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月胎教
2020-02-07 六个月胎教 六个能人童话故事 童话故事六个鸟蛋爸爸与三至六个月小宝宝做游戏。
孩子在三个月后,会开始喜欢玩自己的手,这个阶段是幼儿伸展自己,碰触他人的阶段。
一、拉扯游戏
孩子三个月后,和他玩游戏就容易多了,因为从这时起,孩子会做的动作多了,而且这些动作更有目的性,好像在动作中加了更多的思考。在出生后头三个月内,婴儿的肌肉比较紧张,手脚会朝自己的身体弯曲;三个月大后,他开始会喜欢玩自己的手,这个阶段是幼儿伸展自己,碰触他人的阶段,他会喜欢玩爸爸的胡须、头发和眼镜,也会不停地碰触你的脸部、鼻子和耳朵。
给孩子一个手环或类似手环的圆环,他就可以做很多游戏了。我很喜欢和我的儿子玩拉扯的游戏,我称这为“从爹地手中取手环”。孩子年纪越大后,他抓手环的力道也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就得增加取回手环的困难度。
孩子张大眼睛与张开手臂时,爸爸要留心孩子的这些动作,这表示他渴望和你一起玩。当孩子非常兴奋或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他就会把手臂张开或抬高。你会感到他正用手传递给你“来吧!”的讯息。这是他的游戏邀约。由孩子主动提出的游戏,往往比由你主动的游戏更具学习效益,也比较维持较长的时间,这可是游戏的重大原则。
三个月大的孩子很喜欢“滚动型”的游戏。五个月大后,孩子就会喜欢在柔软的椅垫、山型物体或圆桶型物上滚来滚去。
二、积木游戏
幼儿在五到六个月时,会出现伸手和抓东西的动作,这时便可以开始让他玩积木。试试下面的方法,来延长孩子玩积木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1、把孩子放在一张紧扶着桌面的高椅上,在他伸手可及的范围铺上一条毛巾或桌布;
2、上面放三块长宽高皆一寸的正方形积木,你可以选用黑白相间或色彩对比强烈的积木;
3、爸爸站在桌子的一端,请妈妈或家人站在桌子的另一端,将桌布或毛巾来回拉动,在孩子面前慢慢地移动积木。
4、幼儿会觉得这些移动的物体很有趣,而伸出他胖胖的小手来抓取这些移动的积木。他直接命中目标的几率,会令你大吃一惊呢!
亲子活动扩展阅读
让宝宝多与爸爸做游戏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亲所扮演的角色不可缺少,亦不可替代。虽然,大多数父亲与宝宝呆在一起的时间大约只占母亲与孩子相处时间的三分之一,但他们照料婴儿的能力并不一定比母亲差。研究表明,父亲的实际操作能力、对婴儿各种动作的敏感性、对孩子的关心与责任心,以及对孩子的钟爱绝不逊于母亲。
父亲与婴儿的接触不同一般。在交往内容上,母亲花更多的时间料理婴儿的生活,父亲则花较多的时间与婴儿游戏。在交往方式上,母亲往往更多地搂抱婴儿,与他们说话,更温柔地对待他们,父亲则更多地通过身体运动与婴儿玩耍,如把孩子高高举起-放下,逗引孩子笑等。
父亲是婴儿重要的游戏伙伴,这种父——婴交往情境在婴儿多方面的发展中有重要影响。首先,父亲与宝宝的游戏,可以引起孩子的兴趣,给婴儿极大的快乐和满足。其次,在父亲与婴儿的摸爬滚打中,孩子的活动范围与认知范围得到扩大,使他们能够更广泛地认识自然和社会。与此同时,婴儿开始在实际操作中模仿父亲,这对他们认知技能的提高、成就意识和自信心的树立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三,父亲与母亲二者之间的角色与行为的差别,对于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均起同样重要的作用。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如果缺乏父亲的关心与爱护,其性别角色的发展将会有欠缺。此外,父母二人之间的关系,对孩子各方面的发展会起很重要的作用,热情、和谐、互相支持的父母,对婴儿的一举一动会更加关注。
与7-9个月宝宝做游戏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举行六一活动,父母也可与孩子共同合作演出。为了确保活动能够顺利的实施,往往需要制定一份亲子活动方案。这样才能让活动达到最佳的活动意义,那写一份活动策划方案要多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与7-9个月宝宝做游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运动感知能力
手腹爬行(锻炼宝宝身体平衡协调性,发展运动统合能力)
这个阶段是宝宝爬行的关键期,家长可以帮助宝宝把胸部离开床面,并给宝宝向前的力量。可以用玩具吸引宝宝爬行够取。
对击玩具(锻炼孩子和他人的互动能力)
让宝宝学会倒手、拿起、放下,有利于宝宝对手的控制,但要经过反复锻炼,也可以让宝宝双手各拿一个玩具对击,以锻炼宝宝双手的主动合作能力及对手的控制力,一般宝宝要到9-10个月后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双手。
探索性活动
视觉寻找游戏(锻炼宝宝观察记忆力,激发探索兴趣)
让宝宝在爬行的基础上玩寻找东西的游戏。先将有趣的玩具让他玩一会,然后当着宝宝的面把东西藏在身后或用布盖起来,让宝宝找,找到后一定要给予鼓励。或让宝宝找爸爸、妈妈在哪里,在玩的过程中训练宝宝与他人合作与交往能力,同时发展宝宝的思维想象力。
听吩咐取物(锻炼宝宝语言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
为宝宝准备3-5种熟悉的玩具,让宝宝根据家长的描述把玩具找出来,开始时需要协助,另外家长在描述时要尽量语言简单,不能过于复杂,以免混淆宝宝的思维。
大把抓取(锻炼宝宝手指的灵活性)
为宝宝准备一些小物体,如花生米、小糖豆等,让他练习用大手大把抓,每日数次以增加手指的灵活性。注意不要让孩子吃到嘴里,防止发生气管异物。
自我照顾能力
捧杯喝水(锻炼宝宝双手合作能力)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让宝宝自己独立做些简单的事情,比如,在杯子里盛些温开水,让他自己学着喝,家长可以在旁边协助,可以增加宝宝的自信心。
配合穿衣(培养宝宝对身体的认知能力,发展自我意识)
家长在给宝宝穿衣服时,告诉他伸胳膊或伸腿,锻炼宝宝支配身体的能力,为今后独立穿衣服做准备。同时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
特别提示:4-8个月是宝宝学会吃的关键年龄:1、容易接受固体食物,学习咀嚼;容易接受新的味觉体验。2、要改变进食方式,让宝宝学会使用勺、杯、碗。3、如果1岁以后的孩子仍习惯于液体食物,则会拒绝学习咀嚼(拒绝有渣食物)。
爸爸必知的六个亲子小游戏
袋鼠爸爸(适合年龄:0一6个月)
游戏目的:与宝宝分享快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
游戏开始:爸爸用婴儿背带把宝宝绑在肚子上,宝宝背对爸爸。这样就可以和爸爸一起玩玩具、看图书。爸爸也要不时地向宝宝“汇报”自己的所见所闻哦。
躲猫猫(适合年龄:0一6个月)
游戏目的:提高宝宝的探索力。
游戏开始:用一块手帕把一个玩具盖起来,问宝宝:“宝宝,玩具不见了,玩具在哪里?观察宝宝的反应。然后,把手帕挪开,用夸张的声音吸引宝宝:“原来玩具在这里。”重复几次,引导宝宝自己掀开手帕寻找玩具。
开小“车”(适合年龄:6—12个月)
游戏目的:让宝宝感受空间移动
游戏开始:让宝宝坐在一条毛毯上,爸爸轻拉毛毯,宝宝也会随之移动。
坐看天下(适合年龄:6一12个月)
游戏目的:训练宝宝的空间感。
游戏开始:宝宝跨坐在爸爸肩上,爸爸记得要用手扶住宝宝,然后缓缓地起身或蹲下,让宝宝体会升高和降落的感觉。爸爸可以慢慢地转身,绕圏,让宝宝看见不同的景象。
三条腿(适合年龄:1一2岁)
游戏目的:培养孩子的平衡性。
游戏开始:用一根绳子把宝宝的一条腿和爸爸的一条腿绑起来,然后一起走或者一起跑。
口袋足球(适合年龄:2—3岁)
游戏目的:长时间的蹦跳可以锻炼宝宝的毅力。
游戏开始:把一个塑料口袋吹鼓,用绳子扎紧袋口,让宝宝把它当作足球踢。如在室内,可把沙发或者房门当作球门,爸爸可以和宝宝进行一场小规模的足球比赛。
宝宝与爸爸的亲子平台之游戏攻略
每年的六一儿童节,学校都会举行六一活动,父母也可与孩子共同合作演出。因此幼儿园老师会邀请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某项活动。在提高孩子想象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那些活动教案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宝宝与爸爸的亲子平台之游戏攻略”,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爸爸和宝宝必玩的32个亲子游戏
宝宝2岁以后,运动量大增,思维也越来越活跃,个性开始显现了。这时和宝宝玩,爸爸有可能会觉得应付不过来,不仅需要更多的体力,也需要动更多的脑筋,变出更多的花样,才能让宝宝满意。
不过,你会觉得快乐也增加了许多,因为游戏的时候,宝宝会和你很好地交流、互动,甚至你还可以从宝宝那里学到许多东西!爸爸最好能够根据自己的状态,和宝宝玩不同的游戏。
如果爸爸体力充沛,可以玩什么?周末、节假日,在家好好睡过一觉,体力恢复了,精神头也非常足,不妨和宝宝玩玩大运动量的游戏,让身心都充分地发泄一下。
1、枕头大战
玩法:爸爸拿一个枕头顶在头上或肚子上,宝宝拿一个枕头向爸爸冲过来,看看能不能将爸爸冲倒。如果冲不倒,孩子还会发出第二次、第三次进攻。感觉差不多的时候,爸爸就让宝宝冲倒一次吧,给宝宝一种成就感。
宝宝的收获:看来我的本事真是越来越大了。
爸爸的收获:宝宝开心了,虽然自己累一点,心情却很不错。
2、斗牛士
玩法:找一块布单,最好是红色的。爸爸拿着布单,让孩子往你这里冲。不妨事先看看电视里面的斗牛士是怎样战斗的,让孩子有直观的印象,再来玩这个游戏,会觉得更有趣。
宝宝的收获:可以像牛一样进攻、打斗,真过瘾!
爸爸的收获:好开心,全身都得到了锻炼。
专家温馨提示:这种横冲直撞的游戏,一定要在空间比较大的地方玩,避开电视、桌角、花架子、窗户等。
3、沙发蹦床
玩法:宝宝站在沙发上,和爸爸面对面。爸爸两只手分别扶住宝宝的腋下,高高地举上去轻轻落下,然后教孩子腿向下弯曲,蹬直,爸爸帮着跳起来。借助沙发的反弹力量,可以节省一些力气。玩几次之后,爸爸和孩子都累了,就一块儿倒在沙发上休息一下。
宝宝的收获:感觉真的像跳蹦床似的,好刺激啊!
爸爸的收获:锻炼了胳膊的力量,不过玩多了,胳膊有点酸疼。
4、像考拉一样
玩法:宝宝坐在爸爸的脚背上,双手紧紧抱住爸爸的一条腿,爸爸就这样带着宝宝在屋子里走来走去。累的话,换一条腿接着玩。如果宝宝玩起来没完没了,爸爸可以提个要求,从哪里走到哪里,游戏就结束了。
宝宝的收获:爸爸的腿好结实、好健壮呀,抱着这样的大腿感觉真安全!
爸爸的收获:整天坐在办公室里不怎么走动,正好利用这个机会锻炼一下。只是太消耗体力了,坚持的时间也不会很长。
5、大眼瞪小眼
玩法:爸爸和宝宝对视,看看谁能忍住不笑。如果再凑近点,还能看一看自己的影子照在对方的眼睛里是什么样子的呢。
宝宝的收获:和爸爸的眼神交流感觉很特别,不过这真的需要不少忍耐力,不然很快就绷不住了。
爸爸的收获:看着宝宝天真无邪的瞳仁,心灵也可以得到净化!
6、和宝宝一起回忆
玩法:爸爸坐在沙发上或躺在床上,一边搂着宝宝,一边向宝宝发起提问。比如,今天妈妈带你去哪儿了?和哪个小朋友玩了?看到什么了?告诉爸爸吧。爸爸也可以把自己看到的新鲜有趣的事情讲给宝宝听。
宝宝的收获:有时候回忆是很美好的事情,和爸爸一起分享,快乐会成倍地增加。当然,有烦恼的事情也可以向爸爸诉说,痛苦就减轻了一半。
爸爸的收获:意外地得到了很多“情报”,而且发现自己还是宝宝很重要的依靠呢。
7、摆棋子
玩法:爸爸把平时玩的围棋拿出来,用棋子和宝宝一起拼摆图形。比如,围成一个圆圈,围成一个正方形,或者围成一棵树,比比谁围出的图案更有创意。
宝宝的收获:想不到这么简单的棋子,还能变出这么多的花样来。
爸爸的收获:原来棋子也能充当好玩具,而且发现小家伙想象力还很丰富呢。
8、打中爸爸
玩法:爸爸坐在地上或床上。宝宝可以将自己的手比划成小手枪,从不同的地方对着爸爸瞄准。宝宝嘴里喊一声:“叭——”爸爸假装被子弹击中,应声倒下。然后坐起来接着当靶子。
宝宝的收获:“拿”手枪的感觉超好,像解放军一样,还能过一把射击的瘾。
爸爸的收获:倒下的时候可以闭上眼睛休息一下,如果感觉很累,还可以延长装死的时间。
9、拇指打架
玩法:爸爸和宝宝分别伸出大拇指来,然后分别将其他的4个手指互相扣好之后,试图用自己的大拇指去压住对方的大拇指,谁先压住对方就算赢了。赢的一方马上拍一下对方的手背。
宝宝的收获:要想赢爸爸,反应要足够快呢!
爸爸的收获:坐着玩就可以了,运动量不大,又很有趣。
10、比赛投篮
玩法:准备一个小筐,放在合适的位置。再团一些纸球,或者将袜子卷起来,甚至可以找一些筷子、小勺之类的小物件充当投置物,和宝宝一起往筐里投,看看谁投得准呢?
宝宝的收获:原来投不同的东西时,要用的力气是很不一样的。为什么?
爸爸的收获:看到宝宝开始动脑子了,欣喜之余对自己说:“别着急,让宝宝先自己琢磨”。
11、传话
玩法:爸爸想叫妈妈做一件什么事情(可以有趣一些),就在宝宝的耳朵边悄悄说一句话,让宝宝去把这句话小声地说给妈妈听。然后妈妈大声说出宝宝传的话,或者按照传话的内容去做事,看看宝宝传的话对不对。
宝宝的收获:想要特意压低声音说话,其实也不容易做到呢。
爸爸的收获:面对小传声筒,说话的效率越来越高了,真开心!
12、大嘴咬手
玩法:爸爸张大嘴假装大怪物,或者将双手的掌根部位对拢,手指张开,像大嘴一样。如果宝宝的动作不够快,就被“大嘴”咬住了。
宝宝的收获:要想不被大嘴咬住,反应一定要非常灵敏呢。
爸爸的收获:不必消耗什么体力,动动手而已,就能让宝宝开心地笑。
13、斗脚力
玩法:爸爸和宝宝面对面坐在干净的地板上,用手撑住地板,然后分别伸出一条腿,两人的脚掌相对。开始用力了,看看谁斗得过谁!
宝宝的收获:想把爸爸踹倒,还真得使大劲儿呢!
爸爸的收获:锻炼一下腿劲儿也不错。
14、拍个短片一起看
玩法:拿起家里的DV,和宝宝一起拍一部家庭短片吧。可以拍下妈妈做饭的情景,拍爸爸睡觉的样子。当然,也可以由爸爸来拍宝宝的活动。然后,把片子倒到电脑或电视里,和宝宝一起欣赏。
宝宝的收获:在电脑或电视上重现生活中的平常人和平常事,感觉很不一般。
爸爸的收获:拍片子可是自己的长项。能和宝宝导演一部片子,并且在片子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还有比这更开心的事情吗?!
15、会变的影子
玩法吃完晚饭,把屋里的大灯关上,打开台灯。爸爸和宝宝一起把手放在台灯和墙壁之间,前后移动,看看影子是怎样变化的?还可以用手变出各种影子来呢,比如像小狗的嘴一张一合,像小鸟的翅膀在扇动等等。
宝宝的收获:小手可以变出这么多的影子来,太有趣了!
爸爸的收获:小时候常玩的游戏,现在和孩子一起玩,别有一番情趣。
专家温馨提示:宝宝更愿意和爸爸玩
心理学研究发现,宝宝痛苦的时候,更多的是去妈妈那里寻求安慰;宝宝想玩的时候,更多的会去找爸爸。平时散步、游玩的时候,宝宝也更愿意和爸爸在一起。
特别是2岁以后,和爸爸一起游戏,宝宝会表现得更兴奋、更激动、更投入。可能是因为爸爸和宝宝玩的时候,更多的是与宝宝玩兴奋刺激、变化多样的游戏,不像妈妈更多的是做传统的、安静的游戏。
而且,这种不同于妈妈的游戏方式,可以满足宝宝积极的情感需要,让宝宝变得更加活泼开朗。
爸爸和宝宝一起玩的游戏
采访对象:妮妮爸
我们家妮妮精力特旺盛,只要是感兴趣的事情,就不怕累。平常她和妈妈在家玩游戏时,妈妈总是轻声细语地说话,逗引妮妮观察这个、那个新鲜玩具,据说这样可以提高宝宝视觉、听觉的功能,也能为宝宝以后语言智力的发展打好基础。可做为爸爸,我和宝宝游戏时,大多是一些身体性的游戏,比如妮妮喜欢我把她抛上抛下,据说这样的游戏能有效地发展宝宝感觉统合能力。
还有我会经常和妮妮玩“藏猫猫”及蒙眼游戏。当妮妮发现我藏在什么地方又突然出现时,会特别兴奋地大叫大笑;有时候,我也会陪她玩开火车的游戏,妮妮每次都要当火车司机,她只要坐到车头,嘴里就“轰隆轰隆”地叫着,小脑瓜就会想着司机要干些什么,看她一会儿拐弯,一会儿停车,还挺像模像样的。
还有一个妮妮特别爱跟我玩的游戏就是“爬山”。我会和妮妮一起把床上的被子、枕头叠在一起变成一座软软的“小山”,鼓励让妮妮爬上去。由于难度有点大,开始妮妮爬不上,她会耍赖,从“小山”边上绕过去,好家伙!从小就学会“走捷径”,这可不行,我就会与妮妮比赛,看谁爬的快,这下妮妮会使出吃奶力气往上爬呢!
我觉得游戏是融洽亲子关系的最佳方式。
曾见到过这样一幅图片:一个粗旷又具品味的年轻父亲怀抱光着小身子的幼儿,风度款款,神态自然。谁都会喜欢这样的父亲,他在给人一种对比的同时传达出一个信息:成熟男性对幼儿的关爱是衡量他公众形象的标准之一。就像鸟儿起飞的两个翅膀一样,母爱和父爱都是宝宝的心理需要,缺一不可的。
专家评说:
爸爸和宝宝游戏时,经常鼓励宝宝尝试新鲜的游戏,鼓励宝宝勇敢探索、独立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爸爸的个性特征和游戏精神,会让宝宝有形无形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宝宝在和爸爸的游戏过程能从一种绝对的力量中感觉一种安全的依托。
爸爸宝宝游戏设计:
游戏1:发声游戏(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
让宝宝坐在爸爸的对面,用纸把你自己的脸遮住,喊宝宝的名字,如果宝宝作出声音的反应,立刻亲吻他,反复玩2分钟。这可是爸爸与宝宝亲密接触最好的游戏哦。
游戏2:找玩具(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
爸爸用大毯子把宝宝最喜欢的玩具盖起来,然后让宝宝自己找把它找出来。然后重复这个过程,也可以逐渐增加被藏起来的玩具的数量,来增加游戏的难度。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玩的过程中,也让宝宝初步认识到物质永恒性的概念。
游戏3:打笨熊(适合1岁以上宝宝)
爸爸帮宝宝把被子裹在身上变成“笨熊”,爸爸也裹上一条被子,与宝宝展开战争。笨笨的动作,就像狗熊在移动,宝宝一定会喜欢的不得了。
游戏4:蹦蹦跳(适合一岁半以上宝宝)
用手扶宝宝腋下让宝宝在膝上学习蹦蹦跳,边跳边念“爸爸抱,宝宝跳,一跳一跳哈哈笑”,蹦跳一会儿家长握紧宝宝的腋下悬空提起说:“摆啰,摆啰!”让让宝宝左右摆动,宝宝会适应摆的方向,配合爸爸的摆动,最后将宝宝举高。
游戏5:跳高投篮(适合2岁以上宝宝)
可以在家准备一只小篮筐,让宝宝将小球投入篮筐中,可以练习跳起来投球。要求宝宝可以投准篮筐,同时练习跳跃。
妈妈+宝宝+爸爸的游戏一家人
1+1:妈妈+宝宝
宝宝出生后,妈妈要给孩子喂奶、换洗尿布、洗澡,要与宝宝一起游戏,给宝宝讲故事,逗宝宝开心,教宝宝认识周围事物和社会常识等。因此,可以说与宝宝交往最多的是妈妈。然而,宝宝在与妈妈交往过程中,学会最多的还是与人分享、谦让、合作、团结、友爱、关心别人、有礼貌等行为习惯以及最初的情感社交技能。
专家评述:
妈妈的性格比较温柔细腻,耐得住性子,根据这一特点,妈妈们可以用简单的小游戏来促进宝宝的各项智能的发展,比如过家家、滚球、玩各种套叠玩具等。妈妈与宝宝之间的游戏相对来说比较静,以培养直接的情感体验和基本智能为主。
妈妈宝宝游戏设计
游戏1:企鹅迈步(适合新生儿)
延长迈步反射,锻炼下肢肌肉。扶着宝宝站在桌上或硬板床上,宝宝会主动迈步前进,每天练习2、3次,每次迈8、10步,可以锻炼宝宝下肢肌肉,能较早支撑体重量。
目的:新生儿迈步是先天获得的反活动,如果不锻炼,出生后56天前后这种本能会消失,坚持练习可增进肌使宝宝提早站立学步。
游戏2:拍拍手(适合2个月的宝宝)
妈妈可以在宝宝的一侧拍一下手,然后慢慢移动到另一侧,再拍一下手,这样做有目的的轮换。让小宝宝跟着声响和妈妈的手左右动。
目的:刺激宝宝的视觉和听觉的发展。
游戏3:爬行练习(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
让小儿从匍行转到爬行,腹部逐渐离开床面,并用手臂转圈或后退。可将玩具或食物放在不同的位置上,让小儿爬着去够取。此间,从头自由转动逐渐到头能保持平衡。用毛巾提起腹部,练习手膝的支撑力,为过渡到手足爬行作准备。
游戏4:踢气球(适合1周岁以上的宝宝)
妈妈扶住宝宝的身体,帮助宝宝踢彩色的气球。可以对着墙踢。
目的:帮助宝宝增加身体的平衡能力以及下肢的力量。
游戏5:挑珠子(适合2岁以上宝宝)
准备一盒彩色珠子,两个盘子,让宝宝先将红色珠子挑出放入一个盘子内,再找出黑色的放入另一个盘子内。看看宝宝能否把红色和黑色的挑干净。
目的:宝宝挑红色珠子的能力会比挑黑色的好,因为认识黑色是最近的事。一来使宝宝更准确认识颜色,二来可以锻炼宝宝有目的地挑选和分类的能力。
1+1:宝宝+爸爸
曾见到过这样一幅图片:一个粗旷又具品味的年轻父亲怀抱光着小身子的幼儿,风度款款,神态自然。谁都会喜欢这样的父亲,他在给人一种对比的同时传达出一个信息:成熟男性对幼儿的关爱是衡量他公众形象的标准之一。就像鸟儿起飞的两个翅膀一样,母爱和父爱都是宝宝的心理需要,缺一不可的。
专家评说:
爸爸和宝宝游戏时,经常鼓励宝宝尝试新鲜的游戏,鼓励宝宝勇敢探索、独立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爸爸的个性特征和游戏精神,会让宝宝有形无形中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宝宝在和爸爸的游戏过程能从一种绝对的力量中感觉一种安全的依托。
爸爸宝宝游戏设计
游戏1:发声游戏(适合6个月以上宝宝)
让宝宝坐在爸爸的对面,用纸把你自己的脸遮住,喊宝宝的名字,如果宝宝作出声音的反应,立刻亲吻他,反复玩2分钟。这可是爸爸与宝宝亲密接触最好的游戏哦。
游戏2:找玩具(适合8个月以上宝宝)
爸爸用大毯子把宝宝最喜欢的玩具盖起来,然后让宝宝自己找把它找出来。然后重复这个过程,也可以逐渐增加被藏起来的玩具的数量,来增加游戏的难度。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在玩的过程中,也让宝宝初步认识到物质永恒性的概念。
让宝宝和爸爸亲密无间的15个父子游戏
想必大多数幼师知道,在幼儿园经常会举行一些亲子活动。为了能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加强沟通,每学期都会举行亲子活动游戏。这样就知道一个明确的活动方向,你在写活动方案时会不会感到很苦恼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让宝宝和爸爸亲密无间的15个父子游戏,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奶爸:体育老师
兴趣:球类运动、游泳
宝宝:男宝|10个月
奶爸类型:传统型奶爸,用经典传统的亲子游戏逗乐宝宝。
[游戏一]蒙头“怪物”
让宝宝靠着被子坐在床上,一边叫他的名字,一边慢慢靠近。当宝宝看着的时候,就用被单蒙住自己的脸,问他“爸爸去哪里了”,当我从被单后面探出脸来说“爸爸在这里”时,宝宝常被逗得咯咯笑。这种类似于“躲猫猫”的游戏,让宝宝看到了一个跟平常不一样的爸爸,真是太有趣了!
[游戏二]一起洗澡
准备半缸温度适宜的水,和宝宝共浴。让宝宝坐在我胸前,身体一半泡在水里,一半露出水面,我时而给宝宝搓搓身体,时而轻柔地把水泼在他的四肢和身体上,对天性喜欢玩水的宝宝来说,实在是太温馨太享受了。尤其是睡觉前和他共浴,可以很快平复他的吵闹不休。
[游戏三]一起来推球
体育老师都酷爱球类运动,我下课后教学生们打篮球,回到家教宝宝玩皮球。我把球轻轻地推向宝宝,然后引导他把球推回来。别小看这项运动哦,这很锻炼宝宝的手眼协调力哦。
奶爸:内科医生
兴趣:户外运动
宝贝:女宝|28个月
奶爸类型:创造型奶爸,总有源源不断的丰富灵感和宝宝做游戏。
[游戏一]空中飞毯
让宝宝坐在我的脖子上,并抓住她的两只小胳膊,像迈舞步似的驮着她走上几圈;或是将依依面朝下横抱起来,让她张开双臂,模仿“飞机”的样子,然后抱着她在屋内来回快速地走动,让宝宝感觉像坐“空中飞毯”一样刺激。
[游戏二]变魔术
抱宝宝坐在小桌旁,我一会儿放一个小红球,一会儿放个小瓶子,接着又换成一个小方盒,看宝宝是否发现桌上的东西变了,观察她对哪一个表现出热情,四肢舞动,露出笑容,并鼓励她抓住自己最喜欢的那样东西。这种“换物小魔术”很锻炼宝宝的注意力和观察力,每次变化总会让宝宝感到新鲜和好奇。
[游戏三]“家庭医生”游戏
我在家里准备了一套“家庭医生”的游戏装备,包括玩具听筒、针筒、体温计、小药箱等,宝宝好像继承了我的职业偏好,对这些“装备”表现出很大兴趣。我耐心地告诉她每样“装备”的作用,并让她给我“看病”,宝宝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
奶爸:销售
兴趣:爵士乐、数码产品
宝贝:男宝|14个月
奶爸类型:动作型奶爸,亲子游戏以锻炼肢体为主。
[游戏一]爬“大山”
宝宝虽然还步态未稳,但爬行的速度却无人赶得上。我常躺在床上,鼓励他从我的身上爬过去。宝宝觉得这种“翻山越岭”的运动很有趣,常不停地从我身体的一边爬到另一边,还乐得“咯咯”笑。有时候我也会跟宝宝一起在客厅里进行爬行比赛,常把宝宝妈都乐得笑翻了。
[游戏二]一二一,迈步走
宝宝正在学走路,我常让宝宝面朝前,双脚踩在我的脚背上,我拉着宝宝的双手,一边喊着“一二一”的口令,一边迈着小步子,带动他往前走,这是教宝宝如何大胆迈开步子移动身体向前走哦!不过这也考验爸爸的脚劲,因为脚背多了一个甜蜜的负担,时间长了会有点发麻哦。
[游戏三]打电话
宝宝现在还只会咿咿呀呀地说几个简单的词,我和宝宝妈一致觉得要开始锻炼宝宝的沟通能力了。我准备了两个玩具电话,和宝宝各拿一个。我模拟打电话的样子,对宝贝说:“喂,宝宝在家吗?”然后帮助宝贝把电话放在耳边,鼓励他跟我“对话”,宝宝还不太会说话,但这种打电话的方式令他感到很新鲜很开心,当他咿咿呀呀跟我“说话”时,我马上有所回应,现在他语言能力进步很大哦。
奶爸:服装设计师
兴趣:电影、美食、手工
宝贝:女宝|36个月
奶爸类型:柔情细腻型奶爸,创造亲密无间的父女关系。
[游戏一]过家家
宝宝最喜欢玩“过家家”的游戏,常给布娃娃当起“妈妈”来,而我则是她的助手,常被“指派”着去为娃娃“倒水”、“做饭”;要是娃娃受伤了,那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又是量体温,又是包扎的……我这个爸爸就被宝宝指挥着,一会帮着“拿药水”,一会儿要“搀扶”,真是累并快乐着呢。
[游戏二]拇指打架
拇指游戏坐着玩就可以了,运动量不大,又很有趣,能锻炼宝宝的反应能力和手指灵活度。我和宝宝分别伸出大拇指来,然后将其他的4个手指互相扣好之后,试图用自己的大拇指去压住对方的大拇指,谁先压住对方就算赢了,赢的一方要拍一下对方的手背作为惩罚。要想赢爸爸,宝宝的反应要足够快呢!
[游戏三]做衣服
找一些丝巾、围脖、披肩,再给诺诺一些彩绳和彩纸,让她给我“打扮”,对我的衣服进行装饰。别看简单,这很考验宝宝的创造力哦!看着宝宝每次的“作品”在不断进步,我很有成就感。
奶爸:建筑师
兴趣:摄影、阅读传记
宝宝:男宝|23个月
奶爸类型:耐心型奶爸,总能根据宝宝的特点找到最适合的游戏。
[游戏一]朗读绘本
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开始听我朗读了,所以给宝宝朗读绘本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课。让他坐在我的膝盖上,一边翻看色彩斑斓的绘本,一边声情并茂地给他朗读里面的辅助文字。宝宝很快被漂亮的图画、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慢慢地会跟你一起念,直到有一天不经意地发现他能讲出这个故事了!
[游戏二]敲铃铛
为了让宝宝长个子,我发明了“敲铃铛”的游戏,好玩又有趣。我把两三个铃铛用绳子系好,然后抓住绳子的一端,高度随时调节,让他拿报纸卷成的纸棒敲铃铛,轻轻地一下一下。我会尽量拉高铃铛,让他跳起来才打得到,这能刺激宝宝的膝关节,帮助他长个子。
[游戏三]积木游戏
和宝宝一起用积木搭城堡、搭小桥是我们最爱玩的游戏之一,也算是我职业的雏形吧。以前我会亲自搭给他看,并手把手地教他搭高楼、搭城堡,接着再慢慢地引导他自己想办法搭火车、小桥。一边搭,一边会告诉他每块积木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宝宝在玩积木的过程中认识了不少几何形状和色彩。别看游戏简单,学问也不少呢。
温馨提示父子游戏时,以下事项要注意哦
视线不要离开宝宝
宝宝在家里也时常会发生受伤事故,所以玩耍时视线不要离开宝宝,随时保护宝宝。
一边玩耍,一边和宝宝说话
一边玩耍,一边友善地和宝宝多说话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宝宝的状态,说一些诸如“好棒啊”之类的话。
动作要温柔
爸爸在与宝宝玩耍时,要注意把握分寸,诸如用力拉宝宝的手臂、强行让宝宝做一些过分的动作是绝对不可行的。
宝宝的穿着:行动方便的衣服
与爸爸玩耍时,宝宝非常开心,容易兴奋,常会在家里来回跑动,所以最好穿行动方便的衣服。
玩耍时段最好固定
玩耍时间分为“早晨派”和“晚上派”。爸爸如果觉得“晚上容易兴奋过度,不玩为好”,那么可选择早晨玩耍。总之,爸爸应根据宝宝的作息时间,选择固定的玩耍时段,不要打乱宝宝的作息时间。
亲爱的新手爸爸们,有没有从中学到一些小技巧呢?亲密的父子关系有助于宝宝良好性格的形成。工作太累、没有时间陪伴宝宝,都不该是爸爸的借口哦,因为很多的父子游戏能使你得到放松。记住,和宝宝一起笑一起玩,能让你们的关系更亲密,也会使你每天年轻多一些哦。
属于孩子和爸爸做的游戏
幼儿园为了增进学校与家庭的之间的了解,沟通教育心得,时常会举行亲子教育活动。为了使得活动进展顺利,预先定制活动方案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我们理解教材内容,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属于孩子和爸爸做的游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和爸爸游戏的4个好处
好处1、强化爸爸的高大形象
爸爸的高大本来只是耳闻而已,如今在亲子游戏中深刻地切身体会到,宝宝还是头一遭。爸爸的形象在宝宝心目中一下子高大起来。
好处2、培养阳刚宝宝
妈妈好是好,温柔是温柔,可是总是缺一点坚毅勇敢的男性品格,男宝宝如果要想将来做个阳刚男人,恐怕就得靠爸爸在亲子游戏中以身面授了。
好处3、减轻妈妈负担
妈妈忙里又忙外,难得有爸爸替她一回,也给妈妈休息的空间和时间,让妈妈可以养精蓄锐,以更好的状态来教育宝宝和经营温暖的家庭。
好处4、对爸爸也好
有人说最好的娱乐活动,就是像孩子一样玩耍,那才是真正的放松。所以,身为在职场苦苦打拼的爸爸,可以趁着和宝贝玩亲子游戏的机会,好好放松一下自己紧张的情绪,减轻工作造成的压力。
属于爸爸的游戏
0-1岁的宝宝
游戏一:爸爸升降机
让宝宝跨坐在爸爸的肩膀上(当然别忘了用上尿不湿),爸爸开始缓慢地站起、蹲下,宝宝在爸爸的肩膀上感觉空间的变换,体会上升和下降的感觉,宛如在一架天然升降机上。当然这架升降机还可以旋转、绕圈,使宝宝看见不同的景象。
游戏二:爸爸滑梯
爸爸强壮的手臂就是牢固的“栏杆”,爸爸的长腿就是天然的“滑滑梯”,宝宝可以抓住“栏杆”,然后从“滑梯”上顺利地滑下来。在爸爸伟岸的身体上滑来滑去,会让宝宝觉得很有安全感。
游戏三:爸爸玩具桶
爸爸和宝宝面对面保持一定距离的坐着,给宝宝一个小的绒毛玩具,爸爸用长长的双手环成一个大圈,就像一个大的玩具桶,让宝宝把玩具投进这个玩具桶里,可以锻炼宝宝手眼协调能力。
1-2岁的宝宝
游戏一:大脚小脚齐步走
地点可以选择在家里干净的地板上,或是室外有松软草地的地方。爸爸和宝宝一起脱去鞋子,爸爸两脚稍分开,然后把宝宝的小脚放在爸爸硕大的脚上,宝宝的两只小手抱着爸爸的腿。爸爸说:“预备,开始”。大脚带着上面的小脚一起往前走、往后退、斜着走、转圈,动作由简到繁,默契会慢慢产生。
游戏二:两个人三条腿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刚学会走路,所以对关于走的游戏都比较感爱好,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让孩子体验走。爸爸与宝宝虽然身高悬殊,但是父子连心,用根小丝巾把爸爸和宝宝的腿绑在—起,学习如何配合向前迈步,培养孩子的平衡性。
游戏二:打大灰狼
论肺活量,妈妈肯定比不过爸爸,吹充气玩具,是爸爸的强项。把吹好的充气玩具放到宝宝面前,让宝宝用充气棍子去打,打倒一个,就表扬孩子:“打倒了一个大灰狼。”还可以把玩具举高,让孩子努力去打,帮助孩子学习跳跃。
2-3岁的宝宝
游戏一:踢啼球
把两个椅子搭成球门的样子,爸爸和宝宝展开点球大赛,看谁踢进的球多。或者爸爸当守门员守住球门,让宝宝对着球门点射。在游戏中,身为体育迷的爸爸,还可以教宝宝一些球场规则。长时间的蹦跳可以锻炼宝宝的体质,说不定,将来就是一个小球星哦!
游戏二:整理东西
对宝宝说:“宝宝帮爸爸把书从抽屉里拿出来。”带孩子看一下爸爸的书柜:“宝宝,帮爸爸理一下书柜好吗?”整理中,告诉宝宝某件物品的名称,或某些书的归类,引导宝宝体验有序摆放带来的方便,更可以把爸爸的这些宝贝书籍向宝宝做个介绍,引发宝宝的读书爱好。
游戏二:戏水游泳
在自家的浴缸或是游泳池里,爸爸和宝宝一起玩水,可以用水拍打水面;两手交握,把水贮存在手中,“噗”地用力一挤,就成了一把手指头水枪。层出不穷的水上游戏,孩子都可以玩得兴高采烈。待孩子熟悉水后,还可以教孩子如何屏气,带着游泳眼镜看水下的世界。为将来学习游泳打下基础。
爸爸加油站
1、在游戏中,爸爸应该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宝宝,在游戏中和宝宝结成平等的玩伴关系,才能够激起宝宝对游戏的兴趣。
2、当孩子自己无法独立完成游戏的动作时,爸爸不要第一时间就积极替他包办,而应该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鼓励孩子要成为游戏的主人,尽量在爸爸的指导下完成游戏。
3、从遵守游戏规则不耍赖开始,培养孩子稳定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这是爸爸在游戏中的责任。要让孩子养成接受游戏结果,游戏结束后,参与清理玩具的意识。
4、不要应付孩子。既然参加了游戏,就要认真参与,不要等到孩子提醒的时候,才应付—下,然后又专心子自己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