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胎教
2020-08-25 女孩胎教 童话故事女孩 童话故事小熊住山洞女孩学男孩小便 家长能否hold住。
最近,雯雯的妈妈秦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因为幼儿园厕所不分男女,以至于女儿有时回到家还会模仿男孩站着小便,甚至还问妈妈“为什么我没有小鸡鸡?”秦女士为此有点困惑:尽管这只是孩子的一种好奇行为,但时间长了,会不会导致孩子性别意识错位?而本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幼儿园厕所不分男女的现象在昆明还不在少数。
看看
小男孩
镜头一小男孩无奈蹲着小便
杨女士的儿子晓晨今年3岁半,之前就读于昆明一家民办幼儿园,上厕所时是男女分厕。女孩用的是小马桶,男孩用的是便槽,都比成人的小一号。半年后,晓晨转到了另外一家公办幼儿园,由于该幼儿园办学年代久远,一直没有条件让男女分厕。由于晓晨站着小便时经常会把裤子尿湿,老师便要求他像女生那样,蹲着小便。
在这家幼儿园,还有不少小男孩和晓晨一样,每天乖乖地蹲着小便。不过,回到家里,晓晨就好像是忘了这个约束,他会像爸爸一样站着小便,还会自己脱裤子、穿裤子。有时候他担心裤子被弄湿,还会把衣服拉高一点。
镜头二“女生上厕所男生不许看”
阳阳妈告诉记者,阳阳在幼儿园的时候,是男女不分厕的,但是老师会告诉小朋友,“女生上卫生间时,男生不许看,女生也不许看男生。”幼儿园对阳阳的性别教育也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在阳阳在家上厕所是不许我进去的。”阳阳妈说。阳阳妈说他已经有很强的性别意识了。“上次去看人偶剧《白雪公主》,问他要演什么角色?他回答:‘只要是男的都可以。’”
看看
小女孩
镜头一女孩模仿男孩撒尿
“妈妈,你看,小男孩是这样上厕所的。”昨天下午放学时,在昆明市五华区某幼儿园门口,来接女儿放学的张女士告诉记者,有一次,女儿一边模仿男生站着小便的动作,一边叫自己来看。女儿的这个举动把张女士吓了一跳,但张女士并没有对孩子的这一举动置之不理,而是清楚地告诉女儿:“那是男生,女生不可以像这样,女生上厕所时一定要蹲着。”
张女士说,女儿大概在4岁就开始知道女生是要穿裙子的,但是男生不可以穿。“有时候想上厕所又找不到卫生间,实在憋不住了,也知道要找能遮蔽的地方上。”
镜头二上厕所时比赛尿尿
“幼儿园什么时候最好玩?”当妈妈刘女士随口问起这个问题时,4岁多的儿子星星居然回答:上厕所时最好玩。他的理由是,每次上厕所都有好多小朋友,如果老师不在,他们就会比赛尿尿,有时还会有女生参加。
这个回答让刘女士哭笑不得。为此,她专门跑到幼儿园去打听后才知道,原来小朋友们都不分男女厕所。每到上厕所时,孩子们会好奇地相互模仿。
刘女士担心,如果这样下去时间长了,会不会导致孩子性别意识错位?
家长反应
性别启蒙教育不应该回避
反应一
性别启蒙教育很重要
张女士的孩子就读于昆明某公办幼儿园。她认为,对孩子进行性别启蒙很有必要,当孩子开始对性别问题产生疑问时,家长不应该回避这些问题。“孩子已经会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但他们的认识有很多都是片面的,或者是错误的。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认识。”
反应二
老师让孩子们分开如厕
吴女士告诉记者,她家的宝宝从两岁半起就进了这所幼儿园读宝宝班,虽然厕所是同一个,但是老师从宝宝班开始就会让男孩女孩分开上厕所。“孩子的年龄在增长,家长也应该有意识的对孩子进行性别养成的教育,让他们知道男孩就是男孩,女孩就是女孩,是不一样的。”
反应三
1岁半以后穿蒙裆裤
晚报教育部落群网友恬恬妈说,恬恬1岁半脱离尿裤后,她就有意识地给孩子穿蒙裆裤,不当众把尿了。“我女儿有套书叫《拉鲁斯小百科》,内容有男女性别区别等等我们会慢慢讲给她听,我觉着孩子的性启蒙还是要家长科学、客观地慢慢灌输。”
国际连线
美国买东西都有性别考虑
年轻的妈妈们会精心地为孩子挑选用品,男生多会挑冷色,而女生多数挑暖色。就连幼儿园厕所的瓷砖,也是男厕以灰色为主,女厕则以粉色为主。“教男孩要有男人气,教女孩更细心。”是美国父母心中已成为约定俗成的育儿观。
新加坡性别教育融入生活
新加坡对低龄儿童的性别教育,不是在课堂上,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新加坡,许多还需要父母抱在手上的男婴,尽管还裹着尿布,却都穿着正式的男装三角裤。当孩子学说话时,妈妈们就会经常重复:“你是男孩不是女孩。”,“你是女孩不是男孩。”这样的话。幼儿入园第一天,认识厕所便是第一课。幼儿的厕所也分男女,幼儿们分门进出。里面的设施完全按正规男女厕所所设,只是比例缩小而已。
专家
观点
允许孩子有模仿异性的体验
云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学院学前教育系副教授李红
李红认为,对于幼儿来说,男女如厕是应该分开的。无论是从安全、卫生、秩序等角度,还是从长远影响来看,都有必要分厕。
5岁是关键阶段
“如果是因为资金欠缺、设备老化等原因,就没有办法。如果是幼儿园的特别安排的教育活动,不妨可以定期尝试,比如一个月或几个月体验一次。”李红分析,从小培养孩子的性别意识比较重要。比如人在3岁左右会有点分辨力,4岁开始又会产生好奇,到了5岁,对于性别差异就会极为好奇。因此,5岁是一个特别关键的阶段。
别混淆性别定位
如果孩子是长期男女同厕,不仅会造成卫生间内秩序混乱,带来幼儿的不安全感,还有可能导致他们混淆性别定位和角色定位。比如说慢慢的男孩性格像女孩,女孩性格像男孩等,不利于少年和成年时期的成长,尤其是进入成年期,都会有一些影响。
建议允许模仿体验
如果遇到孩子模仿异性的行为,比如女孩站着小便,老师和家长该怎么做?李红建议,可以允许孩子体验并感受这个过程,但过后必须将其拉回该有的起点,不能任由孩子这样下去。同时,告诉孩子,男孩就该这样小便,女孩就该那样小便,至于孩子所提的诸多为什么,就因为你是男孩、你是女孩,用不着过多解释其中深奥道理。这样容易培养孩子的规则感和界限感。其中,最好是男孩由爸爸教,女孩由妈妈教,进行分角色教导。
延伸阅读
专家答疑:男孩能进女更衣室吗
妈妈提问:儿子5岁了,昨天我们去游泳,游完后带他去女更衣室冲澡,结果遭到一个妈妈的反对。虽然当时吵了起来,但是回头想想也很困惑:5岁的男孩到底明不明白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应不应该让他跟妈妈进女更衣室?我需要对他进行特别的性别教育吗?
专家答疑:5岁的男孩,不应该再带进女更衣室了。
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其他女性的尊重,也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需要。就这个问题还当着孩子和别人争吵,恐怕就更不适宜了。
3~5岁的性教育,重点是性别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接纳自己的性别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身体,尤其是标志性别的躯体部分,是父母的重要任务。父母要用正确的词汇、坦然的态度让孩子知道男孩子有阴茎、女孩子有阴部,是不同的。
适应社会文化性别教育还包括孩子的穿着、爱好与兴趣、活动方式、情绪类型等,都要和社会文化相适应。
其实,这种教育从孩子生下来就开始了。男孩子出生以后比较好动,父母对他的态度会粗放一些,说话声音也会大一些,会送孩子娃娃熊、车模、带响的玩具等,衣服和包布可能不那么花哨。女孩好静一些,父母会更仔细,礼物也是芭比娃娃、小兔子小猫一类性情温和的动物玩具,这些已经是做性别教育了。男女有别,性别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性意识教育,让男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男性,并喜欢自己的角色,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
从此时开始,家庭要开始一种有“性”生活,比如男性成员与女性成员各自有各自的小秘密。对男孩子来说,妈妈洗澡时,他已经不能随便进去了;他自己的“小弟弟”也不可以随便露在外面,让别人看见;他洗澡或小便时,要渐渐帮他养成关门的习惯,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性是隐私的,男女有别。
卫生与安全,教导孩子注意生殖器的卫生也是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的任务。最好由父亲来教男孩子学习清洗自己的阴茎。要告诉孩子,自己的阴茎和阴囊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碰的,如果有人硬要去摸,一定要告诉父母。在没有把握时,不让孩子走类似独木桥的东西,提防阴茎、阴囊遭受骑跨式损伤。
了解更多科学早教知识,请登录早教频道
教育男孩与女孩子的区别家长必知
家长您在教育自己的孩子的时候会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呢,孩子的性别的不同会有哪些需求呢,家长可以根据下面所接受的内容对于这样的效果让家长成为教育孩子的专家也是有可能的。
国外研究发现,即使对男孩女孩采取同样的养育方法,男孩和女孩仍有显著的差异。
女孩
女孩开始玩耍的时间比男孩要晚,她们更喜欢挑选洋娃娃之类的玩具,即使同样是搭积木,女孩也喜欢把积木一块一块并排着搭,好像一间房子。
在社交上,女孩在社会交往的感知上比男孩更活跃,在语言技能、小肌肉精细动作技能、辨别情感,对情感作出反应等方面都要超过男孩。幼儿教育
男孩
由于男孩的活跃,他们很早就开始玩玩具了。男孩喜欢那些比洋娃娃或动物跑得更快的玩具。搭积木的话,他们更喜欢把积木一块一块搭高,仿佛一座塔。在社交方面,男孩在自主感觉上比女孩活跃,玩耍中更有扩张性,在理解运动和空间方面比女孩更超前。人们都认为女孩比男孩更情绪化,但事实上,即使是年龄很小的男孩也比女孩的感情更强烈,男孩更容易激动,之后也更难恢复。
女孩
在骨骼发育上,女孩骨骼成熟更早,更不容易骨折。在触觉上,触觉最灵敏的男孩也比不上触觉最迟钝的女孩。视觉上,女孩更容易辨别色彩和质地的差异,更喜欢辨别不同的面孔。在身体健康方面,早产的女孩通常比早产的男孩发育得更好。
男孩
男孩在出生头一年,骨骼更脆弱,又多动,因而很容易受伤。在触觉上,男孩比女孩要迟钝得多。在视觉上,男孩更容易辨别方向、方位及移动物体的速度。在生命早期,男孩的健康状况普遍劣于女孩。早期教育
男孩和女孩对关心和信任的需求是不一样的。
女孩
无论哪个年龄段,女孩都需要更多的关心。当女孩独立完成一件事情时,如果你提供帮助,她可能会感觉到更多的爱。反之,当父亲过于信任女儿处理事情的能力,给她太多空间时,她可能会觉得遭到了拒绝、抛弃。而且,女孩喜欢向家人“抱怨”,实际上她只是希望受到关注,做父亲的不该只是提供一个解决办法,而应全神贯注地倾听,以满足她的需求。
男孩
和女孩相比,男孩需要更多的信任。当男孩独立完成一件事时,他会自我感觉良好,例如,在穿鞋的时候,他可能会固执地拒绝父母的帮助,想独立做好这件事。如果母亲过于关心儿子的某种需要时,他很容易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她不相信我能自己做好”的表示。当男孩遇到压力时,倾向于把造成压力的信息摒除在外。因此,爱唠叨的母亲需要注意:如果想让儿子记住你的要求,不妨用正面的方式提出要求,尽量减少唠叨给他造成的压力。亲子教育网
本网站小编总结 :男孩和女孩从出生起,各项生理指标就不一样。因而,男孩和女孩会以不同的方式加工信息,感知世界,并用不同的行为作出反应。家长可以参考一下上面的方法对家长教育孩子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男孩能进女更衣室吗?
答疑专家:徐凡《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儿童心理学专家Q:儿子5岁了,昨天我们去游泳,游完后带他去女更衣室冲澡,结果遭到一个妈妈的反对。虽然当时吵了起来,但是回头想想也很困惑:5岁的男孩到底明不明白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应不应该让他跟妈妈进女更衣室?我需要对他进行特别的性别教育吗?A:5岁的男孩,不应该再带进女更衣室了。
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其他女性的尊重,也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需要。就这个问题还当着孩子和别人争吵,恐怕就更不适宜了。3~5岁的性教育,重点是性别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接纳自己的性别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身体,尤其是标志性别的躯体部分,是父母的重要任务。父母要用正确的词汇、坦然的态度让孩子知道男孩子有阴茎、女孩子有阴部,是不同的。适应社会文化性别教育还包括孩子的穿着、爱好与兴趣、活动方式、情绪类型等,都要和社会文化相适应。其实,这种教育从孩子生下来就开始了。男孩子出生以后比较好动,父母对他的态度会粗放一些,说话声音也会大一些,会送孩子娃娃熊、车模、带响的玩具等,衣服和包布可能不那么花哨。女孩好静一些,父母会更仔细,礼物也是芭比娃娃、小兔子小猫一类性情温和的动物玩具,这些已经是做性别教育了。男女有别,性别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性意识教育,让男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男性,并喜欢自己的角色,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从此时开始,家庭要开始一种有“性”生活,比如男性成员与女性成员各自有各自的小秘密。对男孩子来说,妈妈洗澡时,他已经不能随便进去了;他自己的“小弟弟”也不可以随便露在外面,让别人看见;他洗澡或小便时,要渐渐帮他养成关门的习惯,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性是隐私的,男女有别。卫生与安全,教导孩子注意生殖器的卫生也是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的任务。最好由父亲来教男孩子学习清洗自己的阴茎。要告诉孩子,自己的阴茎和阴囊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碰的,如果有人硬要去摸,一定要告诉父母。在没有把握时,不让孩子走类似独木桥的东西,提防阴茎、阴囊遭受骑跨式损伤。
你是男孩女孩
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我们开学后身心健康并且顺利地适应这个变化,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你是男孩女孩”,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男孩,女孩?”经常能遇到人们这么询问襁褓中的婴儿。其实,不用询问,也不需打开襁褓,仔细观察一下就完全可以分辨出那是个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甚至可以这么说,男孩女孩自打出生起就已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即使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强化,也会越来越明显。到了3岁前,男孩子喜欢冲冲杀杀地狂奔猛跑,女孩子则喜欢摆上小碗小盘地过起娃娃家。男孩女孩与生俱来的天性是一目了然的。
但是,孩子的心理状态也受着后天教化的重大影响。父母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对孩子的性别认识进行强化教育,使孩子更加“男性化”或“女性化”。譬如,我们总是褒奖男孩子的勇敢、果断、大度的行为;表扬女孩子温柔、善良、文静的举止。孩子就会对自己性别角色具有良好的认识。反之,对男孩子,父母却欣赏他依恋、腼腆的表现;对女孩子,父母一味鼓励她争斗、不羁的性格,就可能影响孩子对自己性别角色的正确认识。如果父母再在装扮上让女孩子总是一身“戎装”或长裤制服,却把男孩子打扮得“花枝招展”,甚至还给他涂指抹粉,那将扭曲了孩子正常的性心理,严重的还会使孩子日后发生性倒错。
有些家长认识不到性别教育的重要性,认为这么点的小东西懂得什么?他们凭自己对男孩女孩的偏爱,对孩子进行与生理状况不符的性别教育及装扮。强把女孩当男孩,硬当男孩为女孩。这种做法虽然可能是闹着玩的,但却会引起孩子心理和人格的变态、畸形。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困挠乃至留下心理创伤。所以,这种作法是错误的。
有些父母明白这个道理,但却不知道孩子在3岁前对自己性别的认识还是模糊的这一现象,他们常会焦虑地询问:“这孩子怎么搞的,问他男孩女孩,他尽瞎答,明明是男孩,说自己是女孩,还把我的发夹带到头上对着镜子看。”或“女孩子却喜欢玩什么枪呀车的”其实,这些现象都是正常的,是孩子出于好奇所致。这些孩子在其他表现上依然具有鲜明的“本性”特点,完全不必着急。我们只需告诉孩子,正确的答案,并且告诉他自己性别的优越性,孩子都会“乐意”地“接受现实”的。比如,男孩说:“我是女孩,女孩穿裙子。”那是因为他对裙装的好奇和对鲜艳的色彩的喜爱。父母只需告诉他:“你是一个小男孩,你的小海军服很漂亮。你还可以玩坦克。”他就会忘了裙子一事。如果女孩说自己是男孩:“斌斌爸爸说男孩开飞机,我开飞机。”父母不妨告诉他:“你是女孩,女孩也能开飞机,女孩多漂亮,长大可以做妈妈。”孩子就会骄傲地承认自己是女孩。
有些家长对孩子性别教育过于“偏执”,认为女孩就一定要娇羞,穿花衣服;男孩就绝不能给他穿漂亮衣服。他们认为:“反正是小小子,要什么好,瞎穿呗。”结果,孩子可能会认为男性就应该是灰不溜秋,马马虎虑的。这也是不对的。孩子总归是孩子,穿得漂漂亮亮的没有错。男孩,让他穿得干净、利落、鲜艳、活泼;女孩,打扮得艳丽、花梢、可爱、洁净。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还有些父母把3岁前的孩子在性别认识上的错误当做有趣的事到处讲,对孩子也会起到不良的作用。例如,妈妈拂着孩子的头对同事说:“你看看他,臭美着呐,天天要拿我的口红。”同事则接着说:“噢,可不吗,就像小姑娘一样漂亮。”那么在一边听着的孩子会怎么想呢?他可能会认为,能像女孩子,妈妈喜欢。所以,不要把孩子性别认识上的错误当做笑谈到处说,也不要常拿这事逗孩子玩。相信在孩子3岁后,一定会渐渐对自己性别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男孩与女孩的差异
有人说,“人”字结构是由男女二个世界构成的。他们相互支撑,却各有不同,那么,男孩与女孩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呢?
男孩和女孩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性激素和社会化两方面。男孩会产生较多的雄性激素,女孩则产生较多雌性激素。由于激素水平的不均衡,致使男女之间的性发育出现差别。同时,虽然男孩与女孩都要受家庭、朋友、老师乃至社会的影响,但其受到的影响程度却存在差异。
就生理方面而言,男女性别各具特殊的身体发育特征。例如,女孩发育成熟比男孩快而均衡。学龄前的女孩比同龄的男孩有更好的平衡水平,她们能很好地进行单腿跳。但后来居上的男孩会在跑步和跳高方面更胜一筹。青春期之前,男孩与女孩的体格发育相当接近,过了青春期以后,男孩开始比女孩发育得更快、更强壮。这是因为男孩子们旺盛的新陈代谢功能速度加快,使得心脏和肺增大,以适应氧气和血液用量的增加。
就智力方面而言,女孩一般说话较早,造句及表达能力较好,她们很早就会读写,在中小学时期很少出现阅读问题,有良好的言语推理能力,很少出现言语混乱的情况。而十多岁的男孩则具有较好的空间立体感及视觉表象能力,这对将来的数学和物理的学习非常重要。因此,青春期以后的男孩往往数理成绩优于女生。
就社会化而言,从儿童时代到青春期,男孩总是更具竞争性、侵犯性和支配性;女孩则更喜欢交往,并注重发展亲密的友谊。从社会意识形成的那一刻起,女孩更趋向于听从成人的命令,男孩则常用身体的、情绪的及理智的方式来表示对抗,因此也经常出现行为问题。
了解男女之间的这些典型差异,能帮助家长弥补孩子天性中的弱点。对于女孩,你可以有意识地让她多玩三维立体积木和游戏;而对男孩,你可以买些有趣的书籍,来增强他薄弱的方面。
男女之间的差异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的社会准则,这些约定俗成是一种对孩子有害的社会现实。社会规定的男性和女性的某些特性未必准确,父母可以帮助孩子来正确客观地进行判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自由开放地思考、行动和信仰。女孩不应在男孩面前感到自卑。每个孩子都可以追寻自己的梦想和抱负。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女孩模仿男孩尿尿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学生们也要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可以在开学时有条不紊,你收藏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女孩模仿男孩尿尿”,欢迎大家与身边的朋友分享吧!
两岁多的女童肖雅对什么事都好奇,她在第一天上幼儿园时,看到同厕的男生都站着尿尿,便也要学,结果一天内尿湿了3条裤子。昨日下午,记者得知,因男女同厕而出现“严重后果”的还有长铁三幼儿园中班的张俊小朋友。在幼儿园上厕所时,因为后面有女生进来,张俊感到难为情,在犹豫时被后面的小朋友推倒在地,脸上划出了一道口子。
5岁男孩如厕“毁容”
张俊告诉记者,当天他睡完午觉起来上厕所,走到厕所门口,发现里面走出一名女同学。虽然进幼儿园以来,他一直是跟女同学一起上厕所的,但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慢慢感觉到和女同学一起上厕所有点“害羞”,再加上他当时只穿着内衣裤,更加难为情,便犹豫了一下。没想到就在这时,后面进来上厕所的同学推了他一把,他倒在地上,脸上划了一道很深的口子。
女孩模仿男孩尿尿
采访中,一名刘女士笑着告诉记者,她女儿第一天上幼儿园就问她为什么别人(男孩子)都站着尿尿,而她却要蹲着?之后,女儿还非要学着站着尿尿,结果弄湿了好几条裤子。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了长沙市车站南路、狮子山、劳动中路等地的幼儿园,发现这些幼儿园都没有男女分厕。幼儿园里,年龄最大的小朋友已满6岁,最小的也在3岁以上。厕所一般只分蹲位和男生小便用的站位。
“我们平时尿尿就站在这里,女孩子用旁边的,老师说不准乱。”5岁男孩陈成对记者说。当记者问他,和女孩一起上厕所觉得羞不羞时,陈成用小手捂着脸跑开了。记者询问了几个幼儿园的大班学员了解到,不少孩子在异性上厕所时,都不敢进去方便。
幼儿园:同厕便于监管
“现在小孩子都早熟,男女同厕确实不方便,还是分开好。”采访中,大部分市民建议,男女同厕可在一定年龄段实行,但对于5岁以上的儿童,分开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有少数市民认为,分不分开对小孩子来说关系不大,毕竟,“屁大点的孩子能懂什么”。
“幼儿园男女同厕更利于监管孩子。”长铁三幼的一名老师告诉记者,男女同厕在幼儿园里存在已久,之所以没有改变是因为,男女同厕更能保证孩子上厕所时的安全。“男女分开上厕所,老师管了这边,管不了那边,这就使部分孩子在上厕所时缺少监管,从而带来安全隐患。但如果增加上厕所的管理老师,又不太现实,幼儿园也难以承担。”
同厕不利孩子性教育
谭菜花是我省特级教师,一直致力于幼儿教育研究与探讨。对于幼儿园男女同厕的问题,谭老师认为,还是分开较好。“别看幼儿园的孩子小,但他(她)们的模仿能力和认知意识都很强,并开始有了性别意识。男女同厕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性教育,还会给孩子们形成误导。”谭老师表示,在幼儿园实行男女分厕,让孩子们提早了解自己的性别,对以后的性教育有一定帮助。同时还会对孩子们进入小学后,形成“男女有别的意识”有所帮助。谭老师认为,幼儿园将男女厕所分开,并不是很难,只要幼儿园多做点工作就可以了。
谭老师还提醒家长,不要把孩子带到跟孩子性别不符的场所,如将男孩带进女厕所、女浴池等。
小孩子该不该男女同厕
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学期即将来到,孩子要在入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我们开学后身心健康并且顺利地适应这个变化,关于入学前的准备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孩子该不该男女同厕”,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目前我省大部分的幼儿园都实行男女同厕的“一厕制”,造成现在幼儿园“男女同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规划部门在设计幼儿园布局标准时,每个班只设立了一个卫生间。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幼儿的性别意识比以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那还沿袭原有的“男女同厕”是否合理呢?
【观点交锋】
幼儿园男女同厕并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多年沿袭下来的传统,大多数幼儿园都是这么做的。家长和幼儿园的负责人对此看法不一。
赞成之声:幼儿没有性别意识
观点一、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在二至六岁之间,一般这些孩子的心理都很单纯,对性别差异的意识非常朦胧。许多家长肯让孩子在大庭广众下解手,为什么不能接受幼儿同厕呢?
观点二、5岁之前的孩子头脑中基本没有性别概念,这时如果人为地将厕所分开,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好奇心,过早造成男女同学心理上的性别隔阂。而且幼儿园的厕所即使分开男女,对孩子来说,也仅是A和B的差异,没有性别差异。
观点三、我孩子所在的幼儿园好像是男女同厕,我没怎么留心过,小孩懂得什么,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反对之声:孩子早熟应该分厕
观点一、我的孩子现在5周岁,已有明确的性别意识,给他穿女孩子的衣服,他就不乐意。有一次我带他去洗澡,走到澡堂门口,儿子就是不进去。实际上社会对5周岁以上的孩子已经赋予了明确的性别角色。
观点二、幼儿园大班、中班里有很多孩子已表现出较明显的性别意识了,孩子们上厕所时常自动地分成两个阵营,男孩一队,女孩一队,一些孩子已经感到男女同厕的尴尬了。
观点三、幼儿园男女同厕是一种过时的做法,调查表明,现在孩子的“性成熟”期大大提前,幼儿园应该适应时代发展,改变传统做法。即使大多数家长没有提出异议,幼儿园也应该尊重家长的个别要求和孩子的个体差异。
第三种声音:
观点一、分不分都无所谓
我一直都没留意过幼儿园的厕所男女有没有分开的,儿子回来也从来没有提及过。其实幼儿园小孩那么小,性别意识并不强,厕所分不分开都无所谓的。可能因为我的是儿子吧,据说女孩子比较早熟,可能女孩子的父母会希望男女分厕。
观点二、男女生隔开就行了
在幼儿园目前所具备的设施下,一下子实现男女分厕比较困难,而且操作起来也不方便。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男生女生之间用一堵墙隔开但不设门,老师站在中间可以两边兼顾。这样,既可以避免男女共厕,同时也方便老师进行管理,这种方法在目前条件下尚算可行。
观点三、依年龄而定
托班和小班的幼儿分厕没有必要,但到了中班特别是大班要分班,一方面幼儿有了性别意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幼儿适应小学的生活。
小结:幼儿园“男女同厕”是否合理在针锋相对的争执之中,但是“男女分厕”也悄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