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活动空间
2020-06-20 亲子活动空间 爱父母的童话故事 关于父母的童话故事父母应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父母应给孩子更多自由空间”,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往往被大人安排得满满当当,甚至如果一天不安排孩子的活动,父母们就会感到不自在。但孩子们真的需要那么多活动吗?
英国心理专家近日指出,对孩子们来说,“虚度光阴”也是一种休息和能量储备,反而是大人对孩子的过多安排会扼杀孩子的独立性和创造力。专家呼吁,应允许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虚度光阴”。
允许孩子无所事事
0-3岁,是父母安排期。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社会心理学教授帕特里克-奥唐纳通过15年研究“建构式游戏”行为,即父母或大人对孩子的游戏和生活的指导行为及其影响发现,孩子天生具有游戏和探索的天性,在3岁之前,这种行为一般在父母指导下进行,以便帮助孩子发掘兴趣,帮助他们学会语言。
3岁以后,是孩子自主期。孩子开始对社会活动感兴趣,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孩子们发现感兴趣的事情,或希望融入孩子间的社交活动,就不会感到无聊,除非他们发现没有玩伴或活动的限制太多。
5-6岁,是孩子自主社交的关键时期。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不喜欢过多和父母或兄弟姐妹待在一起,而更喜欢和其他同龄孩子玩耍。这时候,那些喜欢分秒看着孩子的父母要注意了,不能时刻充当“卫星定位仪”,监控孩子。
“无聊”有助储存能量
爱哲希尔大学资深心理学讲师理查德·拉里指出,一定时间的“逃离”和创造力对孩子们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应该允许孩子有无聊的时候,无聊和“虚度光阴”能让孩子充分休息。
拉里称,父母不要每时每刻照看自己的孩子,而要留给他们独处的时间,给孩子自娱自乐的自由。
给父母的七条建议
1、多带孩子去公园,特别是乡村公园,让孩子接触树木、溪流和大自然。
2、带孩子去有天然游泳池的海滩。
3、条件允许的话,在郊外或室外进行烧烤活动,孩子们爱做什么就做什么。
4、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的生活,让他们在客厅和厨房里帮忙,比如打扫之类。
5、在假期里,允许孩子整天穿着睡衣,允许他们饿了才吃东西而不一定定时进食,允许他们晚上到屋外去看星星等等。至少在假期的一半时间里让他们拥有悠闲的生活。
6、尝试带孩子去一些“冒险乐园”游玩,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活动,让他们尽兴而归。
7、无论在哪里,请不要总是试图安排自己孩子的活动。
相关推荐
早教知识:给孩子自由玩的空间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在早期教育中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早教知识:给孩子自由玩的空间”,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时下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做为父母的掌上明珠,实在容不得半点闪失,所以孩子就被过度的保护起来。其实,给孩子安排一个自由玩耍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自由地探索这个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给一个可以自由玩耍的环境
游戏重点
当孩子学会爬行后,妈妈的视线就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他了,而且不断地警告他“不行”、“别去”、“危险”。可是请你试想一下,婴儿原来只会坐在那里看,现在他好容易能靠自己的力量向前移动时了,这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与其禁止孩子,不如帮他安排一个可以自由玩耍的空间。只要这个空间里没有安全的隐患,就可以让孩子去自由地探索,如此一来,婴儿跟妈妈都很悠闲自在。
很多妈妈都碰到过这样的情境,婴儿将面纸盒里的面纸一张张地全部抽出来玩。但是如果妈妈禁止他,还不如给他类似的玩具。比如把一个绑有铃铛的手帕或纱布放在空箱内让他玩,他会玩得非常尽兴。
刚刚会爬的婴儿好奇心很强,看到什么都想摸摸,这时候家长不妨准备一些安全且有利于灵活手指的玩具,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玩。除了玩具之外,家长最后也准备一些锅盖、饭勺、抽屉等,孩子一定会玩得很开心。但是家长请注意,不要给他易破或容易吞进口中的东西。
对婴儿来说纸箱子是相当有魅力的玩具。在纸箱上绑条绳子,上面吊一些会发出声响的小玩具,或在纸箱两侧开个大洞做隧道,这对于孩子来说是很好的玩具,家长还可以用纸或布贴在纸箱上,以免婴儿被铁丝之类的东西刮伤。
给孩子自由玩的空间孩子在一个特定的安全区域自由玩耍的时候,家长应该让孩子尽情尽兴,不要去打搅孩子,让他自由自在地探索和感受快乐。
了解加盟信息尽请关注亲子早教网早教加盟网。
父母请给空间发展孩子个性
孩子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孩子都拥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个性。他们每一个小人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个性。然而不少的父母又总是以自己的眼光来衡量着孩子的个性,有些父母总是抱怨孩子太调皮了,胆子太大,什么都敢做,而有些父母却又在为孩子的胆小而担心,“我的孩子不会惹事,不招惹是非,可就是胆小,像个小绵羊。”“我的孩子没出息,别的孩子总是积极举手发言,却总不见他举手。”而又有些父母会无奈的说“我的孩子就是不合群,别的孩子高兴地玩游戏,而他总是一个人,独来独往。”“我的孩子上不了台面,在家人来疯,正经场合就没有他了!”家长的困惑中充满了期待,也有很多的无奈、气愤和恨铁不成钢的成分。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尽善尽美,能够出类拔萃!但却很少有父母意识到,孩子的个性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孩子在生活中也在积极地调整与适应着,只是他们调整或改变的步伐往往要比父母的期待“翅膀”慢一些。因此,请不要强迫孩子用“走”追赶父母高飞的“翅膀”,请给孩子时间,让孩子在个性路上慢慢走!·面对孩子的不完美,与其让不满充斥我们的大脑,倒不如采用宽容、接纳的态度,通过开放性教育来施加良好的影响,从而使孩子的个性得到更好的完善和充分的发展。因此作为父母首先要了解自己的孩子,懂得欣赏孩子的“个性”之美,悦纳孩子的“与众不同”。如内向的孩子在交际中会退缩,但会比较自制,而自制、自控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优秀的个性特征。而外向的孩子由于好动、好说等,尽管有时会给自己惹来一些麻烦,但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阳光、活泼与开朗,会使他们极具感染力,同样是一种优秀的性格特征。因此,父母需要让孩子明白他的最大优势和资源就在于他与别人的不同,而当孩子学会了加纳自我,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完善自我时,不管哪一类孩子,都能获得自信和成功。·尊重孩子的个性,给孩子预留充分的心理准备时间,以使孩子适应环境,适应转变。这点对于内向的孩子尤为重要。当父母的要求与孩子的个性相抵触时,请不要强迫孩子一定要怎么样,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搞得父母和孩子的心情都不好。而应当给孩子较长的心理准备时间,或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活动,慢慢熟悉、融入环境,或帮助孩子学会克制自己,使自己安静下来,从而适应环境。因此,帮助孩子做好活动前的充分准备,使孩子对环境要求事先有所了解,逐步克服自我的心理,形成个性发展的良性循环。·开拓孩子的生活空间。家长应该带孩子多参加各种场合的活动,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各种陌生的环境。如要求孩子安静的音乐会,或希望孩子积极参与的亲子、联谊活动等。在各种活动中,不要抢孩子说话,也不要强迫孩子说话,更不要强化孩子胆大或胆小的行为等。而是要孩子明白不同场合对自己有着不同的要求,或安静或活泼,但“我”是个性的主人,要学会掌控自己的个性。·坚持“潜移默化”式的教育。父母应作孩子坚实的后盾,在生活点滴中多角度的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个性。如开家庭联谊会,父母和孩子轮流上场,用丰富的语言创造良好的活动环境,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把孩子当成“小大人”,经常向孩子表达对孩子的看法,以及对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的感受,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及自我认识讷讷鼓励;通过动画片,故事书中人物激励孩子;通过让孩子独立完成某种人物,消除孩子的陌生感;通过树立目标和榜样,多表扬、鼓励,增强孩子自我发现及自我教育的能力等。学会欣赏孩子的完美,爱且接纳孩子的不完美,这是一种无声的支持,它会帮助孩子更爱自己、更加自信,使孩子有勇气、有力量不断完善自我,强化优点,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
法国加拿大:给孩子更多自由
“给孩子宽松的环境,多给他们一点自由。”这是法国家庭教育专家们从成功与失败的家教案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对我们不无启迪。
法国的教育学家们呼吁家长要尽可能带孩子去公园游玩,多鼓励他们与同龄的小朋友交往,对一些智力超常的“小神童”,必须给他们提供一个与一般孩子不同的发展空间,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发展的机会,否则他们的聪明和兴趣就会受到制约。为此,法国智力早熟儿童协会呼吁社会改变以往压制智力超群儿童的惯例,认可那些“小神童”或“潜力极大”的儿童,而不要想方设法让他们变得和一般的孩子别无二致。专家们普遍认为,扩大孩子们的自由活动空间,给予孩子们更多的自由,是培养孩子兴趣、发展孩子个性和开发其智力的有效途径。
加拿大儿童学习环境受到重视
加拿大教育注重幼儿的自由发展,因此他们十分重视幼儿的学习环境是否有助于其个人潜能的发挥。
以温哥华为例,为了给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市政府对托儿所建筑设计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要求托儿所依据孩子年龄的不同,户内户外的环境设计都要有全方位、多元化的考量。比如,18个月以下的婴儿(infant)要求创设七种学习环境,即若干有助发展视觉及听觉等感官机能的所谓“艺术(Art)环境”;若干包含扮演及想像活动的所谓“戏剧(Dramatic)环境”;若干可让儿童摆布的玩具(ManipulativeToy)设施;另外再加上两种供阅读等活动用的“宁静环境”以及两种供攀援及爬行用的体力活动环境。18-36个月的“学步幼儿”(Toddler)室内活动环境则起码要有八种,即“艺术环境”、“戏剧环境”、可摆布玩具及积木等、可让儿童营造其自身空间的大件玩具、“宁静阅读环境”、供一至二人短暂静处的空间、玩水玩沙等自由玩耍及相关感官活动设施、发展运动神经机能(Motor)的体力活动空间。
父母如何给孩子心灵自由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教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以及行为习惯,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父母如何给孩子心灵自由》,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蒙特梭利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教育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自由”是蒙氏“科学教育学”的基本原则。
简单的说,蒙氏认为强制的“教”法,对儿童——特别是学龄前的幼儿,有害无益,除非把孩子的头脑解放出来,否则这些民族幼苗的发展不会健全。
蒙特梭利认为“自由”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基本人权。但是,蒙氏教育的自由却不是放任或为所欲为。在蒙氏教室中,孩子并没有被允许去做“任何他喜欢的事”。他只能自由的选择有益与有用的工作。换言之,“自由并非做你想做的事,而是要做正确的事。”
“自由”该如何教育呢?蒙特梭利认为以自由为基础的教育,教师必须掌握三大原则,即:
1、预备符合成长需求的环境
2、协助与观察孩子在环境中的需求
3、订立明确的行为规范并时常提醒孩子自我控制。
因此,对孩子应该以教育他们能独立为前提,允许儿童依其“内在需要”,自由的去选择“工作材料”——教具,自由地进行“工作”(操作)。
蒙特梭利表示:“你只要冷静的观望,保持一种尊重孩子的行为态度,使孩子在获取经验时,有完全的自由,在他们工作时不要干扰他”。
我想,在家中的大人们对孩子平日的生活教育,也应把握上述的观念。
让幼儿自己做
蒙特梭利每次在演讲时,总会提出这么一句话:“Helpmetodoitbymyself”(幼儿在呐喊: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一般父母对子女呵护的很仔细,什么都帮他们做得好好的,看起来是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却抹煞了许多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其实,孩子在学习走路时,就是尝试“独立”的开始。
让我们来听听幼儿说什么:
我听到了,
但随后就忘了;
我看到,也就记得了;
我做了,
我就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