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儿童的气质有多种类型。

属于“兴奋型”的孩子性情暴躁,易激怒,好发火,易形成粗犷、冒失等不良品质。

“活泼型”的孩子活泼好动、多情善感易变,参加各种活动有始无终,好见异思迁。

“安静型”的孩子性情不外露,一般很少发脾气,自制力强。但对人冷淡、固执,办事拖拉。

“抑制型”的孩子胆小,不好出头露面,情感体验深且不易变,但心胸狭窄,神经过敏严重,易患精神病。

因此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和了解这些气质类型的不同特点,然后有针对性的引导。

对“兴奋型”的孩子不要轻易训斥、挖苦或讽刺,以防激怒他们。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使之学会用理智、意志去克服爱发火的坏毛病。

对“活泼型”的孩子不能迁就,要培养他们认真细致、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和求实精神。

对“安静型”的孩子要多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从中受到锻炼,增强其灵敏性,要允许他们有足够的考虑问题和做出反映的时间和机会。

对“抑制型”的孩子要多关心、体贴他们,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当他们犯了错误的时候,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场合,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达到改正错误的目的。

相关阅读

不同气质婴儿的教养策略


儿童心理学家研究证实,婴儿气质是相对稳定的先天特性,同时也有一定程度上的可变性,往往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主要受父母的抚育方式、所提供的物质条件、父母的关心、责任感及教养方式的影响。

容易型

这类宝宝往往对各种教养方式都较适应,容易与父母建立和谐、稳定的亲子关系,父母也常常在育儿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对于这类宝宝,父母要一如既往地给予关爱、重视,使宝宝的情绪和行为更加积极、愉快。

困难型

这类宝宝似乎一开始就会给毫无育儿经验的父母出些难题,初为父母,往往要以极大的耐心来处理一连串棘手的难题,比如适应宝宝没有规律的生活状态,掌握一定的技巧来应对易烦躁和爱哭闹的小宝宝等等。

宝宝再大一些,父母也许会在管教孩子方面遇到难题。必须注意的是,在教育孩子时父母的观点要保持一致,不要经常斥责、惩罚孩子,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宝宝会表现得更加烦躁、易怒,从而变得更加“困难”。

对于这类宝宝,父母要考虑到婴儿的气质特点,积极地适应他,耐心地说服他,理性地克制自己的情绪,才能和孩子建立起和谐的、亲密的亲子关系,使孩子逐步适应社会。父母之爱,能使宝宝产生安全感,有安全感的孩子,情绪才能逐渐趋向于平和和稳定,而不易烦躁。

迟缓型

考虑到这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速度与特点,父母要有一份特别的耐心,如果给孩子施加压力,往往会事与愿违,孩子会选择逃避。

年轻父母要创造机会让孩子多尝试、去适应新环境与新刺激。积极的暗示和鼓励是孩子的“原动力”。这类宝宝一开始就需要一个没有压力的自由的“空间”,年轻父母应努力创设这样一个“空间”,使孩子能在新的环境中渐渐地活跃起来,对新的刺激慢慢地发生兴趣。

婴儿的气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亲子关系,但父母对宝宝给予的爱、精心护理和敏感反应,能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也能改变、纠正他们不良的特性。

上一篇:婴儿的气质是怎么回事?

不同气质宝宝的个性养育方案


别以为小宝宝没有脾气,没有性格,只要吃饱穿暖,就万事大吉。其实小宝宝跟成人一样,也有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性格。对待不同气质的宝宝,新手爸妈要采取不同的养育法,这不但有利于气质宝宝的培养,也会纠正宝宝性格中的缺陷,为将来宝宝培养健全的性格打下基础。

气质没有好坏之分,跟宝宝智商没有关系,不同气质的人都有不同优点,爸爸妈妈不必太介怀自家宝宝属于哪种气质,只要了解宝宝的气质类型,对症下药,势必能培养出优秀、可爱的宝宝。

医学上将宝宝气质类型分为4种:难养型、易养型、中间型、启动缓慢型。这四种类型就是我们通俗所说的:情感丰富型、乐天派型、内外向兼有型、迟钝温和型。气质类型能明显影响宝宝的活动方式,且对性格形成起很大作用。

情感丰富型

表现为:宝宝在睡眠、进食、大小便等问题上难养成规律,胆小,任性,敏感,看见生人就害怕,对新事物采取拒绝态度;好哭,好动,情绪不稳定,多为消极的,较难抚养。

养育策略:面对好动、任性、多愁善感的宝宝,给他足够的安慰,关心和温暖是最重要的,让他知道爸爸妈妈十分爱他,对培养宝宝自信心很有作用。养育这样的宝宝,父母除了耐心,就是细心,且要不厌其烦。

爸妈最好每天抽出时间和宝宝一起做游戏、玩玩具、涂鸦,给宝宝讲故事、说话,结束后和宝宝一起收拾玩具、纸笔等,放到指定地点,让宝宝享受温馨、舒服的家庭之乐。

对情感丰富型的宝宝,爸妈最好不要使用警告和禁令,态度生硬,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使宝宝更敏感,反抗更多。

乐天派型

表现为:宝宝在睡眠、进食、大小便等问题上容易养成规律,易接受新事物和陌生人,见人就笑,对人友好,主动大方,情绪多为积极性,较少产生不安情绪,较易抚养,将来也最容易成为“乐天派”孩子。

养育策略:这样的宝宝生活有规律、情绪愉悦、容易接受新事物、适应新环境,因而妈妈养起来比较容易,将来也不太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但爸妈不能因为宝宝随和、好带就漫不经心,这样会让宝宝觉得缺少关爱,觉得父母不喜欢他,影响亲子沟通,也会对宝宝健康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另外,对乐天派气质的宝宝,爸妈平时要关心他的身体情况,由于这类型宝宝的忍耐力较好,有时候即使生病了也不会大哭大闹,所以爸爸妈妈容易忽视宝宝的病情,医生诊断时也容易产生错觉,贻误治疗时机。

迟钝温和型

表现为:宝宝的生活规律如睡眠、进食、大小便等需要较长一段时间才能养成;情绪比较消极,不太愉快,但也不会情绪激动、大声哭闹,而往往是安静地退缩。对新异事物和环境变化的适应缓慢,但是最终也能适应得很好。总体感觉,反应迟钝,适应能力弱,但很温和,没有情绪。

养育策略:由于宝宝接受和适应新东西较慢,有时会被爸妈误认为宝宝反应迟钝或“笨”,有时父母看到宝宝反应迟钝甚至退缩回避时,他们会认为孩子“无能”、“胆怯”,因而往往会采取强迫手段,但这种强迫往往只能加重宝宝的逃避反应。

对于这些宝宝,爸爸妈妈需要足够耐心。这些宝宝对新异事物和环境变化的适应缓慢,但是随着年龄和经验的增长,会对新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在新环境中逐渐活跃起来。他们事情认真、思想集中的优点也可以好好挖掘。

爸爸妈妈要有意识地带宝宝与同龄宝宝或稍大些的宝宝一起玩,引导和鼓励宝宝在人多的场合说话、表演、传播信息等,增加宝宝的自信心,给宝宝向外表露的机会。这样就可以让宝宝逐渐大方起来,避免日后产生不良的性格。

内外向兼有气质的宝宝,一般综合了以上宝宝的特质,要综合起来养育。

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强


孩子从小到大,在个性心理发展上要经历几个阶段,就幼儿时期来说,会出现“不听话”、“坚持自己主张”等现象。实际上,孩子在这个时期表现为“好强、任性”是正常的。

作为家长要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特征,因势利导给予正确的教育。可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了解原因,讲清道理。

有的孩子异常好强、自信,总认为自己是对的,而坚持自己的意见。成人应理解儿童心理上的变化,而且要有意识地注意和接受他们合理的自主要求和探索行为。有时孩子对大人的话不肯接受,进而造成僵局。在这种情况下,成人要了解孩子不愿接受的原因。

这种原因可能来自各个方面,如所提要求的内容是恰当的,但不合时机,孩子缺乏情绪准备;孩子对要求的理解偏差,或成人引导不够;孩子对要求兴趣不大或以往有过愉快的体验等。这时,家长应进行晓之以理的教育。讲道理时,不能太抽象和过于深奥,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同时要特别注意反馈,允许孩子争辩和反驳。

二、切莫打骂孩子。

当孩子坚持自己的意见,不听话时,家长要冷静,不要恐吓孩子。因为强制性的教育,孩子是被动的、不自觉的,长期使用会造成孩子胆小、爱撒谎等不良行为。家长可用有趣的玩具、新鲜的事物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平静下来。

三、不应当众批评孩子。

对于好强的孩子,千万不要在亲戚、朋友面前揭露孩子的短处或缺点,更不应该当众责备甚至辱骂孩子,这样会使孩子的自尊心丧失殆尽,因为好强的孩子自尊心特别强。

不同的孩子适宜用不同的教育方法。不管怎样,只要我们给孩子充分的爱,并用恰当的方法,就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骂人的行为


如何正确对待孩子骂人的行为

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所有的孩子都骂过人。孩子骂人的情形大约有以下几种:随口而出,不假思索;怒不可遏,发泄不满;觉得好玩,有口无心。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偶尔骂几句,并不要紧,因此并不在意;而另外一些父母却把孩子骂人视为洪水猛兽,严厉惩罚孩子。教育孩子应该讲求艺术。这两种做法都有过犹不及之嫌。放任自流肯定不可取,过于严厉也行不通。

几天前,3岁的男孩小磊和他的邻居家儿子小辉在一起玩耍时,小磊搬着小椅子不小心碰到了小辉。小磊并没有在意,继续在玩耍。这时,小辉冲上来对小磊破口大骂,正在不远处和别人聊天的小辉的妈妈徐女士看到后,马上过来制止小辉,小辉气呼呼地说:“谁让他碰我了,他碰我我就得骂他!”徐女士很生气,不由分说就打了儿子一巴掌,这下好了,小辉闹个不停了。对儿子这样的骂人行为,徐女士不知如何纠正,感到很苦恼。

类似徐女士这样的苦恼,想必还有不少的父母在体会着。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骂人的行为呢?分析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1、是没有是非观念,是儿童的特点。别人骂,我也跟着骂,是孩子学骂人的一种普通心理。孩子刚学说话,好奇心强,有一种情不自禁的模仿本能,偶尔听见别人说一句脏话,他并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就跟着学了。

2、是有的父母平时不太检点自己的言行,孩子受其影响,也学会了说脏话。孩子生活在社会的大环境中,难免受到各种不良言行的影响,说脏话也是如此。

3、是被迫骂人。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小伙伴之间:发生了矛盾,以牙还牙;受了欺负,借骂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满;……

我们都知道,骂人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它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轻者有伤和气、重者引发他人怨恨和报复。生活中许多人际冲突往往就是从互骂开始的。所以,当发现孩子出现骂人行为时,做父母的如果不对孩子进行教育,是非常错误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时间长了,孩子容易养成骂人的坏习惯。那么,父母怎样才能纠正孩子骂人的行为呢?我们给父母的建议是: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要想从根本上杜绝孩子骂人的行为发生,首先要教育孩子懂得尊重他人。父母也要培养孩子谦虚谨慎的好品格,不骄傲自满,不以自己的长处比他人的短处,让孩子明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正确看待他人的缺点和不足,绝不拿他人的过失或不幸做笑料。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训练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如:上学时主动向老师同学问好,遇到熟人热情打招呼,请人帮助要先用礼貌称呼、再说明事由、事后要道谢,家中来客人要热情迎送等。

把孩子骂人的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有些父母听到孩子说几句脏话,特别是幼儿,觉得挺好玩,不但不制止,反而进行鼓励。这是极不可取的。所以,父母切忌觉得孩子说脏话、骂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这样会强化他的这种行为,而是应该告诉他:“这句话是骂人的话,不好听,宝宝不学。”

教育孩子正确对待与他人的摩擦

在多数情况下,孩子骂人是对自己受到伤害的一种宣泄反应,如:东西被他人偷走、走路不小心被他人撞倒等等,往往就会骂人。父母应教育孩子以善良之心看待与他人的摩擦,让孩子明白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宽容他人的过失,不要为这些小事而生气骂人。如果孩子与他的小伙伴发生了矛盾,这时父母也千万不能劈头盖脸地训斥一通,或袒护自己的孩子,而要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教孩子用谦让的态度来解决小伙伴之间的纠纷,并应明确表态。孩子一般都有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害怕失去小伙伴的心理,这样就会促使孩子改掉自己的不良言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