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到什么时候,那个国家望子成龙都是作为家长最终的愿望,但是其他国家再教育孩子的时候又有哪些影响呢,那就先以日本来看一些日本有哪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呢,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

和他们一起玩耍

高桥博史是位兽医,有两个儿子。一天傍晚,高桥夫妇在家中将洗涤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倒在大澡盆里,然后让两个儿子站到澡盆中间,再用纱布将呼啦圈缠起来套住孩子。就在夫妻俩一起慢慢抬起呼啦圈的一瞬间,夕阳下出现了一个犹如彩虹般绚烂的大泡泡,将孩子整个围在了里面!

欢呼雀跃的兄弟二人,马上将邻居家的小朋友全都请到家里来,不知疲倦地一直玩到天黑。在这个实验里,高桥夫妇让孩子们了解了光的折射原理,以及在配泡泡水时溶液浓度的计算方法。早期教育

不过,高桥博史说:“不必马上让他们学会这些知识。只要(父母)能和他们一起玩耍,孩子们自然会产生兴趣。有多大投入,就会有多大收获,即使这些实验不能立竿见影地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但对于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来说,却有相当大的帮助。”

“家庭实验室”

现在,日本学校里理科课时有所减少,令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也越来越少。而小学课本中那些有趣的实验,又往往会成为一些名牌中学的入学考试题目。怎么办呢?

为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日本作家高桥秀树干脆建了个“家庭实验室”,他经常在家中带着儿子一起做实验。父子俩拆过自行车,安装过小马达,每一次实验成功,他们都会无比兴奋。父子俩还曾按照儿子的课本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先加热烧瓶,等烧瓶里的水沸腾后盖上盖子,然后将烧瓶底部浸入冷水中,一俟烧瓶里的水停止沸腾就马上用冷水从烧瓶顶上浇下来,看看烧瓶里的水会出现什么情况。幼儿早教

课本里附有解释的正确答案是:水会再次沸腾。在试验中,当水再次沸腾的瞬间,高桥秀树看到了儿子脸上又惊又喜的表情。

试着让孩子当家

家住静冈县藤枝市的大石寿美惠,小时候是远近闻名的“捉虫女王”,她一天最多曾捉过101只蝉。现在,她又将这门“技艺”传授给了小女儿小香。小香刚上小学一年级,但她不但能应付各种各样的昆虫,连捉蛇都不在话下。她可以轻而易举地叫出各种昆虫的名字,甚至还能分辨出它们的年龄。学校的生活课上,小香成了当之无愧的“小昆虫学家”和“小英雄”。早期教育

实际上,只要父母教育得法,实验不仅可以培养孩子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也可以培养他们对社会科学的兴趣。

今年暑假期间,川崎市的佑雁女士让正在读小学6年级的儿子负责准备一周的午饭,而且还要负责采购。佑雁事先规定好最多能花多少钱,并要求儿子只购买“国产食材”。

结果,佑雁的儿子在采购中发现,国产食品和进口食品价格大不相同。在父母帮助下,佑雁的儿子就此进行了“调查”,从而了解了不少进出口贸易知识。

学习给爸爸写信

日本父母还十分注意培养与孩子的互信关系,并通过家庭教育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幼儿早教

大石寿美惠的大女儿明子,今年只有8岁,但她的书面表达能力却十分惊人,原因是她从幼儿园时起就开始记“亲子日记”。

大石说:“孩子写作能力的提高,纯属无心插柳。当初让她记日记,只是为了让她跟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才回家的爸爸交流感情。明子的父亲每次都用红色的笔给明子写回信。”

大石说,一开始,明子只会写诸如“爸爸不要再抽烟啦”这样很简单的句子。但久而久之,明子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时,就能给爸爸写满满一张纸的信了。明子和爸爸近两年的“亲子日记”,竟有14本之多。

大石说,她的两个女儿“性格各异,应该因材施教,但都要100%地投入”。的确,正如日本知名教育学者、作家亲野智所言:“父母的投入决定着孩子的未来”。

本网站小编总结 : 在日本的这个国家再教育孩子的时候比较注意教育的方法,但是家长们应该可以从中发现其中确实有有不同于我们的方法,家长可以借鉴一下其中的优点,让我们的孩子可以享受这样的教育。

相关知识

早教咨询:教育孩子改正缺点也要适当强化优点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况且不能要求自己是完美无缺的,孩子有缺点自然也是不奇怪的。关键是看,怎样教育孩子改正缺点。在面对孩子犯错误时,我们发现很多大人采取的方式是批评,甚至有些歇斯底里;当然还有些家长直接是置之不理,那就更不对了。今天我们告诉大家的是:教育孩子改正缺点也要适当强化优点。

有时候我们发现幼儿园的小朋友特别爱听老师的话,用老人们说的话说:“老师放个屁都是香的”。这其实是因为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面对孩子的缺点从来就不是单单批评,发脾气这样的招数,有时候他们还会通过强化优点来帮助孩子改正缺点。

比如,有这样一个女孩儿吃饭撒饭粒,无论家长怎么批评,她都改正不了这个缺点。有时候严重些,还要弄的满屋子黏黏糊糊的。三天能有两天半因为这个问题,要挨骂,甚至挨打。女孩儿的父母都无助了,为了改正女儿的缺点,他决定求助于心理医生。

医生建议,当发现孩子这个缺点再犯时,先不理会她。当孩子再用脚擦桌底的饭时,父母假装没看见。过了几天,他们发现孩子没再用脚擦饭,所以按照医生叮嘱夸奖并强化优点,“今天宝宝的鞋底没有黏黏糊糊的饭粒,真干净!”“桌子底下没有饭粒,看了真让人舒服,真是乖宝宝。”这样的事情多了,孩子便有意识地控制自己不掉饭粒,即使掉了饭,也会弯腰捡起,渐渐地,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改正了缺点。

正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优点

当孩子表现出优点时,我们作为父母千万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对于孩子表现出来的优点一定要多关注并多次表扬,会使孩子感到高兴,以后愿意再重复这种优点行为,这种做法叫正强化。假如有些孩子有偏食的毛病,父母很着急,于是逢人便说:“我这孩子只吃鸡、鸭、鱼、肉……蔬菜一点也不沾,真让人着急。”当着他人的面数落孩子的缺点,这更会加剧他的缺点,如此强化下去,孩子改掉偏食的缺点几乎不可能。所以一定要记住了:要让孩子改正缺点,千万要记住多强化优点。

别只盯着孩子缺点

当孩子有缺点时,大人不要大惊小怪。如果你眼睛制定者孩子的缺点,那么孩子只能朝负面发展。要改正孩子的缺点,大人就要学会对缺点“置之不理,视而不见”。然而,孩子似期望得到关注的小精灵,当“缺点”不能引起父母注意时,他们就会调整自己选择“缺点”的另一面也就是“优点”进行表现,那我们让孩子改正缺点的愿望是不是就实现了。

总结:每一个人都会犯错误,孩子当然也不能例外。但是如果您想要让孩子改正缺点,就一定不能揪住他们的缺点不放,而应该发现并强化他的优点,来帮助他改正缺点。否则,及时再多苦口婆心的劝说也不能改正孩子的缺点,反而让孩子的优点也慢慢丢失。每个孩子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适当强化他们身上的优点,给他们改正错误的留点时间,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很棒的!

教育孩子的7个禁语有哪些?


下面就来看看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一定要避免的7个禁忌:

禁语1“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

说话分析:很多父母以为这样说,就可以解决孩子之间的纷争。那些已经为人父母的,回想自己的童年,好象从小就是接受这样的教育,以为做哥哥姐姐的就应该让着弟弟妹妹,就算大的一方心里有什么不满,也只能逆来顺受。

其实解决孩子纷争的关键不在于他们年纪的大小,“公平”才是最重要的原则。父母应该换一个角度,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爱护弟弟妹妹的责任,而不是一味没有原则地让步。

深远影响:若父母长期以这种口吻教育孩子,只会让大的一方对弟妹怀恨在心,渐渐成为手足间的芥蒂;而弟妹则会仗着自己年纪小,认为别人让他们是理所当然的,日后会不断犯错。

禁语2“这是姐姐的玩具,妹妹玩自己的。”

说话分析:有时父母为避免孩子们争夺玩具,实行同一款玩具买两件,孩子就不会因为别人有自己没有而产生嫉妒心理。如果孩子间因为争夺玩具而发生纷争,父母便对她们说:“这是姐姐的玩具,妹妹玩自己的。”其实这种教导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父母应该让孩子借着互相分享玩具的时机,懂得体谅别人的需要,“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从而可以获得与别人分享的喜悦。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经常让孩子意识到某些东西是自己的,某些是别人的,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起“楚河汉界”的观念,不懂得互相分享的重要,令孩子之间的关系疏远。

禁语3“哪个乖就爱哪个。”

说话分析:家长不要以为对孩子这样说,就能把孩子驯服得服服帖帖。“谁乖就爱睡”反而会向孩子灌输“爱是有条件”的错误观念。父母让孩子觉得,只要表现好些、行为乖些,父母才会爱你一些。长辈这样的心态,会在不知不觉间加剧孩子们的竞争,为了争取长辈的爱,遮掩自己的真性情,以各种方法来取悦长辈。一些自信不足的孩子往往会认为长辈的爱不可靠,愈加自卑。

深远影响:长此以往,孩子会为了讨好长辈和争取他们的爱而努力,令孩子怯于表现真我。即使孩子生活在应以真诚示人的家庭中,都仿如带着面具,活在无形的压力之下。

禁语4“弟弟一个人呢,快去陪他玩玩。”

说话分析:这种命令式的吩咐,只会令孩子反感。试想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做自己的事,可父母的一句话,孩子就要放下自己的事去陪弟弟玩,孩子当然会感到扫兴。即使孩子陪弟弟一起玩,也未必出自真心。相反,年长的孩子会觉得父母只顾及其他孩子的感受,却不理会自己,这样无形中可能加深兄弟姐妹间的隔膜。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经常忽视孩子的感受,只会令孩子和父母间的关系变差。父母若经常要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会令孩子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

禁语5“她是我们家佣人,我们有权骂她。”

说话分析:无论发生了什么事,父母对孩子说:“她只是个保姆。”这样的话是极富阶级观念的,让孩子意识到她是佣人,我们雇她工作,我们就有权骂她!这样会让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不尊重保姆曾为家庭所付出的努力。试想这样的情况,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在家里犯了错,父母却怪保姆没照看好,这只会令孩子得不到适当的教导,甚至日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懂得承担责任。

深远影响:如果父母在未了解事情真相前,只凭孩子的一面之词,就责备保姆,这会纵容犯错的孩子重蹈覆辙。

禁语6“居然在阿姨面前向我撒娇?等客人走了再罚你!”

说话分析:亲戚远道而来,孩子在别人面前撒娇,父母一时怒上心头,说出这样的话。一般来说,父母为免客人和自己尴尬,不便马上责骂孩子,准备等客人走了之后再说。可是由于父母和客人谈笑风生,把处罚的孩子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不过如果父母认为孩子犯错却不立即处罚,等得太久,可能连孩子也忘了处罚的事。如果想取得惩罚孩子的效果,让孩子知错能改,就要立即处理,否则效果会大大减少。

深远影响:施行奖惩,都该即时处理,才能获得效用。幼小的孩子大都健忘,等得太久的惩罚,可能已把自己的过错忘得一干二净,另责罚的作用大大减少。

禁语7“那个孩子叫什么名字?我叫老师罚他!”

说话分析:父母接到孩子给人欺负的消息,心痛孩子,自然想保护他,为他出头。

不过,父母要知道,孩子说出自己的情况,往往是希望先得到父母的关心,父母应该以关怀的态度教导孩子如何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立即找老师代为出头。如果问题不是太严重,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会如何处理。如鼓励孩子把事情告诉老师,由老师来处理。记住:学习如何处理问题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

深远影响:因为小朋友间的争执时而有之,如果孩子每次遇到问题,都找父母出头,有谁还敢和他玩呢?这样只会令孩子变得更孤立。

孩子的养成教育都是在生活中慢慢形成的,父母一定要少说或不说这些对孩子有不良作用的禁语。

日本的“魔鬼”式儿童教育


日本电视中有两项经常性的比赛。一项是让一个母亲给4岁的孩子3000日元,让孩子一个人进入商业街,去寻找和购买三样指定的物品,并限时三分钟返回。这对一个幼儿的智力、语言和勇气是极大的挑战。孩子不仅要记住母亲要他采购的三样东西,而且还要同各种商店店员及行人打交道。

另一项是让一个6岁的儿童自己去10公里外的一个亲戚家,母亲则化妆成一个陌生人看着这个孩子如何找路人指路,如何干渴难耐,如何疲惫不堪。悄悄跟随的母亲每每心疼得流下泪来,但决不会帮孩子一把。

日本孩子从上学第一天起,不管家离学校有多远,都是由自己走着去。路上有什么困难,也是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且日本家长从小就培养孩子耐寒抗冻。他们上学时只穿单衫短裤;即使寒风刺骨,女孩依然穿短裙和白袜。当寒冬来的时候,小学开始为期一个月的晨跑,要求每一个学生只穿单衫短裤在操场上跑,学校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发给每位家长一份表格。要求家长每天一早测量好孩子的体温,填在表格上,并盖章表示是否同意今天让孩子晨跑。孩子持表格到校,由班主任检验盖章,这才参加晨跑。(52探索的博客)

当前幼儿国学教育争议有哪些?


1、幼儿园借“国学班”为幌子,巧立名目乱收费?

有家长在论坛发帖爆料说她的刚满3岁,在广州越秀区某幼儿园上小小班。在宝宝2岁多时老师就要求自愿为原则参加正常课程外的国学课,家长认为孩子太小不可能理解,没有报名交费参加,可是今年学期开始却发现收费单上,已经不经同意硬性规定要所有小孩必须参加课余的自费国学课程。找老师和院长咨询,她们竟说国学就是三字经,是为人之道,要从小学起。而家长则认为幼儿教育的教学大纲已经包含了道德教育的课程,幼儿园开设连自己也弄不懂的高深课程,其实目的是为了赚钱。

2、国学班收费不菲,不少家长觉得价钱太高?

在杭州某国学班,一年上48个学时,也就是每周末上3个小时课,一共9600元,折算下来,每次课要200元。而最近在广州某幼儿国学班招生及夏令营公告上我们可以看到:6-13岁夏令营22天收费2300元,40天要3800元,不少家长认为国学班收费不尽合理,但政府相关部门也没有对此有明确的规范。

3、家长担心孩子学忍让会吃亏?

不少家长认为虽然学习国学对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和习惯有益,但却担心孩子在实际的生活中过于忍让吃亏。“礼貌谦让有什么用?我们孩子能背几十首唐诗,但在幼儿园里,老抢不到东西。现在这个社会就得靠抢,不强悍一点,啥都抢不到,老是吃亏。”在杭州银行工作的吴洁显得很担忧。“我们孩子也是。我也教他要分享,要讲秩序,可是结果就是,每次分玩具,轮到她就啥都没有了。感觉这样忍让下去,她会很怯弱。还有,别人打她,该还手吗?”一个年轻的妈妈有些激动,“我真的很困惑。”

4、家长不懂国学,显得很功利?

有些家长虽然送孩子去学国学,但自己却对国学的内容知之甚少,在孩子说起国学经典语句时家长竟觉没有共同语言。杭州某国学班校长现在郁闷的是,很多家长比较功利,常和老师说,学这些没用,多教些唱歌跳舞吧,出去还能露一手,要是拿个什么大奖,参加考试还能加分。而不少教育学者则认为学习国学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我们现在给孩子们诵读《三字经》和《弟子规》,都不要求孩子们全部理解。只挑些通俗易懂的内容教给孩子,吸引他们的兴趣。等他们到了一定年龄段,就会懂得更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