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孩子做错事了,家长常常觉得很苦恼:责骂孩子很容易,可是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两三岁的孩子听懂自己讲的大道理呢?早教专家支三招:讲大道理,言传不如身教。

妙招一:用表情说话

其实孩子是非常会察言观色的,当大人有不高兴的情绪时,他们也会小心翼翼的观察大人的表情,思索这些表情所代表的含义。比如,在饭桌上,孩子吃到自己不喜欢的食物就直接吐出来,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倘若你跟他说这是一种不文明、没有教养的表现,他多半是不知所云。但是,如果你在他吐出食物的时候,对他板着脸,瞪着他。他就会乖巧很多,因为他心里明白:“妈妈不喜欢我这样,我这样做妈妈会生气。”几次过后,他就算遇到不喜欢吃的食物也会含在嘴里,得到父母的批准后才会吐出来。

妙招二:用行动说话

相比于表情,行动更加直观明显。对孩子而言,行动是家长对语言最好的解读。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们也许领会不了复杂的语句,但是家长的行动却很好的弥补了孩子理解能力不足的特点。比如,在孩子“自我”的观念刚刚形成的时候,家长就可以将某样东西放在自己的怀里,做出不想给别人的动作来,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自己的东西的需要紧紧的护在怀里、并不能给别人轻易触碰的。再比如,家长想要教孩子学会分享,就可以当着孩子的面,将东西递给别人,然后别人再做出满足愉悦的表情。孩子就会知道,给别人东西会让别人开心,带给别人快乐。

妙招三:“引导”孩子犯小错误

其实,要想孩子记住某件事情,没有比让他们亲自接触更好的办法了。因为什么事情都是自己接触过才会印象深刻。家长一直说“不可以”只会增加孩子的好奇心。比如,有的孩子对煮饭时电饭煲里冒出的水蒸气很感兴趣。但是家长却不停的告诉孩子“有危险”“会烫手,禁止触碰”。这样除了让孩子更好奇外没有任何用处。但是,你若找机会报着孩子慢慢的靠近水蒸气,随着温度的越来越高,孩子就会越来越慌张,这时你再告诉他,这种“烫”就是危险。以后他便会记在心里,再也不会靠近电饭煲了。

总结:想要让孩子听进自己的大道理,光靠“言传”,效果很微弱,家长应找准各种机会,用自己的表情和行动说话,或者让孩子自己接触某些事,这样会使他们记住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身教永远来得更深刻。

相关阅读

早教知识:三招让害羞宝宝告别羞涩


佳佳每一次在家里说故事都只讲为自己听,要是母亲一靠近,一个人的故事便会嘎然而止,并且羞得满脸通红,赶忙要求母亲离开……每回老师讲课提出问题,猫咪都一言不发,当老师的目光扫出来她时,她马上低下头去,从此害怕抬起来……羞涩的宝宝还真多呢!深究每一个羞涩的宝宝,缘故还不一样呢,自然,更改她们的对策还要各有不同哦。如何让害羞宝宝告别羞涩?

第一类羞涩宝宝

诱因:缺乏人际交往

对策一:出示相处机遇

如何让害羞宝宝告别羞涩?针对这类宝宝,最先父母要对他多激励,少指责,尽量地多见孩子出示和人相处的机遇。比如:激励孩子与小孩子一起玩;在家里可让孩子招呼客人,做一些有意义的事的接待主题活动,使他为顾客送茶叶茶、糖块、搬桌椅、激励孩子回应顾客的难题;父母带孩子在街上购物时,让孩子自身告知营业员买什么,并向店员感谢,道别等;催促孩子报名参加班级的一些探讨或主题活动;向隔壁邻居借东西时可跟在孩子后边让孩子去说、去做;做生日或急事找亲朋好友、盆友时可让孩子带话。

对策二:重视孩子的建议

在给孩子出示相处机遇的另外,父母也要留意重视孩子的建议,提升孩子的信心。在生活起居中,擅于并及时处理孩子的身上的亮点,多夸奖孩子的优点,也是很重要的,那样孩子的羞涩心理状态会明显改善。

第二类羞涩宝宝

诱因:主体性没获得发展趋势

对策一:让孩子做有意义的事的事

幼儿阶段的孩子爱提出问题、爱效仿、爱玩游戏。在个人行为特性上,喜爱争着办事,并按自身的念头去做,并经常主要表现出调皮、不懂事等趋向,它是主体性发展趋势的主要表现。父母假如一直诸事代劳,或有的指责孩子,有的心痛孩子小,害怕孩子做不太好等,那麼,結果便会压抑感孩子主体性的发展趋势,使她们猜疑自身的能力,产生怯懦心理状态。

因而,我们要多激励孩子做些容易的事,如自身穿衣服,自身洗手消毒洁面,梳理小玩具、书籍等。孩子做对,要给与毫无疑问夸奖,做得不大好的地区,除告知她们应该怎么做外,还应当激励她们下一次搞好,提高儿童发展趋势主体性的主动性。

对策二:报名参加各种各样团体活动

父母要让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团体活动,在人群中,孩子会寻找自身的楷模,随后效仿他的个人行为,那样,孩子对父母的依靠相对性就降低了。如何让害羞宝宝告别羞涩?在团体中主要表现自身,还能提高孩子的信心,对他独立能力的发展趋势也是一种推动。另外可以多让孩子报名参加各种各样团体活动,提升儿童信心的塑造。

第三类羞涩宝宝

诱因:遭受不适当的指责和指责

对策一:父母少指责宝宝

父母要掌握孩子在这里一时期的心身发展趋势特性,在对孩子犯错误时要辩证地剖析缘故,多重视主观因素,少注重結果,不可以一味地指责。例如:有的孩子看到妈妈在打扫卫生,想帮助也去打扫卫生,一不小心把物品打烂了,假如父母随意指责,不最先毫无疑问孩子主动性的一面,就非常容易会导致孩子猜疑自身的能力而越来越羞涩怯懦。另外,对孩子各种不良行为习惯性也不可以只指责指责,更不可以嘲讽责骂,不然更会损害孩子的信心和自尊。

对策二:民主化公平的教育方式

如何让害羞宝宝告别羞涩?父母文化教育儿女时,要采用民主化和公平的方法,那样孩子就较为非常容易产生友善人际交往、能与人协作又能自立自强的性格特点。假如选用独裁的方法,那麼孩子较非常容易出現脾气暴躁、依赖感强、怯懦、看到路人羞涩等状况。

早教科普:让孩子微笑着唱歌


有的时候朋友们在聚会的时候,孩子们可能会一起唱歌表演,可是你的孩子在表演的时候面无表情,是不是很影响大家的氛围呢?为什么你的孩子唱歌没有表情呢?怎样让孩子微笑着唱歌呢?

首先还是应该弄清楚,孩子不微笑的原因:

1、心里因素。孩子可能是在生人面前怕羞,因为过于紧张导致脸部的肌肉紧绷。

2、选择的歌曲不合适。孩子可能会因为选择的歌曲不合适,缺乏理解,不会表达出自己的感情。

3、教育不当。有的家长在教孩子的时候一味的要求孩子脸上要有笑容、身体要摇摆。这样的教育结果反而可能会导致孩子的真情不流露。

所以针对以上的原因,家长们应注意一下几点:

1、应该多培养孩子活泼的性格,多为孩子创造表演的机会,采取多表演的方法,激励孩子的表演欲。

2、选择的歌曲要符合孩子的年龄。孩子的年龄越小,选择的歌曲就要越简单,更贴近生活,这样就更便于孩子的理解和表现。

3、注意恰当的教育。要用通俗易懂的歌词,同时帮助孩子积累有关的知识,为孩子理解内容打好基础。

4、尽量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示范。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成人的表演富有感情就会打动孩子的心,在充满音乐的环境中熏陶,更有利于孩子微笑着唱歌。

让孩子微笑着唱歌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包括孩子怕羞的性格也是需要慢慢接触人群来改善的,那么家长就要注意在教导的过程中不要急躁,要有计划的一步步慢慢来使宝宝微笑着唱歌。

早教科普:怎样让孩子专心画画


很多的父母为了培养孩子的艺术气质,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让孩子去画画,但是孩子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在练习画画的时候,并不是一直都很专心,喜欢丢三落四,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1、孩子的年龄特征所导致的,孩子的注意力容易被外界的事物所吸引,自控能力比较差。

2、绘画的时间相对孩子来说比较长,孩子容易疲劳。

3、孩子可能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不知道该怎么画。

4、干什么都三心二意,没有责任感

那针对以上的情况,怎么让孩子专心画画呢?

1、为孩子绘画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不随便打断孩子的绘画,也不去限制孩子画什么,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2、绘画的时间一般3-4岁一15-20分钟为宜,4-5岁20-30分钟为宜,5-6岁25-30分钟为宜。

3、让孩子多欣赏一下别人的作品,使孩子绘画的时候有丰富的素材。

4、要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不要三心二意。

5、及时的表演孩子的进步,哪怕只是一点点,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绘画热情。

让孩子专心画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一旦坚持下去就会有很好的收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还可以使孩子自小就有责任感,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早教科普:儿童艺术教育误区您进了几个?


如今,儿童艺术教育已经成了一种趋势,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给他们报了艺术培训班,希望他们有一技之长,便于在同龄人竞争中脱颖而出,想法虽好,但是由于一些家长思想上有些偏颇,致使孩子不但得不到大的进步,还给他们带来不小的心理负担。下面我们来看看特长教育的一些误区,看看您有没有不小心越了雷池。

1、主观意识强烈,不顾孩子的意愿

进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特长班,枯坐半天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不好受的,很多父母没有问清楚孩子真正喜欢的是什么,就给他们报名参加特长班的训练。这样孩子内心没有真正接受学习的范围,因此他们的学习效果也不会太突出,另外枯燥的学习环境会阻碍孩子开朗性格的养成,情商和智商的正常发展。

2、贪多求全

一些家长为了让赢在起跑线上,不惜花了大量财力人力给孩子报了好几个特长培训班,这对孩子们来说是很大的负担。家长贪多求全的后果往往就是孩子一门艺术都没有精通,还破坏了亲子间的关系,让孩子不愿再回到家中,听从父母的安排。

3、教育方法不当

特长教育对孩子来说,的确可以激发孩子的潜能。但是,孩子毕竟是孩子,贪玩好耍是他们的天性,我们不应该要求孩子跟成人一样稳重,同时他们的兴趣与爱好都具有较大的可变性,容易“喜新厌旧”。因此,家长要注意因势利导,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但事实上相当一部分家长却没有做到这一点,当孩子对学习生厌时,家长不是循循善诱地加以引导,而是没有耐心的采取强硬政策,拿出了家长的架子逼着孩子去学,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正好应验了那句老话:“强扭的瓜不甜。”

那怎样才能走出教育误区,真正有益于孩子发展呢?我们觉得这要从家长和孩子两方面抓起:

首先,需要家长们端正心态,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你只能从旁引导而不是抹杀天性。让孩子接受特长教育,应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加以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家长所期望的效果;同时,家长还应该明白,特长教育只是一个辅助作用,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下进行。

其次,还需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特长教育主要是培养孩子对某些技能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而在教育过程中应有张有弛,松紧有度,给予孩子充分自主挖掘,领悟的时间。玩耍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使孩子在玩中求学、在学中能玩,如此,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另外,当孩子学习特长教育时,家长可以在旁培养指导,跟孩子一起学习,这样也能激发孩子对艺术的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