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从小就能满足强烈的知识欲,大多数孩子可能成为英才和天才。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早教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额一个环节了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篇华德福教育的文章(上)”,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鲁道夫·史代纳的教育哲学

整个华德福教育运动的中心思想植基于鲁道夫.史代纳﹝RudolfSteiner,1861-1925,生于奥地利﹞自创的人智学﹝Anthroposophy﹞。这是以人类学、发展心理学及生理学为基础来研究人类的本质。华德福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由了解人的精神本质来帮助个体渐渐开展,以及让成长的潜能能在生命的过程获得满足。史代纳说:“我们所努力的最高崇高理想是--培养开发出给自己生命目标及方向的自由人之能力。”

“人智学”对人的解释,除了一般发展心理学所提的生理、心理发展之外,更重视第三元素:“精神存体”。主张人的本质由身体﹝body﹞、精神﹝spirit﹞和心灵﹝soul﹞结合的。因此要重视一个人的意志力﹝willing﹞、感情﹝felling﹞、思考力﹝thinking﹞的培育,这是生命成长的动力。人经由“身体”来认识他所属的世界,经由“精神”来建立他自己的世界、经由”心灵”来建立达到更完美世界。是史代纳教育的目标就在于促进个体的三元素之全面发展。

华德福幼儿园

在幼儿换牙之前﹝6、7岁左右﹞,是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因此幼儿园的地位就像家一样,老师的角色就好比母亲一样,和小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一﹞幼儿教育理念

在史代纳的七年发展论里,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阶段,从发展来看:幼儿是由操作中学习,由行动逐渐唤醒思考及想象的能力。由不同的生理发展顺序,主张教育首先要由四肢做起﹝重视运动及活动﹞,接着是与胸腔有关﹝重视感情﹞,最后才是头部﹝重视智能与认知﹞,也就是“意志→情感→思考﹝willing→felling→thinking﹞”的教育重点。所以幼儿阶段重视意志力的培养。华德福老师的“两大教育座右铭”:“规律与重复”及“模仿与典范”。

﹝1﹞华德福教育的自然精神:规律与重复

史代纳说:“规律是健康之柱”,人类、大自然都在规律中演进,配合大自然的规律是促使幼儿生理与心理健康成长的要件,孩子经由“规律与重复”会获得完全的保护、爱、安全及和谐。因此,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建立生命韵律感。从人类的历史文化、四季的变化、白天与夜晚的重复交替,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充满着节奏,不断重复而产生秩序,人类生活在其中,深深受其影响。

生命的韵律节奏就好像我们每天固定重复做的是,如果韵律、节奏被破坏,我们的健康、身体状况,就会受到干扰。而9--10岁前的孩子,其内在节奏较不稳定,因此,从幼儿阶段起需要给小孩规律的生活作息,帮助孩子渐渐健康平稳地进入生命的韵律节奏,同时也要从生活中让孩子感觉到大自然的韵律节奏,感觉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份,使生命节奏符合这世界的韵律。

很多教育概念都指出“重复”对孩子的重要,重复与规律可以让孩子的内在产生一种秩序,建立安全、信任感,也提供时间让孩子可以重复模仿和练习。

﹝2﹞“模仿”与“典范”

幼儿具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及模仿能力,这阶段的孩子具有梦幻特质;具有很强的能力去编织“想象”的世界,一根树枝可能就是他们的一把剑、一支枪或一艘船。因此必须给孩子一个开放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力可以帮助小朋友未来理解事情、体会事情的方式,进入世界的能力,因此在幼儿阶段不要急着将孩子梦幻世界唤醒,逼着他们去了解科学、物理、化学等原理。

好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小朋友未来面对现实的基础及有灵感的思考方式。幼儿是透过“模仿”来学习的,同时经由感官来认识世界,他们的感官对所有围绕着他的声音、颜色和形状开放,因此,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典范”提供经验和模仿是华德福幼儿园很强调的部分。成人的任务是创造一个重复的、愉快的、亲切如家的工作气氛,孩子很快地融入其中。成人只要能多层面并且韵律般地重复自己的工作,孩子就能按其发展时间与步伐去找到他所要的东西,实现他的模仿。

﹝二﹞环境

华德福幼儿园提供一个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支持的教育及能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环境的设计特别重视感官的教育,史代纳的建筑哲学被称为“有机建筑”。这样的环境包括了硬设备、心理的氛围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待续)

一篇华德福教育的文章(中)

延伸阅读

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上)


在大多数问题上,包括儿童教育问题上,多数人仅注意其表面现象,很少从根本上作探讨,其实归根结底,许多问题的根源都出在文化的区别以及人们的文化价值的取向上。在社会生活中,人们都不知不觉地受一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积淀的左右和影响,但只有少数人能够对这个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因进行反思和批评。

民族之间的差别主要是文化的差别,文化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上的差别,以及社会行为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上的差别。同样的一个问题,因文化背景和影响的不同,问题的解答乃至问题的提出方式都可能是大相径庭的。记得有位教育专家说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中国,一个孩子画了一幅写生之后,往往问老师:“像不像?”而在另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孩子却问的是:“好不好?”

记得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杨澜谈到自己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二年级时遇到的一件事:一天,一位外籍教师上课,课文讲完后,他留出时间问大家对他的课有什么问题?习惯于听课,记笔记,靠背书背笔记拿高分的同学谁也没有吱声,教师再次恳请大家提出问题,还是没人举手。面对静默的场面,这位外籍教师终于发怒了,他认为这是对他的不尊重,是学生没有认真听课的结果!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尴尬结果,也是文化背景差别使然,那位外籍教师认为我们的学生对他不尊重,当然是错怪了我们的学生,因为他还不了解“礼仪之邦”的学生的静默,正是对权威,对大师的最尊敬的表现。在那位外籍教师看来,同教师的平等讨论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而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下,同权威的对话正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不恭的行为。从这里出发联想到那位网友提到的关于孩子“乖不乖”的评价标准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思考方式,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文化和文明不同,文明的内容是一维的,只有积极向上的特征,而文化则是多面体,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即同人们的生产方式依附而来的所谓“劣根性”,对这一点不承认主义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汉民族文化由于长期的农耕生产方式和对土地的依赖,其文化中最根本的痼疾就是它的保守性。

上述例子和父母们自觉不自觉在孩子教育方式和要求标准上都顽强地表现着这个原因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们强调的是统一的社会模式和单一的价值取向,我们要求孩子的一个最基本的尺度就是不许出格,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学校里的孩子,应如工厂的产品一般,全都是标准件,不许有个性发展的渲泄,稍有个伸胳膊伸腿的孩子,就会被认为是出格,不合群,“狂”,或者是大逆不道!最终那些出格的孩子只有乖乖地收敛个性,泯灭自信,恢复到同一和循规蹈矩的轨道上来。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中国古代的正统的科举制度最终几乎是造就和一代又一代的平庸之才,相反到是李白、杜莆、曹雪芹、蒲松龄这些人给了中国文化以新鲜的空气,使得人们最终没有被憋死。

我们知道,文化是可以传播的,文化也是要发展的,要发展就要吐垢纳新,如果我们大家都能够认真地反思一下,我们中国的文化就会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蓬勃的活力。有些人却不是这样看,在他们的口里,动则挂着继承发扬的旗号,其实究其所有,他连中国文化所包罗的最基本的内容也只能吱吱唔唔!不知所云,足见这些人的虚伪。须知,任何我文化的发展进步都是同否定,否定之否定,即在一些人眼里看作的“反叛”分不开的。远的不说,就说近代的新文化运动,就是因为有那些高举所谓“反叛”的新文化大旗的人才推动了我们文化的近代化进程,最终才有今天的文化。在当代中国,我们的我文化也同样需要新鲜的空气,否则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子女的时候,也难免只剩下“你要乖乖地听话”这样的话语了!

一篇难得的好文章!(下)

一篇关于数学启蒙的文章(上)


数学启蒙

我在幼儿园从教中常常听到望子成龙的家长们抱怨:“我的孩子能说会唱,就是数学不行,加减法教也教不会,真笨。”当然也有些家长干脆放弃教育,把责任全交给了幼儿园老师。家长的忧虑和烦恼也困扰着我们幼儿教师:果真是孩子天生少了学数学的细胞?还是幼儿生来只喜欢唱唱跳跳难入数学之门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和不安,我尝试着参与办了一个“幼儿数学启蒙”兴趣班。出乎意料的是报名人数竟超过其它艺术类兴2-3倍,足可见家长们也感到当前对学前儿童兴趣开发、智力投资的方向有失偏颇。为了让家长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的思维特点,了解幼儿数学,也为了向家长咨询、指导,我们欢迎家长参加旁听。家长们耳闻目睹了孩子在参加数学操作、游戏活动中积极思维,动手动脑的场面,不禁感叹和信服了:原来不是孩子天生笨,关键在于如何诱发和引导幼儿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知道,幼儿的生活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成功的教育应该是三者并进,而尤以家庭教育为主轴和中心。因为幼儿在家庭中和父母的接触,交往最早、最亲、最多,家庭相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个更为宽松、开放、自由的环境,这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它不仅能触发幼儿自我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而且有利于幼儿个性的良好发展。可以说,幼儿数学启蒙,家庭是一个最优化的环境,家长们千万不可轻视和放弃这个教育的良好时机。那么,如何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早期的数学启蒙呢?我认为:

(一)要创设一种轻松、自由的、有利于幼儿思维自由驰骋的环境。

由于数学具有抽象性,故千万不要在家庭教育中采用对立式的教授形式,这样不仅不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难于收到学习效果,而且会引起幼儿的反感,导致他害怕、讨厌学数学的心理。家长应在创设的数学环境中让幼儿在自由、自愿的条件下,轻松自由的动手摆玩,在猜猜想想中吸引孩子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应当提醒家长们注意的是幼儿数学不仅仅是数数和加减运算,它的内容是广泛而多样的。我们周围的生活中就蕴含着数、量、形和一定的空间方位形式,这些都是幼儿数学启蒙的内容。孩子本身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数学知识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日常生活环境让孩子伸出小手数一数,比比长短、粗细;看看积木有哪些不同形状?皮球、蜡笔、娃娃都放在哪里?(方位)等等,让孩子在生活中有意无意地重复体验数、量、形的概念,从而引发他的兴趣和主动思维的积极性。(待续)

贴一篇关于数学启蒙的文章(下)

专家谈华德福教育的理念


华德福教育起源于1919年,在战后的德国那个时候整个世界人们的精神领域呈现崩溃,人们在积极探讨战后世界的重建,人类的去向在欧洲也有很激烈的百家争鸣,有鲁道夫史代纳经过自己几十年的实践和研究发展出来人类智慧学的哲学体系,在它下面有艺术、建筑、农耕、教育、医学、残障人帮助等分支,其中教育的领域称之为华德福教育,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名字来源于一名叫华德福的烟厂,烟厂老板非常认同史代纳博士的教育理念,于是邀请史代纳博士来香烟厂的几百名子弟开办这样一所学校。

华德福教育所秉承的理念是尊重每一个孩子所特有的天性,帮助孩子走上属于他们的自由旅途,这种自由指的是一种个性的解放和为人类服务的精神。

华德福的课程特色是艺术化的教学,这并非指让孩子都成为艺术家,而是在每一门学科中都带入滋养孩子身心的艺术元素,比如韵律活动、歌唱、舞蹈、绘画等让孩子身心及感受都参与其中的教学方式。华德福教育是同时关注头、心、手的教育即孩子的智性发展、感觉的发展和做事的意志力的养成,同时兼顾到。在在华德福教育中不会用单一的学科分数来评判孩子,而是会以孩子整个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指导前提。

华德福教育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非宗教教育运动,在五大州有将近2千所华德福学校,并且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推荐,华德福课程特色是每天早上有2个小时的主课时间,主课的教学内容为版块式,例如数学版块、童话版块、历史版块、地理版块等,每个版块持续3-4周,这契合了孩子记忆的方式,即记忆、遗忘、拾起、遗忘,这样孩子对同一个科目更深刻、更深入的理解和参与。

在每天早上的主课内容中有半个小时到四十分钟的晨圈活动时间,老师会带领孩子做配合身体运动的歌曲、诗歌、数学乘法表、故事的情景的表演以及竖笛吹奏等活动,充分调动孩子各方面学习机能,如听觉、视觉、动觉、触觉,让孩子的感受和肢体充分舒展。

专家简介:邵蕊--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文学学士,主修媒体及传播。参与中国第一所华德福学校——成都华德福学校的组建和发展工作同时从事外联,翻译等工作。排演多部英语话剧,包括《音乐之声》《三只小猪》《怪企鹅太奇》(Tacky'thePenguin)《圣米迦勒传奇》(St.Michael),担任三届英语戏剧夏令营老师,与国外老师携手共同编排英语戏剧《望帝化鸟》《塞翁失马》《七只野雁》等话剧。2007年11月受丹麦及德国学校邀请,在欧洲多所华德福学校开展“中国文化周”主题活动。目前致力于北京华德福教育和儿童英语戏剧的发展。

华德福幼儿园及教育理念


整个华德福教育运动的中心思想植基于鲁道夫.史代纳﹝RudolfSteiner,1861-1925,生于奥地利﹞自创的人智学﹝Anthroposophy﹞。这是以人类学、发展心理学及生理学为基础来研究人类的本质。华德福教育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由了解人的精神本质来帮助个体渐渐开展,以及让成长的潜能能在生命的过程获得满足。史代纳说:“我们所努力的最崇高理想是--培养开发出给自己生命目标及方向的自由人之能力。”

“人智学”对人的解释,除了一般发展心理学所提的生理、心理发展之外,更重视第三元素:“精神存体”。主张人的本质由身体﹝body﹞、精神﹝spirit﹞和心灵﹝soul﹞结合的。因此要重视一个人的意志力﹝willing﹞、感情﹝felling﹞、思考力﹝thinking﹞的培育,这是生命成长的动力。人经由“身体”来认识他所属的世界,经由“精神”来建立他自己的世界、经由”心灵”来建立达到更完美世界。是史代纳教育的目标就在于促进个体的三元素之全面发展。

华德福幼儿园。

在幼儿换牙之前﹝6、7岁左右﹞,是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因此幼儿园的地位就像家一样,老师的角色就好比母亲一样,和小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

幼儿教育理念

在史代纳的七年发展论里,幼儿期是人生发展的第一阶段,从发展来看:幼儿是由操作中学习,由行动逐渐唤醒思考及想象的能力。由不同的生理发展顺序,主张教育首先要由四肢做起﹝重视运动及活动﹞,接着是与胸腔有关﹝重视感情﹞,最后才是头部﹝重视智能与认知﹞,也就是“意志→情感→思考﹝willing→felling→thinking﹞”的教育重点。所以幼儿阶段重视意志力的培养。华德福老师的“两大教育座右铭”:“规律与重复”及“模仿与典范”。

1、华德福教育的自然精神:规律与重复。史代纳说:“规律是健康之柱”,人类、大自然都在规律中演进,配合大自然的规律是促使幼儿生理与心理健康成长的要件,孩子经由“规律与重复”会获得完全的保护、爱、安全及和谐。因此,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帮助孩子建立生命韵律感。从人类的历史文化、四季的变化、白天与夜晚的重复交替,我们可以发现其中充满着节奏,不断重复而产生秩序,人类生活在其中,深深受其影响。

生命的韵律节奏就好像我们每天固定重复做的是,如果韵律、节奏被破坏,我们的健康、身体状况,就会受到干扰。而9--10岁前的孩子,其内在节奏较不稳定,因此,从幼儿阶段起需要给小孩规律的生活作息,帮助孩子渐渐健康平稳地进入生命的韵律节奏,同时也要从生活中让孩子感觉到大自然的韵律节奏,感觉自己也是世界的一部份,使生命节奏符合这世界的韵律。

很多教育概念都指出“重复”对孩子的重要,重复与规律可以让孩子的内在产生一种秩序,建立安全、信任感,也提供时间让孩子可以重复模仿和练习。

2、“模仿”与“典范”。幼儿具有很强的想象能力及模仿能力,这阶段的孩子具有梦幻特质;具有很强的能力去编织“想象”的世界,一根树枝可能就是他们的一把剑、一支枪或一艘船。因此必须给孩子一个开放的想象空间,这种想象力可以帮助小朋友未来理解事情、体会事情的方式,进入世界的能力,因此在幼儿阶段不要急着将孩子梦幻世界唤醒,逼着他们去了解科学、物理、化学等原理。

好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小朋友未来面对现实的基础及有灵感的思考方式。幼儿是透过“模仿”来学习的,同时经由感官来认识世界,他们的感官对所有围绕着他的声音、颜色和形状开放,因此,给孩子一个良好的“环境”和“典范”提供经验和模仿是华德福幼儿园很强调的部分。成人的任务是创造一个重复的、愉快的、亲切如家的工作气氛,孩子很快地融入其中。成人只要能多层面并且韵律般地重复自己的工作,孩子就能按其发展时间与步伐去找到他所要的东西,实现他的模仿。

环境

华德福幼儿园提供一个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支持的教育及能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环境的设计特别重视感官的教育,史代纳的建筑哲学被称为“有机建筑”。这样的环境包括了硬设备、心理的氛围及生活在其中的人。

首先建筑材料、地板、墙壁、家具要有良好的视觉与触觉感受,用柔和的气氛、声音、颜色、材质来对待幼儿敏感的感受力,主张多用大自然素材。进到华德福幼儿园内,就会感受到一个像“家”的环境,温暖、和谐的色彩及气氛。原木的家具、地板,淡粉色的墙面,同色系的布帘,主张提供自然材质做成的玩具,可供进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游戏。如:取材森林中木块磨成的积木、由老师和家长自制的娃娃和玩偶,以及针线、贝壳、石头、松果、水彩、蜡笔……等等。

此外,教室的一角布置有“季节桌”,显示对季节之重视,配合大自然的规律变化,布置着当季季节的颜色、花果或孩子从散步中拾回的小东西,也布置着相关节庆的重要代表物,让孩子从中体会“大自然”与“节日”。

每间教室都像一个家,会有一个厨房,有大人使用的厨具,供老师准备餐点的地方,小朋友也可以帮助。班级采混龄方式,就像一个家庭团体,不同年龄的孩子互相模仿,可以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作息

华德福幼儿园的作息安排相当重视韵律节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也像人的呼气和吸气一样,具韵律节奏,活动在动静交替中和谐地进行着。

1、自由游戏时间。每天早上小朋友约7:30起开始陆续入园,入园后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这段时间,孩子随着自己的喜好即兴游戏,他们会在角落中聚成小团体,有的小小孩喜欢独自玩或由大小孩带入游戏,有的孩子会在老师身旁参与老师的工作,或是在老师身旁参与老师的工作,或是在老师身旁坐一会儿再开始投入游戏。

2、晨圈。用来结束前面的自由活动,游戏时段接近尾声时,老师自己先动手整理收拾,藉此引导孩子模仿一起收拾。接着小孩上洗手间去洗手,先盥洗好的小孩可帮忙准备早餐、布置餐桌、餐具,用早餐之前大家先围成圆圈进行团体活动,晨圈中可能进行唱游、庆生、手指游戏、说故事或轮舞的活动。所谓“轮舞”是一种结合语言、诗歌、舞蹈的韵律游戏,有时会配合季节来设计不同主题的活动。

3、餐点。幼儿园的早点是师生共同准备的,每天食谱不通,但每周固定周几吃什么,强调自然健康的有机食物;自烤的蜂蜜面包、黄米粥、水果麦片、小麦片、粗面包、儿童茶和当季的水果。

4、户外活动。用完点心之后,有一段户外自由游戏时间,有时大家到附近公园散步、玩捉迷藏游戏,有时在教室外的沙坑玩沙或在花圃种植花木等等,藉以培养孩子与自然的关系。

5、童话故事时间。11:30回到教室后,在放学之前,有的老师会用笛子或竖琴,吸引小朋友的注意,“老师要说故事了”。老师不是拿一本书来念给孩子听,而是将故事早已背下来,用很自然的方式讲给孩子听。

除了每日作息强调节奏和韵律的生活结构,每周也有它的节奏:例如,安排不同主题形式的活动,周一是画画的日子、周二是园艺、周三是捏塑、周四做面包、周五是优律斯美律动。至于每一季的变化,也会从教室的布置和季节桌的改变,明显的感觉出来,再加上节庆和生日庆祝会中,孩子可以体会到一年的意义,充满韵律节奏的作息及课程安排,促进了孩子身心平衡、健全成长。

华德福教育关心0-12岁孩子之成长,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一个青少年能成为一个自主自立的人,这是一个迈向自由的教育历程,而“自由”的意义就是一个人能够认识他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且是有自主性活动、社会性的人。

“培养完美的生命目标,以及开展一个成为自由人的各种能力,使人类共享美好生活”是华德福教育努力的崇高理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