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开发宝宝的潜能,我们要给宝宝进行早教。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你们知道早期教育有什么作用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早教科普:孩子逻辑思维要怎样培养?”,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每对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养育一个聪明、优秀的孩子,而具体这几点都离不开父母的精心教育和智力的开发,逻辑思维也是智力开发的重要根源。在孩子0-6这段时间里,是各项能力快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如果在这段时期里,父母抓住这个时期的特点对孩子进行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会更容易得到提升,那么孩子逻辑思维要怎样培养呢?

教孩子说话用词达意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在孩子学说话期间就要教孩子准确用词,这样既能预防别人误解孩子所表达的意思,还能使孩子的思维更加活跃、思路清晰。家长要对孩子所说的话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他的表达要多作分析,这可以使孩子用词准确、鲜明、生动,使孩子的思维努力往准确、精细的方向发展。

让孩子每天画日记

画画是孩子比较喜欢的一种艺术,是幼儿表达自己内心世界最直接、最乐意的一种方式。很孩子在学会使用清晰的语言之前都能用画来表现自己。在这期间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把每天的感觉、把一天认为最有意思的事画出来。不用理会孩子画出来的画如何?只要求孩子把画的意思以及为什么要画的原因告知父母即可。这也是训练孩子的思维方式

给孩子留下思考的时间

孩子回答问题时通常只凭直觉,如果家长仅仅满足于孩子的这点小聪明而没有正确的去引导他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长期如此就会使孩子习惯于对问题不假思索地做出回答,没有用足够的时间思考,来锻炼让大脑的思维。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父母不用急于让他说出答案,而是要孩子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种解决的方案,多几次对自己的否定,然后在否定中寻找最佳答案。这种思维的锻炼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进行。

亲子早教网(www.zj09.com)提醒您:孩子的思维方式也是智力开发的一种体现,要怎样培养殖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家长可以从以上几方面入手,因材施教,你的孩子以后也会成为一名聪明、优秀的人才。

了解加盟信息尽请关注亲子早教网早教加盟网。

相关阅读

早教科普:需从小抓起的几种逻辑思维


虽然宝宝年纪小,思维不如成年人一样紧密有条理,但是有几种逻辑思维还是要在年幼的时候加以培养,这对孩子今后的发展有着奠基性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幼儿期是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萌发期和关键期,要让孩子更聪明、更胜人一筹,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变得相当重要了。

1、建立起时间的观念

宝宝们对“稍等”,“一会儿见”等模糊的时间表达词语概念不清晰,但是理解这些含义是非常必要的,妈妈们可以在平日多用一些这样的词汇,然后以不同的时间搭配让孩子明白这些词汇的时间概念是怎么样的。

2、了解顺序的概念

高低,胖瘦,大小等这些都有着自己的顺序,让孩子了解到顺序的概念也很有必要。为了让宝宝更直观的了解到顺序的意思,妈妈们可以拿着不同大小的道具让孩子更好的把握住食物的特征性。

3、学会分类

事有百种,物有千面,让孩子学会根据某些相同的特征把事物归类,这也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的事情之一,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宝宝逐渐认识到同一事物的特点。

4、观察能力的培养

孩子通过观察能够获得表象,又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异同,进而认识事物的本质,促进思维能力的逐步提高。如种类的观察,人物的观察等。观察有序能促进思维有序,同时使语言表达趋于条理化。

5、理解基本的数字

不少宝宝,有的在两岁时,就能从1“数”到10或者更多,但更多的是“背数”,虽然有点填鸭教育之嫌,但是从小的时候就让他们有数字的概念也是很好的教育方式。

6、认识各种形状的不同

孩子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不同的形状,如圆形、方形、心形等,有必要慢慢教宝宝认,这种形状的分类也有助于提高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总结:对于家长来说,开启宝宝的逻辑能力其实并不是很困难,生活中只要家长善于发现,善于把握教育的机会,就一定能有效地培养好孩子的观察能力和逻辑能力,另外,家长也可以多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思考。当孩子凭自己的经验作出了判断,并发表意见的时候能极大地刺激孩子的大脑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分类法即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东西根据某些相同点将其归为一类,如根据颜色、形状、用途等。父母应注意引导孩子寻找归类的根据,即事物的相同点。从而使孩子注意事物的细节,增强其观察能力。

认识大群体与小群体首先,应教给孩子一些有关群体的名称,如家具、动物食品等。使孩子明白,每一个群体都有一定的组成部分。同时,还应让孩子了解,大群体包含许多小群体,小群体组合成了大群体。如动物——鸟——麻雀。

了解顺序的概念这种学习有助于孩子今后的阅读,这是训练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这些顺序可以是从最大到最小、从最硬到最软、从甜到淡等,也可以反过来排列。

建立时间概念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

理解基本的数字概念不少学龄前儿童,有的甚至在两三岁时,就能从1“数”到10,甚至更多。与其说是在“数数”,不如说是在“背数”。

父母在孩子数数时,不能操之过急,应多点耐心。让孩子从一边口里有声,一边用手摸摸物品,逐渐过渡到用眼睛“默数”。日常生活中,能够用数字准确表达的概念,父母们应尽量讲得准确。同时,还应注意使用“首先”、“其次”、“第三”等序数词。也可用日常生活中的数字关系,帮助孩子掌握一些增加减少的概念。

掌握一些空间概念成人们往往以为孩子天生就知道“上下左右,里外前后”等空间概念,实际并非如此。父母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引导孩子,比如:“请把勺子放在碗里”。对于孩子来说,掌握“左右”概念要难些。

逻辑思维培养应从幼儿起步


思维一般是通过这样的途径发展的:即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这种发展途径不是取代式的,并不是说具体形象思维发展了,就取代了直观行动思维;也不是说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了,就取代了具体形象思维。它们在得以发展后,就将永久地保留在个人的思维结构中。也就是说,在成年人中,也有类似孩子般的直观行动思维;在科学家那里,也有小学生一样的具体形象思维。

不过,从思维本身的水平来说,抽象逻辑思维是最高水平的思维,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最终必然是要发展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尽管在幼儿阶段特别是5岁以下的幼儿基本上还没有形成抽象逻辑思维,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时可以忽略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训练。

相反,应该从早期抓起,在孩子刚刚学会使用语句的时候,就得开始着手训练孩子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例如对孩子的分类概括能力的培养,就要从小抓起。

培养宝宝逻辑思维从数字开始


如何让我们的宝宝更加的出色,学前教育很重要!而主宰着人思想的逻辑思维,也位于首屈一指的地位。数字,1、2、3、4、5、6、7、8、9、0,这十个不同的数,通过不同的排序和整合,就可以产生奇幻莫测的东西,如二进制代码等都和数字有关。适当的让宝宝提前接触一下数字,对他们的发展是很有益处的。妈妈们一定要记住,是适当的,不要强求自己的宝宝。

3岁左右的宝宝基本上能掌握初步的数概念,但如果从2岁左右就开始对宝宝进行数前教育,对宝宝以后学习数学是大有裨益的。数前教育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数前准备做得好,宝宝就能够很容易的理解抽象的数概念。数前教育是成人在儿童学习计数、认数、掌握最初的数概念之前,为儿童组织的数学教育活动。

一、数前教育的目的

1.帮助宝宝了解数的概念:数数、认写数字、唱数、一对一的对应。

2.帮助宝宝了解量词的概念: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面积、体积、容积、单位、时间、快慢。

3.帮助宝宝了解图形的空间概念:基本平面图形、基本立体图形、空间位置、图案组成。

4.帮助宝宝了解逻辑关系概念:相关位置、分类、部分与全体、前后顺序。

二、8种基础训练

以下8种看似与数概念无关的活动,实际能为宝宝日后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当宝宝还不能理解抽象的数概念时,与其灌输抽象的数学知识,不如先从这样的数前教育开始。

1、观察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较持久的感知活动。2岁后,随着孩子注意、记忆、思维和语言的逐步发展,其观察的范围扩大了(能同时观察到事物2种以上的特性或2种以上的物体),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加长了,但观察的目的性仍较差,容易被无关的事物所吸引。因此,父母应在引导宝宝多观察的基础上,提高孩子观察的目的性和准确性。观察能力是后述比较、排序、配对、分类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随时随地地问宝宝:这是什么?这是什么颜色的?这是什么形状的?等问题来引导宝宝观察,还可以利用简单的镶嵌板和拼图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

2、比较

比较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之一,是孩子认知能力发展的具体体现。可以结合日常生活教宝宝学会比较。如爸爸比妈妈高,宝宝比妈妈矮,西瓜比苹果大,3颗糖比1颗糖多等。宝宝的比较能力主要体现在对事物的外部特征的辨别和认识上,让宝宝把需要比较的两个事物放在一起真正地比一比,可以加深对所比的概念的理解。此外,还可以让宝宝分辨冷和热,男和女等。

3、配对

配对是比较的形式之一,也是发展儿童对数的理解所应掌握的一个基本要求。最开始只给孩子出示两对,例如,两只玩具小狗和两只玩具小猫,让宝宝学习配对。先拿出一只小狗,看一看,放在地上或桌子上;再拿出一只小猫,看一看,放在小狗的右边,摇摇头或说不是,把小猫移到小狗的下面;再拿出一只小猫,看一看,先放在小狗的右边,摇摇头或说不是,然后把小猫移到小猫的右边,点点头或说是,接此往下进行。这样可以使宝宝学会配对的方法。等宝宝掌握后,增加到三对、四对,每对之间的差距也逐渐减小。以后还可以逐渐过渡到图片配对、符号配对。

4、分类

按物体共同特征归并和分类的能力是发展数概念的一个最基本的能力。宝宝在很小的时候就有分类的能力,分类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宝宝的分类活动可按照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最开始可以根据物体的颜色分类,颜色是最容易被儿童感知的物体特性。比如,让宝宝把红色的珠子放到红色的碗里,把绿色的珠子放到绿色的碗里,或者把大熊放到大筐里,小熊放到小筐里。此外,还可以让宝宝用勺子舀着分类。

5、相等化

相等化体现了合成和分解的思想。2个苹果,再放上几个苹果就能和3个苹果一样多?这块积木,再放上哪块积木就和那块积木一样高?这本书,再摞上哪本书就和那本书一样厚?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可以帮助宝宝理解相等的概念。

6、排序

对两个以上的物体按照某种要求进行顺序排列,是较高水平的比较。例如,从大到小,从高到矮,从粗到细等。开始排序时,东西最好不超过5个,以3个为宜,物体之间的差异要明显。套娃、套杯都是很好的材料。以套杯为例,拿出最大的、最小的和中间的一个(这3个差别较大,宝宝容易分辨)让宝宝给它们排队。教宝宝找出最大的,然后在剩余的杯子中再找出最大的,与刚才的最大的做比较,排在最大的后面,依次类推。等宝宝熟练掌握后,可以增加排序的数量。

7、对应

生活中有许多机会可以练习一一对应。例如,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需要一个碗、一双筷子,让宝宝帮助发碗、发筷子;给每个人一个苹果;给每只小熊送一朵花等。

8、型式排列

这是数学的一个基本主题,识别型式是理解数学的基础。例如,可以把珠子穿成两个红的,一个绿的,两个红的,一个绿的;把积木摆成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宝宝讨论这些珠子是怎样排列的,让儿童模仿型式重复排列,等熟练以后可以让儿童自己设计排列型式。

三、数学小游戏推荐

拨电话

家长可以念号码,由孩子拨通电话。当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换一下分工,由孩子大声地念出纸上的电话号码,家长负责拨电话。平时要训练孩子记住家里的电话和爷爷奶奶家的电话,训练孩子记忆不规则的数字组合。

厨房小游戏

将素菜和荤菜卡片放在桌上,各排列在一边,然后由家长来点菜,由孩子来配菜。比如,家长要求孩子配两盘菜,每盘菜中要有1根黄瓜、2只鸡蛋。那么孩子就必须找出2根黄瓜,4只鸡蛋。这个游戏还可以反向进行,比如,家长告诉孩子两盘菜中有4棵青菜,6只鸡蛋,问问孩子,每一盘菜中有几棵青菜、几个鸡蛋。

玩纸牌

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纸牌,可以按1、2、3的规律、1、3、5的规律,1、4、7的规律,也可以按你能想到的规律。在让孩子看过你所摆放的牌后,你将牌收起来,再重新按原来的规律进行摆放,但是你所摆放的牌中已经有一张或几张被你拿开了。这时,你就让孩子将你所拿开的牌补上。

这个游戏让孩子学会归纳数字的规律,有利于培养他的分析能力,同时也可以培养他的耐心。但是,由于这个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家长一定要适可而止,千万别因游戏难度过大而伤害了孩子学习数字的积极性。刚开始的时候,孩子有些畏难情绪是在所难免的,但家长一定要多鼓励,同时帮他分析其中原因。

串木珠

串木珠的过程中锻炼孩子小手的力量,发展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及思维的流畅性和敏捷性。家长可以先拿三颗木珠,给孩子看了以后藏起来,然后请孩子也拿出相同数目、相同形状、相同颜色的木珠(木珠数量可以根据孩子实际水平自定)。

家长再拿几颗木珠,用线串起来,让孩子看了几秒钟后藏起来。接着让孩子也和你串一样的木珠。(难度可逐步加深,也可以把排序、大小等知识渗透到游戏中,如让孩子把木珠从小到大串起来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