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类型的父母易养出不孝子

著名心理专家、华师一附中高级心理咨询师尹邓安说,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易在孩子心中埋下不孝的火种。孩子潜意识里仇恨、埋怨父母,平时不会表现出来,只有受到某些事情的触发后才会爆发出来。从廖天野发给《南方都市报》的《致歉信》来看,除工作压力之外,其与父母教育观念上的差异、婆媳相处的琐碎矛盾是他打骂父母的导火索。

尹邓安说,不孝子完全是父母培养出来的。特别是以下几种类型的父母更容易养出不孝子:

经常打骂孩子的父母

孩子挨了父母的打,心理会反感、仇恨父母,以后容易以暴易暴,主动去打别人。特别是孩子在五六岁时被父母影响最深远。因为五六岁是个体心理成长的关键期。

啰嗦的父母

“成功的孩子成功在妈妈的心里,失败的孩子失败在妈妈的嘴里。”父母的啰嗦容易使孩子反感,认为父母不值得尊重,进一步就会顶撞父母。

包办溺爱的父母

父母包办溺爱,就是剥夺了孩子劳动的机会、孝顺的机会,让孩子心理变得越来越冷漠。

另外,廖天野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在单位必须要将各种个性和情绪收起来。这种压抑积压到一定的程度,必会寻找宣泄的出口。工作中低调而温和,而面对最亲密的家人,却无法再继续“自我压抑”下去。

父母应该学会“装”

尹邓安说,父母如果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知识和技巧,可以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

培养孩子对弱者的怜悯之心

怜悯弱者与孝顺父母其实是一回事。当孩子长大后,父母逐渐老去,也会成为一个弱者。对社会来说,弱者是索取少、奉献多的一群人,而对孩子来说,父母也属于索取少、奉献多的人。所以,不尊重穷人的人往往不孝顺父母。

尹邓安说,很多人喜欢在孩子面前吹嘘自己官大、钱多、关系硬,这样的人不仅绝对培养不出孝子,还会培养孩子的非道德行为。

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体验感

如果你扶起一位摔倒的老人,送他去医院,并受到了别人的称赞,这时就会产生一种良好的道德体验感,今后还会不断地做好事。培养孩子的孝顺之心同样如此。所以,父母平时要试着让孩子为家里做点事,并及时称赞孩子,这其实也是在培养孩子的感恩之心。

尹邓安说,父母应该学会“武装自己”,适当装病、装穷。装病是为了创造让孩子为父母服务的机会,装穷是为了创造让孩子为家里做些事的机会,并体会父母培育自己的艰辛。>>论坛热议:关于小孩的教育,怎么是爱?怎么是溺爱?

------------------------------------------------------------------------------------------------------------------------

摇篮育儿问答:

友krnice问:对于不听话的孩子应该怎样教育?

特聘专家胡小燕(向她提问)解答:遇到这种问题,家长也不用太过担心,也不用过于指责孩子,因为孩子也控制不了,并且他们不明白发脾气是对的还是错的,孩子在气头上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情上,或者家长可以适当的冷处理,让孩子明白遇到事情哭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另外适当的挫折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等到孩子稍微大点,就可以引导孩子用语言来表达,希望到时孩子倔强的情况也会有好转!>>看看其他专家的解答

相关知识

溺爱养出5类问题宝贝


Q:什么是溺爱综合征?

A:溺爱综合征是现代社会新生的一种疾病,常发生在2岁以上的独生宝宝中。因为大人对宝宝溺爱、备加保护或放纵,宝宝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过度保护将导致宝宝出现心理畸形和多种多样的身心障碍。

溺爱养出5类问题宝贝

1.自私自利

成因:宝宝长期得到特殊待遇。如糕点、水果等美食都只留给宝宝吃,让宝宝处处在家高人一等。

表现:宝宝认为好的东面理应属于他,独占玩具,独吃好东西,不许别人碰。

应对策略:多引导宝宝与大家一起分享各种物品,经常给宝宝讲“孔融让梨”之类的教育故事,不要迁就宝宝过度的欲望,坚决拒绝他的无理要求,久而久之,宝宝会慢慢改正的。

2.胆小怕事

成因:妈妈给宝宝下的禁令太多,如怕宝宝出事,不许他独自到外面玩,不许摸这个,不许碰那个。宝宝稍有不适就表现得惊慌失措,使本来不怕的宝宝被宠着哭起来。

表现:宝宝遇事不敢思考,任何一点惊吓就会哭闹。

应对策略:宝宝胆小,所以不能嘲笑他,要千方百计消除他的恐惧。对于平时生活中的细节要特别关心,化解宝宝对事物的恐惧感。有意识地让宝宝接触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如蟹、狗、鸡等,第一次妈妈一定要在身边。妈妈不要对宝宝的一点小意外表现得过度惊吓,应以平常心态对待。

3.性格孤僻

成因:宝宝与外界接触少,家中又没有小伙伴可以玩,只能跟玩具、电视玩。

表现:不合群,性格孤僻。

应对策略:有意识地为宝宝寻找同龄的小玩伴,与小朋友一起听故事、做游戏,这样,宝宝就会渐渐地合群和开朗。

4.称王称霸

形成原因:家长的过度迁就,宝宝只要哭闹,就会满足他们的需要。

表现:宝宝想做的事情,稍不如意就会大发脾气,蛮横粗野,不讲道理。

应对策略:对于宝宝提出的合理要求,给予满足,不合理的,要告诉宝宝原因,如果宝宝耍脾气,妈妈最好采取冷处理的方式不予理睬,慢慢宝宝就会懂得其中的道理。

5.偏食挑食

成因:妈妈爱子心切,只根据宝宝的爱好,给他做他喜欢吃的。

表现:宝宝挑食偏食,不爱吃蔬菜或鱼、肉,营养不均衡,经常感冒发热,体弱多病。

应对策略:妈妈合理地给宝宝搭配饮食,尽量做能够吸引宝宝的食物,如把他不喜欢吃的东西变着花样做给他吃。

预防措施早知道

对宝宝的爱应有条件和限度,不能溺爱。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却会使宝宝遭遇毁灭。

1.危害性早认识

充分认识溺爱放纵的教养方式对宝宝是有危害的。树立正确的爱子观念,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平时对宝宝的爱要藏而不露,变保护为指导,坚持正面教育。发现宝宝的优点,要及时表扬,发现缺点要及时纠正。

遵循行为科学的原理,对正确合理的行为要强化,对不合理的行为不予理睬。

2.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

给宝宝适当设置吃苦和克服困难的机会,如洗手帕,宝宝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

3.大家的教育态度和方式要一致

教育宝宝时,你们不能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全家教育宝宝的态度和方式要一致,与宝宝有关的事情最好能事先跟他说清楚,让宝宝在优良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4.及时治疗心理障碍

如果溺爱综合征比较严重,宝宝必然会有多种心理障碍,应及时去看心理专科门诊。

允许犯错,养出宝宝乐观性格


案例:小米妈妈将要带儿子踏上长途旅程时,心里真有些担心。因为儿子第一次旅程就要在火车上呆24小时,这么长时间被困在火车上连成人都会感到寂寞无比,更何况孩子?但事实上,小米的表现却大大超出了妈妈的预期,他似乎有忙不完的事,与同车的小朋友躲猫猫,还不时地看那本看了无数遍的图画书,并享受那些妈妈平时很少给他吃的垃圾食品……郁闷的24小时就这样轻松地熬过去了。之后,小米居然还拉着妈妈的手问:“我们什么时候再坐火车啊?通过这次旅程,妈妈觉得小米的性格很乐观。

专家分析:其实,乐观和悲观的人虽有部分是基因的差别,与某些影响大脑化学物质有关,但这仅仅只是部分原因,更主要的还是从小习得某种态度和观念。要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积极应对各种困境的人,最好的办法是父母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只有让孩子跟着父母用欣赏、感激的目光看待世界,孩子才会感到快乐、更有活力、意志力更强,才会更愿意参与他觉得有趣的事情。

提示1:尽情宣泄情绪

研究发现,孩子只有在感觉非常安全并被人无条件接受的时候,才会更加快乐和自信。所以,当孩子想倾诉问题时,父母一定不要做出好坏的判断,只要让他感觉到你在倾听和重视就可以了。譬如,孩子从幼儿园一回到家,就向妈妈抱怨幼儿园有个总爱嘲笑他的女孩。如果妈妈回答:“不要总是不停地抱怨,这样可不好。”孩子听后,或许会平静下来,但是副作用是不好的情绪被压抑在孩子的心里。如果妈妈换个说法:“哦,看来她那样做确实让你感到不高兴了。”孩子听后会感到爸爸妈妈理解他,他也就更容易消除怨气,感到快乐。如果他为此还哭鼻子的话,妈妈最好不必说什么,而是把她搂在怀里。

提示2:要有规律生活

为孩子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虽然不太容易做到,但是一旦固定下来,就会给孩子带来好处:对事情掌控感觉和满意度都会提高。也就是说,孩子会更有安全感,也就更容易感到愉悦。譬如每天同一个时间吃饭、洗澡、睡觉会牢固家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能让大部分事情做起来效率更高。而保持刷牙、锻炼、洗手的好习惯显然也会更有利于健康。此外,有规律的生活还能让人的左右大脑得到一定的刺激和平衡。

提示3:允许孩子犯错

父母都希望孩子少受挫折,所以在生活中都会不自觉地帮他清除障碍,但是等到孩子长大后,碰到的问题越来越棘手,难道父母还有能力帮他解决吗?所以,对父母而言,更重要的是从小让孩子具备解决问题、面对挫折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养成,前提是要允许孩子犯错,让他明白错在哪里,并有改正错误的勇气和能力。然而,现实中的孩子抗挫能力普遍较弱,很难做到承认错误。事实上,只有在失败后学会及时调整前进方向,才能得到快乐生活的重要素质,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就是不断实践。

提示4:减去额外压力

在如今这样紧张、快节奏的大环境里,父母都希望孩子也能高效率地度过每一天,譬如孩子上午10点学钢琴,下午2点练书法,4点还得学英语……像这样的安排,孩子怎么会感觉快乐呢?其实,对孩子而言,童年的美好正是因为能够无拘无束、轻松自在地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吗?无数心理学研究报告都表明,那些能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浪费”时间,甚至达到忘我境界的成年人,就能过上更加平静和满足的生活。所以,父母还是把追在孩子屁股后的那个计时器扔掉!给孩子更多的快乐。

父母都希望孩子快乐,但是快乐毕竟不是一件可以轻松买来或是随意送出的礼物,而是需要时间来培养和树立的生活态度。

怎样避免养出高风险的孩子?


动辄发火的孩子在增加

1966年秋,日本引入了《斯伯克博士育儿经》(本杰明·斯伯克著),其中一个章节——“身体的接触和心灵的纽带”,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于是在日本“skinship”这个英文词典里没有的和式英语被创造出来,大家开始实践基于“父母的爱和身体接触”的“孩子中心育儿法”。

从那以后经过了40年,育儿问题越来越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动辄发火”的孩子在继续增加,而且趋于低龄化,现在即使在1到2岁的幼儿中也能看到很多“动不动就发火”的孩子。在日本过去30年中,“家庭内暴力”、“校内暴力”不断上演,家庭瓦解、学校教育荒废,这都是因为这些孩子存在的缘故。

现在,不去学校、不上学、闷在家中、欺负他人以及虐待儿童等严重的问题几乎淹没了家庭和学校教育,这些都是“孩子中心育儿法”养育出来的孩子身上的问题。动辄发火的孩子不仅在日本,以美国为主,瑞典、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同样发生着由他们引发的校园暴力以及过激暴力行为。

在日本,当初动辄发火的孩子们到了生育年龄,变成了“动辄发火的父母”,在家庭中滑向虐待儿童的危险。“动辄发火的孩子”在传向第二代。

放弃了“孩子中心主义”的国家

“孩子中心育儿法”到底错在哪里呢?

我想在第一部就澄清这个问题。用现在的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信息来验证(演绎),也会发现这一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了解其真相,你就会充分理解今后怎样育儿才不会失败。我相信这一点。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提供的很多依据,认识到了“孩子中心主义”育儿方式的错误,反省之余,从1997年开始另谋他途,那就是教育第一线的“零宽容方式”。(参考第十八章)同时,美国家庭内的“孩子中心育儿法”也改变了方向。到现在过了10多年,再没有产生大量的高风险孩子,教育第一线也恢复了平静,学校教育质量也得到改善。

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在担任首相时,也曾强烈批判“孩子中心主义”,认为它是教育荒废的根本原因,她设立了教育水准局,以此纠正教育偏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0年前走偏的瑞典也采取了各种对策,现在都得到了改善。数年前一直为校园暴力所困的德国也在采取紧急的对应措施。

可以肯定的是,许多国家都收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传达的信息,从幼儿阶段就纠正了“孩子中心育儿法”,所以他们的“动辄发火儿童”在锐减。

日本的对策不进反退

日本还在拘泥于“孩子中心育儿法”,甚至还大力推介这种育儿方式,母子必读手册上也是如此。所以在家庭中,育儿对父母特别是母亲来说是件“严酷的劳动”。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的状况更是一味恶化,校园暴力持续增加,原因在于孩子们的忍耐力低下,“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利用手机暗地欺负同学的事情也在增加。

对于突发的“是谁都行”的冲动杀人案件,以及因为琐碎理由就“杀害父母”的案件,日本一直没有具体的解决对策。

日本的判断失误带来错误的决策。日本错将原因归于“学校教育”不好,2000年4月开始改原有的“填充式教育(重视死记硬背——译者注)”为“轻松教育(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译者注)”,降低了教育水准,试图解决问题。在之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曾实行阶段性的教育课程变更和削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这些到底都是预测失误。教育水准的降低只会使孩子的学习能力下降,在问题的解决方面根本于事无补。

于是,人们又将原因转向家庭教育,变本加厉地追捧“孩子中心主义”。借此东风,社会上推荐的“孩子中心主义”的育儿书泛滥成灾,现在书店里的育儿书有9成以上都是那种书。2000年以后这种倾向愈加明显,甚至出现了畅销书。

不幸正在于此,这使原来的难题更加难以解决。很多父母都认为正确的育儿方针就是“让孩子想怎样就怎样”,这就等同于放任自流。随后,“动辄发火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最终连1到2岁的幼儿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原因在于孩子自身

“后进生”,“校园暴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自身。学校的“填充式教育”、“偏差值教育”等都不是原因。教育困难的原因其实在于孩子,教育困难就是孩子自己的困难。

“踏实不下来,不听老师的话,没有同情心,没有合作精神,不体贴人,不守规则,自私任性,动辄生气,暴力,没有耐性,不能忍耐和坚持,没有包容性,容易厌倦,没有干劲,缺乏自我抑制力,也就是说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所有这些“不适合教育的性格群”都是高风险孩子的共同特征。

高风险孩子所抱有的这些性格缺陷,多多少少也存在于很多普通孩子的身上。这些现实的问题是造成教育困难的最大原因。

“为什么必须得学习啊?”“为什么必须要上大学?”“为什么不能杀人啊?”……为了反抗大人,孩子们会反问“为什么,为什么”。乍看像是蛮有哲理的,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连常识性的价值观都不能共享的结果是,这些孩子的共鸣能力很差。就是说,他们不能感受和理解别人的感情、心情以及思想,不能产生共鸣。这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处于不是说教就可以理解事情的状态。

孩子、社会、学校、家庭都走向不幸?

过去30年中,日本孩子的品性越来越坏。同时,教育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坏。

现在新上班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缺点,比如水平低、放纵自己、自私任性、自我中心、协调性差、没有责任感、不体贴人、没有耐性、粗暴、易怒、言语不慎、冷漠、不能融入企业、很快辞职等等,不胜枚举,企业也觉得很头疼。这些性格都是高风险孩子的共同特征。

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为学生质量的恶劣而烦恼。稍微严厉指导一下就会被控“权利侵犯”,而学生自己又毫无学习意愿,简直不知道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来上大学。

不仅如此,学生入学时就没有什么学习能力,教师连普通的讲义也进行不下去的大学并不少见。比如,数学连简单的分数乘除都不会,只好花半年时间先补习初高中的东西,然后再开始大学的讲义。特别是国语和英文的水平低下,几乎惨不忍睹,不会的字,只好拿同音字来代替,论文写得也是一塌糊涂。

大学的教授说这是高中教育不合格的缘故;高中的老师说这是初中教育不好的缘故;初中老师说这是因为小学教育不好;当然,小学老师会说这是幼儿园或托儿所的问题……所以才出现了“班级崩溃”(指课堂秩序混乱,导致无法上课——译者注),“小1问题”(指小学一年级学生不能好好上课——译者注)。但是,离震源最近的幼儿园的老师们只能三缄其口。因为前边的震中是不能碰的圣地,那就是家庭——那些不好惹的孩子监护人。

如果孩子父母说:“你们自己的责任干吗要转嫁给父母!”那所有的教师都得后退三步,无言以对。文部科学省(相当于中国的文化部——译者注)也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一味地把责任推到教师身上。

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家庭,特别是错误的“孩子中心育儿法”。学校只不过成了二次受害者。而企业则是三次受害者。

家庭、学校、社会,从更广更远的角度看的话,大家都很不幸。而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将终身背负不幸的包袱。

教育如果短见必定失败。三岁之前的养育方式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影响。

当务之急

日本在改革教育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先要站在“不适合教育的性格群”的立场,然后改善它。否则无论怎样尝试教育改革或重建,无论怎样施行道德教育,无论怎样强调家庭的管教,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后续部队还在不断生成。

首先要纠正日本式“孩子中心主义”指导下的育儿方式,改善孕育出“不适合教育的性格群”的育儿法,切断持续增加的高风险孩子的后续部队。如果不这么做,无论怎么进行教育改革最终都会从根源上崩溃。

照现在这样下去的话,会有更多的“无秩序班级”和“小1问题”,以及“校内暴力”增加,“班级崩溃”也会持续增加,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困难”状况波及全国,变得更不好收拾。

这种状况下,班主任对班级状况的调整改善已经无济于事了。

因为正如预测那样,现在由幼儿期向学龄前过渡的“暴戾孩子”的预备军,也就是高风险孩子正在增加。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已经经历的事,10年以后正在德国、日本上演。

既然“孩子中心育儿法”造就了这么多“高风险孩子”让我们的教育进行得非常困难,那么就拒绝这种育儿方法吧。

五类妈妈养出叛逆孩子


孩子心目中的好妈妈到底是什么样?如果年轻妈妈能够知道如何才会受到孩子的欢迎和喜爱,这对提高自己做母亲的素质标准和教育艺术都十分有利。

“无能妈妈”不受欢迎

孩子:我喜欢唱歌、跳舞、绘画、剪纸、捏泥巴,可是妈妈都不会。妈妈早出晚归,她对我的爱好好象根本不感兴趣。其实,我很希望妈妈能够陪我一起玩。而且妈妈对我的提问也从来不热情回答,还说我的问题很奇怪,说小孩子的话为什么这么多。

点评: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强,他们想从妈妈那里了解很多事情,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如果妈妈总是一问三不知,便会使孩子感到很失望,同时对孩子早期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很不利。

建议:为做一个令孩子喜欢和自豪的妈妈,读书学习是关键。但是,同时,尽可能抽时间多陪孩子一起玩,多和孩子言语交流。毕竟妈妈不是完美的,总有些事情是妈妈不会的。也没必要为了孩子而去学这学那,要告诉孩子知识是无涯的,妈妈会不断地充实自己就想孩子现在做的一样,要让孩子自己去学会学习新的东西。

“电视妈妈”冷淡孩子

孩子:妈妈一有空总坐在电视机前,对于电视连续剧是一集不落,而把我搁在一旁。妈妈把电视节目看得比我重。

点评:如果妈妈一直与电视机为伍,就会缺乏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看书和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开展亲子活动的机会。这不仅会失去许多和孩子沟通的机会,而且会影响孩子,使得他也从小喜欢看电视,而不善于和人交流、沟通,严重的话,自闭症和孤独症等一系列疾病也可能产生。

建议:童年很珍贵,妈妈有时间的话,应该多和孩子一起活动。

“苛刻妈妈”束缚孩子

孩子:妈妈总对我不满意,一心想把我培养成一个“全能小神童”,钢琴、舞蹈、美术、体操和电脑,我学了好多,可是她还总觉得我这样没做好,那样没学好。

点评:孩子一般都不喜欢过于苛刻的妈妈,这样的妈妈对孩子过于严厉,而且总是说“不”。孩子经常处于一种不自由、被束缚的状态。

建议:儿童天性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谁剥夺了他们这种基本需要,必然不受欢迎。切记不要过分唠叨和干预孩子,要大胆放手,让他适当自由和放纵。

“攀比妈妈”让人厌烦

孩子:“你看某某多能干,你再看看你自己。”这是妈妈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在大家面前,妈妈总喜欢把我和别的孩子相比,她不是说我不好,就是表扬同事或者邻居的孩子比我强。

其实,我觉得我自己做得也不错。

点评:对孩子的责备使得他有些不服气,甚至反感。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独特个性和自信心不利。

建议:妈妈应该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能力和兴趣,绝不能按照一个标准要求他们。让孩子成为他自己,帮助他一起开发潜能。

“谦虚妈妈”压抑孩子

孩子:在客人面前,我总喜欢表现自己最拿手的长项,但妈妈总当着他人的面说我做得不好。

点评:在外人面前,孩子往往比较兴奋,喜欢表现,同时也不免出现一些小差错,这是正常的。可是妈妈却认为孩子的“人来疯”让家长丢面子,或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教子有方,当着众人的面指责孩子。

建议:孩子的自尊心有时候比大人还强,而且心灵也比较脆弱,上述做法会引起他们的强烈反感,丧失自信心,甚至出现反叛情绪。

当孩子开始不听妈妈的话,开始对妈妈的教育出现叛逆行为的时候,做妈妈的就应该开始细心的观察一下,自己什么地方引起了孩子的反感。如果是自己的不对,要及时改正。不过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了解越多,独立性的要求越强烈,也可能出现逆反心理,都是正常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