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早教是宝宝出生的第一个教育,早期教育使得孩子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十妈九错,中国父母育儿教育常犯错误”,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老一辈的传统教育方式摆在当今家庭里是否合适?宝宝又是否过早的接受知识教育?妈妈又是否经常质疑孩子的能力?这些常见的教育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

1、过于注重知识早教,与幼儿用感官探索世界的天性相悖

实际上,年幼的宝宝会以关怀、爱护、抚摸、亲吻为形式的情感教育和亲情教育为主。宝宝喜欢通过肢体的触碰去探索这个世界。大部分中国妈妈却更希望自己的宝宝赢在起跑线,各种教育机构就抓着家长们的心理。打着早教的招牌,开设各种培训班。

绘画、舞蹈、奥数这类培训班已经普遍在早教行业。但更有报道说,有部分机构居然有贵族式的培训班。让孩子过早的接触成人的生活方式对孩子是百害而无一利。再者玩是孩子的天性,过多的培训班占据着孩子的课余生活,让孩子过上机械般的生活。日后出现新鲜事物也难以引起孩子的兴趣,创新方面也自然空缺了一块。也让孩子失去了童真的本性。

2、不相信孩子的能力,管束和代劳太多

不少家长都会感叹外国的孩子自理能力强,小小年纪就试着拿起汤匙自己进食,并且鞋子是自己穿的书包也是自己背的。但是妈妈们还是坚持着传统的“那一套”。不论是喂食还是衣食住行都一手为孩子包办。

就拿喂食来讲,进食是每个人的天生的本能。七八个月大的孩子就可以自己吃饭了,当孩子刚开始接触时,会把汤匙拿在手中摆弄,或者把食物送到鼻子、面部上。直接翻到碗都是会发生的,妈妈并不需要太紧张。只要适当的做一些辅助的引导动作即可。在宝宝幼儿时期尽量可以让他多触摸多动手,这非常有利于宝宝日后的动手能力和自信心的发展。

3、生存焦虑引发的急功近利,干扰了孩子从容的成长

现在的家长都处于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不免会因此产生焦虑也影响了育儿观,恨不得孩子在早期就体现出智慧超凡的倾向。对于孩子“晚熟”耿耿于怀,显示非常着急。其实孩子的开化有早有晚,而且有阶段性的,拔苗助长只会影响到孩子成长。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本应该是在3岁以后进行,孩子上小学之前的知识技能教育,应该注重过程学会了什么,而一味去追求拿到什么样的好成绩,培养孩子出于兴趣和成就感的求知欲,一种从容、乐观面对事物的态度,对孩子的成长历程很重要。

延伸阅读

中国父母的育儿误区


孩子在承受成长的烦恼

“我正在教儿子认字,可他一刻也坐不住,我上次开家长会,班上的小朋友基本上都在学识字卡片。”一位儿子才上幼儿园小班的妈妈在论坛上和其他孩子的父母“叹苦经”。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落后于人,父母们一方面亲自上阵教孩子,一方面花大价钱投资孩子的教育。一位有20年带教经验的班主任说,沪上一些高学历、高素质的白领年轻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存在着“精英式教育,最好培养出个神童”的心理,只注重智力开发(文化知识);认为教会孩子掌握一种乐器、学会一种技能就是智力开发;盲目崇尚“天才式”教育。有所觉悟的父母少之又少,大多数父母只要一听说别的孩子在学什么,马上神经紧张地回去给自己的孩子加班加码。越是学历高的白领父母越自信,他们有自己的一套“教育套餐”,3岁学画画、4岁学弹琴、读逻辑思维、创造力课程……令孩子承受难以承受的“成长烦恼”。

学习是为了充实自我,而不是为实现父母的期待

她说:“在美国,父母不会刻意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从不会说,你看别人已经会什么什么了,而你怎么还不努力之类的话。在他们看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点,他们只会跟孩子的过去比较,只要今天比昨天有进步就可以了。这一点,和中国父母非常不同。”她坦言,从小自己就生活在父母不停的督促声中:“你看隔壁的孩子会自己读童话书了;为什么你们班上的某某比你分数高?”

在这样强烈的竞争意识中,她早在学龄前已经认识千余汉字。

4岁开始拉小提琴,她努力学习,逼迫自己达到父母的要求。

但这位在父母眼中考取奖学金出国留学的精英孩子,内心其实一直不快乐。长久以来,她只是在为父母的面子而活。

出国后,她甚至一度认为已经完成了父母的要求,放纵自己。正是在美国留学期间,她的思想有了巨大改变。她发现,美国的教育主张以个性为重,孩子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充实自我,而不是为实现父母的期待。

她说:“华人社会中爱攀比、讲面子。盲目的攀比,不仅造成父母之间对孩子期待值的‘军备竞赛’,更为孩子的心灵留下阴影。如果孩子受家庭文化影响较深也养成爱攀比的习性,他们不会适应国际社会的主流文化。在美国学校中,学生若斤斤计较考分、名次、获奖等等,是很招别人反感的。有这种习惯的人,走上社会也会遭到孤立。”现在,她自己也有了一个女儿,经济条件很好的她没有安排女儿早早的参加各类课程,唯一坚持的是,陪女儿做游戏,讲故事。

专家寄语

自然、愉快地成长最重要

“不应盲目追求天价投资,而应注重收获,游戏和快乐才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主要构成,生活则是最好的内容;幼儿时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提倡和谐教育,让孩子自然、愉快地成长。”好孩子育儿网的专家这样说。“不能认为一个阅读着的孩子就是合格的,关键在于他读的是什么。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形象思维发展最好的时期,彩色的图画带给孩子视觉、心灵上的感受与记忆是黑白的文字所不能替代的。如果孩子的早期阅读只停留在文字层面,或粗浅的图片阅读层面,将会影响他一生的阅读记忆。”其主线应该是培养有益于儿童终身发展的品质。比如: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学会学习的方法,这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专注力非常重要,远远比让孩子学会跳几支舞、画几幅画、学几个英语单词重要得多。

教育专家们提醒

一定要摒弃教育攀比、急功近利的心态,培养孩子“全优”不太现实,不如多花些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让孩子感受生活乐趣与亲情的温暖,培养良好的性格和品格更重要。

父母育儿中常犯的17个错误


没有人怀疑你对宝宝的爱心,但在一些错误认识的指导下,你的一些行为也许正在伤害着你的宝宝。对照下面这些“误会”,看看你犯了哪几条。

错误1:教幼儿背唐诗

你是否热衷于教你的宝宝背唐诗?并以他小小年纪就能熟练背诵为荣?每每有朋友到家里来玩,还一定要小宝贝背两首来炫耀炫耀?

真相分析:

教育专家说,孩子在上学前就能背唐诗,貌似不错,可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弊大于利的。

唐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遣词造句极其精练、含蓄,有时为了行文的需要,颠倒字词正常顺序的事常有,这与现在人们的语言习惯大不相同。幼儿尚处于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凝练的唐诗,要让幼儿读熟、读懂,并受到教育,谈何容易?

科学做法:

建议年轻家长让孩子多吟诵一些儿歌。幼儿感知事物是从表象入手的,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儿歌正是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容易切入幼儿的心灵,可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

错误2:让宝宝过早学电脑

小宝贝的兴趣总是说来就来,比如,看见电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爸爸妈妈都觉得这是好事,不仅经常在电脑上给他看早教光碟,还经常一起和宝贝玩电脑游戏。

真相分析:

婴幼儿用电脑并非明智之举,就是大人用电脑久了,也会感觉头昏眼花,浑身酸疼,何况是容易上瘾、没有自控力的宝宝?加上现在的电脑设备都是根据大人的体型设计的,因为角度和高度都不对,很容易伤害宝宝的视力和骨骼发育。

科学做法:

小朋友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东西很多,电脑可以等上小学再学也不迟。

错误3:育儿,爸爸是局外人

真相分析:

新爸爸和新妈妈一样,学习育儿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他能找到自己带孩子的方法,你也许觉得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从一开始,你给孩子换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给他洗澡时也很有条不紊。你的丈夫也需要找到这些技巧。因为一个人照顾新生儿,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科学做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他帮你的时候,你对他不要推辞、不要责备和不断地命令。有些妈妈希望丈夫帮助他们,又不愿意完全依靠丈夫。只有确定了孩子不会冷、他不会给孩子喂太多,不会在孩子吃过以后和她玩得太激烈、不会呕吐,才能真正信任和依靠丈夫。这完全没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学习做父母,你会更轻松,你们也能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技巧。

错误4:和别人比孩子

真相分析:

你的孩子睡整夜的觉吗?他会笑吗?他能试着坐起来吗?别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上,不要受别的父母这些问话的影响,因为那样你会觉得你的小宝贝好像总有些地方发展得比别人慢。

科学做法:每个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

孩子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时你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和放松的心情来对待。一个孩子爬得早并不代表他比别人发展得好,只是更多地说明他想追赶父母的脚步。

错误5:忙得牺牲自己的休息

真相分析:

每个新妈妈都说白天孩子睡觉的时候她也想睡。但是经常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家里非常凌乱、要洗盘子、洗杯子,根本无法睡觉,直到自己筋疲力荆

调查显示,每个新妈妈的第一年都要丢掉400-750小时的睡眠。

科学做法:尽可能的让自己得到足够的休息

其实每天白天你都应该尽可能地打个盹,或者至少在周末睡个长觉。没有充足的休息,你很难在那些本应快乐的生命时光里体会快乐。当然,休息的时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盘子、洗杯子更重要。

错误6:为孩子花太多的钱

真相分析:

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孩子会改变你的生活。但是没有人告诉你,孩子会让你的钱袋日渐萎缩,你恨不能为孩子倾其所有,而且无怨无悔。就像你饿的时候会跑到食品店一样,购物对于新爸爸、新妈妈来讲好像可以不用算计。据估计,孩子第一年的尿布、衣服、食品、学步车等物品会花掉1万5千元左右。所以列一个表格会减少你的超额开支。找有经验的父母和你一起买东西,她也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你也可以少上当。

科学做法:合理计划适度开支

别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费心,因为孩子一晃就长大了。玩具也是一样,大多数婴儿更喜欢对同一件东西玩来玩去,甚至就是一个盒子就够她玩一阵子了。你不如把剩下来的钱用来让她上钢琴可或者上大学。

错误7:认为自己会记得孩子成长的所有过程

真相分析:

你觉得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你都不会忘记。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渐渐淡去。很快,孩子的童年就会过去,一个18个月大孩子的母亲看到一个新生儿的时候也会说,她已经忘记了她孩子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你关注的是她的现在。

科学做法:保留记忆更多回味

有很多办法可以保留住孩子的成长纪录。记日记、拍照片、拍摄一些孩子每天简单的生活场景。很多年以后,你还可以重新体味今天的生活。

错误8:牛奶加鸡蛋的早餐

不管什么时候打开你家里的冰箱门,里面的新鲜牛奶和鸡蛋总是少不了,因为你想当然地认为牛奶加鸡蛋是宝宝最理想的早餐。

真相分析:

早餐过分强调蛋白质不可龋营养质量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四个部分: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蔬菜或水果,只有比例适当,才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利用。

科学做法:

早餐光有牛奶和鸡蛋这类优质蛋白质不行,还要吃点馒头、稀饭或者面包等,另外,还需要补充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汁或者香蕉,如果再能给宝宝炒个青菜,就更完美了。

错误9:饭前喝水

小蕊蕊平时不愿多喝水,可一到快吃饭或正吃着饭时就开始要喝水。如果不让喝,就不好好地吃饭了。妈咪只好让她喝,时间一久就养成了吃饭时必喝水的习惯。

真相分析:

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习惯。消化器官到吃饭时间会分泌出各种消化液,如唾液、胃液等,与食物的碎末混合在一起,使营养成分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喝了水就会冲淡和稀释消化液,并减弱胃液的活性,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科学做法:

如果宝宝在饭前感到口渴,先给喝一点温开水或热汤,但不要很快就去吃饭,最好过一会儿。

错误10:随时吃水果

小茁茁很喜欢吃水果。于是妈咪经常在餐桌摆上水果,好让宝宝随时吃。可小茁茁吃了很多水果,却经常便秘。妈咪不明白,为什么宝宝那么爱吃水果还总便秘呢?

真相分析:

吃水果一定要注意时间,特别是对快速生长发育的宝宝来说。如果在饱餐后马上吃水果,堵在胃中就易形成胀气,以致引起便秘。餐前给宝宝吃也不适宜,因为宝宝的胃较小,餐前吃水果会占胃的空间,影响吃正餐。

科学做法:

最好把吃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让宝宝把水果当做加餐点心吃。

错误11:从不让宝宝吃零食

巍巍的妈咪很少让他吃零食,她觉得小孩吃零食是个坏习惯。因为零食会抢占宝宝的胃,影响身体摄取别的营养。

真相分析:

专家指出,儿童非常好动,整天手脚不停地活动着,消耗大量热能。因此,每天在正餐之外恰当补充一些零食,能更好地满足新陈代谢的需求。

科学做法:

首先,吃零食时间要恰当,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不要在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吃。其次,零食量要适度,不能影响正餐。另外,要选择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不损害牙齿的小食品,如新鲜水果、果干、坚果、牛奶、纯果汁、奶制品等。

错误12:乳酸菌饮料代替牛奶

小米米不爱喝奶了,真让妈咪着急。幸好现在市场上奶品的种类很多,于是妈咪带着小米米去挑眩没想到,口味酸酸甜甜的乳酸奶受到了小米米的钟爱,这总算让妈咪松了口气。妈咪认为,乳酸奶和奶的营养都一样。

真相分析:

营养专家指出,所谓奶通常是指鲜奶、纯奶、酸奶及各种奶粉,它们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每百毫升乳液中不低于2.5克;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中的奶含量却很少,每百毫升乳液蛋白质含量仅是奶的1/3。研究表明,长期喝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会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

科学做法:

不能以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完全代替奶。如果宝宝很喜欢喝这种口味的饮料,只要保证了他们对奶的足量摄取,可作为零食喝一些,有助于消化。

错误13:蛋黄、菠菜=最佳补血食物

小羽羽自从上个月被查出患有轻度贫血后,妈咪每天就一个劲儿地给小羽羽吃鸡蛋和菠菜,认为它们是最佳补血食物。

真相分析:

鸡蛋中虽含有丰富的铁,但在肠道的吸收率却很低。菠菜中的铁含量也远低于豆类、韭菜、芹菜等,并易在肠道形成不好吸收的草酸铁。因此,只用蛋黄和菠菜补血并不够。

科学做法:

不要只吃鸡蛋和菠菜,还应同时多吃猪肝、鱼类、瘦猪肉、牛肉、羊肉、韭菜、芹菜、桃子、香蕉、核桃、红枣等在肠道容易吸收的富铁食物。提醒一点,肉类与蔬菜同吃,能明显提高铁的吸收率。

错误14:学步车可帮宝宝早学会走路

小宝贝总喜欢在地毯上爬来爬去,妈妈嫌地上脏,又担心被磕碰着,所以最通常的想法是给宝宝买辆婴儿学步车,希望可以帮助宝宝早点学会走路。

真相分析:

坐上学步车,原本时时需要陪伴的宝贝自己开心地玩了,因此很多妈妈们喜欢学步车。但研究表明,学步车中的婴儿会爬、会走路的时间都要晚于不用学步车的婴儿,而且由于学步车限制了宝宝的自由活动,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当然,因学步车质量不过关造成的翻倒受伤事件也不少。

科学做法:

学步车对于成长中的宝宝,无疑是弊大于利,妈妈爸爸尽量别给宝宝用学步车,尤其是十个月以内的宝宝。

错误15:满月剃胎发、刮眉毛

宝宝刚满月,妈妈就张罗着给他剃胎发、刮眉毛,因为听老人说,这样做的结果可使宝宝将来的头发和眉毛长得又黑又密。

真相分析: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只要身体健康,头发就能长得好,所以根本无须担心健康宝宝以后的头发长不好。另外,刚满月的宝宝皮肤薄而嫩、表皮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加上剃头和刮眉毛时婴儿不知配合,很容易损伤皮肤使细菌乘虚而入,从而感染上皮肤病,甚至会引起毛囊炎、影响头发和眉毛和生长。

科学做法:

一般情况下,婴儿在出生三到六个月后,眉毛会自行脱落更换。由此看来,给那么小的孩子剃胎毛,刮眉毛,岂不是自找麻烦吗?

错误16:包裹新生儿

真相分析:

准备一床薄薄的包被是有必要的。新生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神经髓鞘尚未形成,当受到外来声音、摇动等刺激后容意发生全身反应,好似受到“惊吓”,而影响正常睡眠。另外,新生儿一个人睡觉,像成人那样盖上被子会感觉冷,不保暖使睡眠不沉或经常哭闹。再说,新生儿身体柔软,不能抬头,不易将新生儿抱起来,尤其是在喂奶时,很不方便。因此,用床包被将新生儿包起来,既可使新生儿有足够的温暖和安全感,又方便母亲抱起来喂奶。因此,正确使用包被非常重要。

但是,有一些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如用一个包被将新生儿包起来,外面再用布带子将新生儿结结实实地捆起来,像一根蜡烛一样,俗称“蜡烛包”。这样抱起来是挺容易了,但是对新生儿来说有害无益。这样的“蜡烛包”对新生儿是一种束缚,限制了胸部的活动,而影响肺和横隔膜的活动和功能,不仅影响肺的发育,也影响小儿的呼吸,使肺部抵抗力降低,而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同时也会压迫腹部,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而影响食欲,使新生儿经常发生溢奶、吐奶。由于四肢活动受限,更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影响新生儿的动作发育。尤其是有的母亲用一床小的棉垫子,将伸直的两下肢包起来,再结结实实地捆上带子。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发生“罗圈腿”。其实这样做并不起作用。因“罗圈腿”发生的原因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和钙。相反地这样做倒可引起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因为将两下肢硬拉直,并用力捆绑后,使大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而使股骨头从髋臼中脱出来,并且也可影响髋臼的发育。另外包裹太紧,容易出汗,刺激皮肤,使汗腺口堵塞,发红,严重时发生皮肤感染。

科学做法:

正确使用包被的方法很多,在市场上购买的睡袋,较宽松柔软,睡袋的下方是开的,便于换尿布,而且保暖。白天可以给新生儿穿上内衣、薄棉袄或毛线衣,再盖上棉被就可以了。

特别容易惊醒的新生儿,可以用包被将新生儿包裹起来,但不可太紧,这样可使新生儿的睡眠更好一些。

错误17:给宝宝护肤时易犯的错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宝宝的肌肤就不同于成人,需要特别细心的、全面的照顾与护理,主要表现在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年轻的妈妈们想一想,在护理宝宝肌肤的时候,有没有犯过以下一些小错误呢?如果有的话,还是快点改改吧。

真相分析:使用成人痱子粉

给宝宝使用成人痱子粉,会损害婴幼儿健康。因为成人痱子粉与小儿痱子粉所含的药物、剂量都不相同。成人痱子粉所含的薄荷脑、樟脑(或冰片)比小儿痱子粉多3-4倍;升华硫多10倍;而对皮肤刺激大的水杨酸则多1倍。

为宝宝化妆

不少妈妈喜欢给宝贝抹抹口红,擦擦胭脂,可是化妆品中一般都会含有铅。铅对孩子的最大危害是对大脑的毒害,长期接触铅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语言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如果不尽快给予防治,将会引起永久性的、不可逆的脑损伤,造成智能低下。

佩戴饰物

当小儿皮肤接触了带有镀镍和其他金属的饰物时,这些物品不仅对宝贝皮肤有较强的刺激,而且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中国父母倾向美国子女教育方式


然而,正当我们津津乐道于“美国标准”之时,美国人却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观是否真的完美无缺。特别是在与欧洲发达国家的儿童表现进行对比之后,美国人越来越质疑自己所推崇的方式方法是否足够正确。

不久前,曾任《华尔街日报》记者的潘蜜拉·杜克曼女士出版的《养育宝贝》一书,更是将幼儿教育这一讨论热题再度推向了高潮。

这位女记者在书中写到,法国孩子比美国孩子更有礼貌和修养,在豪华餐厅里,她要努力管住自己的小孩不乱扔食物,而法国小孩却“安静地坐在座位上用刀叉吃饭”;“法国孩子玩耍时不需要父母陪着,所以他们的妈妈有足够的精力装扮自己、做自己的工作。”这样的描述让美国人跌破了眼镜,羡慕到了极点。那么法国人究竟是怎样教育孩子的呢?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否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

法国儿童教育专家马克·雷诺总结说,幼儿教育有两个至为关键的因素:一是树立家长权威,善于向孩子的任性说“不”;二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锻造他们的自我个性。

树立家长的权威

雷诺博士认为,孩子并不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而教导他们分辨是非则是父母的责任。树立威严,才会让孩子清楚地意识到规则和界限。被禁止和拒绝是他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他们必须学会放弃,并且懂得并非自己的一切要求和愿望都会得到满足。

雷诺博士补充说,权威和爱并不是矛盾的事情。恰恰相反,两者是可以共生共存的。正是出于对孩子的爱,我们才设立了种种规矩,以确保孩子能够安全健康的成长。事实上,设立界限和规矩也更能够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赢得自信,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缺少了严格的管教,孩子反而会感到被忽视和遗弃。

那么,如何培养家长的权威呢?

接受采访的埃里克和娜塔莉是一对年轻的夫妇。为了“正确合理”地教育他们3岁的儿子,他们特意去参加了家长培训班,并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认真地付诸实践。埃里克说,其实施行权威最重要的是沟通和交流。当你禁止孩子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一定要让孩子清楚他不能做的原因。简单粗暴、不加解释的禁止,非但没有意义,反而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所以,在摆出家长威严的同时,一定要向孩子清晰明确地解释和说明为什么这件事情他不能去做,这个过程不可或缺、十分重要。

娜塔莉的感受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家长间的共识也必不可少。如果父母双方一个人告诉孩子“可以”,而另一个人却说“不”,孩子便不会再服从管教,甚至还会利用父母间的分歧来做坏事。另外,权威在言行一致中才能真正得到树立和体现。当父母为孩子设立了规矩,这些规矩绝不能只应用在孩子身上,父母也必须以身作则去遵守这些规矩。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榜样。

在管教儿子的同时,埃里克和娜塔莉也十分注意拿捏分寸,因为“权威不等于专横和专制”。如果家长让孩子感到畏惧,如果他们的命令不合理或有失公正,如果他们连孩子的幽默感和情绪抒发都要禁止,那么他们的教育就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根据法国著名的儿童医生和儿童心理学家弗朗索瓦斯·多尔托提出的“冒险”学说,在对儿子进行一丝不苟的严格教育的同时,这对夫妇也没有忘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给孩子留有一定空间的行为自由。“在规矩之内给予孩子充足的信任和自由,对于他们想象力的培育以及自我意识的养成都十分必要。”雷诺博士解释说。

培养独立意识和自主能力

美国幼儿教育强调家长应当给予孩子充足、慷慨、无条件的关爱,尽可能多地陪伴他们,参与他们的游戏,尽量减少对他们的约束,鼓励他们的天性尽情发扬,用表扬代替惩罚等等,而这些理论法国的教育专家们并不完全认同。

法国儿童心理学专家玛丽·吕克医生认为,所有小孩子都会想要大人时刻待在自己身边,而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没有学会一个人待在房间里自娱自乐的本领。

吕克医生建议父母不要一直陪孩子做游戏,更不要在游戏时给孩子太多“直截了当”的提示,例如“应该把大象涂成灰色,应该给布娃娃穿这件衣服,当心沙发”等等。当一个孩子太依赖父母的帮助时,他便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周围世界产生不安全感,从而无法勇敢地探索外面的精彩,也无法形成独立的人格。

吕克医生认为,从3岁起,小孩子就有了独自玩耍的能力,并且也有了抵御一定程度孤独感的心理强度。从这个年龄开始,他们的想象力开始萌芽,想象中的世界开始向他们展开。只要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自由,不去干扰他们,他们可以与布娃娃对话几个小时,能够自己编出各种故事。然而,这对一些家长来说可能有些困难,因为通常家长难以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即孩子在没有他们看护的情况下也可以很好地待着。

那么,如何教导孩子学会独自玩耍呢?如何帮助他们培养独处的能力呢?埃里克和娜塔莉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也许值得借鉴。

娜塔莉首先向儿子做了清楚的说明:“你可以在我身边玩,但这不等于说我要和你一起玩。”然后,她建议儿子把图画本和积木带到身边。“家长的在场会使孩子感到安心,”娜塔莉解释说,“其实对孩子来说,家长参与游戏并不比待在他身边更重要。你可以尽管处理自己的事情,只要时不时地看一下他就好。他也会很自豪地向你展示在没有你帮助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作品’。这时,你一定要向他表示祝贺并且表达你为他骄傲的心情。”

接下来是要培养孩子独自待在房间玩耍的习惯。娜塔莉首先确认了房间里没有“危险物品”,比方说可以被孩子吞掉的小物件等等。然后她向儿子解释说他已经长大了,可以一个人待在自己的房间里。她把儿子最喜欢的玩具放在了房间的某个角落,慢慢地,儿子便爱上了这个“属于他”的角落。她总是让房间门保持打开的状态。因为心理医生证实,房子里的响动会让小孩子感到安心。最初几次儿子看起来有些惊慌失措,娜塔莉也按照医生的叮嘱,没有马上塞给他玩具,而是让他自己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

每次把儿子单独留在房间里时,娜塔莉都会鼓励他:“我对你有信心。相信你会自己找到有趣的事情做。”

“这个年龄的孩子可以独自玩耍20~30分钟,所以他每过一会儿就来找你是很正常的。这时你要对他说‘我不陪你了,你看起来玩得很高兴,我要准备晚饭’。”娜塔莉说。

雷诺博士认为,让孩子和他的玩具单独待在房间里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帮助孩子创造新的游戏,编出新的故事。儿童通过独自玩耍,可以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来创造他的想象世界,他还可以克服对空虚和无人的惧怕,并将孤独的时光转化为丰富而有创造性的经历。“独处的能力”将使他终身受益。

新手父母常犯的17个育儿错误


天下父母皆爱自己的孩子,但是由于没有经验或粗心等一些无心之过,还是会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宝宝。以下列举出17条新手父母常犯的育儿错误,希望看后能使您在日后照顾小宝宝的过程中有所帮助!

错误1:教幼儿背唐诗

你是否热衷于教你的宝宝背唐诗?并以他小小年纪就能熟练背诵为荣?每每有朋友到家里来玩,还一定要小宝贝背两首来炫耀炫耀?

真相分析:

教育专家说,孩子在上学前就能背唐诗,貌似不错,可是,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是弊大于利的。

唐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佳作,遣词造句极其精练、含蓄,有时为了行文的需要,颠倒字词正常顺序的事常有,这与现在人们的语言习惯大不相同。幼儿尚处于学习语言的初始阶段,凝练的唐诗,要让幼儿读熟、读懂,并受到教育,谈何容易?

科学做法:

建议年轻家长让孩子多吟诵一些儿歌。幼儿感知事物是从表象入手的,他们乐于听取具体形象的话语。儿歌正是以其生动活泼的语言方式,迎合了孩子们的口味,容易切入幼儿的心灵,可发挥出多方面的作用。

错误2:让宝宝过早学电脑

小宝贝的兴趣总是说来就来,比如,看见电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爸爸妈妈都觉得这是好事,不仅经常在电脑上给他看早教光碟,还经常一起和宝贝玩电脑游戏。

真相分析:

婴幼儿用电脑并非明智之举,就是大人用电脑久了,也会感觉头昏眼花,浑身酸疼,何况是容易上瘾、没有自控力的宝宝?加上现在的电脑设备都是根据大人的体型设计的,因为角度和高度都不对,很容易伤害宝宝的视力和骨骼发育。

科学做法:

小朋友们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可以玩的东西很多,电脑可以等上小学再学也不迟。

错误3:育儿,爸爸是局外人

真相分析:

新爸爸和新妈妈一样,学习育儿都需要一个过程,所以不要把丈夫排除在外。他能找到自己带孩子的方法,你也许觉得孩子是你自己的事情,从一开始,你给孩子换尿布的速度就很快、给他洗澡时也很有条不紊。你的丈夫也需要找到这些技巧。因为一个人照顾新生儿,工作量实在太大了。

科学做法: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他帮你的时候,你对他不要推辞、不要责备和不断地命令。有些妈妈希望丈夫帮助他们,又不愿意完全依靠丈夫。只有确定了孩子不会冷、他不会给孩子喂太多,不会在孩子吃过以后和她玩得太激烈、不会呕吐,才能真正信任和依靠丈夫。这完全没有必要,丈夫和你一起学习做父母,你会更轻松,你们也能互相学习,掌握更多的技巧。

错误4:和别人比孩子

真相分析:

你的孩子睡整夜的觉吗?他会笑吗?他能试着坐起来吗?别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他已经达到什么样的水平上,不要受别的父母这些问话的影响,因为那样你会觉得你的小宝贝好像总有些地方发展得比别人慢。

科学做法:每个孩子的发展是不同的

孩子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时你要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和放松的心情来对待。一个孩子爬得早并不代表他比别人发展得好,只是更多地说明他想追赶父母的脚步。

错误5:忙得牺牲自己的休息

真相分析:

每个新妈妈都说白天孩子睡觉的时候她也想睡。但是经常有那么多事情要做,家里非常凌乱、要洗盘子、洗杯子,根本无法睡觉,直到自己筋疲力尽。

调查显示,每个新妈妈的第一年都要丢掉400-750小时的睡眠。

科学做法:尽可能的让自己得到足够的休息

其实每天白天你都应该尽可能地打个盹,或者至少在周末睡个长觉。没有充足的休息,你很难在那些本应快乐的生命时光里体会快乐。当然,休息的时候你可能要少做很多事情,但是充分的休息比洗盘子、洗杯子更重要。

错误6:为孩子花太多的钱

真相分析:

所有人都会告诉你,孩子会改变你的生活。但是没有人告诉你,孩子会让你的钱袋日渐萎缩,你恨不能为孩子倾其所有,而且无怨无悔。就像你饿的时候会跑到食品店一样,购物对于新爸爸、新妈妈来讲好像可以不用算计。据估计,孩子第一年的尿布、衣服、食品、学步车等物品会花掉1万5千元左右。所以列一个表格会减少你的超额开支。找有经验的父母和你一起买东西,她也会告诉你什么是真正有用的,你也可以少上当。

科学做法:合理计划适度开支

别在孩子的衣服上太费心,因为孩子一晃就长大了。玩具也是一样,大多数婴儿更喜欢对同一件东西玩来玩去,甚至就是一个盒子就够她玩一阵子了。你不如把剩下来的钱用来让她上钢琴可或者上大学。

错误7:认为自己会记得孩子成长的所有过程

真相分析:

你觉得孩子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你都不会忘记。但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记忆会渐渐淡去。很快,孩子的童年就会过去,一个18个月大孩子的母亲看到一个新生儿的时候也会说,她已经忘记了她孩子这个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因为你关注的是她的现在。

科学做法:保留记忆更多回味

有很多办法可以保留住孩子的成长纪录。记日记、拍照片、拍摄一些孩子每天简单的生活场景。很多年以后,你还可以重新体味今天的生活。

错误8:牛奶加鸡蛋的早餐

不管什么时候打开你家里的冰箱门,里面的新鲜牛奶和鸡蛋总是少不了,因为你想当然地认为牛奶加鸡蛋是宝宝最理想的早餐。

真相分析:

早餐过分强调蛋白质不可取。营养质量好的早餐一定要包括四个部分: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蔬菜或水果,只有比例适当,才有利于机体的吸收利用。

科学做法:

早餐光有牛奶和鸡蛋这类优质蛋白质不行,还要吃点馒头、稀饭或者面包等,另外,还需要补充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汁或者香蕉,如果再能给宝宝炒个青菜,就更完美了。

错误9:饭前喝水

小蕊蕊平时不愿多喝水,可一到快吃饭或正吃着饭时就开始要喝水。如果不让喝,就不好好地吃饭了。

妈咪只好让她喝,时间一久就养成了吃饭时必喝水的习惯。

真相分析:

这是一种非常有害的习惯。消化器官到吃饭时间会分泌出各种消化液,如唾液、胃液等,与食物的碎末混合在一起,使营养成分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喝了水就会冲淡和稀释消化液,并减弱胃液的活性,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科学做法:

如果宝宝在饭前感到口渴,先给喝一点温开水或热汤,但不要很快就去吃饭,最好过一会儿。

错误10:随时吃水果

小茁茁很喜欢吃水果。于是妈咪经常在餐桌摆上水果,好让宝宝随时吃。可小茁茁吃了很多水果,却经常便秘。妈咪不明白,为什么宝宝那么爱吃水果还总便秘呢?

真相分析:

吃水果一定要注意时间,特别是对快速生长发育的宝宝来说。如果在饱餐后马上吃水果,堵在胃中就易形成胀气,以致引起便秘。餐前给宝宝吃也不适宜,因为宝宝的胃较小,餐前吃水果会占胃的空间,影响吃正餐。

科学做法:

最好把吃水果的时间安排在两餐之间,或是午睡醒来,让宝宝把水果当做加餐点心吃。

错误11:从不让宝宝吃零食

巍巍的妈咪很少让他吃零食,她觉得小孩吃零食是个坏习惯。因为零食会抢占宝宝的胃,影响身体摄取别的营养。

真相分析:

专家指出,儿童非常好动,整天手脚不停地活动着,消耗大量热能。因此,每天在正餐之外恰当补充一些零食,能更好地满足新陈代谢的需求。

科学做法:

首先,吃零食时间要恰当,最好安排在两餐之间,不要在餐前半小时至1小时吃。其次,零食量要适度,不能影响正餐。另外,要选择清淡、易消化、有营养、不损害牙齿的小食品,如新鲜水果、果干、坚果、牛奶、纯果汁、奶制品等。

错误12:乳酸菌饮料代替牛奶

小米米不爱喝奶了,真让妈咪着急。幸好现在市场上奶品的种类很多,于是妈咪带着小米米去挑选。没想到,口味酸酸甜甜的乳酸奶受到了小米米的钟爱,这总算让妈咪松了口气。妈咪认为,乳酸奶和奶的营养都一样。

真相分析:

营养专家指出,所谓奶通常是指鲜奶、纯奶、酸奶及各种奶粉,它们的蛋白质含量很高,每百毫升乳液中不低于2。5克;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中的奶含量却很少,每百毫升乳液蛋白质含量仅是奶的1/3。研究表明,长期喝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会使宝宝的生长发育受到很大影响。

科学做法:

不能以乳酸奶或乳酸菌饮料完全代替奶。如果宝宝很喜欢喝这种口味的饮料,只要保证了他们对奶的足量摄取,可作为零食喝一些,有助于消化。

错误13:蛋黄、菠菜=最佳补血食物

小羽羽自从上个月被查出患有轻度贫血后,妈咪每天就一个劲儿地给小羽羽吃鸡蛋和菠菜,认为它们是最佳补血食物。

真相分析:

鸡蛋中虽含有丰富的铁,但在肠道的吸收率却很低。菠菜中的铁含量也远低于豆类、韭菜、芹菜等,并易在肠道形成不好吸收的草酸铁。因此,只用蛋黄和菠菜补血并不够。

科学做法:

不要只吃鸡蛋和菠菜,还应同时多吃猪肝、鱼类、瘦猪肉、牛肉、羊肉、韭菜、芹菜、桃子、香蕉、核桃、红枣等在肠道容易吸收的富铁食物。提醒一点,肉类与蔬菜同吃,能明显提高铁的吸收率。

错误14:学步车可帮宝宝早学会走路

小宝贝总喜欢在地毯上爬来爬去,妈妈嫌地上脏,又担心被磕碰着,所以最通常的想法是给宝宝买辆婴儿学步车,希望可以帮助宝宝早点学会走路。

真相分析:

坐上学步车,原本时时需要陪伴的宝贝自己开心地玩了,因此很多妈妈们喜欢学步车。但研究表明,学步车中的婴儿会爬、会走路的时间都要晚于不用学步车的婴儿,而且由于学步车限制了宝宝的自由活动,还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当然,因学步车质量不过关造成的翻倒受伤事件也不少。

科学做法:

学步车对于成长中的宝宝,无疑是弊大于利,妈妈爸爸尽量别给宝宝用学步车,尤其是十个月以内的宝宝。

错误15:满月剃胎发、刮眉毛

宝宝刚满月,妈妈就张罗着给他剃胎发、刮眉毛,因为听老人说,这样做的结果可使宝宝将来的头发和眉毛长得又黑又密。

真相分析:

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只要身体健康,头发就能长得好,所以根本无须担心健康宝宝以后的头发长不好。另外,刚满月的宝宝皮肤薄而嫩、表皮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加上剃头和刮眉毛时婴儿不知配合,很容易损伤皮肤使细菌乘虚而入,从而感染上皮肤病,甚至会引起毛囊炎、影响头发和眉毛和生长。

科学做法:

一般情况下,婴儿在出生三到六个月后,眉毛会自行脱落更换。由此看来,给那么小的孩子剃胎毛,刮眉毛,岂不是自找麻烦吗?

错误16:包裹新生儿

真相分析:

准备一床薄薄的包被是有必要的。新生儿出生后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神经髓鞘尚未形成,当受到外来声音、摇动等刺激后容意发生全身反应,好似受到“惊吓”,而影响正常睡眠。另外,新生儿一个人睡觉,像成人那样盖上被子会感觉冷,不保暖使睡眠不沉或经常哭闹。再说,新生儿身体柔软,不能抬头,不易将新生儿抱起来,尤其是在喂奶时,很不方便。因此,用床包被将新生儿包起来,既可使新生儿有足够的温暖和安全感,又方便母亲抱起来喂奶。因此,正确使用包被非常重要。

但是,有一些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如用一个包被将新生儿包起来,外面再用布带子将新生儿结结实实地捆起来,像一根蜡烛一样,俗称“蜡烛包”。这样抱起来是挺容易了,但是对新生儿来说有害无益。这样的“蜡烛包”对新生儿是一种束缚,限制了胸部的活动,而影响肺和横隔膜的活动和功能,不仅影响肺的发育,也影响小儿的呼吸,使肺部抵抗力降低,而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增加。同时也会压迫腹部,影响胃和肠道的蠕动,使消化功能降低,而影响食欲,使新生儿经常发生溢奶、吐奶。由于四肢活动受限,更不利于四肢骨骼、肌肉的发育,影响新生儿的动作发育。尤其是有的母亲用一床小的棉垫子,将伸直的两下肢包起来,再结结实实地捆上带子。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发生“罗圈腿”。其实这样做并不起作用。因“罗圈腿”发生的原因是体内缺乏维生素D和钙。相反地这样做倒可引起新生儿髋关节脱位,因为将两下肢硬拉直,并用力捆绑后,使大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而使股骨头从髋臼中脱出来,并且也可影响髋臼的发育。另外包裹太紧,容易出汗,刺激皮肤,使汗腺口堵塞,发红,严重时发生皮肤感染。

科学做法:

正确使用包被的方法很多,在市场上购买的睡袋,较宽松柔软,睡袋的下方是开的,便于换尿布,而且保暖。白天可以给新生儿穿上内衣、薄棉袄或毛线衣,再盖上棉被就可以了。

特别容易惊醒的新生儿,可以用包被将新生儿包裹起来,但不可太紧,这样可使新生儿的睡眠更好一些。

错误17:给宝宝护肤时易犯的错

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宝宝的肌肤就不同于成人,需要特别细心的、全面的照顾与护理,主要表现在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年轻的妈妈们想一想,在护理宝宝肌肤的时候,有没有犯过以下一些小错误呢?如果有的话,还是快点改改吧。

真相分析:

使用成人痱子粉

给宝宝使用成人痱子粉,会损害婴幼儿健康。因为成人痱子粉与小儿痱子粉所含的药物、剂量都不相同。成人痱子粉所含的薄荷脑、樟脑(或冰片)比小儿痱子粉多3-4倍;升华硫多10倍;而对皮肤刺激大的水杨酸则多1倍。

为宝宝化妆

不少妈妈喜欢给宝贝抹抹口红,擦擦胭脂,可是化妆品中一般都会含有铅。铅对孩子的最大危害是对大脑的毒害,长期接触铅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语言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如果不尽快给予防治,将会引起永久性的、不可逆的脑损伤,造成智能低下。

佩戴饰物

当小儿皮肤接触了带有镀镍和其他金属的饰物时,这些物品不仅对宝贝皮肤有较强的刺激,而且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科学做法:

为宝宝护理肌肤并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妈妈们能掌握一些秘诀,相信宝宝的肌肤一定会非常健康、水灵。

1、为宝宝罩上一层“保护膜” 宝宝的皮肤尚未发育完善,比成人的皮肤娇嫩很多,干燥、缺水的气候也会对肌肤造成严重伤害。这时,如果使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护肤产品,便能在宝宝的皮肤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形成有效的保护。

2、呵护宝宝稚嫩的小嘴唇,以免干裂 干干的秋风,会刮得宝宝那薄薄的小嘴唇起皮、干裂。另外,一般上幼儿园小朋友因为在幼儿园饮水少,缺水造成嘴唇干裂出血。专家建议:在宝宝嘴唇干裂时,先用湿热的小毛巾敷在嘴唇上,让嘴唇充分吸收水分,然后涂抹润唇油。同时要注意让宝宝多喝水。

3、宝宝用的毛巾要柔软 宝宝的皮肤比成人的薄得多,皮肤中胶原纤维少,缺乏弹性,很容易被外物渗透和摩擦受损,因此在给宝宝擦身或洗脸时应选用质地柔软的毛巾,这一点在干燥的秋冬季尤其应引起注意。

4、选用适合宝宝的护肤品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儿童护肤品种类很多,在选购时应该选择那些不含香料、酒精、无刺激、能很好保护皮肤水分平衡的润肤霜。值得注意的是,一旦宝宝在使用护肤品后,如出现皮肤发红、疹子等过敏反应,便应立即停止使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