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启蒙的3个任务

任务1:建立数概念

1.口头数数

孩子过了1岁,很多妈妈就开始教他数“1、2、3……”这种简单的模仿与记忆,是孩子理解数字的基础。

2.给物说数

在口头数数的基础上,建立数与物之间的一对一的联系,做到口手一致地点数。当孩子边点数实物边正确说出数词时,他的手、眼、口、脑需要协同一致活动。

3.按物取数

即按一定的数目拿出同样多的物体。这是对数概念的实际运用。它首先要求孩子能记住所要求取物的数目,然后按数目取出相应的物体。

4.掌握数概念

在数数过程中,孩子掌握了个位数的数列规则,慢慢体会,归纳推理,逐渐运用这种规则来进行信息加工和计数,如发现了数字的排序规则,而自然会数11、12、13……19。

最初的加法与减法也起源于数数。比如,孩子有时候在数数时不再从1数起。如果给他们两堆糖果,告诉他们其中一堆有3个,问他们加上另一堆一共多少,他们就能从3开始数起,一直到把另一堆数完。一段时间以后,他们还能举一反三,通过倒着数数看拿走几个之后还剩几个。这就是萌芽状态的加法与减法。

TIPS:

数概念,包括理解——

*数的实际意义,如3是指三个物体;

*数的顺序,如2在3之前,3在2之后,2比3小,3比2大;

*数的组成,如3是1+1+1、1+2、2+1组成的。

任务2:认识与体验数、量、形、空

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由数、量、形、空构成的,这四个概念也是数学的一部分。

TIPS:

数——唱数、点数,认读数字,理解数、量的概念,数与量的对应、集合等。

量——理解等于、多少、长短、高低、粗细、厚薄等量的概念,初步形成比较、分类、排序等概念。

形——认识基本的图形及其特征。

空——了解左右、上下、前后,今天、明天、昨天等基本时空概念。

1.认识数与量的传递关系

孩子在玩套桶这类玩具时会发现,第一个桶比第二个大,第二个比第三个大,那第一个肯定比第三个大。这就是数学上很重要的数量传递关系。家长可以有意识让孩子通过游戏和操作去体验、注意到这种现象,并尝试推理与判断这种数量关系。

2.建立图形守恒的概念

很多孩子看到等边三角形,能认出这是三角形,但看到钝角三角形,可能就认不出来了。这就需要让孩子接触各种各样的三角形,他才能慢慢抽象出三角形的概念,建立图形守恒。

3.认识时间、空间的相对性

站成一个竖行的3个人,第二个人在第三个人的前面,但相对于第一个人,第二个人又是在他的后面。大一些的孩子就会发现这很有意思,而小一点的孩子往往只能以自己为中心,来分辨方位。随着思维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孩子才会理解这种相对性。

任务3:建立数学思维

在数学启蒙中,孩子掌握某些具体的数学知识只是一种表面的现象,发展的实质在于思维结构是否发生了改变。

学习数学可以锻炼孩子思维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并且,数学从思维的角度来说,它更在于孩子要有积极的思维热情,能从不同角度探索解决问题,

体验到数学思维的乐趣,这才是孩子所需要得到的最重要的能力品质。所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孩子终身发展受益的关键所在。

数学启蒙的3个方法

方法1:从生活中学习

数学是抽象的,如果不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孩子很难理解。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数学启蒙。吃饭时,边摆餐具边说:“每人一双筷子,一个碗。”孩子会获得量词的概念;晾衣服时说:“爸爸的衣服大,宝宝的衣服小。”孩子有了大小的初步概念。家中的电话号码、门牌号、日历等都是数字的展现,孩子看在眼里,也会默默地吸收。

方法2: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在数学教育里,我们必须强调行动的角色,特别是幼儿,操作实物对了解数学是不可缺少的。”孩子只有通过动手操作才能建构数学的概念。孩子去触摸、感觉、探索,有了亲身尝试后,就能将抽象符号概念化,成为有意义的学习。比如1+2=3中,1、2、3等数字对孩子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但如果分别拿出1块和2块巧克力,让他摸到,并将它们数一数,看到这些巧克力如何变成了3个,那么他就能清楚并真正了解1+2=3的意义了。孩子数数也不能单凭口头数,必须要有相对应的物体排列、口念数词和手点物体三方面同时进行。

方法3:按照年龄发展特点学习

孩子学习数学,主要通过四个阶段,即实物操作——语言表达——图像把握——符号把握,从而建立数学的知识结构。

0-1岁

1岁前的宝宝看似还不可能接触到数学,但他们此时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父母可以培养宝宝的手指精细动作,为以后动手操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6个月以后教宝宝用手指着物体说出名称,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等,都可以建立手脑协调。喂奶时告诉宝宝:“这是一瓶奶,宝宝要一口一口地喝。”这就是最初的数学经验。

亲子数学游戏:

1.被动手指操

妈妈边说儿歌边做动作,按摩宝宝的手指,将语言、动作和数字结合在一起。

儿歌

一只手,五指头;

大拇指,二拇弟;

中指楼,四兄弟;

十妞妞,五小弟。

2.拿积木

在宝宝面前放三块积木,妈妈先取一块,说:“我取第一块。”然后试着让宝宝取,宝宝拿起来了,妈妈再说:“宝宝取第二块。”妈妈再取再说:“我又取第三块。”

1-2岁

这一阶段可以通过学说跟数字有关的儿歌,玩串珠、套桶、搭积木等玩具来感知数。父母也可以教孩子数数了,但不能操之过急,孩子能跟着说就可以。

亲子数学游戏:

1.摆摆齐

拿三个相同的物品,比如三个橘子,让宝宝横排摆放整齐,并从左向右逐一点数:“1、2、3,这是三个橘子。”

2.比比高

宝宝和妈妈比比高,妈妈高,宝宝矮;宝宝和爸爸比比高,爸爸高,宝宝矮;妈妈和爸爸比比高,爸爸高,妈妈矮。让宝宝认识高和矮。

2-3岁

2岁后,孩子身体迅速发育,自我意识开始建立,总是表现出我会做、我能做,这期间记忆和思维都在直接与事物的接触中进行,思维存在于动作之中。这一时期的数学启蒙,以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为主,同时通过儿歌、数数等,进一步加深对数的认识,并通过动手操作的游戏建立比较、分类、排序等基本心理运算结构。

亲子数学游戏:

1.数数歌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好,口语训练和手指动作同时进行。

我的一双手

妈妈有,宝宝有,我们都有一双手,

左一只,右一只,每只都有五指头。

大拇哥翘一翘,二拇哥勾一勾,

伸出双手拍一拍,攥起拳头高高举。

2.数字卡

用带有数字的卡片和宝宝进行互动识数游戏。妈妈随机取一张数字卡,宝宝说出上面的数字;再换宝宝举卡,让妈妈说。

有研究表明,3岁半左右的孩子才会对数量比较敏感;蒙台梭利也发现,孩子在4岁左右出现“数学敏感期”,会对数学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的兴趣。因此,3岁之后就迎来了数学教育的大好时机,但如果3岁前的数学启蒙进行得比较好,就会对孩子的数学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

宝宝的数学启蒙教育如何开始?


宝宝数学涵盖的层面有哪些?

数的概念

数数、认写数字、唱数、一对一的对应。

量的概念

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面积、体积、容积、单位、时间、快慢。

图形空间概念

基本平面图形、基本立体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

逻辑关系概念

相关位置、分类、部分与全体、前后顺序。

教宝宝学习需注意哪些问题?

当你对宝宝进行数学教育时,既要考虑到宝宝的思维发展特点和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又要充分利用家庭生活的优势,应留意下列观点:

逻辑观念的重要性更甚于数字的记忆

宝宝还没有获得相应的逻辑观念时,不会数数、不会计算是正常的反应,你可为宝宝提供有价值的逻辑经验。如配对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对应观念;排序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序列观念;分类活动可发展宝宝的包含观念等。这些看起来和数学无关,却是宝宝学习数学必备的基础。

多为孩子建立具体经验及指向、抽象的概念

数学的本质在于抽象,但是建立宝宝抽象的数学概念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建立在具体的经验基础之上。如:分蛋糕、分糖果等,宝宝就很容易就能理解数学中的“等分”的概念。以后遇到其他类似的问题时,他也会主动应用自己的知识。

生活是宝宝数学知识的源泉,宝宝的数学知识源自他的实际生活

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是真实、具体的问题,与他自己相关的问题,因而最容易被宝宝所理解,解决起来也比大人给他的那些问题容易得多。面对抽象的数字符号,宝宝很难理解“数字就是表示多少”,然而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从生活中寻找:看看哪里有数字?它们表示什么?生活化的学习可让宝宝得到很多具体而丰富的认识。

启蒙教育由照顾者开始

目前教育宝宝的资源相当多,对于启发孩子的各种智能十分有益。然而,大量玩具、工具的接触,都比不上照顾者用心的指导。如何从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启蒙数学逻辑教育?照顾者平日应多增加与宝宝互动的机会,互动接触机会越多,宝宝越容易专注学习。

此外,环境与学习密切相关,你还可以多浏览报刊杂志及书籍,平时生活就可多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宝宝持续性地学习新玩法,将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如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启蒙宝宝的方法,建议你可向儿童心理治疗师、幼教老师等请教。你还可从生活中渐渐培养宝宝,如爬楼梯时教他数阶梯,但不要教太多,最多不超过“5”;或是通过简单的配对游戏,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导,不要苛求孩子知道数字的意义。

早教启蒙:幼儿数学启蒙教育


早教启蒙的数学课能够锻练到孩子思维逻辑,那麼幼儿数学启蒙教育要怎样开展呢?又有哪些早教书籍呢?

最先,幼儿数学早教启蒙最好在轻轻松松的自然环境下开展,换句话,要给孩子玩着学的觉得,家长要多从孩子的视角来看,并不是用成年人的方法去教孩子,随后就能够 刚开始幼儿数学启蒙了。第一步,最基础的大数字,包含了数一数、认写大数字、唱数等。这种有关数的早教书籍全是孩子们别的数学思维训练的基础,孩子们的数学课启蒙教育教育,就是以这种数的教育刚开始。

孩子们多数有一定的了解以后,下一步触碰的就是说有关量的专业知识,例如,是多少、尺寸、长度、高低、轻和重、总面积、容积、容量、時间、企业,这种全部与量相关的专业知识,无须让孩子们统统懂,可是,务必让孩子们保证的那便是基本掌握。然后家长能够 刚开始提升难度系数,即了解图型,比如基础平面图形、基础平面图形、室内空间部位、图样构成等。一般提议家长在教孩子了解图样时要融合商品,要不然小孩子较为难了解。最终一步,逻辑顺序定义。它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最后一个內容,都是较难的一部分,必须孩子们做好前边的基础以后,才可以学习培训这一部分,內容关键有有关部位、归类、一部分与全体人员、前后左右次序等,自然,假如是联系实际衣食住行开展教育,一样是比较简单的。

123开步走


对于父母来说,看着孩子走出他们一生中意义非凡的第一步永远是最让人兴奋的事情!

从最初艰难地撑起身体,再到能够四处乱爬,以至终于开始蹒跚学步,《母子健康》将与父母们一同见证孩子的成长历程,提供科学简便的训练方法以及正确的帮助指导。

7-9个月学习走路的前奏曲

对于大部分婴儿来说,爬行是他们最早掌握的移动技能,是学习走路的前奏曲。妈妈可以从教宝宝爬行开始,练习孩子的协调能力、四肢力量,为走路打下好基础。

但是,需要提醒妈妈们:并非每个宝宝都会爬——这听上去让人有些吃惊。不过事实的确如此。有些婴儿只会坐在地上费力地用手臂爬;有些根本就像只大螃蟹,四肢着地,不停地转圈;而有些只学会了在地上打滚,虽然移动的速度着实不低;还有一些宝宝根本就“不屑”学习爬行,他们会直接从走路开始!所有这些情况,都很正常,妈妈不必忧心。无论宝宝怎么“爬”,只要能让他们的四肢得到充分练习就可以了。

7个月

当小宝宝学会滚动翻身之后,就可以开始训练他们进行爬行“第一式”了。首先,让小家伙脸朝下趴在毯子上,然后找一个平常他喜爱的、色彩艳丽的娃娃放在前方大约“1点钟方向”的地方,以便他能确切地看到。这时,你会发现小家伙非常努力地向前移动,很快,他们就会自己发现:原来,把膝盖顶在自己的胃部下方能加快些速度!

8个月

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婴儿的腿部和脚部肌肉力量慢慢增强,这使他们能够做一些平衡性要求较高的动作出来。选择一个坚硬的地面,让小家伙面对你,然后双手从婴儿的腋下将他扶稳,慢慢往下放,等到着地时,你能感觉到他在试图用一条腿支撑,重复这个动作,让他慢慢感觉自己的体重。等他们熟悉了以后,有时会做出弹跳或者踢腿的动作,这个阶段父母要注意的就是“扶稳了,别撒手”。

9个月

这时的小家伙应该熟练掌握爬行了。同时,妈妈或许也已经注意到:这时,宝宝的爬行动作比过去更加熟练,并且很明显,此时宝宝全身各个部位都动起来了。小家伙开始善于利用自己的肢体,无论何种姿势或者方法,只要能让他们爬得更快,他们就会乐于尝试。所以这时,妈妈们总能发现一个脸朝下,四肢着地的小身影,不厌其烦地“游荡”在每一个角落。这个阶段的典型爬行姿态是:上肢伸直,手掌着地,下肢弯曲,膝部着地,收于胃部以下。有些宝宝已经能够准确地爬向指定目标了。

9-18个月从爬行到走路的过渡期

一旦孩子们掌握了爬行的技巧,他们就会对此乐而不疲,四处“游荡”,开发新鲜的地方;开始发现更多关于身体窍门,并且会乐于练习这些新技巧。

9-11个月

这时的小家伙已经能够非常熟练的爬行了。在1岁生日前,小家伙具备了快速、准确移动的能力。

12-14个月

对于大部分婴儿来说,独自迈出的第一步始于这个阶段。妈妈可以从简单的训练开始:让宝宝与你面对面站好,注意将他置于你的保护下,然后轻轻把他向你的方向拉,他就会蹒跚地向你走出一两步。到14个月时,大部分孩子都能开始独自站立和走步了。当然,不同的孩子进度会有不同,如果你的孩子此时还没有掌握走步的技巧,也不用过于着急。

15-18个月

此时小家伙对走路已经拥有了自信,有些孩子甚至能边走边捡起脚边的小玩具。如果家里有楼梯的话,无疑会给小家伙带来极大的诱惑,他们会特别愿意尝试走走楼梯,不过在上下楼梯时,一定要有成人在一边保护,以免发生意外。

此时,整个家已被宝宝“摸”了个遍,在家里他们已经能快速安全地走动了,尽管走起来的姿势总有点别扭——不用担心,这是由于幼儿期的孩子有一双小胖腿,这限制了他们的行走速度和姿态。

18-36个月迈向新世界

相信我们!当你的宝宝会走路的时候,一切都将改变——他不再只是一个小婴儿了,一个更大的、崭新的世界,将在他的面前一一展开,好好享受这一切吧,让妈妈陪着宝宝一起迈向新世界!

18-23个月

这个阶段,不需要再做任何特殊的、额外的训练了。只要每天观察宝宝的情绪,在发现他有兴趣走走的时候,让他们好好“走”个够就是了。可以给宝宝一些简单的挑战,比如让他走到房子的那边,把他的玩具捡起来,然后再回到妈妈身边,这种小小的游戏,既能让宝宝得到充分练习,又能让他们玩得开心。

24-29个月

这个时候的宝宝,最喜欢到外面走走,尤其喜欢和同龄的小朋友们一起玩。比如妈妈可以带宝宝到小区里的中心花园,通常在这样的地方,宝宝会碰到很多小朋友。对于他们来说,走或者跑得比小朋友们快,那简直是天底下最让人兴奋的事情了。因此,妈妈们经常会看到,孩子们一起比着走,比着跑。另外,此时,孩子的跳跃能力开始发展和提高。

30-36个月

妈妈们可能会抱怨:竟然看不住自己3岁的孩子了!是的,从30个月左右开始,孩子们开始学会如何加速向前冲,如何拐一个急弯,或者能够自己开发一些新的能力,比如单腿蹦等。如果此时,给孩子一辆小小三轮车,他也能够很快学会如何蹬踏板。

鼓励爬行

1利用他们的好奇心

当婴儿趴在地上时,准备一些小玩具放在他们刚好碰不到的地方,用来吸引注意力并鼓励他们爬行。

2勤做练习

婴儿需要大量的练习以便掌握脸朝下的爬行技巧。妈妈或许会发现:宝宝们有时候更喜欢用滚动身体的方式达到移动的目的,所以,这就更需要加强正确爬行姿态的练习。

3鼓励孩子多站立

帮孩子站直,然后让他自己扶着桌椅保持站立。

练习走步

1允许并鼓励孩子继续爬行

尽管他已经开始学习走步,但爬行仍然是十分重要和有帮助的方式,因此应当允许并鼓励孩子继续爬行。

2蹒跚学步阶段

努力引导孩子依靠自己的力量站立。你可以准备一个长扶手,然后帮助宝宝站到扶手的一端,然后放手到另一端等着吧,让他靠自己的力量走到你这一端来。

3增强自信

一定要鼓励小家伙的勇气和毅力,当他取得一点进步时,就要给予最热烈的拥抱,这样能够帮助他们很快树立自信心。

鞋子与走路

鞋子的作用主要是为了保护孩子们娇嫩的小脚,而不在于提供更好的平衡性。所以,在宝宝学习走路的时候,在家中安全的地方,应该让宝宝赤脚练习。这样,孩子的脚掌和脚趾才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

2岁以内宝宝的“数学启蒙方法”


宝宝认识自然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认识自然界的各种数量关系、形状和空间概念,并利用这些数量关系、形状和空间概念进行学习,提升宝宝数学能力。家长应该创造条件,促进宝宝数学能力的发展。

1、通过游戏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

游戏是宝宝喜爱的活动,家长可在简单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宝宝的数学能力。

游戏:魅力宝宝找形状。

第一步,家长买一套或自制一个上面有凹下去不同形状(如三角形、圆、半圆、长方形等)的小木板,再配以一些对应大小的三角形、圆、半圆、长方形等。

第二步,把这些不同形状的图形混在一起,引导宝宝把对应的图形放在对应的凹下去的地方。

第三步,每当宝宝找对一个时,家长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宝宝继续找下去。在宝宝探索的过程中,家长适时地对各种形状进行说明。如:当宝宝拿着一个圆形寻找时,妈妈可以说:“哦,宝宝现在拿着一个像天上的月亮一样的物体”,“它圆圆的”,“它的家在哪里呢?”当宝宝把它放在三角形孔时,妈妈可以说:“咦,这个家小圆圆进不去呀?”宝宝就会继续试着探索其它的孔。如此,在家长的鼓励下,宝宝总会找对的。如果宝宝一开始不喜欢这个游戏,家长不要勉强,可以等宝宝想玩时再玩。

2、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

日常生活中培养宝宝的数学能力机会很多,只要家长用心,都可以寻找机会训练宝宝。

第一,家长要引导宝宝“说”数字。很多宝宝在一岁左右就会说一些数字,有些宝宝也都喜欢竖起手指来表示他们的年龄,喜欢告诉别人自己已经能从1数到10了。父母要充分利用宝宝的这种特点和心理,促进宝宝数学知识的提升。

第二、引导宝宝数数。在家中,妈妈引导宝宝数一数家中有几口

人,窗户上有几块玻璃,桌子上有几个盘子等。爸爸妈妈带宝宝出去时,可以试着把看到的东西数给宝宝听,这样宝宝就会对数字产生基本概念,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宝宝的数学思维。(来源:中国财经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