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的儿子和他的好朋友大部分的时候都能玩得很好。但是有时他们也会对彼此生气。我看过他们互相推搡或者打对方。我该如何制止这种行为呢?

思考:

孩子们就像大人一样,也会对朋友感到厌烦和生气。但是,他们不像大人那样有自我控制能力,因此缺乏用一种合适的方法来处理烦躁的智慧。作为家长,你需要教孩子在出现分歧时,该如何谈判或者妥协。



解决方法:

1、让两个孩子分别坐在沙发的两端,或者是两张放在一起的椅子上。告诉他们,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他们就可以站起来了。不要问“发生了什么”或者“谁先开始的”之类的问题,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的观点。除非你看到了一个孩子先动手打另一个孩子,否则就让他们承担同样的责任。如果孩子们还小,或者没有处理这种打架的经验,你就需要引导他们之间的谈话。他们或许会把想法告诉你,希望你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让他们知道,你在那里只是为了帮他们,而他们必须自己跟对方交谈。

2、如果你看到一个孩子打(包括推、抓或者其他的攻击行为)另一个孩子,立刻采取行动。让打人的孩子在椅子上坐几分钟,让他自己决定什么时候可以站起来。“阿诺德,在这个家里我们不允许打人。坐在厨房里。等你不会再打人的时候就可以起来了。”

3、介入他们中间,坚定地说:“不许推人。好好跟对方说你想要什么。”然后,引导他们之间的谈话:“阿诺德,你想从西尔威斯特那里得到什么?”

父母小贴士:

如果你的孩子总是与某位朋友吵架,那么最好不要再让他们在一起玩了。如果这不太可能,就设计一系列的活动来让他们都忙碌起来。准备一些手工劳动或者其他游戏,或者租张碟让他们安静地看。

相关阅读

打架还是避让?


Part1豆豆被咬事件

我的女儿26个月了,是一个内敛的孩子,原来我们一直想把她送幼儿园,但经历了昨晚的事情,我竟然有点怕怕了。

昨晚,我和老公带着豆豆去大超市买东西,豆豆对那里的游乐场很感兴趣,我们于是把她放在里面和小朋友一起玩,但是我们都没有离开,在场外看着。刚开始,有两个比豆豆大的小女孩,拿起球就往豆豆身上扔,当然可以说那是孩子们的玩耍,但那小孩后来竟然用手去推豆豆,我连忙进去,提醒她们“好孩子一起玩”之类的话,接着情况有所好转。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豆豆躺在球堆里,我过去叫她回家,但她不愿走,就在我转身走出去的时候,我看到在豆豆身边的一个男孩也跑了出来,看那孩子的神情有点不对,我立即跑过去,豆豆已经在里面哭了。可怜的孩子!在左眼的眼皮,被那男孩咬了一口,牙齿的印还在,红红的血丝分外清晰。我抱着豆豆来到了那个小男孩面前,当时他已经跑到他的爸爸怀里,我问他:“为什么要咬小朋友?”那小孩大声的说:“我就咬,我就咬!”男孩的父亲说:“是谁咬谁啊?”我指着眼睛的位置让那个家长看,家长只对他的小孩说:“我回家叫你妈打你。”孩子听了,更凶凶的叫:“我咬她,我就要咬她!”

最后,我们抱着哭着的豆豆走了,我们连最基本的道歉都没有听到。在那一刻,我竟然不知道怎么处理!我看着那个伤痕,很想哭,但当时周围人太多了。我想,现在的幼儿园,一个老师加一个保育员,就要带40个左右的小孩子,他们又怎能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呢?也许送到那些小孩少的幼儿园会好些,起码老师对小孩子的关注多一些。但没有学生,老师的收入从何而来,她的教育会不会打折扣?真的很矛盾!

我的豆豆现在心里还有阴影,今天开始发烧了,晚上睡觉老哭,我被我妈妈骂了一顿。天啊!我是不是应该教育孩子凶一点才不被欺负?

Part2谁之过?

看了豆豆的故事,我觉得首先要分清成人的责任和孩子的打架问题。

其实,在上面的例子中,最令人生气的是对方家长的行为,而不是孩子“受到欺负”的问题。作为家长面对孩子为对方孩子造成了伤害,或者互相造成了伤害,首先应该对对方表达诚挚的歉意,如果出现后果,则应该坦诚地承担。虽然可能孩子们是无意间的行为,但家长的处理方式却会很深刻地影响孩子对自己行为的认知。

回到孩子打架这个问题。从小到大,表面上的“打架”行为其实表达的是不同的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不能简单地用“你应该打回去”、“告诉老师”等一概而论:

1、在2岁半到3岁以前,特别是孩子还没有上幼儿园的时候,在很多情况下,语言的流畅表达滞后于他们的心理活动和逻辑思维,所以这个阶段孩子的表达特点是口头语言表达为辅,动作语言表达为主,同时通过孩子的语言习得,逐步掌握更多的口头语言并放弃动作语言。这就是成人有的时候觉得他们相互“打起来”了,可他们自己无所谓的原因,在他们看来,这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很多幼儿并没有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很严重的“冒犯”,或者没有认为自己被严重地“冒犯”了。当然,孩子控制动作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婴幼儿常常分不清轻轻拍和暴打的力度,把握不好轻吻和咬人的感觉,也不能预见“我要从这里过,他挡着我,我就推他一把”的后果,所以这些动作语言的交往也往往会造成伤害,很多情况下受到伤害的小孩子也会很疼,会哭。

家长这个时候当然也会心疼,也会反思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有问题了。这个时候首先要考虑的是出现状况的双方,是否处于动作语言和口头语言混和表达期,如果正好在这个阶段,在告诉他其行为不恰当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他建立起相应的语言表达方式;或者对于被伤害的孩子,在安慰他的同时,告诉他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这样才能让孩子在接受安慰的同时,理解同伴的行为,并且能够消除可能带来的其他心理伤害问题。而如果不了解这个阶段的争端的特点,一味教孩子“打回去”,“凶一点”,则可能让孩子觉得解决问题的最有力的手段就是看谁能打,这样可能会造成孩子形成“暴力”观念,可能会出现主动打人、欺负人等现象,这又造成了家长的另一个“头疼问题”。

2、在幼儿园里,孩子们的冲突和上一个阶段已经不一样了。这个时候孩子们已经基本能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发生冲突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在具体的问题上出现矛盾。一个好的幼儿园老师,她总会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所在,并且为孩子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和社会行为规则,比如因抢玩具发生争执。所以在幼儿园发生冲突,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是必要的。当然,如果冲突造成了伤害,做家长的当然很气愤。如果是很严重的伤害,老师的确是要负有责任的,因为任何一个冲突,从酝酿到爆发直至发生严重危害结果老师应该会有时间及时处理。但因孩子间冲突造成的小的皮肉伤,比如被咬了一口、被打了一下,孩子已经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了。同时在这个阶段,家长在处理孩子的冲突的时候,也应该以树立是非观念和行为规则作为主要的目的。在这个阶段,孩子间的冲突及其解决(自己解决或在成人的帮助下解决)为他们心中社会规则和是非观念的建立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再往后的交往中,则可能会真正遇到恶性的“欺负”性质的打架事件了。

当然,教给孩子正确的自卫行为和自我保护意识是十分必要的。但在教育的过程中,知道孩子所处的心理年龄阶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学会交往。值得注意的两点是:

1、在教育孩子的对“打人咬人”的认识的时候,比较忌讳的是首先在孩子小的时候告诉孩子“打人不是好孩子”的观念,然后发现孩子在冲突中被打过,于是又改为“你干嘛不打回去”,这样孩子往往会很矛盾,不知该自己到底应该如何处理。所以家长首先要调整自己的语言,如果认为孩子被打时应该打回去,就不要先为孩子树立“好孩子不打人”的标准;否则,孩子在冲突中没有反抗的话,家长也不应该一味地责备孩子懦弱。或者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坦诚地与孩子修正自己的观点也是很必要的解决方法,就是告诉孩子在何种情况下,他使用暴力的手段是可以接受的。当然这种情况也同样适用在家长本身。如果家长教育孩子“打人是错误的不好的行为”,而家长却用这种方式教育孩子,孩子往往会用同样的暴力方式来处理和同伴的关系,因为他从自己的生活中可以体会到这种方式带来的“效果”;

2、另外一点就是在本文开头提到的,关于孩子出现冲突后,家长的处理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教育环节。受到伤害的一方家长如果过于容忍,可能会造成孩子对家长的不满,也可能会让孩子养成逆来顺受的习惯;而如果家长过于强硬,对孩子形成“宽容”的性格也不利。伤害一方的家长对于对方应该诚挚道歉并根据情况做出赔偿,因为无论是否有意的伤害,对对方孩子和家长都是切肤之痛。而只有家长的坦诚担当,才能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自己需要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这也是一种养成教育,而且效果远远大于说教。家长的抵赖只能培养孩子的不负责任,家长的逃避只能助长孩子的逃避。当然,这些已经和上面的例子没有直接的关系。对于上面的这个事例,心疼豆豆被咬了一口的同时,我更心痛于那个小男孩的成长。

原载《妈妈宝宝》2003.10

打架,孩子间的另一种沟通方式


许多父母对于孩子与人争吵;甚至打架的问题总是忧心忡忡,唯恐孩子变成粗暴的野孩子,或因为孩子有了暴力倾向而感到惶恐。其实,打架是孩子间的另一种沟通方式,因此父母不必过于担心,或出面干预;但应该特别留意是否有危险动作出现,以及了解孩子打架的动机,而在事后给予适当的疏导。

1、打架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孩子到了两岁左右,开始有个人主张,有个人主张的个体碰在一起,难免就会发生冲突或吵架,这是孩子成长发育过程中的必然现象。通常这个年龄的孩子打架或吵架,都是为了争夺某样东西而引起的。由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知道该如何运用语言来作沟通,也还不到明理的年龄,对于事物只会以自我为中心,以“喜不喜欢”来做判断,并借由肢体动作来表现出对自己的需求有强烈的占有欲,根本就不懂得去考虑对方的感受。因此,兄弟姊妹间发生争吵,甚至认识或不认识的孩子间彼此争吵、打架,也是常有的现象。

2、孩子从打架冲突中学习,一般来说孩子打完架后,过不了多久就都会把刚才发生的事完全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他们借由打架,彼此都很坦然的表达了个人主张,并会对于这样充分的“沟通”而感到相当的满足。父母在面对孩子吵架或打架的问题时,如果没有特别危险的事情发生,应该尽量不要插手去管,而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因为,孩子经由打架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例如:在经过冲突之后,孩子才能慢慢了解对方的心意,了解对方也和自己有相同的需求;同时在打架冲突的过程中,孩子也才会慢慢了解,并非任何事情都能随心所欲,有时需要等待,有时需要忍耐,这比起任何的语言教育都来得有效多了。

3、认清孩子打架的动机对于孩子打架的问题,父母虽然不必过于干预,但唯一要认清的是,孩子是纯粹的“打架”还是为了“使坏心眼”。“打架”应该是在双方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行为;而“使坏心眼”则是对弱者一种欺负的行为。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打架并不是为了沟通或表达意见,而是有“使坏心眼”、或“欺负人”的倾向时,就应该要马上阻止,并了解原因,也许孩子可能是因为有甚么需求不能满足,或是心理郁闷,所以把气出在较弱的孩子身上,如果是这样的话,父母更应该深入去了解造成的原因,并给予适当的疏导,才不会让这样的行为继续偏差下去。

4、以公平的态度解决孩子的纠纷,父母在事后排解孩子之间的纠纷时,应该以公平的态度来面对,而不是以“大让小”的原则来解决纠纷,以免造成孩子的委屈感,也影响了孩子的自我评价。尤其应该对于孩子的“物权”给予相当的尊重,尽可能让孩子们各自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玩具或设备,并鼓励及培养孩子间轮流共享的习惯。

我教女儿学“打架”


女儿璐璐生性懦弱,在幼儿园常受小朋友欺负。谁拉她辫子啦,谁捏她脸啦,谁抢她玩具啦……每天从幼儿园回来,都有告不完的状。平时在家里和几个表兄弟姐妹一起玩,她也是受欺负的一个;出去玩,一旦有不认识的小朋友对她粗声说话,或是对她做威胁动作,她都会吓得大哭大叫。看着女儿胆小怕事的样子,担心如此长期下去会影响她的身心健康。

1 制订“打架”计划

于是,我郑重地向老公宣布,我要教璐璐打架,学会抗争,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老公冷冷一笑:“别瞎折腾!别人想尽办法教孩子守规矩,你倒好,教女儿‘打架’……”

女儿是我的心头肉,我可不愿意她受人欺负。于是,我开始“一意孤行”地实施自己的计划。

来到女儿的小房间,和她面对面席地而坐,语重心长地告诉她:

第一,不欺负人,也不要受人欺负。平时要和小朋友们友好交往,在任何情况下不要先出手打人。但是,如果小朋友和表哥表姐们先动手打你,那他们就是坏孩子。对坏孩子不用客气,你得坚决还击,绝不认输。

第二,先搞清楚再出击。在幼儿园里,当有小朋友捏捏你的脸、拍拍你的手时,你要先搞清楚,他们是跟你闹着玩,还是真要欺负你。如果他们是乐呵呵、轻轻地做这些动作,就是跟你闹着玩,不要自己吓自己,可以继续跟他们玩。如果他们是凶巴巴、重重地做这些动作,还骂人,就是故意的,那你就要反击。

第三,打人方法要得当。如果是表哥表姐或其他大孩子欺负你,你还击的时候要注意:你的小手还没什么力气,打他们一拳他们也不会觉得痛,反倒有可能弄伤你自己。所以你还击的时候可以用力揪他们手上和腿上的肉,这样才能弄痛他们,让他们知道你的厉害。

2 “打架”初战告捷

我滔滔不绝地说了半天,谁知女儿听了,天真地望着我说:“老师说打人不是好孩子,我要做好孩子。”

我哭笑不得:“傻孩子,先打人的才不是好孩子。”

女儿点点头,我想第一步向她灌输“自强”思想应该算成功了。一个星期后,璐璐从幼儿园回来,满脸委屈地对我说:“妈妈,我才打了他们一下,他们却打我好几下,我好疼。”说完就哇哇大哭起来。

原来,幼儿园的小朋友东东抢璐璐的玩具。璐璐不给,东东见璐璐居然反抗,就重重地拍她的手,一定要抢。于是,璐璐听从我的“教诲”,也重重地还击了东东一下,没想到以东东为首的另外三个孩子,一起对璐璐进行了“围攻”。

我赶紧安慰璐璐:“傻孩子,你做得很好,知道要反击了。不过勇敢的小朋友是不哭鼻子的。你看,警察叔叔被坏人打得头破血流,还照样追坏人,多勇敢啊。璐璐也要学习警察叔叔,从小不怕坏人,不怕疼,好不好?”

“嗯,”女儿哽咽着抹了抹眼泪,眉宇间似乎多了些英气。

以后的日子,女儿回家告状的次数越来越少。同时,我也亲眼目睹了她在表兄弟姐妹面前的“成长”:张着小嘴作威胁状,握紧小拳头作备战状。那“凶狠”的样子虽然只是摆摆架子,倒是帮她彻底摆脱了胆小怯懦的形象,有几次还成功吓退了比她大三四岁的表姐。我在心里暗笑,看来教女“打架”计划已经初战告捷。

3 不再怯懦

星期日我将女儿寄放在父母家。晚上去接女儿时,父亲告诉我:“小东西今天打架了。”原来白天璐璐在公园同一个小男孩抢滑梯玩,小男孩推了她两下,女儿觉得自己吃了亏,便跑过去推小男孩,结果两个孩子就较上劲了。父亲说,那个小男孩还算文明,就揪了几下璐璐的辫子,倒是璐璐对着小男孩的胸口就是一下,打完就跑。

觉得女儿挺勇敢的,知道不畏强势了。看着小家伙得意的小脸,我便故作严肃地说:“知道不受人欺负是好事,但还是要争取和别的小朋友和平相处,知道吗?”“他们不打我,我也不打他们。”

如今,女儿再也不是以前那个哭哭啼啼、唯唯诺诺的小女孩了,大家对她的评价都是“挺大胆”、“挺机灵”。在幼儿园,老师也给了女儿更多的锻炼机会如参与表演和比赛,女儿的表现也很不错。当初老公担心我教女儿“打架”会让女儿走极端,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我和女儿一直坚持“不惹事,不怕事”的原则,所以女儿从未闯过祸,她依旧是个乖乖女。

从如何看待儿童打架谈起(上)


刚看到一篇文章,贴给大家一同欣赏。

从东西方打架的差异想起的

拳王泰森曾表示过,此生唯一的错事就是学会了“打架”。泰森是专业“打架”的,或许觉得累了。可是,我们这些业余“打架”的,还真得好好学学。有人说,美国人打架,先推对方两步;中国人打架,自己先退两步。“打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无论是先发制人,还是以退为进,要打,就得打出水平,打出美感,这可是一门儿艺术。

君子的本色是,要打人,三年不晚。挨打时,要屹立不动,即使身体动摇,意志也不能动摇。

小时候打架,父母总说:“爱打架的不是好孩子,有事报告老师,老师会做出公平裁决。”孩子们信任老师,就像父母们信任法官一样。然而,美国的孩子,他们的长辈则告诉他们:“挨打了?Fightback(打回去)!”遇到孩子打架,美国人会站在一旁袖手旁观;法国人会立即把揪在一起的孩子分开,教他们用嘴吵就好,不要动手;而中国人看到孩子打架,多半会劝告:“不要打,也不要吵,有话好好说。以和为贵,别伤了和气,双方都忍一忍,退一步”。和一位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谈起这两种观念,他说:“‘不打架’,是中国文化强调‘和谐’避免冲突,牺牲一己一时的利害,求得整个社会的稳定。人性善为其理念。‘Fightback’,是基于保护个人利益的观念,人人争得自己权益,社会自然平等公道。基于人性恶的观念。”这是东西方人完全不同的两种理念,就像对“离婚”的看法,“离”与“不离”,东西方人的理由都是“为了孩子”。

东方人的“不离”,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西方人的,“离”,是为了给孩子一个没有父母纷争打闹的环境。至于这两种做法的优劣得失,却是众说纷纭,即使是婚姻学家,也莫衷一是,这里按下不表,咱们回到“打架”。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孩子打架,父母老师应是旁观者而非仲裁者。孩子在揪打的过程中,不仅能渐渐地适应团体活动,而且还能感觉到被打的疼痛,以及发现如何才能增进朋友间的感情,所谓不打不相识嘛。打架可以提供孩子很多学习的机会。被欺负的孩子,会想方设法求取致胜之道。以前小的时候,或家里有长兄,或玩伴中有“孩子王”在你受欺负的时候会替你出头,而在美国的ABC多半得靠自己打码头。有心理学家说:“打架能增长个体挨打的直接经验,理解拳头和口头表达的不同效果,使受教育者在打与被打的反复操练中,获得暴力和侮辱的有机联结。”

大儿子三岁刚上Daycare(日托)时,因为英文表达不太灵光,有时会和其他的孩子因玩具事件起冲突,开打。有一天去接孩子,老师说:“今天几个小孩打成一团,我让你的孩子坐timeoutchair了。”我说:“好,打架的孩子都应该坐坐timeoutchair,以后就长记性,不打架了。”老师又说:“不,我只让你的儿子坐timeoutchair,别人没有。”我又问:“是他不讲理,先打人?”老师说:“不是,是其他的孩子不讲理,先打了你儿子。”这都是什么话?我一听,阶级斗争那根弦,“噌”地一声就绷紧了。好嘛,明目张胆地欺负人不是?噢,这有理的被处罚,没理的逍遥法外?后来,经老师一解释我才明白,敢情洋人不罚打架的,只罚不守规矩的。他们的规矩是,孩子们打完架了,都得去老师那儿汇报打架的前因后果,如此这般描述一番躯体和心理感受,然后就OK了。我家儿子以为真理站在自己一边,连上帝都不用禀告,还用向老师汇报?其他的孩子都乖乖地在老师面前慷慨激昂一把,唯独他不屑一侃,所以才被罚。

不像中国的老师,教育学生在出现矛盾和冲突时,报告老师,凡事由老师定夺,让学生把所有解决问题的机会都抛弃了。美国的老师,遇到孩子打架则在一旁细心观察,除了有危险,一般不干涉。事后才叫孩子们到跟前,说明这次用拳头说话的得失利弊,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下次再出现同类冲突时,一定要比前一次更高明一点。所以,只要没有危险,无论是吵架或打架,不妨让孩子们打个痛快。久而久之,他们就懂得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面对任何困境,培养出独立解决各种麻烦的能力。(待续)

从如何看待儿童打架谈起(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