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入学的准备
2020-02-11 入园入学的准备 入学前的准备工园 小学新入学家长需准备的给新入园宝宝的安全常识。
入园是宝宝接触社会的第一步,在这里,家人不能再时时跟在身边保护他。离开了家人的呵护,宝宝会保护自己吗?宝宝新入园,家长应该教他们一些安全常识,让我们来听听过来妈妈的经验吧。
告诉孩子哪些是危险行为
我女儿两岁半上幼儿园,虽然年龄小,但适应得挺快,让我觉得很省心。可是,刚入园两个月,我就被老师“请”到了办公室,因为我家小妞在玩滑梯时把小朋友从滑梯上推了下去。虽然那位小朋友没事,但老师反复提醒我要教给孩子一些安全常识,让孩子和小朋友相处时,知道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不能做的。———妞妞妈
妞妞妈的建议:
○勤给宝宝剪指甲,以防宝宝不小心抓伤小朋友的脸。告诉宝宝不能咬、抓、打小朋友。如果别人打自己,要及时告诉老师。
○教孩子还手实际很危险,因为你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孩子,也不知道他会不会更厉害地打你的孩子。
○告诉宝宝,大家一起玩游戏或滑梯等大型玩具时,要排队,不要推前面的小朋友,也不要让小朋友推自己。
专家提示:
幼儿园老师不可能像家长那样一对一地看孩子,所以,妈妈和宝宝都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常识。而且孩子年龄小,不知道一些无意识的行为会对小朋友造成伤害,所以妈妈要教给孩子哪些行为是危险的,不能做。
让孩子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壮壮有一天从幼儿园回来时,我发现他说话有鼻音,看他的样子又不像感冒,就没在意。可到了晚上,他因为鼻子不通气,睡得很不踏实。
我起来仔细察看他的鼻子,好像里面有东西堵着,我问他白天有没有往鼻子里塞东西。他才告诉我,吃饭时,他要给小朋友“变魔术”,把一小块馒头塞进了鼻子里……———壮壮妈
壮壮妈的建议:
○告诉宝宝,不要把小玩具或豆子等物品放进自己或小朋友的嘴里、鼻子里和耳朵里,否则会很危险。
○不要让宝宝做容易出意外的举动,如爬窗台、扒窗户、从楼梯扶手往下滑等。
○告诉宝宝推门要推门边,不推玻璃,也不要把手放在门缝里。
专家提示:
把小零件、小食物塞进自己或小朋友的鼻子、耳朵里,做些有“挑战”性的事情,在孩子看来,都是很好玩的事情,他并不知道这样做有危险。让孩子关注这些细节,可以让他更安全。
教给孩子事故应急措施
我儿子上的是高校附属幼儿园,有时候老师会带着孩子去大学里玩一会儿。
一次,我发现儿子下嘴唇有点肿,并有好大一块淤血,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是在大学校园里的小花园摔的。
我问他,老师知道吗?他说不知道。我猜,他大概是自由活动的时候摔的。我告诉他:“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帮你。”———丁丁妈
丁丁妈的建议:
○告诉宝宝手里拿着东西,特别是长的、硬的东西时,不要跑。
○让宝宝知道,摔倒的时候尽量用手撑地,或前扑,而不是后仰。
○告诉宝宝,如果游戏的时候摔倒了,要马上告诉老师,让老师来处理。
○幼儿园组织外出时,叮嘱宝宝一定不能离开集体,有事要告诉老师。
○教宝宝说清自己的姓名,家长的姓名,以及家庭电话和住址。
专家提示:
即使你事前已经对宝宝普及了安全常识,仍要防患于未然:集体外出时,给宝宝口袋里放上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上你们的联系方式,以防万一宝宝走失时,别人能尽快与你们取得联系。
延伸阅读
宝宝新入园,妈妈怎么给孩子选新书包(宝宝入园问题)
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将要迎来新的学期,作为学生的们也要为即将到来的新学期做些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快速的让孩子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入学准备的知识吧!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宝宝新入园,妈妈怎么给孩子选新书包(宝宝入园问题),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引言:又是一年入园季,妈妈们都要将孩子送进幼儿园了,第一次入园的宝宝避免不了哭闹,妈妈们可以在我们的栏目里找到相关技巧,轻松送小宝宝去幼儿园。
宝宝入园,妈妈给宝宝买新书包了吗,买个新书包几乎是开学时期必不可少的。孩子们的书包越来越重,怎么挑选新书包才更健康呢?
小编建议:
如果背的是单肩包,宝宝入园,一旦背包太过沉重,人会不由自主地向另外一边倾斜,肩部的肌肉会一直处在紧张状态,严重的时,还会致肌肉痉挛,引发肩痛。
覃佳强表示,人们在背单肩包时,为避免背包滑落,往往会习惯性地耸起单肩包所在那一侧的肩膀,这种姿势使斜方肌长期处于收缩状态。特别是单肩包较重时,人的肩颈也会不自觉地往上提,不仅会让斜方肌疲劳,还会使脖子强直,引起颈部肌肉的痉挛。长期如此,或将形成难看的高低肩,甚至造成脊柱侧弯。
为有效缓解书包给孩子肩膀带来的影响,家长最好选择宽带、垫肩的双肩包。并且,肩带应调校至适当长度,令书包紧贴背部,使身体挺直,避免孩子产生驼背。
本网站小编总结:新书包固然重要,但是如何选择,怎么选择最适合宝宝的小书包也是有学问的。书包的大小,背带儿等问题直接影响着孩子的生长发育。妈妈们要注意哦!
父母必知:幼儿园安全小常识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新学期已将向我们走来,孩子们也要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克服假期综合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入学准备的知识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父母必知:幼儿园安全小常识”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上幼儿园的孩子的好奇心很重,很多时候不知道危险。为了保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安全,使孩子顺利成长,做为家长应积极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以下的26条注意事项,家长和孩子要牢记。
家长须知的幼儿园安全之道下面向家长介绍几点做法:
1、不要玩火玩电让孩子了解玩火玩电是很危险的。
2、不要爬到楼房的窗台阳台上让孩子知道会容易跌下去的。当孩子在电视上看到一些超人的动作时,应及时告知孩子这是有很牢固的保证措施下才能做的。
3、不要把大头针、图钉、曲别针、花生米、小塑料粒等放进耳朵、鼻子等地方。这样容易落入气管,造成窒息。
4、厨房对孩子来说是不安全的场所,火炉、热锅、开水壶、刀叉等都是危险的。应教育孩子不能在厨房里玩。
5、不要玩塑料袋。一旦套在头上会引起窒息。因孩子在情急的情况下,不会从头上取下塑料袋,若是将袋口拉紧则更加危险。
6、教育孩子不要在马路边玩或追逐,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学点交通知识。7、不可独自去公共厕所、乘公共汽车、看电影等外出活动。
8、不要把家里的地址、电话号码告诉陌生人。9、陌生人强迫带你走时大喊救命并赶快逃走。10、不要去偏僻的被空置的空屋和僻静暗处。11、不可接受陌生人的礼物。12、不要答应陌生人的请求。13、不可单独进入别人的家。14、遇上狗等动物是非常危险的,不要引起狗对你的注意,不要看它,慢慢离开,不要跑。15、为了避免成为歹徒攻击的目标:
⑴不要告诉陌生人家里的情况
⑵不要单独和陌生人乘电梯
⑶不独自外出
⑷不走偏僻、阴暗的地方。
16、当你独自一人在外被人跟踪时怎么办?⑴往人多地方走
⑵唱歌或大声喊,引起别人的注意
⑶请警察帮忙
17、火灾是很可怕的,万一发生火灾怎么办?⑴打119报警
⑵切断电源,关闭煤气
⑶火势较小可以用灭火器等灭火
⑷火势太大,放弃财物逃离现场,也可用湿毛巾等针织品捂住口、鼻弯腰逃离
⑸通知邻居逃生
⑹不可搭乘电梯
⑺身上着火要立即睡在地上打滚直至火灭
18、坐车应注意:⑴车内坐好不嬉戏
⑵不把头、手伸出窗外
⑶上下车有秩序
⑷车辆行进中不可开门。
19、如果接到拨错的电话,小朋友应该这样做:⑴说对不起,这里没有你要找的人
⑵问对方拨的什么号码,如果和家里的不一样,说你打错了,然后挂上电话
⑶不要在电话里和陌生人闲扯,说出家里的状况
⑷如果对方是陌生人,就交给大人处理,如果一个人时不可说大人不在家。
20、迷路了怎么办?⑴向警察求助
⑵打电话告诉家人你所在的地点,让家人来接你
⑶如果是晚上,要想尽办法回家,不要在外面逗留
⑷,不坐陌生人的车,找不到熟悉的路不要瞎闯,免得越走越远。
21、外出时和家长走散了怎么办?⑴站在原地等待
⑵请求服务人员帮忙。
22、如果家中没有大人,有人敲门怎么办?⑴如果对方是熟人,也要打电话问爸爸妈妈,先让他在门外等着,请他等父母回来后再拜访
⑵对方说爸爸妈妈要他来带你出去,你不能跟他出门
⑶家长告诉孩子,自己单独在家时,除了家人,不管是不是熟人,不管他有什么理由,为了保护自己都不能开门。
23、如果煤气泄露了怎么办?⑴如果闻到煤气味,赶快告诉大人
⑵赶快打开门窗,关闭管线总开关
⑶要严禁任何火星,不要打开电灯开关,以免引起煤气爆炸。
24、防止烧伤、烫伤要注意:⑴洗澡要先用手试探水温
⑵家长端汤时要远离
⑶热水热汤不能马上喝
⑷热锅不能碰
⑸不进厨房开煤气
⑹不可玩火
25、如果发生地震怎么办?⑴有秩序地疏散到外面,不要到处乱跑
⑵关掉电源、煤气开关
⑶来不及逃时要躲在坚固的桌子下面。
26、溺水时要大声呼救,并找寻靠近的悬浮物抓紧,发现别人溺水时要大声呼救,并找寻能漂浮的物体丢入水中让溺水人抓附。宝宝新入园,那些心烦的爸爸妈妈(宝宝入园)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新学期已将向我们走来,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开学前夕去做一些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克服假期综合症,还有哪些让你觉得学到了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宝宝新入园,那些心烦的爸爸妈妈(宝宝入园)》,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引言:一个暑期过去了,宝宝们又要入园了,经过两个月的暑期假期,宝宝在家已经习惯了这输入的生活,时间又要就这样飞走了,两个月的暑期很快就这样过去了,秋高气爽的时候,是孩子们开学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您,是不是又开始心烦送宝宝入园了呢?下面我们会介绍一些小妙招,和您一起分析一下孩子不愿入园的心理。
由于刚入园的孩子身心稚嫩、适应能力差,绝大多数会有不适应的现象,通常表现为:哭闹、焦虑、不吃不喝、想家、发脾气等。这不仅让教师、家长感到十分棘手,严重的还可能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一般来说,刚进幼儿园的孩子表现得比较焦虑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分离焦虑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和父母朝夕相处,建立了稳固的亲子依恋的感情纽带。当父母在身边时,孩子心情愉快,能和别人正常交往。入园分离产生的恐惧和焦虑,类似于人出生时,胎儿与母体的脱离,会产生一种原始的焦虑。父母一旦离开了,孩子立刻表现出悲伤、不安、焦躁,甚至人际交往异常。通常亲子依恋越稳固,上幼儿园后,孩子适应集体生活就越困难。
孩子与自己的父母或其他亲人分离后所表现出烦恼、紧张、不安以及恐慌现象,是比较典型的分离焦虑。这是孩子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也是孩子不爱上幼儿园的重要原因。
安全感的缺失对孩子来说,与亲人在一起是安全的,而当孩子到幼儿园后,完全陌生的环境让他觉得原先的安全感突然丧失,伴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恐惧,这样就使孩子产生了抗拒心理。
能力不足孩子刚刚入园,就要面对诸如熟悉新环境、生活自理、自我服务、结交新朋友、培养新习惯、学习新本领等一系列的新任务,这些都需要相当多的心理能力才能完成。由于孩子年龄小,身体机能发育不完善,尤其是大脑神经系统正处于发育之中,再加上家长的过度保护,造成孩子适应能力较差,也加剧了孩子不爱入园的心理障碍。
心理落差家庭中,孩子所面对的是与家庭成员之间面对面的亲密关系,彼此之间的互动频率很高。而进入幼儿园后,孩子的交往对象发生了改变,无法延续家庭那样一对一的相对不变的关系。他们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幼儿园生活,才能与教师和同伴产生情感、建立信任。但在刚入园时的心理落差,会造成孩子心理上的不适应。
本网站小编总结:面对暑期过后的宝宝入园,通过上面的分析,您是不是也了解了一些对孩子入园的抵抗心理了呢?但愿我们的这些小知识能对您有用。
初入园宝宝常见4大问题
1、入园的时候孩子哭闹怎么办?
大部分孩子在入园之初都会哭闹,不要看到孩子哭闹就束手无策,甚至被孩子的情绪所感染也严重地焦虑起来。不能要求孩子“不要哭!”“在幼儿园要开心喔!”这对孩子来说太难了!可以告诉孩子:“宝宝上幼儿园,妈妈去上班。”“需要什么随时和老师说。”“妈妈晚上来接你。”告别仪式要简短,家长的态度要平静。以信任的态度将孩子交到老师的手上,让孩子感觉老师也是他可以依靠的人。
2、孩子上了一段幼儿园,突然不想上了怎么办?
这种情况常常发生在入园二三个月后,孩子好像基本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家长刚刚松了一口气,孩子在某一天早晨突然宣布:“我不想上幼儿园!”
应该首先询问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以及“你觉得哪里不舒服?”
因为孩子有可能在幼儿园遇到了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产生抵触情绪,这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另一方面,孩子也有可能是身体不适而不能明确表达,就用“我不上幼儿园”来表明自己的烦躁不安。
排除了以上两点具体问题,如果完全是因为孩子情绪的波动,可以让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但不要安排特殊的精彩活动,依旧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度过一天。并于当天晚上告诉他:“明天必须上幼儿园。”第二天如同初入园来对待。
孩子这种反复是正常的,肯定他的感受,但坚持原则。
3、如何和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在每天接送孩子的时候和老师简单交流孩子的情况,例如:饭吃得如何?有无大便?午睡了么?有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这种交流有助于理解孩子的情绪,并由此安排孩子的晚间生活。饭吃得少的晚间补充营养,没有午睡的孩子晚上早点睡等等。
即使没有特殊的事件发生,也应每隔1~2周同老师沟通孩子的成长状况。既向老师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也同老师分享孩子在家的状态。沟通的时候家长的态度要积极,以老师觉得最方便的方式沟通。
4、孩子在幼儿园不合群怎么办?
首先,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的,有些天性开朗,有些要慢热些。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别人比:“你看谁谁谁能如何如何,你为什么就不能如何如何?”
其次,孩子从一个以他为中心的环境——家,转到一个有许多陌生人,自己只是小朋友中的一员的环境——幼儿园,势必有个适应的过程,要给孩子适应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经历模仿期,模仿大人和其他孩子的举动,这是非常正常的。对于2岁半到3岁之间的孩子,模仿是他们很重要的学习手段,说明他在主动地成长。有些家长期望孩子永远是“领导者”,这种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是野蛮的。
另一个容易造成困扰的问题是孩子希望交流,但又不懂得如何融入集体。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躲在妈妈后面,或者推妈妈:“你去问问他们愿不愿意和我玩。”一种是上前用推搡的方式接触其他孩子,或是抢玩具。
对于前一种,千万不要指责。想想自己是不是很容易和陌生人打交道呢?你自己试试在大街上向陌生人借张报纸看?对孩子多些鼓励,可以带领他,蹲下来,示范。有过一两次成功的经验,也许孩子就愿意自己试试。
后一种也是正常的。小动物在一起,就用身体接触来交流。分享是需要学习的技巧。要和孩子确认“我的”和“别人的”概念。尊重他的所有权,也树立“别人的东西,要经过别人的允许才能动”“公共的东西,谁先拿到谁玩”等规则。
宝宝入园性情改变正常吗?
刚上幼儿园的宝宝经常会出现脾气暴躁、性情大变的情况,一般来讲,引起宝贝性情改变的原因如下:
1、分离焦虑的释放
宝贝整整一天没见到父母,心里一直处于焦虑的状态,回家后他心里的“怨恨”和紧张都会释放出来,所以就不讲道理了。
2、内心委屈的宣泄
初入幼儿园,宝贝对于很多常规难以适应,如想玩玩具时老师不让玩,不想睡觉时老师非让睡。然而回家后就彻底放松了,也就会趁机宣泄一下委屈的情绪。
3、表达方式的欠缺
宝贝大小,适应新环境产生的不良感受,不知如何确切地用语言和行动来表达,再加上父母也想尽快了解宝贝在幼儿园的情况,急着问这问那,这是宝贝更加烦躁不安,所以会大发脾气。
怎样恰当应对宝贝
1、给宝贝更多的宽容
在宝贝经历入园初期分离焦虑的这段时间里,家长要更多地理解他,给他更多释放情绪和压力的机会。不要一味用严厉的态度去回应他的不理智行为,而是要更耐心地倾听他,观察他,了解他的需要并帮助他。
2、给宝贝涂鸦的工具
这个时候还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就是给宝贝提一可以随意涂鸦的工具,像环保无毒害的颜料,笔和纸,引导宝贝去涂鸦,涂鸦是宝贝表达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有效办法。此时,家长不要过于注重技巧本身,而是给宝贝一个宽松的涂鸦氛围,让他随意发挥,这会是他多一种宣泄情绪的途径。
3、引导宝贝表达情绪
父母要意识到,如果宝贝发脾气,起因也许并非这件事,而可能是在幼儿园里的某件是。所以,要耐心与他沟通,引导他进出内心让她不快的真正原因。如果对症下了,小小的闹剧就会很快收场。
4、给宝贝更多的关爱
在刚入园的这段时间里,宝贝需要更多的关心和爱护。所以,当他性情突变时,你可以尝试给他一个拥抱,亲亲他,这样,就能帮宝贝放松紧张的心情,也就让他感知到,虽然环境有所改变,但父母对他的爱是不变的。
5、给宝贝更多的鼓励
此时,更要多多表扬和鼓励宝贝,告诉他,他的进步,让他了解他正在长大,自然要经历比小时候更多的事情,提出对他的希望,并告诉他,你相信他能越来越好。
6、让宝贝听古典音乐
可以有选择地为宝贝播放适合的古典音乐,因为古典音乐本身就有安抚宝贝情绪的作用。当他与外界没有恰当的沟通方式时,反而能与古典音乐的韵律产生共鸣,释放情感。
宝宝入园五大常见生活问题
孩子入园后会吃什么?老师会照顾他吃饭吗?
幼儿园实行定量食谱,来保障营养均衡。在食物的制作上一般也会注意从色、香、味、形上吸引宝宝,激发他们的食欲。比如,常为宝宝制作动物形象的小点心、小包子、小饺子;三鲜、肉末、蔬菜等不同配料的蛋羹;松软可口的各种蛋饼和太阳米饭、果料米饭等。进餐时,老师一般会用生动的语言鼓励孩子主动进餐。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老师也会喂他,尽量完成定量。
幼儿园一般喝什么水?怎么保证孩子的饮水量?
在饮水上,幼儿园多以白开水为主,一般还会根据节令情况,为宝宝增加酸梅汤、秋梨膏水、冰糖菊花水、什锦水果汤等,帮助孩子去火、润肺、止咳、防病。大多数幼儿园能保证孩子一定的饮水量,这是有要求和标准的。对于小孩子,老师要保证上、下午至少各有两次饮水时间,每次都要达到1杯。天热的时候,孩子可以将水壶带到户外,在游戏中间还要喝1次。在此基础上,很多幼儿园也提倡随渴随喝。
为什么宝宝入园后好像在幼儿园里吃不饱?
宝宝从家里的进餐环境和饮食内容过渡到幼儿园要有一段适应期。幼儿园一般是三餐两点或两餐两点,提倡少食多餐。不像在家里,每顿饭的量也会相对多一点。另外,在家里活动量相对有限,而在幼儿园里,孩子大量奔跑、游戏、玩耍,消耗大量能量,手边又没有零食,也没有随意的“加餐”,回家后有的孩子很快就会感到“饥饿”。
怎么回应?
回家后如果孩子表现出有主动吃饭的想法,可以给他加一点餐。但是加餐的数量和内容要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来定。食量大、体重偏高的孩子,可以适当地控制一下,少吃点主食,吃一点水果,喝点酸奶。幼儿园的食谱是公开的,可以根据食谱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搭配,以保证营养的充足和丰富。
宝宝入园后被别的小朋友抓伤了怎么办?
入园的前两个月小朋友之间打闹的情况并不多见,似乎他们都在观察环境,这时候班里也相对安静些。两个月后打闹的情况增多,开始出现一些争执、抓咬的现象。矛盾的出发点经常是为了争抢玩具。有的孩子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喜欢的就要得到。有些孩子没有学会防备别人的攻击,可能会被抓伤、咬伤。
怎么回应?
为了减少摩擦,在家里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孩子迅速反应的能力,此外,教会孩子学会大声表达:“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不许打我!”
宝宝不敢在幼儿园里大小便怎么办?
在入园初期,有的宝宝因环境的变化会有憋大小便的情况。你最好能和老师沟通,告诉她宝宝的如厕规律,请她在相应的时间提醒宝宝大小便。
此外,宝宝在家大便一般是坐盆,或由大人把着大便,而幼儿园一般都是蹲坑,有的宝宝因为不习惯会拒绝在幼儿园大便。
怎么回应?
如果你的宝宝在家大便时有特殊的习惯,如有的宝宝会抱玩具或看电视,有的要人陪等,提前告诉老师,和老师商量着保留一些习惯。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坐便训练,帮助孩子逐渐适应。
入园后宝宝常尿裤子怎么办
宝宝自己不会上厕所、不知道或不敢叫老师、玩“疯”了忘了……都可能是宝宝发生“状况”的原因。不妨记住下面的“三要两不要”:要用亲切关爱的语气告诉孩子,如果有大小便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帮助他。尿湿了裤子也没关系,老师会帮他换上的(当然,提前要和老师沟通好); 要给宝宝穿着有松紧带的裤子,便于穿脱;要告诉老师宝宝大便的大致时间和平时如厕的次数,请老师随时提醒宝宝如厕;不要因此训斥宝宝,要知道,已经很沮丧的宝宝最不需要的就是“火上浇油”;不要宝宝不尿湿裤子了要鼓励,但尽量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表扬,有些敏感的宝宝会因此自尊心“受伤”。
专家解惑
正常小儿在2~3岁时能控制排尿,这个时候要训练宝宝入厕,训练的时机
当你的孩子能听懂你说的话,自己会走路,并且两次尿尿的时间间隔达到2-3小时,这个时候就是你可以训练宝宝自己上厕所的时机了。
训练的场所和器具要选好
根据孩子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小马桶。马桶最好放在厕所里,不要放在离玩耍起居场所里面,这样利于宝宝树立正确的如厕场所的观念。
进行尿湿感觉训练
直接给孩子穿上普通的内裤,不要使用纸尿裤。普通的内裤尿湿以后会比较难收,孩子的训练才会深刻,等下一次再想尿尿的时候就会忍一会儿。相反,用纸尿裤的话,孩子一直有“尿就尿,无所谓,尿了再换”的想法,训练起来就会很困难。
细观察孩子,掌握孩子尿尿的规律
细心观察孩子,掌握孩子尿尿的规律,不要总是问孩子“要不要上厕所”,让孩子自己掌握尿尿的时间才是训练的本意。
及时地称赞孩子
称赞孩子的话切忌空泛,要有针对性,让孩子知道具体是哪件事或者什么行为得到了称赞,如,宝宝知道自己尿尿了,真棒那样才可以强化孩子头脑中的印象,下次会更加自觉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