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音乐与双语启蒙教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通过这一手段,一方面比较具象地开发幼儿多元化的智力潜能;另一方面尽可能地拓展幼儿的心智技能,总体上是为培养未来全才奠定一个全方位的素质基础。

教育理念

一.音乐是人的音乐,语言是人的语言,音乐与语言是人的特有本能---身心和谐本能的反映结果.

二."量化"即是对音乐、语言与人最佳和谐状态双重肯定

在真正因材施教的意义上,产生全息性量化音乐与双语环境中音乐、语言与人的能动效应,从而达到以音乐与双语作为教育手段,最有效地开发幼儿多元化智力潜能的目的.

三.素质基础应是幼儿五大动感系统整体协调的基本能力

在这里,音乐更多强调的是"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概念内涵,是"乐"(YUE)和"乐"(LE)的有机结合体.通过寓教于"乐"(YUE)和寓教于"乐"(LE)的教育手段,主要是比较具体地培养幼儿听动感.视动感.触动感.嗅动感和味动感的整体协调能力.惟有如此,才可能使未来全才产生第六感---创新能力.

四.培养幼儿"一心多用"能力是(3岁-6岁)幼儿最佳年龄阶段教育的本质和关键

从绝对无意识记到相对无意识记,所谓的"三心二意"和"一心多用"是3岁-6岁年龄阶段,幼儿体认客观世界的本质特点:在这一人脑成长的最佳期,任何不能换位思考的"专心致志"与"一心一意"的培养企图,都将最终桎梏人的大脑细胞的整体用量.因此,培养这一年龄阶段幼儿的一心多用"能力无疑就成为提高幼儿整体和谐能力的本质和关键.

五.量化型全息音乐与双语环境教育是幼儿基础素质教育的最佳手段

基础素质教育在幼儿教育阶段主要指智力潜能的开发,它最根本上是指幼儿身心和谐的基本能力."乐:作为人的特有本能乃是人身心和谐的最佳体现.(YUE)即"乐"(LE),"乐"(LE)即"和谐","和谐"即"美",人的真正"美"即人的身心和谐.逆向思维,把握好音乐的本质特征,使幼儿具有"乐"的基本能力,是进行幼儿素质教育的基础.因此,量化型全息音乐与双语环境教育无疑是幼儿基础素质教育的最佳手段.

相关推荐

“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的思考


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指明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提出了新时期对人的素质要求。《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奠基意味着与未来发展的关系,近几十年来的脑科学、生理学、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也都揭示了一个共同的事实,那就是早期经验与未来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切告诉我们,幼儿教育的功能。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奠基工程,具有潜在效应和长远效应,为此,幼儿阶段就要奠定一个适应幼儿未来发展的良好基础。

一、诠释“幼儿园未来教育”

1、对“未来”的理解

(1)从社会形态的发展看,未来社会必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和基本原则,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2)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看,未来社会是知识经济时代,它最突出的表现是“知识爆炸”,即知识量的激增,信息传递迅速;

(3)从人个体的发展看,社会变化导致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都发生很大的变化,为此,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高标准、高质量。

2、对“未来教育”的理解

未来教育是指今天的教育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的一种教育形态。

3、对“幼儿园未来教育”的理解

幼儿园未来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为依据,邓小平“三个面向”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培养未来人雏形为目的,促进幼儿基本素质全面发展为根本,发展幼儿个性为特色的一种现代教育。

二、思考“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对教育现象的看法和观念,它既具有主观性、又具有客观性。主观性体现在它是人们的看法和观念,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个人经验的不同,对教育的看法和观念就会不同。客观性体现在教育理念是反映客观现实的,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科学的发展,人们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在不断提高,对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教育的规律在不断揭示,对教育的价值取向就会有新的认识。

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明确的教育理念是教育的灵魂之所在。我们提出“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应该渗透未来社会的价值观,渗透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回答“是否符合未来社会的要求?”。作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基础教育的主要使命是满足人的基本学习的需要,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未来

教育理念应体现“四性”,即幼儿园教育的基础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和个性。

1、基础性:幼儿教育的基础性是指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它渗透着终身教育的理念。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满足幼儿的基本学习需要,培养终身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为自己的使命。这要求我们注重教育内容的启蒙性、基础性和幼儿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倾向,促进幼儿基本素质的发展。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是幼儿教育中鲜明的价值取向,即取向于培养让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

2、可持续性:幼儿教育的可持续性是指在幼儿时期所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能够得到持续、稳定地发展,受益终身。它渗透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表现为“以幼儿的发展为本”,即指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人格权利、身心规律、学习特点、兴趣需要,使幼儿在这样的教育中奠定和建立可持续性发展的素质。何种类型的早期经验影响决定着以后的发展,是知识技能提前获得的外显事实,还是一种内隐着的潜质?幼儿园教育应该改变对教育急功近利的期望,遵循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着眼于幼儿发展的长远目标,应特别注重那些对幼儿一生产生影响的品质,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素质如:不断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创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人际交往和与他人友好相处的能力,积极主动的态度、有效与环境互动的能力等,为其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开放性:幼儿园未来教育是开放的教育。未来社会是一个多方面开放程度很高的社会,需要每一个公民都具有开放的思想、开放的观念去迎接挑战和竞争,因此在未来教育研究里应体现开放的意识,实施开放性课程的研究。4、个性: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发展水平了、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都有自身的特点,教育不仅要尊重这种差异,同时也要促进不同水平和不同特点的发展。个性化发展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发展,一是幼儿个体纵向地发展,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二是有别于他人的、独特能力的发展。

三、实践“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

如何将先进的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行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制定研究目标

1、树立幼儿园未来教育的理念,初步建构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操作模式,包括教育目标、内容、进程、评价,体现基础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和个性,形成幼儿园未来教育的特色。

2、建构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幼儿教育质量观和发展观,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注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促进每一个孩子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确立研究原则:

1、动态性原则:

未来社会的不断变革,需要我们不断地适应。实施未来教育,就应选择以未来为导向的动态的学习内容,取代传统课程中指向过去的静态的学习内容,适时地更新、扩充,让幼儿不断地获得新知识和新信息。

2、开放性原则:

开放的中国需要培养与国际接轨的交往性人才。实施未来教育,就应承担这个重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开放意识,实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过程、教育资源、课程评价的全方位开放。

3、发展性原则;

实施未来教育,必须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始终把幼儿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了解他们的现有发展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即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了解他们身心发展的现时需要和潜在的需要,了解他们的普遍兴趣和特殊爱好,尊重并理解他们。

4、共性与个性兼顾的原则

实施未来教育,必须从幼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水平及个别差异出发,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反映到内容体系之中,使幼儿在体、智、德、美等方面主动地和谐地发展。既要提供一般的教育,又要考虑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为幼儿潜在的个性特长和早期的智力开发创造条件和奠定基础,在培养共性的基础上发展个性,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各显其能。

(三)实施研究内容:

1、树立未来教育的理念。

研究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使其具有共性和个性的特征,共性表现为该理念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主张,符合时代的特点、发展的特点;个性则表现为该理念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特色的认识。

2、研究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操作模式。

研究未来教育理念下的实践操作模式,包括目标、内容、进程、评价,形成个性突出的未来教育特色。

(1)进行课题的层级分类

建立课题研究的层级分类,明确总课题与下级子课题之间的关系,下级子课题能反映总课题的理念和要求,突出研究的全面性、丰富性。保证课题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实施。

(2)培养目标和研究重点

探索幼儿阶段的哪些品质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素质,这就是我们所要研究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身心健康能适应,思维活跃善表达,实践探索好想象,竞争合作会交往,审美表现爱创造。

研究重点:以个性化发展为研究重点,研究途径一是个性化的学习,二是个性化的活动。

教育特色:树未来教育理念,抓基本素质奠基,促持续发展超前,展个性自主开放。

(3)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

未来教育理念下的课程内容应充分体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新知识观,体现基础性、可持续性、开放性和个性化发展。按照五大领域分类,根据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和为入小学打好基础,可增加前书写、前阅读教育、双语教育、科学教育、开放性教育、交往合作教育、创造教育、挫折教育、劳动教育等内容的含量。由静态的稳定划一的教育内容转向动态的开放灵活的教育内容,由教师预定的教育内容转为幼儿生成的教育内容。注重在五大领域中培养发展孩子的能力:科学领域中的思维能力、社会领域中的交往能力、健康领域中的自我保护能力、语言领域中的表达能力、艺术领域中的创造能力,形成未来教育特色。

(4)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

从教法和学法两个维度进行研究。教法上重点研究幼儿园未来教育活动模式及方法,形成课程设计的范式和变式,趋向“弹性教育”,探索最佳的教育方法和指导策略。学法上重点研究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适时调整教育计划,让幼儿参与课程发展。同时探索师幼互动的途径与方法。

(5)研究可信的教育评价

教育评价由单向的教师评价转向教师、幼儿、家长的多向评价;由整齐划一的评价标准转向个性化、发展性的评价标准;由重终结性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发挥评价的功能。探索未来教育理念下教育评价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四)完善研究措施

1、加强教育法规和专业理论的学习,树立新的教育观念,通过开展教育讲座、专题研讨、教育反思等方式,运用参与式培训的方法,帮助大家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的理论水平。

2、通过现场研讨、个案示范、个案点评等实践操作,帮助教师获得感性认识,转变不适宜的教育行为,并由此上升为理性的经验,实现观念到行为的转化,提高教育实践的操作水平。

3、加强管理的可行性、科学性,树立管理即服务的思想,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调动全园教职工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重视收集文献资料和过程研究资料。现代教育的超前规律告诉我们,教育改革与发展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社会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应着眼于未来,超前规划教育的发展,有预见性地从教育理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教育环境、条件创设等全方面地进行改革,建立一种着眼于新世纪的、系统化的新的幼教模式,以便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幼儿园未来教育理念的研究与实践,任重而道远。

美国幼儿园与中国幼儿园大PK


本期依然为大家献上国外幼儿园的精彩生活,小编精心收罗了美国幼儿园的方方面面信息,在这篇文章里,你将跟随着文字实现美国幼儿园半日游。

美国幼儿园的午餐

在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幼儿园里,到了孩子们吃午饭的时候。老师让孩子们先洗手,再去自己的小格子中取来午饭盒,坐在小桌子旁。孩子们的午饭都是在家里准备好了带来的,通常包括火腿或牛肉三明治之类,胡萝卜或芹菜条,果汁或牛奶,一些水果、甜饼干等。此外,常见的还有葡萄干、核桃、花生、酸奶。这时,老师的主要任务是替孩子打开盖得紧绷绷的塑料盒,有时,还要把大块的三明治或奶酪切小。

当孩子们眉开眼笑地吃起来时,老师也把自己带来的午饭盒打开,和孩子们一起坐在小桌旁边吃边聊。孩子们也常常谈论自己或别人吃的东西,说自己妈妈做的东西好吃或不好吃。谈话也不乏饭桌之外的话题。孩子们边吃边聊,声音不高,颇有成人工作午餐的气氛。

一顿饭约需40分钟或稍长。先吃完的孩子把自己的餐具收好,把没吃完的东西重新放回饭盒里盖好,自己放回小格子里,晚上带回家。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

一、美国幼儿园教室布置的指导思想

美国幼儿园教育极重视幼儿园的教室布置,这是同美国幼儿园和教育观分不开的。美国幼儿教育的主要观点是:

1.幼儿必须利用各种感官,通过与环境的直接作用进行学习。

2.幼儿教师必须鼓励幼儿积极地与环境中的物体、材料和人进行相互作用。

3.幼儿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适合年龄发展和个体发展的课程。

由此,美国幼儿园将教室的布置视为一种策略,认为教室的布置能为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儿童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美国幼儿园的教室布置

(一)教室的布置

美国幼儿园的教室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个不同的学习领域:积木角、家庭角,桌面玩具角,艺术角,沙和水(科学角),图书角。

这些领域也可用来进行集体活动。如音乐和运动活动、讲故事和班级会议等。

最近,有的幼儿园还增加了计算机和烹调角。

(二)教室布置的策略

1.各个领域用不同的家具分隔开来。这样便于儿童清楚地选择活动区。与此同时,教师可纵观全局,心中有数。

2.热闹的地方和安静的地方被分隔开。

3.交通要道被标示出来,用来减少注意力的分散。

4.材料是摆在矮的架了上的,这样儿童能够轻易地拿到它们。架子上有标签,干净、不杂乱,这样材料就很容易被看见,被选择,被取放。

5.同样的材料放在一起,这样在可以教孩子分类,并把东西按序摆放。

6.每一个领域的材料都很多,以满足不同儿童的不同需要。

7.不同的材料发展不同的感官,提供不同经验。

三、美国幼儿园教室布置的作用

美国幼儿园教室的布置对儿童发展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各个具体的活动区域可以促使幼儿学习特定的知识,发展特定的技能,培养社会性的个性。

积木角:

把积木放在卡车里,然后把它们打倒,让幼儿了解大小、重量和数概念。(数学和科学)

讨论在哪儿放下一个大积木,让幼儿表达思想并学会和同伴合作。(语言和社会性技巧)

试着将一个大积木放在另一个的上面,让幼儿学会控制和协调肌肉。(身体协调性)

家庭角:

学会穿衣服,让幼儿使用他们的小肌肉技巧。(自我帮助,眼手协调)

假装成人,让幼儿了解角色在社会中的活动。(生活技巧)

把盘子和杯子分开,让幼儿分类活动。(数学)

桌面玩具角:

盒子里有一些几何体的模子,把一些不同的几何体放进盒子里。(眼手协调,空间思维)

完成一个迷宫,让幼儿完成一个任务。(学习习惯,自尊)

把相同的图形放在一起,让幼儿配对和分类。(数学)

艺术角:

玩橡皮泥,让幼儿了解材料的变化。(科学)

为了完成一个任务,把纸、剪刀和胶水放在一起,让幼儿计划和实现一个任务。(学习习惯、独立)

画一个人,让幼儿使用象征。(眼手协调,抽象)

沙和水:

让船沉下去,让幼儿认识到原因和结果。(科学和逻辑思维)

和其他儿童一起活动,让幼儿和其他儿童相处。(社会技巧)

灌水(不是洒水)让幼儿使用他们的小手肌肉。(身体协调)

图书角:

从头到尾地翻书,让幼儿从左到右读书。(学习习惯)

听一故事,让幼儿热爱书和发展阅读的兴趣。(阅读技巧)

谈论在书中发生的事情,让幼儿记住细节并表达思想。(语言发展)

(二)所有的活动区都能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发展幼的儿独立性,培养他们的注意力,发展他们的技能技巧。

1.培养幼儿的信任感,布置合理的教室使儿童对教室产生信任感。

(1)各活动区的玩具架摆放整齐,分类清楚,幼儿很容易就能找到所需的物品,不会为找不到所需的物品感到不安。

(2)幼儿的美术作品贴在艺术角,与他们的水平视线的高度一致,这会使幼儿感到他们的作品受到重视。

(3)教室的图书角温馨舒适,使他们能坐下来阅读或休息。

(4)各活动区的材料足够,以减少幼儿之间的争吵。

(5)幼儿三三两两地在一个活动区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学会如何相处,彼此信任。

2.发展幼儿的独立性:培养幼儿作出选择的能力,发现他们自己的兴趣,发展个性。

(1)布置合理、划分清楚的活动区域能帮助幼儿作出选择,即决定在哪个区域活动。

(2)玩具架上摆放的物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够引发幼儿的兴趣。

(3)高度合适,使他们能独自取放玩具,独立使用,不需要依赖成人的帮助。

(4)当活动结束后,幼儿需要独立收拾自己玩过的玩具,他们会为自己能够独立收拾而感到自豪。

3.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培养幼儿专心使用各种物品和进行各种活动。

(1)划分清楚的活动区不会使幼儿的注意力被其他区域的活动所分散,能使幼儿相对集中地专注于手头的活动。

(2)家具的使用(用来分隔各个活动区)能阻止幼儿东张西望,而集中于自己的活动。

(3)安静的区域和吵闹的区域被分隔得较远,这使得安静的区域不受吵闹的区域所影响。

(4)足够的、有趣的玩具材料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不致被其它活动所干扰。

4.发展幼儿的技能、技巧:发展幼儿的数学技能、阅读和写作技能、社会技巧。

(1)通过使用不同的材料,幼儿可以学到分类和搭配。如摆出两个同种物品会使幼儿学会把类似的物品搭配起来。

(2)图书角的活动能培养幼儿安静读书的能力。

(3)家庭角和桌面玩具角的活动能帮助幼儿发展眼手协调的能力,发展他们的阅读技巧。

(4)每个活动区幼儿交往活动能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他们的社会技巧。

蒙台梭利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以科学的方法为根本的教育,是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及潜能开发的优秀教育模式,主要特点如下:

1、以儿童为中心

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

蒙台梭利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教学,主张由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育,让儿童自发的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

0-6岁的幼儿在特定的时期会出现特定的喜好倾向,若顺着敏感期学习该特性即可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导师的角色

一般称蒙氏教师为启导员,他必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于孩子发展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孩子适时、适性地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

蒙氏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透过环境的设计、教具的操作,,使孩子一步步建构完善的人格。

6、尊重孩子的成长步调

蒙氏教育要求教师根据儿童发展的进程,对不同特点的儿童进行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式的教育。

7、混龄教育

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可使较小的孩子有不同年龄层的模仿对象,而较大的孩子则可以从帮助年幼的儿童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

蒙台梭利教具非常丰富,但这些教具并非是教师用来教学的工具,而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透过这些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屏除单一奖惩制度

蒙氏教学尊重儿童,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式的教学成果

蒙氏教育尊重孩子内在需求,让孩子适时、适性的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形式,彰显出孩子内在的心智发展水平。

潜能开发教育理念的幼儿园特征


一、什么是能力?

能力是指能够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由能力的定义我们看到:能力是高效率,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较多的工作,做成较多的事情;能力是心理特征,他决定于人们的心理功能。能力开发应该从人们的心理着手。

二、决定“能力”的因素

决定能力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所谓先天因素主要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大脑的生理组织结构和基础运作程序,主要决定于遗传因素。

所谓后天因素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后天的学习、实践以及科学的训练对大脑协调性和目标专注度的影响和提升。

三、决定“能力提升”的因素

决定能力提升的因素是后天因素,而不是先天因素。

这是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就人的先天能力而言,只有3%的人是高能力和3%的人是低能力,其余94%的人是不相上下的。先天因素既然是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而且又是大家的水平不相上下的,所以,就能力开发而言,关注它没有意义。

先天能力大家都差不多,而且又不可改变,那么为什么实际上人们的能力又的确有着较大的差别呢?这是因为,人们对后天能力的开发程度差距很大,是后天能力开发程度的差距造成了人们能力的差距

比如说,不经常游泳的人比经常游泳的人游泳的能力就要差很多,而经常游泳的人又比那些经过教练指导的人游泳的能力又要差很多。这个简单的例子就说明,人们的能力差别是后天开发程度的差别。

所以,我们说,决定能力提升的因素是后天因素,而不是先天因素。获得高能力的着眼点是积极的后天开发,而不能听天由命。

四、如何开发潜能?

1、能力的本质

要懂得如何开发潜能,必须要明白能力是什么?能力的本质是什么?

从上面普通心理学对能力定义我们知道了:能力是高效率,是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较多的工作,做成较多的事情;能力是心理特征,他决定于人们的心理功能。但仅仅在这个认识水平上,对于如何去开发人的潜能还是不够的,要开发潜能就得搞清楚能力的本质是什么。

所谓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就是大脑皮层活动的协调性和目标专注度。

所谓协调,是指大脑皮层各个兴奋区域张弛有序、张弛有度、转换灵活、配合默契。

所谓目标专注度,是指在某一时段或某一时期大脑皮层的活动与确立的目标的吻合程度。

例如,上课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充分地集中在老师的讲解上,那么,就是先天素质再好的孩子也学不到老师教的东西。反之亦然。

再如,考试的时候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学生的注意力无法充分地集中到考试上,那么,就是平时学的再好也很难把它们发挥出来。反之亦然。

以上两例就涉及到目标专注度的问题。目标是听好课、是考好试,但是有没有办法保证注意力听自己的话,跟着目标走,与目标相吻合。

如果人的注意力是随意的、是可控的,那就简单了,那就不会有人注意力不集中了。有谁故意在上课的时候开小差呢?又有谁在考试的时候愿意精力不集中呢?然而,人的注意力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控制,事实上人的注意力很不好控制,因为它涉及到人们的潜意识。所以,才会有学生在考试时由于紧张而发挥失常;所以,才会有人在当众讲话时大脑一片空白;所以,才会有射击运动员在奥运会上把自己的子弹打到人家的靶子上……。

所有这些都涉及到大脑皮层活动的协调性,都涉及到大脑皮层各个兴奋区域活动的张弛有序、张弛有度、转换灵活、配合默契。

我们再来举个形象的例子,伸出我们的胳膊,如果想使我们的胳膊伸缩自如,大臂前面的二头肌和后面的三头肌必须非常协调地交替绷紧和放松,如果两块肌肉不协调,同时绷紧或放松,那它就会处于僵硬或瘫软的状态,无法发挥其功能。

意识活动的不协调与胳膊活动的不协调其道理是一样的,都会因为内耗太大而造成能力的大幅消减甚至丧失。当众讲话时大脑的空白,考试时的紧张甚至晕场都说明了这一点。他们什么都没做反而累的不行了,他们因为累的不是地方而什么都做不出来。

胳膊的不协调比较直观,很容易被察觉和理解;意识的不协调,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然而,它并不能因为人们的忽视而消失,它是客观存在的,就像空气和磁场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存在,而且还至关重要。它在偷偷的束缚着学生的能力,它在不知不觉中遏制学生的成绩。

2、潜能开发

认识了能力的本质,就明确了潜能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所谓潜能开发,顾名思义就是要把人们本身能够有的但目前还没有的能力开发出来。就是通过科学、专业和系统的指导和训练,消除潜意识中有碍于集中目标注意力的负面情结,建立潜意识中有利于强化目标注意力的正面情结,提高大脑皮层活动的协调性,实现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较高的目标专注度的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