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说过,美国儿科协会建议父母避免让2岁以下的孩子看电视。0-2岁的婴幼儿通过各种感觉和手的动作来思维,真实直接的体验才有利于孩子学习。

但当今社会,要让孩子完全和电视隔绝不太可能。最重要的是,父母必须保证自己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在给孩子看电视的时候,尽量在电子产品与亲子互动之间找到平衡。具体有以下几个建议。

1.控制看电视的时间

2岁以前的婴儿尽量不看电视,如果实在没办法要看,尽量控制在15分钟以下。2岁到3岁的宝宝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也最好不超过30分钟。3岁以上,和宝宝商量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时间。

美国的很多教育性的节目比较好,象探险朵拉,米奇妙妙屋等等,一般30分钟左右。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每天看一集。我通常会让孩子把一集看完,而不是硬性规定几分钟。

2.选择合适的节目

对于3岁及以下的孩子,我们最好选择画面转换比较慢的节目。《小小爱因斯坦》介绍数字、介绍水这些节目,画面转换就比较慢。这样的节目,对孩子的注意力和逻辑理解,不会造成很大的负担。

同时,选择一些没有情节性的节目。比如,《巴尼和朋友们》(Barneyandfriends)这样的节目,每一集有一个主题,但是以唱歌和游戏为主,情节性不是很强。再比如,《托马斯和他的朋友们》,画面上人都是静止的,只有火车是动态的,这样的画面变化比较慢,而且每一个故事非常短。变化缓慢的画面,简短的故事,对婴幼儿来说,也是比较合适的。

很多好的教育类节目也在针对儿童的发展特点一直在做调整。比如,新的《芝麻街》在放慢节奏,让故事、台词更清楚,更容易被宝宝所理解和接受。

3.和孩子一起看电视

如果有条件,最好和孩子一起看节目,把节目变成孩子和父母互动的中介。

孩子通常喜欢一遍一遍重复看一个节目。当孩子对一个节目熟悉之后,家长可以用暂停键,把节目停止下来,然后用手指着屏幕上的东西和孩子一起讲一讲。

比如,看《巴尼和朋友们》,有一集是他们去动物园。当放到猫头鹰的时候,巴尼的好朋友BJ说,猫头鹰是这样叫的:whoooo!whoooo!我们可以在BJ讲话之前,按暂停键,跟孩子说:「这个是什么动物啊?是不是猫头鹰?猫头鹰是怎么叫的?」等着看孩子会不会回答。

等5-10秒,孩子不回答也不要紧,按播放键,看BJ说话,然后再对孩子说:「噢,猫头鹰是这样叫的,whoooo,whoooo,我们来一起叫!」这样一起看电视,可以改变孩子一个人看节目的消极性,而促使孩子积极思考,和妈妈互动。

4.把节目和阅读、生活联系起来

现在的节目,像巴尼、托马斯、花园宝宝、芝麻街等等,都有配套的图书。我们可以把电视节目和相应的图书联系起来。孩子在看了节目,熟悉了这些人物和画面,再给他们看对应的图书,会让孩子感到很亲切,产生兴趣。这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一个途径。

你还可以尽量把节目中学习到的知识和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孩子看了《小小爱因斯坦》介绍水的节目后,让孩子感受真实的水,可以玩水,看雨,有条件的话带孩子去看海……当孩子看了巴尼和朋友们去动物园,父母抽空也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这样孩子就会把电视和真实事物联系起来,加深印象和理解。

5.多提供屏幕以外的活动机会

父母一方面要选择孩子观看的节目,并商量每次观看的时间。另一方面,要多给孩子提供看电视以外的其他活动:玩亲子游戏、亲子阅读户外活动、约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等等。

孩子在和父母、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中能够投入地游戏,从玩中学。

结语

有一位有心的爸爸看了这5条原则跟我说:「我的做法基本和这些原则一致。」

他会把节目全部先看一遍,挑选适合宝宝观看的节目。根据对自己女儿的了解,认为有些节目对她的理解会有一定挑战,就先不看节目,而选择绘本等进行知识铺垫,等在她的理解范围内了,才一起观看节目。每次看节目一定会陪看,随时解释。看后,再结合绘本、实验等进行复习,讨论。还带去水族馆、动物园等等实地考察,增加具体体验。女儿在家里和爸爸一起看完科普读物,还有海洋纪录片,然后到水族馆对照真实动物观察。在水族馆认识新的动物或观察到有趣的习性,回家找相关书籍巩固拓展,乐此不疲。

我想,如果每个父母都象这位爸爸,不仅仅花很多幕后工夫,而且在宝宝看节目的时候绝不缺席,并结合具体体验,有着良好的互动,内在的学习动机以及有趣的方式,这样看节目才是利大于弊。

在这个数字时代,我们不需要把任何电子产品或者节目都视为洪水猛兽,这样就走入另一个极端了。父母可以谨慎而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自己的孩子是几岁、发展特点是什么,适当选择、适度使用,让孩子从多样化的渠道学习、平衡发展。

说到底,就是「适当」两个字。

亲子活动扩展阅读

陪玩学问大


宝宝玩时,大人要不要陪?

鲁迅说:“游戏是宝宝最正当的行为。”现代年轻的家长们也逐渐认识到游戏对于宝宝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价值。因此,一些开明的家长给了宝宝游戏的时间、空间和充足的玩具。但是,宝宝游戏时,家长是不是可以不闻不问了呢?不是。家长们每天应当抽出时间给宝宝“陪玩”。“陪”有多种含义,可以是宝宝玩,家长看;也可以是家长参与宝宝的游戏。

为宝宝的安全着想,应陪着宝宝玩。宝宝的好奇心极强,他会动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探索新事物,这就有可能发生一些令家长们防不胜防的危险。例如:宝宝想尝尝味道,就会将它塞进嘴里,如果家长不及时阻止,吞咽下去就很危险;有的男孩不了解塑料子弹的威力,冲着自己的眼睛瞄准,很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如果细心的家长留在宝宝身边,这一切都可以避免。

为了与宝宝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父母应陪着宝宝玩。父母的爱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营养催化剂”。一个感受不到父母关爱的宝宝,其情感发展不可能正常,而情感的发展对于宝宝的整体发展来说又是至关重要的。现代的父母们整日忙于工作,现代精心设计的玩具也比过去的玩具更鼓励宝宝们独自玩,无形中父母与宝宝之间少了一份情感交流与沟通,这是造成一些宝宝冷漠、孤僻的最重要的原因。如果父母们能抽出一些时间与宝宝一同玩耍,一同欢笑,那么“自闭症”、“孤独症”这些“时髦”的疾病就会远离宝宝。

宝宝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十分微妙,它可能是父母给以宝宝的一个充满关爱的抚摸和亲吻,或是父母与宝宝之间一个传神的微笑和注视,也可能是父母尽量满足宝宝的合理要求,配合宝宝做他感兴趣的事情。

所以,宝宝游戏时,父母不一定要从始至终陪宝宝玩,父母可以坐在宝宝看得见、听得见的地方做自己的事。其实,父母在场本身就是对宝宝的一种支持,使宝宝有安全感,可以放心地玩。父母还可以偶尔停下手头上的工作,观察一下宝宝的玩耍过程,时不时地与他对视一眼,给他一个赞赏的微笑,这能够让宝宝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关注和肯定。而当宝宝需要帮助提出请示、请求时,父母应尽量“呼之即来”。例如:宝宝想当当老师,需要家长当学生时,家长就不妨搬个小凳坐下“听课”,跟着宝宝大声地念A、B、C、D……家长们不必担心这样做会失去威信,当宝宝快乐地游戏完之后您就会发现,在吃饭、睡觉等生活环节上,宝宝更配合了,而且您与宝宝的关系也更融洽了。

为了使宝宝在玩中学,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以角色身份加入宝宝的游戏,与宝宝交谈,抓住时机自然而然地教宝宝一些知识和技能,这能够促进宝宝的语言发展,扩大宝宝的知识面。当看到宝宝对某件玩具表现出厌倦的苗头时,家长应启发宝宝去探索、发现玩具的多种玩法。这样宝宝的想像力、创造力就在玩中自然得到了发展。

小小玩具,学问大


玩具,既是孩子生活中的好“伴侣”,也是开启儿童智慧之门的“钥匙”。因为,儿童主要是通过看、摸、玩来认识事物,增加对感觉器官的刺激,促进感官活动的。而玩玩具使孩子动手又动脑;玩玩具的摆弄、操作,还可满足孩子活动的需要,加强肌肉的锻炼;玩玩具时语言的表述,又能锻炼孩子的语言功能,从而全面开发儿童的智力。

为孩子选择玩具也是门大学问,选得恰当能起到让孩子快乐和益智的作用。那么,孩子的玩具如何选?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根据孩子的年龄挑选玩具:

1、1-2个月时,父母可选择色彩鲜艳、会动、有悦耳声响玩具,挂在童床或者墙上,如音乐风车等,供婴儿看、听、甚至抓取;

2、3~4个月大的婴儿可以玩有柄的拨浪鼓,手可以抓住它,摇动时又能发出声音;

3、1岁左右的儿童大多已开始学走路了,此时可选择带有轮盘的推车、学步车及拖拉玩具等;

4、3岁左右的儿童则可选择一些拼版、串珠子的玩具以培养孩子的图形概念,锻炼孩子的眼手协调;

5、4岁以后的孩子可选择玩具范围更大了,如小自行车、遥控或声控的玩具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父母为孩子选择了超越他年龄的玩具,孩子就无从玩起;而选择了太简单的玩具,孩子索然无趣,因此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玩具,

二、有了玩具,但该怎么玩?

和孩子一起玩玩具其实也大有讲究。就拿积木来说,小年龄的孩子一开始喜欢自己玩,但这时他只会把积木一块块排成长队,而不会“往高处”发展;如果父母把积木叠起来,他会显得很不开心,并把积木推倒重新来。遇到这种情况父母还是先让他自己玩为好,等他第一次觉得往上叠也是种可行的方法后,父母就能顺势引起他了,比如教他一块一块往上叠高,还要教他如何让积木“站”得稳稳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还可以逐渐教他照着图案搭桥,接龙等;对于大年龄的孩子,则可根据积木的几何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圆柱形等来构建物体,它对孩子形成抽象思维和数学概念起着重要的作用。

积木的作用不仅仅是“搭建”,父母还可以教孩子认识积木上的图案,如小动物、花、草、树木、水果等,而且还教他们认识一些小常识,如草是什么颜色?哪些动物是吃草的,哪些动物是食肉的?等孩子全部掌握后,还可以引导孩子自己编故事,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玩具并不象一些父母认为的,买来的就好、越贵的越好。相反一些自制的玩具不仅经济,还能起到培养孩子想象力和锻炼孩子动手能力的作用。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把豆腐盒制作成车厢、利用饮料瓶制作成娃娃和望远镜等。共同制作玩具,除了能开发孩子的智力,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父母还可以选择一些能起到锻炼孩子身体、培养孩子灵敏性、集中注意力的玩具,价廉物美的小皮球正是最佳的选择,通过拍球、抛球、接球正好能起到上述作用。

宝宝室内有趣的小游戏


宝宝从4个月开始就会“磨人”了,这时他们的啼哭经常不是因为饥饿,也不是因为不舒服,而多是因为周围没有人,他们哭是盼望有人来照顾他。往往是有人抱起他,他就不哭了,所以这个时候容易养成宝宝的抱癖。正确的做法是先对他微笑并且温和的对他说话,如果宝宝还是哭,你就把他抱起来给他爱抚,稳定一下宝宝的情绪。但是不要抱太久,满足宝宝后,再把宝宝放下,等到宝宝高兴后,可以再次离开。

下面介绍几款室内玩的小游戏。

撕纸小专家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双手的灵活性,开发宝宝的智力。

游戏步骤:大人先向宝宝演示一下撕纸的动作。然后,把废弃的旧报纸的一头交给宝宝抓住,大人抓住另一端,示意宝宝一起用力拉,直到报纸撕坏。也可以把纸给宝宝,让宝宝模仿大人的动作,自己去拉。

游戏互动:这个时候宝宝的双手还需要训练,所以大人帮助宝宝撕纸对宝宝的双手发展有好处。纸比较容易撕碎,大人可以在宝宝着急的时候,把纸撕碎。宝宝听到纸碎的声音会很高兴,而且他可以亲眼看着纸被撕碎,这对开发宝宝的智力发展有好处。

温馨提示:宝宝双手向不同方向用力还很困难,但揉动纸张发出响声,或无意撕坏纸会给宝宝带来快乐,且能锻炼宝宝手和手臂的力量。

尝味游戏

尝味游戏,在餐桌上进行,适合开始吃辅食的宝宝,这可以锻炼孩子嗅觉、味觉的敏感性,还可以丰富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准备:不同味道的水果,如苹果、梨、西瓜等;或者汤水,如糖水、牛奶、米汤等;或者是做好的饭菜(但是味道不能太浓)。

游戏玩法:用不同味道的汤水或者水果先让孩子闻-闻,说说是什么味儿。

给宝宝品尝,告诉宝宝名称和味道,让宝宝自己也学会分辨,再说出来。和刚才闻的时候感觉有什么不一样。

平时做好的饭菜也可以让宝宝品尝一下。

还可以将这个游戏升级为闻味游戏,给宝宝不同的水果闻闻,告诉他水果的名称,然后让宝宝闭上眼睛,妈妈再取一个水果让宝宝闻,并说出水果名称。

培养孩子良好应变能力的4件小事


孩子的应变力怎么体现呢?如果你家的宝宝能就一个问题提出多个有效可行的方法;或者面对一些陌生环境时依然能够很好地适应面对不同的人和事……如果你的孩子有这样的表现就说明他具有良好的应变力哦!但生活经验不足的孩子遇到事情大多慌张、害怕,更多时候是寻求爸妈的帮助,作为家长的我们该怎么去培养孩子的良好应变力?

1、鼓励孩子参加不同的活动

丰富的活动与经验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孩子平时积累的经验越多,应变力就会越强。家长可以多和孩子一起参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增强动脑、动手能力。

【解决办法】比如一些野营训练、模拟逃生游戏,孩子在模拟的游戏之中通过积极思考,动手实践来解决眼前困境。必要时,家长也要在身边给予正确的引导和提示,甚至在某些时候给孩子亲身示范的机会,你会发现你家孩子的应变能力正是在这多次的实践锻炼和观察模仿中渐渐增强哦!

2、经常向孩子提问,刺激他思考

孩子的好奇心和模仿力使得孩子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也许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状况”比较少,缺乏实践的机会和经验。但家长经常向孩子提问,以此刺激他思考,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和孩子一起在电视上看到火灾的场面,妈妈可以问他:“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引导孩子思考的同时也是教会孩子一些遇到危急情况自救的技能。

【解决办法】多给孩子提出实际生活中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在逛街的时候走失了怎么办?有人在众人面前诋毁自己该怎样对待?小朋友之间出现矛盾如何解决等等。家长有意识地通过提问来锻炼孩子随机应变的思维方式,先让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再帮助他分析最佳处置方法。这样你家宝宝遇到突发事情的时候也能保持冷静头脑,并快速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3、帮助孩子建立“到达目的可以有不同方法”的观念

我们大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总会有一般的套式,因此当宝宝遇到问题困难时,我们不妨不要急着去为宝宝出谋划策,鼓励宝宝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尽可能地想更多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家长可以启发宝宝寻找去超市的新路线,或者让宝宝学习用双手写字等,这些也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迫使宝宝去开动思维。

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一个问题多途径解决的思维方式,让他懂得“条条大路通罗马”的道理。孩子3岁开始想象力和创造力快速发展,你会发现孩子总是有说不尽的奇怪点子:妈妈跟他说“小兔子开门”的故事,孩子听完后就会说,为什么小兔子不从“猫眼”里面看是不是妈妈回来了?为什么小兔子不打开窗去瞄一下?……

【解决办法】你会惊讶,孩子这些童稚的想法其实也是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呢!所以家长不妨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多引导孩子建立“到达目的可以有不同方法”的观念。

4、让他有独自承担一件事情的经验

在独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作为“重点保护对象”,生活大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只会让孩子的生活难以自理,缺乏独立意识的孩子难以长大。因此,父母应该从小培养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而不是为他们包办一切。

【解决办法】让孩子能够独立完成一件事情,这不但能够让孩子学会独立处理事件,也是让孩子能够在经验教训中学会成长。或许孩子一开始不懂得如何面对处理眼前困境,家长可以在头一两次时给孩子一个示范:遇到问题先保持冷静头脑,制定初步计划,思考一些事情变化的可能性,自己要有心理准备的同时也多思考相应的后备方案。让孩子懂得思考解决问题的这个套路,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就大胆地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孩子即便会经受或大或小的挫折,但是在这些实际动手中“吃一堑,长一智”,孩子自然会逐渐变得机智、灵活,同时培养出自信、坚毅的品质。

13件小事激发宝宝无限想象力


知道吗?宝宝的想象力2岁时就很明显地表现出来了,如果想要让你的宝宝在游戏中发展想象力,那么玩什么游戏好呢?

幼儿期是宝宝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父母讲的故事特别能激发宝宝想象力的发展,而丰富的想象力往往来自于联想,许多宝宝可以在你讲到一个事物时联象到多个与此有关的事物,这就是想象力的开端。从小培养宝宝的想象力,对宝宝以后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宝宝想象的最初表现约在2岁左右才能观察到。宝宝能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简单行为,反映到游戏中去。比如,宝宝喂布娃娃“吃”米饭,用小凳子当汽车开,模仿妈妈安排他的布娃娃吃饭、睡觉、喝水等等。

◆想象内容简单贫乏

宝宝想象的内容不是很丰富,这与宝宝生活经验的丰富程度有很大关系。我们经常会看到宝宝在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作品时,往往限定在某几个事物的范围之内。

◆想象没有目的

宝宝想象是完全没有目的的,在进行某个活动或某个游戏之前,宝宝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干什么,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有时爸爸妈妈去问他在干吗时,宝宝经常是不回答,或者说不清楚自己要做什么。

◆想象依赖动作和语言提示

由于思维发展特点影响,宝宝的想象更多依赖于感知形象,特别是视觉形象。在宝宝的游戏活动中,如果没有可玩或可操作的材料,是很难开展想象的。动作可以帮助宝宝去感知眼前的事物,从而出现新的形象。爸爸妈妈的语言提示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宝宝想象的发生,在宝宝的活动中,爸爸妈妈可以通过提问或提示的方法来唤起宝宝大脑中的有关形象,从而促进宝宝想象的产生。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提供丰富刺激

想象的基础是表象,形成丰富的表象是想象发展的基础。宝宝在进行想象活动时,往往是从自己日常生活所接触过的事物中来寻找想象的形象。所以,在这一阶段,让宝宝接受丰富、生动、形象的刺激就显得极为重要。爸爸妈妈要为宝宝创造出一个尽可能开放和多元的活动和感知空间,让他们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产生各种体验,形成丰富表象。

★培养宝宝记忆能力

随着宝宝年龄的不断增长,其大脑功能在不断完善,宝宝的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积累和储存了越来越多的记忆表象。当他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把已有的表象迁移到新的情景中去,这就意味着想象的产生。宝宝最初的想象跟记忆有很大关系,基本上是记忆表象的简单迁移。比如有的宝宝看到成人抱着小孩,他也要去抱布娃娃。有时宝宝会根据事物之间外表的相似性而把事物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比如,宝宝在搭积木时,有时会根据自己所搭积木的外形说是房子、汽车等。因此,爸爸妈妈可以通过培养宝宝的记忆能力,来巩固宝宝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来促进宝宝想象力的发展。

下面这13件事就可以激发宝宝的想象力哦。

13件小事激发宝宝想象力

1、跳彩格

将颜色各异的小块彩色纸或彩色地垫,按照一定的间距铺在地上,然后让宝宝按照你的指令,在不同颜色的纸上或地垫上跳来跳去。比如,你说红色,宝宝就跳到红色的纸上;你说绿色,宝宝就跳到绿色的纸上。

效果: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宝宝对色彩的感知能力,还可以提高宝宝的注意力,锻炼平衡能力。

2、叠纸

给宝宝准备若干色彩各异的彩色纸,让他随意叠出自己喜欢的东西来。开始时,你要教宝宝叠纸的基本方法,比如边和边对折,角和角对齐等等。逐渐地,再让宝宝自己叠。还可以让宝宝说一说,叠的东西是什么,或者像什么。

效果:在叠的过程中,纸的形状会不断地发生变化,这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3、积累日常生活经验

洗手、吃饭、穿衣服……日常生活中,宝宝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既是在积累生活经验,也是在锻炼头脑。还有,你在倒垃圾、使用吸尘器的时候,都可以让宝宝参与进来,宝宝从中可以学习和掌握一些技能。

效果:在积累日常生活经验的过程中,孩子可以领悟自身的价值和作用。宝宝还能将这些经验和技能迁移到游戏中去,进行想象和再创造。

4、带他去购物

大人去超市购物的时候,可以带上宝宝。在购物过程中,可以和宝宝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比如,你要买胡萝卜,可以这样对宝宝说:“胡萝卜是长长的吧,它会摆在哪里呢,”如果宝宝找到了,就好好地鼓励他一下。

效果:在购物过程中,宝宝可以学会观察和推理,还可以锻炼表达能力。

5、完成一些小任务

父母可以经常交给宝宝一些小任务,让他去完成。比如,让宝宝搬一些小件的物品,或者帮爸爸妈妈递个手包等等。

效果:搬运物体看似简单,其实可以和空间感的建立联系起来。在完成小任务的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

6、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可以让宝宝讲一讲,今天看到了什么,和谁玩了,和爸爸妈妈去了哪里,等等。哪怕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也可以鼓励宝宝从不同的方面来表达。

效果:为了将事情表达清楚,孩子需要在头脑里构想所要讲述的内容,想象事情发生的场面和情景。这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7、蒙着眼睛猜声音

先用一条纱巾将宝宝的眼睛蒙上,然后在旁边发出一定的声响让宝宝猜。比如,拍手的声音,跺脚的声音,摇铃铛的声音等等,看宝宝能猜对多少。

效果:在猜声音的过程中,孩子的推理能力和想象力得到了发展,而且对提高注意力也有帮助。

8、自制望远镜

准备一张纸,教宝宝将纸卷成圆筒状,当望远镜。然后,教宝宝拿着自制的“望远镜”环视周围的物体。

效果:由于有部分视野被遮住,所以宝宝会对遮挡部位进行想象,这种游戏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

9、按节拍做律动

给宝宝播放童谣的录音,让他随着节拍做律动。宝宝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做律动,也可以跟随录音哼唱。

效果:这不仅可以培养宝宝的节奏感,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想象能力。

10、敲水杯

准备几个玻璃水杯,往杯子里添加不同量的水。然后,让宝宝拿筷子去敲击不同的杯子,听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效果:这种游戏可以让宝宝了解声音的强弱关系,提高听觉的敏锐性。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11、剪纸

给宝宝准备一些纸和一把安全剪子,让他随意地剪。开始时,你要先教宝宝拿剪子的正确方法。当宝宝剪出不同形状的时候,可以让他说一说,剪的像什么。

效果:剪纸不仅可以增强宝宝手部的力量,促进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而且,宝宝可以随着纸的形状的不断改变,想象出不同的事物来,所以对想象的发展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2、认日期和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教宝宝建立日期和时间的概念。比如,和宝宝说:“今天是6月1日,儿童节,是宝宝的节日。昨天,妈妈带宝宝去动物园了;明天,咱们还要去看爷爷、奶奶……”

效果:在掌握抽象的日期和时间概念的过程中,宝宝需要回忆过去的事情,想象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可以增强宝宝的记忆力,发展想象力。

13、看画册

准备一些宝宝喜欢的画册,家长和宝宝一起看。在看的过程中,可以让宝宝讲一些相关的话题,或者讲那些能够联想到的事情。比如,看到画册中的老虎,可以让宝宝说一说,老虎怎么叫,那天去动物园,宝宝看到老虎了吗……

效果:爸爸妈妈经常和宝宝一起看画册,不仅可以提高宝宝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增加词汇量,而且可以很好地促进亲子感情。

和孩子一起关掉电视


有一年元旦的夜晚下起大雪。刚吃完晚餐,却碰上暴风雪导致停电,我们姐弟几个立刻抱怨连连,因为我们凑钱租了一卷录影带正准备看。正在抱怨时,父亲开口了:“你们应该感到幸运,电是在我们饱餐之后才停的,如果饭都没做好就停电的话,我们现在不就饿着肚子了吗?”我们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不再抱怨了。

之后,父亲让我们想些在黑暗中可以做的有趣的事情。黑暗中,眼睛不管用了,只能利用耳朵,我想了一个游戏,要大家围成一圈,比赛说故事接龙。暴风雪的晚上没有电、没有暖气,大家包裹着毯子作脑力激荡,任凭自己的想象力飞翔,把故事合理又不失趣味地说下去,我们都笑翻了天。后来大人们洗好了碗,到客厅一起参与。大人的到来使我们更加兴奋,纷纷爬到父母身边,依偎着。

没有电视晚会,没看录影带,这一晚却一直是我最难忘的夜晚。

想象力是无限的,只要父母肯花时间,有耐心地去引导与鼓励孩子,他们的能力就可以发挥到意想不到的境界。人常会因外在声色刺激的诱惑而忽略了“自身的宝藏”。有了电视以后,孩子好像就不会玩了,在家便守着电视机,被动地接受别人灌输的讯息,一旦没有电视便茫然不知该如何打发时间。被动惯了,主动的机制生锈了,想动也动不了了。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源泉,像这种全家人一起围炉说故事或亲子共读就是培养创造力最好的机会。同一个东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玩法,只要你肯花脑筋去想。同一处环境也是,当你看腻了这个环境时,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它的景观立刻完全不一样了。

给自己和孩子一点想象的空间,会增加很多的乐趣。下次吃过晚饭,请控制你的手指头,不要去开电视。

关掉电视,打开想象


过没有电视的生活,你能坚持多久?一天?还是永远?为了稳住孩子,要你完全放弃“电视保姆”也许有点难,但是如果安排得好,关掉电视,一家人可以一起做很多很棒的事。

讲个故事

那一年,严冬,迎新年的夜晚下起大雪。我们刚吃完晚餐,却碰上暴风雪导致停电,孩子们立刻抱怨连连,因为他们凑钱租了一卷录影带正准备要看,停电了还看什么呢?正在抱怨时,我父亲开口了:“你们应该感到幸运,电是在我们饱餐之后才停的,如果饭都没做好就停电的话,我们现在不就饿着肚子了吗?”孩子们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就不再抱怨了。我非常佩服父亲的智慧,他总在最恰当的时间,以不流于说教的形式,教我们一些处世之道,让我们体悟道理的真正内涵。

之后,父亲让我去找些在黑暗中可以做的有趣的事情给孩子们做。因为在黑暗中,眼睛就不管用了,只能利用耳朵,我想了一个游戏,要孩子围成一圈,比赛说故事接龙。暴风雪的晚上没有电、没有暖气,大家包裹着毯子作脑力激荡,任凭自己的想像力飞翔,把故事合理又不失趣味的说下去,每个孩子都笑翻了天。后来大人们洗好了碗,来到客厅一起参与,大人的来到使得孩子更加兴奋,一个个爬到自己父母的身边,依偎着,听父母们说故事。

没有电视晚会,没有录影带,这一晚却一直是全家和孩子们最难忘的夜晚。

好玩的事情都在脑子里

想像力是无限的,只要父母肯花时间,有耐心地去引导与鼓励他们,他们的能力就可以发挥到意想不到的境界。人常会因外在声色刺激的诱惑而忽略了“自身的宝藏”。有了电视以后,孩子好像就不会玩了,在家便守着电视机,被动的接受别人灌输的讯息,一旦没有电视便茫然不知该如何打发时间。被动惯了,主动的机制生锈了,想动也动不了了。影像图片最大的坏处是,它会限制你的想像力。电影、电视传送的是导演的想像力,它的进入会锁住自己的想像力,使其不得发挥。日本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大江健三郎的太太从小多病,卧床无聊时,她的母亲便将小说一遍一遍的念给她听,无形中增加了她丰富的想像力,后来成为很有名的创意插图画家。他说如果那时日本有电视,他大概就不会成为创意画家了。心理学上有先入为主的现象,一旦心像形成便很难跳开原有的窠臼,这也是为什么小孩子的想像力比大人好的原因。这是因为小孩的心灵还没有那么多的限制,可以随意发展。大人做事明确,迅速的代价其实就是创造力、联想力的丧失。

想像力是创造力的泉源,像这种全家一起围炉说故事或亲子共读就是培养创造力最好的机会。同一个东西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玩法,只要你肯花脑筋去想;同一处环境也是,当你看腻了这个环境时,不妨换个角度来看看,它的景观立刻完全不一样了。

拉森(Gary Carson 美国最有创意的卡通画家之一)说:“最好的娱乐方式就在你的大脑中,不必外求”。 至少有25个好主意可以让电视一边站,让一家人快乐而充实。

1、玩挠痒痒游戏,跟宝宝角斗,笑得满床打滚。2、吹掉棋盘上的灰尘,玩一盘飞行棋或强手棋。3、让宝宝用所有的沙发靠垫搭个堡垒,爬来爬去,和你玩假象的射击战斗。4、阅读(危险的尝试,因为宝宝可能上瘾)。带宝宝去图书馆,为他借些书,读书给他听,直到你的嗓子崩溃。5、教孩子一些你的拿手本领,比如编织、折纸、打领带、玩某种器械,把时间花在学技能上。6、一起上个学习班。想想看,有没有你和孩子都想学的东西呢?7、吃些热点心,然后去溜冰。8、去参观博物馆或城市历史展览馆。9、听有声读物,童谣、说故事、相声,种类很多。10、写封家信,不是用电子邮件,而是用钢笔和纸,如果宝宝太小还不会写字,可以让他们在信上画个画,涂个鸦,然后让他口述你来代写。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那些远方的朋友会为此深深感动的。11、准备一些漂亮有趣的装扮,让孩子打扮起来玩游戏,起初也许会比较麻烦,但很快你就会惊异地发现,孩子很快就能跟上节奏,并有更新奇地想法。12、在客厅开家庭舞会了。13、教孩子所有你知道的卡片游戏,如果你不记得了,也可以自己发明。14、烤东西吃,甚至年纪很小的宝宝也能参与制作简单糕点。15、照着食谱,一起烹调晚餐。16、结交朋友。跟亲戚、邻居、朋友、同事,或宝宝幼儿园结交的小朋友,组织家庭间的聚会。17、种植植物或饲养小动物。有大量的书教你这方面的知识,买一本,和宝宝一起开始工作。18、助人为乐——为别人做点事。在一个原来用来看电视剧的下午,带着孩子给福利院的孩子送去旧玩具,或到社团为需要帮助的人服务。19、解决家里的小麻烦,疏通下水管道、缝补撕开的裤子。关掉电视让你有时间去做这些平时被忽视的普通事情。可以让孩子给你递工具、或整理他自己的东西。20、放松。闲坐着看看天,和孩子一起体会被电视占据的时候没有的遐思。21、看演出——戏剧、舞蹈、音乐会,引导孩子流露激情,那是和面对荧光屏,看录影带时不同的。22、出去玩,即使外面天寒地冻。跑跑跳跳、堆雪人、拉雪橇(如果雪足够厚的话)。23、照像,一起做剪贴或布置相册。孩子喜欢看他们更小时期的照片,还可以让孩子和你一起美化相册,使它成为家庭的珍藏。24、拉着宝宝的手在夜色里散步,看看社区的夜景,看看星星。25、欢笑、交谈,大人和孩子彼此分享。看电视意味着未曾真正面对家人,而一旦成员之间互相影响得更多,就越会发现彼此的可爱、出色。

给自己和孩子一点想像的空间,会增加很多的乐趣。下次吃过晚饭,请控制你的手指头,不要去开电视。

面对孩子,这个问题为什么不是所有爸妈都敢问?


爱是什么?

爱就是年幼的哥哥轻轻抚摸着初生妹妹柔软的小黄发,柔声细语地说:“妹妹,晚上要乖乖地听妈妈的话哦,不能像流鼻涕那样哭个不停哦”;

爱就是孩子临睡前亲一亲妈妈,叮嘱生病的妈妈说:“晚上想喝水就叫我哦,我会马上像‘光头强’砍树那么勤劳去帮你倒水”。

孩子们心中的爱是什么?

孩子们看到的爱是什么?

你敢问孩子这样的一个问题吗?爱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回应的?

当孩子描述爱的情形时,也是你和家人平时待TA和相互对待的样子。

当一个在粗暴、冷漠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很多时候都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没有太多爱的感受,当然3,4岁前后的孩子是难以表达的,即使他们心中有爱。

有人说,面对不懂表达爱的孩子,当你亲吻他们,如果他们是开心大笑或是轻轻微笑,说明他们是被爱着的孩子;

但如果他们皱着眉头,或是一副疑惑的样子,那么说明他们是缺乏爱的可怜的孩子。

所以,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敢问。

想要孩子懂得爱,那么你就要多爱孩子。

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

如同一颗小豆芽,你向它浇水,它就会努力往上长,让你觉得付出的没有白费。

爱也如同照镜子,微笑的你看着镜子,镜子里的你也在微笑。

每天早上亲吻孩子的小脸,“噢,可爱的小家伙”;

临出门拥抱一下孩子,“你今天特别的精神,我喜欢你”;

晚上回到家把孩子抱在怀里,“小家伙,今天玩得开心吗?”

临睡前,亲吻孩子的小额头,“宝贝,做个好梦”;

……当你做这一切时,你看到孩子们脸上荡漾的花朵了么?

因为孩子们什么都知道,包括爱。

想要孩子懂得爱,你还要让孩子看到爱。

努力让孩子每天看到你和你的另一半爱着的样子。

有人说,爱就是两人在一起久了,还能像恋爱时,每天牵手出门、牵手进门;

也有人说,爱就是在柴米油盐面前,你的另一半仍能平静地说,“过日子就是如此,有你在,我就不怕”;

更有人说,爱就是怀二胎时,你的另一半毫无顾忌地在老人面前帮你修剪脚指甲,出门牵着一头猪,还能像牵着美女一样百般呵护;

甚至还有人说,爱就是当你在电梯里放了个屁,你的另一半忙着承认是自己放的,帮你缓解尴尬……

当孩子们看到这一切,是怎样的感受?

毫无疑问,他们会是一个个快乐的孩子,在若干年后,他们可能会说“爸妈,我很感激有你们”。

这样的感觉,真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