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芽三岁半刚开始触碰奥尔夫音乐的:它是由法国教育学家梅帝·奥尔夫音乐为少年儿童精心策划的教学策略,它注重让每一个少年儿童都能在美好的歌曲中享有到歌曲的快乐,获得精神实质的享有。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芽芽和我还感觉音乐课很有趣,它与原先幼稚园上的音乐课大不一样——原来是唱得多,人体姿势仅仅輔助的,现在是有唱、有跳,也有弹奏;原先绝大多数全是轻快的儿歌,如今却总听见悦耳、抒发感情的成人的旋律,曲式也很丰富多彩。因此,小小芽芽居然快速爱上了新的音乐课。孩子学琴先要培养什么?

孩子学琴先要培养什么?4岁多的情况下,芽芽的朋友们刚开始学习钢琴了。我想到在以前曾听过相关育儿教育专题讲座说:“孩子无需过早学琴,塑造音感最重要”。因而尽管身旁沒有实证研究,可是我还是坚定不移了这一叫法,因此只让芽芽坚持不懈了幼稚园内的奥尔夫音乐音乐课。芽芽依然像原先那般蹦蹦跳跳、敲敲打打,用方言和各种符号来做图型谱……总而言之,便是玩音乐,直至六岁才刚开始触碰电子琴。

刚开始学琴时,教师对芽芽很毫无疑问,说她音感好、音准好,对歌曲的理解力强等,依照教师的叫法,芽芽的一次课程内容等于四五岁孩子一个月的过程。孩子学琴先要培养什么?这时候,我对自身当时的决策觉得高兴,如果当初让孩子去学琴,既耗时间又费活力,还会继续伤了我与孩子中间的情感,而用这一時间去为孩子塑造音感,孩子的理解力和自控能力都提高了,迅速能从学琴中获得了快乐。

孩子学琴先要培养什么?幼稚园的音乐课看起来仿佛都会玩,实际上塑造了孩子学琴的基础标准——音准和节奏性。怪不得芽芽的考试成绩一直超出这些学过“练耳”的孩子,只历经一年多的学琴時间,芽芽早已轻轻松松已过电子琴四级。 金俐

延伸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学琴的兴趣


1、让儿童体验音乐的“喜悦”。

在最初的启蒙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让儿童自己充分感受音乐的“喜悦”:上课时,老师可以弹一些短小精悍、形象鲜明的小曲,并让琴童“猜”乐曲的形象,以体验“聆赏音乐的喜悦”;尔后可以鼓励他唱一两首自己喜欢的从幼儿园(学校)或电视动画片中学会歌曲,富于表情地边唱边表演,从而体验“歌唱的喜悦”;紧接着由他自己在老师的帮助下即席的在钢琴上试着把这首歌模弹出来,可以用一支手也可以用两支手,可以用一指头也可以用几个指头,只要把曲调弹出来了,老师就要赞扬和鼓励,让儿童体验“用钢琴演奏音乐的喜悦”;最后引导儿童在钢琴上,根据一定的话题或故事情节即席创作,比如像高音区的小鸟和低音区的大象的对话等等。可以在白键上也可以在黑键上(孩子们似乎更喜欢黑键),就像孩子初次拿起画笔,在画纸上随意涂鸦发现了绘画的乐趣与喜悦一样。当使用这种叫做“钢琴”的乐器,“叮叮咚咚”地敲击出各种高低不同的声音时,他就能体验“创作音乐的兴趣。让儿童怀着对音乐的“喜悦”,培养音乐趣味,使每次下课都怀着对音乐愉快的满意的心情离开,并翘首期待着何时再上下一课。只有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懂得了主动地学习,教学才能顺利的进行,就像一辆汽车起动了,教师如同驾驶员一样,只需把关引路。

2、明确的学习目标会带来兴趣。

在上课的教学及儿童平时的练习中,让他明确练琴是为了达到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的、一两个而不是过多的要求。在给儿童布置的钢琴作业时,教师要明确乐曲的技术点及其要求,并要耐心向学生说明所布置的作业能帮助学生解决什么具体问题,使学生每次都有几个明确的练习方向。所谓明确、具体,不仅是学生要达到的目标、要完成的练习任务的明确、具体,还包括有练习方法的明确、具体。这样当儿童达到了那几个目标要求时,教师就要给予赞扬和肯定,让孩子觉得学习钢琴并不是高不可攀或是很费力不讨好的事。当要求没达到时,比如在乐曲的难点时老弹错音,可以先弹几次正确的给学生听以加深印象,然后老师有时正确的音符,有时弹错误的音符,并问学生是否对,接着要求学生重弹此句,并问他是否对,直到学生答对弹对为止。在儿童通过实现这一个个具体的练习目标时,不断能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培养和保持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树立一种自己通过努力可以弹好钢琴的自信心。

3、巧提趣味话(问)题,激发儿童自主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是必不可少的,而这也容易使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教师就要注意灵活性,在某项教学进行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表现出了厌倦,就应随机应变,及时作一些调节和变通,结合正在学的内容,向儿童提议些趣味性的话(问)题,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来思考、解答。比如在向幼儿教授拜尔基础教程时,开始时的左、右手的触键练习,由于每一条的小练习只有一两个小节然后是反复的重复,而练习时钢琴上只有孤零零的左手和右手,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单调和枯燥的感觉。而拜尔后面几条的练习,往往就是开头那些练习的变化或者组合,而左手和右手的练习则更是同出一择。于是我就依此来启发孩子:“嘿嘿,这条练习怎么这么眼熟。以前我们肯定练过了。”儿童一开始总是不相信,并为了证明自己的说法,很仔细很有耐心的往前寻找以前弹奏过的那些,结果竟真的发现原来自己正在弹得那条练习的每一小节,都是由前面的练习组合而成的。自从这次提问后,时不时这位琴童就会兴奋地向我“报告”:这条左手练习和那条右手练习一模一样、这两条练习的音一模一样,就是有些时值不同等等,在这个充满兴趣的“搜寻”过程中,不但枯燥一扫而空,并且大大的提高了视谱能力,也培养了孩子的耐心与细心。而趣味的话题的引入,也有助于帮助儿童理解知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当一个孩子在学习《汤普森现代钢琴教程》中的“青蛙合唱”一课中,将p—f—ff这组表情记号结合旋律在高、中、低不同音区的交替出现的特点,将每一个乐句都描绘形容成大小不同的青蛙在独唱或合唱。这样让儿童弹奏的乐曲还有着“故事情节”,使孩子能用双手在钢琴上“讲故事”,从而把乐曲的演奏变得兴趣盎然,儿童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音乐。

4、琴童们互相观摩学习以增进其学习热情。

让那些缺乏兴趣或缺乏自信心的孩子观摩年龄相近的孩子的钢琴课。听到了弹得比自己好的,会激发起“争强好胜”的上进心来:他年纪和我差不多大,我一定能做得比他更好。而听到弹奏水平不如自己的,会产生某种荣誉感和自信心,这也能转化成练琴的兴趣。还有时,几个孩子正在学弹同一首作品或这个孩子正在练习的曲子是另一个孩子曾经弹过的,这时大家在一起交流,那必定格外的有兴趣,说说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碰到的问题,彼此一定都能互有启发。在琴童们之间互相观摩学习当中,孩子们有时会受到不同于老师那里得到的特殊的启示,也会无形中增强相互间有益的竞争心。也可以通过举行“小小钢琴音乐会”的形式,让孩子们分别演奏自己最拿手的一两首乐曲,以激发其表现欲望,增强对演奏的信心。而教师也应把小朋友的进步用一本笔记本记录下来,如他们所学过的乐曲,能背谱演奏的乐曲及相关的乐理、音乐知识等等。在奖励儿童的同时,要让他明白是因为自己的进步,而不是因为他的功课做得比其他小朋友好,从而增强儿童对自己的信心,并诱导孩子们良性的学习竞赛。

培养孩子的乐感


我们常看到,当播放一曲美妙动听、活泼愉快的音乐时,孩子们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摇头晃脑。他们不仅能感受到音的高低、长短,还能体验到音乐所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感情,并与之产生共鸣,这些孩子对音乐有较强的感受力。有的孩子却反应比较迟钝,他们不能掌握乐曲的旋律与节奏,情绪上也没有什么变化。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而培养孩子对音乐的感受力则是孩子学习音乐、提高音乐修养的基础和前提。

怎样培养孩子的乐感呢?乐感的培养不是三天二日之功,需要长时期的积累,要靠平时的潜移默化。

1、发展孩子的听觉能力。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培养孩子的乐感,听觉是关键。家长应为孩子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音乐艺术环境,给孩子精心选择一段乐曲(不是流行曲),每天早、中、晚播放三次,而且至少应持续五个月欣赏同一乐曲,也就是说乐曲大约要被欣赏四百五十次,这样才能使孩子真正受到熏陶。随着年龄的增长,可选择莫扎特、舒伯特等名作曲家的曲子。

2、培养孩子对节奏的感受力。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奏就在我们生活之中,这就要靠家长去引导孩子感受它。例如孩子们喜欢的一首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这里就有一定的节奏。

3、培养孩子对歌曲和乐曲的能力。孩子年龄小,对一些复杂的情感不能理解,但对他们能感受诸如欢快的情绪,安静的气氛等。他们学唱了这样的歌曲或听到这样的音乐,经过家中发,都能自然流露出自己的感情。教孩子学唱和谐、明快,有一定教育意义的歌,对孩子理解音乐情绪有一定的帮助。如《一分钱》、《学做解放军》、《爱护小树苗》等,随着那和谐、明快、动听的旋律直接渗入孩子的心扉,他们的情绪不知不觉地受到鼓舞。

早教科普:父母应怎样帮助孩子学琴


家长都希望孩子沾染上艺术的气息,于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就开始给孩子报钢琴的学习课程,另一方面也是满足自己的功利心。而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孙女、旅美钢琴家茅为薰就发现在中国居然有大量的钢琴神童,是什么让孩子一定学钢琴?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学琴呢?

一、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最最要不得的就是功利心。

虽然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钢琴家都是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的,但是更多的人最终却并不选择它为生。

二、为孩子选择启蒙教师一定要慎重。

茅为薰说,启蒙教师的年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拥有外向的性格和纯真的笑容。在学习的过程中,琴谱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去拿,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让孩子明白练琴是自己的事情,一定要杜绝家长的包办,教师的选择和练琴的时间都可以听取孩子的建议。

三、业余可以,随便不可以

首先要端正学习的态度,不管孩子将来走的是不是专业的道路,都要坚持练琴,练习的时间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保证品质。坚持学习钢琴可以培养很多的好习惯,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的效率,这些都是需要智慧的父母自己去感悟的,感悟出适合孩子成长所需要的。

亲子早教网早教网(www.zj09.com)提醒您:虽然一些高智商者也是熟悉音乐的,甚至是音乐高手,这些不争的事实已经证明音乐对智力确实有开发的作用,但是父母也要端正孩子学习钢琴的目的,并且长久的坚持下去,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习惯。

了解加盟信息尽请关注亲子早教网早教加盟网。

早教咨询:孩子学琴 家长切记“四要素”


很多家长都想让孩子掌握一门乐器,从而陶冶情操开发智力,钢琴是一个既热门又理想的选择,作为“乐器之王”的钢琴,有着堪称完美的音效,也是初学乐器的理想选择,但是一旦家长真的开始带领孩子踏上了学琴的征程,还是有很多事项值得注意,以下就来为您梳理一下,孩子学琴家长需要注意的“四要素”。

1、心态良好 劳逸结合

孩子练琴,很多家长对其采取“计时制”或者是“计件制”,一定要弹够多少时间或者多少支曲子才罢休,专家不建议这样的方法针对年龄较小的孩子,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很短,一味机械僵化教条的训练就让孩子对学琴丧失兴趣。

提示:学龄前的孩子集中注意力时间只有20分钟,家长不妨把每天半小时的练习时间拆分成一下,比如变成3个10分钟。早餐前10分钟,从幼儿园回家再练10分钟,临睡觉之前再练10分钟,这样一来孩子就不会感到负担和枯燥。

2、持之以恒 循序渐进

钢琴演奏家在表演的时候何其潇洒,但是家长和孩子都要知道,学琴练琴是一个相枯燥的过程,需要强大而长期的毅力和自制力才能得以完成。所以,当孩子出现厌倦或者想放弃的时候,能不能鼓励孩子咬牙坚持下来,这个过程最为重要。

提示:在孩子初学钢琴阶段,父母应该做到百分百的伴随,最好在上课的时候要勤做笔记,积极提问,回家后再和孩子一同练琴。这样家长才能体会孩子所面临的困境和难题。就是说只有父母的专心致志和坚持不懈,才能让孩子把学琴进行到底。但是家长要注意的是,不要把陪孩子学琴描述为一项苦差,切记不要说:“为你学琴,花了多少钱”或是“陪你学琴,花多少时间”等等这样的话,这会挫伤孩子学琴的兴趣。

3、亦严亦慈 张弛有度

家长在督促孩子学琴的时候,要掌握一个分寸和“度”,既不要步步紧逼,也不要放任自流。如果家长逼得太紧,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里,最终会对弹琴产生厌倦;但是如果一味只从兴趣出发,又会导致孩子不进则退,从而功亏一篑。

提示:弹琴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要求孩子在一次联系的过程中,就把这支曲目当中的所有要点都正确完成,应该鼓励他力争完美慢慢进步。所以,在孩子弹琴的时候,家长不要中途打断孩子,去纠正去指导,这样否很容易让孩子产生烦躁和厌倦。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每次孩子去学琴之前不要预习曲目,一旦自学走样,反而事倍功半。

4、多学乐理 多赏名曲

在孩子学钢琴的同时,他听音、辨音的能力,识谱、视唱的水平,都应该随着演奏的能力一同提高,但是相对于弹奏而言,乐理的学习可能会让孩子感觉更枯燥,所以需要父母的耐心陪伴和教导。

提示:孩子的乐感其实是在大量的接受中慢慢培养起来的。所以,父母不要让孩子只光顾低头练琴,还有注意给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的氛围,比如时长可以打开CD机,让音乐声伴随孩子的日常生活,长此以往会很有好处的。 

总结:孩子选择学琴生涯之后,他所面临是将是长期的枯燥的练习,这时候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经历这个过程,这样年纪幼小的孩子才能坚持下来,所以学琴不仅仅是孩子的功课,也是父母的功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