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的孩子总是会忘记一些事情:他该做的家务活、家庭作业,他的午餐盒,他把东西放在哪里,什么时候他该去练习等等。这种行为让我很困扰,而且因为这件事,我快要变成一个唠叨鬼了。

思考:

你的孩子真的是健忘吗?如果是的话,他也会忘了看他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或者是忘了你曾经答应过他可以在晚饭后吃冰激凌。或许他只是缺乏一些动力,来记住那些不那么有趣的事情。或许他需要学会如何看得更远,开始为自己的人生做出规划了。

解决方法:

1、不要总是说孩子“健忘”,这只会让孩子更加坚信自己就是健忘。尽量不要说这样的话:“不要忘了你的作业、你的衣服、你的小提琴,你听到……”这些只会暗示,他一定会忘记。如果你必须要提醒他的话,你可以这样说:“请记住!”不要总是对他的健忘大惊小怪,你只需要帮助他提高记忆力就可以了。当孩子忘记某件事时,不要帮他,而是让他自己承担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2、给孩子买一本挂历和一本记事本,帮他把所有的安排以及需要做的事情都写在上面。帮他养成一个习惯,每天在吃早饭的时候,都在自己的记事本上写下今天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发现他忘记了什么的话,不要立刻提醒他,而是让他检查一下自己的记事本,看看有没有漏掉什么事情。

3、如果孩子忘记的是家庭作业或学校其他的事情,不要过多批评他,只需要让孩子的老师知道,你已经要求孩子对自己的功课负责了,并希望他可以做得更好。允许老师在孩子忘记事情时严厉些。老师给出的低分或是批评会让孩子把家庭作业放在心上。

4、看看孩子是不是在用“我忘了”作为借口,来逃避他不想做的事情。如果确实如此,就让孩子知道,他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不是用一句“我忘了”来作为没有完成的借口。告诉他,从现在开始,“我忘了”就意味着“我不想做”,而你会对这种行为做出一定的处罚。比如,孩子本来应该在上学之前收拾好房间,但是他在晚上放学回来之后告诉你:“我忘了。”你该怎么办?只需要告诉他,你已经替他完成了他的工作,现在他需要替你做一件事情,比如,将洗干净的衣服折好,或是擦干净厨房的地板。

5、设定更加具体的要求。当有依据可以遵循的时候,孩子就会按照规矩做事,甚至可能会表现出更强烈的责任感。如果孩子对早晨要做什么都很清楚的话,就不会忘记带午饭。把要做的事情都写下来。比如,回家;放好午餐包;吃点零食;完成作业;准备桌子;吃晚饭。如果在一周内每天的活动并不太一样的话,那么,你可以做几份表,“一、三、五”一份,“二、四”一份,周末一份。

相关阅读

孩子犯错,你真的会惩罚吗?


很多父母都认为,西方人的育儿观就是“放养”。可仔细想想,哪个孩子不是父母教育出来的?“养不教,父之过”是中国古训,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却语出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可见,无论哪国哪朝,教育孩子都是父母天经地义的责任。西方孩子犯了错误,照样也会被惩罚,只不过,惩罚的方式和态度与我们有些不太一样。

有奖就必然有惩,惩罚是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谁也不想养出一个无法无天的孩子,只要惩罚运用得当,就可以帮助孩子懂得必须遵守的社会行为规范。只是,我们真的会惩罚孩子吗?

设定规范

幼儿园老师向我反映,熊壮壮最近经常打小朋友。情况基本一致,都是小朋友无意中碰了他、撞了他,他便以拳脚回应人家。

回到家后,爸爸批评他:“你不能打小朋友啊!这样做就不是好孩子!”熊壮壮不服:“他们先招惹我的!”

我制止住孩他爸,问熊壮壮:“是不是今天乐乐搬小椅子碰到你了?”他点头称是。我又说:“那我觉得他肯定不是故意来碰你的,他只是不小心,你就把他打哭了,他多委屈呀!”

熊壮壮有些迟疑,但还继续嘴硬:“他就是故意的!”

“你怎么知道他是故意的?”我的语气严厉了一些,他不吭声了。当然,我也清楚,孩子有些时候的确分不清小朋友是故意还是无意的,所以,我接着说:“今天老师已经批评过你了,我就不再多说。但我以后不想再听到你打人的事情发生,如果你分不清小朋友是故意还是无意的,我可以告诉你。”接着,我和他模拟了几出小朋友之间发生纠纷的场景,他好像有些明白了。

几天后,我再问熊壮壮:“这几天跟小朋友友好吗?”

他说:“好着呢!”

“那人家要是跑过来把你撞了呢?”

“我就说,你小心点!他应该说‘对不起’,我说‘没关系’”。

这件事让熊壮壮知道了一个行为规范:如果别人只是无意中伤害你,你就不能去伤害对方。

要解决问题,首先要由父母为孩子设定行为规范。父母应该了解孩子不当行为的背后所隐藏的情绪,比如有的孩子摔玩具。然后,再让孩子明白某些行为是不适当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并指导孩子思考一些比较适当的方法来处理负面的情绪。

规范的“三区段”

要让孩子知道,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能够被接受的。因此,父母的职责是对行为设定规范。父母应该根据自己和社会的价值观给孩子立规矩,可考虑使用“三区段”方式:

绿区:是被认可及合适的行为。这是我们要求孩子采用的行为、允许孩子去做的行为。

黄区:是不被认可的不当行为。但是,由于特殊的理由也能被容忍。比如孩子在生病的时候可以睡懒觉、在周末的晚上可以多看一会儿动画片。

红区: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行为。包括会危害自身或他人幸福的行为,也包括不法的、邪恶的、不道德的和其他不被社会接纳的行为。

在对不适当的行为设立限制时,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遵从或违反了这些规定的后果。良好行为的后果可以是正面的关切、赞扬、特权或奖赏,不良行为的后果是不予关切、特权的丧失或没有奖赏。

全家遵守规范

我们定下了孩子的行为规范。当然,这个规范要基于爱,要合理,要让孩子能够看明白,而这些规范通常指的就是“家规”。

朋友的儿子两岁了,能上餐桌吃饭了,于是她就要求他:“在吃饭时,不准随便离开餐桌,不准玩玩具,但可以坐着不吃。”作为规则,两岁多的孩子应该能明白了,至于合理与否,朋友的解释是:“不吃只会影响到他自己,而离开餐桌、玩玩具,我们就得管他,影响了我们正常进餐。我就是要让他从小明白,你可以影响你自己,却不能影响别人。”

规则定好了,便要求所有照顾孩子的人都去遵守,否则,一看见孩子不吃饭,奶奶就急着去喂,那么孩子又怎么能接受和适应这个“家规”呢?

违反规范就惩罚

当孩子违反规范时,便要受到适当的惩罚。运用惩罚的方法时,必须注意下列几项:

1在不当行为发生时,当场予以批评

也就是说,对孩子犯错一定要“抓现行”,越小的孩子越应如此。否则,等你什么时候想起来再去批评孩子,小孩子也许已经忘了他干的坏事,而大孩子则已经想好了应对你的“策略”。

2要说明行为不当的理由和后果

到底是违反了规范本身,还是其他超出“家规”范围之外的、不能被接受的不良行为,这些行为有什么后果,都需要给孩子讲明白。

3不宜采用“比较式”批评

也就是说,少说“小明都不睡懒觉,你为什么还睡呀”之类的话。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家庭环境也不同,这样的比较常常有失公允。

4不要批评孩子不会做的事情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学习中,孩子半天学不会,父母就容易说出“你怎么这么不认真”之类的话,其实孩子未必是不认真,只是暂时学不会而已。

5不要借助他人的权威来批评

“等你爸爸回来再收拾你。”“明天我把你的表现告诉老师去。”这样的话只会让孩子看出你的苍白无力,他才不会怕你呢!

6批评要简明扼要,一语中的

有的父母长篇大论说了一车,孩子也没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孩子还没有那么缜密的思维来消化你的论述,最好的办法是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到底哪儿错了、为什么错。

正确运用惩罚手段

对于0~3岁婴幼儿来说,“暂停”是一个很普遍的行为不端的后果。正确使用的方法是,孩子被短暂地隔离,不得与同辈及照料者有正面的接触。假如能正确地运用这个方法,就可以很有效地帮助孩子停止不当的行为,然后平静下来,并有一个比较正面的的新开始。

很不幸的是,太多家长和照料者都不会正确地运用“暂停”,他们除了隔离,还加上粗暴的言行,让孩子感到被排斥和被侮辱。这种损伤人格的做法,其实并不会带来多大益处。

另一个家长常用的惩罚手段就是打一顿。许多打孩子的父母解释,他们这样做真的很见效,孩子立刻就老实下来。其实,许多孩子正是为了避免皮肉之苦才遵从父母的。这种责打措施虽然在短时间内能马上见效,却葬送了教导孩子学习自我控制及解决问题的机会。

另外,打孩子还常常会造成反效果。因为它使孩子感到无力、不公平,还有可能怨恨父母。在挨打之后,孩子思考更多的是报复,而不是自我改进。还有挨打之后羞辱的感觉,也可能使孩子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或者计划如何避免在下次再犯时“被逮到”。

惩罚时父母的态度

在惩罚孩子的时候,父母最好的态度是处之泰然,是平静的、不动怒的。愤怒的父母会教导出愤怒的孩子,安宁的父母才能教导出安宁的孩子。

任凭孩子大叫大嚷,妈妈还是可以继续抱着他,轻轻地拍拍他,使他明白,受惩罚时妈妈仍是爱他的。但是,请不要给孩子太多关注,这样他才会明白,不守规范是不会得到额外的注意的。

惩罚后切勿翻旧帐

惩罚完了,孩子静下来了,父母仍是那么平静,一切便可继续。如果父母对孩子有持久的不满情绪,时不时就提起这档子事,那么孩子也会持久地不高兴。

请记住,惩罚的目的绝不在于发泄成人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而在于帮助孩子明白正确行为与越轨偏差行为之间的分别,帮助他成长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并且不需要外在监督就能自重、自持与自律。

灵活应对孩子的反应

孩子对于惩罚的反应很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不爱说话,当然也不会哭闹,但是他们对于父母说的话或做的事极为敏感,而且深受影响。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最好去多了解他们,而且尽量少惩罚他们。

有些孩子被责备时可能会一直号啕大哭,并发誓再也不敢了,这样看来,必要的惩罚对他们确实有效。

在惩罚那些任性、倔强的孩子时,他们可能会反抗。要管教这类孩子,最好避免硬碰硬或长期对抗,只要简单扼要地指出他们哪里做错了就可以,然后让他们参加一些活泼好玩的活动,尽快转移掉他们的注意力。

惩罚,要建立在尊重的前提下,允许孩子保留他们的自尊及权利。当孩子能明白家长设定的规范、同时又有控制自己的概念时,他们从小就不那么容易犯错。

父母近视真的会遗传给孩子吗?


父母近视也会遗传给孩子?这是真的吗?如何才能让宝宝避免近视的厄运?请看本期育儿真相。

十万个育儿真相第6期总第63期作者/小七专家/邵立功

现在80、90的父母近视居多,自身饱受近视带来的不便,这也罢了。又听说,近视会遗传,什么?难道因为当初自己没有好好用眼,孩子一出生就饱受近视的痛苦?有的妈妈出来辟谣说,不是这样的,只有高度近视才会遗传。真相究竟是怎样的?怎样才能让孩子避免近视的厄运?本期育儿真相为您解答。

1.父母携带近视基因才会遗传给孩子

近视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屈光状态。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的近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单纯近视,另一种是高度近视。这两种是截然不同的情况。

单纯近视又称普通近视,指600度以下的低、中度近视,极为常见。一般为生理性,目前没有明显的证据能说明普通近视会遗传。

而高度近视则指屈光度较高、眼轴明显延长,眼底有萎缩变性的近视。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病理性的高度近视带有遗传因素,具有遗传性。

据群体遗传调查结果显示:高度近视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夫妇双方如果均为高度近视,其子女通常都发病;一方高度近视,另一方正常,其子女10%-15%发病;一方高度近视,另一方为表型正常的近视基因携带者,其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几率为50%;如双方均为近视基因携带者,但视力正常,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为25%。

2.高度近视的准妈妈如何预防宝宝遗传?

高度近视有遗传给宝宝的可能性,但是准妈妈们依然可以通过各种办法尽量减轻遗传带给宝宝的影响:

a.提前注射风疹疫苗——孕早期感染风疹病毒,很可能会直接影响胎儿眼睛的发育,导致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

b.晒太阳——适当的户外运动晒太阳,有利于钙的吸收,对胎儿视细胞的和角膜的发育也很有好处,有人称之为光波胎教。?

c.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维生素A对于人体细胞的生长、眼睛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B1促进胎儿大脑发育,而且有助于完善眼神经系统的功能;维生素B2缺乏会引起网膜和角膜正常代谢的功用,并可引起视神经炎和视网膜炎;维生素C可以增强抵抗力,有助于粘膜组织的修复和角膜上皮的生长,预防白内障的发生。

d.慎用眼药水和眼药膏——孕妈妈要谨慎使用眼药水和药膏,谨防胎儿畸形。在产后也应注意用眼,小心眼睛疲劳和用眼卫生。

3.如何防止宝宝近视的厄运?

近视眼形成的原因有很多:父母的遗传;出生时体重低和早产儿;不良的用眼习惯等,都会导致近视。宝宝要想摆脱近视的厄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a.定期检查——如果夫妻双方或者一方有高度近视,就要意识到宝宝也有近视的可能,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宝宝和同龄孩子在视觉上的差异,定期带宝宝去眼科检查,及时发现问题。

b.饮食调节——中医提倡“后天养先天”,如果宝宝有遗传近视,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缓解,即使没有近视,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防止近视。避免挑食厌食;减少宝宝甜食的摄入;同时多吃富含维生素A、B1、B2、C、E的食物。

c.科学用眼——首先爸爸妈妈要提供良好的视觉环境,重视采光标准,窗户透光面积与房间面积之比不低于1:6;电视、电脑以及房间内的挂画等,不要有反光;减少孩子的看电视、手机、电脑的时间,过一段时间就抱着宝宝隔窗远望;宝宝的游戏方式以户外活动为主;注意宝宝的用眼卫生和用眼习惯,形成良好的写作和阅读姿势,坚持做眼保健操等等。

专家观点

父母双方都为近视,则遗传给孩子的几率为100%。父母一方有近视,遗传率为50%,这里面想强调的是,近视性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大群体的,多基因遗传的近视,此受后天的视觉环境影响很大,也就是长时间的近距离精细工作,可加速眼球的正视化过程,产生生理性近视。另一为单基因遗传的病理性近视。此种情况无论是否有所谓的近距离精细工作,近视都在进展中,最后导致高度近视。当然此类情况占群体的极少数。如果父母的近视属于前者,那么告诉孩子怎样用眼卫生,家长们也不必把启迪孩子智力的大包袱都压在孩子的眼睛上,尽量回避减少进行长距离的精细工作,可以延缓孩子眼球的正视化过程,或不患近视,或少患近视。

本期专家:邵立功

点击进入十万个育儿真相61期专题页:孕晚期吃鹅蛋可以去胎毒?

点击查看多往期精彩话题:十万个育儿真相往期回顾

现在的孩子就真的不能打吗?


在各种“尊重孩子”“和孩子做朋友”“让孩子做主”等早期教育理念日益风行的今天,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已经没有太多的市场。但是,很多家长同时也感到迷茫和困惑,难道对孩子就一点都动不得吗?任何时候也不能采取强力措施吗?

是教育孩子,还是自己出气?

打孩子并非不可以,但是请大家事先思考一个问题,到底为什么打孩子?是是为教育他,还是为了自己出气?在很多时候,孩子挨打并不一定是犯了多大的错,而是父母被气急了,情绪激动之下就抡起了巴掌。

记不清是哪位高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大人用粗暴的态度打孩子,是无能的表现!”因为很明显孩子是弱者,大人是强者,双方力量悬殊,孩子当然打不过大人,只好低头认错,但是内心并不一定服气,说白了,作为成年人,如果只会用粗暴的方式,那么就算把孩子打服了,也不见得光彩呀!

著名教育家知心姐姐有句名言说得好:“父母与孩子之间,重在沟通。所谓‘沟通’,就是‘倾诉’加‘倾听’,也就是我说着、你听着,你说着、我听着。”我觉得很有道理,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有些事情大人说明白了,他听懂了,矛盾自然就解决了,何必非要动粗呢?

把监督权交给孩子

虽然茵茵是个女孩子,可是脾气却出奇地倔,偏偏我又是个急性子,最看不得茵茵蛮横的样子,所以,常常还没来得及开口讲道理,巴掌就先打下去了。可是,尽管挨了打,茵茵还是很少会变乖,照样不服管。所以,我逐渐也开始有点担心了,担心茵茵会越来越难教育。

我知道凡事应该先讲道理,不应该这么急就打人,可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的急性子一时半会可改不了。所以,我想出一个法子:和茵茵做个约定,当妈妈不分青红皂白想一巴掌打下去的时候,茵茵一定要大声告诫妈妈“不能打人,要先讲道理”。茵茵自然很喜欢这个约定,因为不用挨打了呀。还别说,这招真挺灵光,每当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急性子时,一听到茵茵的告诫,我马上就会冷静下来,先对茵茵说句“对不起”,然后再仔细和茵茵讲清道理,分清利害关系。这样一来,每次当我讲完道理时,茵茵也很乐意地接受并改正了。

别迷信棍棒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中国老话,虽然不太好听,但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有着较高的认可度。实际上,这是按父母的意志来改变孩子的行为,肯定会伤害孩子。打,并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不仅影响亲子关系,还会让孩子失去自信。

如果父母经常打孩子,孩子可能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挨打也满不在乎的态度,甚至养成动不动也出手打人的习惯。另外,孩子也可能为了不挨打而说谎,或是一味迎合大人而压抑自己的情绪,总之对心理发育很不利。

点到为止

俗话说“水有源,树有根”,我偶尔打孩子,也是有原因的。除了作为新妈妈对孩子的耐心有所欠缺之外,主要还是想让孩子们对不该做的事有所顾忌。如果孩子在起劲捣蛋时能想起曾经挨的巴掌,那就算打对了,这也应了那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老话。

不过,即使我气得咬牙切齿,手还是会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坚持“点到为止”的原则。之所以要轻轻打,除了怕伤到孩子们稚嫩的身体,主要是避免留下心理阴影。否则,孩子可能对家长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亲子关系,还可能模仿家长的举动互相攻击,产生暴力倾向。

小树不修也成材

童年生活对一生有着巨大影响,许多成年人的心理障碍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对于孩子来说,打骂会造成巨大的心理恐惧,这种恐惧所留下的心理阴影会直接影响人格发育。所以,打孩子是一种不当的教育行为。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没有哪个家长无缘无故打孩子,肯定多是孩子太过调皮、无理取闹等。俗话说:“小树不修不成材,小孩不打不成器。”而我并不赞同。打孩子,是家长管理能力缺失的表现,如果孩子每每在挨打之后才肯听话,那只能证明你是个失败的家长。

孩子调皮其实也是正常事,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有这样的。家长不应该“打”字向前,更应该讲究教育方法。孩子都是透明而敏感的,需要大人用心去呵护。

响鼓不用重锤

据我调查,90%的家长都打过孩子,原因无非是不听话、调皮。当然,并不是说孩子不能受到惩罚,但这种惩罚也并不一定是挨打。也许孩子挨打之后表面上服软了,但是自尊也受到伤害,成自卑、胆小、孤僻、撒谎等不正常的性格,甚至学着以打骂对待别人。

其实,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不要把一个小小的错误看成很大的缺点,非要去把它擦干净。只要孩子的错误不是原则性问题,那么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

教育孩子是一门学问,孩子要在学习中成长,我们也要在学习中做个好家长,对孩子动武,绝对不是明智的做法,因为培养孩子的自尊心更重要。自尊的孩子做错事之后,大人的几句责备就足以令其印象深刻。有句老话说得好:“响鼓不用重锤。”打孩子正好说明家长在管教孩子方面比较薄弱,所以才会用这种极端的方法来掩盖。

爱有度,罚有方

关于“打”孩子的问题,现在的年轻父母似乎都很困惑,一边怕伤害到孩子,一边又怕约束不了孩子。而我的认识是:教育孩子要“爱有度,罚有方”。当孩子做了特别不好的事情时,可以采取“事不过三”的原则。第一次是温和的告知,让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有什么后果;第二次是严厉的批评,除了再次警告,还应好言相劝、耐心教导;第三次就要给予相应的惩罚,而且一定要说到做到,不让孩子保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

要说我从来没打过孩子,那是假话。但是,我从不将打骂作为惯用的教育手段。打孩子虽然可以暂时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孩子终归要长大,挨打之后服软,并不意味着在内心真正接受。

孩子犯了错误,我一般区别对待。如果是第一次犯错,那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说服教育,告诉他不对的原因,更要告诉他正确的做法。如果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不打也不骂,只是板起脸来告诉他“自己好好想一想”,来个冷处理,让他自己想明白并定出规则,一旦下次再犯,也好照章办事。如果孩子接二连三地犯同样的错误,那么除了施行他自己制定惩罚措施之外,还可以追加其他处罚。当然,如果孩子犯了性质恶劣的大错误,我也会打屁股或手心以示惩戒,让他明白有些错误是一定要受到严厉惩罚的,只是这样的方法绝不能经常使用。

孩子挨打之后认错并不一定是真心认错,一件事情,只有孩子从不敢做到不想做、再到不去做,才算是真正的理解。让孩子学会自我约束,比让孩子听话更重要。另外,还要让孩子明白,人不可能不犯错,但一定要知错并努力改正错误。

打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

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因地制宜,孩子并非打不得,我们小时候哪个没被爸爸妈妈打过?最后不也都健康快乐地长大成人了吗!当孩子触犯了原则底线或做出很危险的事情时,父母的责打可以让他们加深印象,从此避而远之。

当然,责打并不是目的,最终还是为了让孩子记住道理。所以,如果能用说服或计时隔离等办法解决的问题,我一般不会动手去打。果真因为一时冲动打了孩子,过后也会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聊聊刚才的事情,说明白孩子犯了什么错、妈妈为什么要打他、妈妈也不希望打他,如果他下次不再这样做,妈妈一定很高兴,之所以如此这般,是为了给孩子一个圆满的解释。

孩子并非不能打,但千万不能因为自己情绪不好而迁怒于孩子,这种强权施暴的“恶行”的确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还有一点千万要注意,在孩子吃东西或嘴里含着东西时,千万别打孩子,更不能打孩子的脑袋。

动手前请三思

有句老话说得好,“打哑巴孩子有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家长不可以动手打那些还没有学会说话的小孩。其实,不光是不会说话的小孩,什么样的小孩都不可以施以暴力。

一个正常人,什么时候最敢于动手打人呢?好像只有面对自己孩子的时候。可是,当你抬起手来的时候,请想一想,如果面前是别人的孩子,如果面前是一个有能力跟你对抗的成人,你的手还能抬起来吗?也许你会说:我是为了孩子好。而我要说,打着“教育”的旗号举起巴掌,这不是家长的特权。

现在的人都很实际,别说动手了,即便你对别人摆脸色,也肯定要为自己的“脸色”付出代价。也许还没等付出代价,就已经“懊悔”得睡不着觉了。然而,这样的脸色,你却可以随便对孩子摆出来,为什么?因为那是你的孩子。

可是你错了,你自己的孩子也是人,他同样有别人都会有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对于小孩子来说,更是根深蒂固。很多人都奇怪,在和幼年时期的养育人分开若干年后,孩子仍旧跟他们很亲近。为什么?幼年时候的事情,可能他们早就想不起来了,可那种亲切的感觉,会深深埋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所以,你现在对待孩子的恶劣态度,也同样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留有印记,可能在某个深夜,就会出现在他们的梦里。

必要的家法伺候

没有哪个爸爸妈妈愿意打孩子,但总有被孩子“逼”得忍不住非打不可的时候!“打孩子”不是一个好办法,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过,我个人认为必要的家法伺候还是可以的。

但是,对于如何实施家法,还是有讲究的。首先,不能过于频繁地使用家法,否则会有家庭暴力潜移默化的嫌疑;其次,如果要教训,一定要一次到位,不要让孩子觉得打几下挺好玩,挨揍也没啥;再次,在了解孩子的错误情况后,再确定是否需要家法伺候,如果是非原则性的问题,我觉得口头教育就可以啦。

可以打,但要有分寸

对于“该不该打孩子”这个问题,我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偶尔为之,还是可行的。当然,在打孩子的时候,我也要给大家提几个小建议。

一、必须在孩子犯了错误、怎么讲道理都不管用的时候,才可以考虑“打”的方法,切记不要频繁,否则打疲了就不管用了。

二、打孩子一定要掌握分寸,注意把握轻重和部位,打到皮肉有一定的痛感就可以了,千万不要过度,更不可用皮鞭、棍子等,以防意外伤害。在非打不可时,打几下手心或轻拍几下屁股就行了,既达到了疼痛处罚的目的,又比较安全。

三、父母双方一定要默契配合,不要一个打一个护,也不要父母2个人全部声色俱厉,否则会让孩子觉得父母都不爱他了,至少要保留一个理解和了解孩子的人,来开导他的错误行为。

总之,为了孩子的将来,让他适当受点皮肉之苦,还是有好处的。

儿童早教:你真的懂孩子心思吗?


假如我要告诉你,做为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你一直在很多情况下误解了孩子,在这个基础上的言谈举止深深地损害了孩子,而归根结底,便是你沒有好好倾听孩子,你能坚信吗?你真的懂孩子心思吗?

将会许多 家长都不以为意吧。孩子在抱被里哭一声,母亲不管睡多熟马上吓醒。孩子干咳一下,父亲无论做着哪些马上而为闭店添衣。我们与孩子息息相通啊,为什么会不倾听呢?实际上,那仅仅化学物质方面的倾听,针对孩子精神层面的呼唤、心里的要求,你却忽视了。你真的懂孩子心思吗?

孩子内心在想些哪些,全靠家长主观臆断。如此一来,家长不厌其烦也罢,顾若细语也罢,劈雳大怒也罢,通通变成对牛弹琴,不仅起不上一点儿积极主动功效,反倒提升了孩子的痛楚,造成更明显的叛逆与抵触。我觉得,这就是许多 孩子越管越下降的关键缘故吧。

倾听,说白了,是躬下身体,侧过耳朵里面十分用心地听另一方发言。仅有用心倾听另一方得话,才可以进到另一方情境,一目了然另一方思绪。针对心理状态还很娇嫩敏感的孩子,更必须努力非常的细心去倾听她们,讲解她们。你真的懂孩子心思吗?

一些情况下,由于年纪和工作能力的限定,孩子没法把自己的要求清楚地表达出来,因此更必须家长以诚待人地去感受;一些事儿孩子那时候不一定想得那麼搞清楚,因此必须家长宽容;一些话孩子不敢说或果断说反话,因此必须家长竭尽所能替孩子考虑;一些话孩子压根沒有表述,只是根据缄默、躲避、抽泣、发脾气、愤怒等异常个人行为坎坷地表达出来,因此更必须家长放下自己的骄傲,抑止欲望,联络前后左右情况,搞清孩子的真正心理状态。親愛的的家长,如果你被孩子急得全身发抖时,可曾想到你也许已经误解孩子?

学好倾听孩子,是孩子发展的明显渴望,也是亲子教育的根本所在。学会放下身姿,革除成年人的思维模式吧,学着用孩子的目光去探索世界,去独立思考,以诚挚平静的心理状态去跟孩子沟通交流。如果你与孩子心心相通时,看难题就能贴近一致,孩子便会视你为真心朋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