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的主观看法,往往和小孩子的看法不同。有时候并不是对与错,而是好与不好的问题。这时,我们如果一直坚持自己的看法,不能赞同小孩的建议,无形中对他是一种打击。他毕竟是孩子,他的精神承受能力还很低,只要不是原则问题,就请满足他的请求吧!

如果小孩子一早起来,要求你让他穿昨天买的新衣服,你可不要说:“等明天再穿好不好?”对他来说,你答应让他今天穿是他的选择,明天穿是你的选择,他为什么必须什么都听你的呢?如果你换个角度,就答应他吧!我想他会很高兴,这一天会表现得更好。

像这样一些生活里的琐事,交给他处理吧!父母不可能一辈子帮子女做决定,越早熟练他,就越能让他养成自律的习惯,何乐而不为?反过来他也会关心你,会替你考虑,为你着想

不妨找一天,答应他所有的要求,而后看看孩子满足的表情、感谢的眼神,以及反省的能力,也许你会发现,孩子其实也蛮懂事的。

一味拒绝只会让孩子产生憎恨心,不会令他感到惭愧。适度地满足他的请求,也许情况并不会太糟,毕竟他是孩子。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尊重孩子的物权,接纳孩子的“自私”


尊重孩子的物权,是个极易被人忽视而又对孩子健康成长很有积极意义的问题。孩子年龄虽小,但也拥有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如玩具、图书、学习用品、衣帽鞋袜、小碗筷、小桌椅、小被子、毛巾、枕头,有的还有自己的小房间,有钢琴、电子琴、小运动器械等等。

这些物品无疑是成人给孩子提供的,但是既已提供给孩子,就应明确肯定孩子的这些物权,并放手让孩子安排和使用这些物品。尊重孩子拥有的这些物权,将会促进孩子在方方面面的有益发展。

1、在明确和尊重孩子物权的过程中,能使孩子不断感受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厚爱,不断增强对父母、对家庭的感激、热爱之情,成人给的小物品,很可能被孩子作为浓情之物留至终生。如让孩子保管自己婴儿时所戴的母亲亲手制作的小帽子,可以常常使孩子受到母子情深的教育(当然要给孩子提供存放这些物品的小箱子)。

2、尊重孩子的物权,能不断使孩子感到自己是这些物品的真正主人,自豪感、责任感、小主人精神、自主意识、自信心会随之增强,这对减少孩子的依赖性,逐步改变孩子的依附地位是很有好处的。

3、尊重孩子的物权,能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孩子在整理、摆放、使用、保管物品的过程中,也是一种管理能力、动手能力、工作态度、劳动习惯、爱护劳动成果的优良品德的培养过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接受教育是主动、自然而全面的。

4、尊重孩子的物权,会使家庭生活更加愉悦、充实、有趣,更加井井有条。家里添了小帮手,小主人会把自己的物品归类整理拾掇,大大减少乱丢乱扔现象。

怎样尊重孩子的物权呢?

1、做尊重孩子物权的有心人,每给孩子添置一件物品时,就要向孩子说明:“这是送给你的”,然后,一定要介绍这件物品的名称、其主要用途、使用方法、使用时应注意什么,帮助孩子给新物品找个合适的位置摆放好。

2、帮助和指导孩子对物品进行登记。如图画登记法,画一支表示有一支枪,并写上年月日。成人要为孩子准备合适的物品登记本,向孩子讲解如何进行物品登记可以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协商,创造出许多的有趣的行之有效的登记方法。

3、帮助和指导孩子定期清点和整理自己的物品,进行分类存放和取用。成人再忙,也要抽时间带领孩子定期做这件事,孩子年幼,成人不帮助不指导是达不到目的的。成人包办代替也不行,一定要有耐心、有恒心帮助孩子树立自己的物权意识,在活动中管理好自己的物品,一旦形成良好习惯,孩子能独立完成,成人也就可放手了。

4、成人要为孩子创设属于孩子自己的小角落(如有小卧室或小游戏室更好),孩子在这里放下他的小柜子,摆放玩具书籍等物。孩子是这个角落或这小屋的主人,可按自己的意愿来支配、布置这些地方。

5、成人要帮助孩子建立物品取放常规,并模范遵守,绝不任意抛弃和挪动孩子的已存放好的物品。有的家长不经孩子允许丢掉和收藏孩子的东西,常常会使孩子伤心。成人认为不重要的东西有时在孩子眼里是极其重要的,成人随意丢弃,很可能挫伤孩子收藏物品的积极性,造成其行为的紊乱,一旦形成乱丢乱扔的坏习惯后,成人再去批评指责往往会无济于事,很难纠正,有的孩子长大成人,还改不了物件混乱的缺点。

6、成人或来做客的小朋友要取用孩子的物品,一定要经物件的主人——孩子的允许,并做到有借有还。还要教育孩子把自己心爱的玩具或物件给同伴玩和使用,或带到幼儿园给更多的朋友享用,让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快乐。

尊重孩子物权的方法很多,经常教育孩子属于自己的东西要珍惜,属于别人的东西要尊重,逐步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和自主意识。

幸福家庭都相似:宠爱妈妈+尊重爸爸+接纳孩子


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的开篇语非常震撼:“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幸福的家庭有哪些地方相似?小编想,一个幸福的家庭应该是:妈妈被宠爱,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纳。

妈妈被宠爱,家庭更幸福

女作家入江之鲸,曾讲过这样一则温暖的片段:

地铁到站的时候,我旁边空出来一个位置,有个大概三岁的小男孩蹭蹭蹭地跑过来,坐下,然后对着车门口说:“妈妈快过来,这里有位置坐!”

没多久上来了一对年轻的夫妻,妻子挽着丈夫的手,笑盈盈地和儿子说:“只有一个位置,你坐就好了,我和你爸爸站着。”

小男孩说:“我是男孩不用坐,妈妈你坐吧。”

熬不过小男孩的请求,妈妈坐下了,爸爸则奖励般地揉了揉儿子的小脑袋。

从他们的聊天中,大概明白了,这一家三口是妈妈带儿子出门玩,顺便送爸爸去上班。儿子一直嘟嘟嚷嚷地和爸爸说:“能不能和妈妈一起陪我玩。”

爸爸安慰儿子说:“你要乖点,等我下班了,马上去接你和妈妈,带你去吃你最喜欢的香蕉船。”

小男孩还是不太高兴,一直在蹭爸爸的手,却也没再说什么。

后来爸爸到站,临下车的时候,突然很严肃地对儿子说:“你一定要照顾好我媳妇,不许哭不许闹不许惹她,那是我媳妇,懂吗?我去给你们挣钱!”

我看到整车的人都笑了,善意地看着小男孩像个大人般地做着保证。

如果小编在场的话,简直想给这位爸爸鼓掌。因为宠爱妻子,是家庭幸福的基本法则。

曾有一位爸爸向美国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梅迪纳教授请教:教授,你告诉我,我怎样才能帮儿子考上哈佛大学?

梅迪纳回答说:从现在开始,你回家好好爱你的老婆。

我国一位教育专家后来专门就此事追问梅迪纳:为什么您当时让那位爸爸回家疼老婆?

梅迪纳回答说:在美国,对学业成就的最佳预测指标,就是家庭情绪的稳定性。家庭情绪稳定性大部分可被妻子的情绪所预测。

简而言之:妻子情绪越稳定,家庭情绪就越稳定,孩子成绩也就越好。而想要妻子情绪稳定最好的办法,就是宠爱她。

生活在丈夫的爱中的女人,她的心是柔软的、温柔的、安定的,会宽容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会创造出一个愉悦温馨的家庭氛围。

相反,一个长期忍受着丈夫的冷漠、埋怨、暴躁的女人,会把这些负面情绪都转嫁给家庭里的其他人,一个家将从此不得安宁,怨气重重。

国外有句家喻户晓的谚语,“Happywifehappylife”。翻译成中文就是“老婆开心,生活舒心”。

爸爸被尊重,则更爱妈妈

在英国,流传着一个“女王敲门”的故事。

一次,维多利亚女王与丈夫吵了架,丈夫独自回到卧室,闭门不出。女王回卧室时,只好敲门。

丈夫在里边问:“谁?”

维多利亚傲然回答:“女王。”

没想到里边既不开门,又无声息。她只好再次敲门。

里边又问:“谁?”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

里边还是没有动静。女王只得再次敲门。

里边再问:“谁?”

女王学乖了,柔声回答:“你的妻子。”

这一次,门开了。

女人需要宠爱,男人则需要尊重。

爱默生·艾格里奇博士是著名的婚姻问题专家,在30多年的婚姻咨询工作中,爱默生发现了经营家庭和婚姻的真谛——爱与尊重。如果一个丈夫不爱妻子,妻子则不会尊重他,反过来,如果一个妻子不尊重丈夫,丈夫则不会爱妻子,于是婚姻就会陷入一个“疯狂怪圈”。

一个被宠爱的女人,会容光焕发,温润如玉。一个被尊重的男人,则会精神饱满,神采奕奕。男人越宠爱女人,女人则会更尊重男人。女人越尊重男人,男人则会更爱女人。爱情如此,经营家庭也是如此。妻子尊重丈夫,丈夫更爱妻子,家庭则更温暖。

孩子被接纳,家才真的为家

家庭教育指导师刘称莲老师曾遇到过一位不敢回家的小男孩。

当时正值期末考试,某小学五年级上午考的是语文。一个小男孩的爸爸妈妈早早就把饭做好了,等着儿子回家。眼看着别的孩子都回来了,他们的孩子却迟迟不见人影。

起初他们以为孩子贪玩回来晚了,就把做好的饭捂在锅里等着孩子。可是放学都快一个小时了,还是不见孩子的踪影,他们夫妻才着急了,赶紧分头去找。他们找到孩子的时候,孩子低垂着头,正徘徊在学校的教室外面,似乎要进教室,又不像要进教室的样子。

小男孩的爸爸是个非常负责任的人,特意就此事找到刘称莲老师,问孩子到底怎么了,他应该怎么办?

刘称莲老师了解到,这位爸爸平时对儿子宠爱有加,经常会带儿子出去玩,但是在儿子没考好的时候,就会打骂孩子。于是刘称莲老师跟他说:“我深深地知道,你一定是爱你的孩子的,你对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好,是恨铁不成钢才做出来的。”

“但是,你知道孩子对你的希望是什么吗?他一定希望在他不学习的时候你能够对他好,在他学习的时候,甚至考不好的时候你也对他好。他需要始终如一的爱。”

不能无条件地爱和接纳孩子,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可是在孩子眼中,幸福家庭的标准恰恰是能否接纳他。

有一个心理机构做了份专题调查,让幼儿园到大学的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畅所欲言,说出他们对幸福家庭的定义。前三项分别是:父母恩爱、父母充分尊重自己的意愿、父母真正关心和欣赏自己。

其实我们每个人对家的定义都是如此,我们常常把家比作母亲的臂弯,因为家可以给人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就像母亲的怀抱那么温暖。

家是唯一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是让你觉得不管变成什么样,那都是能接纳我的地方;是就算你已经为人父母,在人生走到低谷时,还想回去父母身边重新获取力量的地方。

一个好的家庭应该是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得慰藉,如果一个家可以让妈妈获得宠爱,让爸爸获得尊重,却不能让孩子获得接纳,那家就不是完美幸福的家。

知乎有一个提问:“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怎样的体验?”网友们千差万别,答案却大同小异:

“小学的时候,小学同学的父母挽着手来接我同学回来,让我们其余一干人等艳慕不已,然后那个同学的家就成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家庭。”

“小时候,我没有被强迫上过任何补习班。现在面临职业规划,他们也从未干涉过。去年跨年的凌晨,我给爸妈发短信,说我才不要当你们的小棉袄,我要当你们的军大衣。第二天,我妈给我回短信说,小棉袄就够啦,好看还不冷。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我爸回的短信是,我和你妈妈能照顾好自己,你的最大任务是让自己过上快乐的生活。”

家庭是母亲的世界,父亲的王国,儿童的乐园。

这就是一个幸福家庭应有的模样。

可以换个方法跟宝宝说“不”


当宝宝做出危险或不适宜的动作、行为时,爸妈必须说“不”来制止,但你可以换个方式说“不”,同时更积极地建立一个“可以”的环境,让孩子既能自由探索,又能建立行为规范。

有时,宝宝出现被禁止的“危险”动作,其实是要引起你的注意,逗你开心,或是想尝试看看。

在宝宝探索动机最强的时期,少用“不行”。我们要让宝宝学会的是某些动作、某些行为、某些地点是危险的、不适宜的。像宝宝爬楼梯,是他对自己大肌肉的挑战与训练,我们可以对宝宝说:“宝贝,太快了,很危险,要慢慢地、一步一阶地走。”又比如宝宝喜欢把玩具往地上摔,我们知道他在观察物体掉落的现象,我们可以说“宝贝,丢小车子砸到脚会痛的,你想玩丢东西的游戏,那我们来玩球。”

当然,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带着宝宝不断重复正确的、适宜的动作,同时不断给予鼓励与信心,有了正向的示范,宝宝模仿的同时,也学会了好的行为模式。你可以尝试通过游戏、扮演、甚至说故事,让宝宝学习“不行”的界线。积极地提供一个清洁、安全无虞的环境,让他可以自在地探索。在“可以”多于“不行”的环境下,宝宝能够从爸妈度、爸妈的应对与行为模范中,更容易学习自制、学习调整自己!

因此,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掌握好方法,让孩子健康成长。

教您换一个角度看待宝宝入园


教您换一个角度看待宝宝入园

宝宝入园,一直都是令家长非常闹心的事——考察、选择幼儿园,帮助宝宝了解熟悉幼儿园,克服分离焦虑,入园之后发生的一些事件导致宝宝情绪反复……一环套一环,环环都很重要,也很令人纠结。实际上,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宝宝入园这件事,或许问题就变得简单多了。

我们承认,环境对宝宝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环境,它对宝宝成长所产生的影响也都是有好有坏的,没有一个对宝宝绝对有益的十全十美的环境。即便有一个我们认为十全十美的环境,它带给宝宝的影响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比如,一个宽松的环境对宝宝自我的发展会非常有利,但是对提升宝宝的某些能力比如抗挫折能力未见得有好处。同样的,一个不那么宽松的环境,可能会部分地妨碍宝宝自我的发展,但是利用好了,却可以提升宝宝的抗挫折能力,同时也避免妨碍宝宝自我的发展。毕竟,所谓的好事坏事总是相互转化的,至于如何转化,如何促成这种转化,是需要多个条件同时发挥作用的。大家都可以看到,不管什么样的幼儿园,都有快乐的宝宝,也有相对不那么快乐的宝宝,不管什么样的学校,都有非常优秀的学生,当然也有不那么优秀的学生。实际上,这跟幼儿园、学校的环境(人文环境和物质环境),家长的心态,养育方式以及孩子本身的特质等多种因素都是有关联的。

在宝宝出生的头几年,他如何去看待与应对外面的世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本身如何看待与应对外面的世界。并且,一旦宝宝的行为模式形成,他就可能沿用这种模式去处理问题。所以,给宝宝一个十全十美的环境,不如给他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让他学会在困难的处境里找到快乐的理由,并在这种快乐的情绪支配下,有效地去解决问题。这对宝宝的成长应该是更加意义重大的。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家长都在费尽心机为宝宝选择所谓好的幼儿园,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在家长因为这个入园问题“斤斤计较”的时候,他们的内心往往是焦虑的,纠结的,而家长这种焦虑与纠结的情绪也会传递给宝宝,带给宝宝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那些心态比较放松的家长,他们的宝宝适应幼儿园往往会更快一些。而那些自身比较谨慎,内心比较紧缩的家长,他们的宝宝适应幼儿园也会更慢一些。

环境对宝宝的影响如此,教育方式与理念,以及其他对宝宝的影响一样如此。凡事都有利有弊,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好事利用不好就会转化成坏事,坏事利用好了,也可以转化成好事。因此,在我们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为宝宝选择一个相对比较满意的幼儿园就可以了。接下来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把好事利用得更好,把坏事转化成好事。想通了这点,我们在宝宝入园这件事情上就不会那么纠结了。

在处理宝宝入园这件事情上,需要多耗费精力去处理的是宝宝的分离焦虑。分离焦虑克服得越早,孩子适应幼儿园的速度越快,他越快乐,遭遇其他问题的可能性就会越小。在处理宝宝分离焦虑的问题上,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小诀窍:

1.平和地看待与认可分离焦虑。分离焦虑是很正常的,不管幼儿园环境多好,孩子多外向,离开妈妈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与一些陌生人相处,对宝宝来说都是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件。因此,平和地看待并认可宝宝的分离焦虑,可以传递给他一个信息:这个事情很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家长的态度就会无形中给他带来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宝宝入园之后,他的分离焦虑克服之后,也会出现反复,这也很正常。平和地看待就好了。

2.允许宝宝发泄情绪。入园之后,宝宝的性情短时间内有些变化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他可能变得比较烦躁、比较粘人,甚至出现攻击性行为等等,此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他以自己的方式去发泄情绪,跟他共情可以帮助他释放压力。一旦这种压力释放出去,他的分离焦虑也就减轻了。

3.不要给宝宝任何负面的暗示。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宝宝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回到家经常会问他一些与幼儿园相关的问题,比如,你今天在幼儿园表现好吗?有没有哭?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老师有没有批评你?类似的问题经常会带给宝宝一些负面的暗示,让他对幼儿园产生警惕与抵制的情绪。如果不知道问什么,那就干脆不问,让他在家里的生活维持入园前的状态反而会更好些。

4.给宝宝找一个可以托付的人。把宝宝带进幼儿园之后,选定某个老师,将他交给这个老师,并且当着宝宝的面对这个老师说:“我把你交给**老师,我相信这个老师一定会爱你。”家长在对着宝宝说这个话的时候,实际上不仅仅是给了宝宝一种积极的暗示,同时,家长的这番话也会让这个老师非常感动,他也会更多地承担责任。

5.给宝宝带个安慰物。找个宝宝熟悉的玩具或者其他物品,告诉他,如果他想妈妈,他可以抱抱他的这个玩具或者物品。实际上,这个他熟悉的玩具或者物品可以部分地替代家长,带给他一种心理上的支持,帮助他更好地适应陌生环境。

6.家长本身的焦虑也需要找个释放的出口。分离焦虑不是宝宝的专利,家长也有。所以,宝宝入园之后,家长也会寝食难安,很多家长甚至会悄悄地跑到幼儿园去看,去听,试图借此了解宝宝的情况。家长的这些行为就是焦虑的具体表现。实际上,家长的这种焦虑对宝宝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害无益。既然把宝宝送进了幼儿园,那就放宽心,坦然地去面对吧。毕竟,宝宝终究是要走入社会的。

“乖”孩子未必就是“好”孩子


只要稍微总结一下中国家长们的家庭教育经验,所谓成功之处无外乎这四点:建立了融洽的亲子关系;既关心孩子的聪明,也关心孩子的善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但是,同时中国式家庭教育长期存在着不为人知的问题,即:由于父母自负导致的悲哀。

为何教孩子学“乖”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教孩子学“乖”。评价孩子时,动不动就说“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具体就是听话,按师长和家长要求做事。

而在塑造这样一批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也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孩子社会性的教育理念。

现在的学校评选三好学生,为什么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谓的“优秀生”里,为何永远没有调皮孩子的身影?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比起男孩子的好动,女孩子更容易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认可的“乖”孩子标准。

这样的三好学生固然值得肯定,但我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擞精神继续调皮。所以说,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

为何孩子心胸狭小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今天的家庭教育已不是传统“围墙式”的家庭教育,校园也不是传统物理意义上的校园,孩子们拥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的师资以及硬件设备。

但我们需要反思的是:为什么孩子的心胸却变得狭小了?只会关心自己身边的事,为国家前途、为人类理想奋斗的抱负,在今天的年轻一代身上已难觅踪迹。

因为我们的家庭教育将过多的精力集中在知识的增长上,已经无暇将英雄式的理想灌输给孩子。在国际上,中国家庭对学校教育的高度支持是得到公认的,可这种对知识的高度注意,也是孩子的心胸变得狭小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何孩子不愿回家

大部分父母的言谈间还是把“儿童”的概念缩小为“学生”。孩子的生命就是这样被压缩到一个方面,以此来换取成功,代价未免太大。我们应该牢记:“儿童”的概念内涵远大于“学生”,儿童除了在学校要当好一个学生外,在家里、在社会中还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家庭不止是给孩子创设的“学习家园”,还应该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大学生放假不愿意回家?就是因为在他眼里,家里是一所“文明监狱”,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学习。

现在有的家长总爱陪着孩子做作业,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商榷。

总之,孩子要适合家庭教育,也要让家庭教育适合孩子,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可需要指出的是,当前大多数家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关系变为单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围着学校转,结果却牺牲掉很多培养孩子品质的机会。其实学校也可以协助家庭教育,优秀的家长应该把握随机的教育机会。

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让自己有一片发挥的天地。如果你有顾虑,用“共同决定”的方法诱导他:例如孩子喜欢玩电脑,不要说“不准玩”,告诉他,如果你的成绩够好了,或是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你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但能培养独立能力,而且孩子还会为了自己的兴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须做”的事。

“不听话”并非绝对是坏事(专家视点)

其实,孩子有时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听从父母的指令,这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某些心理学家认为,3岁幼儿不反抗,就不是正常儿童。即使五六岁的幼儿反抗行为也是很明显的。何况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儿童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的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爱孩子,要学会尊重孩子


有些伤害是悄悄发生的。

著名哲学家JeremyBentham说过一句名言:“世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把世界分为两种人,另一种则没有”。而我认为,世上有两种父母,一种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另一种则没有。

最近看了一位已经回国的留美学生的回忆录,里面痛诉了父母从小对自己“过度关爱”,导致他患上心理疾病,他不仅拉黑了跟父母的联系方式,并且已经12个春节没回家……

看完这份回忆录,我最大的感受是,这位留美学生“敏感”、“脆弱”,存在认知偏误,的确需要心理疏导和帮助。但一个孩子的成长,除了父母的教育,还有环境也是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我们不能说一个孩子成年后的心理问题就是小时候父母导致的,但这对父母在养育孩子方面的确存在不恰当之处,他们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养育,而不是把一个孩子当“一个孩子”养育,根源是他们对孩子缺乏应有的同理心和尊重。我们作为父母,该从父母的角度,对孩子做正确的事情。

回忆录里有些细节,值得我们这些父母关注:

妈妈给儿子穿裙子,把儿子打扮成女娃;

儿子被欺凌时,妈妈让儿子要“哭着”跟老师说;

参加演出需要穿短裤,但妈妈仍坚持给儿子穿长裤;

儿子因为不会剥鸡蛋被亲戚嘲笑,父母不以为然;

……

多少父母懂得“尊重”的涵义?

把孩子当“私人物品”养育的父母,他们最大的特征是,孩子是我的,我爱如何养就如何养,我爱如何教就如何教,他们以一个父母的角度看待孩子和照料孩子;而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他们会把孩子当成一个脱离于父母的个体,把孩子当成一个人,给予尊重和必要的认可,还懂得对孩子换位思考。

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想穿某件衣服,他们可能会耐心地询问孩子的理由,理由合适便要支持;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在面对孩子被欺负时,他们会懂得先听听孩子的心声,甚至鼓励孩子给出解决方法;一个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如果遭遇孩子被嘲笑时,能感受到孩子的悲伤,及时保护好孩子……简而言之,就是“尊重孩子的内心”。

从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2,3岁的孩子已经有“自主感”的心理需求,具体地表现为“我要穿绿色的衣服,而不是蓝色”,“我要穿跳跳虎的鞋子,而不是白色布鞋”……而孩子到了4,5岁,他们有“主动感”的心理需求,具体地表现为“你让我吃饭,我偏不“,”你让我阅读绘本,我偏要玩玩具熊“……当孩子到了6,7岁,便有了“克服自卑感”的心理需求,当他们被嘲笑时会很受伤、备受挫折。

“尊重”孩子,父母至少要做到的3点:

1、有尊重孩子的意识

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说,没有尊重的爱是控制。有尊重孩子的意识,就是懂得从尊重孩子的语言和行为开始,有了解孩子语言和行为背后的想法,而不是一开始就否定和批评孩子,更不会强迫和打骂孩子。

某天在一个餐馆里,一位孩子因为不想吃饭被妈妈粗暴地强迫:“你不吃饭,我就不要你了……”没多久孩子便躺地上打滚,引妈妈怒吼:“我的脸面全被你丢光了!我从没见过一个像你这样不可理喻的孩子……”孩子没被妈妈尊重,所以他采取了不尊重妈妈的反馈;这个妈妈尊重自己,却没有尊重孩子。

2、给孩子自己选择的空间

儿童有一种强烈的个人尊严感,通常成人意识不到他们是很容易受到伤害和遭到压抑的,这是来自教育学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教诲。不少父母懂得要保全别人的尊严,却忽视了自己的孩子也需要尊严,即使小小孩也不例外。孩子从2岁起,就有自我选择的强烈意愿,比如要先玩什么玩具,要先吃哪种水果。虽然不是让孩子说了算,但父母最好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如果父母长期否定、总是帮孩子拿主意,会给孩子造成挫折,继而引起孩子的习得性无助,他们会放弃选择,甚至还会对父母有怨恨。

有一天我带孩子逛书店,旁边一位小女孩看上了一本童书,她被封面吸引,她非常希望爸爸给她买,但被爸爸冷冷地拒绝:“你怎么总是那样幼稚?小孩子不要看没用的东西!”我看到了小女孩脸上的尴尬。可想而知,这个孩子未来也不会快乐,因为她有一个不懂保全孩子尊严的爸爸。回家的路上,儿子问我:“妈妈,什么是没用的东西?”这个问题太难回答,以至于我想了很久才说:“没用的东西,只对觉得没用的人才是没用。就像你的玩具变形金刚,对我没用,但对你有用。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的没用的……”

3、学会对孩子有同理心

心理学家TeresaWiseman说,同理心是一种与他人一起感受的能力。孩子小时候常常需要父母的认可,即使不认可,但他们也希望被父母理解。孩子感觉到父母对自己有同理心,便能获得自信,因为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关注和在意。有同理心的父母,也会养育出有同理心、理解他人的孩子,因为父母理解了他们的心思,他们也学会了理解他人。

在对孩子有同理心方面,哲学家孔子是典范。据说有一天,孔子跟子路驾马车去泰山,路上被一小男孩挡路,子路很生气,但当孔子听到孩子说,他在前面用泥巴建了一座“城池”,孩子说:“你是要让城池让马车呢?还是马车绕过城池前进?”听完后,孔子向孩子道歉,继而让子路驾驶马车绕开了孩子的“城池”。大概孔子知道,马车绕开前进用不了多少时间,而孩子用泥巴筑城池花尽了心思。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孩子是他们自己,尊重孩子,才是父母最温暖的养育。

爱孩子 首先要懂孩子


家长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而且常常将对孩子满腔的爱,化作了热切的希望——孩子能够比自己幸福,能够拥有一个无比顺利、无比灿烂的未来。他们不愿意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孩子重吃一遍;自己所经历的人生曲折,孩子再经历一次;自己失落的梦想,孩子又一次失落。可是,他们如此深厚、如此强烈的爱,却未必能够得到孩子的回应,有时甚至还成了家庭悲剧的根源。

爱孩子当然没有错。但爱为何竟成了悲剧的导火线?根本原因就在于不懂孩子,不会爱孩子,家长们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要求孩子,整天不停地唠叨,不断地抓住孩子的缺点和不足加以指责、抱怨,逼着孩子立刻纠正,造成孩子的压抑和逆反。

其实,父母培育孩子一如农民种庄稼,只有遵循庄稼生长的规律,适时浇水施肥,才能获得丰收。爱孩子的家长,只有既掌握孩子成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又了解自己孩子独特的个性特点,洒在孩子身上的爱才能得到成功的回报。

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基本原则

在许多成年人的眼中,孩子是年幼无知、缺乏能力、弱小无力、没有经验,完全需要成年人保护和教育的小东西。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们过分看重了自己的权利而忽略了孩子的权利,忽略了孩子有着非常复杂、灵敏的感觉系统。科学研究发现,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具备了灵敏的接受并感知外界信息的能力,他对父母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语气等都能感觉到,并作出迅速的判断:你对他是爱还是不爱?是尊重还是不尊重?然后作出相应的反应。如果成人总是把自己对事物的判断强加给孩子,置孩子的自身需要于不顾,不尊重孩子,完全忽视孩子的权利,那只能导致孩子越来越激烈的叛逆,造成亲子间越来越激化的矛盾。因此,成年人,尤其是做父母者一定要认识到,成人之间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成人与儿童之间也需要平等和相互尊重,成人与儿童,尽管知识、能力差异很大,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做父母的并非仅仅是拥有着孩子,更应当尊重孩子。

家长在教育态度上,要坚持尊重、信任、理解三条原则,其中,尊重孩子是最基本的原则。不管是怎样的孩子,被尊重是他们与生俱来不可剥夺的权利,孩子成绩好也罢、成绩差也罢,家长都应当给予尊重、信任和理解。这样的爱才有力量,才能使孩子心灵得到舒展,才能让孩子得到努力上进的动力、信心和勇气。

信任是发现孩子潜能的金钥匙

教育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潜能充其量开发不足10%,每个孩子,哪怕是残障孩子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具有无限可能性的生命面前,我们家长最要做的就是要对孩子充满信心,哪怕天下所有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眼含热泪地拥抱他、欣赏他,为自己创造的生命而自豪。

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生命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孩子具有不同的生命潜能、不同的个性品质,做父母者不应该强求孩子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应帮助孩子在自己的实际基础上发展,因为每个人的成长、成才都只能建立在自己的长项上。孩子表现自己的潜能的方式、途径、领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孩子的潜能恰恰就是表现在我们不认为是才能的才能上。譬如,有个孩子,他的语文不好,数学也很差,又没有画画、唱歌之类的特长,每次开家长会,老师总是半开玩笑地对家长说:“你这孩子只有打扫卫生能得100分,他不但打扫得干净,而且还能把扫帚什么的归整得井井有条。”出人意料的是,教育专家却对家长指出,这个孩子生命的腾飞点就潜藏在能打扫好卫生上!这样的孩子身上没有表现出语言、数理逻辑等传统的智力能力,但却具有很高的内心智慧,在日益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中,他能踏踏实实、善始善终做好不为人所看重的琐事,这是一种多么难能可贵的品性!如果教育者能巧抓时机,将这种好品性激发出来,这个孩子能干得出色的又何止是扫地?

许多普通的、不为老师看好的孩子,他们的潜能就如上面那个孩子一样,表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做父母的一定要对他们充满信心,坚信只要是生命就能绽开灿烂的花,耐心地帮助孩子挖掘出那闪烁着独特光芒的潜质,让它成为打开孩子生命潜能的金钥匙。

理解,给孩子一个成长的空间

对孩子成长的热切希望,常常使做父母的用过于苛刻的目光注视着孩子,巴不得他们每分钟都在进步,容不得他们有一点点缺点、犯一点点错误。

的确,人类具有天天学习,天天进步,天天完善的能力。但是,从来也没有人能一口吃成胖子。孩子的成长同样需要时间和空间。父母可以每时每刻地关注孩子整体的生命状态,但大多数时候,对他们的具体表现不妨“视而不见”。因为,孩子身上并不是除了优点就是缺点,他们的表现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中间状态,需要我们关注的优点和缺点大概都不会超过10%。即使遇到了他们不合我们心意的表现,也不要马上问“你怎么了”,而是首先问“我怎么了”——这样的反思,有助于我们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找到最佳教育途径和方式。

其实,只要我们回顾一下我们自己所曾走过的成长之路,就不难发现,成长并非是个一直都天天向上的过程。即使成年人,有时也会重复犯些同样的错误。而某些缺点,则一如皮肤上的小疤痕,在生长的过程中会自行消失。因此,对于孩子,我们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给他们一个成长的时空。

分享是对孩子的最好激励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或潜在的优点,就看家长能否发现和发掘。对孩子保持爱心、信心和耐心,是父母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的长处的首要条件。别总是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做比较,别去要求你的孩子成为另一个孩子的复制品。既然我们是那样希望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与众不同,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接受并帮助孩子用独特的方式来表现并发展自己的能力,闯出一条成长、成功的路呢?

家长应努力给孩子制造一个可以表现优点、聪明才智的机会,注意孩子的点滴成绩,孩子的点滴进步都具有激励价值,父母能及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加以激励、引导,是激发孩子生命潜能的最好的方法。父母对孩子不在于用力用时多少,而在于用心多少。不要抱怨为了孩子,你付出了多少多少,而要常常带着感激之情去体会孩子给你带来的天伦之乐,使你拥有了生命的又一次轮回。父母应学会分享,而与孩子一起分享他的点滴进步、点滴成就,对孩子而言是比表扬、物质奖励更好的激励。当孩子能感受到父母因他而快乐、自豪时,会受到多么巨大的激励呀!他会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得更好!

分担是最有效的批评策略

对于孩子所存在的缺点、所犯的错误,我们不是不能批评、惩罚,而是要摆正位置,注意策略。成人往往会把“好朋友的提醒”,当作珍贵的礼物加以接受,孩子也是如此;大人之间的批评要注意方法,对孩子的批评更应注意方法,发现孩子有所不对,不应当板着面孔训斥,而应是善意地提醒孩子认识这些问题可能造成的后果,应当在充分鼓励的前提下进行批评。最好的批评方法是带有一点幽默,孩子多半会接受这样的批评。而帮助孩子分担因错误而造成的痛苦则是最好的提醒。很多情况下,孩子犯错误、考低分并不是故意的,他们自己也很伤心,这时候,父母真诚地安慰孩子,为他分担痛苦,而不是在伤口上撒盐,会使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真爱,认识到父母看重的是自己而不是分数,在心理上和父母靠得更近,更容易听进和接受父母的提醒、劝诫和意见,从而自觉努力地寻找改正缺点或错误的方法。

自信自爱让你成为好家长

一个尊重、信任、理解、关爱孩子的家长,一个能用微笑和激励去照亮孩子的生命历程的家长,是孩子心中永远靠得住的大山,孩子会因为拥有这样的大山而产生安全感,产生力量,自信、勇敢地走上自己的人生道路。

有的家长可能会认为自己学业无成、事业无成,无法引导孩子,给孩子力量。其实即使是学业无成、事业无成的家长也不应该小看自己,要坚信自己也拥有巨大的生命潜能。能够尊重自己与他人平等的人格,承认和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的家长就能够成为好家长。因为成为好家长的关键并不在于学历、地位、经济条件等,而在于有一个好的心态。也许自己不够聪明,但可以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也许自己不能有大的作为,但可以把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才;也许家里穷了一点,但是可以将穷转化为孩子成长的财富。

要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家长不但要对孩子充满信心,更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的基础是自爱。要爱自己,爱自己当下的生命状态。真正的自爱不仅是爱自己的优点、长处和业绩,也包括正视自己的不足、缺陷和憾事。不怨天尤人,也不自怨自艾,能努力进取,同时又心平气和,这样,生命才能和谐,才能不断升华。一个真正接纳自己,身心和谐的家长,就能不断进步,就能给孩子创造一个最好的成长环境。

养育孩子的过程是人生的又一次轮回,又一次成长机遇。你可以不是天才,但可以成为天才的家长。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你的生命价值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做一名自信自爱、不断成长的家长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