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提问:儿子5岁了,昨天我们去游泳,游完后带他去女更衣室冲澡,结果遭到一个妈妈的反对。虽然当时吵了起来,但是回头想想也很困惑:5岁的男孩到底明不明白男人和女人的区别?应不应该让他跟妈妈进女更衣室?我需要对他进行特别的性别教育吗?

专家答疑:5岁的男孩,不应该再带进女更衣室了。

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其他女性的尊重,也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需要。就这个问题还当着孩子和别人争吵,恐怕就更不适宜了。

3~5岁的性教育,重点是性别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接纳自己的性别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身体,尤其是标志性别的躯体部分,是父母的重要任务。父母要用正确的词汇、坦然的态度让孩子知道男孩子有阴茎、女孩子有阴部,是不同的。

适应社会文化性别教育还包括孩子的穿着、爱好与兴趣、活动方式、情绪类型等,都要和社会文化相适应。

其实,这种教育从孩子生下来就开始了。男孩子出生以后比较好动,父母对他的态度会粗放一些,说话声音也会大一些,会送孩子娃娃熊、车模、带响的玩具等,衣服和包布可能不那么花哨。女孩好静一些,父母会更仔细,礼物也是芭比娃娃、小兔子小猫一类性情温和的动物玩具,这些已经是做性别教育了。男女有别,性别教育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性意识教育,让男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男性,并喜欢自己的角色,并不是十分容易的事。

从此时开始,家庭要开始一种有“性”生活,比如男性成员与女性成员各自有各自的小秘密。对男孩子来说,妈妈洗澡时,他已经不能随便进去了;他自己的“小弟弟”也不可以随便露在外面,让别人看见;他洗澡或小便时,要渐渐帮他养成关门的习惯,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性是隐私的,男女有别。

卫生与安全,教导孩子注意生殖器的卫生也是这个阶段需要进行的任务。最好由父亲来教男孩子学习清洗自己的阴茎。要告诉孩子,自己的阴茎和阴囊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便碰的,如果有人硬要去摸,一定要告诉父母。在没有把握时,不让孩子走类似独木桥的东西,提防阴茎、阴囊遭受骑跨式损伤。

了解更多科学早教知识,请登录早教频道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专家:胡萍谈女宝防性骚扰


关于儿童性教育的话题,很多家长都十分的关心。同时,家长也都在寻求正确的儿童性教育的方法。对此

与儿童性教育方面的资深专家胡萍老师就女宝如何防止性骚扰进行了深度访谈,胡萍老师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出发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剖析。

主持人:大家好。今天我们的主题是女宝防性骚扰,胡老师来到我们这后跟我说,其实男宝宝也一样需要被关注。那么首先请胡老师给大家讲一下避免宝宝性骚扰,家长要注意什么?

胡萍:首先家长要知道性伤害包括哪些内容,第一家外的性伤害,来自于家庭以外的人给孩子的性伤害;一个是家内的性伤害。

家外的性伤害有两种有身体接触的和非身体接触的,身体接触的性伤害有强奸、强迫孩子摸弄罪犯的生殖器等等;非身体接触的,比如强迫孩子看罪犯自己手淫、强迫孩子自己手淫、强迫或诱导孩子拍摄裸体照片、讲非常下流的话给孩子听等等。

家内的性伤害也包括上面我们所说的性伤害方面的内容,除此以外还有隐性的性伤害,比如家人帮助6、7岁的孩子洗生殖器、父母在6、7岁以上的孩子面前随意暴露自己的身体、父母做爱时不关好房门让孩子看到、家人随意的看或者摸弄孩子的生殖器、用孩子的生殖器作为谈知笑话、随意的议论生殖器的问题、给2、3岁以上的孩子穿开裆裤在公共场合随地大小便,暴露自己的生殖器,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父母经常做出的事情,但是父母并不认为这是有问题的行为,当父母做这些行为的时候给孩子的性心理带来了负面的影响,造成了对孩子的伤害。

主持人:胡老师刚刚给大家详细讲了一下关于性伤害方面的内容,接下来让我们看一下性伤害会对孩子造成哪些心理上的影响。

胡萍:当孩子受到性伤害以后性心理的正常发展轨迹会发生改变,孩子会表现出情绪和生理的问题,情绪的问题表现为失眠、恶梦、恐惧、饮食出问题、与群体隔离等等,生理上的会出现生殖器疼痛,做出与自己年龄的不符的性行为,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界限等等。

主持人:看到有些妈妈会告诉孩子哪些是隐私的部位,不能给外人看等,这也是一种教会孩子保护自己的措施,请问胡老师,一般在孩子多大的时候要培养这种意识?

胡萍:在4岁以后要逐渐的加强孩子认识隐私和保护隐私的教育,4岁以前主要是满足孩子对他人的身体的好奇心和对身体的认识,所以不要太过强调保护的教育,具体的方法是让孩子在一张纸上画出男人和女人,然后用红色的笔标记出身体哪些部位是不可以让他人随意看的和随便摸的,自己也不可以随便去看和摸他人的这些部位,当孩子标记出来以后如果是正确的妈妈要接着告诉他“如果有人要看和摸你的这些隐私部位,你要告诉不可以,然后还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爸爸妈妈。”如果孩子标记是错误的,妈妈要和孩子一起把正确的部位标记出来让孩子认识。

主持人:论坛里一个题为“终于告诉父母我小时候曾被熟人不止一次的非礼”的帖子掀起了轩然大波。诚然,这种性伤害有时候不可避免,那么作为家长,如果自己的宝宝受到性伤害怎么办呢?

胡萍:孩子受到性伤害以后康复的结果的好坏决定于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父母要知道孩子受到性伤害不是孩子的错,父母要给孩子全力的支持,抱着孩子告诉他这不是他的错,爸爸妈妈依然爱他,孩子只有在父母这种关爱下才能够重建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当然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父母首先要从孩子受到性伤害的事件中走出来,才能够真正的帮助到孩子,当父母自己不能够从这件事中走出来时要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然后在心理医生的支持下帮助孩子走出阴影,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主持人:刚才我们说性伤害不止是女宝,男宝宝也是同样需要被关注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大人因为喜爱而去抚弄男宝宝的小鸡鸡,这种行为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家长又如何处理这类的问题呢?

胡萍:不管多大的孩子哪怕是婴儿他也需要保持自己的身体界限,如果我们随意的让家人或其他的人去摸孩子的小鸡鸡,这就破坏了儿童建立身体界限。

家长如何去做:当父母遇到同事、朋友、家里其他人随意抚摸男宝宝的小鸡鸡时,父母要制止他们的行为。

主持人:其实一般谈到性骚扰,可能更多的是女宝宝的家长更容易担心。比如经常会有很多网友会问女宝宝多大要和爸爸分开睡,能不能跟爸爸一起洗澡等。

胡萍:孩子一出生就应该有自己单独的小床,尽量不要和大人睡在一起,4岁以前女孩可以和爸爸一起洗澡,这样能满足孩子认识成年人身体的好奇心,也能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4岁以后孩子要独立的洗澡。

主持人:听胡老师给我们讲了这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两个典型的例子。

网友:女儿出于好玩'有时在家里'会露屁屁在那儿玩半天怎么办?有次无意中'我发现她的小表弟(三岁)竟然骑在女儿(五岁)身上玩'觉得像在模仿大人一样'当时我很生气'把他吼了一顿'他赶紧下来了。虽然我知道他可能是无意识的'可是我已经发现不只一次了'而女儿呢'好像没什么感觉一样。这两个小家伙是天天都在一起玩的'是我弟弟的儿子。真的好担心!

胡萍:孩子玩这样的游戏是属于儿童的性游戏,儿童的性游戏在儿童的成长中是需要的,他们的行为也是正常的,只是提醒一点男孩的行为可能是多次看到父母性生活的一种模仿,应该提醒你的弟弟注意夫妻生活要回避孩子。

网友:今天这个话题是我一直想寻求的,做为一个女孩子的母亲,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建立自我保护意识,不遭受性侵犯,这是个很难把握的尺度。为杜绝一切可能的意外,我和lg时不时的给宝宝灌输:女孩子的哪些部位是不能让外人动的,如果有坏人要动你要怎样怎杨……甚至,有时候孩子的爷爷要带了孩子一起出去我都要担心一下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可是,谁来告诉我,要怎样就能彻底的保护孩子不会遭遇性侵犯?

胡萍:4岁以前的孩子不要太过强调保护身体,这会影响孩子性心理发展过程当中对身体好奇和了解身体的过程,4岁以后按照我们前面说的方法教孩子认识身体的隐私部位。

你的做法会影响到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有点过了,这个世界毕竟坏人是非常少的了,教会孩子保护自己就是最好的防范性伤害的方式。

网友一一可爱宝贝:如果有异性非常喜欢抱女儿,而且有点过分亲呢,应该怎么对女儿说呢?

胡萍:你应该告诉那个异性不要以这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女儿,而不是让你女儿去对付这个成年的大人,现在女儿需要你的帮助,而不是让你的女儿去自己保护自己,因为她还不具备这个能力。

网友林思慧:您好!请问:女儿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给她上性教育课??

胡萍:5岁以前儿童的性教育最好不要以课堂的形式进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主要是以关怀为主,原则是孩子问,父母才答,父母的答案要简单明确、直接了当使孩子理解,当孩子不在往下问的时候,父母就不要再往下讲了。6岁以后我们才可以以课堂的方式给孩子讲授。

主持人:以上我们有代表性地回答了一些网友的问题。看来家长的忧虑还是很多的,胡老师也告诉大家了,这个世界毕竟坏人是非常少的。所以家长能够遵照儿童性教育发展的原则来教育孩子保护自己就可以了。首先我们请胡老师讲一下儿童性心理出现的规律和特征。

胡萍:儿童性心理发展的规律是从出生到1岁半是口欲期,1岁半到3岁是肛欲期,3岁到6岁是性蕾期,7岁到青春期前是潜伏期,这是一个基本的规律。

在口欲期儿童主要是通过口唇的吸吮感受性的感觉,儿童的性领域跟成人的性不一样,儿童的表现主要是对乳房的依恋,乳房带给儿童的除了生理的满足还有安全感和心理的满足。

胡萍:在肛欲期儿童发展自己的控制能力,表现为在学会上洗手间后将大便或小便拉在裤子里,成人总以为孩子怎么会倒退了,本来学会了脱下裤子大小便,结果孩子出现了憋尿、憋大便等情况,父母对孩子肛欲期的不理解导致对孩子的打骂行为,导致孩子将大便或小便拉在裤子里的情况更严重,所以当孩子再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长要不动声色给孩子将裤子换掉,不要责备孩子,这个过程很快就过去的,一般不超过2个月。

胡萍:3岁到6岁是性蕾期这个时期是人类性发展的第一个高峰,第二个高峰期在青春期,那么在3到6岁这个阶段孩子的性活动非常的丰富和频繁,包括性游戏、了解父母的身体、儿童之间互看生殖器,儿童对性知识的一些了解,比如他们会问“我是怎么来的?”“妈妈的胸部为什么那么大?”这段时期也是儿童生殖器感觉发展的高峰期,儿童会出现手淫,这个时期也是儿童恋父恋母情感发展的时期,总之这个时期儿童会表现出多种的性活动,父母在对待和处理儿童的这些活动时,一定要以不伤害儿童的性心理为原则,需要父母学习更多的儿童性教育方面的知识。

主持人:很快又到了春季入园的日子,我们这里也想说一下与性别有关的问题,也就是幼儿园厕所,有的是分男女的,有的是不分的。请问一下胡老师,这两种做法哪种更好?

胡萍:在幼儿园对于4岁以前的孩子是可以不分男女洗手间的,因为这可以满足这个年龄段孩子对他人身体的好奇心,也有利于孩子了解性别与身体的特征,对于5岁以上的孩子分开进入洗手间。

网友冬日雨点:我女儿现在五岁了'可是也依然是和我一起洗澡'或者大人帮她洗。她和我一起洗时'看到我和她不一样'就嘻嘻笑'还问这问那?我告诉她等她长大了就会变得和妈妈一样。请问我是否不要再和她一起洗了?每次给她洗时是否单独进行?

胡萍:4岁以前父母可以和孩子洗澡,满足孩子了解父母的身体,4岁以后让孩子独立洗澡吧。

网友李睿宣:我女儿三岁'前几个月喜欢夹腿'我讲了一個故事給她听。現在不夹腿了。但我怕故事会伤害到他。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個小花狗叫芮芮'她好聪明'就是有一个坏习惯'喜欢夹腿'有一次夹腿时流血了'妈妈送她去医院'医生告诉芮芮'以后不可以夹腿了'不然以后拉尿会痛也会流血。回到家芮芮改了坏习惯'大家都好喜欢她。

胡萍:首先孩子夹腿不是一种疾病,不需要治疗,夹腿是儿童自慰的一种方式,是儿童发展性感觉的正常过程,也不是坏习惯,关于儿童自慰的问题可以去看我的博客(在百度可直接搜索“胡萍老师的博客”里面的文章有关于儿童自慰的文章)。

主持人:今天我们围绕这个主题谈了很多儿童性教育方面的问题。下面,我们再请胡老师对今天的话题——幼儿防性骚扰做一小结。

胡萍:对于6岁以下的孩子来说妈妈和爸爸要给孩子足够的性关怀,这种关怀是需要智慧的,需要爸爸妈妈去学习相关的知识,懂得方法,如果我们没有知识和方法的支持,在处理儿童的性问题的时候就会伤害儿童,使他们性心理发展受挫,影响他们将来的“性”福生活。

主持人:谢谢胡萍专家的详细解答,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今天的答疑就到这里。

男孩喜欢红色衣服,正常吗


友:我的儿子19个月了,喜欢穿红色的衣服、鞋子。我问他:“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他总是回答:“女孩子”我不断纠正他,他还是这么说。这样下去他会不会心理变态呢?我真担心!

茅于燕:1、男孩子喜欢穿红色的衣服、鞋子,怎么回事?

2、问他是男孩还是女孩,他总说是女孩,怎么回事?

儿童一般到三、四岁才能分辨颜色。你的孩子才19个月,只能说他喜欢某种颜色而已。现在,你的孩子喜欢红色,这很正常。在他这个年龄对颜色的爱好与性别还不发生关系。对颜色的爱好倾向性是由颜色视觉的神经基质引想的。你的男孩子喜欢红颜色的衣物,主要是因为和民族特点,凡是喜庆、商品、儿童衣物、广告等,大多是用红色。

从光谱上看,红色波长在620nm以上,它只需要32lnx就可以辨别出来,而其他颜色则需要较高的lnx才可辨别出来,这也可能是一个原因。有的心理学家还研究了1岁半到三岁儿童对颜色的爱好,发现1岁半的儿童对红颜色的爱好,已经无比对蓝、橙、黄、白、绿、黑、紫色高,其他2岁、2.5岁、3岁三个年龄组也是红色占第一位。这个研究也没说女孩喜欢红色,男子不喜欢红色,对1岁半左右的儿童来说,喜欢红色的人多一些,但与性别无关。

问一岁半左右的儿童他是男孩还是女孩,为时过早了。他即使回答说:“我是女孩子”,也不必当真。儿童大约到三岁左右才会对性别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到这个时候,男孩才会表现出爱活动的游戏,女孩可能更爱过娃娃家(当然,这与一个国家的文化要求有关),不过即使是3岁儿童,也这有极少数分不清自己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的,这并不是不正常。

你的儿子现在才一岁半多一点,说自己是女孩子,一点问题都没有,到他三岁左右,他会分辨清楚的,绝对不要担心他会心理变态。

你带儿子去女澡堂洗澡吗?


游泳后,不少妈妈会把儿子带进女更衣室,不仅让更衣室里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有些不自在外,其实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很大的不良影响的,我们先看看有哪些场合是家长喜欢带孩子闯入异性禁区的吧!

现象一:闯女更衣室

夏日天气炎热,游泳火爆,泳池里多见“亲子游”。但问题也随即而来,许多妈妈携带小男孩硬闯女更衣室,让许多女士都十分尴尬。在海珠区某高校的泳池的女更衣室只有衣柜,没有任何遮挡物,更衣室过程更加是全开放的。有一名5岁的小男孩在妈妈的带领下,从更衣室一直走到浴室,脸上没有丝毫尴尬之意。

网友声音:

网友“陌上花不开”讲述称,游泳完,洗好澡,没穿衣服,去储物柜拿衣服,一位母亲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女更衣室。“即使是小男孩,也觉得百般不自在,那个母亲在换衣服,也给小男孩换衣服。现在的母亲都那么开放?在儿子面前光着身子换衣服?”这位网友说,还未婚,遭遇这情况,感觉甚是困惑和尴尬。另外一些网友也跟帖讲述类似遭遇。一位网友称,曾经在男浴室看见一位爸爸带着三四岁的女儿在洗澡。还有网友讲述,在北方的一个集体浴室,亲眼目睹一位爸爸带着12岁的女儿进男浴室与大家一起洗澡。“有次去男厕所,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里面,我都一大老爷们了,还是有点尴尬。”网友跟帖说。

专家观点:

5岁的孩子不应该再带进更衣室了,不仅仅是出于对其他女性的尊重,也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需要。徐凡说,3~5岁的性教育,重点是性别教育。接纳自己的性别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身体,尤其是标志性别的躯体部分,是父母的重要任务。

现象二:进异性卫生间

刘小姐上公共厕所,却发现厕所的蹲位门锁不上,这时候,来了一群年龄较大的市民入厕,其中有两位市民各自带了一个年龄约摸四五岁的小男孩进入女厕,一进入女厕,两名小男孩就东串西串,还直愣愣的盯着刘小姐看,使得刘小姐觉得浑身不自在,匆匆离开了公厕。

网友声音:

有网友说:“现在到处都在搞基础设施建设,给盲人残疾人都提供便利,为什么这种显而易见的需要都忽略了呢?”更有网友爆料说:“在商场有妇女抱着孩子尿在垃圾桶上。”

有网友说:“这个现象的背后,是很多母亲不得已,只能带着孩子进异性厕所。因为在公共场所没有适合孩子方便的专用的设施,所以,不少母亲才会带孩子进异性厕所。”一位广州妈妈网的网友提出了一些关于小男孩使用女厕的礼仪,她认为,应该规定小男孩的年龄不大于6岁,身高90厘米以下。而父亲则不可以带女孩上男厕。许多网友表示同意此做法。

现象三:一起泡浴池

有名叫清水琉璃女网友诉说一位妈妈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进入浴室,与其他MM齐乐乐泡澡。她认为三四岁的小男孩已经有性别分辩能力,应该尊重女同胞们的感受。

网友声音:

有一位男网友马上回应,说小时候也被带入女浴室,当时没有太多的感觉,只是看见白花花的屁股,觉得十分流氓。他更笑谈长大后知道屁股原来不流氓,更流氓的是前面。也有一些网友回想当年是被逼拉进女浴室,他们也和妈妈说:“妈妈,我不要。”

妈妈:迫不得已很无奈

对此问题,2-3岁孩子的妈妈普遍认为,如果父亲在场,就会让父亲照顾小孩。若父亲不在场,而且孩子岁数比较小,在3周岁以下就会考虑带小孩去女厕。但是对于在公厕或者浴室等不道德不文明行为是不会引导孩子做,因为不利于孩子的成才。

解决方法:建议设置“无性别公厕”

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教授指出,儿童正处于性别意识形成的时期,如果让小男孩随意进女厕,会模糊孩子对男女性别的认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和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心理辅导中心李江雪老师表示可以考虑在商场等小孩活动比集中的区域设置儿童托管中心,由商场方面负责照看小孩。据了解,2004年底,北京、杭州、广州等地相继设立了“无性别公厕”,专门解决特殊人群如厕难题。

反思:为什么只有中国妈妈会这样呢?

妈妈携带小男孩乱闯女厕,不禁让许多女士感到尴尬,同时也让人苦思为什么只有中国妈妈有这样事情呢?这让深思中外对儿童教育的问题,中国人对孩子的教育重在“扶”,让孩子按父母指的路走,家长的照顾无所不在,唯恐孩子受累。外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在“炼”!让他们在平时的点滴中理解“责任”的意义,外国的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调查显示,约60%的家长不刻意选择符合孩子性别的衣物,80%的家长会带孩子进入异性公厕。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萍说,家长把孩子带入异性公厕,这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这是对孩子人际关系界限观念的忽略。

大人们可能不了解,在这样特定的场所,孩子会感觉不舒服。当然,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妈妈带着儿子外出,这时安全就是第一要素了。但希望家长们能做到,在孩子4岁以前,尽量减少带孩子进入异性厕所或更衣室。

4岁之后,就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避免带孩子进入异性公厕了。独立性较强的孩子,可让孩子自己去厕所,当然前提是必须告诉注意事项,怎样保护自己等。

家长的观念很重要,首先不管孩子多大,都应把他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在计划任何一项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各方面问题,包括外出前想想上厕所的问题怎么解决。同时,家长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父母是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位老师

学龄前儿童的性教育在家庭中主要取决于父母对性的态度和日常言谈举止,双亲要尽量花同样多的时间接触孩子,统一教育方式,让孩子同时摄取双亲气质中的良好方面,促进孩子性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端正思想,让儿童正常进入性角色

性角色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学上的差异,儿童性教育的最初任务是让他们正常进入性的社会角色,也就是完成“性别自认”的过程,通常认为5岁以前是实现这一认识过程的关键期。家长在为孩子取名、着装、配备生活用品以及选择玩具上都要有鲜明的性别差异,以免孩子从小对自己和别人造成“性朦胧”意识……

(二)注意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

如果发现有的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触摸自己的外生殖器,喜欢看同伴洗澡或入厕,甚至裸露自己的会阴部等,父母不要表现出过于强烈的反应,正确的做法是以物品或活动及时转移儿童的注意力,或者以其他合理化的解释自然坦率、实事求是地说服儿童,帮助其逐步纠正不良习惯……

(三)科学引导,消除儿童对性的神秘感

1.科学回答孩子提出的一些性问题,当孩子提出有关性方面的疑问时,父母应当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自然坦率地予以解答和引导,进行正确的性启蒙教育,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

自由探索自己的身体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开端,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认识全身器官时,要选择良好的时机(比如洗澡、睡前、换衣服时等),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不要有意识地避开性器官。要让孩子认识到性器官与眼睛、鼻子、嘴巴、手、脚等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分别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它们并不神秘……

学者:性别意识要早培养

在对待大孩子分浴、分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认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过早地谈性别意识反而对孩子成长不利,所以他们普遍否定儿童有性心理问题。有的父母则认为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所以,对儿童性问题闭口不谈或听之任之的父母占了大多数。

其实,市妇幼保健院的儿保专家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乐于被人抚摸、搂抱、亲吻等,这其中有相当成分带有本能的性色彩。儿童的性意识在2岁开始萌芽、3岁左右性别认识雏形形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其开放度越来越大。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的性意识逐步提前。这种意识的提前,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如果儿童在一种性别含混、模糊的生活环境下成长,会在成人后引发性心理障碍、性扭曲等问题。孩子的性别模糊还可能发展成“异装癖”、“同性恋”甚至性变态。一个人能够正确识别自己的性角色,对他个人的成长、发展都会起到很大作用。对性持错误态度,会严重影响性格的发展和人际交往,性格孤僻,难以合群,从而影响智力的开发。

你带男宝宝去女澡堂洗澡吗?


不少女性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公共浴室或者更衣间,忽然有妈妈带着小男孩闯进来,让人又羞又忧。如今,这种小男孩乱闯女性禁地的事情已经不是奇闻,其实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很大的不良影响的。

游泳后,不少妈妈会把儿子带进女更衣室,不仅让更衣室里的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有些不自在外,其实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很大的不良影响的,我们先看看有哪些场合是家长喜欢带孩子闯入异性禁区的吧!

现象一:闯女更衣室

夏日天气炎热,游泳火爆,泳池里多见“亲子游”。但问题也随即而来,许多妈妈携带小男孩硬闯女更衣室,让许多女士都十分尴尬。在海珠区某高校的泳池的女更衣室只有衣柜,没有任何遮挡物,更衣室过程更加是全开放的。有一名5岁的小男孩在妈妈的带领下,从更衣室一直走到浴室,脸上没有丝毫尴尬之意。

网友声音:

网友“陌上花不开”讲述称,游泳完,洗好澡,没穿衣服,去储物柜拿衣服,一位母亲带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女更衣室。“即使是小男孩,也觉得百般不自在,那个母亲在换衣服,也给小男孩换衣服。现在的母亲都那么开放?在儿子面前光着身子换衣服?”这位网友说,还未婚,遭遇这情况,感觉甚是困惑和尴尬。另外一些网友也跟帖讲述类似遭遇。一位网友称,曾经在男浴室看见一位爸爸带着三四岁的女儿在洗澡。还有网友讲述,在北方的一个集体浴室,亲眼目睹一位爸爸带着12岁的女儿进男浴室与大家一起洗澡。“有次去男厕所,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里面,我都一大老爷们了,还是有点尴尬。”网友跟帖说。

专家观点:

5岁的孩子不应该再带进更衣室了,不仅仅是出于对其他女性的尊重,也是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需要。徐凡说,3~5岁的性教育,重点是性别教育。接纳自己的性别帮助孩子接纳自己的身体,尤其是标志性别的躯体部分,是父母的重要任务。

现象二:进异性卫生间

刘小姐上公共厕所,却发现厕所的蹲位门锁不上,这时候,来了一群年龄较大的市民入厕,其中有两位市民各自带了一个年龄约摸四五岁的小男孩进入女厕,一进入女厕,两名小男孩就东串西串,还直愣愣的盯着刘小姐看,使得刘小姐觉得浑身不自在,匆匆离开了公厕。

网友声音:

有网友说:“现在到处都在搞基础设施建设,给盲人残疾人都提供便利,为什么这种显而易见的需要都忽略了呢?”更有网友爆料说:“在商场有妇女抱着孩子尿在垃圾桶上。”

有网友说:“这个现象的背后,是很多母亲不得已,只能带着孩子进异性厕所。因为在公共场所没有适合孩子方便的专用的设施,所以,不少母亲才会带孩子进异性厕所。”一位广州妈妈网的网友提出了一些关于小男孩使用女厕的礼仪,她认为,应该规定小男孩的年龄不大于6岁,身高90厘米以下。而父亲则不可以带女孩上男厕。许多网友表示同意此做法。

现象三:一起泡浴池

有名叫清水琉璃女网友诉说一位妈妈带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进入浴室,与其他mm齐乐乐泡澡。她认为三四岁的小男孩已经有性别分辩能力,应该尊重女同胞们的感受。

网友声音:

有一位男网友马上回应,说小时候也被带入女浴室,当时没有太多的感觉,只是看见白花花的屁股,觉得十分流氓。他更笑谈长大后知道屁股原来不流氓,更流氓的是前面。也有一些网友回想当年是被逼拉进女浴室,他们也和妈妈说:“妈妈,我不要。”

妈妈:迫不得已很无奈

对此问题,2-3岁孩子的妈妈普遍认为,如果父亲在场,就会让父亲照顾小孩。若父亲不在场,而且孩子岁数比较小,在3周岁以下就会考虑带小孩去女厕。但是对于在公厕或者浴室等不道德不文明行为是不会引导孩子做,因为不利于孩子的成才。

解决方法:建议设置“无性别公厕”

华南师范大学袁爱玲教授指出,儿童正处于性别意识形成的时期,如果让小男孩随意进女厕,会模糊孩子对男女性别的认识,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长和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心理辅导中心李江雪老师表示可以考虑在商场等小孩活动比集中的区域设置儿童托管中心,由商场方面负责照看小孩。据了解,2004年底,北京、杭州、广州等地相继设立了“无性别公厕”,专门解决特殊人群如厕难题。

反思:为什么只有中国妈妈会这样呢?

妈妈携带小男孩乱闯女厕,不禁让许多女士感到尴尬,同时也让人苦思为什么只有中国妈妈有这样事情呢?这让深思中外对儿童教育的问题,中国人对孩子的教育重在“扶”,让孩子按父母指的路走,家长的照顾无所不在,唯恐孩子受累。外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在“炼”!让他们在平时的点滴中理解“责任”的意义,外国的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调查显示,约60%的家长不刻意选择符合孩子性别的衣物,80%的家长会带孩子进入异性公厕。

中国性学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萍说,家长把孩子带入异性公厕,这在生活中十分常见,但这是对孩子人际关系界限观念的忽略。

大人们可能不了解,在这样特定的场所,孩子会感觉不舒服。当然,有很多客观原因。比如妈妈带着儿子外出,这时安全就是第一要素了。但希望家长们能做到,在孩子4岁以前,尽量减少带孩子进入异性厕所或更衣室。

4岁之后,就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避免带孩子进入异性公厕了。独立性较强的孩子,可让孩子自己去厕所,当然前提是必须告诉注意事项,怎样保护自己等。

家长的观念很重要,首先不管孩子多大,都应把他看成一个独立的人,在计划任何一项活动的时候要考虑各方面问题,包括外出前想想上厕所的问题怎么解决。同时,家长要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父母是儿童启蒙教育的第一位老师

学龄前儿童的性教育在家庭中主要取决于父母对性的态度和日常言谈举止,双亲要尽量花同样多的时间接触孩子,统一教育方式,让孩子同时摄取双亲气质中的良好方面,促进孩子性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端正思想,让儿童正常进入性角色

性角色是指男女两性在社会学上的差异,儿童性教育的最初任务是让他们正常进入性的社会角色,也就是完成“性别自认”的过程,通常认为5岁以前是实现这一认识过程的关键期。家长在为孩子取名、着装、配备生活用品以及选择玩具上都要有鲜明的性别差异,以免孩子从小对自己和别人造成“性朦胧”意识……

(二)注意纠正儿童的不良习惯

如果发现有的儿童自觉或不自觉地触摸自己的外生殖器,喜欢看同伴洗澡或入厕,甚至裸露自己的会阴部等,父母不要表现出过于强烈的反应,正确的做法是以物品或活动及时转移儿童的注意力,或者以其他合理化的解释自然坦率、实事求是地说服儿童,帮助其逐步纠正不良习惯……

(三)科学引导,消除儿童对性的神秘感

1.科学回答孩子提出的一些性问题,当孩子提出有关性方面的疑问时,父母应当用孩子能够理解和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自然坦率地予以解答和引导,进行正确的性启蒙教育,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得到满足……

自由探索自己的身体是健康性教育的良好开端,父母在家庭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认识全身器官时,要选择良好的时机(比如洗澡、睡前、换衣服时等),很自然地让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不要有意识地避开性器官。要让孩子认识到性器官与眼睛、鼻子、嘴巴、手、脚等人体其他器官一样,分别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它们并不神秘……

学者:性别意识要早培养

在对待大孩子分浴、分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认为小孩子什么也不懂,过早地谈性别意识反而对孩子成长不利,所以他们普遍否定儿童有性心理问题。有的父母则认为没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所以,对儿童性问题闭口不谈或听之任之的父母占了大多数。

其实,市妇幼保健院的儿保专家表示,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幼儿乐于被人抚摸、搂抱、亲吻等,这其中有相当成分带有本能的性色彩。儿童的性意识在2岁开始萌芽、3岁左右性别认识雏形形成。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其开放度越来越大。大多数儿童和青少年的性意识逐步提前。这种意识的提前,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影响。

如果儿童在一种性别含混、模糊的生活环境下成长,会在成人后引发性心理障碍、性扭曲等问题。孩子的性别模糊还可能发展成“异装癖”、“同性恋”甚至性变态。一个人能够正确识别自己的性角色,对他个人的成长、发展都会起到很大作用。对性持错误态度,会严重影响性格的发展和人际交往,性格孤僻,难以合群,从而影响智力的开发。

是你一手造成了男孩的冷漠吗


常听一些年长的人说,生儿子最亏了,这些没良心的东西往往会“娶了媳妇忘了娘”。虽说男孩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情,但也不至于长大之后就感情全失,从此便忘记生他、养他的双亲。

然而,仔细观察周围的人群,我们会发现,很多男孩长大之后,确实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会疏远很多。一对年岁已高的夫妇说起自己的独生儿子,就满腹伤心:“我们不求儿子特意来看望我们一次,我们只是希望节假日他能回家看看。但现在,我们能够接到他的一个电话就已经算是奢望了!”

每个人听到这些伤心的诉说,肯定已经在心里暗骂这样的男孩或者是男人没有良心。但是,我们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平息一下愤怒的心,仔细思考一下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会感情冷漠、“娶了媳妇忘了娘”?这些男人在小的时候与父母的感情如何呢?在这些男人小的时候,他的父母是否曾想过要采取措施,来进一步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呢?

不要小看这些问题,这是男人感情冷漠的根本原因和关键所在。我们都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感情冷漠,而那些“娶了媳妇忘了娘”,甚至还没娶媳妇就把父母忘了的男人,往往在小时候就与父母关系不好。他们的父母不但没有想过要增进与孩子之间的感情,而且有时孩子表现出对他们的爱,他们往往也会不屑一顾。

母亲节这一天,老师给孩子们留了一个作业:回家给妈妈一个吻,或说声“妈妈,您辛苦了”,或者给妈妈倒杯水……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不善言辞的小男孩华华选择了倒杯水给妈妈喝。放学回到家后,他早早地把饮水机打开,水开后接了满满一杯水。他生怕妈妈回来他听不到,便坐在客厅里一直等妈妈。

妈妈终于回来了,华华赶紧跑过去把水端给妈妈:“妈妈,你喝口水吧!”但是,妈妈好像并没有在意孩子的这一动作,表情很平静地对儿子说:“放那吧,妈妈不渴,快去写作业吧。”说完便开始忙自己的家务。

我们可以猜想到,小男孩华华肯定是特别沮丧地回到了自己的房间。孩子本来是怀着极其兴奋而又期盼的心情给妈妈递上这杯水,也许这个场景在孩子的大脑中已经重演了很多次,他期望对妈妈的这种爱能得到妈妈的认同和称赞,他期望妈妈在接过水的那一刻拥抱他一下,或者说一句“孩子,你长大了”,甚至哪怕只是一个赞许的眼神都会让他感到满足。然而,妈妈却对这杯水、对孩子的这一动作无动于衷。那么,华华以后还会轻易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吗?

其实,在小学阶段,每逢母亲节、父亲节等特殊节日,老师们都会留一些像给妈妈倒杯水、给爸爸捶捶背这样的特殊作业。据小学的老师介绍,有华华这样遭遇的孩子并不在少数。而且,有些孩子甚至更加悲惨,爸爸妈妈在发现孩子的特殊表现之后,先是愣了半天,而后又神秘地对孩子说:“说吧,今天在学校又闯什么祸了?”或者“说吧,又想让我给你买什么东西。”

男孩的冷漠就是这样造成的。本来他们就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在某个特殊的日子里,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们好不容易把自己的情感大门打开。然而,父母的无动于衷,甚至是讽刺、猜疑,却让男孩的情感大门迅速地关上,而且很有可能是长久地关上。

给父母的建议

当你的儿子向你表达他的“爱”时,请不要忽略,更不要嘲笑、打击他,那样只能让他变得更加冷漠。

父母与男孩之间的感情是在生活的小事中一点点加深的,只要父母用心去引导、去培养,男孩会比女孩更“贴心”。

方法一:常与你的男孩沟通

心理学家说,沟通是了解孩子心理的最有效方式,有效的沟通更是父母增进与孩子之间感情的最好方式。然而,提到与孩子沟通,尤其是与男孩沟通,很多父母都会皱起眉头说:“沟通看起来容易,但大人们整天忙工作,孩子整天忙学习,哪有时间沟通呀?再说了,大人和小孩沟通什么呀,有时连话题也找不到!”

的确,“时间”和“话题”是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的最大障碍,但不可否认的是,确实有很多父母与儿子沟通得很好。

一位7岁男孩的爸爸说:

虽然我工作很忙,但我每周至少安排出一次时间来与孩子“约会”。与儿子“约会”时,我也会回到与儿子同样大的年龄,与他一起玩、一起疯……每次“约会”之后,我都觉得与儿子之间的感情加深了一步。

一位10岁小男孩的妈妈也透露了她与儿子之间沟通的秘诀:

孩子追星,我“追”孩子。我知道孩子喜欢周杰伦,有时间我就会与孩子探讨:“周董最近又出什么新歌了,听说又拍新电影了?”每次与孩子的沟通都很愉快。孩子也经常对我说:“妈妈,你是一个时尚的妈妈。”因此,孩子的心里话都愿意讲给我听。

与你的儿子愉快地沟通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没有时间”、“没有话题”……只是父母为自己的懒惰和不用心所找的理由。因此,想与儿子感情更深一步的父母们,请与孩子尽情沟通吧!

方法二:陪儿子渡过难关

遇到困难时,男孩与女孩的表现是大不相同的。在困难面前,大多数的女孩都会哭泣着投入父母的怀抱,等待父母为她们解决问题;而男孩则更多地会思考如何去战胜困难。虽然男孩和女孩的思维方式不同,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孩子遇到困难,往往是他们最难过的时刻。

因此,当男孩真正遇到“难关”时,父母的陪伴和鼓励就会成为他惟一的精神动力。

一个屡屡受挫的小男孩说:“当全世界都放弃了我,连我自己都要放弃自己的时候,父母还一直陪在我身边鼓励我,那一刻我就有一个想法:‘为了我的父母,我也绝不放弃自己。’”

每位做父母的都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让父母的爱默默地陪在他身边,既能让孩子重获斗志,又是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感情的好方法。

方法三:与儿子共同挑战一件很难做到的事

一位小有成就的企业家在提起他最难忘的一件事时说:“和父亲一块游泳的那件事,令我终身难忘。”这时,他总会跟人讲起他小时候的这段往事:

我们家旁边不远处有一个池塘,我很小的时候就跟父亲学游泳。6岁那年,有一天,父亲拿了个游泳圈,对我说:“来,我们横渡这条池塘。我也没有游过这么远,我们父子俩来个比赛,怎么样?”说实话,当时我很害怕,但一想到能与父亲一起挑战,我就莫名地兴奋,于是我很爽快地答应了。

但是,当我们游到大约池塘中间的位置时,我便感觉浑身乏力,身子直往下沉,我看得出,父亲的动作也不像刚才那样轻松了。我们父子对望了一眼,父亲用尽量放松的语气对我说:“加油!”我也点了点头回应父亲。我知道,我们都没有退路了,于是我埋头向前游几下,抬头吸一口气,再向前游。最后我把吃奶的力气都使出来了,终于,在我和父亲的相互鼓励中,我们都游到了彼岸。

爬上岸后,我和父亲击了一下掌庆祝成功,然后就都瘫软在了池塘边的草地上……从那一天起,我再也没反抗过父亲。

挑战对于男孩来讲本就是一件乐事,父母与男孩一块挑战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不论结果如何,在挑战的过程中,亲子之间的互动、相互的鼓励,都会给男孩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对于上面提到的这位企业家来说,也许难忘的并不是游泳这件事,而是他与父亲一块躺在池塘边草地上的那种感觉。那时,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就不仅仅是父子,还是朋友……从而,父子之间便有了尊重、体谅、信任,以及更多更多……

家有男孩必看:男孩就要这样养


家有男孩的爸妈一定有这样的体会,有时候觉得孩子萌萌的很可爱;有时候觉得孩子总是惹麻烦,一刻不得消停;有时候觉得孩子特别固执,不可听话。其实这些,恰恰因为他是男孩。男孩天生就和女孩不同,对男孩教养的侧重点也不同,家有男孩的宝爸宝妈一定要看过来!

多拥抱你的男孩

误区: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少专注妈妈,他大概不需要妈妈抱他。

事实:男孩需要更多的拥抱。1岁半之前,怎么宠爱你的儿子都是不过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时间少,看起来好像更少依赖你,而且容易被别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脸,他更喜欢看那些移动的物体。但实际上,男孩大脑成长得比女孩慢,所以他们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他的肌肤需要通过触摸得到满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更想让你带着他四处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险行为

误区:男孩调皮捣蛋。带他出去玩,他总是喜欢做一些危险动作,比如登高、从高处往下跳。妈妈们因为担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们的行为。

事实:中国人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其实,你应该时时刻刻想到,我们的小男孩是远古时期的小猎人,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健康地发育他们的大脑。妈妈爸爸们不要束缚他。你需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间判断能力。同时,鼓励你的小猎人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在户外奔跑活动,各种感官综合的经验带给他的是更健康的发展。

让男孩走进集体

误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出于爱护和安全考虑,很多妈妈不喜欢让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不愿意让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实:男孩天生是群居动物,他们生性成群,在群体中学会社交、学会爱、学会生活、学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并找到自己的归属。如果男孩在孩提时代没有学会处理团体中的关系,缺少团体意识,将来就不懂得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和别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寻找的是能让自己放松、能给他任务、能让他感到自豪的集体。家长应该适当鼓励他们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比如体育活动,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是谁。家长也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中学到能力、技巧和责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执

误区:一个2岁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个高高的童话城堡。但他太小了。妈妈告诉他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但男孩好像没听见,还在看城堡。妈妈硬拉着孩子离开。

事实: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这是睾丸素的作用。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他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男孩子对自己情绪的处理,比女孩子缓慢许多。这时,妈妈应该相信我们的小猎人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接受事实后,会自己离开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强迫他接受你对他的帮助,才会使他产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听力不如你

误区:你说了好几遍,他也没听见。你觉得他是故意的不听你的话,所以你很生气。

事实:他就是没听见。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好,特别是在他们非常专注地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根本听不到第二种声音。这时,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这种陌生的噪音。你应该走过去、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对他温和地讲话,让他同时有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刺激,他才会从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转到你身上。

体谅男孩的特殊表达方式

误区:对你不满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门、砸东西、喊叫、甚至敲墙。于是你训斥他,展开一场嗓门儿的比赛。

事实:由于体内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愤怒,更需要发泄,侵略、冒险和竞争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体来表达他的情感的。他不会像女孩一样,能用语言表达出“我生气了”“我很难过”等情绪,即使表示对你的爱,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时男孩在非常高兴的时候也摔东西,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这个小男子汉成长中的正常行为。2~5岁男孩会越来越多地显露自己的个性,这时,孩子容易发火,爸爸妈妈不要压制他的反抗,否则可能会破坏他一生的性格。你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更好的表达方式,他有能力、有责任也有时间去调整自己。同时给他发泄的机会,允许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样东西比如沙发或者沙袋等,让他捶打。

给男孩优秀的男性偶像

误区:男孩的世界里总是有很多女人,妈妈、姥姥、奶奶、保育员、幼儿园老师等。这些女人会给孩子最好的照顾,他还需要什么?

事实: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男孩总是要在身边寻找一位男性作为榜样来效仿。在过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员往往充当这个角色。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多数男孩缺少叔叔、舅舅这样的男性亲属。男性榜样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师。当男孩说“我喜欢某位男性”或“***很不错”等话语时,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可以认同。因为男孩子已经把他作为了榜样。

帮助男孩表现自己的同情心

误区:小猫咪病了,邻家小女孩不断地抚摸着小猫咪,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儿子却冷眼旁观,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实:男孩同样有同情心,只是现实社会严重抑制了他们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样用语言和倾听来表达自己的关切,他们更注重自己能够为对方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给予对方切实的帮助。当你情绪不好或者身体欠佳的时候,女儿也许会陪伴着你,给你说些甜蜜的话语,儿子却会用实际行动表达他对你的关爱。也许他会笨手笨脚地给你倒一杯水,也许他会积极地收拾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妈妈操心。了解男孩的这一特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亲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鲜花的时候,爱人却给你买来烤鸭,也许你会少一些怨气,多一分感激。

帮助男孩认识他们的英雄主义

误区:4岁的儿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首当其冲。这孩子太莽撞了。

事实:这是男孩一种本能的反应。男孩通过“自我牺牲”来发现“我是谁”和自己的“个人力量”。他们在共同奋斗中和谐友谊,可以为了理想献身。所以家长要告诉他们冒险和使命的衡量标准,并给他们安排一些诸如“倒垃圾”的小任务,告诉他这些小任务也可以让家人很舒服。衣食无忧、万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学到很少的冒险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励男孩去发现自我价值并实现它。在鼓励中,告诉他最有意义的是实现价值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教男孩学会自律

误区:邻家小妹妹刚走进房间,儿子就挥起手中的“金箍棒”打过去。不懂礼貌的孩子应该狠狠教训他。

事实:男孩有很强的进攻性,父母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懂得自己的价值,了解一种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教男孩懂得价值观、道德观实现他的自律。电视节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好的。

从小告诉男孩他是个男子汉

误区:我们总是认为孩子大了,自然会有担当。

事实:男孩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性别意识,他已经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这个时候,父母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其男子汉的作风:男孩跌倒了,告诉他:自己爬起来;男孩胆怯了,告诉他:你可以做得更好;男孩犯错误了,告诉他:好汉做事好汉当;男孩不听话了,告诉他:不给父母添麻烦,是男子汉的一种荣耀!

值得注意的是,让男孩从小就具有男子汉意识,父亲的作用是巨大的。无数事实证明,妈妈过多的保护和担心,会削减男孩的男子汉气概;而父亲更显严格的规则、更显宽松的约束,则会赋予男孩无与伦比的坚强与勇气,进而促使男孩更快地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男子汉。

要和男孩做朋友

误区:我们总是认为男孩子太调皮,因此一定要严加管教,不然大了就管不住了。

事实:男孩最不怕什么?家有男孩的父母都知道,男孩最不怕的就是武力胁迫,"越打越犟"是他们的长项。男孩最怕什么?很显然,他们最怕没有人理解、没有人支持,以及没有自由!因此,所有男孩父母一定要牢记这样一个教子箴言:如果你现在不和你的男孩成为朋友,那么青春期之后,他就会把你当作"敌人"!

和男孩做朋友,其实很简单:给男孩更多自我选择的权利;和男孩一同分享他的喜怒哀乐;尊重你的男孩,并放弃"不打不成才"的教子观念;时刻让男孩感受到你不温不火的关爱,巧妙约束但不强硬控制。

男孩越来越娘?男孩应该这么养


“男孩女孩化”、“女孩汉子化”,这样的现象您身边有吗?很多人在男孩女孩的教育问题上有疑惑,是不是教育也要“男女有别”呢?

男孩怎么养

适当“穷养”少攀比

“从来纨绔少伟男”,指的是:过多的物质享受可能导致男孩出现攀比心理,物质需求的无限度满足会让男孩缺乏坚强的意志和男子汉的担当。因此,男孩最好“穷养”,不要事事以孩子为中心,搞特殊待遇,这样才能避免把孩子养成追求物质享受、奢侈浪费、不懂爱,也不懂感恩的纨绔子弟。

“穷养”不代表不给孩子买好吃的、好玩的或漂亮衣服,更不能克扣孩子的正常需要,否则可能会把男孩养得缺乏自信和智慧。“穷养”的内涵是,不要不顾自身经济状况,一味满足孩子的要求。首先,应理性引导男孩认识到坐享其成是一种耻辱,并主动抵制这种行为。其次,要尊重性地“穷养”。比如男孩闹着要买玩具,家长不要随口呵斥或拖走,而要耐心引导。可以学学美国人,即便是富豪子女,也要外出打工赚钱,来买自己所需的东西。

学会放手促独立

男孩比女孩更需要自己的独立空间。旅美教育专家黄全愈在《怎样培养后劲十足的孩子》中说:“最理想的状态是家长本身不墨守成规,家庭内部有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的氛围。如果家长没有创新精神,也应凡事想得开,心胸宽广,不过分管束孩子。”因此,家长不妨多给男孩独立空间,学会放手。

放手教育不是让孩子放任自流、不闻不问,而需要父母在放手的同时抓好孩子的生活教育,约束一言一行,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必需的宽容、理解和忍让,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压制男孩的反抗行为,而要反思和理解反抗背后的心理原因,找到解决办法,否则可能会阻碍男孩的心理发展。

挫折教育变坚强

一项大型调查显示,70%的未婚女性觉得男友“性格软弱”、“没有担当”,称他们为“奶嘴男”。这主要因为父母喜欢用爱把孩子包裹起来,帮他安排好一切,使男孩变得柔弱、拒绝成长,受一点委屈和打击就回避、退让或放弃,即“蛋壳心理”。

家长可以适度给男孩一些挫折教育,让“生鸡蛋”经过蒸煮,内心变得坚强。其一,可要求男孩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照料一盆花,每天浇水,定期施肥,让孩子体会到做任何事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其二,孩子往往行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很强,做事有头无尾。家长可适时鼓励孩子,让他们学会自我激励,有始有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其三,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帮孩子客观分析原因,引导其以正确心态面对挫折。如“这次虽然没得到名次,但比以前有进步”;“唱歌不行,可你数学不错,争取参加奥数竞赛”等。

言传身教靠父亲

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和那些一周与父亲接触不到6小时的男孩比,人际关系更融洽,更具有进取精神和男子汉气概。

男孩的性别认同与父亲的榜样效应分不开。幼儿期的男孩需要从对妈妈的依恋中走出来,逐步接纳爸爸和其他人。此时父亲的疏远,会使男孩更加依恋母亲,他们长大后很难融入集体,被自卑心理包围。因此,父亲切不能缺席男孩的生活。

随着成长,父亲越来越成为男孩的典范。假如父亲很少帮妻子做家务,那男孩也会理所应当地不做家务。因为在他们的头脑中已经形成这样的印象——做家务是女人的事情,男人有权不去帮忙。父亲要适时言传身教,告诉孩子如何与人相处、人际交往要保持什么样的距离;明确规则,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让男孩自己去把握行为的“度”。

探索好动别干涉

男性荷尔蒙让男孩动个不停,喜欢探索。在爸妈眼里,他们是整天烦躁不安、调皮捣蛋的臭小子。男孩调皮捣蛋的背后却意味着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强。家长要合理利用这一特点,不干涉男孩的创造性活动,不要给他们过多的限制和保护。无论对孩子来说多难的事情,比如做船模、爬树等,都该先让男孩去试一试,就算是最终放弃,也该是孩子自己的主意,而不是爸妈的阻止。特别闹腾的男孩不妨先随他去,让他跑够了、疯够了,能量释放完了,再陪他玩些安静的游戏,或画画、看书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