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左右脑开发,一般家长在家通过做游戏的方式锻炼孩子的左右脑;或者是带孩子去上早教课等。那我们家长对大脑有多少认知?宝宝的大脑是如何阅读文字和影像的吗?那么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我们的左右脑。

1、左脑

大脑左侧处理线形的、具体实在的信息,是学习语言与逻辑的关键,主要特征包括:意识知觉、逻辑思维、短期记忆、慢速录入、细节分析、线形、次序性、因果关系、依靠理性感官(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嗅觉)、重复录入、可在压力下工作。左脑将一个词汇分割成诺干独立的音节,如当左脑读到“猫”这个字时,会以“mao”的形式读出它的音,然后到左脑语言库中去搜索含义。

2、右脑

大脑右侧侧重于处理随意的、想象的、直觉的以及多感官的影像,主要特征包括:潜意识直知觉、抽象思维、长期记忆、快速录入、完全影像、创造力、想象力、侧重于直觉性(与细微的共鸣)、像海绵一样吸收信息、情绪化,只有在轻松的状况下才能更好地工作。当右脑分析一个词汇是,会将其作为一个图片影像,即词汇在大脑中将会作为“图形”来记忆。如当右脑读“猫”这个词时,会把它看为是一个整体,自动将其与右脑影像库中猫的图片、含义与感觉连接在一起。

本网站小编总结:父母通过对左右脑的了解,可以让宝宝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这样可以促进右脑的快速吸收影像,随后转向左脑,完成意识表达。左脑可以用语言、用文字、用唱歌跳舞、画画等来反映任何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都能够将抽象的想法和影像转换成具体的形式,从而充分发挥整个大脑的强大威力。

相关推荐

早教:孩子喜欢模仿同伴?让家长了解其中的秘密


孩子突然之间变为一个小“跟屁虫”了,这让许多家长觉得烦恼和疑惑,由于针对孩子这类模仿同伴的个人行为,让家长觉得自身的孩子沒有个性化、欠缺想法,乃至觉得孩子在妒忌、盲目攀比。

今日大家就来聊一聊孩子中间互相模仿的那些事:

【告之家长】学好鉴别孩子中间的互相模仿

家长不必将孩子间的模仿个人行为妒忌、盲目攀比、蛮不讲理等个人行为相搞混。模仿就是指对着某类现有的模样学着做,它实际上是人的一种当然本能反应。而妒忌个人行为通常伴随进攻、又哭又闹等行为。

比如,家长见到自身的孩子就挑他人家小孩子喜欢的要,就觉得他在蛮不讲理。那麼,家长们很有可能采用不正确的方法来看待孩子的规定。最立即的表达形式将会便是回绝孩子的规定,纵容孩子的又哭又闹,觉得那样能够 纠正孩子的一些坏习惯。

互相模仿是孩子中间学习培训与沟通交流的关键方法,家长的错误处理方法不利孩子的学习培训,乃至是阻拦孩子的学习培训。其次,家长的错误处理方法也将会会对孩子之后与同伴相处造成不良影响。

【告之家长】正确认识孩子中间的互相模仿

一些家长不理解孩子中间的互相模仿,感觉自身的孩子沒有个性化,欠缺想法。这类了解上的不正确通常造成 她们对孩子的模仿个人行为持指责和否认的心态。

如同文中前边常说的,见到小孩子中间的相互之间模仿,成年人将会会玩笑地说“简直一个小跟屁虫”。实际上,家长的玩笑话体现了她们对孩子模仿学习培训的不正确了解。孩子的见解和想法便是在模仿的基本上渐渐地产生起來的。只能在和同龄小伙伴玩一样的小玩具时才能够 互相模仿,并完成真实的沟通交流。

【支一招】

孩子在成长阶段中免不了培养一些欠佳的习惯,,家长恰好能够 运用孩子中间的互相模仿来纠正她们平常的一些欠佳习惯。

例如,本来较为偏食,吃饭时总必须长辈追着喂,而菁菁吃饭不挑食,而且培养自身拿勺子吃饭的习惯。当2个孩子在一起时,家长能够 运用孩子中间的互相模仿来纠正本来不太好的吃饭习惯。

在吃饭时,家长能够 给本来和婷婷都准备好同样的饭食和勺子,让她们坐着一起吃饭,并有心赞美菁菁:“菁菁太棒了,可以自身吃饭,无需妈妈喂。”另外,还要激励本来,“你看看菁菁多强大,可以自身拿勺子吃饭,本来和婷婷一样棒,也会自身吃。”那样,本来能够 根据模仿同伴渐渐地改变现状的欠佳吃饭习惯。

【告之家长】孩子的模仿是欠缺判断能力的

事儿都是有其多面性,孩子可以模仿同伴的好个人行为,也会模仿一些各种不良行为,因而,家长要留意孩子的模仿內容。

如,孩子近期总模仿一句粗话,这时候,就必须家长的立即干涉和反面正确引导了。实际上孩子是不清楚这话的含意,也搞不懂它的优劣,家长应当告知孩子它是一句不太好得话。还能够选用“不闻不问”的心态,装作沒有听到他说道得话,那样孩子也感觉这话索然无味,渐渐地就已不说脏话了。

3岁是开发大脑潜能关键期


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

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发大脑潜能必须尽早。我们知道,出生时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之后不再增加。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第一年,突触数目会增加20倍;3岁时大脑大小即是成人的80%;4岁时,脑的代谢达到高峰,脑逐渐成熟,对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这一年龄的孩子之所以会不停地动,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获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较大,需要的营养比成人要多,身体发育同时也加快。

美国科学家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视、听、触觉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形,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就已经牢固成形。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过程已经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计算机一样,硬盘已经格式化完毕,就等待编程了。

正因为如此,孩子幼时的生活经历将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程度。在一个充满忧虑和紧张气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压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的婴儿则会与环境频繁地进行交流,进而促进额叶前部的循环,这样就增加了以后对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3岁是学习的关键期

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谓“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南希?贝莱博士潜心研究、观察了婴儿的发育、发展,她在《幼儿发展研究》一书中列出了以下8个线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婴儿智力的正常发展。

第一,当某样东西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婴儿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

第二,当需要得到满足时,6个半月的婴儿,会发出表示满意的声音;

第三,7个多月时,婴儿会冲着镜子中的影像微笑,还能去寻找落地的东西;  

第四,8个半月时,婴儿会和成人一起玩诸如藏猫猫、拍拍手等简单的小游戏,也会倾听熟悉的词;

第五,9个多月时,婴儿会自己动手玩弄一些小物件,也能理解某些词的含义;

第六,10个多月时,婴儿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别人把玩具包起来,就不会去拆开; 

第七,11个多月时,会模仿词的发音; 

第八,12个多月时,会讲几个单词。

法兰克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妮卡?克诺夫认为,婴儿的智力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甚至能够用眼睛跟着做简单的数字游戏。

如何加强宝宝的全脑开发


宝宝从出生之后就可以展开智能上的学习,特别是0~2岁阶段,宝宝的学习发展是相当惊人的,所有的刺激对他们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经验,透过丰富的经验累积,将建构出宝宝全方位的智能发展。

因此,如何在1岁半~2岁阶段给予适当的质与量刺激,将影响宝宝未来的智力及各种学习能力。

身心发展

宝宝已经走得又稳又快,有的宝宝可能还会爱上小跑步的乐趣。此外,宝宝双手的能力也发展得非常好,可以准确地把物品放入盒子里或一页一页地翻书等。爸妈可以很清楚了解自己宝宝的个性及喜好。有些宝宝已经懂得利用简短的句子来表达想法或要求爸妈帮他做些什么。

学习方式

多多鼓励宝宝去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例如如何把积木从大排到小、如何把瓶子盖好或打开等。平常也能和宝宝玩一些扮演或模仿的游戏,学大人讲电话、陪大人浇花,让宝宝可以观察大人的行为,转化为他的能力。

全感官学习

1.将七大感官系统(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本体觉、前庭觉),全部运用在学习上。

2.例如当你对宝宝说故事时,你可以说:“有一个红头发的小女生,身上穿了一件很舒服的大衣,她先小心走过一个独木桥,到了森林里,她想去摘草莓,结果她就吃到一颗酸酸甜甜的红色草莓,摘了好多草莓之后,她躺在草地上,闻到青草的香味,听到小鸟在唱歌,还有风吹过脸上舒服的感觉。”

3.将全部的感官全都运用进去了,当然,下回妈妈就可以带着宝宝去公园实际演一遍故事内容。

不仅能带给宝宝创意及想象力,丰富的故事内容也会深深吸引宝宝的注意,如果可以实际运用在生活中,宝宝能得到更多全感官的学习。

全脑多元智能潜能开发

1.将八大智能(逻辑-数学、语言、视觉空间、音乐音感、肢体动作、自我内省、人际、自然观察)运用在生活之中。

2.把握每一个可以学习到八大智能的机会,例如教宝宝盖房子就是学习空间智能、带宝宝到朋友家去玩就是学习人际智能、到公园里去看看树木的变化就是学习自然观察等。

3.此外,我们的脑是分为左右脑,左脑是掌管语言逻辑的脑,而右脑则是掌管直觉影像的脑,而左右脑连结在一块,可以多多利用左右不同的特性来加强宝宝的全脑开发。

4.例如闪图卡、翻绘本、说故事给宝宝听、亲子音乐律动,启发右脑画面的想象力与音感能力;教宝宝背唐诗、因果关系、逻辑推理、认字阅读,增加左脑语言与数理的基础。

从全方位的角度来看宝宝的学习,爸妈就不会只拘泥在狭隘的教育上,例如以为教育就是不停地学英文、看书,事实上,宝宝的聪明来自于多元且丰富的刺激。

解决问题的能力

1.爸妈故意设计一些待解决的问题,让宝宝自己去想办法。

2.例如将玩具放在比他身高略高的桌子上头,宝宝必须垫脚或用旁边的工具将玩具拿下来;或是用个纸盒把玩具关起来,请他自己想办法打开纸盒,拿出玩具。

3.可根据宝宝的能力,设计不同的问题,如果宝宝无法立即解决时,爸妈可以故意先示范一遍,再让宝宝依照看到的印象去模仿大人的解决方法。

加强宝宝思考以及判断的能力,同时通过学习,把别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有助于宝宝模仿能力的培养。

用身边的东西开发孩子大脑


很多的家长十分关注孩子的全脑开发,经常会问,哪儿有全脑开发的玩具或教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到处是开发孩子大脑的教具,不必非要买什么教具,关键是家长需要做一个有心人。

1.训练类别能力

我们每当吃一种食品时,都要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东西,是蔬菜、水果、糖果、点心等等,告诉他们的各种食品的特点,到时候你可以将几种食品混合起来,让孩子根据物品的种类、颜色、口味,用途、形状来进行分类。还可以通过分类多问孩子几个:“还有什么食品?”“什么食品可以替代它?”“什么食品与它有一样的用途?”“它们除了吃还有什么用途?”这样做是为了训练孩子的发散性思维。也可以将孩子的玩具,按用途,颜色,形状,让孩子分门归类放好。然后让孩子说说:你见过什么汽车呀?孩子可能说出: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吊车……。咱们的玩具里有这些汽车吗?让孩子背诵着说,练习孩子的记忆力。也可以让孩子蒙上眼睛,用手摸给你、通过孩子双手的感知觉,练习孩子的具体形象认识能力,活化孩子的右脑。

2.训练空间认识能力

当孩子早晨起床时,可以问孩子,你的左手在哪里?你的右脚在哪里?左脚应该穿左鞋还是穿右鞋?帮我找出左鞋来!毛背心是穿在里面还是穿在外面?衬衣应该穿在背心的里面还是外面?请宝宝帮助妈妈把杯子放在桌子上!放在柜子里!等等。站队买东西,可以问3岁左右的孩子:妈妈前面还有几个人?从前面数妈妈是站在第几位?从后面往前数第几个人是妈妈?这样孩子清楚了妈妈所在空间的位置,而且也学会了按数点物和排序的概念。也可以让孩子说说排队的人里有几个奶奶、几个爷爷、几个叔叔、几个阿姨、几个姐姐、几个哥哥?通过区别不同年龄段的人,让孩子学会类别认识能力。同时也让让孩子学会等待,懂得遵守社会公德。

平常用过的小塑料瓶不要扔掉,清洗干净,可以作为孩子的玩具:1岁之内的孩子可以练习将小瓶放在大瓶里,或将糖米花放在小瓶子里,练习孩子手的精细动作,手眼脑结合的能力。1~2岁可以让孩子将小瓶子按大小搭成宝塔。看看你的孩子可以搭几个瓶子。不妨趁这时教教孩子认“数”。洗澡时将它们放在水里,将一个瓶子里放入石子,让其沉入水里。让孩子通过漂浮的瓶子将浮力的信息提前储存在右脑里。这样孩子一定玩得很开心,也学到知识了。不过玩后一定要告诉孩子,瓶子要一起回家休息,宝宝要帮助它们。让孩子养成玩具用后收拾好的习惯。(一定要注意小瓶盖,不要让孩子吞咽了。)

3.训练图形认识能力

带着2~3岁的孩子走在街上,看见大广告牌,可以告诉孩子这是长方形,这是正方形。那么,我们家的什么东西也是这个形状的?孩子可能说:桌子面是长方形,电视的荧光屏是正方形。看见孩子玩的皮球,可以问孩子:什么东西和它形状一样?孩子可能答:苹果、足球、橙子、月亮、气球、宝宝的胖脸蛋等。如果孩子不费力气说的很多,就说明你的孩子思维的流畅性好。不妨你可以采用我的方法,教给你的孩子认识五角形,圆柱体,圆锥体,梯形,六面体等等。

4.训练形象扩展能力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过“家家”。如果孩子去医院看过病,不妨让孩子做“医生”,妈妈做“孩子”。通过“医生”给“孩子”看病的过程,让孩子在联想或表演中,认识了“医生”和“孩子”的形象。你也可以装成看病就哭哭啼啼的“孩子”或不愿打针的“孩子”,和“医生”对话。说不定你的孩子还能说出让你感到惊奇的话来。孩子通过游戏,提高孩子形象认识能力,练习了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减轻或克服了对医生的恐惧心理。

5.训练观察力

带着孩子外出,例如坐公共汽车时,不妨事前给孩子布置任务:“今天去外婆家,你仔细记住我们要经过几个车站?外婆家的车站有什么特殊的标记使你一眼就能很快认出它?我们经常带着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得孩子认识植物的,动物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的形象,让孩子多认识,多识别。例如让孩子寻找他没有见过的野草和野花,这就需要孩子进行比较,仔细观察,增加了孩子的见识。另外可以通过孩子见到的支离破碎的树叶,让孩子说这是什么树的叶子,使得孩子能从局部认识整体,进一步区分各种不同形象物体的不同点和相似点。

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时时处处充满了生活经验和科学知识。开发全脑的方法就在其中。关键是我们要做个有心的家长,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采用灵活的办法,不失时机地向孩子传授知识,孩子会有很大的收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