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早教

2020-05-11 胎教早教 早教知识 胎教早教故事

畸形的早教:费用直追高中补课费。

九月是开学季,在开学前的这个暑假,不少刚经历过高考、中考的学生家长与孩子共度了忐忑不安的日子。然而,当“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打响后,孩子间的竞争早已从婴幼儿时就开始了。在记者的调查中,一名刚出生42天的婴儿已到早教机构“报到”,开始了系统培训;而各种兴趣班、学前班人满为患,参与者大多是还不到三四岁的娃娃。

近日,有网友发帖称,“德国宪法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在学前禁止教授数学和书写,理由是避免将孩子的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美国的早教则从婴儿1岁半起就开始培养其自我服务技能。在日本,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中国式”的早教,到底有没有意义,该与不该,记者进行了采访。

困惑

别家娃已“开跑”我家娃该不该上学前班?

“我家孩子明年上学,你说用不用让她上学前班呀?”遇到家里有孩子上学的熟人,周玲就要“祥林嫂式”地问上几句。

“我这也是被逼的。”说起起因,周玲一脸无奈。原来她的女儿丹丹今年5岁,在哈市一所公立幼儿园上大班,明年就要上小学一年级了。因为孩子的户口出生后就落在爷爷奶奶家,对口是一所“名校”,所以周玲对孩子上学的事没太犯愁。然而,就在几天前,她登录幼儿园家长QQ群,发现家长们都在讨论给孩子找学前班的事。

“公立幼儿园大班不教小学的课程,班里已有十几个孩子转学到学前班。其中有一个叫小宝的孩子,今年6月份就不上幼儿园了,转到一家学前班学习。他的妈妈在QQ上告诉我们,孩子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差法,还晒出了儿子做的练习册。可我的女儿连10以内阿拉伯数字都写不下来!”看到小宝的进步,周女士坐不住了,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开始为女儿物色学前班。

12日,周玲来到小宝妈所说的那家学前班,“就是一间住屋,被改成了教室,不到20平方米,屋里密密麻麻地摆放着学生桌椅,40多名孩子挤在一间屋里上课,完全是粉笔+黑板的模式,老师讲,幼儿听;老师问,幼儿答;老师演示,幼儿看。周玲在学生堆里找到了小宝,“那孩子明显不如幼儿园时活泼了,看上去十分疲惫,上下午一共要上六堂课,数学、拼音、识字……连玩的时间都没有,大人听着都头大,何况还是个孩子。”

那家学前班提出“一年内认读3000个汉字,背诵60首古诗,熟练进行100以内加减运算,数学达2年级水平”等教学目标,让周玲很感兴趣,但看到小宝身边那个偌大的书包和他疲惫的眼神,周玲忽然莫名地感到悲哀,“孩子这么小就开始没有童年了吗?才5岁的女儿真的需要这样填鸭式的学习吗?可是不上学前班,女儿上学会不会跟不上?”思前想后,周玲犹豫不决。

过度

学习过多4岁孩子被“逼”出多动症

其实为人父母,纠结于该不该让孩子接受早教早就不是什么秘密,家住哈市道里区的杨颖今年4月刚做了妈妈,考虑到哈尔滨的冬天孩子没法到室外活动,她便来到家附近的一所早教机构咨询,想问问孩子六个月大的时候是否能上早教。咨询的结果让她吓了一大跳,“早教老师告诉我,出生42天的婴儿已经到她们那里上课了。我看见老师正拿着黑白图片给宝宝看,说是给宝宝提供视觉刺激,开发他的大脑,但宝宝很不配合,一直哭闹,宝宝其实想睡觉。”杨颖有些无奈地说道。

“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风靡一时的口号,但是采访中记者发现,望子成龙的心态让很多家长在孩子还是幼儿时期,就硬生生地将其安排到各种与年龄不相符的学习中,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有的甚至影响孩子健康的成长。

在哈市一家儿童心理工作室,记者见到了接受游戏治疗的龙龙。4岁的龙龙看起来聪明可爱,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看不出有任何问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儿童游戏治疗师张筱迎告诉记者,孩子患有轻度多动症,而这种病是被家长“逼”出来的。

原来,龙龙的父母都是博士学历,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妈妈更是对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龙龙在不到1岁时就进入早教班学习,在班上,龙龙是同龄人中第一个会爬、会走的孩子,“智力超群、想象力丰富”,这曾是龙龙的早教老师们对他的评价。

有这样一个超群的儿子,龙龙的妈妈决定更用心培养。从龙龙3岁起,妈妈就为他报了很多兴趣班,乒乓球、英语、绘画、国际象棋……每到周末,龙龙就在母亲的陪伴下辗转于各培训机构之间。起初,在辅导班的学习令龙龙在许多方面超出了同龄孩子,然而,龙龙的人生轨道却没有继续按照妈妈的预期目标行驶。

一年后,龙龙的成绩变得平平,而且老师们反映,龙龙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没耐心、容易丢三落四,还有多动的“毛病”。龙龙的妈妈吓坏了,带孩子来到心理诊所寻求帮助。

张筱迎对龙龙进行了细致的观察,给出的答案是,龙龙的行为其实是长期受妈妈控制而表现出的一种反抗情绪,虽然在意识层面是顺从家长,但潜意识却在偷偷“捣乱、对着干”。经过沟通,龙龙的妈妈如梦初醒,她有些后怕地说,自己的教育差点儿让孩子“烦死在起跑线上”。

据张医生介绍,多动症是一种高发病,这与很多家长让孩子过多过早地参加各种培训班有关,孩子学习压力大,越来越厌烦,容易导致儿童对抗行为的发生,像这样“逼出来”多动症的例子很多。在她看来,这种“拔苗助长式”的培养教育是家长最容易犯的错误。孩子的童年需要的是玩耍,却被家长逼着学习,这种违反幼儿心理的行为易使孩子出现各种问题。

收获

从“焦虑”妈妈到“懂爱”家长

对于女儿甜甜去早教学习,妈妈王女士一直认为这是自己最正确的决定。女儿是早产儿,王女士妊娠七个月就生下了她,出生时只有四斤七两,各项身体指标都很差,在保温箱里待了两个星期才平安度过危险期。为了照顾女儿,王女士辞掉工作成了全职妈妈,虽然把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但孩子各方面发育都比同龄人差。孩子一岁了还不会说话,作为家长特别焦虑。

后来她带着孩子上了早教班,“感觉孩子进步很快,关键是家长也从中学会了很多有益的早教知识。我以前的很多做法是不正确的,比如,孩子三个月该学翻身了,我教她翻身时,会不自觉地迁就她,她一不愿意我就放弃。而我带着宝宝去早教中心学习两年后,孩子各方面的能力发展很好,最重要的是教会我很多正确的育儿方法。一岁到两岁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家长要先灌输一个字‘吃’,然后是词组‘吃饭’,再到句子‘我要吃饭’,家长反复重复表述,有意识地训练,孩子自然会模仿,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正确的语言逻辑。掌握正确的教子方法后,我发现孩子进步很快。现在我的孩子3岁了,各方面发育水平都很好,语言能力、感官发展在同龄人中位于前列,我认为早教对宝宝是有益处的。再说,常跟早教中心老师、妈妈们聊天,经常谈一些‘敏感期、暗示教育、ESP’等话题,用符合儿童心理的方式来引导她,自己也不再盲目焦虑,让自己受益匪浅。”王女士说道。

扩展阅读

用“浪费时间”来教育孩子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开发宝宝的潜能,我们要给宝宝进行早教。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早教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额一个环节了吗?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用“浪费时间”来教育孩子”,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胜胜妈妈:我家胜胜今年4岁,他是个特别慢性子的人,而且经常不是好好认真地做一件事。比如画画,我给他买来好几本幼儿学画的书,他不肯看着画,而是喜欢由着自己乱画一通。

我陪他游戏吧,好好的棋子他不当棋子,而是把棋子当小人,给他们排队上课,真是哭笑不得;他还很喜欢发呆,有时候跟他话说一半,他已经“神游”了……都说孩子在玩中学,但我感觉我家孩子是在玩中浪费时间。

鲍老师的回答:所有的家长都爱孩子,可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却不懂自己的孩子。我们总是习惯把成人世界的东西填塞给儿童,以“成人本位”的教育去教育我们的孩子,这是很可悲的。儿童的世界、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灵是按发展阶段的顺序,而慢慢转变、逐渐成熟的。

很多家长在孩子教育过程中,过分强调教育的“塑造”功能,怀着望子成龙的心态拔苗助长,梦想着自己的孩子一夜之间成为画家、音乐家。这都是不对的。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和个性特点,做父母的要给予充分的理解。胜胜妈妈觉得孩子画画不照着书本画,乱画一气,但实际上,他并非乱画,儿童画其实能反映出孩子自己的思考、表现和冲动。家长这时候应该做的事情是,鼓励孩子说出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

同样的,棋子对于4岁的胜胜来说,不理解它的用处和意义也是正常的。他把棋子想象成小朋友小伙伴,也是多数孩子乐于做的事情。家长不应该指责孩子,而是可以把自己也融入孩子的“故事”中,才能跟孩子更好地交流。谁说棋子它只是“棋子”呢?千万不要用成人的思维去禁锢孩子的想象力。

有一种理论是说孩子有自己的理性休眠期。儿童大概在十一二岁的时候才会产生理性思维、逻辑思维。在这之前,很多孩子不能真正地接受成人世界的大道理,但是他在表面的幼稚之下隐藏着极其丰富的、有意义的生活,那是与成人生活不一样的儿童世界。就像破茧而出的蚕蛹,它在化蝶前并非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作为蛹,在悄悄地忙碌地做着建造新生命的工作。

大思想家卢梭主张儿童要自然地发展,他甚至提出了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浪费时间,这也是同样道理:也许在成人眼中的“浪费时间”,正是孩子们在为“化蝶”做着最好的准备工作。

幼儿早教英语故事免费听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婴幼儿智利的开发,许多父母都会给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早教英语故事免费听》,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根据幼儿早教英语故事免费听内容,来写一个内容丰富的故事吧。

从前,有一个小兔子,它叫做小白。小白是一个非常调皮的兔子,总是喜欢到处乱跑。一天,小白决定去探险,看看世界有多么大。

小白来到了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面有很多五颜六色的花朵。小白兴奋地跳了起来,对这些花朵说:“你们好漂亮啊!我也想要一朵属于自己的花。”

就在这时,一个智慧的蝴蝶飞过来了,它听到了小白的话,笑着对小白说:“小朋友,想要一朵属于自己的花,你需要种植它,照顾它,让它慢慢地成长。这样,你就会拥有属于自己的花了。”

小白听了蝴蝶的话,非常开心地跳了起来。“谢谢你,蝴蝶朋友!我会按照你说的去做的。”

于是,小白回到家里,找来了一小袋子种子。它小心翼翼地把种子埋在土里,然后给它们浇水、施肥,还给它们讲故事听。小白每天都会去看望这些小花,希望它们尽快长大。

好几天过去了,小花们开始长出嫩嫩的叶子,小白非常高兴。它给它们取了一个个有趣的名字,像“阳光宝宝”、“快乐小天使”等等。

终于有一天,小花们绽放开了美丽的花朵。小白看到花朵后非常激动,因为它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花。小白感谢蝴蝶的智慧,它学会了耐心、责任和关爱。

小白把探险的经历告诉了它的爸爸妈妈,它们都非常高兴和骄傲。爸爸妈妈说,小白长大了,变得懂事了,这是因为它种植花朵的经历。

从那天开始,小白决定要一直种植花朵,让更多的美丽出现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故事告诉,耐心、责任和关爱是非常重要的品质。通过种植花朵,小白学会了这些品质,也体验到了快乐和成长的喜悦。

这个故事也带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寓意,即通过努力和爱心,可以创造美丽的事物,让世界变得更加多彩多姿。

通过这个早教故事,宝宝们可以学习到一些基本的英语词汇,如动词(跳、埋、浇水等)、形容词(美丽的、嫩嫩的等)和名词(兔子、花朵等)。同时,宝宝们也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对自然和生命的关怀,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耐心。

希望这个故事能给宝宝们带来快乐和启示,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儿童早教:教导孩子正确消费


几百块的K歌、滑冰小意思,一千多元的最新款知名品牌篮球鞋眼也不眨就买下来,两千多元的青春年少艺术照一套还不够,数千元的世界各国度假旅游手提包就走。在父母的娇惯下,“有钱人学员”过着说白了洒脱乃至放肆的生活,实际上孩子无度的消费对自己或是家中而言都是造成不好的危害。如何教导孩子正确消费?

如何教导孩子正确消费?高二女生文文扳着手指头向朋友算自身的暑假花销:拍攝两个写真共花销3200元,自身到大连旅游一周,只是用在旅游车上的花销就达到1500元,酒店住宿也是高端的准五星级酒店。除此之外,文文还热衷于选购名牌化妆品与各种各样服装,HR、chanel等一线品牌的护肤品早就入驻到她小小卧室。

不久前CD发布的限量彩妆产品小小的一盒市场价550元,因为错过了主动权,她居然花了一千元从盆友处转让买回来。暑期前后左右两月,她花在这两项上的花费就高达5000元,而从头至尾的暑期消费早就过万。文文告知朋友,暑假用掉一两万元并不新奇,平常升学压力那么大,掏钱是她释放压力的最好是方式。而文文的父母都归属于工薪族,家中月收入并不高。

弯弯的是小学三年级学员,她背的是设计方案、剪裁精湛的大空间书包,内有知名品牌文具用品,死皮上带著卡通图的练习本、练习本。书包内不但装着学习用品,其他吃的玩的一样不缺。尽管已经是三年级的学员了,“芭比玩具”仍是弯弯曲曲最喜欢,她每日必须把它装在书包里,随身带,随时随地可以玩。

父母担忧她的缺乏营养,因此 书包里也有橙味维他命、孕妇钙片。练习本不一旧了皱了,弯弯的便会更换的。以便让她努力学习,父母表态发言:要是对学习培训有益,她们甘愿花些价格,给弯弯的买最好是的书包和文具用品。

实际上,孩子们的不适当消费全是来源于父母的不正确对待,父母应最先塑造恰当的消费观,让孩子了解钱财得来不易。每一位有责任感的父母都需承担起文化教育儿女的义务,儿女并不是自身的合法财产,最后她们要迈向社会发展。如何教导孩子正确消费?正确引导孩子塑造恰当的消费观,有益于推动孩子快乐成长,变成國家的有用之才。

俗话说得好,以身作则胜于言教,父母的消费意识会耳濡目染地危害到孩子,孩子年幼的内心根据父母的言谈举止认知外部事情,进而渐渐地产生自身的了解和观点。因此 ,父母在消费时一定要量力而为,不可以由于娇生惯养孩子而脱离实际地追求完美知名品牌。

如何教导孩子正确消费?事实上,凡自小培养省吃俭用、节俭良好的习惯的孩子,一定生活在一个有科学研究、恰当的消费意识的家庭环境当中。因此,父母理应将孩子看作家中中的真实组员,正确引导孩子参加父母的消费全过程,使她们在民主化、公平的家庭环境中遭受鼓励和陶冶。孩子在父母恰当消费个人行为的正确引导下,可以逐渐培养节俭质朴的良好的习惯和诚信刚正不阿的好品行,逐渐营造优良的性情质量。

家务(付费篇)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教可以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后,轻松的应对各种学习压力。孩子早教最适合的年龄是多大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务(付费篇)”,仅供参考,但愿对您的工作带来帮助。

问题:

我有好几个朋友,他们让孩子做家务都给钱。我想知道我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做呢?

思考:

你上一次因为做晚饭、洗衣服、或者整理房间而得到报酬是什么时候?

解决方法:

1、给钱让孩子做家务只会导致一种情况,那就是,当孩子不想要钱的时候,他就可以不做家务。“这个星期我不需要用钱,所以你可以自己去倒垃圾和洗碗了。”这已经能够很清楚地告诉你,为什么你不应该付钱让孩子做家务了。同时,你一定也不希望让孩子形成一个概念——在生活中,所有的日常琐事都会得到金钱上的回报。这是让孩子做家务不应该给他们钱的第二个原因。为了让家庭可以正常运转,孩子也应该付出一些努力,因为他们也是这个家的一份子,而不是因为他们能挣那几块钱。

2、对于想挣钱的孩子,你可以提供一份特殊家务列表。这些家务比普通的家务要繁重或复杂一些。比如说:打扫车库、地下室或者是阁楼,擦拭银器、修理破损的物品、擦洗窗户、补衣服、擦鞋、清洁丝织品,或者清理冰箱。如果你自己开公司的话,还可以让孩子去那里做些零工,比如说复印、贴标签、将物品归类、文件归档,或是打扫卫生。

胎教早教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