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近几年来,国人的家庭教育意识增强了,可是依然有许多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他们要么不重视家庭教育或重视不够;要么没有现代家教观或是错误的、陈旧的家教观;要么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实施家庭教育。他们的观念往往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错误看法: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

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也不懂,教育为时过早,这是缺乏早期教育意识。

正确看法:其实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认知能力,0~3岁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印度狼孩的启示说明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适当的刺激,不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的智力将得不到充分的、有效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以一个人17岁时的智力水平为100,那么他4岁时智力水平已达到50,在4~8岁可以发展30,在8~17岁之间只能发展20了。可见,婴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高速阶段。而没有早期教育意识的父母,由于不懂得去挖掘孩子的大脑潜能,将白白错过孩子的智力开发黄金期,实在是一种大脑资源的浪费。

二、错误看法:树大自然直。

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任其发展,放任自流,结果等小树苗长歪时,要纠正也难了,那时父母再怎么反省都迟了,教育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

正确看法:幼儿期是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幼儿没有生活经历,分辩是非能力较差,行为自控能力较弱,行为控制力也极为有限,需要父母一定的约束和管教,需要用心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健康情感。许多孩子长大后日渐暴露出的许多不良品行,如意志不坚,害怕失败,经不起挫折以及自私、霸道等等都是这种思想造成的恶果。

三、错误看法:教育孩子,无师自通。

不少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自然而且无师自通的事,投资和花精力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的父母”是十分荒唐和没必要的,加之多少从父辈那儿传承下来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使某些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上遇到困惑和烦恼时,既不虚心向别人咨询,也不通过书本或媒体去寻找答案,更不主动寻找学习方式去接受家庭教育课的“培训”,结果由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没有及时进行亡羊补牢或正确地疏导,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剧。

正确看法:早期教育越早进行越好,对孩子的智力发展和才能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应该主动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

四、错误看法:教育是学校的事。

这是在推卸责任。

正确看法:美国教育家M·S·斯特娜说:“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

家庭是孩子教育的大本营,学校不是培养孩子的唯一场地,学校是学习书本知识的主要途径,而家庭是施行早期智能开发,培养兴趣点、引发求知欲,培养良好行为道德习惯、健康人格等的场所,具有开启鸿蒙的功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给幼儿园和学校,既不懂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没有家庭教育的紧迫感,是极不明智的做法,也为时太晚。学龄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占的比重非常大。

五、错误看法: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

这是把教育看得太神秘了,把智力等同于知识,以为教育就是教知识,而知识只有老师才能教好。

正确做法: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小到一个话题的交谈,大到意志力的培养,攘括了智商和情商两大方面。其次,不管你有无意识到,你都在当合格或不合格的老师,你随时随地都在给孩子提供着榜样,你的一言一行都成了孩子模仿的范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幼儿期的孩子与你朝夕相处的时间最多,你为孩子提供什么样的土壤,就将有什么样的苗苗在生长,与其推卸责任说不懂教,不如拿起书本来多学点家庭教育知识,多去家长学校听听课,多给自己灌输点正确的现代的、科学的家教观。

六、错误看法:让老人带孩子,省心又省力。

借口自己工作忙,把养育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既放心又安全,既省心又省力。然而老人的教育观念多陈旧、传统、固步自封,他们大都无法承担早期智力开发的任务。而且,从非智力方面来说,由于祖辈容易娇惯、溺爱孙儿,易使孩子养成许多不健康诸如任性、自私、为所欲为的性格和品行。同时,祖辈抚养的孩子,他的情感需求由于得不到满足,易产生情感和人格的偏差,导致产生诸如心理和行为障碍、对人对物缺乏爱心、易产生暴力倾向和行为等问题,这样既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感情和关系。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

正确做法:其实,抽多点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亲自陪伴孩子成长,给予孩子必要的关心的爱护,知道自己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教会孩子自己懂得的一切,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了解自己的孩子到底要的是什么才是父母应该做的事情。

相关知识

早期教育的误区


早期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但也出现了一些误区。常见的误区有以下几种:

1、让孩子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本,并给孩子布置大量读写算的作业,限制游戏时间。

2、提早入学。科学研究证明,孩子到6岁左右脑功能才较完善,一些家长认为入学越早越好,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3、片面让孩子具有“一技之长”。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条件和潜能,盲目给孩子请专业教师,让孩子学琴、学画、学唱歌、学舞蹈等等,而且要求甚严,动不动就批评、埋怨,使孩子的心理受到伤害,可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4、只要早期教育抓出效果,以后孩子的学习就可以放心了。其实,一个人接受教育是终身的,早期教育不可能代替一生学习的需要。

5、有些家长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只注重抓智育和灌输书本知识,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和教育。这种畸形教育必定产生不良后果。

6、如不进行早期教育孩子很难成材。实际上更多人是在不断地学习和工作中成材的,大器晚成的事例也是很多的。

早期教育的误区还有很多,家长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科学地进行早期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0——8岁:走出早期教育误区


针对0-8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早期教育热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持续了30多年。在国内,各种各样的实验和观点也很多。但是,在各种做法和实验中有没有误区?拔苗助长和掠夺式开发对孩子的幸福一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如何科学对待早期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在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儿童早期教育有关问题座谈会上,有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教科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专家,部分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幼教的同志和来自北京市、天津市幼儿园的园长。

座谈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人才培养要从幼儿抓起,要把早期教育提到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发展知识经济、提高民族素质,必然要重视教育、重视作为整个教育基础的婴幼儿教育。

近几十年来,婴幼儿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说明了早期经验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影响,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这些成果主要有:在脑科学方面,证明早期经验能改变脑的生化形态与结构、早期抚养方式对婴幼儿情绪与行为的正常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对早期教育的个体发展作用与社会效益研究表明,早期教育不仅有利于儿童个体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专家们一致认为,早期教育是提高义务教育效益、消除贫困(包括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社会系统工程中重要的一环。

一、通过训练可以让孩子学会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就是他们在这一年龄阶段应该去学习的东西,潜能开发不能拔苗助长,更不能搞掠夺式开发。

专家们提出要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看待婴幼儿学习潜能的开发问题。“早期教育热”在世界范围内已持续了30年。早期教育热久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发现婴幼儿具有以往人们没有估计到的巨大的学习潜力。例如4个月的婴儿可以形成“3”的数量概念,1岁多的孩子可以学会用打字机阅读和打字,2岁多的孩子可以认识数百个乃至上千个汉字等等。怎样看待这些实验成果?怎样合理地利用婴幼儿的学习潜能呢?专家们一致认为,应当用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与合理利用婴幼儿的学习潜能。婴幼儿确实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通过训练可以学会许多过去人们认为他们不可能学会的东西。但是,通过训练(这种训练往往是密集型的)可以让他们学会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就是他们在这一年龄阶段应该去学习的东西。应当考虑到这样一些问题:

(1)当婴幼儿在学习这些东西的同时,他们是否在以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作为代价?这种强化训练是有益于婴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还是无益甚至有害于他们的发展?(2)这种人为的强化训练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是否有必要放在目前来进行?在现阶段进行这种训练的效果,相对于把这种学习安排在以后适当的阶段来进行是事倍功半还是事半功倍?我们并不反对研究如何科学地利用婴幼儿巨大的学习潜能来更好地促进婴幼儿身心发展,但是反对盲目的“拔苗助长”做法,反对置对婴幼儿长远发展可能造成的消极甚至有害的影响于不顾的“掠夺式开发”。在教育问题上,“有效性”并不意味着“科学性”。教育上的科学性既要考虑“有效性”,但同时还要考虑“妥当性”与“必要性”。以婴儿识字为例,确实可以通过强化训练来使两三岁的孩子认识上千个字。但是文字并不是“物”,它是符号,代表着一定的事物,具有一定的意义。婴儿由于年龄小,缺乏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文字意义的必要的生活经验,因此他们往往是把文字当作“物”来认识的,并不具备符号的功能。而且这种识字训练是需要不断强化的,一旦强化停止,婴儿很快就会忘记过去已经认识的字。而且大量的时间如果用于识字训练,婴幼儿进行其它活动,例如身体活动、与人交往的游戏活动等的时间必然减少。

应当把婴幼儿时期的发展与教育放在人的终身发展过程中去考虑,要为下一阶段的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用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看待和合理利用婴幼儿的学习潜能。

二、最常见的误区是:理论上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而在实践中又把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和学业知识传授,津津乐道于幼儿能识多少字、算小学几年级的算术,而不考虑孩子是越学越爱学,还是越学越厌学。

专家们指出,要用辨证的、整体的观点看待早期教育的目的和内容。近年来,公众对儿童早期教育问题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各种力量都纷纷以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方式投身于早期教育“市场”。这固然有积极的一面,但也难免鱼目混珠,造成一些错误的导向。最常见的误区就是理论上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早期智力开发;而在实践中又把早期智力开发等同于提前进行读、写、算等技能训练和学业知识传授。这是对早期教育狭隘化、片面化的认识,也是一种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认识。

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展确实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目的和内容,但是要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它不是早期教育的全部目的和内容。

“早期智力开发”一度成为早期教育的同义语,读、写、算训练成了幼儿教育的主要内容。但对各种早期教育方案效果的追踪研究表明,早期教育中学业知识传授和读写算训练的后效往往是短期的(大约可以持续到小学4年级左右),真正体现早期教育价值、使它成为人一生良好发展之基础的因素是其间形成的学习动机、态度(佩里/HighScope报告)。

有的专家认为,早期智力开发这一提法本身就有欠科学,值得商榷。“智力开发”一词似乎意味着人的智力像一片预先已经成熟、固定的矿藏,只等待着人们去把它挖掘出来。而生理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即便是作为人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的大脑,其结构和功能也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完善的。人的智力更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是一种不断发展、完善且无法估计其限度的人类能力。因此,“开发”一词带有“先天决定论”的色彩,不能确切地表达当前人们对教育与儿童发展关系的正确认识。

第二,不能把提前进行学业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等同于早期智力发展教育。

不可否认,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本身就蕴涵着智力的价值。但这不等于说任何知识用任何方法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都必然会促进其智力发展。那些不符合幼儿认知特点的学业知识,虽然也能靠鹦鹉学舌的方式死记硬背下来,但终会因缺乏经验难以理解而不具有促进智力发展的意义。甚至还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降低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从而造成一种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凯茨所谓的“习得性愚蠢”--对学习的无能感和由此产生的自信心丧失。可见以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代价去换取眼前可见的所谓“早期教育成就”,实在是太得不偿失了!

遗憾的是,我国目前不少人对此缺乏认识,仍津津乐道于幼儿能识多少字、算小学几年级的算术,而不考虑孩子是越学越爱学,还是越学越厌学!按照国际21世纪委员会的观点,判断“最初的教育”是否成功的基本标准,是看它是否“提供了有助于终身继续学习的动力和基础”。如果是,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成功的;否则就是失败的。

早期教育在本质上应当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素质教育,是旨在促进婴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得到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早期教育要促进婴幼儿的智力发展,但是也不能忽视人的其它方面的发展,尤其是人的主体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专家们简要地介绍了世界一些国家近年来的幼教改革思路。指出,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整体素质的要求超过任何时代。这种整体素质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全面发展,而且要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责任感和合作意识。

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差异,要为儿童提供有利于身心全面发展的学习经验,要把学习理解为一种创造性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同时也强调,幼儿是通过与周围环境中的人和物的交互作用获得认识和发展的,而主动学习是有效学习的前提。

专家们认为,幼儿期是人的好奇心、探索精神、想象力和创造性十分活跃的时期,只要能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支持、鼓励儿童的探索和想象,他们的求知欲、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就可以保持和发扬下来,否则便会很快消失。

专家们还指出,恰恰在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等方面,我国儿童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发展缺失。我国90年代开展的《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研究》、《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质量评价研究》以及其它多项研究的结果都表明了这一点。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智育第一”,“升学第一”的影响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甚至可以说,“高考指挥棒”层层指挥,最后已经指挥到了幼儿教育。强迫学习、强行灌输,不仅压抑了孩子的求知欲、降低了自信心,而且养成了消极被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这种状况如不迅速解决,是很难培养出符合新世纪要求的、能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重任的优秀人才的。

专家们还就目前幼儿教育中的“早期阅读”、“双语教育”等热点问题发表了意见。有的专家认为,语言学习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早期阅读”是幼儿语言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接触图书,可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和对图画、符号和文字意义的推测和理解。但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其内涵比早期识字丰富得多。幼儿不应该是先学识字后学阅读,而应该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在建构文字符号的意义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识字。尽管儿童可以把汉字当作一个图形来感知和记忆,但脱离语言情景的、独立的、集中的、缺乏经验支持和意义理解的识字是违反幼儿的学习心理原则的,其远期效果也是不好的。

有的专家则指出,和幼儿教育中的许多问题一样,识字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儿童“能”和“不能”的问题,而是“该”和“不该”、“有”和“没有”相应条件的问题。既然全国半数幼儿不能接受较正规的学前教育,既然小学与幼儿园在识字教学上没有相应的衔接措施,既然幼儿教师没有受过识字教学的专门训练,那么幼儿教育阶段就没有必要刻意去做小学期间可能会事半功倍的事。幼儿阶段有更为重要的事可做,发展孩子的语言交往能力、丰富作为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基础的生活经验,其意义不见得小于识字教学。

有的专家认为,评价识字或任何一种内容的学习效果都不能只从单方面来看,要用整体、全面、长远的观点去评价。幼儿识字的问题,小规模实验可以,大面积推广一定要慎重,更不可对识字量做硬性规定。

专家们认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幼儿学习外语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学会的,需要一个像学习母语那样的语言环境。幼儿不可能像成人那样学习外语。如何为幼儿创造一个尽量自然的学习双语的生态环境,是考虑“双语教育”问题时必须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三、婴幼儿是“人”不是动物,不能用对待动物的办法来对待婴幼儿,不能用机械训练的办法来训练他们,如果早期知识技能训练反而使幼儿丧失学习的兴趣,这是教育上最大的失败。

专家们谈到,在早期教育实践中需要明确的还有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如何对待婴幼儿的问题,是把他们当作动物来训练,还是把他们当作具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发展特点的“人”来对待;二是早期教育是面对少数天才儿童的“英才教育”还是面对每一个儿童(包括残障儿童)的全民素质教育。前一个问题关系到早期教育的方法问题,后一个问题关系到早期教育的对象问题。

科学研究的成果虽然表明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力,而且确实通过强化训练的办法可以让婴幼儿认字识数、吟诵古诗词,但是婴幼儿是“人”不是动物,不能用对待动物的办法来对待婴幼儿,不能用机械训练的办法来训练他们。婴幼儿年龄虽小,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需要、兴趣,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他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不同于成人。因此不能把成人的想法、愿望强加给孩子,应当给孩子以选择的自由、想象与创造的自由。孩子天生就有求知的欲望,2岁半的孩子就爱问“为什么”,提出问题是思维的灵魂。如果成人鼓励幼儿提问,那么孩子的求知欲就能够保持并得到发展,相反则会受到压抑。婴幼儿缺乏知识经验,成人确实应当教给他们知识经验,但必须是在不破坏他们学习兴趣的前提下。如果通过早期知识技能训练,反而使幼儿丧失对于学习的兴趣,那么这是教育上最大的失败。早期教育应当激发和培养幼儿的学习与创造的兴趣而不是去扼杀这种兴趣,科学的早期教育必须是尊重儿童(包括尊重他们的人格、兴趣、需要、发展特点)的教育。

专家们还指出,早期教育不是仅仅面对少数天才儿童的“英才教育”,而是面向每一个儿童(包括残障儿童)的全民素质教育,应当把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看作是每一个儿童应当拥有的权利。早期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育。早期教育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它的全民性。

四、如何推动我国早期教育的发展?

专家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早期教育的科学研究

早期教育涉及到婴幼儿生理、心理各方面的发展。科学的早期教育要以早期教育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从目前我们国内的情况来看,早期教育方面的科学研究还有待加强,需要加强婴幼儿教育科研队伍的建设。

(二)加强幼儿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的建设

专家们建议,今后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当把幼儿园教师任职资格的学历要求提高到大专水平,提高师资培训课程的质量,加强幼教师资队伍专业建设。政府可设立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报考幼儿教育专业,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幼儿教育事业。

(三)普及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建立正确的舆论导向

目前广大家长都关注早期教育的问题,“少生优生”已成为广大家长的普遍心态。但是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普及程度还不够,早期教育小学化、成人化的现象非常严重。以婴幼儿及其父母为对象的图书、音像产品数量虽不少,但真正高质量的产品并不多,鱼目混珠的现象也非常突出。要改变这些现象,必须加强早期教育科学知识普及工作的力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刊物等现代传媒的影响,建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帮助广大家长掌握早期教育的科学知识与技能。

(四)关注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儿童的早期教育

我国相当部分婴幼儿生活在经济不发达的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很难有机会接受高质量的早期教育,许多先天条件较好、有发展潜力的儿童因得不到良好的、适时的早期教育而失去成才机会,这是智力自然资源的浪费。专家们建议,应当充分利用电视这一现代传播媒介,建立“空中幼儿学校”,编制优秀的电视教育节目,把高质量的早期教育送到他们身边去,对他们进行补偿教育。

警惕:早期教育的三大误区


有很多人其实并不同意早期教育这个说法

那些反对早期教育的人其实对早期教育并不了解,他们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教宝宝识字、读书等技能性的知识性的东西,但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如果那些反对早期教育的人了解了这样一个事实,我相信他们从此会收回他们说过的反对早期教育的那些话。

这个事实就是:从宝宝出生那天起,我们就在无意识地对他进行早期教育。比如:妈妈给宝宝喂奶的时候,妈妈充满爱意地看着宝宝,轻轻地抚摸宝宝,这就是在向他传递一种情感,传递一种能带给他足够安全感的社会交往方式。妈妈给宝宝换尿布,妈妈对宝宝的小屁股的态度是嫌恶还是欣赏,都会给宝宝带来影响,这是在给宝宝进行早期的性教育。如果妈妈总是以嫌恶的表情来面对宝宝的排泄物,他将来就可能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一种厌恶感,如果妈妈以欣赏、温和的态度来处理宝宝弄脏了的小屁股,他将来就能学会欣赏自己,珍爱自己。这对他将来的性别定位,能否正确处理和异性的关系,婚姻生活是否幸福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宝宝出生那天起,我们就在无意识地对他进行早期教育。妈妈每天都在跟宝宝说一些东西,所以他记住了周围环境中的所有物品,他的小脑瓜就像一个庞大的仓库,储存了大量的信息,正是因为这些信息储存进了他的大脑,他才能在3岁之前学会说话,学会很多技能。

有人说,早期教育就是强行教育 

宝宝一生下来,他本身就有学习的欲望,所以他不停地看、听、摸、摔打、琢磨,不停地问为什么,那是什么……没有比宝宝对周围环境更好奇的了,没有比宝宝更有毅力探索环境的了。我们常常看见宝宝在一个小沙坑里玩沙子,把沙子铲起来,倒进小桶,倒出来,然后重复前面的动作,他乐此不疲,能玩上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毅力?那就是因为他有一种内驱力在推动他不厌其烦地去做这个事情,因此,他才会以他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去探索。再比如,宝宝上了幼儿园,明明的爸爸来接他了,所有的宝宝可能都会喊:“明明爸爸来了”而事实上,没有人告诉过他们,这个男人就是明明的爸爸。看到停在面前的汽车,宝宝可能会跑到车后头,指着车牌问妈妈“这是什么?”即便他很小,他也会对那些文字产生兴趣。对宝宝来说,文字并非文化或者文明的存载物,它跟小猫小狗一样,只是一个存在于他眼里的物体,如果妈妈讲给他听,他就会记住这个物体。而这些东西都将进入他大脑中的旧皮质,成为他潜意识的一部分。仅仅3年的时间,一个看起来没有什么思想的小生命能够掌握很多的技能,熟练地掌握一门语言(如果有条件,比如家里同时有说好几种语言的家人,他甚至能掌握多种语言),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因为他的大脑就像一架照相机,不加选择,也无需理解就能将周围环境给予他的一切摄入大脑,所以他才能有如此惊人的能力。既然宝宝有这样的能力,又有了解周围一切的内驱力,我们为什么要反对早期教育,早期教育又怎么能称之为“强行教育”呢?

宝宝那么小,一定要教给他识字读书吗?

宝宝虽然小,但是他并非我们想象的没有思想。他不仅有思想,他还有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所以他不会那么听大人的话,他常常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事,而那些对他不利的事物,他会本能地去抵制。比如,宝宝累了、困了,你非要拎着他去识字、听故事,他会不顾你的训斥,全身放松,闭上双眼进入梦乡。相反,他对某个故事特别感兴趣,你说了好几遍不讲了,他还会缠着你讲了一遍又一遍。或者他认识了某些文字,在外面见到这个字,听到这个字,他会兴奋地叫:“那是小猫的猫字。”“刚才广播里说‘十’了,十个的‘十’。”宝宝的这些特点告诉我们,他不需要我们去强行教育,强行教育对他也是行不通的一种方式,我们“强行”得多了,他就会逆反,就会自我保护来给予抵制。但是如果我们以他感兴趣的方式对他施以早期教育,他会很享受我们的这种早期教育方式。我的观点就是,只要宝宝感兴趣,什么都可以给他讲,也包括识字读书,而且早期的阅读对宝宝的成长确实是非常有好处的,并不会给他带来不利的影响。给他带来不利影响的不是早期教育本身,而是爸妈早期教育的错误方式。当宝宝对周围环境表现出这种好奇的愿望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借着这个时机满足他的好奇心,给他讲一讲,引导他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活动呢?

幼儿早期教育四大误区


误区一把婴儿当成病人

现在的孩子都很“娇贵”,从一出生就是全家的“重点保护对象”。调查中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

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他们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他们有着惊人的适应能力。孩子的抵抗力也不像家长们想像的那么差,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欲望非常强。婴儿对环境的要求不是单一的,除了照顾以外,他们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只是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一个一个地消失了。

误区二把教育当成备考

专家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家长们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到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不论上什么班儿,目的就是“拿成绩”。

教育和学习不是一回事,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教育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误区三把目标定得太高

专家在调查中发现,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希望孩子是清华大学的学生;希望孩子成为奥运冠军;希望孩子成为中国的肖邦……因此,家长们深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否则就再也不会有“大出息”了。

人生的起跑线不止是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孩子要准备好每一段路程所需要的本领,去完成一个近期的目标。这个目标看得到,跳一跳就可以摸到,而不是那个根本就不能理解也看不见的目标。

误区四总盼孩子是“神童”

调查中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家长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早期教育的误区其实还不止这四个,只是这四个误区比较普遍。对于家长们来说,孩子的教育最重要,所谓“关心则乱”,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正常的。关键是一定要及时地改变自己失误的地方。当然,也要全社会创造好的教育环境,减少外界给孩子的压力,因为身心健康是孩子成才的先决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