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中国文化导读的理念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少年时代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三岁以前是人的和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在此其实,加强脑的记忆开发和知识训练,对人的和一生都有十分重要。

为此,从1994年开始,先后在台湾和香港开展了“儿童中国文化导读”活动,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从熟读到到熟记,一部一部地学习古典诗文。四年来,台湾、香港已有上百万儿童育读经典,并在学习中受益。

好处和成效

1、儿童的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

2、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语文程度提升。儿童学习一年,能有高中语文程度。学习二年,能有大学语文程度,学习三年,能有中文系语文程度。

4、带动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等成绩的提高。

5、培养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知识。

6、父母子女一起诵读,更可增时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教学方法(根据过去五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

1、“人人是老师,处处是教室”。只要有热忱,能读拼音,就能成为一个诵读老师。

2、“小朋友!跟我念!”——诵读的六字直言。用活泼愉快,唱儿歌或背诵广告词的方式,让儿童和老师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自然地熟读,而后从中取得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是一种在唱游中学习的方式。

3、每日诵读20-30分钟,在学校有老师利用课间,早自习或分组活动的时间,分几个时段背诵(因儿童集中力有限,所以以时间短、次数多为佳)。回家后,再由家长带动诵读,既能培养亲子关系,又能把诵读经典的乐趣与好处和家人分享。

4、儿童的背诵速度,将在三个星期后明显加快,因眩可采取渐进的方式。原则上,第一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半页。第二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第三个月每天熟读或背诵一页关。诵读的先后顺序由老师根据小朋友的兴趣决定。如一个班的二分之一小朋友能背诵,就可以进行下一个单元,不需要迁就落后的小朋友。落后的小朋友,只要多少背一点,也有相当的功效。

教学重点:

小孩子方面:“不求理解,只求熟读”,“只奖励,不强求”。

只要反复念,儿童自然就能背诵。

师长方面:“要持之以恒,要有信心。”

老师和家长们,最好创造一个人人都在诵读的环境,让孩子浸濡其中,自然会乐意亲近经典。几个儿童一起学习,将比一个孩子单独学习的效果好。

课程规划:

主要教材为10经典,另选读部分辅助教材。分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共12册,约3-4年完成(以每月1册,每天一页半之进度)

第一阶段12册:《大学》《中庸》《论语》《老子》《庄子》选,唐诗选读。

第二阶段12册:《孟子》《诗经》《易经》

第二阶段12册:〈三礼〉〈春秋〉选,古文选、词曲等。

辅助教材为《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弟子规》等等。

每天诵读10分钟。两个月左右就能背诵。

特别注意

不要以成人对经典难易的看法来衡量课程的深浅,儿童的学习潜能和吸收力,是成人无法想象的,例如背诵〈三字经〉与背诵〈大学〉、〈中庸〉对孩子来说,没有难易之分,故不赞成让儿童由〈三字经〉唐诗等辅助教材开始背诵,而建议从〈大学〉〈中庸〉〈论语〉等开始。

相关阅读

英国文化交流官妈妈“早教经”


域外早教

家庭成员:

妈妈:GillianSmith英国文化交流官

爸爸:StevenSmith英国驻渝副领事

大儿子:GeorgeSmith12岁

小儿子:CallumSmith10岁

妈妈Gillian先后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George在英国出生,小儿子Callum在新加坡出生。两个宝宝出生时的体重相差很大,老大George生下来的时候体重2.95公斤,老二Callum生下来时,体重为5公斤。尽管出生时体重相差了近一倍,但是医院为两个新生宝宝的各项指标评分均为10分。为此,妈妈Gillian感到十分骄傲:“我在怀孕期间继续从事各种正常的日常工作,坚持活动,很少在床上长时间睡觉。怀孕时多活动,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这为胎儿在子宫内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一个稳定而充满活力的母体环境。”宝宝们生下来后,她给儿子们母乳喂养了6个月。尽管妈妈Gillian在开始母乳喂养的时候也出现过疼痛不适的感觉,但在婆婆和姐姐的帮助下,她坚持了下来。妈妈Gillian总结了自己养育两个儿子的经验:“最重要的就是尽早建立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这对妈妈和宝宝两者都有好处。”

亲子聚会提升宝宝的带养水平

妈妈Gillian认为亲子聚会对她有很大的帮助。当宝宝们出生后,年龄相仿的宝宝和妈妈往往每周聚会一到两次,每次在不同成员的家庭中。这样的亲子聚会让妈妈们有机会观察到其他宝宝的发育、情绪、行为、爱好,而且妈妈们之间的互相交流也提高了每个妈妈的信心,获得了实际有效的育儿建议和方法。妈妈Gillian带着宝宝们从出生后不久就开始参加这种亲子聚会,一直到宝宝们进入幼儿园之前。

每周坚持这样的活动,不仅为妈妈们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而且也让宝宝们获得了接触他人的机会。宝宝们习惯于外出、习惯于到不同的场所、习惯于和小伙伴一起玩耍、习惯于看到陌生的成人面孔、习惯于和各种性格脾气不同的人打交道。这样到了入托的时候,妈妈Gillian离开后,宝宝们也没有大哭大叫,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促进宝宝们成长的早教点滴

说起宝宝们儿时的活动与爱好,妈妈Gillian说,她的两个儿子喜欢用积木搭东西、画画、涂色、玩水等,通过大量的活动,让宝宝们发展肌肉技能。在来中国之前,他们一家生活在越南。由于越南气候比较炎热,每天早上6:00~7:00和每天晚上5:00-6:00,宝宝们都到户外去玩耍。到儿子们过生日的时候,妈妈Gillian会把小朋友请到家里来,给儿子烤出独特的卡车形状的蛋糕,还请来魔术师为孩子们表演,并送给儿子一只活泼可爱的白兔作为生日礼物。

妈妈Gillian还给儿子们准备了不少婴儿图书,让宝宝们触摸不同材质制成的画页。她每天坚持这样和儿子们阅读图书,到两个宝宝6、7岁的时候,阅读能力已经和10岁儿童相当。从阅读中,两个宝宝获得了大量的词汇,每次接受测试的时候,他们的得分都相当高。在交友方面,由于两个宝宝都很富有爱心,他们交朋友总是很快,而且非常容易。

尊重两兄弟不同的性格特点

虽然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两个宝宝却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格和爱好。老大George心地善良,富有爱心,喜欢帮助他人,性格相对比较严肃,对电脑和建构游戏比较感兴趣,喜欢把生活和物品安排得井井有条。老二Callum则比较轻松愉快,性格随和,喜欢运动,他满1岁时就开始能够走路,2岁左右开始开婴儿小汽车。现在Callum很擅长奔跑,喜欢踢足球,长大想当一个足球运动员。

对于儿子们不同的个性特点和爱好,妈妈Gillian坦然接受而且鼓励儿子们朝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方向去发展。每当看到两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她总是感到十分骄傲。

父亲的角色:爸爸育儿热情耐心

爸爸Steven是一个很喜欢宝宝也乐于帮助妻子照料宝宝的好丈夫。当妈妈Gillian在外忙碌工作的时候,他会像妻子一样照料自己的两个宝宝,给宝宝们做饭、让宝宝们吃饭,给宝宝们洗澡,带宝宝们上床,给宝宝们讲故事。现在,两个儿子已经长到十多岁了。当一家人聚在一起时,大家喜欢一起从事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一起看电影,一起读一本书,一起下国际象棋,一起玩大富翁的游戏,一起玩抽抽乐积木游戏。

爸爸Steven尤其喜欢关于鸟类的书籍。他收集了大量的鸟类图书,有空的时候,就和儿子们一起看这些图书,了解各种鸟的生活习性、外形特征、栖息地点、繁殖生育等内容。看到爸爸Steven如此着迷于这些生动活泼的小鸟,两个孩子也对此颇有兴趣。通过这样的家庭活动,Smith一家有了更多的共同兴趣爱好,这让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更好地互相理解、互相陪伴、互相支持,形成一种宝贵的家庭合力。

户外活动振奋精神

妈妈Gillian的另一个重要经验就是每天要带宝宝们到户外活动。这不仅可以让宝宝呼吸户外新鲜的空气,而且宝宝能够接触到草地、沙地,感受到户外的种种季节变化。宝宝们如果长时间待在室内,容易变得无精打采、厌倦、情绪低落。因此,带宝宝们到户外活动是一种很好的育儿方式。加上健康的饮食和睡眠,妈妈Gillian很自豪地说:“两个儿子除了得过小感冒,一直都很健康。”

待人接物从小培养

作为英国文化交流官,妈妈Gillian还很重视培养宝宝们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貌。当儿子们刚刚会说话的时候,如果朋友给儿子们一块巧克力,妈妈Gillian就会教儿子们说“谢谢!”虽然儿子们说过一次,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情景可能又忘记了,那么妈妈Gillian就会50遍、100遍、200遍地提醒孩子们当接受别人馈赠的物品时,要说谢谢。妈妈自己会示范,让儿子们在无数次观看和模仿中牢记在心。

当孩子们吃完饭,要离开饭桌的时候,妈妈Gillian教孩子们询问一句:“我吃好了,可以离开饭桌了吗?”得到妈妈或爸爸的肯定回答后,孩子们才离开饭桌。其意思就相当于中国人常说的:“我吃好了,大家慢慢吃。”得到在桌其他人的首肯后,才离开饭桌。

而对于在家中工作的家政人员,她从来不允许孩子们冒然地对他们说“我想要一杯水……”,而是让孩子们礼貌地说:“可以帮我倒杯水吗?”妈妈Gillian认为尊重是对任何人都应该持有的态度,不会因为别人的地位、工作、家庭背景、肤色、国籍不同而有不同的态度。(来源:聪明宝宝 采访/赵艺)

尊重儿童青少年的文化


尊重儿童青少年的文化

——卜卫教授在《父母必读》创刊30周年庆典暨二十一世纪儿童发展论坛的演讲

专家介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媒介传播与青少年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卜卫教授。卜卫教授同时也是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和丹麦亚洲研究所等访问学者。

卜卫: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这个场合让我想起我们做过《父母必读》的二十五周年的纪念,我自己跟《父母必读》很有渊源。我其实特别感谢《父母必读》,因为九十年代初的《父母必读》两任主编,曾经邀请我给《父母必读》写稿子,其实我当时不会写普及文章的稿子,我还记得王占军当时坐在我办公室跟我要稿子,我给他一个论文,一个调查报告,他自己改成一个普及性文章,从那时开始我给《父母必读》写稿。而且特别感谢《父母必读》在这里开了一个专栏,跟家长进行交流。后来我在《父母必读》大概发表过四十多篇文章,而且有一些最重要的收获,是从《父母必读》交往中得来的。后来主要研究成果也是逐渐出版,新闻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专著,还有媒介与儿童教育也出版了。

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尊重儿童青少年文化。主要有几个问题:一个是媒介素养教育,我们可以通过媒介素养教育教导儿童因势利导,我们可以怎么样怎么样,媒介素质教育到底是父母还是儿童青少年的稻草;第二是我们为什么尊重儿童青少年文化,第三是少数群体的儿童青少年文化,最后一个是儿童青少年的成长。

在《父母必读》25周年的时候,我们已经讲到了媒介素养教育,其实传到中国以后,有一个基本问题的逻辑,这个逻辑是说媒介比较坏,儿童比较傻,所以我们要有一个教育让儿童抵抗大众媒介,避免负面影响,这是一个非常基本的逻辑。

媒介素质教育到底是父母还是儿童青少年的稻草

其实一开始媒介素养教育是抗拒大众媒介,五十年代北美地区摇滚开始普及,以后是电影、摇滚乐、电子游戏,然后到现在发展到互联网,这个过程中很多儿童教育专家以及家长觉得要抗拒,很害怕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基本上通过这个教育抗拒大众媒介的影响。

第二个阶段到五六十年代开始反省,这样抗拒对不对,所以采取另外一种教学的态度:分析和批判,到今天实际上已经变化为赋权,通过这样的教育让儿童拥有控制自己的生活的能力,所以很多的教育也不是老师教,学生听,而是变成以儿童青少年为中心。所有的变化是因为媒体和儿童的关系发生了变化,而且就是在当时有一种看法,我们的文化分为高雅文化和低俗文化。所以高级文化芭蕾、歌剧那是非常高雅的,但是可能是一些街舞什么的被认为是没有价值的,当然这种看法是完全改变了,在文化上他们价值是相等的。当时新媒介出现的时候,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一种手段,媒体可能造成的伤害就会被夸大,为什么谈到互联网,报纸上全是网瘾,大批的青少年从里面获得益处,但是它不会报道。

后来研究说明高级文化就是高雅文化和大众文化的界限是模糊的,儿童青少年也是有自主性和判断性的。而且在接触媒介当中,也不是一个被动的受害者,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不再必然与儿童媒介经验,就是以学生的媒介经验出发,而不是从教师教学的经验出发。开展媒介教育,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那么媒介素养教育,现在不在于保护,而在于发展青少年对于媒体的了解和参与,特别鼓励青少年自己做自己的小媒体,使儿童青少年有能力对自己行为做出有利的决定,所以媒介教育不是一种教育,而是一种保护。

从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史来看,教育学逐渐从灌输,比如说交给青少年怎么样抗拒大众媒介,有一个专家,他提出了一个媒介教育十八项基本原则,已经得到国际上普遍的认同。第一条就是说媒介教育的目的增加个人的赋权,增强社会媒体的结构,不是培养一种简单的批判技能,而是建立一种人的批判自主权,是对个人的解放过程。所以整个教育过程中不再强调把老师的一些品位,有可能一个官员或者一个老师认为这个很高雅,这个很好应该发展,这个不好不应该发展,不再把特定的文化价值观和政治观强加于人。

这个过程中媒介思想教育提出尊重青少年的文化,尊重青少年生活,文化经验和媒介使用经验,台湾包括欧美的学生提出来,媒介素养教育应该进入课堂,这是学生上学学的一部分内容。使用流行文化事实上不仅仅是商业机器运作的经过,也牵扯到人的心理需求,参与和讨论流行文化,实际上是青少年以文化消费形式参与社会活动。在此同时并获得一种参与感和安全感。它也是一种赋权的过程。比如说在北京的一些演唱会的现场,你看青少年怎么使用这些文化口号,表达他们的声音,你会看到很多成年人他们戴三道杠,他们会用过去的一些生活符号装饰他们自己,他们也会打扮成明星,出现在现场,有很多的团体。

流行文化在媒介素养的早期被看为是低俗文化,八十年代这个思想已经改变了,流行文化得到了重视,那么流行文化进入课堂或者成为一种教育内容,成为和青少年讨论的内容,对于成年人来说是一种很大的挑战。

同时教育者将他们认为应该灌输的知识通过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而且这些应该灌输的知识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包括儿童青少年的流行文化,这样会导致一种什么结果?因为他会贬低学生价值,这样排除了发展一门能将学校传播的知识,与有助于组织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可能性,大多数的知识跟学生生活缺少联系。这是一个契机。

在媒介素养教育中,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被彻底的颠覆了,它强调的是学生或者青少年的文化经验和文化都应该被赋予价值,而不是使某些形式的知识或文化的地位合法化而摒弃利用另外一些知识和文化,否则如果教育使用的都是白人的、上中阶层人士的逻辑,这些逻辑是不正确的。

其实从保护主义出发,媒介素养教育确实更多是成年人管理青少年的“稻草”,我终于有了控制你看电视,接触互联网的时间,那么从公民预备这样一种想法出发,媒介素养教育更多成为青少年抗争主流文化的“稻草”。

第二,我们谈到为什么要尊重儿童青少年文化。

一个是从理论上,我们会谈到新童年概念与童年价值。

第一,儿童是具有独立人格主体,在人格上跟成人是平等的。

第二,由于年龄等方面的差异,童年生活与成人生活是完全不同的,但是童年生活并不因此而没有价值,个体生活的每一个阶段如生长、成熟都是真正的生活,并值得尊重和高度重视的。其实周作人早年有一句话“尊重未成熟状态”,并不是说变成一个科学家、教授才有价值,生活每个阶段都是有价值的。

童年生活是童年预备期,但是不仅仅是预备期,不一定要成长为成人所规定的某种人。每个儿童都应该在成人帮助下发展自己的潜能,使之有能力选择自己的生活,并创造自己的未来。

成人社会应该有责任为童年创造一个适合儿童的生长环境,使儿童身心得到充分发展。儿童发展是目的,而不是说达到成人某种目的的手段。

教育应该认同和尊重童年生活的价值,教育应该使每个儿童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对自己影响控制环境的能力,感到越来越自信,而不是相反,应该强调教育不是机器,儿童也不是一个批量生产的产品。

所以有一个总结是:“儿童”的名字是今天不是明天。

从政治框架来说,我们国家已经在1990年签署了儿童权利公约,联合国而且权利公约,每五年我们要向联合国汇报一次中国儿童权利实现状况,现在列出这四个儿童最基本的权利:分别是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受参与权。所以在这个参与权里面,因为我们国家一提生存、发展、保护,还有一个参与,就是我们的文化不习惯听儿童的声音,我们有时候说这个孩子很好,懂事,听话,是小孩懂大人的事,小孩要听大人的话,我们的文化没有歧异,我说这个孩子真听话懂事,大家理解都是一样的,但是我们从来不听儿童说话,也不去懂他们的事,但是在儿童权力政治上的框架,要求我们去听儿童的话。

那么在儿童跟文化权利,就是在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应该可以看电视,可以看报纸,可以接触互联网,每一个国家的签署国都有责任,儿童有知晓权利,有传播和参与的权利,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有休闲娱乐的权利,儿童没有时间玩是不对的,我说儿童这个概念是18岁以下,根据联合国和我们国家未成年保护法规定是18岁以下。儿童有自由参加文化活动的权利,而且有参与的权利。因为政治框架已经保证儿童这样一个权利。

在实践上我们要提到,因为最近在研究互联网,很多记者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你老不说互联网对儿童负面影响。因为负面影响说的太多了,但是我们也可以说说互联网对儿童发展好的地方。其实我们在谈到媒介对青少年影响的时候,我们会看到从历史上,这个问题是一个老问题,你可以看到十九世纪九十年代,要不要按电话,二十世纪第一个十年要不要带孩子看电影,因为电影会导致青少年模仿的道德败坏,二三十年代收音机普及,大家很担忧,四十年代卡通漫画普及,大家又很担忧。五十年代电视台的普及,六十年代是摇滚乐,七十年代是电视的暴力,八十年代是电子游戏,九十年代是计算机。这都是老问题,不是说互联网变成一个新问题。

八十年的研究,有很多个研究文献,我有一年去做缩影,就有三千个文献,其实做了很多的研究,就是八十年以来,得出来一个基本的结果,所有的媒介影响都不是直接的,比如说不会看了暴力就会暴力犯罪。其实很多的原因说明,媒介对儿童影响是间接的,通过很多因素在起作用,这些因素被称之为中介,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家长文化程度,伙伴关系,社会关系,教师态度和在班级中所处的地位和影响等等。

我们发现处于暴力家庭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容易模仿电视的暴力行为,这是有普及数字的。

在媒介接触的时候,儿童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他有他自己的需要,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有很多的媒介的需要,比如说社会学习需要,有满足交往的需要等等,这是一个方面,我们在研究了很多很多年媒介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但是现在有一种新的趋势,在研究儿童青少年会不会影响互联网?答案是肯定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实际上常常低估青少年的能动性。我们谈到儿童青少年文化重要性的时候,其实常常低估了青少年对流行市场的参与,新技术带来新的文化形式主要是得到青少年的认同,我们现在只有老年迪斯科,但是是从少年那里学来,八十年代初刚刚有街头迪斯科的时候是年轻人在跳,后来变成老年迪斯科,以前有青少年的街舞,现在也有老人的街舞。计算机游戏主要针对也是青少年的市场,这些知识普及使青少年在文化生活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们知道现在媒体素材主要是针对青少年,许多最创新的文化形式是以青少年为目标,然后发展到成人市场。

理论上儿童青少年文化是儿童青少年的一种权利,不仅要尊重,还要正视。因为在实践上儿童青少年的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影响着儿童青少年群体,也影响着成人社会。

在这里我有一张PPT提示这个问题,我们谈到青少年文化的时候,我们从成人把青少年跟成人分开,我们尊重他们文化,但是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特别是媒介思想教育提倡文化包容和尊重差异,在中国文化中,差异可能是一种缺陷,不是一种正常,比如说它是一个残疾人跟别人有差异,或者他说话有点不清楚,大舌头,它是一种缺陷不是一种差异,这样造成很多的不平等,因为你要跟大家一样。在这个文化研究当中,特别是在媒介素养教育强调是文化包容和尊重差异,所以要提倡尊重不同青少年群体文化,刚才讲的我们要注意农村儿童的文化,农村儿童他们到城市里面也会有他们自己的文化。儿童青少年会利用他们接触的文化。我们也看到打工妹他们爱看韩剧《三无女》,最后经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成功的人,这个打工妹从中受到很大的启示。我们也研究四川震区儿童,他们怎么给自己加油打气。

最后就是我们简单谈一点尊重儿童青少年文化的意义,因为作为尊重儿童青少年的一部分,为了促进实现儿童青少年的权利,为了增长儿童青少年的自信,赋权儿童青少年,促使我们成年人向儿童青少年学习他们的文化,与儿童青少年共同成长。

中国儿童抑郁指数偏高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一项针对北京和广州儿童心理的比较测试最近有了初步结果。研究人员发现,北京儿童抑郁指数总体偏高,而广州儿童则较多的表现出攻击行为。专家分析后指出,缺乏父母亲情是两地儿童产生不良情绪的主因。

而家庭结构的不同导致了两地儿童不良情绪也有所不同。

童话测出孩子心底的秘密

此项测验是刚刚引入国内的心理测试方法,简称FTT。负责该项研究的博士生李育辉向记者介绍,与传统填表做题方式的心理测试不同,在FTT中儿童不会感觉到测试的存在,测试者通过观察儿童对不同童话故事中卡通形象的反应,可以掌握儿童性格的各个方面。而这项测试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帮助家长发现儿童心底的秘密。

FTT测验适用于6岁至12岁的儿童,他们在一间安静且气氛轻松的屋子里,对着童话故事中的卡通形象,一名心理测试师向一个孩子提着不同的问题。在45分钟的测试后,测试师将对照一个客观的标准,可绘制出一条包括有29个人格变量的曲线。这条曲线将反映出儿童全面的性格状态。

两地儿童普遍缺少父母亲情

李育辉介绍说,目前调查仍在进行当中,根据对已经调查的324名北京儿童与100余名广州儿童的测试数据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两地儿童较为普遍的缺乏父母亲情。而反映到测试数据上,两地儿童却表现出不同的不良情绪倾向。北京儿童较多的表现为抑郁情绪指数较高,而广州儿童则较多表现出攻击行为倾向。

李育辉分析说,由于目前城市生存压力的加大,使得越来越多的父母同时外出工作,减少了与子女的情感交流。调查显示,两地儿童都表现出较高的情感需求。但这些情感需求往往得不到有效满足。李育辉表示,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很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一系列的情绪问题,抑郁便是其中最典型的表现之一。

她说,深入调查后还发现,与北京儿童不同,广州儿童在亲情需求得不到满足时表现出较多的攻击行为倾向。她分析说,这可能与广州一种典型的家庭结构有关。参加调查的不少广州儿童的父母都同是做生意的,对子女照顾较少,一般由家中老人负责带孩子。这种更加缺乏与父母交流的家庭结构导致了儿童出现较多的攻击行为倾向。她解释说,出现攻击行为,这也是儿童情感得不到满足进行自我防御的1种方式。

中国儿童抑郁指数偏高

在中国与希腊合作进行的跨文化儿童心理比较研究中,研究人员随机选取了324名中国儿童与538名希腊儿童进行了对比。发现与希腊儿童相比,北京儿童有更多的情感需求、物质需求和抑郁情绪。

这项比较研究还发现,中国儿童在总体上具有更高的归属需求,这表明中国儿童更重视集体关系和同伴之间的交往。李育辉指出,众多的研究证明,生活在强调个人需要和成就文化中的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看成是独立的人,如美国。相反,生活在强调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个体倾向于把自己归属于一个较大的群体,如家庭、同伴和国家。

嫉妒缘于没有兄弟姐妹

记者采访中还了解到,研究人员还将中国儿童的数据与国外相关研究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参加测验的中国儿童在嫉妒测试中得分也较高。对此,李育辉博士解释说,这可能与目前独生子女的现状有关。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儿童的嫉妒最初大多是针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并在与兄弟姐妹的相处中学会克服。中国的家庭大部分只有一个孩子,与国外儿童相比,他们可能无法顺利地学会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从而在同伴关系中出现更多对异性的关注和源于对同性的嫉妒行为。

据悉,目前这种童话故事测验法(FTT)还在进一步的推广之中,研究人员希望在培训了足够的测试人员后,将这项儿童心理测试研究推广到全国大中城市以及农村地区,希望能对中国儿童心理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为提出有效的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措施准备基础。

家庭文化氛围影响儿童智力


家庭文化氛围应该拥有浓厚气息,它包括对儿童的直接教育和辅导,还包括对儿童智力的间接性影响、启迪与熏陶。在日常,给孩子讲讲故事,读读童话,讲解一下自然现象的发生与科学的联系,与孩子一起玩智力游戏,乃至父母及其家庭成员在孩子面前的一切知识性言论和行为,对孩子的智力发展都有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高智力水平的家庭,并不等于儿童的智力发展高水平就一定好。智力水平再高的父母,如果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教育方法不对,或将孩子放到家庭文化氛围很差的地方去寄养,或让各方面素质都很低的保姆长期照看孩子,这样的孩子受到的教育与文化熏陶就少,智力谈何发展?相反,在智力水平不高的家庭,若能重视儿童的早期限教育,送孩子到受教育的机构,如电子琴训练班、幼儿游泳训练班、书法绘画班、舞蹈艺术班、电脑学习班学习,开发智力,孩子的智力就会有长足的发展。

有的年轻父母,片面地认为智力就是记忆力和运算能力。于是,他们在教育孩子时,便把主要精力放在背诵儿歌、唐诗和做数学计算上,而忽略了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其实,智力开发的内容是十分广泛和丰富的,我们可以让孩子在看动画片时展开想象的空间;在观赏美丽的山水时培养审美意识;在悠扬的乐曲声中陶冶性情;在自己动手做一张小书桌或做一个布娃娃时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之,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为父母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