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早教故事

2020-06-22 胎教早教故事 胎教早教 早教玩具

对早教的疑问(六)。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技能。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对早教的疑问(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从来就没有认认真真地进行过胎教,早教之类的事情,我认为这些实际上作用都不大。我还是相信顺其自然,作父母的只要在适当的时候,给以适当的指引就可以了,没必要把家搞得象军营似的,遏制了孩子的天性。俗话说“言传身教”,自己做好了,也就是孩子的一个好榜样。我也没看什么早教的书,只有一些育儿方面的书,也只是在宝宝出现异样情况时才拿出来查一查,看是什么原因,该怎么处理。现在我们豆豆十一个月,已经可以自己走上很长一段路了,而且特别会模仿大人的动作,很多东西看大人用过后,她也懂得怎么用了。也会用最初步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最基本的要求,比如吃和逛街街什么的。我对她还是挺满意的,这就是顺其自然的结果。

LAIMAO的回复:

开始关注你是从你的一篇帖子——给尧尧喂辅食开始,觉得你是一个好妈妈。后来几乎你的每篇帖子我都看。其实,我每天只要有时间就在摇篮上,只是由于育儿经验少,又不善表达,很少发言。去了尧尧的家后,知道你带尧尧上幸福泉,更是觉得你是一个值得佩服的好妈妈,你尽力把最好的东西给尧尧,可是心里隐约还有一种感觉,觉得你和尧尧太累了。尤其是尧尧,这么小的孩子就要每周去上课,回家还要做“功课”,他会高兴吗?

我买的早教方面的书也不少,但系统看的并不多。我理解的早教是从零岁开始对孩子性格、品质方面的引导、培养,让他从小学会感受快乐,使他成长为一个独立、自立、善良、开朗、上进、善于思考……的人。我觉得这才是他一生受用的东西。几个月的孩子早几天翻身,多认识几样东西,会认几个字将来又能怎样呢。即使他长大了也多才多艺、学问超群,如果在性格人格上有缺陷,他也不会有大作为。看了其他妈妈的帖子,觉得受益非浅,以后还要多向其他妈妈请教。其实不是早教的错,而是如何去理解早教,如何实施早期教育。

卓予妈的回复:

其实我在怀我灿灿的时候《父母必读》就是我的良师益友,(那时我还不知道摇篮,不知道哈佛女孩刘亦婷,不知道卡尔威特的教育)一直到现在我都是每月必读,我从父母必读上学到很多知识和方法,也给了我很多启示。

我还买了一些其他的开发智力早教方面的书,通看一遍觉得有些东西实施起来挺难的,不过我觉得有些还是会给我一些启示的。早教还是需要,但我觉得没有必要按书本上的指标来衡量宝宝的成长,我赞同你的:我宁愿用我所有的知识、智慧和爱给孩子一个洒脱自在的婴幼儿时期,并且我也是这样做的,只不过结合了一些书上的方法。象楼下妈妈说的:理论结合实际。

xhh223的回复:

我从不相信什么早教专家,也从没带洋洋参加过任何早教亲子中心。因为我相信自己的宝宝只有自己最了解,外人仅凭短时间的接触,怎么能对我的宝宝做出正确的评价呢?但我并不反对早教,也不反对妈妈爸爸们之间的交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所谓早教不过是因势利导,扬长避短罢了。而且,我认为对宝宝性格、行为习惯等的培养(这也应该是早教的一个方面),远比提前开发智利要重要得多。

早教成功的例子很多,但仔细研究看,几乎没有一例是完全相同的。别人的例子只能当作参考、启发,绝对不能生搬硬套。教育孩子好像经营一个事业,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这大概会是一个原则吧。

对早教的疑问(七)

相关推荐

对早教的疑问(一)


我和尧爸都算是读过一点书的人,但是我和尧爸都不是望子成龙的人。我们对尧尧的期望就是他能够长大了做自己想做的事,开开心心的活着就行了,当然前提条件他还必须得是健康的和善良的。我们就向着这个目标前进并且努力!我们两个都没有虚荣心要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人的孩子比或炫耀,也不够有上进心要让孩子成名成家。当然造成我们两个这个共同看法的起因却大相径庭,我是骨子里就是个安于现状,懒散且信奉“游于艺”的生活方式的人;而尧爸却是忙于自己的事业学业,没空管尧尧,也算是为自己的懒惰找个借口。不过,尧尧的爷爷可也没早教尧尧爸。

也不知道为什么,我对“早教”这两个字有种说不出的反感。就好象我对“直销商品”本能的抵制一样。如果一定要给点原因的话,可能就是对很多“早教专家”“早教成功父母和孩子”的失望。

有一阵,我发奋买了很多早教的书籍回来看,结果发现本本内容均相差无几,甚至可以说整段整段的内容都相同。尧爸跟我念叨:假如他的毕业论文也能这么蒙混过关,那实在是太好了。

另外就是我对早教方式的质疑。

几乎所有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不管我赞同与否,我曾经相信只要坚持做也并没什么坏处),我都一一坚持试做过,此间失败的例子不胜枚举。这渐渐成为我和尧尧共同的负担。因为对我来说,这在潜意识里已经不是一种自觉自愿的母爱,而是被迫而做的功课,对于尧尧来讲,小小的他,已经具有他自己的喜好和乐趣所在,当我把所谓智力玩具放到他的面前,或者欢乐地给他讲挂在床头的小图片,让他看着我的夸张口型念爸爸妈妈或者别的什么音的时候,绝大多数时候他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和拒绝。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共性存在和个性存在,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象书上说的那样,那么愿意听你看你陪着你这个当妈的微笑,夸张地跟他玩这些书上提到的游戏。

最后让我彻底对所谓宣讲的“早教”失望地是我为尧尧报的幸福泉的亲子班。

首先是测评的严重不准确。给尧尧测评的是位据说的“早教”专家。尧尧测评的结果是中上,那是第一次测评,尧尧6个月,他的各项智力水平都达到了7/8个月孩子的水平,智商111(好象是,忘了)。但是在整个测评中,让我深深的失望了。这么小的孩子是有许多的不定性存在的,一个所谓专家只和孩子呆在一起半个小时怎么就能知道我儿子的智商了?测评结束后,专家给尧尧制订了一个”个性化练习档案“,比如每天扶孩子坐多久,站多久,练习他爬多久一类。这样的一份东西,我早已经知道了,所有的书上杂志上都千篇一律的有教。我可是花了150元钱来学习请教的,没点新的东西告诉我知道吗?最不幸的是,尧爸当天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向不爱说话的他居然诚恳的向该专家提了几个问题,让专家立刻陷入了尴尬之中。这固然让我失望也让我颇为难堪,回来的路上,一个劲的埋怨尧爸:你就不能找点简单的问题问?

再说带儿子去上课。自从上了这个班,带尧尧上课就成了让我很发愁的问题。因为孩子太小,天冷,作息时间也不是非常固定。每周六早9点到10点的上课时间,让我真是感觉犹如没事给自己做了个套,再不得不一次次的扎进去。第一次上课,老师教我给尧尧做体操。我说:尧尧打生下来我就有给他做了,现在他都6个月了,还让您在教我,不嫌晚吗?第二次课,漂亮老师和尧尧玩玩具,为了检测还是练习什么的,老师把20多件玩具放到尧尧手里30秒钟不到再拿走换另一件试,儿子哇哇大哭不止。第三次课练习儿子爬,并且告诉我儿子还不会爬是我平常训练不够,我说我天天有给他练习,老师一语总结性的发言:你教的不对,按我的方法来做。然后进行示范,尧尧一个打挺看着我委屈的咧嘴哭,尧爸又一次忍耐不住,上来告诉该老师她的手法才有问题呢。第四次老师告诉我有个才4个月的孩子已经能认100多样东西了,抱着我儿子东走西串的认房间中所有的东西……

我发誓,我的学费就算白扔了,再也不带尧尧上课去了!!!!

对专家宣传的早教的失望,让我更怜惜儿子的身心,珍惜儿子一生只一次的童年,我宁愿用我所有的知识、智慧和爱给孩子一个洒脱自在的婴幼儿时期。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是妈妈心里最至爱的宝贝,让他成为什么大人物真的很重要吗?

对早教的疑问(二)

对早教的疑问(四)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为孩子以后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你们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对早教的疑问(四)”,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早教的文章我在

上没少看过,但是总是一笑而过,很少会联想到自己应该怎样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许是自己不屑,也许是想让孩子象自己一样,拥有一个亲切的童年。

我们常带孩子到乡下看山看水,认识小动物,认识一花一草,抚摸泥土,闻到泥香。一直以来我都固执地认为,做父母的只要时时关心孩子,在孩子对某一方面发生兴趣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就行了,其余的在我都是画蛇添足。

一岁半不到的女儿,以前从不看电视,忽然有一天她喜欢上了电视机,现在可以目不转睛地一看看一个钟头,跟着电视学了很多话,还会报节目,告诉我们下面一首是什么歌,常常把我们一家人逗乐了。小小的孩子,已经用她自己的方式记忆、思考了,我想这都是我们顺其自然教育的结果。

教育,广义上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一切活动。我的理解,应该包括智育(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总和)和德育(自觉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公德教育、劳动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

现在的专家把早期教育的重点放在了智育上,忽视了德育;并在实施早期教育的过程中,不以顺其自然为前提,大有拔苗助长的趋势。

如果早教以顺其自然为前提,孩子怎么会累呢?累的是父母,因为接下来就要看父母的了,仔细观察,并因势利导,说出来简单的几个字,做起来可不容易。

不要因为若干专家的误导,而错过对孩子的早期教育。悄悄说的对,如果你的孩子1岁时表现出强烈的认字兴趣,那就教孩子吧,但要讲方法,相信自己对孩子的感觉,摸索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不要轻信别人的办法。

kiki3408的回复:

其实开始我也像你一样热衷于宝宝的早期教育,希望他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可结果总是弄得我和儿子都很疲惫。现在宝宝21个月,我也早就不强迫自己和孩子去做彼此都不喜欢的事了。我觉得给孩子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给他一个健康向上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在这个世界上有聪明才智的人不一定会活得快乐,让孩子学会对生活热爱对他人宽容,与善良会给他带来更大的收获。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而以后的路还很长,我不能承诺我能给他多好的物质生活,但是我会尽我的所能让他从小能够在平等、民主、宽松的环境下长大。我坚信给他一个乐观向上的性格和快乐的童年是送给他最好的礼物。

对早教的疑问(五)

对早教的疑问(九)


要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脑,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幼儿读书。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早教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额一个环节了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对早教的疑问(九)》,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关于“早教”问题,我曾经有和尧尧妈相同的困惑。铺天盖地的“神童”记录对父母的教育心理是个不小的考验。经过一些思考,我对“要不要早教?”的答案已经是肯定了——要。现在想得多的是“早教些什么?”和“怎么早教”,一些想法说出来供讨论。

我将“独立”教育列在早教内容的第一位。我喜欢跟随动物本能。孩子在脱离母体后,应该尽早学会生活自我管理和身体自我保护。我相信这将使他们自己终生受益。

其次,我会尽早教育孩子认识自己是社会群体的一员。教育他们尊重他人,遵循法律和法规。并引导他学会利用法律保护自己的生命和尊严。

另外,我会尽早尽多地带孩子走入大自然。引导他们细心观察。

还有,音乐教育和各种技能教育,应该因材施教。有条件的家庭,有兴趣、潜力的孩子,这方面的启蒙越早越好。我觉得这方面的教育,家长应该摆正心态,把技能教育当作让孩子感受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借此,把自己没实现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另外,可以通过技能教育,让孩子尽早认识“挫折”,并引导他们勇敢地面对它。

现在早教的参考书的确多。书还是要看。但“尽信书不如无书”。我相信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充分思考和讨论,会让我们做父母的成为更完整的人,而且也将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乃至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对早教的疑问(三)


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对于早期教育,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对早教的疑问(三)”,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我相信早教,因为我相信我的孩子从一出生就在学习,就在塑造她的一生,她现在14个月,已经学习了太多的东西,我的教养方式也在影响她的性格气质,做父母的精心培养,肯定比放任自流对孩子的一生好处大,问题是,这需要父母付出巨大的心血,和智慧。爱迪生的母亲作到了,又有几个母亲可以做到呢,现在提出早教的观念是进步的,可是早教不是如我们一开始想的那么容易,那么死板,那么有效,这很正常。孩子是要教育的,从第一天这教育就开始了。可我们还不知道应该怎样教育她,或没有时间,和智慧教育,怎么就能连本来正确的观念也否认了呢。

我到想提出一个话题:你认为应该怎样进行早教?

尧尧妈妈的回复:

昨天夜里看到您的这个帖子,但是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其实早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个非常非常懵懂的概念,我更不知道应该怎么样去做。如果对您所提出的问题我都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的话,那我就不会发那封帖子和大家探讨向大家请教了。

我认可教育的重要性,并认可教育必将伴随一个人成长的一生。虽然“早教”这个词是在近几年才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但实际上,我自己认为,如果可以把“早教”进行那样多的引申的话,那么它实际的理念是在2000多年前就已存在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可能已经是先哲们对“早教”的思考了。

对于早教我是个彻底的门外汉。我不希望儿子是天才,也并不想让他争第一。和很多妈妈一样,我只是觉得自己应该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我认为正确的教育也是母亲该尽的责任之一。所以我希望尽可能多的去学习,当我遇到质疑的时候也来到这里向妈妈们讨教。

我不否定早教的意义,从来没有否定过。:)

seasidehome的回复:

我对早教问题有兴趣,我的看法很简单,就是寓教于乐。

我们这里政府明文规定幼儿在三岁以前不可进行正规教育,认为大人在偷取孩子们的童年时光,但通过游戏学习是可以的,所以大部分托儿所都不教知识,因为太难。

这里很受欢迎的一种托儿所叫做“自然之友”,特点是每天孩子们必在户外活动3个小时(一星期去三次),不论什么样的季节,风雨无阻,老师带着宝宝们(从一岁半起)去森林,湖畔,海滨,经历各种自然现象,看动物和植物的生活和做各种游戏,家长要准备食品和饮料,装在背包里,活动中途老师会安排时间吃点东西,喝水。孩子们都很喜欢去,家长们也满意。

我的宝宝长到一岁半时就去那里,想想他要迈开小脚一口气(当然有休息)走上3个小时,不论风吹雨打,没有妈妈抱,吃喝自理,还能玩得高兴,我就真佩服那里的老师(每班孩子们不多于10个)。

对早教的疑问(四)

胎教早教故事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