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句话叫做“万事万物是相生相克的”,这句话放在家庭教养中,如果妈妈的性格太强,容易造成孩子的性格弱,如果一个妈妈太冷,容易造成孩子缺乏温暖,造成孩子为了追逐温暖,而取悦他人。我们分析了三种情况,看看你属于哪一类妈妈?

控制型妈妈:容易养成回避型孩子

妈妈表现: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或者出于难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产生的怕遭到遗弃的恐惧,以及对孩子的过度依恋,有些妈妈内心渴望完全掌控孩子的行为,而难以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孩子心态:这样的情况特别容易产生距离儿童。他们不害怕亲近,但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他们允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扭到一边,不让妈妈亲。因为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会使自己无法从妈妈的控制中逃脱。

成长的烦恼:这类儿童长大后,容易形成回避型人格。他们下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偏爱经常出差的工作,或总是埋头看书、看报、看电视。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配偶企图保待一种亲密状态,或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要求得太多了。”

家教EQ: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你和孩子“相依为命”只是暂时的,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小爱人”,只会使自己和孩子都感到一种无形的束缚。

忽略型妈妈:容易养成追求型孩子

妈妈表现:有些妈妈因为忙,或许是性格使然,表现出缺乏耐心的一面,她们总想快点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所以,鼓励甚至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探索和独立。

孩子心态:孩子独立尝试对世界的探索时,如果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就容易造成他对独立的恐惧。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做出好孩子的样子,或找出各种借口来赢得妈妈的注意力。他们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害怕离开妈妈,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是否有人随时都在关心自己。

成长的烦恼:这样的孩子,成年后通常表现出追求型人格。他们害怕被抛弃,为了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成为“贤妻良母”或“五好丈夫”。但这种关系却可能使对方感到窒息,而自己也常常吃力不讨好,暗自伤心,感叹“活得太累”。

家教EQ:除了教,孩子仍是需要“养”的。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信,需要妈妈足够的耐心,同样需要足够的时间,这点上似乎没有捷径可走。

冷漠严酷型妈妈:容易养成孤独型孩子

妈妈表现:有些妈妈,在情感上稍显冷漠。她也许本来就没想要孩子,或许潜意识中把孩子看作自己不幸的根源。这种妈妈很少抱孩子,对孩子非常严厉,有些冷酷型单亲妈妈缺乏良好的情感疏通渠道,处于孤独的抑郁状态,对孩子的反应也是冷漠相待。

孩子心态: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被塑造成孤独儿童。孤独儿童往往惧怕亲密接触,因为依恋妈妈的渴望经常落空,并由此认为:我没有需要。孤独儿童的内心里,可能隐藏着一个不真实的自我,看起来独立,实际上却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成长的烦恼:孤独儿童通常性格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他们通常在事业上很成功,物质需求淡薄,独立并富于忍耐。然而,他们的婚姻生活通常充满曲折。常见的被配偶抱怨成冷血动物、冷酷无情的人,多半是孤独型人格。

家教EQ:孩子是非常需要爱和抚摩的,在国外,抚摩和拥抱甚至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重要手段,刻意孤立孩子,不与他进行身体接触安抚,于他于己,都说不过去。

zj09.com小编推荐

父母教养方式决定宝宝性格


宝宝的性格虽然有先天的影响,但是真正性格的形成确实后天父母教育的结果,父母采取什么样的教养方式,宝宝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性格。

父母性格:柔弱、内向、胆小。

教养方式:过分保护和限制。

对宝宝可能的影响:胆小怕事,承受力差,缺乏竞争力。

父母性格:暴躁,爱大喊大叫,缺乏耐心。

教养方式:爱体罚训斥,缺乏温情或走极端,反复无常。

对宝宝可能的影响:攻击性强或胆小怕事或双重性格,长大后溺爱自己的宝宝。

父母性格:热情,开朗,大方,豪爽。

教养方式:民主,平等或专制,缺乏引导。

对宝宝可能的影响:活泼,大方,沟通能力强,富于想象,有创造力或自私小气。

父母性格:冷漠,缺乏热情。

教养方式:对宝宝的成长漠然置之。

对宝宝可能的影响:缺乏信任感,无上进心,事事无所谓,对他人冷漠。

父母性格:正直,勤奋,进取,向上。

教养方式:要求严格,做事认真,有明确目标。

对宝宝可能的影响:学习努力,认真,有忍耐力,不怕挫折。

父母性格:父母爱清洁或洁癖

教养方式:讲究整洁卫生或不能容忍丝毫凌乱和不洁净。

宝宝可能的情况:爱清洁、爱劳动或脏了也无所谓,推给父母来处理。

妈妈性格影响孩子的性格


儿童心理与性格

★冷漠严酷型妈妈:容易养成孤独型孩子

妈妈表现:有些单亲妈妈,在情感上稍显冷漠。她也许本来就没想要孩子,或许潜意识中把孩子看作自己不幸的根源。这种妈妈很少抱孩子,对孩子非常严厉,有些冷酷型单亲妈妈缺乏良好的情感疏通渠道,处于孤独的抑郁状态,对孩子的反应也是冷漠相待。

孩子心态: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很容易被塑造成孤独儿童。孤独儿童往往惧怕亲密接触,因为依恋妈妈的渴望经常落空,并由此认为:我没有需要。孤独儿童的内心里,可能隐藏着一个不真实的自我,看起来独立,实际上却是否定自我的需要。

成长的烦恼:孤独儿童通常性格冷漠甚至冷酷,缺乏对生活的热情和追求。他们通常在事业上很成功,物质需求淡薄,独立并富于忍耐。然而,他们的婚姻生活通常充满曲折。常见的被配偶抱怨成冷血动物、冷酷无情的人,多半是孤独型人格。

家教EQ:孩子是非常需要爱和抚摩的,在国外,抚摩和拥抱甚至是治疗儿童孤独症的重要手段,刻意孤立孩子,不与他进行身体接触安抚,于他于己,都说不过去。

★控制型妈妈:容易养成回避型孩子

妈妈表现: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或者出于难以掌控自己的生活而产生的怕遭到遗弃的恐惧,以及对孩子的过度依恋,有些单亲妈妈内心渴望完全掌控孩子的行为,而难以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孩子心态:这样的情况特别容易产生距离儿童。他们不害怕亲近,但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他们允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扭到一边,不让妈妈亲。因为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会使自己无法从妈妈的控制中逃脱。

成长的烦恼:距离儿童成人后,容易形成回避型人格。他们下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偏爱经常出差的工作,或总是埋头看书、看报、看电视。他们需要自己的空间,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配偶企图保待一种亲密状态,或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要求得太多了。”

家教EQ: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你和孩子“相依为命”只是暂时的,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小爱人”,只会使自己和孩子都感到一种无形的束缚。>>摇妈分享:按照“性格”给宝贝哺乳

育儿问答:

友晨熙2011问:怎样亲子互动,让孩子和我更亲近些?

特聘专家李巧红解答:孩子也喜欢能让自己觉得安全、快乐的人,只要你爱他,你会不由自主的用各种方式让孩子觉得你爱他,多抱抱、多抚摸、多有些肢体接触。

孩子的性格培养

★忽略型妈妈:容易养成追求型孩子

妈妈表现:有些妈妈因为忙,或许是性格使然,表现出缺乏耐心的一面,她们总想快点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所以,鼓励甚至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探索和独立。

孩子心态:幼儿独立尝试对世界的探索时,如果得不到来自父母的情感支持,就容易造成他对独立的恐惧。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做出好孩子的样子,或找出各种借口来赢得妈妈的注意力。他们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害怕离开妈妈,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是否有人随时都在关心自己。

成长的烦恼:这样的孩子,成年后通常表现出追求型人格。他们害怕被抛弃,为了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成为“贤妻良母”或“五好丈夫”。但这种关系却可能使对方感到窒息,而自己也常常吃力不讨好,暗自伤心,感叹“活得太累”。

家教EQ:除了教,孩子仍是需要“养”的。帮助孩子建立正面的自信,需要妈妈足够的耐心,同样需要足够的时间,这点上似乎没有捷径可走。

★矛盾多变型妈妈:容易养成依恋型孩子

妈妈表现:单亲妈妈一般都有经济上的压力,承担着繁忙的工作。对孩子依恋的需要,有时能满足,有时则迫于无奈忍痛“割爱”;加之重压下的妈妈,自己情绪也难以稳定,有时不免冷淡烦躁,有时对孩子又呵护有加。

孩子心态:这样的环境很难帮助孩子建立起稳定的安全感。潜意识里,他会认为,只有不断哭闹,才能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爱和关注,并经常感到愉快、满足和愤怒、伤心交替出现,不由地对妈妈形成爱恨并存的矛盾情感。

成长的烦恼:这些孩子成人后,一旦进入亲密关系,依恋倾向就会明显表现出来: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往往要求对方时时刻刻关注自己,难以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他们习惯性地使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迫使异性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强烈的不安全感使他们心生嫉妒和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都无法真正地信任对方。

家教EQ:日常生活里,刻意避免这种自相矛盾的不稳定的情感和情绪表达,在言语和行为上给予肯定,让他知道,不管妈妈怎么忙,他都始终如一地拥有妈妈的爱。

因此,妈妈应该知道自己性格的弱点,而从抚育孩子的过程中要避免让宝宝受到影响,采取扬长避短的措施。多向有经验的人士学习。>>警惕!妈妈的这些问题易导致孩子性格缺陷

育儿问答:

友周黑鸭小妞问:宝宝有点儿自卑,缺乏自信怎么办?

特聘专家崔军(向他提问)解答:父母应该学会接纳、尊重、关怀、无条件的爱和真诚地赞美、肯定孩子。如果父母很少赞美孩子,孩子根本不知道有什么优点;如果老是批评孩子,孩子就会显得一无是处,显得自卑。不要对孩子进行挖苦和讽刺,影响宝宝的进步,容易造成宝宝自卑心理。>>看看其他专家的解答

父女关系决定女儿性格


“我家的女儿每天都跟妈妈在一起,很黏她妈,都不理我。”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爸爸都表示不知道怎么和女儿相处。

恒缘儿童心理专家吴祯则表示,爸爸是女儿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在女儿感知、认识这个世界时,爸爸的行为举止、思想举止以及为人处世的原则,都会对女儿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育女案例一】

张栋:36岁,私营老板,女儿3岁半

在张栋看来,爸爸在女儿心里是充满温柔的“信念”和“权威”的形象。在现实中,他寻着这种观点去实现爸爸的角色。

他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女儿的是非曲直,同时为她树立男性品质和能力。因此,女儿将从父亲那里了解权威、权利、能力、愤怒、劳动、人际关系、金钱、冒险、坚持到底以及自尊。没有父亲的影响,等于在女儿的历程中缺少了很重要的东西。

“我会用爸爸的‘力量’让她自己动手穿衣服,让她理解一切东西要*自己努力争取,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动,背诵《三字经》,还会带着爸爸的‘温柔’和女儿一起砌城堡,然后一起开心地欣赏杰作,分享对女儿而言是很重要的。”

张栋觉得女儿非常需要从她生活中的第一个男性这里得到信心,让她确信她经历的事情是自然,现在女儿变得自信、自立,而且有爱心。

【育女案例二】

吴科:35岁,从事财务工作,女儿4岁

“由于工作的关系,我一年很少有时间和家人呆在一起,但是,我每天都在网上和女儿交流,为她仔细考虑合适的环境,让她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候,我会用我的处事原则、生活习惯等去影响她。比如,我喜欢看书,做事喜欢动脑筋争取尽善尽美,并且有始有终……”

每次回家吴科都会尽量把时间留给家人,带着女儿到景色优美的公园郊游、游乐场尽情地玩游戏,吴科在这样的氛围里,促进和女儿之间的感情交流,也能激发家庭的活力。

【专家点评】

父女关系决定女儿性格

吴桢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3~5岁是父爱介入的最好时期。女儿的心理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在3岁左右开始,把自己对母亲的情感慢慢部分转移到父亲身上,父亲是女孩接触到的第一个男性形象,女孩对男性的认识往往是以自己的父亲为参照的。没有父亲的参与,孩子会过于依恋母亲,因此也极易变得幼稚与依赖。父亲的介入,让孩子体会到除了在妈妈那里可以找到安全感和亲密感,在父亲那里也可以得到。

父亲的角色是促进孩子的成长与独立能力的发展,以身作则和陪孩子玩游戏是最好的沟通模式。吴桢指出,因为父亲不善于用语言表达情感,所以通过游戏活动父亲可以让孩子体会到他们的关爱,如爬山、游泳、打球等。

父亲与女儿相处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切忌将不良情绪转嫁到女儿身上。父亲回到家后要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将一切烦心的事抛开,给女儿一个宽松而愉快的家庭环境。

2.父亲与女儿相处注意分寸。父亲是女儿形成性别意识、定位性别角色的第一个也是最重大的老师,父亲要根据女儿年龄大小和认知能力的程度调整与女儿相处的方式,在女儿小的时候,父亲和女儿之间交往可以比较亲密,但是等稍大些的时候,这种亲密就要逐步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帮助她通过观察父亲对待自己的态度和行为确立正确的性别意识。

3.尽量抽时间和女儿做游戏,做她的好玩伴。父亲与女儿玩游戏和母亲的方式不一样,他们更幽默、更活跃,更喜欢抛接、倒提女儿,这样看起来有些粗暴,但能给女儿更多的自由,鼓励她们冒险等。从游戏当中,让女儿感觉安全,思路也更加开阔,性格更加温和平静。

幼儿园经历决定孩子的性格发展


“幼年播下的种子,决定青年时长成什么样的芽,成年收获什么样的果。”中国健康协会教育心理研究会理事温方告诉记者,孩子的自我评价意识会在学前初期(3-4岁)迅速发展。“这时的他们更关注外部世界和他人行为。也许老师轻描淡写的一句话、一个眼神或一种语气,都可能形成孩子性格上无法逾越的鸿沟。”

首先,规矩太多可能形成强迫意识。

温方认为,幼儿园的各种规矩是必要的。“现在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所有要求都尽量满足,这样孩子长大后不容易适应社会。”而幼儿园通过各种规矩让孩子养成遵守社会规范的习惯,这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有利。但温方强调,规矩纵然重要,却要人性化;否则会扼杀孩子的天性和活力。“严重的可能会让孩子长大后形成强迫意识。因为老师通常只告诉孩子什么时候必须做什么,却很少说明要这么做的原因。”

其次,惩罚过度会造就两种极端性格。

温方告诉记者,由破坏规矩而受到的惩罚也得有“度”。幼年体罚会给孩子造成两种影响:一是孩子的叛逆心理越来越强,对老师的管教“死扛死顶”,使矛盾不断激化。二是形成自卑情结。如果孩子本身比较柔弱,老师的批评会让他觉得自己不是好孩子,“破罐子破摔”下去。这样的孩子上学后,往往会成为“问题学生”。

北京听雨心理咨询中心咨询师宋玉梅也认为,“关小黑屋”这样的惩罚方式对孩子起不到良性作用。“老师应该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别动不动就用‘武力’。”

最后,得不到重视会让孩子逃避责任。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盖兹和匹斯兰德两位心理学家通过试验证明,孩子最恐惧的就是“不被重视”。“最初,他可能会做些极端的事,想要引起周围人的注意;如果徒劳无功,他就会选择逃避社会和责任。”宋玉梅说。

尽管如此,专家们一致认为,还是该把孩子送进幼儿园。“不能光看到幼儿园存在的问题,毕竟这是孩子与同龄人交往的第一个驿站,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消除他们的孤独感。当然,前提是幼儿园为孩子的心灵提供一个‘安全地带’。”宋玉梅告诉记者。

美国幼儿园环境轻松

那么,一个良好的幼儿园环境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陶然主任提出,幼儿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各种玩具和场所,让孩子尽情地玩耍,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

在美国的幼儿园里,小朋友们通常会在早上围坐在一起,由老师带他们做考勤和谈天气等例行内容。然后,与大家分享他们家里或上学路上的趣事。随后,孩子们会学简单的数学,比如数教室里有多少个窗户等。午饭过后是阅读时间,老师会给孩子们读故事书,然后让他们根据其中的人物或情节画画、做手工。

美国的幼儿园里,孩子们会从玩乐中接触生活,并提高基础的认知能力、语言能力,同时,幼儿园也是他们学习与人相处的初级阶段。美国幼儿园老师比较注重培养孩子与人分享东西的好习惯,如不能独霸玩具、有好吃的要分给别人、说话要有礼貌。

你的耐心将决定孩子的品格


最近一段时间来,发现自己从内心里对孩子基本上没有动气了,可谓“静心内功”初有小成。

我一直是主张完全说理教育的,当然我也一直这么做,尽力不打骂孩子,表面上是做到了不打不骂,但事实上很多次心里面总有一股想打想骂的冲动。

现在却终于做到了。

看过美国电影《心灵之旅》的人都会为主人翁妈妈的付出所感动——主人翁是一个盲人,但却有音乐天赋,正因为主人翁的妈妈的信心与不断鼓励,主人翁最终得以成功。

其实,就一个孩子而言,对许多许多方面的理解和盲人没有什么区别,我们容易对一个盲人做出比较明智的希望与激励的办法,但对孩子却总是不能。

当然静心并不是指永不发怒,如果孩子做不安全的事或不讲礼貌时(这是我给儿子定的最基本的两点),心里没有怒气,但我会在表面上装出非常生气的样子来,让孩子知道有些事可以为,有些事不可以为,虽然这种让孩子明白事理的过程也完全可以说理,但有些情况下必须让孩子知道其严肃性。

我之所以努力这么做,也是因为这样做的效果已逐渐显现出来,儿子方方面面进步很大,让人欣慰。

儿子的教育,我目前着重性格形成,完全忽视所谓的分数教育,一学期来,数学考试无数次,我基本上不问分数,甚至每次试卷错了哪些我都不会过问(当然许多父母,老师都十分重视错题的更正)。

实际上孩子暂时得一个好的分数并不难,难的是孩子能拥有一个好的性格,好的品质,而这些更不是一朝一日能有所成的。

在竞争如此剧烈的环境下,父母重视学习分数是理所当然,但一般来说,父母们虽然知道性格与品质的重要,但真正贯彻实施在行动中总是有不断的观望的心理。

好性格,好品质,从小养成,完全取决您的耐心了。

父爱多少决定宝宝的聪明度


研究显示,爸爸陪在宝宝身边的时间长短可以影响宝宝在数学方面的能力。爸爸对育儿的参与程度越高,宝宝就越聪明,适应力更强;在爸爸精心照顾下成长的宝宝,性格更加宽容,更富有责任感。

对宝宝的教养影响

对男孩的影响

男性相比女性更理性、更有执行力,所以在男孩的教养中,如果有爸爸的参与,会非常有利于男孩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独立能力的塑造。

*通常爸爸更关注户外活动,爸爸的陪伴会帮助消耗男孩体内多余的能量,从而减少他们的破坏活动。

*爸爸不一样的陪伴方式,会让宝宝对生活有另外一种视角,接触更多与妈妈在一起不同的事物,这对正在成长中的大脑是极为重要的。大量的信息刺激会促成大脑沟回的生成,大脑表面积越大则宝宝越聪明。

对女孩的影响

对女孩来说,来自爸爸的独特的爱是奠定她一生中对异性看法的基础。

父爱的缺失会让她缺乏对异性的安全感,以及与异性交往的信心。她或许会表现得过分柔弱,以获得对方的欢心,或是过分刚强,来支撑自己受伤的心。不管怎么样,这几乎都是以与父亲的关系为模板的。

父爱如山不可或缺

研究表明,父爱缺乏的宝宝容易产生情绪问题,烦躁不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不讲道理……这些都是情绪不稳定的表现。如果不注意处理这些情绪,宝宝甚至会发展出被爸爸忽视甚至“遗弃”的猜测,从而威胁其安全感的建立。

其实在生活中,很多父爱的缺失并不是爸爸有意不关心宝宝,大部分也是不得以而为之,或者因为工作太忙,或者因为不知道怎么交流,或者是插不上手等等。这里有三个Tips可以更好地帮助爸爸与宝宝交往。

1.从宝宝出生那一刻起就参与到对宝宝的教养过程中来

好处:新爸新妈与宝宝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容易培养育儿的信心;相处得越多,感情就越深,爸爸自然而然就会像很多妈妈一样舍弃一些自己的生活来陪伴宝宝。

如果爸爸从来都是甩手掌柜,一来他无法参与到育儿的过程中来,二来他也不知道怎么参与,久而久之,就疏远了跟宝宝的联系和感情。

2.让宝宝与爸爸之间有特定的亲子活动

事情可大可小、时间可长可短。比如洗澡、带宝宝出去玩或者讲睡前故事等。

好处:一方面可以培养爸爸的责任感和育儿信心,另一方面宝宝对爸爸的依赖也让爸爸有了极大的成就感和自豪感,会激发他与宝宝多多相处的意愿。

3.如果爸爸实在不能陪,也要注意多跟小朋友进行言语上的交流

告诉宝宝爸爸为什么不能常陪他,不能陪他并不代表不爱他,多直接地表达对宝宝的爱。要常

常与妈妈交流宝宝的动态,关注宝宝的成长,及时发现问题。

什么决定孩子未来的命运?


什么将决定您孩子的命运,不少的人可能顺口就会说是孩子的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因为性格决定命运是老生常谈的事情。那么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有道理吗?要分析这句话的正确与否,首先要从什么是性格开始。什么是性格呢?其实很简单,一个人习惯性行为的外在表现就是性格。比如说某个人喜怒无常,那肯定就是他的习惯性行为喜怒无常。

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会在将来有一个自己的成果,这个成果包括他将来的事业、家庭等所有能够拥有的东西,无论他(她)是否满意,这个成果都会成为那个时刻的既定事实。决定这个最终成果的就是他们在人生经历中所做过的种种行为。那么是什么指导了他们的行为呢?肯定是他(她)们的思维。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同理,有什么样的习惯性思维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性行为,习惯性行为很显然就是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就是非常的合乎逻辑了。

您想要您的孩子有一个好的命运吗?估计每个家长都会说是,那么先看看您的孩子目前有如下这些状况吗?

1、您的孩子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无缘无故的乱发脾气;

2、您的孩子有足够的自信,不自卑、不胆怯;

3、您的孩子能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素质;

4、您的孩子能正确感知别人的情绪,为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你的孩子懂得爱,知道感恩,不自私、不狭隘……

假如您的孩子不能很好的做到上述这些,即便他(她)有优秀的数学成绩、有音乐方面的特长、或者有出众的绘画才能、或者是个出色的运动员……他们在面对社会的时候也会觉得无所适从,从而怨天尤人,最终一事无成。这样的生活状态就会没有幸福感和满足感,生活也就变的索然无味。假如您想让自己的孩子更健康的发展、让自己的孩子从优秀变的卓越,那您就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一直做重复的事情却妄想得到不同的结果,您就要让他(她)向好的方向改变。但怎么才能做到有效的改变呢?那就从提高孩子的情商开始吧!

什么是情商

所谓情商是指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最早提出情商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彼得梅耶。美国心理学博士丹尼尔葛尔曼丰富了它的内容并概括成五个方面:

第一,认识自身情绪的能力。葛尔曼认为,认识自身情绪是情商的基石,这种随时认知感觉的能力,对了解自己非常重要。不了解自身真实感受的人必然沦为感觉的奴隶。反之,掌握感觉才能成为生活的主宰,面对学习、工作、婚姻等人生大事才能作出妥善明智的抉择。

第二,妥善管理情绪的能力。情绪管理必定建立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调节,达到自我安慰,摆脱焦虑灰暗或不安的目的。这方面能力较匮乏的人常常要与低落的情绪交战,掌握自如的人则能很快走出生命的低潮,重新振奋起来。

第三,自我激励的能力。无论是要集中注意力,还是发挥创造力,将情绪专注于一项目标是绝对必要的。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不断地增强自我成就感,提高对事业的热忱。成就任何事情都要靠情感的自制力,保持高度热忱是一切成就的动力。

第四,认知他人情绪的能力。葛尔曼认为,心理健康要有同理心,所谓同理心就是善于感觉别人的感受,这是基本的人际交往技巧。具备同理心的人较能从细致的信息上感觉他人的需求。

第五,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人际关系是一门管理他人情绪的艺术,能否细微地关注、恰当地对待他人的情绪,往往与个人的人际和谐程度、领导能力有关。

成功需要高情商

强调情商的作用,并不是忽视智商。一个人要走向成功,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最大发挥,应该是智商和情商的互补以及和谐发展的结果。当一个人智力、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的时候,可以用自己的情商优势去补充,“笨鸟先飞”就是这个道理。如果一个人智力不低,他再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注重自我激励,那么他就会取得更大的成就。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情商越来越成为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不可缺少的非智力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质量更加决定于个人实力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人的情绪控制、正确看待失败就显得格外重要。

谈到这里其实大家都明白,情商可以理解成人的性格的另一种表述形式,或者说是性格的决定因素。只要能够找到改善情商的办法,就能发现改善性格的途径。

情商解决方案

人的情商高低优劣主要由两个方面决定,一个是先天因素,另一个是人自身的经历。对于人的单个个体来讲,先天因素是自己无法改变的。那么要提升和改变我们的情商,就可以从改变我们的经历着手,俗话说的吃一堑长一智也就是这个道理,经历的多了自然会见多识广,凡事都能泰然处之。但是现实社会中很多情商提升都伴随着苦难的经历和众多不确定风险,没有人愿意为了增加情商去经历那些困惑和痛苦。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引入了体验式训练这种提升情商的最佳方式。针对情商的不同构成因素,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游戏项目,让孩子在高度参与的情况下,安全的经历,再加上专家的指点和讲解,帮助孩子正确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情绪、以正确的态度和方式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胜利和挫折,提升感知别人情绪的能力,为自己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和广泛的人脉关系,从容的享受一个健康的、快乐的、成功的人生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