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宝宝在谁身边长大,就会跟谁亲,这是我们普遍得出的“真理”,而现在大多数的家长们都忙于工作,没有时间看管宝宝,从而使孩子产生“偏心”的现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来纠正呢?

宝宝偏心为哪般?

“来,宝贝,让妈妈抱抱。”一到家,小媛就兴冲冲地从婆婆手里接过了果果。本以为小家伙会在自己怀里撒撒娇,可谁知,果果却“哇哇”地哭了起来,弄得小媛措手不及。婆婆见状,连忙把果果抱了过来。果果到了奶奶怀里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看来果果还是和奶奶亲。”保姆还在一旁不知趣地说道。亲子网

小媛平时工作忙,无暇顾及宝宝。好容易到了周末放松下来,想与宝宝好好亲热一下,可是,这小家伙却不给面子,好像妈妈是个局外人似的。果果是自己辛苦生下来的,如今才6个月大,这么偏心奶奶,小媛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最主要的是,果果不仅是不找妈妈,也不找爸爸,陌生人抱就更不行了,只和奶奶亲,这样下去,他会不会和爸妈越来越不亲,也会影响他的交往能力?

宝宝为什么会偏心呢?

果果除了奶奶,谁也不找,看来这小家伙真是够“偏心”的。不过,成人眼里的“偏心”可不一定是宝宝的真正意图哦。那么,宝宝“偏心”的背后究竟在表达着什么呢?

宝宝到了“陌生恐惧期”

4个月之前的宝宝对周围人的需要大多是出于生理需要,不存在熟悉与陌生的概念。而4个月之后,随着宝宝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发育以及情感意识的发展,宝宝和他的主要看护者开始建立起一种熟悉的情感联系。因而产生了一种从心理到生理上的依赖。而那些他们没有见过或很少见的人会感觉陌生,所以,会因未知而产生恐惧。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宝宝的“陌生恐惧期”,也叫做“认生期”。

果果6个月大,也刚好处于这样的一个时期,因此,他会比较依赖于奶奶。

不过,需要提醒注意的是,从生理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讲,宝宝会有一个大致的“认生期”,但专业上的说法只是一个参考标准,并不是绝对的。现实中,我们也常会看到,有些宝宝很小的时候就比较认生,只要妈妈或奶奶等主要抚养者抱,陌生人一抱就哭;而有些宝宝确实自来熟,谁也不偏,谁抱都行。

生活模式过于单一

宝宝的主要照顾者与宝宝之间总是会形成某种特定的互动模式。比如,由奶奶主要照顾的孩子,他们会对奶奶的面庞、表情、声音、气息等等信息非常熟悉,也习惯于奶奶与他们的交流方式。因此,在奶奶怀里,就相当于在自己熟悉的小环境中一样,会有一种安全感。由此不难看出,假如这位主要的照顾人对宝宝的照顾是比较封闭式的,过分保护的,那么,

宝宝感受外界信息,和接触新鲜人和事的机会就比较少,这样的宝宝往往也会比较依赖于自己熟悉的小环境,离开这个环境便会觉得恐惧、焦虑和不安。于是就用哭闹的方式表现出来了。而宝宝这样的举动在妈妈看来就会觉得宝宝和奶奶更亲,宝宝偏心。

“突然袭击”会让宝宝吃不消

很多时候,当我们发现了宝宝偏心,心里就会异常失落,殊不知,这可不能怪宝宝呢。像你这样的妈妈,平时工作忙,没有时间顾及宝宝,在这个过程中,妈妈会失去很多与宝宝建立情感连接的机会。而不忙的时候,或心情好的时候,一下子又对宝宝特别热情,如此“突然袭击”宝宝是无法适应的。特别是当你兴致高涨,要与宝宝亲昵的时候,心里通常对宝宝也会有着较高的期待,而一旦宝宝的回馈和自己想象得不一样,失落在所难免,因此也不免觉得这是宝宝偏心。

如何应对“偏心”宝宝?

在了解了宝宝偏心的原因之后,千万不要着急,不妨先让宝宝回到他认为安全的环境,然后再慢慢想办法。以下有一些方法,可以帮助你应对“偏心”宝宝,不妨试一试——

巧妙接近:既然不能和宝宝直接接近,不妨采取迂回策略。可以拿宝宝平时最熟悉或最喜欢的玩具先哄哄他,慢慢地,宝宝将注意力转移到玩具上,也就能够和你自然接触了。

建立安全母子连接:想要宝宝不偏心,妈妈是需要做出努力的。千万别因为工作忙而忽略了与宝宝相处。建议你每天都要至少拿出半个小时与宝宝相处。让宝宝多接触到你的气息,同时,你也了解宝宝的需求、喜好,建立安全的母子连接。亲子教育

多到户外活动:你自己,或者让奶奶多带宝宝进行户外活动,接触一些陌生的、新鲜的人和事,拓宽宝宝的视野和适应能力。主动和他人打招呼,也有意识地让宝宝和他人笑一笑,挥挥手等等。

到朋友家做客:找机会带宝宝到朋友家做客,或者邀请亲朋好友来家里玩,如果亲朋好友家有同龄的小朋友,鼓励宝宝多和小朋友一起玩。

本网站小编总结:做为妈妈,想要宝宝不偏心,是需要付出努力的,平时可千万不要因为工作的忙碌而忽略了与宝宝的相处,在此建议妈妈们每天都拿出最少半小时与宝宝们相处,给予孩子安全的母爱!

延伸阅读

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奏


什么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节奏。弹琴、唱歌、恋爱、莫不如此。一个人的自我建构,也不例外。

对于这一点,很多孩子都给我留下印象。比如源和乖,尽管年龄还小,但他们是有自己一套的类型。尤其是本源更为典型。在我眼里,源很明显是从内心而不是外在环境获取能量的人,他对待外界是积极而开放的,但是他的认知方式特点是:只有他想清楚了,才能放开去做,故而会出现慢一拍的清况。这就是他的节奏,我们不能期望他即时即事的反应速度;在他已经开始思考如何应对一个问题时,我们最好闭口等待;在他正在消化我们提出的要求的时候,我们避免唠叨和催促。

生活的锻炼、年龄的增长,会帮助他更快地对很多事情作出判断,但是他会是一个永远力图做“正确的事”的人,只有想清楚了才能放开做,这种认知风格和节奏是会恒定存在的。

还有就是颀。颀的世界里,幻想和现实是界限模糊且交织并行的,它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确定一条自己和这个世界恰当的连接方式。刻板的要求和不耐烦地打断,对于他稚嫩的心芽是灾难性的,却又是最常见的。幸好颀颀妈妈对教育的理解以及人生的积淀已能恰当应对,如果颀不是颀妈的孩子,我会替他暗暗涅一把汗。

理解孩子内在自我的节奏,很多事情就好说多了。如果我们没有这个意识,如果我们只是任凭自己的主观期望,如果我们无法摆脱从众心,我们就很容易打破孩子内在的节奏,如果程度很重,就会造成孩子内心的紊乱,再严重就是心理疾病。

教育“education”来自于拉丁语“educare”,“educare”字面意思是“带出来”以及“带领到”。换句话说,教育就是把孩子本有的东西引出来并使之成长和展现他应有的面目,而不是说把我们想给的东西塞到孩子心里,使之成长和展现我们期望的样子。

如果我们确认自己想帮孩子成为他更好的自己,而不是要求孩子符合我们的心意;那么,发觉并尊重孩子的内在节奏,就是一件必要到基本的事情。

孟迁:劳动部高级育婴师资培训师中国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

宝宝长时间适应不了幼儿园的原因是什么呢?(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有不少的妈妈反应,自家的宝宝已经入园好几个月了,可是还是适应不了幼儿园,这是什么原因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从以下的文章中来找原因吧。相信对于帮助孩子尽快的适应幼儿园很有意义!

Q:我女儿3岁8个月,入园以后就一直哭,一直到最近才不怎么哭了。现在已经入园7个月了,老师和我们沟通,说她在幼儿园里不愿意和别人交往。下午的时间她的情绪和状态会好一些。其实她在家里还是挺爱说的,一般只要父母在场,她就会话很多。晚上去接她,她会很开心地在幼儿园院子里玩一会儿玩具。有一次开放日,她看见我在,就一直说话,老师都很诧异,没想到她还有这样的一面。我觉得她属于心思比较重的孩子,我该怎样解决她的交往问题?

A:学前儿童在幼儿园中表现出诸如哭闹、不参与游戏等社会退缩行为的根源在于内心的害怕情绪,这在儿童成长中是很自然的一部分。在婴儿期,孩子会对噪音害怕,对失去支持害怕,对陌生人害怕,但是这些焦虑会慢慢随着成长而减弱;到了学前阶段,孩子会经历对动物、黑暗、暴风雨、受到想象中事物的伤害的害怕。

为什么有些宝宝的适应时间会比其他孩子更长一些?

1.气质原因有些孩子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时,更可能表现为抑制和回避行为,这和他们的气质特点有关。例如:在陌生人面前的过度紧张、羞怯和躲避。这种由于先天气质所引起的回避行为会从婴儿期持续到学前阶段,当孩子对人或环境熟悉之后,对未知的害怕有时就会消失。就好像这位宝宝,她逐渐减少了哭泣,并且在午觉后情绪状态较好。

2.依恋关系除了气质特点以外,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如果不够安全,或者父母常常批评孩子,使用强制的方式来控制孩子等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孩子在幼儿园中表现得退缩和抑制。

对于这样的孩子,家长不妨采取一些策略来鼓励孩子的社会交往行为,同时也要注意改善对孩子的养育态度并为其提供更好的养育环境:

1.培养一个优势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培养她在某方面比同龄人更具有优势。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孩子吸引同伴的魅力。比如讲故事,一个会讲故事的孩子自然会吸引同学。

2.角色扮演在家里和孩子一起玩娃娃家,模拟她在幼儿园里可能遇到的场景,并把这些都扮演出来,这样可以让孩子充分体验各种可能的情景,一旦这些情景在真实生活中发生,孩子就不会感觉陌生,从而警惕与紧张了。

3.回顾一天晚上把孩子在白天发生的事情当故事再讲给她听,对她的积极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样,可以让孩子了解自己哪方面做得好,以后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4.多去户外经常带孩子外出,比如公园、亲戚朋友家等等,出去之前提前描述可能遇到的情况,帮助孩子作好心理准备;并告诉孩子怎样打招呼,还可以怎样做等等。

5.避免消极评论一般来说,父母本身就很容易对自己羞怯的孩子,给予消极的评论,比如:“你怎么胆子那么小啊?”“这有什么好害怕的?”其实,如果用一些更具同情心和建设性的话语会更好,更有利于促进孩子的交往行为,比如:“不用担心,其他小朋友很愿意和你一起玩一玩你的新玩具呢。”“你看,人多一些玩藏猫猫才有趣,你也去参加吧。”“小朋友想你了,老师也想你了。”

本网站小编总结:宝宝始终适应不了幼儿园,其中的因素有很多,做为家长遇到此类的小宝宝,要及时的摸清楚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因素,进而积极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可以很好的有利于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

冬季宝宝与夏季宝宝的区别?(圣诞节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现在都讲究优生优育,小夫妻们对于造人的计划也很重视,但是妈妈们对于这一方面了解的多少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此方面的相关知识吧,相信对于你们的“造人”计划很有帮助!

“冬宝宝”和“夏宝宝”有差异

育儿专家所在的儿保科经常要接触到各个月龄的孩子,她会给宝宝们做一个生长发育的筛查。在长期的筛查过程中,育儿专家发现,冬天和夏天出生的孩子在运动能力上有一定差别。

“接触的孩子多了,我就想找找看有什么规律,也好提醒一下家长。”育儿专家将每年出生于12月至次年2月的宝宝界定为冬天出生的宝宝,出生于6月至8月的宝宝界定为夏天出生的宝宝。她分别选取了各200名出生无异常的6月龄宝宝,进行对比研究。

“6月龄的宝宝,开始显现出各个大运动能力,所以我选取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进行对比。”育儿专家说。

育儿专家对这400个孩子进行了运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智力的对比,发现在这三方面能力上,冬天出生的宝宝都要略高于夏天出生的宝宝,特别是在翻身、蒙脸、方木换手等能力上,冬天的宝宝通过率要比夏天的宝宝明显要高;在拇指和其他指取小丸、叫爸爸妈妈无意识这两方面,冬天出生的宝宝分别有1.5%和2%的通过率,而夏天出生的宝宝则均为零。

冬夏差异

和家长养育方法有关

“我做这个对比研究并不是说冬天出生的宝宝比夏天的聪明能干,只是想通过这个对比,提醒家长改变一些错误的养育方式。”育儿专家说。

在运动能力上像翻身、独坐等大运动能力以及抓取小丸等精细运动的发育,和家长是否有意识地创造一些条件有关系。冬天出生的宝宝,到6个月的时候,刚好是夏天,孩子穿的比较少,运动的束缚也比较少,适于进行大运动能力的锻炼。而夏天出生的孩子,到6个月的时候,刚好是冬天,穿的衣服比较多,运动的束缚就多,锻炼的机会非常少。

“现在大家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了,有空调,冬天的时候,可以把室内温度控制好,让孩子少穿一些衣服,多放在床上,让孩子做一些自由运动。”育儿专家建议。

发展大运动能力,家长需有意识引导

孩子的大运动能力和精心运动的能力,和家长有意识的引导也很有关系。比如抓取小物件的能力,许多家长都喜欢直接把东西塞到宝宝的手里,就觉得宝宝会抓东西了,其实这是错误的。

正确的做法,应当把小物件放在宝宝身边,或者先去逗引宝宝,然后让宝宝主动抓取,才能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抓取能力。

而像抬头、坐、爬以及站等大运动能力,育儿专家建议家长要进行适当的引导。虽然从发育上来说,一般3个月的宝宝会抬头,6个月的宝宝会坐,9个月的宝宝会爬,1周岁的宝宝会站,不过这个标准不是绝对的。育儿专家建议家长,如果发现宝宝有某个动作的苗头,就可以尝试引导,对宝宝的发育是有好处的。

“到了每个阶段孩子没有做到相应的大动作,尚未有证据表明以后就会有欠缺。不过在3周岁内,进行有意识的锻炼,对宝宝大脑发育有良好的刺激作用。”

本网站小编总结:由以上的我们可以看出,冬季出生的小宝宝,要比夏季出生的宝宝运动力强,智力也略胜一筹,但是这只是针对于6月龄宝宝的调查,宝宝们的运动能力及智力还与家长们的养育有着很大的关系!

请把假期交给孩子(幼儿亲子教育)


前言:暑假已经来临了,有的一些家长们早早的就为孩子打算好了,更多的是家长们选择为孩子报一些的特长班补习班等等,却从来不给孩子们自己打划的时间,因此请家长们学会把假期交给孩子吧!

暑假将至,针对少年儿童的各类补习、培训班又在社会上竞相登场。说句实话,这些所谓的特长教育,多是以赢利为目的的,有的还令孩子们反感,而家长们出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却把刚刚离开课堂、巴望享受假期的孩子,硬又塞回教室,无形之中给孩子们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增加了一份不该有的负担。

根据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经验和规律,每年给孩子们一定的假期生话是十分必要的。教育专家认为,从青少年的成长和心理发育看,如果让孩子总是一成不变地常年呆在学校里,只是一味地学习,会使孩子对学习逐渐失去新鲜感,从而产生一种厌倦和抵触情绪,从而降低学习质量。而适当放假,使学习形成阶段性的进展,改变一下孩子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在游玩中得到放松和休息,对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所以,在假期中不要再强求孩子们学习,而尽可能地满足孩子们好奇好动的天性,放假让他们多参与一些社会和家庭的活动,如夏令营、做家务、外出旅游等,使孩子们学会自己管理自己,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亲子网

也许有些家长担心,放了假孩子无人管,让他们自由自在地随便玩耍,万一受到不良影响学坏了怎么办?不如花几个钱把孩子送进全日制培训班保险。其实,社会上根本就没有真空地带,要想使孩子们的身心不被污染,首先要让孩子们经风雨,见世面,增强识别力和免疫力,而不是把他们与社会隔离起来,在温室中养成弱不经风的小苗。作为家长,无论孩子在哪里,都负有重要的监护权,这就要求家长们必须更多地了解孩子。而假期为家长提供了与孩子在一起的更多的时间,是家长与孩子增进了解、沟通感情的有利时机。从这一点讲,我们也应该特別珍惜孩子们的假期。

对于某些偏科或学习差的孩子,适当补习一点功课或拾遗补缺,学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是无可非议的,但也不宜占用过多的假期时间。如果劳逸结合,运用得当,孩子们能很好地完成假期作业也就足够了。况且,现在学生的假期作业负担并不轻松,一个多月后,他们又将死死地捆绑在书本上。鉴于此,能让孩子享受一个真正的假期生活,就更显得尤为重要了。亲子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们也需要自由的玩耍时间,因此当自己在帮助孩子做决定的时候不防先问问孩子,看看他们有什么打算吧,不要一味的帮助孩子来做决定,因此许多的时候家长们所做的并不是孩子们所愿意的!

解析宝宝怕打针的原因?(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打针是我们成长过程之中所避免不了的事情,许多的小朋友们都比较的害怕打针,有的小朋友甚至比较的抵抗打针,那么做为妈妈的你如何让孩子勇敢的对待打针这件事呢?以下就从三个实例中总结经验吧!

第一个故事:妈妈比宝宝更“怕”打针

快满8个月了,过几天又到了打预防针的日子。这几天,只要一想起这件事,晴晴妈的眼圈就会红起来:这么小的宝宝,小胳膊上的肉肉那么娇嫩,却要被尖锐的钢针扎下去……每当想起这些,晴晴妈心里就会一阵阵心痛。而晴晴呢,也对打针这件事特别敏感,只要发现爸爸妈妈是带自己去打预防针,晴晴就会惊恐地“哇——”的一声哭起来。看到这个情形,晴晴妈就更加难以承受了,往往自己也会忍不住跟着晴晴哭起来。亲子网

心理专家说:1岁以前的宝宝,往往会通过妈妈来感知外面的世界。

一般来说,宝宝的自我意识要到1岁之后才开始萌芽,在这之前,宝宝不会意识到自己是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以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妈妈是宝宝与外界建立联系的通道,宝宝通过妈妈来感知外在世界。这个时候妈妈的情绪管理能力对宝宝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此时的宝宝还不能理解语言的涵义,他们是直接通过感觉大人的情绪来实现交流的。有的时候,父母可能还没觉察到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小宝宝却已经准确无误地捕捉到了。

提示:妈妈更要做好情绪管理。

晴晴妈内心里可能有很多未释放的恐惧,对打针这件事有未处理的情结,而且妈妈自己可能就害怕打针。或者说,打针所关联的感觉触发了妈妈的某种被隐藏的记忆。这些,晴晴妈自己可能都还没感觉到,但是已经被晴晴捕捉到了,而8个月的晴晴分不清这种对打针的恐惧究竟是妈妈的还是自己的,她只是单纯地感觉到了,所以也就会毫无保留地表现出来。

第二个故事:打针一点儿也不疼吗?

咚咚是个乖宝宝,平常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都乖乖地遵从妈妈的安排。可是,一到打预防针,咚咚就像变了一个孩子似的,越跟他说“不疼、不疼”、“别怕、别怕”,咚咚越是闹得厉害、哭得起劲,常常是一路哭闹挣扎,直到需要妈妈和护士阿姨两个人搂住他、摁住他,另一位护士阿姨才能把针扎进去。有时候,因为咚咚挣扎得太厉害,还要补上一针。咚咚妈为此又气又急又心疼:“打个预防针能有多疼啊?咚咚却像蒙受了天大的不白之冤,恨不得把医生的桌子都掀了,也没见其他的小孩子像他这样闹的!”

心理专家说:宝宝对疼痛的感知与成人不一样。

宝宝打针的时候,很多家长总爱对宝宝说:“不疼不疼,一点都不疼。宝贝勇敢点儿。”但是,打针真的不疼吗?打针的疼痛对于成人来说,也许不值一提,而对于一个宝宝来说,他的承受力可能只有成人的几分之一,或者十几分之一,但是他所感知到的疼痛却可能是成人的几倍甚至是十几倍!尽管每个宝宝感受疼痛的阈限不一样,对痛觉感知的发展程度也有快慢,但是疼痛一定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亲子教育

提示:对疼痛的认可很重要。

咚咚妈在说“不疼不疼”的时候,作为小宝宝,他内心会产生很大的矛盾感,因为他还不能把自己的感觉和妈妈的感觉分开,所以他也许会想:分明就是很疼很疼,妈妈为什么非要说不疼呢?这种矛盾感可能比疼痛本身带来的痛苦感更加强烈,更加具有破坏力,因为这会妨碍宝宝对外在世界产生信任感,也许会对他的心理、人格的发展带来某些负面影响。

第三个故事:不乖吗?那就去打针吧。

两岁的朗朗怕打针,只要一提起打针,他就一脸惊恐,眼泪吧嗒地直往妈妈的怀里扎,嘴里还大声喊着:“不要、不要!”但打针这件事情会经常在朗朗的家里被提起:朗朗不吃饭,姥姥就说“那明天我们去打针吧”;朗朗不好好睡午觉,妈妈也说“那我们明天去打针吧”;朗朗不收拾玩具,爸爸还是说“那我们明天去打针吧”。

心理专家说:心理的疼痛会带来更大的伤害。

打针留给身体的疼痛感,以及疼痛感所带来的恐惧,妈妈温柔耐心的抚慰很快就能化解;但是,如果这种疼痛带有惩罚的意味,那么这种生理上的疼痛,就会带来一种心理上的疼痛和恐惧,它往往会冲淡亲子之间的情感,给这种亲密关系带来破坏。

提示:别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朗朗家长的做法在无形中给宝宝传达了一种信息:不乖的孩子就要打针。因此,在朗朗心中,打针这件事被赋予了一个新的意义:因为我被打针,所以我是坏孩子。这相当于间接地给孩子贴上了“坏孩子”的标签。而这将严重影响孩子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认同。如果这种对“坏孩子”的认同不被阻断,那么,孩子的行为就会更加朝向坏孩子的标准发展。

更好的办法,让宝宝不再怕打针

*提前告知。妈妈最好用讲故事的方式,提前给宝宝将打针这件事。比如在去打针的路上,妈妈可以给宝宝讲:一个住在针管里的小精灵很孤单,她想和宝宝做个游戏、成为朋友,于是……这样既是对宝宝想象力的一种滋养,也可以很好地舒缓他对打针的畏惧情绪。

*妈妈先调整自己。在打针的过程中,首先妈妈自己要做到镇定。因为宝宝是从妈妈的气味、体温、呼吸的节奏、皮肤的感觉中获得安全感的,如果这个时候妈妈本身很焦虑,那么妈妈的气味、呼吸的频率都会改变,这无异于告诉宝宝一件重大的事就要发生了,无形中增加紧张气氛。

*接纳和安慰。不要用“不疼”、“不怕”这些生硬的词汇去否认孩子的感觉,要让宝宝知道,对打针感到疼、感到害怕都是正常的,这些也是被爸爸妈妈所接纳的,是被允许的。所以,这个时候妈妈最好说:“是的,有些疼,妈妈知道了。”同时,也不要太多地运用比较的方法,比如说:“你看×××打针就没有哭。”而是要提供给宝宝更多支持性的抚慰,可以重复说“妈妈知道了,妈妈在这儿呢”等语句。此外,平时哼唱给宝宝的能带来安抚的歌曲,这个时候也可以用得上。

别利用打针这件事说事。不要用“打针”吓唬宝宝,并以此要求他去做家长想要他完成的事情;如果想让男孩更勇敢、更坚强,可以在平时用故事来告诉他,而不是在打完针之后,要求他“你是男孩,男孩打针不哭”,更不要嘲笑他,说类似于“你瞧瞧你,还男孩呢,哭得就像个小妹妹一样”的语言。

本网站小编总结:在此需要提醒家长的是孩子打针首先父母不可以带有消极的情绪,因为现在的小孩子很会察言观色,父母们的情绪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对于打针孩子们首先就要摆正自己的态度,这样才能够给孩子打气!

孩子懒惰原因在于谁呢?(春季亲子教育)


前言:孩子真是越大越懒,其中有不少的家长们提出这样的问题,那么小孩子懒惰的原因家长们是否想过呢?以下就让我们来结合生活中的小实例来具体的给家长们分析下孩子懒惰背后的原因吧!

宝贝疙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镜头一:“宝宝快来吃饭,张嘴,用劲嚼,咽呀!”张奶奶跟在孙子后面,瞅准时机不时喂上一口饭。小孙子却东张西望地一会儿跑到这儿,一会又拿起小车子“嘟嘟”地开起来,嘴里含着一口饭怎么也不咽下去。

镜头二:“要迟到了!快点,豆豆快起来,来伸手穿毛衣!”虽然两个闹钟不停地响,今年刚上一年级的豆豆还是不愿起床,妈妈只好过来掀起被子,然后帮他穿衣服;而这时奶奶正依次把孙子要用的牙膏挤好、洗脸水倒好,饭盛好,而爸爸则负责背豆豆的书包、拿好帽子、手套等,就等着豆豆一吃好饭,立刻出发……亲子网

事事包办要不得

现实生活中,像宝宝和豆豆这样的孩子不在少数,一家一个独苗苗使得这些宝贝疙瘩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也不愿做,什么也不会做。对此,东方爱婴早教中心的李季凤老师表示,“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什么也做不了,就这也不让动,那也不让碰,结果孩子大了,什么都不会做。其实,孩子在两岁左右时会有很强的动手欲望,看到爸爸看报纸,他要帮着翻,结果,把报纸撕了;妈妈剥豆子,他觉得有趣,哗啦一下,刚剥好的豆子洒了一地,于是,家长们就觉得孩子变得调皮了,总是捣乱,甚至限制孩子的这些行为。”

儿童学习的方式大部分是通过实践,所以家长要多提供一些动手机会。下面几个方法可以借鉴:

有趣的动手练习

除了和孩子一起动手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外,家长还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选择一些有趣的动手练习。比如孩子都喜欢出去玩,不妨准备一个纱网和一个本子,在认识大自然中的动植物时,收集一些标本带回家,和孩子一起动手制成昆虫标本、植物书签等。此外,还可以带孩子一起做些小手工,五颜六色的盒子、瓶子,孩子会很喜欢。

把复杂动作分解开

把复杂的动作分解开可以使孩子很小就参与到活动中去。比如给孩子讲故事时,让他帮着翻书,开始时家长掀起一页书,拿着孩子的手把这一页放下去,逐渐过渡到家长掀起一页书,孩子自己把这一页放下去,然后再过渡到孩子掀书,家长可用手指把一页书和其他页分开,留一点小缝隙,孩子把这页书翻过去,最后就是孩子自己翻书了。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培养孩子洗脸、刷牙、穿鞋袜、吃饭等。亲子早教

适时鼓鼓“劲”

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家长的协助和鼓励很重要。帮助要适时适当,如果不给孩子提供帮助,失败得太多,会挫伤其积极性和自信心;但是帮助太多就成了包办。鼓励不必是物质鼓励,一个眼神,拍拍他,都有肯定的作用。如果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自己能做”、“你真棒”,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生活的小能手。

本网站小编总结:一般孩子的惰性心理多是由于家长教育方式的不正确,从而使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依赖的性格,但愿看了此篇文章,家长们都能够从小多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与自能力。

请勿责打孩子(春季幼儿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现在虽然规定禁止体罚孩子,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尤其是一些偏僻的农村对于孩打骂的现象依然存在,并且存在着很大的严重性,对于孩子所造成的心理伤害是极其重大的,以下就让我们来看实例吧!

现在的家长过于主观地决定孩子的兴趣与爱好,家长认为哪一方面有发展,有前途,就会强迫孩子遵从他的意愿,若孩子学得不好或表示不喜欢,家长就会用武力解决。

而大多数被打的孩子都很屈,因为很多家长一般只看表面现象,而不去问缘由,甚至是迁怒于孩子。即便是孩子犯错应该接受惩罚,打也不是唯一的办法,再说了,打也该顾及孩子的感受啊,否则不仅起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可能还会事与愿违。

孩子不听话、做错事的时候,父母难免一气之下伸手就打,而屁股是首要的受害部位。因为打脑袋,担心万一失手,打出大毛病;打胳膊打腿,也容083易脱臼、骨折。家长在打孩子时一般会考虑别打坏了要害,却很少考虑孩子也是有尊严的,对父母的教训也有个心理承受的度。相对来讲,孩子要比成人脆弱、敏感,更容易受到伤害。父母一时的怒声训斥和粗暴行为往往造成亲子关系的不和谐,严重的还会在自己与孩子之间产生永久性的隔阂。

有些家长视教训孩子为家务事,自己有绝对的权利,认为“老子教训儿子天经地义”,父母的话是圣旨,孩子应当无条件地接受,不允许孩子有丝毫的反抗和不满。这种家长站在高高的平台上俯视孩子,总是以命令的口气指示孩子该怎样不该怎样,对孩子往往不分地点场合地随意指责批评,甚至是打骂。

当孩子感觉到父母不尊重自己、不顾及自己的感受时,便会本能地产生自我保护,对父母顶撞或者漠视。不良的批评方式,其结果常常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和逆反,一般表现为:不愿意和父母说话、我行我素,或表面接受背后反抗,或变本加厉。

如果父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一定要采取打的方式给孩子一个教训的话,那就必须注意孩子的感受,避免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案例】

程先生今天下班很早,于是跑到阳光小学去接读二年级的儿子回家。不是很远,接到儿子,父子俩一边聊天,一边往家里走。路上经过一个地摊,边上围着不少孩子,走近一看,是卖玻璃球的。看着那些花花绿绿、大小不一的玻璃球,儿子走不动了,蹲在那里看了很长时间,爸爸等得不耐烦了,就叫儿子赶紧起来,妈妈在家等着他们吃饭呢,回去晚了,又要听无谓的唠叨。听了爸爸的话,儿子不情愿地站起来,回头看了好几眼那些漂亮的玻璃球,才小声央求爸爸给自己买一些。

程先生本来要掏钱了,忽然想到有天看见儿子的抽屉里有上百个玻璃球,觉得没必要再买,于是伸进衣兜的手又掏了出来,拒绝了孩子的请求。儿子看到这一幕,觉得自己再央求两声,爸爸肯定会买给自己。于是不往前走,继续拉着爸爸,求他给自己买玻璃球,程先生又拒绝了两次,可是儿子依然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着。

让儿子这么一絮叨,程先生烦躁起来,于是高声呵斥儿子停止纠缠,引来无数路人侧目。看见大家都看自己,儿子觉得不好意思,便小声和爸爸说,让爸爸不要再骂自己了,不买就不买了,并快速地往家走去。亲子网

可此时盛怒之下的程先生,听见儿子这么说,觉得他是嫌自己丢人,越发生气。于是一只手拉住孩子的胳膊,不让他往前走,另一只手指着儿子的鼻子质问他。见爸爸如此在大街上批评自己,儿子既感到难受又觉得羞愧,于是拉扯爸爸的胳膊,想赶快离开。程先生正在气头上,见儿子此举,更加生气,骂道:“你竟然笑话我,真是欠揍啊。”随后在儿子的后背上重重地拍了两下。于是,儿子边哭边往家跑……

育儿专家给家长的建议——

1.孩子的脸绝对打不得

有一次我在做心理咨询时,一个13岁的男孩打进热线对我说,他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现在已经三天没有上学了,原因是自己去网吧上网,被爸爸发现后痛打了一顿,被打得鼻青脸肿,不仅无法上学,甚至没脸出门。

这孩子很诚恳地和我说,他这次挨打并不冤,但是有两点他不服气:一是爸爸不该下手这样重,二是不应打他的脸。这样让他身心都遭受摧残,他想和爸爸讨个说法可又不敢,于是打进了育儿专家心理热线。

我理解这个孩子的心情,因为育儿专家的童年也曾有过同样的遭遇,我也曾试图和父亲理论,可是均以失败告终。听完这个男孩的讲述,我安慰了他,并对他能够勇于承认错误表示赞赏,过后委婉地试着和他父母做了沟通,后来他爸爸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向孩子表达了歉意,并且表示以后尽量不再打孩子,即便打也不会很重或打脸。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这有两层意思,直接的意思就是:打脸,打破打肿了,让人没法出去见人;第二层意思是间接的面子,“人有脸,树有皮”,人都讲究个面子,中国人可以吃闷亏,也可以吃明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无论是什么人,只要你触及了这块伤疤,他都会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反击。他们都想获求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大人是这样,孩子也如此,可有些家长却认为:一个小孩子哪里的面子不面子的,什么自尊不自尊的,由于忽略孩子的内心感受,往往给孩子带来身心的伤害。

如果实在是要打孩子,脸又不能打,那就拍打两下后背或屁股,打屁股时,尽量让孩子的脸背对着父母,以免让孩子看到父母生气时可怕的面孔。亲子教育

2.打人不要伤害孩子的脸面

家长当着外人批评、打骂孩子,是最伤孩子自尊、最令孩子反感的教育方式。所以,家长最好不要在第三者面前打骂孩子,比如家里来了客人,或者在外面一些场合。孩子和大人一样,也都是好面子的。否则,容易让孩子很难堪,甚至形成对立情绪。孩子即使知道错了,也会强词夺理,宁折不弯,甚至和家长对着干。

一个叫刚刚的男孩,上小学四年级了,有一天正在学校和同学打篮球,听见妈妈大声叫自己,于是笑嘻嘻地跑到刚开完家长会的妈妈身边,准备和她一起回家。妈妈的脸色很不好,见儿子笑嘻嘻地跑过来,皱着眉头询问他在学校的表现。

刚刚觉得自己表现得很好,成绩也有所提高,就说自己表现很好,还问妈妈老师是不是表扬了他。见儿子不主动坦白,妈妈很生气,质问儿子为什么总是和前后桌说话,上课还搞小动作,这是妈妈特意找老师单独交流时,老师说的原话。

刚刚回想了一下,这不过是偶尔的行为,也没什么大不了,于是半开玩笑地认错。没想到这下子可触怒了妈妈,她抬手照着孩子后背就是两巴掌,不解气又掐了儿子两下。此时两个人还没有走出校门,很多同学和家长都看到妈妈教育孩子的“盛况”。看到别人投来的眼光,刚刚感到非常丢人。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批评惩罚孩子是难免的。所有批评惩罚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指出孩子的错误,督促孩子加以改正,让孩子健康成长。有些家长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在惩罚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甚至人格,令孩子对家长产生怨恨,对批评产生抵触,令亲子关系冷漠紧张。

打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但一定要顾及孩子的面子,千万别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然容易让孩子对自己彻底失望,自暴自弃。掌握好打孩子的尺度,倾听孩子的心声,维护孩子的自尊,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

本网站小编总结: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按照他们的意愿去做事情,若是稍有差错,父母就开始责打孩子,却从来都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这样的教育法不仅不能够起到作用,反而还很容易使孩子走向错误的道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