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安全感的建立离不开母亲,能自己带孩子的妈妈都是幸运的,这样的孩子也是幸福的......

很多的老年人,尤其是外婆们,由于心疼自己的女儿,让新出生的婴儿与自己同睡,因为如此,母亲就可以睡好觉睡整觉,甚至是,为了让母亲休息好多产奶。这种情况下的母亲们并不知道这样做对孩子有什么不好。

我们相信,每一位母亲都是爱自己的儿女的。所以,我们也相信这两代母亲也都是出于爱。只是,才出生的一个只会吃喝拉撒哭哭闹闹的小婴儿,他如何有能力向世人尤其是向母亲呼唤:我虽然已经从你的身体中分离出来,但是,在我的心里,我从未与你分开过,你是我的全部,你是我的世界,我只需要与你在一起!

一个孩子与母亲的关系

决定了他与世间万物的关系

很多母亲都知道,当孩子成长到2岁半左右,他开始说“我”,这是在意识层面,孩子终于意识到:母亲是母亲,而我是我,我们不再是一体的,我与你开始分开,我是我,你是你,世界是世界,你不再是我的全部世界。

但是,我们也知道,随着孩子的长大,我们看到了2岁半前的教育带给孩子的一切,其实,很多已经很难改变(这其中最困难的不是孩子,而是母亲的成长其实很难)。

其中,最重要的,不是我们眼睛明显能看到的,也是一般人很难关注到的,那就是安全感。

一个安全感基础奠基良好的孩子,他的内在才有力量,他才能顺利地从母亲那里走出来,然后走向周围,走向世界。

那些粘人的孩子,那些很没力量的孩子,那些在一群孩子中很难自由放松的孩子,甚至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很难同其他孩子合作,他们的问题出在哪里?

有些母亲为了帮助孩子发展其社交能力,硬是把孩子往人堆里推。但通常是,我们越推越推不出去。当然,一个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其3岁左右之后,我们可以从他们的玩耍能力中观察到,他们会在玩耍中通过遇见冲突与合作来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

但我们的确会看到,有些孩子很难融入人群之中,我们是不大可能把他们真的推进去的。一个人的社交能力源于生命早期母亲对他的呵护,换句话说,就是母婴关系其实决定了婴儿日后的社会关系。

通俗些,一个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其实决定了他与世间万物的所有关系。

孩子与母亲之间的连接是天然的,在母腹中时,孩子的身体和心理都与母亲同在一起,后来,经历了一朝分娩,孩子在物质身体层面与母亲分离,但那当时,心理上并未分离。

我们知道,比如小羊小马等哺乳动物,他们一出生就可以站起来,而做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正常情况下,起码要等到出生一年后才能站起立起来。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人类的胎儿期应该是2年,但是因为直立行走的原因,人的骨盆比较小,如果一个胎儿在母体生活两年,我们是没有办法顺利分娩出胎儿的。所以,人类的孩子必须得提前一年出生。如果你认可这样的理解,那么,就会更加理解新出生的婴儿,以至于更加知道婴儿需要什么样的照顾。

子宫里的环境是黑暗温暖的水环境,被水环绕,处处被保护;但是出生后,医院的灯光很强,人类的世界噪声又多又强到可能无以复加的地步,这还不是最恶劣的婴儿生长环境,还有就是没有母乳,甚至是母婴之间从婴儿一出生就分离。

婴儿不会说话,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最初,就被声光吓了一跳,接下来还继续被吓,因为,自我的人类很难理解一个小婴儿的需求。

那些一出生就被众人关注的孩子和母亲,他们真正的需求很少也很难被关注到。我们人类到底怎么了?当代孩子的种种困难,当代母亲的种种焦虑都来自于哪里?

孩子是投奔父母而来的,不是外婆和奶奶。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和自己的连接都已经不够紧密了,人们都主要用头脑工作和生活,很难关注到自己的心。因此,很容易丧失直觉,尤其是母亲对孩子的直觉,要靠书本或他人才可能了解些许,而不是与当下的孩子真实的相遇。

其实,就是内心深处深深的焦虑阻碍了我们与自己的相遇,与孩子的相遇。

因此我们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察觉不到,同时,也因为此,我们更加不了解孩子的需求,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这会导致我们陷入更深的焦虑。

很多被送往非常棒的教育机构的孩子,按说他们比一般孩子享有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但从一些孩子身上根本看不出他们来自于这样的学校和幼儿园。

决定一个孩子在世间生活和工作所有能力的,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其中最关键的是母亲。

一个不能在孩子生命早期与孩子建立起连接的母亲,孩子的生命觉一定发展得不好,最终也会影响到这个孩子与世界的连接。我深深地相信,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其实很难逆转,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一个婴儿,在生命中的第一年,母亲应该为其提供子宫般的成长环境。这个子宫般的环境,既是外在可见的环境,比如温暖的家,温度合适、光线合适,母亲无时无刻的陪伴,尤其是睡眠时的陪伴,而内在的条件,非常重要的是,母亲应该被周围的成人关心与呵护,真正支持到母亲对孩子的陪伴。

因为,母亲情绪的平和,以及对婴儿的需求能敏感觉察到并且满足到对于一个婴儿的一生非常重要。换句话说,一个孩子在未来的成长中呈现出来的一切,都与此时母亲的陪伴情况直接相关!

这世间有什么人对婴儿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母亲在他的身边,因为,他的母亲才是他世界的全部。所以,如果这个世界真的爱这个小婴儿,愿意付出努力去呵护他的话,那么,请把他留给他的母亲,就象动物世界那样,让所有的孩子都被母亲照顾着长大!

这世间,没有哪个婴儿需要母亲以外的陪伴超过母亲,也没有哪个人,比母亲更了解她的孩子的需求!除非你一生都没成长,否则,你对你孩子的付出,不在早期就在之后,你真的不会“省事儿”的。

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就不怕带孩子的苦!那些最能影响到孩子一生的人,是陪孩子睡觉的那个人!夜晚是人最脆弱的时光,夜晚陪伴孩子睡觉的那个人就是带给孩子安全感的那个人。那个人应该是孩子的母亲!

我们遇见吓我们一跳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不注意不喊出“哎呀妈呀”,我们只会喊妈,不会喊其他人。做为一个三两岁的小孩子,他在遇见任何事情第一个想到的人也应该是母亲,这个序位就应该如此,如果序位变了,我们就需要思考和改变。

如果你真爱你的孩子,你就不要怕吃带孩子的苦。只有那些不怕带孩子苦、带孩子累,不怕夜里睡不好觉,日夜陪伴孩子的母亲,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母亲。

我们对孩子情感的建立,我们在孩子一生中带给他的教育,就来自于日复一日地给孩子做饭、洗衣、照顾他睡觉,给他洗澡、擦屁股、擦鼻涕......爱就体现在这点点滴滴之中,或者说,爱就在这点点滴滴中发生着,建立着。

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如果是被母亲欢迎的、接纳的、亲自照顾的,那么,他就是被世界欢迎的、接纳的、爱着的。那么,他对这个世界也同样会产生深深地接纳和爱。

一个母婴关系建立得不好的人,其实会很孤独、很无助、很冷漠的,当然,有些孩子虽然不是被母亲带大,但带他的人能让他感受到如母亲一般的爱,他也是幸运的,虽然他也会倾其一生对此抱有遗憾。

我们对所有人和事的爱,都体现在付出上。不过,如果你真正不抱怨地承担了照顾孩子的所有,那么,你的收获一定比你付出更多,你拥有的一定高于你付出的辛苦。也因此,你不会抱怨,更加可能的是,你会感恩!

每一个孩子的到来都有特别的意义,他是每位母亲最好的老师,如果母亲没有错失的话。越是难养的孩子,越是优秀的老师。

当我不被他人需要时,我看不到我活着的意义。被人需要的感觉是幸福的,所以,如果说他们是负担,那也是甜蜜的负担。我们对所有人事的爱,都体现在付出上。付出才是幸福,付出才令我们的存在变得有意义。

所以,爱孩子的父母们,别怕他们吵到了你们的睡眠,即使你第二天早晨起来必须上班。我们千万,别辜负了投奔自己的小生命的信任,他们的到来,就是为了我们的成长和幸福,我们应该,在感恩之中,怀着一颗崇敬之心,好好地陪伴照顾他们。

亲子活动扩展阅读

这样跟孩子讲你的童年,他一定会羡慕不已


那年,我还小;

清晨我背着书包独自踏上去学校的路;

我是一个挂着钥匙的小孩子;

我每天平平安安的离开家;

也可以平平安安的回到家。

那年,我还小;

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放学和同学一起玩耍;

或者跟妈妈打个招呼:“我去同学家了!”

妈妈不会放心不下,

她只会告诉我,“按时回来哦!等你吃晚饭!”

那年,我还小;

爸爸每天会给我几毛钱;

我在下学的路上买一袋话梅、一根冰棍或者一瓶山海关汽水;

哇~噻~!

我觉得那是天底下最带劲儿的美味!

那年,我还小;

特别喜欢住在姥姥家的胡同里;

那儿的邻居们亲热得好像一家人;

聚在一起说话、聊天、开玩笑;

也会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一样尽心尽力;

那年,我还小;

功课似乎没有那么难;

特长班?那是个什么鬼东西?

写完作业我就可以出去和小伙伴们疯跑;

去干一些小孩子应该干的事儿不是挺好?

那年,我还小;

暑假里《白娘子》播了八百六十遍我还是看不腻;

吹着电风扇;

啃着清香脆甜的黄瓜、吃着沙瓤的西红柿,

觉得夏天的日子神仙般快乐逍遥;

那年,我还小;

抬头就是蓝天白云;

低头就有绿油油的草地;

呼口空气满是清新的味道;

我可以抽空找一找躲在草坪里的那些蚂蚱、蟋蟀、蝴蝶等神秘小朋友;

那年,我还小;

老师教育我们要乐于助人;

一个爷爷摔倒了;

我们几个小伙伴一起扶起他,搀着送回家;

既高兴又激动;

觉得我们自己都很了不起;

那年,我还小;

高兴就笑出来;

难过就哭出来;

喜欢就说喜欢;

讨厌就说讨厌;

事情本来是怎样不就应该是怎样吗?

那年,我还小;

父母,还年轻…..

我以为日子,

永远都会停在那一天,

他们永远;

都不老....

那年,我还小....

路上没有那么多“马路杀手”;

也没有那么多孩子会莫名其妙的找不到...

人和人之间能走得很近;

楼房里也没有冰冷冷拒人千里的钢铁门;

我们的嘴巴都还不算太不刁;

一小块糖果就满足得蹦蹦跳跳....

没有沉重的书包压得我抬不起腰;

学习就是学习,

哪有什么择校、学片、拼爹或者拼娘....

蔬菜和水果能尝出它们本身的味道;

虽然产量不高但毕竟真材实料;

不用洗来洗去还担心永远洗不净的残留农药;

防尘口罩在药店里无人问津;

不像现在买不到连淘宝甚至都被抢得脱销....

助人为乐的事情不少;

见到有人跌倒也不用扶人之前先用手机拍照自保;

哎.......

说了这么多废话,

不知道你能不能看懂.....

因为时间毕竟过去了这么久...

谁还会记得

多少...

趴着睡的孩子智力发育更快


母亲若在水下分娩,婴儿会在水中游来游去。而像“爬行”、“游泳”等先天就有的能力,如果不加以及时的训练,几个月后就会自然消失。

在日常生活中,不让婴儿学爬,生怕孩子爬行时弄脏手足或伤及身体,是不可取的。其实,只要细心照看,让其爬行很有益处。美国学者指出,爬行可促进婴儿的大脑发育,开发婴儿的智力潜能。对脑控制眼、手和脚协调的神经发育有极大益处。对学会爬和没有学会爬的同龄婴儿对比观察发现,会爬的婴儿动作灵活、敏捷,情绪愉快,求知欲高,充满活力。而爬行少或不会爬的婴儿,由于接触的新鲜事物少,往往显得较为呆板、迟钝,动作也缓慢些,且易烦躁。

因此,婴儿爬得越早越好。

三岁以前的早期教育是最重要的。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通过对近千名婴儿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若以17岁时的智力为100,8岁时进行开发,只能开发20%,4岁时进行开发却能达到50%,而更大的潜能开发在3岁以前。

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更不缺爱。只缺年轻父母科学地开发其智慧潜能的新观念、新技能。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否开发出自身的潜能,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关键是在3岁前,在婴儿的摇篮时期。

趴着睡的宝宝智力发育更快

妇幼保健院医生说:宝宝喜欢趴着睡,还真不是一个坏习惯,宝宝趴着睡,好处有很多,已经有研究证明,趴着睡的宝宝,智力发育更快一些。”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医生说,胎儿在母亲的子宫里时,就是腹部朝内,背部朝外的蜷曲姿势,这种姿势是最自然的自我保护姿势,所以当婴儿能翻身时,在睡觉的时候就会采取他自己最舒服的姿势了。

最新的研究发现,宝宝趴着睡的好处有很多,首先是有利于神经系统的发育,其次还能锻炼宝宝的颈部、胸部、背部及四肢等大肌肉群,促进宝宝肌肉张力的发展。

医生强调说,特别是患有胃食道逆流、斜颈等症状的宝宝,可以尝试趴睡,能帮助缓解病情,另外,下巴小、舌头大、呕吐情形特别严重的宝宝,就必须趴着睡了。

不过,也有一些宝宝是不适合趴着睡的,比如说感冒咳嗽痰多、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肺炎、肾脏等疾病的宝宝,就不适合趴着睡。具体的,家长可自行咨询医生。

虽然趴着睡对很多宝宝的身心健康都有益,但是,医生还是提醒,宝宝趴着睡可能会突然发生窒息。所以宝宝趴着睡觉时,最好有父母守护在身旁,防止头部埋入枕头和被子里而发生意外。

引导孩子玩游戏而非强迫他


我还和女儿经常玩一种叫做“留神看”的游戏。每当路过商店等门前之后,我就问她这个商店陈列橱窗内摆列着哪些物品,让她列出留在记忆中的物品。她能说出的物品越多越好。如果我记住了,而她有很多未记住的就不行。这一游戏对发展她的记忆力是很有效的。这样训练的结果是,当她5岁时,在纽约州的肖特卡大学教授们面前,把《共和国战歌》(美国有名的军歌)朗读了一遍就能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使教授们大吃一惊。

我这样做是为了让她注意事物,养成敏锐地观察事物的习惯。还在她两岁时,我带她到卖雕刻仿制品的商店去,她就对店员说:“你这里既没有《维纽斯·得·米罗》,又没有《维纽斯·得·麦得衣齐》(两张画的名称)。”使店员大为惊奇。

在她出生后第6周,父亲给她买了红色气球,我把气球用短绳扎在她的手腕子上,随着手的上下摆动,气球也随之上下飘动,她非常高兴。以后,我每周给她换一个其他颜色的气球。通过这一游戏,能轻而易举地教给她红的、绿的、圆的、轻的等形容词。

我还让她手拿贴有砂纸的木片和其他物品,教给她“粗糙”“光滑”等形容词。

婴儿往往爱把手拿的物品往口里放。但是只要从小注意,就不致养成这种习惯。在这方面有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女儿两岁时,我带她去串门,那家的小女孩拿出好看的果子给她,并说是她自己做的。于是,女儿就问:“妈妈,这也可以往嘴里放吗?”她这一问,把那个女孩弄得莫名其妙。

我对女儿进行这样的教育,绝不是强迫她去做。孩子是活的,自然要不断地发挥她的精力。我只是为了不让她的精力白白地浪费掉,才努力进行各种有效的引导。进行这样的教育,孩子总有事干,就不会因为无事可做而吃手指头、无聊、沮丧,甚至哭泣。

儿子的智商由妈妈决定?


网上一度盛传着一种说法,说是妈妈对孩子的智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智商的八对基因全部都是位于X染色体上面,而男生是XY,X来自妈妈,Y来自爸爸,因此男生的智商全部都是来自母亲的遗传。这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儿子的智商完全遗传自妈妈吗?

研究人员统计了美国两千多个家庭的父母及孩子的智商数据,汇总发现,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智商确实比父亲和孩子的相关性略强。比如,母亲和儿子的智商相关程度为0.443(相关性越接近1,两者相关性越强),而父亲和儿子的则为0.411。但是这不足10%的差距实在显得微乎其微。这么看来,“儿子的智商由妈决定”的说法,是完全站不住脚的,父母和子女的智商都有着关系,但也都不起决定作用。不过“智力基因在X染色体上”这个说法难道也是无中生有、空穴来风吗?

智力基因在X染色体上

早在1972年,科学界就有人提出“智力基因在X染色体上”这样的说法。那时候,基因测序还没有实现,研究人员仅仅通过男女智商统计差异而有了这种猜测。因为他们发现,尽管男女智商统计分布都是高斯分布,但是男人的智商分布的方差要大一些,也就是说IQ特别高的和特别低的男人占的比例要比女人多。不仅如此,某些智障类的遗传病好像对男人更情有独钟。种种迹象表明,智力的遗传和性染色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世纪初,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基因序列编码也得到了破解。科学家们发现,X染色体上的近千个蛋白质编码基因里至少有40%都在大脑里,远远超过Y染色体。也就是说,X染色体对大脑结构、认知能力、智力发育等等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对于男孩来说,X染色体来源于妈妈,也就说,理论上讲妈妈对儿子智力方面的遗传作用是巨大的。

X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如何决定大脑结构的?

当儿子从妈妈那里得到X染色体的时候,妈妈编译大脑的时候用的X染色体是被随机选择过的,母子俩的大脑结构可能完全不一样,也可能有很大的相似程度,最有可能的结果是既有一部分的相似度,又有一部分的不同。大自然的设计就是如此巧妙,尽管妈妈在儿子智力遗传问题上要负主要责任,但是仅凭妈妈的聪明程度还是不能绝对准确地预测儿子智力水平的高低。

另外,由于基因印记①(Genomicimprinting)的存在,有科学家猜测相对于妈妈通过X染色体遗传智力,爸爸是通过常染色体②表达基因从而影响后代的大脑和行为的。但由于基因印记很少见,只占不足1%,这种影响并不显著。

人类智力的进化和天才基因

X染色体上集中了大量智力基因听起来好像对于男人来说是不利的,但很多科学家认为,这其实是人类智力进化的一个很大的优势。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的GillianTurner教授认为,人类的智力进化比别的任何遗传特征都要迅速,如果想要快速地把一个基因在人群里传播,把它放在X染色体上是最明智的选择了。X染色体作为性染色体已经有三亿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大部分基因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并且在性染色体上一直是处于主导的位置。所以有人猜测,X染色体上的进化并不主要靠新的基因的产生,而是很大程度上由旧的基因产生新的组合。

不少科学家还猜测天才基因也是和X染色体息息相关的。假象的天才基因模型有六个基因全部在X染色体上。第一代妈妈X染色体减数分裂③之后产生了一个天才基因组合——全A基因的儿子;这个儿子和另外一个女人结婚,生了两个孩子,他的天才基因只能传给他的女儿,而不是他的儿子。而他的女儿再结婚,由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发生重组(x的位置)的原因,天才基因组合被拆散了,所有的第四代都很平庸,但基因还在传播下去,期待着再次出现天才组合的机会。所以,虽然天才基因可以延续,但是天才的出现只是个偶然事件而已。

如果这是真的,天才基因还需要靠女人传宗接代,各位天才男人们应该生女儿,否则基因在儿子那里将会断了香火,对于人类来说那是多么大的损失啊!

名|词|解|释

①基因印记传给子代的亲本基因在子代中表达的状况取决于基因来自母本还是父本的现象。该现象在合子形成时已经决定,是涉及基因表达调控的遗传。目前发现导致这种遗传差异的有DNA甲基化、假基因作用、染色质构象等因素。

②常染色体就是对性别决定不起直接作用,除了性染色体外的所有染色体。例如,人有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人的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另1对称为性染色体,一个细胞里有23对染色体。

③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在孩子变冷漠之前,请好好陪伴他吧!


最近看了一个暖心的泰国广告,看得小派心虚。是的,可能大家都干过这样的事。对于孩子的要求,总是力所能及的满足,特别是买东西,只要是孩子要的,都在买买买!这对夫妻也如是,孩子说想要个平板电脑,因为同学基本都有,所以,他俩也到商场里来选。他们的选择标准也是,只要游戏多,有得玩,孩子开心就行。

可是,热情的售货员接待客户却有自己的一套逻辑,他首先发问这是买给谁的?

爸爸很平淡的说了句,买给自己儿子的。

售货员却仍旧耐心的问孩子多大了?

老爸抬头说道,五岁。旁边的妈妈连头都没抬,正在入迷的看这些桌子上的展示样品。

售货员一本正经的回答:麻烦您七年后再来取货吧!

父母惊呆了,这个售货员疯了吗?

旁边的五岁小娃,也呆呆的望着桌面,傻了……

售货员先生礼貌的笑,充满了诚意。

这头顾客却不买账了,几乎要发火的样子!

售货员先生娓娓道来。

因为以他专业的角度来看,平板电脑并不适合这个小孩子,他毕竟太小了。

这么小的孩子,他最需要的并不是如此先进时髦洋气的平板电脑,他最最需要的其实只是跟家人享受在一起的时光。

连这个五岁的娃都抬起了头,他眼里竟然充满了期待。

售货员的一席话,把这对父母的心,都融化了。

是的,这个时期的孩子,不正是最最需要爱跟温柔吗?我们真的要用冰冷的机器去代替父母陪伴他吗?或者,我们已经做好了提前让孩子变冷漠的准备?

售货员仍然不卑不亢,他的笑容一直那么温暖,也许,在他心底,他用所有的柔情在拒绝所有这样的父母,这不是他的第一次拒绝,也不是最后一次。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爸爸,竟然真的接受了建议,他深情的问儿子,过阵子再买吧?

儿子竟然欢天喜地的答应了!

是的,也许在五岁的他眼里,这是最好的结局。

我有个邻居家的小孩,也是个平板电脑迷,打开平板电脑就只看她喜欢的巴拉拉小魔仙。即便之前她放了暑假她妈妈仍旧在上班,她都跟着父母去到公司里,在公司员工工作的时候大喊:巴拉拉能量,变身!

放了暑假来我家里来串门,也是抱着平板电脑不放,别的孩子都在跟我玩老师和学生的游戏,就她自己抱着平板电脑哈哈大笑,眼里已经完全没了别人。

我跟她的父母谈过这个问题,我说为什么这么早就给孩子买平板电脑呢?她父母却说,她就是喜欢啊,而且,我们家孩子只要拿到平板,可安静了,一点不打扰别人,40岁才有了孩子,要这么个平板我又不是买不起……

她后面说了什么我都没听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请她带着她和她的孩子以及她的平板电脑离开我家。是的,她已经完全搞错了方向,以为买个平板孩子就能安静的陪在自己身边又不影响工作又不影响干家务了,平板电脑成了父母陪伴的替代品!

我们家也有平板电脑,只是,孩子一个星期只会有1个小时的时间拿出来玩,当然,其他时候啊,都被他放到书架上,因为他更喜欢让爸妈亲自讲故事,有时候实在太累不想讲,让他听平板电脑上的自动故事,他还要耍脾气半天呢。

是啊,相信邻居家的小公主也是如此吧,最开始,也希望能够让爸妈陪伴,可是,因为爸妈开了一间小公司,需要各种亲力亲为,所以,就连接送她上下学都是公司里的员工轮流接送,谁有空谁帮忙。

更别提讲故事和陪伴了,据说孩子从三岁开始就自己抱着平板电脑玩,平板电脑是她成长路上的好朋友了。这样的悲剧,是我们亲自酿成,毕竟,是你把电脑扔给了孩子,期望换取看上去又能陪伴孩子又能不耽误手头事情的两全结果。

只是,这样的两全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孩子跟父母的罅隙只会越来越大。因为,在孩子最需要陪伴的时候,我们忽视了孩子,这种忽视导致的假性陪伴,看上去我们是跟孩子在一起,可是我们却没有做到真正在一起。

是的,亲子陪伴,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在一起”,还需要你用更多的心,用更多的爱。这个时期,一旦错失,孩子开始变得叛逆,开始长大,他眼里可能更多的就是冷漠,是的,他长大之后,再不需要你的陪伴,也开始不屑你这个跟不上时代的老家伙的所作所为……

所以,陪伴孩子的黄金时间,不过就是那么几年罢了。可是,我们却那么习惯性的,本末倒置了。趁还来得及,多陪陪孩子,陪伴孩子不难,哪怕每天拿出一个小时,讲讲故事,陪孩子聊聊天,孩子也会被爱包围的,孩子的心很容易收买的,而这个收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舍得花时间陪伴他们!

家长请让宝宝玩他想玩的游戏


家长请让宝宝玩他想玩的游戏

随时准备为他制造些声音

游戏重点:

当婴儿听到好听的音乐或愉快的声音时,他会高兴得手舞足蹈。若帮助婴儿配合音乐舞动,可让他学会用身体表现快乐的情绪。准备一些能发出美妙声音的玩具和好听的音乐。因为在这段时间婴儿已开始知道每种东西都会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母亲可以和他一起玩声音游戏,让他自己动手敲出声音。

听音乐盒的声音:让婴儿听音乐盒的美妙声,可以使他心情舒畅。当着婴儿的面转动音乐盒的开关,做几次后,婴儿便会知道一转动那个小东西那会发出声音来。每当音乐停止时,他会用手指触摸开关,让妈妈转动它。这种过程可帮助他发展智力。

敲打游戏:虽然没有节奏感,但他还是喜欢听咚咚,锵锵的声音。一开始他只是喜欢乱敲,不久就能分辨出音色的好坏,变得只喜欢敲打能发出悦耳及愉快声音的东西了。

随音乐舞动:让他伴随音乐起舞让他的身体随着音乐舞动,培养乐感。一开始,母亲帮助他,让他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动。做时拉着他的手摇动或抱着他转圈即可。婴儿很喜欢和母亲一起摆动身体,当他听到音乐自己会摆动身体时,动作也会变得更有节奏感了。

呼喊他的名字

游戏重点:

婴儿长到4个月时可以分辨不同声音了,他会听得出身旁人的声音,如父亲、母亲或录音机中自己的声音。对听惯了的母亲的声音尤其敏感,只要母亲一出声,头就会转向声音的方向,被叫到名字时也会马上有反应。这个时候,可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发出声音,跟他玩寻找声音来源的游戏,利用这种方法训练他的听力。

看镜子:这个时候,婴儿已经开始明白镜中人是自己了。妈妈可以拉着婴儿的手摸镜子,一边跟他说:“咦,什么都没有,这是镜子啊。”。跟婴儿玩藏猫猫或拉着他的手、脚摇晃,这样可以增进他的自我意识。

叫名字:婴儿听见自己的名字要比听见其他字句敏感。除了在他身边叫他名字外,也应在远一点的地方叫,训练他对自己的名字有反应。

声音在哪里:让他听闹钟、门铃、电话、果汁机等声音,并且让他寻找声音的来源。妈妈要边找边说:“咦,那是什么声音?”找到时也要告诉他“这是电话”。

将宝宝的声音和影像融入游戏

游戏重点:

到了6个月大时,婴儿对歌声、电视、收音机的声音相当敏感并且显出兴趣。这时候他会有自己喜欢的音乐,听到它时会注意盯着电视看。此时,可以开始让他看儿童节目。注意,绝对不能让电视代替保姆的工作。看电视时,母亲应和婴儿一起看,记住他喜欢什么歌曲并唱给他听。

给他喜欢的视听享受:给宝宝唱他喜欢的歌,或看他喜欢的节目开始时,婴儿会显现出高兴的样子。将他喜欢的电视内容融入到游戏中,将加强他的能力。母亲在和他游戏时,将他喜欢的歌或音乐带到游戏中,由于这是他熟悉的,一定会玩得很高兴。

让他看儿童节目:有些母亲说“让婴儿看电视,他好像会记住里面的话”,但是光靠电视是无法教导婴儿说话。婴儿的说话能力是在人与人交谈间建立的,单向传送讯息的电视只能作为母子沟通的素材。母亲应和婴儿一起看电视,并和他说话。

体验快乐感觉:这时候说话能力已渐渐萌芽。婴儿是从身边的事物开始记起的,所以要尽量让他体验各种事物。外界发生的事物最能引起他的兴趣,多让他看各种事物、听各种声音、触摸各种东西吧!

和婴儿游戏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他玩他想玩的游戏,同一种游戏玩过几次后,再视他的能力来提高游戏难度。反过来,若强迫他玩填鸭式的游戏,婴儿会敏感查觉母亲的意图,而变得不想玩那种游戏了。只要仔细观察,母亲就可以清楚婴儿喜欢玩什么游戏了。

不同性格孩子的不同运动项目


体育运动的多样化决定了锻炼形式的多样化,孩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形式,有助于他们更长久地坚持。

性格特点建议选择的项目有利的影响不太合群,不习惯和同伴交往足球、篮球、排球以及接力跑等集体项目逐步改变孤僻习性,适应周围的群体交往胆小,做事怕风险,容易害羞游泳、滑冰、滑雪、拳击、摔跤、单双杠、跳马、跳箱、平衡木等有挑战性的项目不断克服害羞、胆小等心理障碍,战胜困难

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拳击、跨栏、跳远、跳高、击剑等项目锻炼人的果敢性

性情急躁,爱冲动打太极拳、慢骑自行车、射击等需要考验控制力的项目有益于稳定情绪自信心不够跳绳、俯卧撑、做广播体操等项目增强自信心做事不能正常发挥,容易紧张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锻炼冷静沉着应对比赛的能力好逞强,爱自负技巧、跳水、体操、马拉松等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项目,多找几个对手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

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最适合孩子的运动项目,在体育锻炼中完善孩子的人格。但要提醒一点,有的项目如平衡木、跳马等危险性较高,一定要在有专业人员指导的时候才可以做。

慎选小游戏,关注孩子性格养成


小志身体结实强壮,但凡和“动”有关的游戏他都喜欢。这原本是好事,可一上小学,好动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老师反映:上课时小志不能静下心来坚持听讲,写作业时注意力很容易转移;下课后经常为了争抢运动器械和同学发生矛盾;和同学稍有争执就喜欢去推打同学。

孩子的性格养成受他周围人、事、物的影响,也与他自身的经历有关,而幼儿时期参与较多的游戏也是影响其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孩子的健康,在帮助孩子选择游戏时,家长一方面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另一方面要考虑游戏的搭配是否合理,建议从下面的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动、静结合

选择的游戏要有动有静。“动”的游戏如:跳绳、拍球、骑自行车等,可有助于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形成不怕苦、不怕累的顽强毅力,性格变得勇敢、活泼。“静”的游戏如下棋、折纸、捏橡皮泥等,有益于帮助孩子专注精力,雕刻孩子性格细腻的一面。

难、易搭配

一些家长怕让孩子进行带有挑战性的游戏,或者怕孩子因为不能完成一些有难度的游戏而受挫。实际上,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应有选择地为孩子提高游戏的门槛,让他参加一些在智力或体力方面有些难度的游戏,并适时进行指导、帮助。孩子会从中慢慢体会到“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明白努力和坚持的重要性。

注重个人体验和团队合作

许多游戏既可以单人玩,也可以多人玩,两种方式各有好处。孩子一个人进行游戏,有益于独立意识的养成,培养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体会到独处的乐趣。而作为社会的人,从小多参与团队游戏,可以使孩子更早融入团队生活,学习与人相处、与人合作。

智力和体力、趣味相协调

把益智类、锻炼类、趣味类的游戏相配合,可以使孩子的智力、身体和兴趣并进,所以不能厚此薄彼。如果孩子对某一类游戏不感兴趣,家长可尝试把几类游戏进行搭配。如:桐桐不爱认字,妈妈就把生字卡片贴在他最喜欢的小火车上,认对一张卡片,火车就前进一站。

注意游戏的持续性

一般来说,幼儿游戏的时间不长,但为了孩子的发展,培养他管理时间的能力,学会花较长时间去关注一个事物,解决一个问题,可以选择一些耗时较长的游戏。如拼图、组装玩具等,鼓励孩子用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战胜困难,体会成功的不易,享受成功的喜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