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后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要么是溺爱,要么盲目教育,什么都顺着孩子,甚至有时允许孩子做跨过道德的事情甚至拍手叫好。溺爱之举毫无界限。

那到底什么是溺爱呢?如果父母的爱没有真理引导而横溢泛滥起来,那就会“淹没”孩子,这就是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不过人也得有理性的一面,为了孩子的将来,作父母的有时还真的必须恨下心来理性一点,适当地宠爱孩子是应该,但不能过度,要把握其中的分寸,毫无原则的过度宠溺,对孩子有百害无一利,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不要等到孩子长大不成器了才后悔莫及。父母过度宠溺孩子会有些什么后果?

孩子变得自私自利

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由于长期被父母的溺爱所包围,根本不知道为人着想,不会将心比心,不会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又自利。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社会就应该自私一点,这样才不会吃亏,实在是大错特错,自私也许能谋一时之利,但自私之人的事业必定迟早会失败,感情生活也一样,所以孩子可以学习不够好,或者不够聪明,但绝对不能过于自私自利,否则将来后果难以设想。

孩子性格骄横乖张

孩子被宠溺直接的后果就是骄横,由于父母一切让步,也满足其一切要求,包括很多的无理要求,其骨子里就养成他是老大的思想,父母得听他的,敢于骑在父母头上说话做事,不懂得让步,不懂得宽容,更受不了委屈,性格骄横目中无人,行为乖张专横。

孩子做事懒散无纪律

在父母的眼里,他就是老大,谁也管不了他,而且吃喝拉撒行食住行都有父母代办,什么事也不想做,日益变得懒散,偶尔做一点事也是丢三拉四,更没有纪律性,在他眼中,他就是纪律,他可以不听别人的,别人却必须听他的,将来在社会上势必难于立足。

孩子不懂礼节目无长辈

由于父母的过度宠溺,对于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和不礼貌行为也没有阻止,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礼貌,目无长辈,口无遮拦,更没有基本的做人礼节,因为他压根儿不知道礼节礼貌为何物。

孩子懦弱不能经受困难

长期生活在父母的呵护宠溺下,从小不知道什么是困难,因为一切有父母代为解决,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手足无措,性格变得懦弱,根本无法行大器,成不了大事业,经受不了任何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开温室就必然被暴风雨摧毁。

孩子人际关系障碍

由于自私自利,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行事专横无纪律,目中无人,自然无法与人和谐相处,与他人的交流也变得障碍,人际关系是一种互动和互利的交流,而被过度宠溺的孩子总以为自已是皇帝老大,不肯委屈自已,不肯为人着想,总站在不平等的角度来行事,自然没人愿意和他交往,其人际关系必然一塌糊涂,必然成了孤家寡人,学习就业以及爱情婚姻可能都变得困难。

孩子健康状况不良

孩子被宠溺过度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也许就是对孩子身体的损害,要么过于挑食,营养不良,要么就是任性暴饮暴食,过于肥胖,两者都是健康的大敌;由于懒惰,更不会去锻炼身体,于是健康状况越来越差,从小就落下病根子,对今后一辈子的身体状况都会有影响。

父母怎样避免溺爱孩子?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旦父母对孩子采取溺爱、迁就的教育方式,把孩子放到比父母还高的位置上,包办孩子的一切,孩子就会变得依赖且以自我为中心,这样的孩子往往软弱,也不会过多地考虑别人的感受。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孩子一旦提出的要求得不到响应时就采取一些比较极端的方法,在孩子的内心里面,自己的要求就是命令,而父母也从来没有拒绝过,孩子的潜意识里面根本就没有“自己有得不到的东西”这样的想法。新闻里面的孩子或许就是在父母这样一味妥协下形成下来的习惯吧,这不得不说真是父母的教育失当呀!我们来看看到底如何防止溺爱孩子吧!

1、不要特殊待遇

如果什么时候都给孩子特殊照顾,有什么好东西都给孩子留着,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在家地位高人一等,这样孩子就会自感特殊,习惯于高高在上,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关心他人。

2、不过分注意孩子

很多家庭都习惯以孩子为中心,家里的事物安排都围绕着孩子,当亲戚好友来访,也常常围着孩子逗他玩。对孩子过于注意,孩子便会容易骄傲。因此,他会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中心,而且人人都喜欢自己。

3、不要轻易满足孩子,更不要有求必应

对孩子的要求要慎重考虑,不能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总是害怕孩子哭闹,因此就对孩子百依百顺。容易被满足的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生活、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新闻里面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4、不包办代替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做不好事情,于是任何事情都代替孩子做,结果导致孩子三四岁了还要父母喂饭、穿衣,五六岁了还不会做简单的家务。这样孩子就不会变得勤劳、善良,也缺少同情心和上进心。

5、不要过分保护孩子

其实孩子并不是天生就胆小的,往往是父母对孩子过分地担忧而导致孩子胆子越来越小。如果父母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少一些担忧,多一些鼓励,在摔跤后不大惊小怪,而是让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就不会变得懦弱胆怯。

6、不剥夺独立

没有父母的陪伴,就不让孩子走出家门和别的小朋友玩,孩子一脱离自己的视线父母就变得十分紧张,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孩子无异于被剥夺了独立性,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担心无能、丧失自信。

7、不当面袒护孩子

很多时候,孩子在外面和别的小朋友有了争执,总是有父母偏向、保护自己的孩子,而不管孩子是否有错误。有的家庭里,孩子受惩罚时总有爷爷奶奶出来替孩子说好话,时间长了,孩子就把家里管教较松的那个人当做自己的“保护伞”,结果不仅使孩子性格扭曲,是非观点混淆,甚至还影响到家庭的和睦。

如果父母能够做到以上七点,那么对孩子的爱就能远离溺爱,让孩子健康成长。

专家意见

对孩子要“爱”而不“溺”。望子成龙是每位家长的心愿,但是,一切由家长全权代劳,甚至孩子有求必应,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不利,更不用说让孩子适应社会了。孩子说的对的,尽量尊重她的意见;对于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不要讲什么道理,告诉无论她怎么要求都不可能的,并且一定要做到,这样坚持下来,就会帮助宝宝树立起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这样的界限和区别。最重要的是坚定和温柔的坚持,如果半途而废,一定会适得其反。

国际注册高级心理咨询师冯德泉表示:行为上的微小瑕疵可能会造成人格上的巨大缺陷---好只有一种,坏有千万种;正确的只有一种,不正确的有千万种。如果家长不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因果关系的反馈,不及时纠正孩子的微小问题,很可能会让孩子错误地解读他们生存的世界,造成巨大的冲突和浪费。哭闹是孩子攫取生存资源的一种有效通---孩子眼泪背后的真相常常是:哭闹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孩子很享受也很熟悉把哭作为攫取生存资源的一种手段。所以家长教育方法要得当。

小编意见:养不过确实是父母之错啊!刚刚出生的孩子就犹如一张白纸,上面都是洁白和单纯的,父母的教育就犹如要在纸上面写字的笔,笔写出来的内容就决定了纸的性质和定向。父母要是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不会对孩子的要求千依百顺,不借关爱孩子的理由溺爱孩子,孩子才能在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父母的理性、正确教育,不仅是对孩子本身的一种责任,也是对父母自己的一种负责,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延伸阅读

早教教什么?父母别对孩子过于溺爱


因为“直升飞机型父母”在孩子们的生活上过度操劳,在学习方面过度干涉,在生命安全等层面过度关爱,避免了孩子与挫败和不成功的触碰,以致于在不经意间中夺走了孩子从不正确中总结经验经验教训的机遇,造成 孩子在勇于尝试全过程中思考、改错、健全和提高的能力无法产生,对孩子的快乐成长十分不好。

这类溺爱是如今的社会的普遍存在,许多 父母感觉自身儿时过得好苦,如今日常生活好啦,不可以再让孩子吃苦。更是满怀这类念头,父母们竭尽所能地从各层面考虑孩子的要求,包含一些多余的乃至是无理的要求,替代孩子进行一些理当由他们自己进行的事,竭尽全力把孩子的生活道路铺得平平无奇顺顺的,好像那样就能确保孩子幸福健康地成才。可是实际上,父母的这类文化教育意识会给孩子产生挺大的伤害。

一、溺爱危害孩子心里健康

纯真单纯性的孩子最必须父母的正确教育和正确引导,而这类文化教育和正确引导肯定并不是溺爱。在溺爱中,孩子经常是在不清楚错還是对的心态下做好自己想干的一切。另外,溺爱又使大大家不可以给与孩子适度的点评和具体指导,不可以让孩子搞清楚对错、能做与不可以做、好与坏的差别。

二、溺爱培养孩子欠佳性情

父母因为溺爱孩子,事事顺从孩子的规定,替他进行全部的事儿,以致于孩子什么事情都无须亲力亲为,那样就非常容易培养孩子骄纵、懒散的性情。并且,会使孩子不自觉地培养以自我为中心、只给自己考虑到的习惯性,觉得他人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应当的、理所应当的,使孩子逐渐变成一个自私自利、偏激的人。

三、溺爱会使孩子缺乏信心

父母的太过溺爱,会使孩子慢慢习惯依靠父母,沒有自身的想法,通常缺乏信心,也缺乏单独应对和解决困难的能力,缺乏对人、对事需有的责任感。

四、溺爱危害孩子与人相处

自小在父母亲人的溺爱中成才的孩子,会出现较强的自豪感和自豪心理状态,经常好高骛远,看不起他人,不擅于与人沟通,而当她们见到他人的发展时,又非常容易造成憎恨与消沉的心态。

五、溺爱会让孩子越来越绝情

父母的太过溺爱,会让孩子觉得这种全是自身理所应当承担的,造成 她们不清楚去关注他人,不容易替人着想,缺乏责任心和自动化控制能力。

自然,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出自于对孩子的关怀照料,协助其分配和整体规划美好的生活、学习培训,它是无可非议的,可是伴随着孩子年纪的提高,父母就不可以再对孩子采用这类教育方式了,不然便会非常容易地使孩子造成比较严重的依靠心理状态,危害孩子自立自强性的塑造。

早教知识:父母的溺爱让孩子忧郁


东是个16岁的男孩子,2020年上高一,伴随着年纪的提升,他越来越愈来愈低沉,这一年来也是整天郁郁寡欢,有时候还愁眉苦脸,性子非常大,无缘无故就大着嗓子跟父母发脾气,有一次还摔了水杯。亲子

确诊:东处在抑郁状态,心态中度抑郁合拼焦虑情绪。缘故是父母溺爱的养育方法,剥夺了孩子日常生活很多关键的物品。亲子

1、溺爱剥夺了儿童的健身运动机遇。

发展趋势健身运动能力、有能力操纵自身的人体,是孩子最开始得到 成功的喜悦感和信心的有效途径,溺爱孩子的父母常担忧孩子拿这摸那不环境卫生,跑东跑西不安全,限定孩子的主题活动,导致孩子运动游戏的能力差,和伙伴玩不上一起,心里因而不自信孤单。

2、溺爱剥夺了孩子动手能力办事的机遇,也就剥夺了孩子得到 成功的喜悦。

溺爱的父母喜爱斩获孩子日常生活的尺寸事务管理,甘愿自身多累点,也不愿意孩子艰辛。那样做一方面让孩子有“仅有大家会做,我不想做”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理所应当地觉得父母应当为他做一切,不学会感恩,假如父母或他人做得哪儿比不上他的意,便会很不满意,結果就不开心。亲子

3、溺爱剥夺了孩子的管理权。

溺爱的父母大部分是独裁的父母,小到每日穿什么衣服,大到如何分配前途,大小事都替孩子作主,孩子觉得自身如同父母手上的玩偶,干什么都得切合父母的用意,沒有管理权,但因为能力不够,又害怕擅作主张,因而心里对父母是既埋怨又依靠的觉得。

4、溺爱剥夺了孩子了解标准的机遇。

亲子溺爱孩子的父母常毫无原则地考虑孩子的无理取闹,对孩子的又哭又闹妥协,不可以强有力地严禁孩子的不当行为,孩子的心里就没法创建遵守纪律的观念,不遵守纪律,在碰到外部规定他遵守纪律时觉得恼怒,蛮不讲理抵抗,在人际交往中变成不受欢迎的人,那样他也就享有不上友谊的开心。

怎样避免养出高风险的孩子?


动辄发火的孩子在增加

1966年秋,日本引入了《斯伯克博士育儿经》(本杰明·斯伯克著),其中一个章节——“身体的接触和心灵的纽带”,引起了大家的共鸣,于是在日本“skinship”这个英文词典里没有的和式英语被创造出来,大家开始实践基于“父母的爱和身体接触”的“孩子中心育儿法”。

从那以后经过了40年,育儿问题越来越成为深刻的社会问题,“动辄发火”的孩子在继续增加,而且趋于低龄化,现在即使在1到2岁的幼儿中也能看到很多“动不动就发火”的孩子。在日本过去30年中,“家庭内暴力”、“校内暴力”不断上演,家庭瓦解、学校教育荒废,这都是因为这些孩子存在的缘故。

现在,不去学校、不上学、闷在家中、欺负他人以及虐待儿童等严重的问题几乎淹没了家庭和学校教育,这些都是“孩子中心育儿法”养育出来的孩子身上的问题。动辄发火的孩子不仅在日本,以美国为主,瑞典、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同样发生着由他们引发的校园暴力以及过激暴力行为。

在日本,当初动辄发火的孩子们到了生育年龄,变成了“动辄发火的父母”,在家庭中滑向虐待儿童的危险。“动辄发火的孩子”在传向第二代。

放弃了“孩子中心主义”的国家

“孩子中心育儿法”到底错在哪里呢?

我想在第一部就澄清这个问题。用现在的认知神经科学(脑科学)信息来验证(演绎),也会发现这一方法存在很大的缺陷。了解其真相,你就会充分理解今后怎样育儿才不会失败。我相信这一点。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认知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提供的很多依据,认识到了“孩子中心主义”育儿方式的错误,反省之余,从1997年开始另谋他途,那就是教育第一线的“零宽容方式”。(参考第十八章)同时,美国家庭内的“孩子中心育儿法”也改变了方向。到现在过了10多年,再没有产生大量的高风险孩子,教育第一线也恢复了平静,学校教育质量也得到改善。

英国的撒切尔夫人在担任首相时,也曾强烈批判“孩子中心主义”,认为它是教育荒废的根本原因,她设立了教育水准局,以此纠正教育偏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0年前走偏的瑞典也采取了各种对策,现在都得到了改善。数年前一直为校园暴力所困的德国也在采取紧急的对应措施。

可以肯定的是,许多国家都收到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传达的信息,从幼儿阶段就纠正了“孩子中心育儿法”,所以他们的“动辄发火儿童”在锐减。

日本的对策不进反退

日本还在拘泥于“孩子中心育儿法”,甚至还大力推介这种育儿方式,母子必读手册上也是如此。所以在家庭中,育儿对父母特别是母亲来说是件“严酷的劳动”。

与此同时,学校教育的状况更是一味恶化,校园暴力持续增加,原因在于孩子们的忍耐力低下,“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利用手机暗地欺负同学的事情也在增加。

对于突发的“是谁都行”的冲动杀人案件,以及因为琐碎理由就“杀害父母”的案件,日本一直没有具体的解决对策。

日本的判断失误带来错误的决策。日本错将原因归于“学校教育”不好,2000年4月开始改原有的“填充式教育(重视死记硬背——译者注)”为“轻松教育(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译者注)”,降低了教育水准,试图解决问题。在之前,20世纪80年代以后也曾实行阶段性的教育课程变更和削减,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但是,这些到底都是预测失误。教育水准的降低只会使孩子的学习能力下降,在问题的解决方面根本于事无补。

于是,人们又将原因转向家庭教育,变本加厉地追捧“孩子中心主义”。借此东风,社会上推荐的“孩子中心主义”的育儿书泛滥成灾,现在书店里的育儿书有9成以上都是那种书。2000年以后这种倾向愈加明显,甚至出现了畅销书。

不幸正在于此,这使原来的难题更加难以解决。很多父母都认为正确的育儿方针就是“让孩子想怎样就怎样”,这就等同于放任自流。随后,“动辄发火的孩子”越来越低龄化,最终连1到2岁的幼儿中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形。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原因在于孩子自身

“后进生”,“校园暴力”的根本原因在于孩子自身。学校的“填充式教育”、“偏差值教育”等都不是原因。教育困难的原因其实在于孩子,教育困难就是孩子自己的困难。

“踏实不下来,不听老师的话,没有同情心,没有合作精神,不体贴人,不守规则,自私任性,动辄生气,暴力,没有耐性,不能忍耐和坚持,没有包容性,容易厌倦,没有干劲,缺乏自我抑制力,也就是说不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所有这些“不适合教育的性格群”都是高风险孩子的共同特征。

高风险孩子所抱有的这些性格缺陷,多多少少也存在于很多普通孩子的身上。这些现实的问题是造成教育困难的最大原因。

“为什么必须得学习啊?”“为什么必须要上大学?”“为什么不能杀人啊?”……为了反抗大人,孩子们会反问“为什么,为什么”。乍看像是蛮有哲理的,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连常识性的价值观都不能共享的结果是,这些孩子的共鸣能力很差。就是说,他们不能感受和理解别人的感情、心情以及思想,不能产生共鸣。这不是教育的问题,而是因为他们的心理处于不是说教就可以理解事情的状态。

孩子、社会、学校、家庭都走向不幸?

过去30年中,日本孩子的品性越来越坏。同时,教育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坏。

现在新上班的年轻人身上有很多缺点,比如水平低、放纵自己、自私任性、自我中心、协调性差、没有责任感、不体贴人、没有耐性、粗暴、易怒、言语不慎、冷漠、不能融入企业、很快辞职等等,不胜枚举,企业也觉得很头疼。这些性格都是高风险孩子的共同特征。

日本几乎所有的大学都在为学生质量的恶劣而烦恼。稍微严厉指导一下就会被控“权利侵犯”,而学生自己又毫无学习意愿,简直不知道他们究竟为什么要来上大学。

不仅如此,学生入学时就没有什么学习能力,教师连普通的讲义也进行不下去的大学并不少见。比如,数学连简单的分数乘除都不会,只好花半年时间先补习初高中的东西,然后再开始大学的讲义。特别是国语和英文的水平低下,几乎惨不忍睹,不会的字,只好拿同音字来代替,论文写得也是一塌糊涂。

大学的教授说这是高中教育不合格的缘故;高中的老师说这是初中教育不好的缘故;初中老师说这是因为小学教育不好;当然,小学老师会说这是幼儿园或托儿所的问题……所以才出现了“班级崩溃”(指课堂秩序混乱,导致无法上课——译者注),“小1问题”(指小学一年级学生不能好好上课——译者注)。但是,离震源最近的幼儿园的老师们只能三缄其口。因为前边的震中是不能碰的圣地,那就是家庭——那些不好惹的孩子监护人。

如果孩子父母说:“你们自己的责任干吗要转嫁给父母!”那所有的教师都得后退三步,无言以对。文部科学省(相当于中国的文化部——译者注)也对这个问题保持沉默,一味地把责任推到教师身上。

其实根本的原因在于家庭,特别是错误的“孩子中心育儿法”。学校只不过成了二次受害者。而企业则是三次受害者。

家庭、学校、社会,从更广更远的角度看的话,大家都很不幸。而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将终身背负不幸的包袱。

教育如果短见必定失败。三岁之前的养育方式给孩子的一生带来影响。

当务之急

日本在改革教育之前,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先要站在“不适合教育的性格群”的立场,然后改善它。否则无论怎样尝试教育改革或重建,无论怎样施行道德教育,无论怎样强调家庭的管教,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后续部队还在不断生成。

首先要纠正日本式“孩子中心主义”指导下的育儿方式,改善孕育出“不适合教育的性格群”的育儿法,切断持续增加的高风险孩子的后续部队。如果不这么做,无论怎么进行教育改革最终都会从根源上崩溃。

照现在这样下去的话,会有更多的“无秩序班级”和“小1问题”,以及“校内暴力”增加,“班级崩溃”也会持续增加,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困难”状况波及全国,变得更不好收拾。

这种状况下,班主任对班级状况的调整改善已经无济于事了。

因为正如预测那样,现在由幼儿期向学龄前过渡的“暴戾孩子”的预备军,也就是高风险孩子正在增加。美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已经经历的事,10年以后正在德国、日本上演。

既然“孩子中心育儿法”造就了这么多“高风险孩子”让我们的教育进行得非常困难,那么就拒绝这种育儿方法吧。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怎样避免家长走进早教误区

早教是当前最热门的一个教育话题,各种早教机构、早教方式零零种种,父母们应接不暇。方式科学的早期教育确实能让孩子出类拔萃,优人一等。生活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各种“小神童”和“小天才”的案例。

正是因为早教有这样的“神奇功效”,让许多父母不再用一种理性、平和的态度看待孩子,认识教育。“求早”、“求快”、“求全优”是现在父母们在早教中容易就犯的3种急功近利心理。

忌“求早”——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要求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的希望。正因为一些父母心愿过强,于是便有了“教育越超前越好”一说,早期教育进入家庭就“演变”成了“超早期的行为能力训练”。

任意超越孩子年龄阶段的训练教育是目前不少家庭还没有完意识到的教育误区。父母们在孩子的智力和行为活动能力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就急急地进行所谓的“智力开发”,要求孩子做一些“高难度”动作训练:出生2、3个月就训练孩子练习走路;2、3岁时开始教孩子识字、算术;到了4、5岁,小学语文、数学课本就已经摆在了孩子的面前。

更有一些父母执意主张提早孩子的入学年龄,由此也引发了育儿网上妈妈们关于早读书是否好的讨论。

专家分析:“求早”未必好

针对父母们在早教中的“求早”心理,儿童心理及教育专家们颇感忧虑。他们认为,过早的训练和学习违反幼儿认知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父母早早地进行所谓的智能开发和能力训练,不仅剥夺了孩子童年应有的快乐,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更严重的是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和不成功的负面情绪体验。

这种“早期教育”不仅达不到父母们预想的效果,孩子还可能因为过多感受失败的沮丧,限制潜能的发挥,也易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在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发展迟缓和压抑。

专家解语:

教育孩子的关键首先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适时教育。

忌“求快”——“拔苗助长”危害大

长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如同小树苗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一样,孩子也是慢慢长大的。

小时侯,我们会笑话成语故事中那个为了求快而去“拔苗”的农夫的愚蠢。有一天自己有了孩子,也许也会像那个农夫一样因为盼望自己的“麦苗”快快长大,而去做拔苗的动作。

当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一些父母便设计了"宏伟的"教育计划:婴儿期故意让孩子哭,训练孩子的肺活量;3、4岁就强迫他们弹琴、学画、学书法……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快速打造成出一个“小神童”和“小天才”。

专家分析:“求快”出于父母的功利心理

早教中父母出现的“求快”心理很多半是出于害怕孩子落后和成人的功利心理。在父母中,尤其是在城市父母中有一种强烈的教育攀比心理。别的孩子学什么自家的宝贝也要跟着学,并且孩子学习的快慢就是衡量孩子智商的标准。

不同的孩子有他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学习的时间和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果父母们一味地求快,认为早早让孩子学文字、算术,他今后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好,却不知这样的做法直接破坏了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可能引发孩子以后的极度厌学情绪。

专家解语:

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对于孩子的学习和认知切不可求之过急、过早,需平和心态,理性看待。

忌“求全忧”——世界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教育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当然是父母们心目中的最高目标。可是,事情总有愿违的时候,在成长路上孩子难免失败和错误。当他们表现出这不好,那不好时,性急的父母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悲哀,这种悲哀进而上升为用一种激进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样样做到最好。

专家分析:“求全优”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

想想我们自身吧,不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孩子样样都是最出色的,包含着父母一种非理性的教育心态。

上个世纪末,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醒我们:孩子生下来就并非全优。一些智能天生会比较出色,也有一些智能会比其他人逊色。我们要承认每个孩子的智能框架各不相同,8种智能有长有短正构成了孩子的个性和特点。

专家解语:

培养孩子“全优”不太现实,不如多花些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早教不是生产天才和神童万能法。养育聪明宝宝的关键还是要从孩子生长的自然规律出发,了解孩子的优势,让他发挥最大的潜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