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内心深处的恐惧

3至5岁的孩子常常会相信他们幻想的事实是真的。他也许会想像是因为他的缘故而导致某人死亡。例如,一个孩子的爸爸因为交通事故而去世,这个孩子也许就会在心里责备自己不该上次生爸爸的气而萌生希望爸爸消失的念头。你可以假设你的孩子也会有类似的想法而告诉他:“这不是你的错误,只是一个意外,是任何人都不可能操纵做到的。”

一个孩子心里最为恐惧的事情是有一天爸爸或妈妈也会死去,这在另一个家庭成员去世的时候表现得尤为真实。孩子会这样想:“假如爷爷会死,那我爸爸也会。”孩子会直率地问你这个问题。但是即使他没有这样做,你也应该假设他想到了这点,并通过某种方法向他重申这个事实。你可以告诉他:“爷爷去世了,但爸爸还不会,我要看着你长大,我们还会在一起待很长很长时间。”

心理学家指出,不要将死亡描述成睡着了或长眠不醒。如果你这样做一定会造成孩子的睡眠障碍,使他不能很好地入睡。相反,你可以这样说:“爷爷的身体已经停止了工作,而且他以后也不能再工作了。”

询问你的孩子是否要去参加葬礼

如果你是担心这种经历会令他不愉快而避免让他去参加葬礼的话,他也许会感觉被排斥在外。假如你认为你的孩子已经可以去出席一个婚礼时,那他也有能力去参加一个葬礼。但育儿专家也指出,如果孩子自己不愿去,不要勉强他。

事先告诉孩子葬礼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例如,你可以说:“全家人包括亲戚们会聚在一起共同分担悲伤。”也可以更具体些,像说房间会如何布置,遗体会摆放在何处,以及告别是怎样的。还可以事先告诉他:“也许大家会因为难过和思念而哭起来。”

如何向你的小孩子解释死亡

假如你已经与孩子谈论过死亡,那么孩子就更容易理解所爱的人已经逝去是怎么回事了。看看自然界中的例子,像树叶由绿变黄而后凋零,将你的解释更具体些:“当某种生命已经结束,他不会再移动,不会再有感觉,不会感觉到饥饿、炎热或寒冷;他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

当书中的某个角色死掉了,这是一个询问孩子的好机会。你问问他:“你知道‘死亡’是什么意思吗?”相对电影来说,书里的情节更容易被孩子领会,然而,多数孩子最初了解死亡却是从《狮子王》之类的电影中得到的。不过,孩子在5岁以前,父母最好不让他看到这类型的电影,他有可能理解不了。

孩子最初的个人经历的死亡常常是所养宠物的死亡。不要立刻就允诺给他买新的宠物,要知道宠物也许是孩子最亲近的朋友,很快就买回一个替代品,会削弱孩子与宠物之间这种特殊关系的重要性。

3-5岁

3到5岁的孩子常常会认为死亡这个现实是可以改变的——奶奶还会在我生日聚会那天出现。你要简单而平静地向他重申这个事实,奶奶已经去世了,当一个人去世后,她永远都不能再活过来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很容易担心“死亡”会怎样影响他的日常生活。例如,当你告诉他奶奶去世了,他的第一反应也许会是:那我今天还能和奶奶一起玩吗?

6-7岁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能理解“死亡”的含义了。他也许要看许多有关这位已故亲人的照片,经常谈论他与此人在一起时发生的事情。

扩展阅读

有一种伤害叫“无微不至”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年秋天,一群天鹅来到天鹅湖的一个小岛上。它们从遥远的北方飞来,准备去南方过冬。岛上住着老渔夫和他的妻子,见到这群天外来客,非常高兴,拿出喂鸡的饲料和打来的小鱼精心喂养天鹅。冬天来了,这群天鹅竟然没有继续南飞。湖面封冻,它们无法获取食物,老夫妇就敞开茅屋让它们在屋子里取暖并给它们喂食,直到第二年春天湖面解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年冬天,这对老夫妇都这样奉献着他们的爱心。终于有一年,他们老了,离开了小岛,天鹅也从此消失了。可它们不是飞向了南方,而是在第二年湖面封冻期间饿死了。

故事中渔夫夫妇像爱自己的子女一样对天鹅百般呵护,管吃管住,而且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奉献着爱心,人们不禁要感叹了:“多好的一对夫妇,多么幸运的天鹅!”然而,天鹅悲惨的结局又告诉我们,正是渔夫夫妇这种过分的爱,使天鹅沉溺在悠闲安逸的生活中,养成了惰性,丧失了生活的本能和生存的基础,无法再适应环境,最终被变化了的环境所吞没!

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一辈子都在为子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之窝啊!孩子小时,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要星星不敢给月亮,不让孩子干一点点家务活、吃一点点苦、受一点点累,让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老爷生活;孩子大了,又要忙着给他们谋个旱涝保收日不晒雨不淋的好职业,还想着要给他们留下一笔丰厚的遗产,哪怕自己为此吃尽苦受尽累也心甘情愿……

这就是典型的“渔夫夫妇”式的父母和他们博大无私的爱!然而,想想天鹅的结局,我们还能对这爱肃然起敬吗?其实,这种“无微不至”的爱,这种一味营造舒适安逸的爱,恰是人生的“陷阱”。陷入此“阱”的人,除了依赖和惰性,他们一无所有。一旦生活中出现“湖面封冻”,他们的结局绝不会比天鹅好到哪里去。人们固然需要爱,但是,当这爱变异为一种安乐的馈赠,一种包办一切的呵护时,它就不再是爱,而成了一把能置人于死地的温柔的刀子!

再见,永远


四五岁正是孩子全身心感受世界的年龄,生和死因为感受强烈,是他们最容易选择的。但是,让孩子了解什么是死亡真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这篇文章或许可以帮助你找到恰当的方式和词汇向孩子解释这个概念。

每个人都快乐地生活着,世界到处充满了欢笑和生机。这是孩子们眼里的世界,而他们自己每天就生活在这样美丽的世界里。但是那天,4岁的丁丁在花园里玩的时候目睹的一幕,却改变了他对世界看法----他看见了一只死去的麻雀。随后,下面的问题就不断地涌出来,“麻雀在干什么?”从这个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随后的问题就连珠炮似的开始了:“死了是什么意思?”“它为什么会死?”“它死的时候发生什么事了?”“妈妈、爸爸会死吗?”“我会死吗?”

此时丁丁对“死亡”非常感兴趣,远远超过了他对此的恐惧。虽然对于爸爸妈妈来说,这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话题。但是,丁丁却全然不知,他兴奋地大喊,“我们再回到花园吧!我想看看麻雀是不是还是死的。”

专家认为孩子对死亡的强烈好奇心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四五岁正是孩子全身心感受世界的年龄,生和死因为感受强烈,是他们最容易选择的。”纽约圣约翰大学心理学教授艾丽莎布朗博士这样认为。

即便如此,每个父母都想保护孩子远离疼痛、恐惧和悲伤。但是,保护孩子远离死亡的现实却是弊大于利。如果父母极力在孩子面前隐藏自己的感情,不能很从容地和孩子谈论亲人去世的事情,孩子会认为“死亡”是一件忌讳的事,他也学会了不追究问题的原本。

所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对“死亡”做出恰当的解释,又不吓着孩子,还是需要你的智慧的。这里是一些棘手问题的答案,可能会给你提供帮助。

问:怎样向孩子解释死亡的概念,又不会吓着孩子?

答:最好的办法是只回答孩子的提问,尽量让你的回答简洁明了。你可以说:“就像自然界中,树叶由绿变黄再凋零一样,当人的心脏停止跳动时候,他就死了,他的身体就停止一切活动了。他不会再移动,不会再有感觉,不会感觉到饥饿、炎热和寒冷;他不会再走路、呼吸、说话和吃东西了。”这个年龄的孩子只能从表象上掌握这些概念,如果你用一些委婉的说法,比如说“我们失去了奶奶。”他会愈加糊涂你到底说的是什么。同时你还要避免把死亡和睡着做对比,这样孩子会有睡前恐惧。在面对“死亡”这个词的时候,你要让孩子对生活充满信心,告诉孩子如果人老了,死亡是经常发生的事情。说到经常,孩子首先联想到的不是自己,经常是父母。这个时候,你要告诉孩子,你会在他需要你的时候,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的。

问:外公去世了,该怎样告诉孩子?

答:把事实讲给孩子听。对孩子来说,看到父母哭泣会让他感到害怕。即使你努力表现得很坚强,孩子也能感觉到你的真实情感。因此,最好在他看到你哭的时候,告诉他:“我想起了外公,我很难过,不过别担心,过段时间我就会好的。”多数孩子还期望已故的人回来,所以你需要不断地提醒他这个令人难过的事实,让他明白已故的人是永远都不能回来的了。不要试图柔声细气地对孩子说:“别难过,外公在天堂里。”这样孩子会误认为忧伤的感情是不恰当的,他会惧怕将它表达出来。假如他将忧伤藏在心里,他的这种情绪会带到成年以后,而这将使他的性格变得脆弱和敏感。听到死亡的讯息时,孩子心里最恐惧的事情是有一天爸爸或妈妈也会死去,所以你可以告诉他:“外公去世了,但爸爸妈妈还不会,我们要看着你长大,我们还会在一起待很长很长时间。”

问:我该带5岁的孩子去参加奶奶的葬礼吗?

答:这完全取决于你。你要考虑你的孩子是否能坚持在整个仪式进行过程中保持安静,看到大人们悲痛欲绝的样子他是否有承受能力。如果你觉得孩子应该参加,你要提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事先告诉孩子葬礼上会发生什么事情。例如,“全家人包括亲戚们会聚在一起共同分担悲伤。”也可以更具体些,告诉孩子房间会如何布置,遗体会摆放在何处,以及告别是怎样的。还可以事先告诉他:“也许大家会因为难过和思念而哭起来。”如果可以瞻仰遗容,你要提前告诉孩子,奶奶的身体和她活着的时候已经不一样了,而且不要指望孩子也会表现得象你一样悲痛,这个年龄的孩子还不能完全理解死了就是永远也不能回来了。如果你担心这种经历会让孩子不愉快而避免让他去参加葬礼的话,他也许会感觉自己被排斥在外。但专家认为,如果孩子自己不愿去,不要勉强他。

问:我们家的狗很老了,最近病了,我是不是要告诉孩子它不可避免地会死去,让孩子有心理准备?

答:对,你一定要这样。这样孩子才不会在“死亡”那一刻到来的时候感到震惊。慢慢地告诉孩子,狗病得很厉害,而且可能再也不会好了。要让孩子了解即使是成年人也对此无能为力,这样他就很容易向你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感受。宠物死了以后,即使死去的是你们喜欢的一条金鱼,也要做一个简单的纪念仪式。这样你就给了孩子和宠物说再见的机会,也能让他有机会表达宠物对于他的特殊意义和感情。孩子最初经历的死亡常常是所养宠物的死亡。所以,在宠物死了以后,不要立刻就允诺给他买新的宠物,要知道宠物也许是孩子最亲近的朋友,很快就买回一个替代品,会削弱孩子与宠物之间这种特殊关系的重要性。

问:电视新闻里总有一些关于死亡的消息。我是否要向4岁的孩子讲解战争、恐怖主义和如同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

答:尽量让孩子避免接触这些可怕的事情和景象。如果孩子已经从电视上看到了,和你讲汽车爆炸或者流血了,就让他说下去,这样你可以知道他会有哪些事情不理解,可以及时纠正他的误解。有些事情就发生在你们的城市,或者可能会在在你们住的城市里发生,但不要把你的担心和忧虑告诉孩子,相反,你要告诉孩子,当这些可怕的事情发生的时候,有警察、消防队员和士兵保护我们,最最重要的事情是要让孩子感觉到他是安全的。

问:关于死后的事情我该怎样告诉孩子?

答:尽量简单。因为四五岁的孩子会把注意里集中在天堂在哪里,他们爱的人怎么到那个地方去?为什么没有人能去看他们?我们可以这样向孩子解释,我们的祖辈那么宽厚、那么爱我们,在他们活着的时候,常常让我们开怀大笑,让我们觉得自己很幸福,他身上的这些东西叫做灵魂,他的灵魂生活在天堂里。

让孩子理解死亡的温柔建议:

我们让我们的女儿在奶奶弥留之际去看奶奶,这样孩子有机会和奶奶说再见,我们告诉她,奶奶去世她会很悲伤,她可以为此大声哭泣。

——婷婷妈

我读一本书,叫“什么是天堂”,这里回答了很多关于死亡的问题,我给我的儿子讲,这样他就先了解了一些死亡的概念。

——壮壮爸

我姑姑去事的时候,我带着女儿在姑姑的房间里一起为她的葬礼做准备。女儿不受任何刺激,却感受到了这样的气氛。

——菲儿妈

我和侄子一起写了一张纸条给他的妈妈,然后把纸条绑在气球上,然后放飞气球。这样,就能把我们的信息带给天堂里的妈妈。

——小龙的姑姑

清明节到来的时候,很多人买花、扫墓,悼念自己的亲人。这个时候,我会给孩子讲自己家的已故亲人对我的影响和关怀,告诉他虽然我再也见不到他了,但我永远想念他,每当提起他,我就会感到很温暖。

——奇奇妈

编译/花花、鹂墨

“忽略”也是一种暴力


“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这源于对女孩的歧视,也是对女孩生存权的非法剥夺。”卜卫说:“比之男童,女童在家庭内更容易受到精神暴力。一些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农村家庭,会不欢迎女孩的出生。遗弃女婴的事时有发生。在某些家庭不仅母亲因生下她们受到歧视,她们还为自己身为女孩而‘负疚’、自卑。城市女孩虽较少因性别遭到精神暴力,但因为学习、不符合性别角色规范、‘早恋’等遭到家长斥骂、羞辱等精神暴力也很多见。家庭中对女童的精神暴力更加具有隐蔽性。”“对女大学生成长史研究中也发现:城市和农村一样存在对女童的身体暴力;女孩遭受殴打的情况不比被认为更顽皮的男孩少。”

有一种暴力叫作“忽略”

误区:有一种暴力叫作“忽略”

中国的家长是最爱自己的孩子的,恨不得倾其所有,很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说:“你看爸爸妈妈这么辛苦的工作,还不都是为了你吗,给你吃好的,穿好的,用好的,可你还不听话。”想想看,如果你是家长,你是不是也曾经用这样的话来教育孩子呢?

然而,家长不遗余力地付出要求的就是孩子学习好,听话就行了。对于什么是孩子最需要的,什么是孩子最高兴做的,家长往往并不了解,或者往往会有意无意忽略了孩子的正当需求。

许宸瑞是南京一所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为了能让他很好地适应小学,妈妈给他报了学前班,对此,小家伙很有意见:“我星期六都忙死了,上午两节课,下午两节课,星期天还要把幼儿园没画完的画画完,下午再上跆拳道。我多想出去看看春天,已经有2个月没有出去玩一玩了。”作为一名“听话”的孩子,许宸瑞小朋友与绝大多数孩子一样采取了忍耐和自己调节的方式来应对父母强加的学习。不过,上中学的陈鹏就不是这么想了:“寒假时我想参加一个学长们组织的环保公益活动,可是家里人得浪费时间,影响准备中考,我就偷着出去,反正爸妈要上班的不是吗?我现在觉得与他们沟通很难,只好阳奉阴违呗。我们有的同学达不成心愿会威胁父母要离家出走,我想这样不是件好事,可是又有什么办法?”

“脱离了忍耐和自己调节的极限,也有极端的孩子会选择离家出走和自杀。”卜卫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这一点:“有一种暴力叫忽略,即在具有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采取非具体的敌视、漠视,没能给孩子提供应有的帮助。当然这种帮助不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儿童暴力之所以普遍存在,为大多数人所熟视无睹,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施暴者自认为动机是好的。比如父母,哪有不爱自己孩子,比如老师,也都是要把孩子教育成才。但是往往在成人看来是‘为孩子好’的做法,在孩子看来是一种深深的伤害。”

“棒下成才”深入人心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金陵妇女发展中心主任金一虹教授给记者说了一个真实的故事,她的一位任职高校的朋友,娶了一位西方太太,当他对自己的混血儿子没办法的时候,他会说:“你的中国屁股又痒了是吧,我要打你的中国屁股!”为什么中国屁股就该打呢?这实在是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记者随便问身边的人,大多数人小时候都有被打骂的经历,而为人父母的也大多数承认打骂过孩子,并且说这是“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是一种“自然”现象。一位女儿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瞿女士说:“孩子就是要打,不打不行!犯错就是要打,不打记不住!”许多家长和这位瞿女士一样,毫不讳言有时会打骂孩子,甚至还是理直气壮的。“孩子不管哪行啊,没规矩哪行啊!”

“赖床”也是一种病态


喜欢赖床、经常做梦、较长时间睡眠超过8小时的人,其实都是病人。专家提醒,“赖床”成习惯,也是一种“病态”。在最近公布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标准中,除了人们熟知的失眠、打呼噜外,“赖床”也第一次被纳入了睡眠障碍的范畴。睡眠障碍作为一种常见病,会影响消化、血压、呼吸等各个脏器功能;而脏器功能不好,又会反过来影响睡眠质量,形成恶性循环。

最近,法国蒙彼利埃大学著名睡眠学家MichelBillard教授发布了睡眠障碍的国际分类标准,共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睡眠不足症状,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早醒和继睡困难;第二类,也是最引人注目的是,国际上首次把赖床也纳入睡眠障碍中,在临床上被称为发作性睡病;第三类是不正确的睡眠形式,如打呼噜、呼吸暂停、梦惊、惊跳、梦游和莫名其妙夜醒等。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公认的三大健康标准。临床研究表明,一名成年人每天的睡眠时间应该在6到9小时之间,具体时间应视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睡得过少或过多都不利于健康。

专家提醒,如果近三个月以来发现睡眠习惯有所变化,出现病态性的睡眠过多,一睡下就醒不了,或是精神萎靡、情绪不高、经常疲倦,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就应警惕是否患了病态赖床这种睡眠障碍。此外,这种现象还可能是抑郁症的早期信号。

睡眠障碍对生活质量的负面影响很大,甚至影响全身各个器官的疾病,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血液、泌尿生殖、内分泌、神经精神系统,但相当多患有睡眠障碍的人,并没有得到合理的诊断和治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