁玩的小宝过来推了彬彬一下,夺回燃气灶给了豆豆,彬彬被推了一下坐在了地上,头正好磕在了玩具橱上,起了一个包。

例二:

一次,我正在上音乐游戏课,到了分组表演的时候,我正在为一组表演的小朋友分配角色、指导表演,其他小朋友都坐在板凳上观看表演,优优小朋友受气氛感染高兴得从板凳上站起来随音乐跳起来,这时,坐在她旁边的轩轩用力拉了优优的衣角,想让她坐好,这一突然的拉拽,让优优措手不及摔倒在地,耳朵碰到了板凳上,受了伤。

这些伤到别人的孩子,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由于他们年龄小,不知道轻重,很容易伤到别的孩子,面对这些小朋友,不能像故意打架的孩子那样批评他们,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老师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告诉小朋友们,当看到别人做错事时,首先应告诉他不该这么做,当他不听劝时,可以请老师帮忙,不能用推、抢、打架这种方式解决问题,以免伤到小朋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