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新学期已将向我们走来,同学们都会去做好迎接新学期的准备,入学准备做好了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入学准备的知识吧!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家长被亲子班“捆绑”?”,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暑假里,不少幼儿园开办了“亲子班”,据说是为了提前培养小班孩子的生活习惯,让他们更适应幼儿园生活。“亲子班”价格不菲,虽说自愿报名,两个月收费三四千元,却让不少家长犯了难。然而,多数家长最终还是无奈地报了名:“我们被亲子班‘捆绑’了。”

家长报名的理由很简单,为了迎合老师。家长们揣摩:“如果不报名,老师会不会不开心?”“幼儿园会不会认为家长不识相?”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花钱买个安心,“亲子班”正好可以过渡,让孩子提早和老师熟悉,接触幼儿园生活。

幼儿园暑期“亲子班”有点类似暑托班,但它除了解决一些双职工家庭“看孩子难”问题,更多的还是提前为3岁幼儿入园做准备。有的“亲子班”在头几天还安排了家长“陪读”,家长们陪着孩子一起上幼儿园,减轻孩子的不适“症状”。这样看来,这一举措的出发点还是不错的,之所以让家长犯难,主要是收费“太贵”。以公办幼儿园一个月的收费为例,一级园200多元,示范园800元左右,而“亲子班”一个月要一两千元,比较之下,怎能不让家长为难?

如果幼儿园开办的暑期“亲子班”能适当降价,与幼儿园平时的学费相仿,相信家长们一定会拍手叫好。但有些幼儿园没有办“亲子班”,而是给小班小朋友布置了特别的“暑假作业”,让父母帮着孩子一起完成。芷江中路幼儿园让家长用文字和照片记录孩子独立自主的过程,如自己吃饭、睡午觉等,让家长在暑假里帮着孩子逐渐“断奶”,一方面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减轻家长的焦虑。这样,家长不必另外付费,孩子也能顺利与入园后的生活接轨。

精选阅读

兴趣班成学前家长关注热点


近日,在2009国际儿童教育与发展论坛之“开放式公众论坛”上,越发焦虑的家长竞相比拼谁起跑得更早,如何选择兴趣班成为现场咨询热点,为此,专家们也进行了解惑,是跑得更早好还是飞得更远好?

4个月宝宝也报兴趣班?

“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我一直都很有耐心,但今天我拿到了三份某知名小学的测验卷,就再也坐不住了,难度之高简直令人望而生畏。”一位家长的话音刚落,现场便炸开了锅。

这位妈妈告诉记者,孩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现在还没有接触过英语,但一年级就出这么难的试卷,居然还有听力测试,“孩子拿到这张卷子肯定要睁眼瞎了,我能不着急吗,能不赶紧给孩子报一个培训班吗?”这位母亲的焦虑立即“传染”了周围的家长,她们纷纷点头附和。

“我也知道超前教育不好,但一听到身边好多朋友都把孩子送进培训班,学英语、学思维训练,我就很焦虑。孩子刚上小班,我就给他报了两个兴趣班了!”、“宝宝今年只有4个月大,可以参加哪些兴趣班、早教班开发智力?”……现场,连专家们都颇感震惊,“4个月大的孩子,连视力都没发育健全,这起跑线也前移得太早了吧!”家长们的焦虑由此可见一斑。

“加餐”剥夺孩子快乐童年

“有一回,我在幼儿园大班听课,一位孩子的回答简直让我哭笑不得,他说,我想快快长大,像爸爸一样就好了,每天喝点老酒,打打麻将,多开心啊!”听完家长的提问,华东师大学前教育学院张明红教授颇为感慨地说,这几年,家长过早地拔苗助长,为孩子“加餐”奔名校,剥夺了孩子快乐的童年,令他们小小年纪就患上了厌学症。

“其实,家长不必太心急,儿童都有顿悟,在合适的时间他自然会理解。家长要学会正确评价并鼓励孩子,耐心等待花开的声音!”张明红教授还现身说法,当初,看到读小学的儿子课本上画满了奥特曼,曾暗地欢喜儿子说不定有绘画天赋,于是满怀期待地将儿子送进少年宫。没想到,儿子的表现却令人失望,因为他每次连5分钟都画不到,就开始指手画脚指导别人该如何画。

当看到小伙伴们都拿到了等级证书,儿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失败”。而张教授反过来鼓励他说,即使不做画家,也可以当一名鉴赏者,只要开心就好。

习惯培养重于知识灌输

针对家长为幼儿园孩子报名参加各类兴趣班的现象,不少专家都表示,跑得早不如飞得更远。南西幼儿园园长洪晓琴表示,关于知识的学习,家长大可不必太焦虑,在学前阶段,应该关注孩子学习习惯、能力和态度的培养,以及兴趣的引导,而不是单一知识的灌输,“通过实验发现,儿童从2岁开始弹琴弹到7岁,与从4岁开始弹到7岁,最后他们考级的水平都差不多,除非孩子有天赋,所以说,起跑线前移得太早,没有实际意义,关键是给孩子一个富有幸福感、快乐感、成功感的童年。”

“我儿子现在四年级,从小到大,参加过的唯一一个兴趣班就是游泳班。”在这个问题上,南西幼儿园特级教师徐则民现场传授“育儿经”,替孩子选择兴趣班,先考虑两个问题,孩子有没有兴趣?学习过程中有没有效率?兴趣班的选择也要本着“扬长避短”的原则,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孩子是否需要上亲子班?


亲子班的诞生

如今3岁以下的宝贝在上幼儿园之前往往缺乏足够的社会交往环境,造成社会性发展不足,幼儿入园难等问题。0-3岁亲子班就针对这一问题应运而生,为孩子提供社会交往环境,由老师带领宝贝和看护人一起唱歌、讲故事、玩游戏、做手工,动脑动手,多感官刺激,轻松愉快地度过,在帮助孩子的同时给看护人游戏的启发。同时也为宝贝将来入园做好准备。

亲子班的课程设置

亲子班根据宝贝的心理、生理特点,及发展敏感期,创编独特新颖的益智游戏,在游戏中全面提高宝贝的综合能力。同时,通过与小朋友、成人的互动活动,增强自信,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

费用

按季收费,在几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父母态度对对碰

正方:上亲子班改变宝贝的性格,好处多多

代表人物:嘟嘟妈(宝贝2岁半)

嘟嘟在父母和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快乐地成长着。他的语言能力较强,1岁多就已经能够说完整的句子了,并能偶尔加些定语和状语;还会背很多首童谣、唱儿歌。但是我发现嘟嘟只有在家里的时候才又说又唱,一到外面,见了生人,就害羞地躲到妈妈身后,在小区里也不太愿意跟别的小朋友玩。

我就带他参加了亲子班,现在,他见到生人不再害羞了,会按我们的要求大方地跟人打招呼,在小区里也愿意跟别的小朋友一起玩了。看到嘟嘟的转变,我甚是高兴。

意见总结:

如今很多亲子班都是由幼儿园开办的,目的是让宝贝顺利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亲子班多创造条件让宝贝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增加他们交流互动的机会,通过各种活动或游戏,教给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合作的办法,使宝贝不会对集体生活产生排斥心理。在活动中设置了展现幼儿自我、感受幼儿园新生活、结交小朋友、尊重、鼓励幼儿、熟悉环境等一个个游戏环节,在父母的陪伴下,宝贝不会因与爸爸妈妈的分离而感到害怕、紧张和不安全,极自然地参与亲子活动。

例如嘟嘟的变化,除了表现在社会交往能力上,他的感知能力、自理能力、音乐能力等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参加过亲子班的宝贝在入园后情绪稳定较快,并且很快就能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积极参与游戏、学习、自己独立进餐、独立睡觉等一日活动,让宝贝在幼儿园里健康地生活,快乐地成长!

反方:亲子班规矩多,制约了宝贝的发展

代表人物:小明妈(宝贝1岁半)

小明14个月大的时候,我也给他报名参加亲子课程。可只上了1个月,就退了。原因有2点——

1.老师们加强了对小明的“管理”,对小明在腻烦了听讲溜到一边“开小差”的举动,采取了将他抱回原位的措施,怕他的举动带动其他一些小朋友也加入其中。

2.课程里的每一个游戏都有严格的时间控制,对那些做动作的身体游戏倒是无所谓,做个一两遍也就算了,但是对于那些用教具的游戏,到了时间就要把东西收走。有一次小明非常喜欢五颜六色各种形状的塑料片,虽然已经认完了形状,别的小朋友开始收教具了,但他还在那里专心摆弄,我觉得没有什么比培养孩子专注力更重要了,但是这时老师已经准备开始下一项内容了,小明拿着塑料片不撒手,老师也过来帮着劝,最后在哭声中把教具收走了。

意见总结:

月龄小的亲子班过多的课程安排会让他们疲倦,组织纪律性他们更是无法理解,本来参加亲子班就不是本着学习的目的,更不想让宝贝过早接受太多的约束。其实现在很多父母只是想让孩子接触一些别的小朋友,以及有更多可玩的东西。

过于程式化的课程内容反而制约了宝贝的创造力,同时对他们自信的培养也是不利的。

中立派:上亲子班,但选择相对自由一些的

代表人物:小八妈(宝贝2岁)

我带小八参加了几间亲子班的免费体验课程后,就把目标锁定在一家外资机构开办的亲子班。这里是11教学,也就是1名外教1名中文老师,中文老师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教学内容,而是为一些外语程度不熟练的家长服务。

同样的课程,游戏内容更丰富,教具更精美多样,上课的时候也不是很死板地一个样子,宝贝可以天马行空地“游荡”在教室里面。虽然看起来散漫很多,但每次课程结束后,小八都能学到不少东西,最重要的是他自己学会了怎样与他人打交道。

意见总结:

亲子班是要上的,因为现在家里就一个孩子,缺乏与人交流的机会,更缺乏实践性的活动,亲子班可弥补这一缺憾。但有些亲子班似乎生搬硬套幼儿园的模式,并不适合低龄宝贝;有的亲子班,能够给予宝贝更多的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但费用比较高,让人心疼。父母可以根据自家情况,酌情选择。

幼儿园里不上兴趣班 孩子被请出教室


幼儿园不上兴趣班孩子还能学到东西吗?“孩子还小,当时不懂得这种区别对待的含义,为了避免他继续受歧视,我今年一开学,马上响应号召,给他报了两个兴趣班。在幼儿园里,兴趣班也成为了必选课。”胡女士说,自己这样求得个心理平衡。

周一舞蹈课,周二美术课,周三算术课,周四跆拳道,周五溜冰,林女士成了孩子所在幼儿园最受欢迎的家长之一,在新学期刚开学,便被园长请去给家长做分享,谈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多元兴趣。林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幼儿园放学早,家长没空接,孩子不在园里上兴趣班还能干什么?

日前,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下发了《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到,幼儿园严禁以开办特长班、兴趣班、亲子班等特色教育 为名,向家长另行收费。该办法在2月份应正式实行。在新学期开学半个月以来,记者走访了市内部分幼儿园,发现兴趣班仍然大行其道。

不上兴趣班被请出教室

“上学期幼儿园开了一些兴趣班,包括美术、英语、音乐等,我认为没有必要,觉得孩子太小了,学得有点早,而且在幼儿园的主要目的不就是为了让孩 子养成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吗?小孩子就让他开开心心地玩算了。”家长胡小姐告诉记者,一个学期下来发现自己的想法错了,兴趣班是要报的,但不是去学习知识, 而是花钱让自己的小孩跟别的小孩在一起玩。“那是上学期有一天,我提前到幼儿园接孩子,发现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走廊里坐着发呆。虽然手中拿着一些积木,但是 前面连张桌子都没有,积木是胡乱放在地上。”胡女士说,她问班主任是怎么回事,班主任很不屑地说,你家孩子没有报兴趣班,现在是兴趣班的时间,报了班的孩 子在课室上课,没报的只能在走廊玩了。

“孩子还小,当时不懂得这种区别对待的含义,为了避免他继续受歧视,我今年一开学,马上响应号召,给他报了两个兴趣班。在幼儿园里,兴趣班也成为了必选课。”胡女士说,自己这样求得个心理平衡。

“幼儿园不是应该教写字吗?”

记者在新燕幼儿园前采访了一个家长,她告诉记者,“孩子三岁多,已经报了舞蹈班,500元一个学期。”问及为什么想到要报兴趣班,该家长说“因 为她喜欢跳舞。”她觉得兴趣班可以接受,但是说到园内有开设一个识字班,也算是兴趣班,500元一个学期,“觉得很奇怪,幼儿园教写字不是应该的吗?”

对此,有幼儿园负责人表示,“兴趣班都是应家长要求办的,其实幼儿老师自己还是不愿办的,因为这些兴趣班都是在放学后和周六上课的,老师们很辛 苦。并且兴趣班的收费要比外面的少年宫便宜很多。至于识字班,因为教育大纲上是明文规定幼儿园不能教识字的,所以才会有识字班,并不是故意开这些班赚钱 的。”

刘女士的孩子在一所公办民助幼儿园里上学。在开学的时候,幼儿园就给家长派发了问卷,上面列举了几个问题,如认为小孩学国学好不好、应该如何去 教学等等。没过多久,幼儿园就向家长要钱了,说国学是该园的教学特色,因此家长要另外交690元,其中400元是学费,290元是教材费。

■家长看法

我觉得幼儿园为了赚钱,可能会把一些本来应该在正常课堂教授的东西,放到兴趣班里。———家长潘小姐

我觉得兴趣班挺好啊,就是希望收费要标准规范化,不要太高了,因为如果幼儿园不开兴趣班的话,我们也可能送到少年宫去学啊!———家长李小姐

因为要适应将来小学的生活嘛,我觉得提前让小孩认点字啊、学点数数啊,我觉得这是他们成长所必需的。在幼儿园里就能学到一些知识,比周末送去各地培训班学要好,因为省了不少接送的时间。

———家长叶先生

■记者观察

兴趣班为何难叫停?

“其实,叫停兴趣班不是今年的事了,早在多年前,这个叫停的呼声就很高,但为何一直叫不停呢,我认为,市场需求是幼儿园兴趣班一直办下去的主要 原因。”广东省学前教育协会的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大多数幼儿园都是走市场化的,很多家长有攀比的心理,看别人家的孩子这个也会,那个也会,生怕自己的 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孩子身上的砝码也就越加越重。孩子家长要求开设兴趣班,这个幼儿园不开,就带着孩子转园,转到有兴趣班的幼儿园。别家幼儿园都 在办兴趣班,作为同样需要生源的园方也就自然顺应市场需求。

此外,幼儿园开兴趣班也有利益的驱动。幼儿教师的待遇低,兴趣班的收费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师会有帮补。有的幼儿园一开始为了吸引生源,往往打出低 价,当吸收了学生后,又会想办法搞各种名目收费了。反正总的收费不会变,只是摊派到各个项目上不一样而已。兴趣班是其中摊派的一个大头。

早教:选择亲子班切忌功利


【镜头】

老师讲故事小朋友不买账

上周末,1岁4个月的牛牛被妈妈带着去参加一堂早教体验课。老师讲的是艺术课,来上课的只有3个一岁半左右的小朋友。老师先是拿出一本英文彩绘书,用英语引导孩子们认识书上画的小动物,可是,任凭老师怎么绘声绘色讲解,3个小朋友就是不买账。老师有点无奈,但还是坚持讲完了一本书。

图画书看完了,老师又拿出一堆五颜六色的塑料小杯子和小勺子,教小朋友们用杯子对敲,用小勺敲节奏,几个小朋友对这个环节挺感兴趣,大有不把杯子敲破不罢休的势头。一位妈妈看着孩子敲得起劲,在一边不时地给他们鼓励和夸奖。老师也说,通过这样的练习,能提高宝宝对色彩和音乐的认知。老师的理论一套一套的,但看着儿子敲杯子时的“狠样”,牛牛妈总觉得有点不能理解:难道就这样胡乱敲几下就能培养出宝宝的艺术感觉了?

【早教市场】之现状

早教市场为万亿级产业

据权威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婴幼儿有1.08亿,其中0-3岁婴幼儿保守估计有7000万。在中国GDP持续高增长、80后父母思想新潮、婴幼儿早教需求升级、国人重视教育等因素的推动下,孕育出一个万亿级产业。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婴童市场需求至少在1万亿元,2015年则可能达到2万亿元规模。

市场规范至少还需5年

近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正式公布,学前教育首次作为一个独立章节被列入国家教改规划中,“重视0-3岁早期婴幼儿教育”首次提出并被放在重要位置。

这一消息对于整个早教行业而言无疑是个利好,意味着国家将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扶持力度。早教行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也将面临一个重新规范、洗牌的过程。一些管理混乱、课程不成体系的机构将在市场中逐渐淘汰,而达到这一目标,至少还需要5-10年。

孩子接受早教很必要

幼教专家指出,一定要认识到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接受到学前教育,但中国的父母普遍缺乏育儿经验,在教育孩子方面不专业,缺乏系统性。

0-3岁是脑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对孩子将来的发展受益无穷。在国外,有80%以上的孩子接受早教,而在中国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接受早教的孩子比例也仅有30%-20%左右。据一份调查显示,家长为宝宝选择早教机构的首要考量因素中,有30%的人选择离家近,25%的家长选择环境好,17%的家长选择声誉高,12%的家长选择课程好,10%的家长选择老师素质高,其他因素占6%。超过半数的家长对地理位置、上课环境等硬件设施较为看重,加上经济承受能力等考量因素,目前大约只有15%的婴幼儿接受早教。

给家长选早教班支几招


当家长终于有了早教的决心,但面临大大小小的早教机构,“何去何从”却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坎。

在早教市场尚未规范化前,师资力量参差不齐,依托教材五花八门……家长所能做的,就是听八方之言,然后擦亮自己的眼睛,细细甄别。

那么,什么样的早教机构最适合宝宝的成长?在标准杠杆还未出台的尴尬现实面前,家长可以根据哪些方面进行比较?这些专业人士的建议,希望会让你有所启发。

家长要看重教育理念和文化氛围

很多家长即使上了早教,却只是例行公事似的,一周带孩子去一次,到那边玩玩游戏就回家,其实根本收不到什么效果!

专家指出,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时,要侧重教育理念和整个文化氛围。

老师在教家长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并不是盲目的。游戏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这个游戏?这些课程设置都要基于宝宝每个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抓住他们的敏感期进行培养。到早教机构学习,绝不是简单带孩子来玩,而是教给家长正确的早教理念,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再教给自己的孩子。

家长在鉴别早教机构,和校长、老师聊天的时候,就可以感受到他们的教育理念。“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正重视孩子教育的人,他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你是否能认同?如果他们只是很功利地在推销产品,那绝对不够合格。”

真正负责的早教机构,除了简短的上课时间之外,还要重视解决家长的各种早教困惑,这种交流的文化氛围也很重要,很多家长在交流的过程中都成了好朋友。

看老师好不好,别被“热情”蒙了眼

东方爱婴早教福建分校校长王明琦则认为,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的时候,感性的成分占了比较多,导致他们在判别早教机构好坏的时候不够客观。

有些早教机构上的课内容特别热闹,孩子们也玩得很开心,有些家长就会觉得教学气氛特别好。

而从专业的角度来看,除了课堂的娱乐性外,家长还要考虑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每个月龄的宝宝,都要针对他们的敏感期进行教育,否则教给他们的东西不仅不会吸收,还有可能适得其反。

在评判老师好坏的时候,很多家长也是比较感性的。一个好的老师,从专业水准的角度来看,要看的是他们的授课能力、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对现场的把控等等。但是,家长直接感受到的是,老师的亲和力好不好。

“有些老师授课能力可能不咋样,但是对家长特别热情,对孩子特别疼爱,可能家长就觉得这老师特别好。”

宝宝哭闹,不一定是机构环境不好

专家指出,家长的感性还体现在过于注重宝宝的表现。很多家长在选择早教课程的时候,多半都会选择带宝宝试听。在试听课上如果不适应,有的宝宝会哭闹,而有的宝宝则表现为秩序感不好、根本不听指令,一点都不配合老师教学,这部分的家长有相当部分就会放弃报名上课。

“如果孩子是上幼儿园、小学、中学,会因为他们不喜欢、哭闹,就不让他们去上课吗?说到底,这是家长对早期教育的特点认识不够充分。”王明琦指出,宝宝适应早教机构的环境需要一个过程,宝宝在学习方面还有延迟模仿的心理特点,宝宝学到的能力会过些时间才表现出来,等到宝宝上幼儿园的时候就可以见分晓了。

正规的机构,要有办学许可证

专家建议,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时,可以实地考察他们的师资和管理者及环境等因素,另外得看对方是否正规。一般来说,除了公立幼儿园附设亲子班的不需要许可证外,民间办早教中心必须具备“办学许可证”。

她指出,现在早教机构良莠不齐,每一家都宣称自己是科学早教,但科学的前提必须是安全。

“宝宝的接受能力和身心发育程度是紧密相连的,有些早教机构课程过度强调开发右脑,培养天才宝宝等,实际上对宝宝的身心发展不一定有好处。宝宝的成长其实还是和谐发展、健康快乐就好。所以,家长在选择早教机构时一定要细心甄别,看早教机构的研究成果是否在专业领域被认可,是否适合宝宝的健康成长。”

幼儿园无兴趣班家长还“纠结”


前天(14日,下同)公布的全市幼儿园保教质量调查通报透露,上海92.5%的幼儿园没有开设任何名目的兴趣班,孩子心理、体质、人际交往等情况发展良好。不过,不少幼儿家长在早教的观念和行为方面存在“错位”,亟待改变。

幼儿园学科化是个别现象

当前,多数家庭重视早期教育,不少孩子很小就开始学习拼音、算术等,以至于很多人印象中,幼儿园阶段的孩子负担不轻。为此,市教委教研室从全市1252所各级各类幼儿园中随机抽取了200所幼儿园,对7000多名园长、教师、家长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仅有7.5%的幼儿园办有学科性质的兴趣班,其中公办园占1.8%。

孩子在幼儿园三年,不教学科知识,每天做什么?市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透露,全市超过9成的幼儿园都使用上海二期课改学前教育教材安排活动。由生活活动、运动、游戏活动和学习活动组成的四大版块,能够帮助幼儿在身体、情绪、行为习惯、认知思维、同伴关系、自我表达等诸多方面获得发展。4000名受访家长中,对幼儿园保教质量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的占98.2%。

讲故事“作业”不会增负

不少家长提出,虽然幼儿园不教学科知识、不开兴趣班,但经常布置课后作业,是否也有学科化之嫌?

市教委此次专门调查了“幼儿作业的数量与具体内容”,结果有近八成家长表示幼儿园有课后作业,公办园教师布置作业的达79%,民办园达78.7%。不过,幼儿园的“作业”多数为讲故事、搜集资料、手工制作、家务劳动等。市教委教研室学前教育专家黄琼介绍,“小学作业多为学科性质的操练、复习,而幼儿园的课后任务多是启蒙孩子探索的动手实践。这些作业孩子力所能及,多数喜欢参与,对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培养孩子的计划性和责任心有好处,不会增加负担。”

一面不认同一面去报名

“幼儿园不开学科班、不教学科内容,孩子玩了三年,进小学后如何适应?”

调查展示,不少家长的早教观念和行为存在“错位”。尽管有76.3%的家长表示不同意和非常不同意“孩子如不参加兴趣班,会输在起跑线上、不如别的孩子”,但同时又有61.1%的家长为孩子报名参加过兴趣班。这意味着,家长的观念认识和实际行动有较大差异。在幼儿园阶段兴趣班参加比例最高的分别是绘画、数学思维和英语(论坛),参加舞蹈、乐器培训的孩子比例也超过10%。

“其实,幼儿园并非不教学科内容,而是不以学科方式来教。孩子边玩边学,家长不必担心升小学后的衔接问题。”浦东新区冰厂田幼儿园园长姚健介绍,幼儿园的“主题活动”其实融入了不少学科知识。如“春天”主题活动中,带孩子踏青,是体育锻炼;引导孩子辨认花草颜色,是美术欣赏;教孩子数花朵做加减,是学数学技能;让孩子认花的名字、描述花朵形状,是培养语言能力……

过早的机械操练,容易损伤学习兴趣。应将很多知识技能融入主题活动,变老师灌输为孩子探究,在生活场景中快乐学习。

让亲子班发挥效果的经验谈


儿子上亲子班第一期的效果很一般,我差点打退堂鼓。进行到第三期,宝宝明显开朗多了,上幼儿园的磨合期也比同时入园的宝宝要短。上亲子班,一定要选择对宝宝约束少,老师有爱心和耐心的班,课程的安排不必复杂,符合孩子的特点就行。对于亲子班,父母不要认为交了多少钱就要“买”到多少东西,不然对宝宝和老师都是一种压力,会适得其反。——妈妈方瑾,儿子王之瑞2岁

我尝试过许多免费试听,感觉起来国内的亲子班比较注重技能的培养,沙顾客纪律要求比较高;国外的品牌比较注重课堂气氛,每堂课会贯穿一个主题开展。在教学中我得到很多启示和灵感,有时恍然大悟原来游戏可以这样进行,有时从中意识到孩子目前阶段对什么比较感兴趣。我的建议是:如果有条件,上上总有好处,但是绝对只能当作辅助教育手段;如果没条件,不上也罢。——妈妈Lilac,女儿3岁,儿子1岁半

亲子班最大的优势就是指导家长如何去和宝宝们玩儿,如何开拓家长带孩子的思路,从玩中让宝宝学习本领,引导宝宝更好地掌握技能。家长更多地应该是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带到平时,有意识有方向地教育孩子。再有就是宝宝可以感受一下有组织有纪律的气氛,为上幼儿园打好基础。——妈妈宋凌凌,女儿悠悠16个月

亲子班的学习实际是父母的学习,我们不能期望宝宝通过一周一小时的课程就学会什么技能。但是一周用一个小时学习、交流一下育儿方法是很有必要的。亲子教育的效果应该更多体现在宝宝的情商培养,而不仅仅是智能开发。参加系统、科学的亲子班课程是必要的,但是育儿的效果并不能取决于亲子班。——妈妈谭岚,女儿洛思齐14个月

我给宝宝选择的是步行3分钟就可以到达的亲子中心,这样不会因为路途遥远而给孩子一种风雨兼程的感觉,保持比较好的状态。此外,我觉得每个孩子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不要期待一节课或者几节课就能有突飞猛进的飞跃。首先做家长的要保持正确的心态,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正正的妈妈

关于亲子班的小调查:

1、宝宝多大的时候开始参加亲子班?

0-6个月:20%

6-9个月:35%

9-12个月:13%

12-18个月:10%

18-24个月:10%

24个月以上:12%

2、为什么参加亲子班?

学习技能,开阔眼界:16%

结识同龄朋友:22%

让孩子开心快乐:12%

锻炼交往能力:19%

为幼儿园做准备:15%

学习如何教育孩子:9%

其他:7%

3、参加亲子班后的效果怎样?

掌握技能:17%

孩子开心快乐:28%

提高社交能力:16%

学习和交流育儿方法:13%

没有显著效果:28%

4、目前最不满意的是什么?

第一课程设置不太合理

(主要问题:年龄段划分不细,宝宝个体差异太大,课程不符合儿童心理)

第二教师水平有待提高

(主要问题:未能体现教育理念,不能照顾到所有宝宝,某些处理方法不得当)

第三费用偏高

第四卫生状况不尽人意

第五不能很好地引导家长的攀比心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