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居然智商也能由脸型决定?听到这个消息是不是有哭晕在厕所的想法。别冲动,这个看脸可不是传统的帅哥靓女的选秀标准,快来看看,什么样的脸型是高智商宝宝的特征吧。

1.大耳朵

人的创造力与耳朵的大小有关,耳朵大的孩子智商较高。如果再仔细比较一下两只耳朵的大小,还可以进一步判明孩子未来的成才趋势:右耳较长的人,将在数学、物理学等精密科学方面取得成就;左耳朵大的,则在人文科学方面更有所作为。

2.体重适中

有关专家将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与同龄正常儿相比较。发现其视觉、听觉、接受知识的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状态。体重偏低的宝宝,其智商与正常儿童相比数据显示也会偏低。

3.眼睛灵活

人的视觉运动可反映人的智力水平,智商高者视觉加工速度快,质量高,智商低者则视觉反映迟钝。因此,保护好孩子的视力,让其多观察提高视觉的灵敏度,可促进智力发展。

4.爱笑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爱笑的孩子多数较聪明。他们观察到,聪明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发笑年龄比一般儿童要早,次数也更多。

5.长脸、眼间距宽

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对40名男性和40名女性的面部静态照片来考察智商与长相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智商较高的男性,其面部特征表现为脸型较长、两眼间的距离较宽、鼻子较大、嘴角轻微上扬和棱角分明的下巴。(此方法不适用于女孩。)zJ09.COM

相关推荐

体重也能影响智商?


宝宝的智商是每一个父母都会关心的,可是居然有研究说体重也会影响智商?为了智商,减肥或者增肥也要从娃娃抓起吗?真是用生命在捍卫智商啊!想做个聪明人怎么就这么不容易呢?说多了都是泪,小编真要哭晕在厕所了。

1.出生时体重影响智商?

调查显示,如果宝宝出生时的体重超过平均水平的话,那么,他的聪明程度也可能高出平均水平。这是因为重的婴儿在孕期内营养良好,胎儿的大脑得到很好的发育。

权威的《英国医学期刊》早就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出生时体重重的婴儿,当他们长大成人时,他们的IQ要高出平均水平。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一家研究机构针对3484个出生于1959年至1966年的居民作了调查,他们出生时的体重由2.2磅到8.8磅不等。通过研究这3484个个体的IQ测试结果,科学家们发现:一般来说,那些出生时重5.5磅的人比出生时体重8.8磅的人IQ要低10个点。

研究者们得出的结论是:这些细小的差别确实存在,但当我们把整个人群都作为分析的对象时,结果就非同小可了。事实上,胎儿的发育远比出生时的体重要重要得多。胎儿在平和安静的环境下成长,自然,他的大脑就发育良好了。

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这种结论。最近丹麦的一群医生则证明:婴儿出生时的体重确实会影响IQ,但当新生宝宝的体重超过9.3磅时,这种影响将会消除。目前,该类研究还在继续,因为还没有任何人正式证实重的婴儿与聪明的大脑之间确实存在这种联系。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孕期前五个月绝对关系到婴儿大脑的发育。

2.体重增长速度影响智商?

据美国《医学日报》6月18日报道,澳大利亚学者进行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孩子在其出生的第一个月里体重增加40%以上,那他将来的智商水平可能更高。而体重只增加15%以下的婴儿,将来可能在语言能力方面较差。

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人口卫生学院的利萨·史密琴斯博士领导了这项研究。研究者对1.38万名足月分娩的婴儿进行了追踪调查,记录了他们的生长状况,并在他们6岁时进行了智商测试。结果发现,那些在出生后第一个月里体重增加较多的孩子,其智商测试分数要比体重增加少的同龄人高1.5%。体重增加最多的孩子在6岁时的语言智商测试得分最高,因为这些孩子语言智商的神经结构在生命早期就得到了发育。这也证明婴儿期体重的快速增加对孩子的认知功能发育有着直接影响。研究者分析,当婴儿在出生后的一个月里体重增加时,他们的头围也会增大,让大脑有更多的空间用于生长发育。

利萨·史密琴斯博士表示,孩子出生后前四周的有效喂养对他们今后生长发育十分重要。从这一点来看,一些东方国家讲究的“坐月子”有一定道理。

3.过瘦或者过胖影响智商?

研究证明:体重超过正常儿童20%的孩子,其视觉、听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会处于较低的水平。另外,也有不少孩子骨瘦如材,同样也对大脑的发育不利,进而影响智力的发育。这些孩子中除了少部分是由于疾病因素所致,大多与挑食、厌食有关。现在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或多或少存在宠孩子的现象,不少孩子往往一日三餐不正常,零食倒不离嘴,营养不良在所难免。

游戏也能教出聪明宝宝


一些教育工作者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的都成为了电子娃娃,与传统游戏渐行渐远形成鲜明对比。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该玩什么,有的一天就抱着IPad、Iphone等高科技设备玩电子游戏,不仅对视力不好,而且缺乏与其他小朋友的互动。许多实际案例也表明,早教不仅仅是知识的教育,接受过健康快乐早教的孩子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也往往比其他的孩子表现更好。

实际上,游戏会为孩子的情感、生理和智力的发展带来诸多益处。大部分时间,孩子好像是在玩,但孩子们正是在游戏中学习很多重要的技能。比如与人沟通、算数、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的个性,同时游戏还为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孩子是在0-3岁期间,更应该对孩子进行的是一种亲人和家庭感觉的培养。游戏还可以为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提供宝贵的机会。父母是孩子与生俱来的老师,与孩子快乐的互动游戏,能够培养孩子的认知、社交能力、增强身体素质,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主要方式,他们应该通过游戏来学习技能。0-6月,宝宝在人生的最初几个月里,通过看、听、摸、闻探索一个充满惊奇的物质和感官世界。这几个月他们逐渐熟悉自己的身体,有了自我意识,并开始建立与父母之间永久的情感联系。6-12个月的宝宝飞速成长,他们很快就将迈出人生第一步,10-18个月的孩子已经学会了行走,这时的游戏将使他们学会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14-28个月的孩子已经强壮起来,运用他们想象力玩各种假扮游戏,可以使他们对个人和团体产生更大的兴趣,并发挥出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以,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不妨让孩子回归传统游戏开始,从回归简单开始,从远离电子游戏开始,三五玩伴、一张废纸、一个沙包……无需多大投入,孩子照样可以享受简单快乐。

宝宝智商也进入了看脸时代?


每位家长都渴望一个聪明可爱的宝宝,希望从平时的蛛丝马迹中看出宝宝智商高的表现。根据一些宝妈的经验总结,说是通过看脸就可以识别出宝宝智商高低?难道连智商也进入了全面看脸的时代么!真是要哭晕在厕所了。

1.大耳朵的宝宝

人的创造力与耳朵的大小有关,耳朵大的孩子智商较高。如果再仔细比较一下两只耳朵的大小,还可以进一步判明孩子未来的成才趋势:右耳较长的人,将在数学、物理学等精密科学方面取得成就;左耳朵大的,则在人文科学方面更有所作为。

2.眼睛灵活的宝宝

人的视觉运动可反映人的智力水平,智商高者视觉加工速度快,质量高,智商低者则视觉反映迟钝。因此,保护好孩子的视力,让其多观察提高视觉的灵敏度,可促进智力发展。

3.爱笑的宝宝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爱笑的孩子多数较聪明。他们观察到,聪明儿童对外界事物的发笑年龄比一般儿童要早,次数也更多。

4.体重适中的宝宝

有关专家将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与同龄正常儿相比较。发现其视觉、听觉、接受知识的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状态。体重偏低的宝宝,其智商与正常儿童相比数据显示也会偏低。

5.饮食均衡的宝宝

吃肉过多或贪吃的孩子智力会减低。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早餐摄入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健脑的重要成份。

6.适龄晚育的宝宝

根据调查研究表明,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3,而24~28岁期间生育的达到109.29,但29岁以上所生者又低于105。因此,24~28岁期间为育龄女子最佳生育期。至于父亲,则以30岁左右为佳。

7.吃母乳的宝宝

母乳中含有多种可以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牛磺酸。它不仅能增加脑细胞数量,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还有助于神经网络的形成。与牛奶相比较,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要高出10倍左右。宝妈们是不是坚定了母乳喂养的信念!

8.喜欢随着音乐跳舞的宝宝

美国一份抽样调查显示:选修音乐专业的学生,大学入学考试中语言和数学考试成绩比一般学生的成绩高20~40分,因为音乐能开发右脑潜能,调整左右脑使其功能趋于平衡。如果你的宝宝喜欢伴随着乐器弹奏唱歌,喜欢倾听各种乐器发出的声响,并能根据声响准确判断出是什么乐器,能准确地记忆诗歌和电视里经常播放的乐曲,那么爸妈们可以注意培养宝宝的音乐才能哦。

9.勤于运动的宝宝

凡每次坚持20分钟跑步、做健美操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明显优于那些懒于运动者。因为,锻炼能使大脑处于最初的启动或放松状态,想像力会从各种思维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变得更加机敏,更富于创造力。

10.爱搞恶作剧的宝宝

如果一个宝宝想要恶作剧,那他肯定要动不少脑筋!恶作剧的用脑强度说不定超过做家庭作业。而且,在“设计”或准备“材料”时要轻手轻脚,还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进行。虽然已料到这样做会有风险,但他敢于冒险,从小就树立起了风险意识。

11.爱争吵的宝宝

争吵是一种语言斗争,为取胜对方,必须用最流畅最简练也最有逻辑性的语言。因此,争吵说不定会给宝宝提供一种特殊的语言学习和训练机会:在争吵中发展完善发音器官,积累丰富的语言因素,改进语言形式,增强表达能力。

12.喜欢自己动手的宝宝

宝宝喜欢自己动手,很多东西一学就会,而且喜欢模仿戏剧或者电影人物的动作或道白。如果宝宝的动手能力强,可以给宝宝多玩橡皮泥、多做小手工等。

小不点也能练瑜伽


在美国,你常常能见到产后妈妈背着瑜伽毯去上课,车上还有婴儿相陪。别小看这些宝宝,他们可不是母亲顺便带去的“摆设”,而是瑜伽课的积极参与者。

从1999年出现首个婴儿瑜伽课以来,婴儿瑜伽便风靡全美,成为美国各大健康杂志和电视节目推崇的新宠。

伸胳膊动腿,新生儿到4岁都适宜

记者来到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医疗中心,一堂别开生面的婴儿瑜伽课正在进行。随着舒缓轻柔的音乐,教练奥特莉用温柔平缓的声音指导妈妈们做瑜伽动作。许多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在妈妈的帮助下伸胳膊、踢腿,还有的被倒立过来。而在整个过程中,他们居然不哭不闹,还显得非常享受。

奥特莉介绍说,这种瑜伽在美国被称为小不点儿瑜伽。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宝宝会出现激动情绪,但在强度适当的“魔力动作”之后,小宝宝们就可以很快平静下来。随着练习频率的增加,以及对动作领悟力的加深,许多孩子将可以做出更多高难度的动作,比如山、树、小狗、倒立、眼镜蛇以及各种延展动作等。

奥特莉教练提醒说,虽然刚出生的新生儿到4岁儿童都可以做瑜伽,但针对不同“年龄层”也有着不同的课程。婴儿会走之前,瑜伽动作必须在父母“手把手”的带领下完成;而对于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父母一般都会在一旁支持协助他们完成瑜伽动作。因此,儿科专家和护士认为,总体来说,婴儿练瑜伽是安全的。

睡得香、消化好、长得壮

婴儿瑜伽创始人海伦·加拉贝迪安女士指出,婴儿瑜伽的宗旨是让孩子睡得更香、消化得更好、长得更壮。尽管现在还没有多少科研人员对它的功效进行调研,但通过练习,参与者的反映往往都是积极的。

据海伦介绍,这种瑜伽有助于激发小宝宝的潜能,加强神经肌肉的协调性,提高免疫力,并增强小宝宝的自信心,此外,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情绪。而对父母来讲,他们也可以借此减轻压力,增进与孩子的沟通,学习如何让孩子平静下来。产后的妈妈们更是可以“一举两得”,既能产后修身减肥,又可以同时与宝宝肌肤接触、目光交流,共同度过一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同时,瑜伽课堂能够避免婴儿从刚出生时便被“禁闭”在自己的小圈子内,瑜伽让他们第一次接触了社会,这会对他们日后的成长产生潜在的影响。

练习强度应适度

不过,奥特莉也强调,平时,参与者在家练习,切不可过度,一般每周两三次即可,一次大约一个小时。而且练习瑜伽时必须注意安全,使用瑜伽垫,服装宽松,动作轻柔。婴儿瑜伽共有超过125种独特的动作,如果宝宝做不到某些动作也不必强求。

据了解,在美国教婴儿瑜伽的老师必须是职业瑜伽教练,并要得到专业认可。一位妈妈说,教练教会她很多东西:练习的时候,要安静,妈妈和宝宝的目光要在对方身上。“我想,宝宝很喜欢安静柔和的目光,看到妈妈注视着他,他就得到了无比的安全感,练瑜伽也更有兴趣了。”

专家点评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吴虹:从儿童保健的角度讲,儿童运动(体格锻炼)的目的是增强体质、调整饮食及促进生长发育。在婴儿期,由于婴儿的能力有限,主要以被动操为主,婴儿练瑜伽作为一种锻炼方法和形式,同样需要家长从旁协助,并有专业人员进行指导。但瑜伽本身有其特殊性,如果家长把握不住力道,不够轻柔,可能会对婴儿造成伤害,所以个人认为,2—3岁以上的幼儿做这种运动会更合适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