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从学前大班进入小学,既是一个从学前期进入学龄期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

他们要从以游戏为主的活动内容进入以学习为主的生活;从没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的约束到必须按照严格的作息时间来约束自己,比如不能吃到早退、铃响上下课,这些要求和变化对于孩子是一个考验,我们要用各种方法帮助孩子建立起必要的时间观念,为今后顺利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很显然,上小学后“时间”这个概念会更多地出现在孩子身旁周边。较之幼儿园的相对松散的作息时间,小学的作息时间更为紧密和严格。从早上起床时间到路上交通时间,再到上课时间、休息时间、活动时间、作业时间、上床睡觉时间等等都环环相扣。

幼儿园一般在大班教学中会交给孩子认识钟表,家长要及时配合教师强化这个能力。从作息时间的变化看,幼儿园的入园时间并不十分严格,早来一点,晚来一点都可以,但是学校要以时间来保证各个环节的严格执行,所以很显然孩子要比上幼儿园时要起得更早了,给早餐和路上留出足够的时间。

从家到学校一般要用多长时间,家长可以在路上用手表计时的时间来帮助孩子理解需要多长时间。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持久性,小学生上一节课要能保持40分钟以上的注意力,这个能力是需要练习的,比如可以让孩子画一张内容丰富复杂的画,讲一个较长时间的故事。

课间十分钟,孩子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要逐步培养孩子形成“十分钟有多长”的时间概念,并会合理利用这段时间,比如上厕所、喝水、到操场活动一会儿。

幼儿园一般有一个半小时的午睡时间,但是到了小学就没有这么长的休息时间了,所以家长要在孩子入学几个月前,逐步调整孩子的午睡时间,以保持和他所上小学一致的时长为宜。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懂得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并一定要坚持做完;什么时间不应该做什么事情,并能够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

比如该写作业时一定要认真写,写完后收拾利索才能去看电视和玩。有些家长自从孩子上学后就不再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应该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自己去支配,但要加以引导。

要培养孩子按时吃饭的习惯并要求孩子不要拖拉,每天一定要养成按时睡觉的好习惯,使一天的生活富有规律,保证有充足的体力和精力来面对小学生活。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孩子多长时间能适应幼儿园?


我是一个妈妈,同时也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在每年的开学初,都会迎来一些新入园的宝宝。这时对于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精神折磨”,他们非常担心自己的宝宝能否适应幼儿园生活?对于宝宝家长的这份担心,我非常理解,因为想当年,儿子新入园时,我曾经以家长的身份体验过这份揪心和担心。对于新入园的宝宝来说,这也是他们走向幼儿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孩子从家来到幼儿园,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孩子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孩子的哭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这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配合幼儿园坚持送孩子入园,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表面上看,是心疼了宝宝,但是这样会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过程无形中加长,不管孩子如何哭闹,一定要坚持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马上离开,中途回来看孩子。因为这时候的宝宝,关注点放在了窗外,而老师的关注点在孩子身上,往往造成了“老师没看见,孩子看见了”的情况。孩子就会错误的认为:只要我哭,爸爸妈妈就会回来!孩子就会“坚持不懈”的大哭。一般来说孩子在2个星期左右就会适应幼儿园生活了!

为了减轻新入园宝宝的分离焦虑,在孩子初入园时,可以从家拿一、两孩子喜欢的玩具或是爸爸妈妈与孩子的合影照片,带到幼儿园里,这样可以减轻孩子因为与家长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感,使幼儿的心理得到一些满足。

其次,在孩子回家后,要多与宝宝进行交流,鼓励孩子;孩子都喜欢做游戏,还可以和宝宝玩“上幼儿园”的游戏,请宝宝模仿老师,家长来当小朋友,激发孩子产生“明天我还要上幼儿园”的愿望。

另外,在这段时期内的宝宝,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的脾气大了,变得娇气、爱哭了,一点小事就会大嚷大叫的。请不要着急、生气,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要正确对待,既不能觉得孩子在幼儿园中受了委屈,对孩子溺爱;也不能以武力解决问题。其实这是孩子的一种宣泄。在家里,孩子随心所欲,到了幼儿园,肯定不如在家那样自由。我们允许孩子将心中的委屈发泄出来,可提供孩子一些软的面垫、报纸等物品,孩子可以踢、打、撕,以此来减轻宝宝的心理压力。当然,对于宝宝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还是要拒绝的。

为了减轻宝宝的分离焦虑,还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入托办法(家里有条件,可以随时接送的)在入园后的头三天中,孩子吃完午餐后接走,半天的时间不要过长,过长会使宝宝适应了这种幼儿园的生活)第四、五天为宝宝午睡后接走;第二星期的第一天还是在宝宝午睡后接走;第二、三天,改为幼儿晚餐后接走(比其他幼儿早接一会儿)从第四天开始,正常接送宝宝,孩子基本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当然,孩子与孩子个体差异不一样,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强,有的孩子适应能力稍弱一些。

孩子在这段适应期内,容易上火,生病,利用周末时间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去火的小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孩子的适应能力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强,相信你的宝宝,他会成功的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我们期待着一个个奇迹的发生!

送宝宝上幼儿园的最佳时间


问:我的宝宝1岁前经常有病,得过5次肺炎,身体很差,1岁以后就好多了,可是有的朋友说3岁以后送幼儿园不容易生病,有的朋友又说2岁半送最好,早一点提高他的适应能力。我的宝宝现在2岁了1个月了性格很活泼,请问什么时间送幼儿园最好?谢谢!

答:什么时候送孩子上幼儿园要因人而异。孩子2岁之前是和母亲建立依恋关系的高峰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在与家人的亲密接触中建立良好的安全感,逐渐长大之后,他们愿意更多的和同伴接触,发展同伴关系。因此,2岁之前最好以家庭养育为主,2岁之后可以考虑送孩子上幼儿园。孩子上幼儿园意味着社会活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要独立应对外部世界,对每个幼儿来说,刚上幼儿园的这段时间都是比较艰难的过渡期,孩子会出现一些焦虑紧张的情绪反应,甚至出现发烧、睡眠不好等躯体反应,家长要有心理准备。如果决定要送就要坚持,不要因为孩子一时的难过和哭闹而打退堂鼓,既要体贴照顾孩子的反应,又要与孩子一起度过成长的重要转折期。如果担心孩子上幼儿园不能适应,可以带孩子多参加亲子活动,接触更多的小朋友,锻炼孩子对于集体生活的适应能力。(龚雪梅回答)

幼儿园培养孩子生活习惯


一个人养成一种习惯,然后又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这就是习惯的力量。教育孩子,很重要的一点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进入幼儿园的孩子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一切都要学习,可塑性强。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的教育可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也会让他们的一生受益匪浅。

“幼儿思维游戏特色课程”正是从幼儿的这些特点出发,借助具体形象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学习、发展思维。通过小班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感觉,这一课程能够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及生活习惯,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思维游戏特色课程”不同于幼儿园的自由游戏,它是以操作材料为依托的探索性、操作性智力游戏。幼儿按照游戏中不断提出的问题和任务,通过操作材料,不断探索和尝试解决问题,进行游戏。游戏的整个过程是幼儿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幼儿主动建构自己的经验和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和思维系统。

课程的每套操作材料,不仅色彩艳丽而且操作性极强。这些材料既能很快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知水平也在不断调整、提高,通过各阶段的游戏课程,幼儿能体会成就感,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我感到首先要让孩子们感兴趣。我注意激发孩子们参与思维游戏的兴趣,根据孩子的喜好,编制了让孩子朗朗上口的儿歌:“啦啦啦,啦啦啦,我是思维游戏的小行家,思维游戏伴我成长,我是思维游戏的小行家”,孩子们和着歌声集中了注意力,并在愉快的情绪中开始,他们喜欢的思维游戏。

在孩子们兴致很高的前提下,我有意培养他们的各种良好的习惯。每次开新游戏盒时,专门为孩子们开设一节开盒收盒整理游戏盒的活动,让孩子从第一次活动开始就自己学习收拾自己的学具,培养他们收拾整理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操作习惯,也让每次思维游戏能安排得更加紧凑,有条不絮。

给孩子自由创新的空间

针对“思维游戏特色课程”强调幼儿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并且获取知识技能的同时情感得到升华的课程特点。我教学时鼓励幼儿采用不同的方法,并接纳幼儿的不同的创造结果,从不同角度随时给予肯定、鼓励,使他们勇于克服困难,大胆表现。

我总认为,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只要给幼儿创造自由的空间,鼓励幼儿推陈出新,超越自己,超越同伴,幼儿的创新能力就会不断提高,同时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也会得到提高,其实,这也是在培养幼儿勇于创新的习惯。

入园准备:作息时间跟幼儿园同步


宝宝入园不适应,可能是还没准备好,对于低年龄段的宝宝来说,虽然语言能力不够,但在家里像众星捧月一般,他的需求都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进入幼儿园后对于自己的欲求他不会表示,无法沟通,从而引发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如何适应幼儿园,专家从吃喝作息等方面为家长支了几招。

“为了让孩子的作息时间跟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同步,家长需要有意识地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幼儿园园长孙磊解释说,为了让孩子慢慢适应,一般这项训练需要提前几个月来进行。

吃:训练孩子用勺

对于低龄宝宝,幼儿园老师会喂宝宝吃饭,但有时候孩子多,老师可能无法顾及到每个人,冯斌建议家长,在家里要训练孩子用勺吃饭,最好不要用易碎的瓷质勺,刚开始宝宝的动作可能不规范,更可能把饭菜吃得到处都是,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能够独立吃饭。

喝:从奶瓶过渡到杯子

和家里不同,在幼儿园小朋友都用水杯喝水,因此在上幼儿园之前,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从使奶瓶过渡到使用杯子的阶段,“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有漂亮图案的杯子,并且要轻便而且耐摔,最重要的是要适合宝宝来抓握。”孙磊告诉家长,训练孩子的时候,要少倒一些水,帮助孩子控制杯子的倾度,避免孩子呛到。

如厕:会用小便盆

“两岁以后的孩子,可以训练他使用小便盆大小便。”孙磊认为,虽然幼儿园的老师会定时安排宝宝们如厕,但是作为家长,也要训练并鼓励孩子使用小便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孩子多长时间能适应幼儿园生活?


为了减轻新入园宝宝的分离焦虑,在孩子初入园时,可以从家拿一、两孩子喜欢的玩具或是爸爸妈妈与孩子的合影照片,带到幼儿园里,这样可以减轻孩子因为与家长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感,使幼儿的心理得到一些满足。

我是一个妈妈,同时也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在每年的开学初,都会迎来一些新入园的宝宝。这时对于年轻的爸爸妈妈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精神折磨”,他们非常担心自己的宝宝能否适应幼儿园生活?对于宝宝家长的这份担心,我非常理解,因为想当年,儿子新入园时,我曾经以家长的身份体验过这份揪心和担心。对于新入园的宝宝来说,这也是他们走向幼儿园、迈向社会的第一步。

孩子从家来到幼儿园,从一个熟悉的环境中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老师、陌生的小朋友。孩子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孩子的哭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这时我们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配合幼儿园坚持送孩子入园,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样表面上看,是心疼了宝宝,但是这样会使孩子适应幼儿园的过程无形中加长,不管孩子如何哭闹,一定要坚持入园。将孩子交给老师后,马上离开,中途回来看孩子。因为这时候的宝宝,关注点放在了窗外,而老师的关注点在孩子身上,往往造成了“老师没看见,孩子看见了”的情况。孩子就会错误的认为:只要我哭,爸爸妈妈就会回来!孩子就会“坚持不懈”的大哭。一般来说孩子在2个星期左右就会适应幼儿园生活了!

为了减轻新入园宝宝的分离焦虑,在孩子初入园时,可以从家拿一、两孩子喜欢的玩具或是爸爸妈妈与孩子的合影照片,带到幼儿园里,这样可以减轻孩子因为与家长分离而产生的焦虑感,使幼儿的心理得到一些满足。

其次,在孩子回家后,要多与宝宝进行交流,鼓励孩子;孩子都喜欢做游戏,还可以和宝宝玩“上幼儿园”的游戏,请宝宝模仿老师,家长来当小朋友,激发孩子产生“明天我还要上幼儿园”的愿望。

另外,在这段时期内的宝宝,爸爸妈妈会发现孩子的脾气大了,变得娇气、爱哭了,一点小事就会大嚷大叫的。请不要着急、生气,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要正确对待,既不能觉得孩子在幼儿园中受了委屈,对孩子溺爱;也不能以武力解决问题。其实这是孩子的一种宣泄。在家里,孩子随心所欲,到了幼儿园,肯定不如在家那样自由。我们允许孩子将心中的委屈发泄出来,可提供孩子一些软的面垫、报纸等物品,孩子可以踢、打、撕,以此来减轻宝宝的心理压力。当然,对于宝宝提出一些不合理要求还是要拒绝的。

为了减轻宝宝的分离焦虑,还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入托办法(家里有条件,可以随时接送的)在入园后的头三天中,孩子吃完午餐后接走,半天的时间不要过长,过长会使宝宝适应了这种幼儿园的生活)第四、五天为宝宝午睡后接走;第二星期的第一天还是在宝宝午睡后接走;第二、三天,改为幼儿晚餐后接走(比其他幼儿早接一会儿)从第四天开始,正常接送宝宝,孩子基本可以适应幼儿园生活了。当然,孩子与孩子个体差异不一样,有的孩子适应能力强,有的孩子适应能力稍弱一些。

孩子在这段适应期内,容易上火,生病,利用周末时间可以给宝宝吃一些去火的小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

孩子的适应能力其实比我们想象的强,相信你的宝宝,他会成功的迈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我们期待着一个个奇迹的发生!

幼儿园与普通幼儿园的区别


明年要上幼儿园的小朋友家长,现在已经到处联系打听,忙着给孩子找个合适的幼儿园。那么如何为孩子选择,是选离家近的,还是远的?是选择有特色、教育为主的,还是外教双语的?围绕这些问题我们请教了有关的幼儿园老师以及一些有经验的家长,提点建议。

答疑1:特色园一定比普通园好吗?

现在打艺术牌、双语牌、科技牌的幼儿园越来越多,正好迎合“望子成龙”的家长培养小天才、小艺术家的想法。其实,在孩子3至6岁的时候,接触一 些艺术、第二语言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是很有好处的。可是要想上一个这样的幼儿园就可以让孩子获得什么样的成就那就大错特错了。家长要了解,幼儿园阶段没有 必要给孩子定位,而是应该把美术、音乐、舞蹈、语言这些内容当作培养孩子的手段。有些民办幼儿园考虑到经济利益,所谓的双语环境、艺术、体育这些特色招牌 都是幼儿园自我宣传、扩大影响的手段。一位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人士表示,现在双语、艺术、体育特色的幼儿园还没有统一的标准认定,都是幼儿园自己给自己定 名。

答疑2:要不要选有外教的幼儿园?

现在许多家长很重视双语教育,有的甚至认为幼儿园要有纯外教的教学,但一些长期从事幼儿教育的老师则认为,纯外教的环境不一定有利于幼儿的发 展,因为对幼儿来说,他要学会观察、学习交往、学习爱、认识周围的世界、学习绘画和歌曲等等,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他去努力,在某一方面所用时间太多,在另外 方面必定会少,而对学龄前儿童来说,整体的发展非常重要,因为毕竟他还没有定型,有多种发展的潜能和可能。

而且这个纯粹的环境并不是必需的,如孩子之间可能不会用英语,在家里、邻居都不用,没有一种自然的语言使用环境。其实很多幼儿园都有一些英语兴趣班,可让孩子从感性上知道还有外语这么一回事,真正知识的掌握倒不必太在意。

看是否给孩子营造安全的环境

幼儿园的职责是保育和教育,因此,家长选择幼儿园要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既要考虑幼儿园的硬件设施,教师的服务质量,又要考虑教师的专业素质, 幼儿园的内部管理。也就是要看幼儿园是否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教育环境。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对孩子的服务意识是否达到标准,比如说 孩子入园后每天是否能够保证两个小时的睡眠、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等等。在教育方面,家长要更多地考虑到幼儿园对孩子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是否符合 孩子的年龄特点,对3-6岁的孩子来说,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定位在习惯的培养、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培养等决定孩子一生发展的品质。

个别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更多地考虑是否有教孩子学英语、学汉字、学速算等超出幼儿园纲要的教学内容。有的家长甚至要求幼儿园教孩子写字,理由是朋友的孩子能写出很多复杂的字,而自己的孩子却什么都不会,只知道玩,觉得自己很没面子。

现在很多家长只看重表面上的东西,他们将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和学业知识传授,以幼儿能识多少字、 算小学几年级的算术题为标准来评定幼儿园的好坏。对此,上海市有明确规定,不得进行珠心算等违背幼儿教育规律和育儿发展特点的教育活动。

此外,要看整体环境和管理水平。一所好幼儿园的环境应体现出幼儿园的办园理念、办园宗旨和办园目标。园所环境要有供孩子活动的宽敞的活动场地, 有充足的教具、玩具,有适宜的绿化面积等等。无论是园长还是教师,言谈举止都要给孩子做出表率,给孩子以良好的影响。在卫生保健方面,幼儿园不仅要有相应 的制度,其保育员和厨房工作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

[过来家长谈]

4要素选合适的幼儿园

路近最重要再好的幼儿园,如果每天要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在路上,那也会黯然失色,要是再遇到刮风下雨,大人孩子更是苦不堪言。而且,孩子刚上幼儿园时,问题最多,万一有个事儿,家长最好能第一时间赶到。

好老师是关键好老师是一宝。在幼儿园的硬件和软件上,专家更倾向于软件。老师是一所幼儿园软件教育的体现者。其实,只要在孩子哭闹的时候,老师能够抱起来哄哄;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多一些耐心劝劝;在孩子胆小怯懦的时候,多说一些鼓励孩子的话,就够了。

硬件要考虑幼儿园是孩子生活一天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学习、游戏、玩耍,如果幼儿园的硬件设施陈旧,孩子的生活也会失去色彩,所以,在满足前两点的情况下,选择硬件出色的幼儿园是最好不过的了。

伙食与卫生条件可以细心观察一下园里是不是窗明几净,孩子们的餐具是不是分开消毒,厕所是不是清洁卫生。

几岁培养孩子的理财观念?


别说“我们买不起”

可不要小瞧了宝宝们的经济头脑,其实从3岁起,他就可以支配金钱了。专家表示,家长一定不要对孩子,在金钱问题上说谎。比如,你不想给孩子买他们想要的东西时,可以说“这个月我没为这样东西做预算”,或者直接告诉他“我不准备买这东西”,而不要用“我们买不起”作为搪塞的理由。因为你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在控制金钱,以帮助他树立起对金钱的健康态度,培养孩子理财的观念。

建议:孩子3岁时,你可以给些钱供其自由支配,让他明白应该如何用钱。每周给孩子1元零用钱(对于一个4岁大的孩子来说,可以每周给2元),并帮助他作个简单的计划:6角放进储钱罐;3角自由支配;1角捐给慈善机构。

不要担心孩子没有领会如何省钱和花钱。孩子们开始时通常不能理解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做,但是你得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对今后的人生至关重要。

把钱展示出来给孩子看

当你不断从钱包中取出信用卡付账的时候,你的孩子肯定会对这种东西产生困惑,因为大部分7岁以下的孩子,都不会把信用卡和它里面的钱联系在一起,他们会认为信用卡有魔力,能买无穷无尽的东西。

建议:当孩子和你在一起外出购物时,尽量都用现金消费。当然,你也不一定刻意不用信用卡,只是在你签消费单时,让孩子看清你是如何做的;让他知道,每次购物时,你是如何从原来的钱中减去了已经花掉的钱。毕竟他们早晚要学会如何使用它。这种做法特别适合7—9岁的孩子,因为这时的孩子很擅长做加减法。

同样,在你从ATM取款机中取钱时也要这样做,即便是和3岁大的孩子在一起。你要告诉他,“我从银行账户上取了100元,这就是取出来的钱。”告诉他们花钱要有计划,而取钱出来并不仅仅是为了花掉它。

告诉孩子买每件东西花了多少钱

专家提醒父母们,应该让孩子对日常生活用品的价格有个概念,不管买的是玩具,还是T恤衫。而且,家庭经济状况是一个很好的聊天话题。

建议:你可以在孩子面前算经济账,跟孩子聊聊自己挣了多少,打算做一个怎样的预算。然后告诉孩子,为买日用品和衣服,以及其他必需品一共花了多少钱。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谈论孩子身上所花的钱,比如“在你校服上的花费超过了预算”。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你可以采用更简单的方法来处理:只计算当天的账目,即将每天中的开销从预算中减去。

告诉他为什么会买不在预算中的东西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本不在你预算的东西,会因为孩子的执意要求而临时列上购物单;或者你自己食言给自己买了双靴子,因为刚好赶上打折?事实上,这是人之常情,但关键在于你要给孩子解释自己消费的决策过程,让孩子看到你能够灵活地使用你所挣到的钱。最聪明的做法是,不光要指导孩子如何做预算和省钱,还要知道如何聪明地花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