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台湾与内地亲子教育的差异,内地的亲子教育依然还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内地的父母给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有限的时间中,通常又出现比较紧张的气氛。因此,我们无法表达对彼此有意义的感受。

台湾与内地亲子教育的差异

内地的亲子教育依然还停留在知识和技能上。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讲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大陆的父母给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在有限的时间中,通常又出现比较紧张的气氛。因此,我们无法表达对彼此有意义的感受。台湾的亲子教育开始向欧美靠拢,通过游戏、通过活动、通过一块完成一件事情,建立彼此的信赖度。亲子教育在台湾已经变成感性,而不是知识性和系统性。

内地亲子教育的缺点

内地经常会请一些专家做讲座,安排一系列的说明或图案展示,但却不能搞成互动式的,这样的讲座对孩子来讲是没有意义的。所谓“亲子”,应该是让父母学会亲近孩子的途径。父母听专家讲座,而尊敬的主角孩子没有来。这就不会有好效果。赵先生在台湾举办活动时通常邀请父母和孩子一块来。内地现在的亲子活动还停留在形式上。今后应注意父母应与孩子多加入更多的活动,真正介入完成一件事,比如台湾曾举办过拼图大赛,国内也举办过“亲手做”的活动。

台湾的肯定育子法

台湾的做法是爸爸妈妈多肯定孩子。肯定是爸爸妈妈让孩子成为真正的主角。孩子做,爸爸妈妈在旁边做他的助手。给孩子翅膀,但是不要限制一定的高度。在大陆让赵先生感受比较深的是爸爸妈妈还在多教育孩子。教育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把爸爸妈妈的“对”及“判断”灌输给孩子。

尊重孩子

“来,你需要老爸给你什么?”当孩子自己能够扮演主角,父母教育孩子的目的就真正达到了。但在内地,父母对孩子有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批评、太多的教育。不管孩子能否接受、是否喜欢,“啪”就压给孩子了。如:有一个妈妈早晚送接幼儿园的孩子时,孩子都“哇哇”地哭。但她还是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因为“孩子开始学认字了,开始学唱歌了,开始学算术了,开始学习人际关系了……”可是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对这个孩子来讲,她可能还不太喜欢,那么,这位母亲认为孩子应该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就是一种压迫。台湾这些年来,学会了尊重孩子。如果孩子能接受的,她能够去肯定的,她愿意去吸收的,她愿意去重复的,这个事情对孩子才是有意义的事情。

现在欧美的一些父母喜欢把子女送到中国来学习。他们领养子女时最喜欢的是亚洲子女,因为亚洲子女的孝顺是目前欧美所欠缺的。可是,我们亚洲人也有欠缺,我们欠缺的是尊重。对于孩子从小就给予她以人格的尊重。因此,孩子容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大陆的父母过多的爱给予孩子,但是没有建立原则。把很多论断强加给孩子,很少尝试与孩子“沟通”。

树立原则

1、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认识到,我们为了谋生,花了很多时间在学校里,可我们从来没有花多少时间去学习做标准的或称职的父母。

2、建立一个不批评、不抱怨的包容的生活环境。

3、让孩子对自己充满肯定。这一点非常重要。父母要学会如何用小事来肯定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在家非常乐意扫地、抹桌子,可是不小心打破了一个杯子,那么家长是要肯定她抹桌子?还是要说她打破杯子?如果肯定了孩子抹桌子,她会对自己说:下回我要更小心。如果批评她打破杯子,也许她以后再也不愿意帮你做家务。

多些皮肤接触

内地的父母对孩子的亲密接触比较少,因此应经常拍拍孩子、搂搂孩子、抱抱孩子。大约从13岁开始,由于性的内分泌变多,孩子会变得羞涩,这一时期父母尤其要注意用爱来化解,多与孩子进行皮肤接触,这样她才不会在外面寻求对异性等不当的鼓励。有问题的家庭往往欠缺两种:一是时间,当父母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她必定会寻求外在的认同。实际上外面的认同非常容易,只要把早饭钱交给别人,别人就认同我;只要讲脏话,就认同我;只要跟你干坏事,你就认同我……二是尊重,13、14岁的孩子还不了解人类的危险事,孩子在家里得不到足够的尊重的话,她会寻求外在的亲密。父母要在适当的时候,搂搂她,拍拍她。当孩子知道了被尊重后,基本上在外面不会犯多大的错。她敢于把今天发生的事告诉你:“老妈,今天有个男生搂了我一下。”如果你“啊”大叫,然后大加训斥,那么下回就别再想听到真话。

精选阅读

家长在家同样能教育孩子


“如果从孩子出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那么就已经晚了两天。”这样的育儿观念,正引领着很多父母从孩子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进行漫长的育儿教育。一批早教机构应运而生,一群年轻的爸爸妈妈怀抱着几个月大的宝宝早早走进早教机构,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正在兴起的早教行业缺乏必要监管,良莠不齐。教育专家指出,家长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应该亲自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不一定非要到培训机构。

读者反映

给孩子报了早教班却心存困惑

市民魏女士是一名大学辅导员,年薪两万元。前不久,听说周围不少朋友给孩子报了专业化的早教班,虽然她对早教班一直“很懵懂”,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她利用暑期,带着15个月大的儿子走访了石市一家又一家的早教机构,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试听,经过精挑细选,最后选中了石市一家据称是世界连锁品牌的早教机构,以10047.5元/100个课时(注:一个课时55分钟)的价格给儿子报了名。

“这个价儿还是店庆价,要不然更贵!”魏女士说,她最早接触早教机构,是在怀孕期间,当时她听了不少关于怀孕、分娩的讲座,讲师都会建议家长给孩子报早教班,说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发展。后来,她发现不少年轻家长痴迷给孩子报早教班,还常听周围的朋友说“谁谁给孩子报了早教班,早教班如何如何好……”

“早教班为何这么贵,竟然比大学学费还贵?孩子上早教班真的能更好地发展?”如今,魏女士每周都会陪着儿子定点“上课”,但她依然心存困惑。

记者调查

报个专业早教班,动辄上万元

据了解,目前石市早教机构有3种模式:母婴医院开办的育儿班、幼儿园为抢夺生源开办的早教班、专业化的早教机构。记者调查发现,最受家长青睐的还是专业化的早教机构,这种早教机构多以加盟形式运营,为一些国际、国内知名的连锁品牌,当然,也包括本地化的品牌。但无一例外的是,价格不菲。

8月18日,记者随机走访了省会七家专业化的早教机构,发现这类早教机构都会让家长选择“课时包”,一般而言,一套早教课程从24课时到120课时不等,每个课时为45分钟到1个小时,收费则在数千元到万余元不等。

以石市一家国内连锁早教机构为例,一名6个月大的宝宝接受早教培训至2岁左右,一套96课时的课程价格为9000多元。平均算下来,一次45分钟的课程收费约为100元。而石市的一些国外连锁早教机构的价格则更为昂贵,一套96课时的早教课程收费为1万元至1.2万元不等,平均下来每个课时约100元至120元。此外,在收取课时费的同时,这些早教机构还会收取100元至360元不等的会员注册费,以及体能测验费和材料费等。

硬件设施堪称完美老师资质却难保证

专业化早教班收费如此高昂,那么它们的师资质量、教学环境能否保证?记者调查发现,这类专业化早教机构大多设在市中心的高档写字楼内或一些高档住宅区附近,环境布置十分温馨,有成套的游乐设施,并配有专门的学习室、母婴室等,硬件设施堪称完美。

“我们的授课老师都要经过严格挑选,学历都在本科以上,英语六级或专业八级。此外,他们还要经过总部培训,培训3个月或6个月,合格者才能上岗。”一些早教机构的接待顾问介绍说,他们是连锁机构,教案都是经过国内或世界专业研发队伍研发的。虽然中国目前对早教机构教案没有统一规定,但他们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绝对超前。

然而,一位业内人士则告诉记者,目前早教方面唯一获得国家认可的只有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证,可石市大部分早教机构的教师,一般只持有幼师资格证,或教师资格证。虽然上岗前该机构会为授课老师提供相关培训,但这些培训都没有统一的考核规范,很难保证教师的从业素质和能力。

此外,据了解,我国尚未设置0-3岁亲子教育专业,只有少数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延伸到婴幼儿的早期教育领域。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只专注3-6岁的幼儿教育,有关0至3岁的教育研究并不多。

准入门槛低,只需办张工商营业执照

记者走访时还发现,这些专业化早教机构多数只有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经营范围也只是“教育咨询”“教育培训”等服务内容,并没有获得从教育部门取得的任何教育资质。

对此,一家世界连锁品牌早教机构的管理者无奈地说,她最初经营这家早教机构时,就遇到这一“尴尬”,去教育部门申请办理教育资质,却被告知“0-3岁的婴幼儿教育不归教育部门管”。此后她找了一圈,只在工商部门办了一张经营范围为“教育咨询”的营业执照。“我认为,早教就是针对0—3岁婴幼儿进行的开发其潜能的教育,应该属于教育部门的管辖范围。”她说,专业化早教机构无法从教育部门取得教育资质的现状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

她还介绍说,目前石家庄早教市场正处于逐步发展时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和认可它。但由于缺乏行业监管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导致这一行业准入门槛很低,一些人为了盈利,租了几间办公室,招了几名幼教老师,就开始大张旗鼓地宣称做早教,这样对该行业发展和孩子的早期教育,是极为不利的。

各方声音

家长:

效果不像宣传得那么神

8月19日,记者随机采访了5位年轻的家长,他们都已经或正考虑给孩子报早教班。对于报班的目的,家长们无一例外地表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或者“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一些家长甚至还直言不讳地说,他们就是被早教机构的宣传册所吸引,上面说能“开启智力”、“激发潜能”、“培养宝宝社交能力和自信心”……然而,对于早教班的效果,多数家长表示不像宣传得那么神。

早教机构:

别想着只为了孩子考高分

石市一家世界连锁早教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孩子0—3岁脑神经发育最为迅速,相当于成人的60%,3岁时,大脑尺寸已相当于成人的80%,让孩子上早教班很关键。她发现,不少家长为孩子报早教班,就是单纯地想要开发孩子智力,为孩子考高分做准备,这样想是错误的,因为专业化的早教短期内是看不到效果的。

专家观点

家长在家同样能教育孩子

那么,0—3岁的婴幼儿是否需要早期教育?家长该如何选择早教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龚蓉认为,家长存在一种教育误区,认为只有让孩子坐在教室或到某个机构上课,才算是在接受教育。这种错误的想法才导致不少家长盲目跟风,痴迷给孩子报早教班。

龚蓉说,其实,宝宝从一出生起,就开始接受家长无意识的早教,家长轻抚宝宝、哼歌或带着宝宝做游戏等,都是在无意识地培养孩子身体、运动、情感、认知等各方面的能力。在她看来,专业化的早教机构提供的是一种教育服务,它在开发宝宝各项潜能的同时,更多的是教授家长该如何更好地培养宝宝。如果家长有一定的育儿经验,那就大可不必盲目跟风,给孩子报早教班,因为自己在家就能教育孩子,家长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龚蓉说,如果家长想给孩子报早教班,就不要抱着给孩子报了早教班就等于赢在了起点的目的。因为有很多孩子在3岁以前,父母很重视开发孩子的智力和潜能,在智力测查中孩子能得高分,可上小学后,孩子的超常性就没有了,甚至还出现不少问题。

在目前早教行业缺乏必要的监管的情况下,家长选择早教机构时,一定要更加慎重。

陈慧琳分享亲子教育经验


日前,怀孕四个月的星妈陈慧琳出席国际知名腕表品牌的新品发布会,会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大谈育儿经。陈慧琳表示,让她最头疼的其中一件事就是给小孩喂饭,哄他吃饭,她会不时亲自下厨给儿子做各种食物,“每当他一大口一大口吃着我做给他的食物,很快吃光光还想继续吃,这一刻真的很有满足感很幸福。”

零食只是偶尔作为奖励

陈慧琳透露,当她遇到儿子追着她要吃些可口的小糖果零食时,她不会经常满足他的要求,只会偶尔作为奖励给他吃一点零食。

注重亲子互动和基础教育

陈慧琳表示,她花费不少心思和儿子进行亲子互动。为了刺激儿子的脑部发育,她要想很多点子和儿子玩,还要保持每时每刻给他及时的表情和反应。对于早教问题,陈慧琳透露,她是当了妈妈之后才知道,原来一岁多的小孩就要开始计划早教。陈慧琳说,“后来知道香港的教育机构也提倡两岁小孩就要上幼儿班,让儿子试了一下,没想到儿子闹了三天就完全适应了,让我很惊喜。现在儿子还主动要求上学,课堂上的内容也学得很好。”

当被问及有没有带儿子去各种兴趣特长补习班时,陈慧琳表示,自己不太注重这些教育,她注重的是基础教育,让老师培养他不同方向的思维能力,还有培养优良的纪律,“在家他可能不会被强调要守纪律,在学校则不同。我亲眼看到他在学校的生活,坐过的凳子放回原位,书包放好,像小军人一样,很高兴他能做到这些。”

不强求儿子“有出息”

与香港不少的明星爸妈很在意小孩是否读名校不同,陈慧琳表示不会刻意安排孩子读名校。她透露自己也不是名校出身,认为小孩的资质高低一定程度是与生俱来,她不觉得她的小孩有做天才的资质,因此不会刻意让孩子读名校。陈慧琳称,“最重要是他的学习过程开心,就算平凡一点,不是优等生也没有关系的。我认为一个孩子有毅力有恒心,比当天才要重要得多。”

“幻想”在亲子教育中的应用


言言2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晚上,九点多了,本来该睡觉了,她忽然说要去外面买包子吃。其实,她是不饿的,纯属一时兴起。妈妈说:该睡觉了,吃什么包子呀?言言说:就吃,言言好饿!妈妈说:卖包子的阿姨下班回家了,明天一早我们就去买好不好。言言就哭起来。言言一哭,妈妈也开始烦躁,估计心里怪小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

眼看冲突将起,我走过去说:

“言言很想吃包子是吗?”

言言哭着猛点头。

“那我们一起包包子,好不好?”

言言一下高兴起来,大声说:“好!”

于是,我把言言抱上床,和妈妈、言言一起虚拟包包子,用被子和枕巾,揉啊揉,一个一个的包。包完了,言言吃一口,妈妈吃一口,我再吃一口。大家边包边吃,边吃边笑。

大约五六分钟后,言言开始打哈欠。妈妈说,言言该睡觉了。言言说:再吃三个就睡觉。果然,装模做样的“吃”了三个后,心满意足的睡觉去了。

其实,我当时所以这样做,不是自己的灵机一动,而是源于一本书的启发,书中介绍了一种技巧,叫做:“用幻想的方式满足孩子的愿望”。书中举例:

大卫:我要一个新望远镜。

爸爸:新望远镜?为什么?你现在这个不是挺好的吗?

大卫:(情绪激动地)那是小孩用的!

爸爸:对你这么大的孩子足够用了。

大卫:不。不够。我要二百倍的望远镜。

爸爸:(看出事态要发展到争吵,我决定换个方式)哦,你真的想要一个二百倍的望远镜。

大卫:对啊!那样我就可以看清陨石坑了。

爸爸:你想看清楚一些,是吗?

大卫:对了!

爸爸:你猜我怎么想?我希望能有足够的钱给你买那个望远镜。你喜欢天文,我希望能有钱给你买一个四百倍的望远镜。

大卫:六百倍的望远镜。

爸爸:八百倍的望远镜。

大卫:(开始兴奋起来)一千倍的望远镜!

爸爸:一个……一个……

大卫:(激动地)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如果你有足够的钱,你就给我买一个帕洛马山那种超级望远镜。

我们都笑了,我体会到了用不同的方式带来的前后不同的结果。尽管大卫知道我们说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但我很看重他想得到望远镜的渴望心情,他就会觉得很受安慰。

然而,在我最初读到的时候,并没有完全接受,还有不少的抵触。最大的疑点在于,对于孩子明显的不合理的要求,我们何不直接了当的拒绝?拒绝不正是帮助孩子建立规则的表现吗?对一个不合理的要求,我们这么回应,算不算“迁就”?

这些疑问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但是,随着时间的延伸,我的想法改变了。一方面亲子生活需要理性,规则自然也要建立;另一方面感性也很重要,重视和接纳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也很重要。直接的拒绝、严格的要求是底线,应该是在“非如此不可”的时候才用的,底线之上还有很大的空间。一味的理性,虽然符合逻辑,却不近人情。

我想言言再哭着要吃包子的时候,并不是真的期望马上吃到包子,她大概只是一种想法,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接纳。她若真的是饿得要吃或者馋得要吃,恐怕用幻想的方式不能满足她。这时候,如果我们按照纯理性的逻辑拒绝甚至指责孩子,虽然不能说“错”,但是却让孩子感到了冷漠和无趣。如果一个孩子经常感受到成人的冷漠、无趣、枯燥,孩子就很难再今后人际交往中缺乏包容、情趣和热情。这和缺乏规则一样危险。

想买高倍望远镜的大卫在知晓爸爸没有能力去买一个奢侈的高倍望远镜的同时,也了解了爸爸很想给他买,两者同样重要。没有大晚上的走出去为言言卖包子,却重视和回应了孩子的感受。这并没有破坏规则,又避免了冲突,更让孩子感受到了爱。这就是“幻想的妙用”。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方法和孩子年龄有关系,年龄越小越有效;另一方面,对于生活中非解决不可的实际问题,这个方法就不合时宜了。尽管如此,我依旧认为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方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与孩子相处的方式。

最实用的亲子性教育问答


实用亲子性问答一

(1)孩子指着父母的生殖器官问:"那是什么"时,该怎么说?

答:这样的问题往往令很多父母不知所措,在回答与不回答之间发生一场严肃的心理战争。但请你无论如何都别忘了,孩子此刻仍用期待的眼神,等候着你的答案。若你的小孩只是个学龄前的小朋友,你只要简单易懂地告诉他:"那叫'阴茎'即可。爸爸的尿会从那个地方流出来。"

(2)可不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

答:当然可以,和学龄前的小孩一起洗澡,也是一种性教育,因为通过亲子共浴,你可以教给孩子很多有关人体的知识。孩子长大到他不想和你一起洗澡,或者开始有些低触时,就是停止亲子共浴的时候了。

(3)我该将裸女画拿下来吗?

答:如果你把那一幅画当成是一种艺术品,我想就没有把它拿下来的必要,毕竟它只是很写实地画出真实的人体而已。更何况一幅挂了一段时间的名画,此时特意把它拿下,岂不是更奇怪?也许你可以通过这幅画教孩子如何欣赏人体艺术之美,甚至让它成为你们家的性教育题材。

实用亲子性问答二

(1)他会锨女孩的裙子,如何处理?

答:对一个学龄前的孩子而言,遮住的东西总是令他们最为好奇的--他们想知道裙子底下到底藏着什么宝贝?那与色情无关。这时候,聪明的你应该问他:"是不是很想知道姐姐的裙子里有什么?"或者问他:"你想知道什么?"当他说完他的想法之后,你不妨告诉他:"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地方不可以让别人看,除了爸爸妈妈帮你洗澡时可以看,其他人谁都不可以。如果有人看了你的小鸡鸡,一定要告诉爸妈。姐姐穿着裙子就是不让别人看的意思,你当然不能看了。"

(2)我的孩子很暴露,怎么办?

答:人本来就是光溜溜地来到这个世界,是人类的礼教要我们穿上衣服的。只要不把孩子没穿衣服当成可耻的事,这个问题就不会是问题了。在他了解了这个社会的规范之后,就不会再暴露了。

实用亲子性问答三

(1)模仿异性上厕所,正常吗?

答:没有关系的,小孩天生就是"好奇宝宝",对于他们从未尝试过的东西,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试一试。不用刻意阻止他,也不必加以责备。况且那种样子上厕所,他们自会感到不便,不必你谆谆叮咛,他们就会自己改正。

(2)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我的肚脐?

答:如果你觉得这也是问题的话,也许应该接受矫正的是你,不是孩子。你有权决定让或不让他玩。若你不喜欢,可直接告诉他:"我不要你玩我的肚脐",就如同不希望他玩你的眼睛一样,可以不假修饰地说出你的感觉。

(3)他看到狗交媾,如何是好?

答:你觉得那是一件可耻的事吗?假如你不这么认为,那么何妨以正常的心态看待它?你还可进一步让孩子从这样的体验中了解,狗是通过这样的方式繁衍后代的。你甚至可以告诉孩子,动物繁衍子孙的方法叫"受精",植物传宗接代的方式叫"传粉"。

实用亲子性问答四

(1)孩子为什么喜欢摸弟弟的小鸡鸡?

答:好奇是最主要的原因。每一个小朋友对别人的器官都很感兴趣,他们想摸摸、想看看。这时你不必过分地大惊小怪,可以用"转移"的方式,告诉他客厅里有他最喜欢的超人;或者直接问她,是不是很想了解弟弟的器官为什么和自己的不一样;或者问问她到底想知道什么?

(2)爸爸的鸡鸡为什么长毛?

答:平常我们不可能特地将性器官给孩子看,因此在孩子小时候,就该制造让他看自己性器官的机会。洗澡可能是最好的时机。当男孩看到和自己相似却又不太一样,且长着黑毛的阴茎时,一般都不会吓一跳,他们只会很好奇地注视它,然后问:"爸爸的小鸡鸡为什么……?""为什么长毛是不是?这是因为,那是很重要的地方啊!所以才有毛来保护它。就像我们的头,瞧!因为非常重要,所以先用硬硬的头骨来保护,然后再用头发保护它。""你的小鸡鸡当然也很重要,但是你还小,等你上中学时,也会变得跟爸爸一样。"如果问问题的是女儿,只要回答:"长大以后,不管是谁的小鸡鸡都会长毛,都会变大。"就可以了。

实用亲子性问答五

(1)我为什么没有小鸡鸡?

答:"所有的女孩都没有小鸡鸡,因为男孩子与女孩子生殖构造本来就不一样啊!女孩子因为将来要生小孩,所以需要子宫,不需要小鸡鸡。"

(2)爸爸为什么会长胡子?

答:"那是一个男孩子变成成人的一种象征。每一个男孩长到十四岁左右时,都会进入大人所说的'青春期',这个时候,胡子会从嘴巴四周长出来。"假如你够幽默,不妨让你的小宝贝摸摸你的胡子。

(3)妈妈为什么有奶子?

答:不管是男孩或女孩,乳房都具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特别是对男性而言,更是一份永久的向往与童年的美好回忆。在洗澡时,男孩最容易问:"妈妈的奶子为什么这么大?"回答这个问题并不难,而且也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女人的身体从出生以后,就已经具有为了生小孩而准备的各种构造的器官。例如,在肚子里有一个袋子,宝宝还没出生前就住在里面。此外,还有一条可以让宝宝出来的通道。宝宝出来了,可是他还不能吃普通的食物,必须喂他奶吃,这时妈妈的乳房(奶子)会膨胀,同时开始制造奶水。当然,现在妈妈还没有奶水,可是等肚子里的宝宝一出来,就会有奶水可以喂他吃,不过,也有人没有奶水,那么就要喂宝宝奶粉了。"

家长性教育答案如何恰到好处?


三四岁左右的孩子,开始会对自己的出处产生好奇,甚至经常追问:“我从哪里来的?”碰到类似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回答呢?我想大概不至于是“长大你就明白了”或“巫婆生的啦”,抑或“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吧”。如果你的答案真是如此,那可得改正了,因为此刻的他已需要你给他真实的答案,纵然他听不懂,也必须如实回答。

在此我想举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位母亲曾在儿子问她:“我从哪里来?”的时候,急切地把自己早已准备好的一套知识告诉儿子。结果儿子竟马上接口说:“隔壁小化说他是从XX搬来的,我是从哪里来的?”

性教育答案如何恰到好处?

这个故事也提醒父母在回答诸如“我从哪里来?”的疑惑时,一定要先明白孩子想知道的重点是什么,再一点一滴地随年龄而增添,避免操之过急,一口气说出一大堆孩子无法消化的理论。

在答复的技巧上,可以利用孩子易懂的字眼来形容,譬如:“妈妈身体内有一个通道,叫产道,每一个小宝宝都是通过他妈妈的产道出生的。那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地方,周围充满着液体,保护小宝宝。”

性教育答案如何恰到好处?

在回答爸爸妈妈结合、为什么会生下小宝宝的问题时,可以从“植物传粉”讲起。

孩子到了小学五六年级,说故事的方式已无法满足他。“据实以告”是这个年纪最好的性教育方式。

通常,女孩在十二岁到十四岁,男孩在十三岁到十五岁,就会出现生理上的变化。父母应该让女孩了解关于月经来潮的过程及其处理方法,让男孩知道勃起射精的真实原理,避免孩子事到临头措手不及或恐惧张皇。

亲子教育中的6个小技巧


一、给孩子一个选择

允许儿童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帮助他们成功的最佳途径之一。如果你让孩子感到她有选择去学芭蕾舞或是去练健美操的自由,她就会更卖力气地去做这两件事中她所选中的那件。

二、接受现在的他

如果你感兴趣的仅仅是你的孩子是否是全班最好的朗诵者,那么,你的期望就太过分了。每个孩子都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发展、成长的。把你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较会让他认为,如果他没能按某一特定标准去学习、做事的话,他就是一个失败者。

三、找找是否有隐藏在暗中的困难存在

你是否问过你的孩子为什么突然间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或不愿做家庭作业了吗?也许他会在你的询问下说出心里话——他被坏孩子欺负了,他不喜欢他的老师等等。如果孩子变得毫无动力了,通常他会有一个正当的理由。

四、解释你的理由

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孩子放弃钢琴教育,因为你很肯定这是对他有好处的,那么你会怎么做呢?无论你想怎么做,决不能冲你的孩子大喊大叫、声嘶力竭地训斥他。因为大叫后没几分钟,他就不再去听你在说些什么了。

五、重视赞扬的作用

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矢的。你仅仅说了句“干得不错”,他就会知道,你并没有真的注意到他和他的成就。

六、明智的奖赏

父母会许诺,如果孩子考试考得好,他就会得到一辆自行车;如果考得不好就什么也得不到。事实上,这样对待孩子是一种可怕的态度。建议各位父母不要给你的孩子许以大奖赏。

用NLP理解层次解读亲子教育


很多人的一生,都倍受孩提时代的影响。孩子的每一天,都值得我们去关注,让我们用正确的爱,对待我们的孩子。

一、NLP亲子教育的基础信念

1、孩子一生下来,便爱、信任及听从父母。

2、孩子再坏的行为都不是针对父母的。

3、家长对孩子付出的爱是没有其他任何东西可以代替的。

4、孩子在不断地努力学好,就算当他弄得最糟的时候也一样。

5、每一个孩子都具备使他拥有一个成功快乐人生所需的全部能力,家长只不过是帮他把这份能力释放出来。

6、孩子的智力和能力都很正常,虽然他没在乎家长在乎的事。

7、任何行为都不等于整个人。

8、总有更好的方法,只在于家长肯不肯去找。

9、家长是每个孩子成长结果的最大决定因素。

10、所有亲子关系的改善,必先来自家长的一些改变。

请家长谨记:欲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长必须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谈、行为和情绪表现有所不同。自己不准备改变,而只想去改变孩子的家长是不会成功。

二、家长对于身份的正确态度

在面对孩子时,家长应该用正确的态度来看待自己的身份:

1、家长不是超人,也不是完美的人,家长只是平常人。所以,家长需要承认自己:

会胜,也会败。

有心情好的时候,也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比一些人聪明,也比一些人蠢。

在一些事情上能力强,在另一些事情上能力弱。

不能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

不能永远没有错。

2、家长与孩子有相同的需要。因为家长与孩子都是人,所以:

家长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得到公平对待;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别人对他们和蔼、友善;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做得好的时候有人赞赏;孩子也是一样。

家长希望在做得不好时,有人谅解和鼓励;孩子也是一样。

当感到悲痛、烦恼、颓丧的时候,家长希望友人给予支持、安慰;孩子也是一样。

3、家长永远是孩子的家长,永远给孩子爱和支持。所以:

孩子成功,家长分享喜悦。

孩子快乐,家长觉得开心。

孩子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家长不断地予以鼓励和嘉许。

每次孩子倒下再爬起来,家长都给予支持。

4、家长用说话和行为来实现上面的道理,因此所说的与所做的一致:

在孩子面前,家长无须永远正确、成功、愉快。

家长不害怕对孩子承认错误。

面对孩子,家长无须隐藏内心的情绪。

家长也不用担心孩子会因此变得脆弱。

家长用自然、轻松的方式表现出他/她就是这样,便已足够去走过他们的人生旅途,孩子自然也会以真诚、自信和积极的态度去创造他们的人生。

三、亲子关系的十个基本要诀

(一)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

◎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件事的看法绝对一致,所以孩子看法与你的不同,没有什么奇怪。

◎孩子一定会有一些地方比你更好,而你的优点长处,孩子不会全部拥有。

◎每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则都不同。所以你不能要求孩子有完全与你一样的性格。

◎尊重别人的不同之处,别人才会尊重自己独特的地方。你能接受孩子的不同之处,他才会接受你对他的看法。

◎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事情,不能假定发生在另一个人身上也会有一样的结果。所以你的经验是孩子的参考,但并不一定保证是正确或可行的法则。

(二)一个人不能控制另一个人

◎一个人不能改变另外一个人。改变自己,孩子才会有可能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个人不能“教导”另外一个人。所以,没有“教”,只有“学'。因此,“教”孩子重要,使孩子“学”到了才更重要。

◎一个人不能要求别人放弃自己的一套信念去接受另外一套。孩子也有自己的一套。明白的他一套,从他的角度看,才最有机会接受你的意见。

(三)沟通的意义决定于对方的回应。

◎自己说什么不重要,对方听到什么才是重要。老是强调自己说的怎么正确没有用,孩子接收到的讯息对他来说是什么意思才重要。

◎用孩子听得明白,能够接受的语言对他说话会有最大的效果。

◎说话有没有效果由讲者控制,由听者决定。孩子的反应告诉你说的话没有效果,你可以改变说话的文字和方式去控制效果。

◎改变说的方法,才有机会改变听的效果。没有效果的说法,越说孩子会越不接受,效果越差。

(四)孩子是跟随家长的行为和情绪而学习,而不是家长的指令。

◎家长处理一件事的行为模式,孩子看到了,下次也会跟着做。

◎孩子看到家长面对一个情况时产生的反应,便会认定那是正确的。并且在自己面对同样的事情时会做出同样的反应。

◎言语或文字本身不能在孩子身体和脑子里产生有学习效果的行为或情绪反应。所以教导式的训导效果不大。

◎家长的指令,若用孩子不懂的语言模式发出,会使孩子难以跟随。要先想一想孩子会不会不明白,修正了才开口。

(五)所有行为必有其正面动机。

◎每个人都要为满足自己内心的一些需要而做事。孩子的所有行为都有其正面的意义,但他不懂得也不能说出来。

◎家长需要把孩子的行为和动机分开。孩子行为的本质有错或效果不好,我们应加以否定,但孩子总是不断地企图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我们必须肯定他这样的动机。

◎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加以肯定,在引导孩子去另找更有效的做法,这是最容易使孩子接受你的途径。

◎情绪和动机都没有错,只是所选用的做法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情绪给孩子力量或方向,动机维持孩子想提升的心,帮助孩子找出有效的做法,是家长的责任。

(六)有更好的方法,每个人都会追随。

◎人拒绝改变是因为未曾找到更好的方法。孩子必须自己明白那是更有效的方法,他才会接受,因而改变。

◎让一个人认识到另一个方法能使他得到更多,而付出的代价更少,这个人自然采用那个方法。孩子就像每一个人,不断地在这点上努力。

◎提供更好的方法是帮助,即是给对方更多的选择;指定必须用某个方法,却是企图操纵对方。所有人都欢迎帮助,抗拒操纵。你的孩子也欢迎你的帮助,但会抗拒你的操纵。

(七)凡事总有至少三个解决方法。

◎至今未成功,只是说至今用过的方法尚未得到预期的效果。对孩子必须坚持效果,而不是坚持方法。

◎只有相信尚有未知的有效方法,才会有机会找到它和使事情改变。

◎对一件事我们知道的办法越多,我们做起来的把握就越大;对孩子也一样,你的选择越多,你的孩子达到你想要的结果的几率就越大。

(八)成长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孩子尝试各种不同的做法,是想去找出其中最好的一个。

◎孩子从发生的事情中学习,使他懂得处理将来遇到的同样事情。

◎孩子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才能知道哪一个是最好的。

◎孩子的生活中充满好奇,正是为了学习如何掌握得更多。

(九)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替代孩子成长。

◎任何替代孩子成长的企图,最终都会在孩子的身上做成负面效应。孩子学不到,会依赖和缺乏自信。

◎家长代孩子做孩子该做的事情,不会得到孩子的尊敬。爱依赖的孩子会对父母抱怨及挑剔。

◎鼓励和引导孩子做自己的事,是最有效帮助孩子成长的方法。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的有能力和可以照顾自己。

◎孩子的自发性、积极态度、自律,都与这点有关,因为这些都需要从“自己做自己事”中培养出来

(十)“爱”不可以作为筹码

◎家长对孩子的爱应凌驾一切事情,这份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大信心及活力的源泉。因此孩子必须对这份爱没有任何的怀疑。

◎这份爱若在家长的语言中表现出带有条件的话,孩子会对亲子关系的崇高度有所怀疑。因为这份爱,正是亲子关系的基础和支柱。

◎这份爱若因为孩子做的某些事失去的话,孩子会渐渐变得不在乎它,也就是不在乎这份亲子关系。因此,不要什么事都把它拿出来做条件。

◎家长若对孩子开出条件,把这份爱作为筹码,孩子他日也会把对家长的爱最为筹码。今天的社会中,很多亲子关系完全破碎,便是这个原因。

小贴士:NLP是神经语言程序学(Neuro-LinguisticProgramming)的英文缩写。在香港,也有意译为身心语法程式学的。

N(Neuro)指的是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和思维过程。

L(Linguistic)是指语言,更准确点说,是指从感觉信号的输入到构成意思的过程。

P(Programming)是指为产生某种后果而要执行的一套具体指令。即指我们思维上及行为上的习惯,就如同电脑中的程式,可以透过更新软件而改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