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恐吓孩子是现在父母们常用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当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家长们都习惯的使用这一招来吓唬孩子,但是育儿专家指出,恐吓孩子往往会给孩子留下很严重的后果,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孩子需要谨慎注意方式,恐吓万万不可:

要是再不听话,就叫警察叔叔把你抓去。

再哭?再哭,妈妈就不要你了。

再哭,让狼把你叼走!

还敢撒谎,我撕烂你的嘴巴!

走不走?不走我走了!

孩子更需要安全感

记得曾经见过这样的场面:

一位母亲在路边哄孩子。小孩子不听劝,拼命地哭。母亲说好话,给他东西,都不管用。最后,母亲实在不耐烦了,大声说:“你还哭不哭?再哭我就走了!”并做出要走的样子。孩子哭得更凶了。亲子网

母亲二话不说,扭头就走。孩子见妈妈真的走了,不要他了,慌了神,赶紧追上去,边哭边喊:“妈妈,不要扔下我,我不哭了……”

这样的场面看着是很令人心疼的。这位母亲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非这样对孩子不可吗?父母是孩子最依赖的人。孩子从出生起,就对父母有特别的眷恋,同时也有着没有父母就不能生存的潜在不安感。心理学上管它叫“基础不安”。不管孩子是否懂事,他的心里,都经常有“爸爸妈妈会不会不要我”这样的担忧。在这种心理背景下,还对孩子说“你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了”之类的话,他的潜在不安会加剧,易于受到大人无法想象的打击。这种精神上的不安,很可能会让孩子做出极端的举动,比如自杀。到这个时候,父母后悔就太迟了。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有时并不明白父母只是为了哄他而说出恐吓的话,并非真的不要他或不爱他。作为父母,应该明白,恐吓和威胁是一种很愚蠢的手段,它不但不能让孩子变得听话,而且会伤害孩子的心灵。

孩子需要的是一种安全的环境,包括身边的和心灵的。

如果不想毁掉孩子,就不要恐吓他

每个人都会有恐惧的心理。这种恐惧又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的本能反应,即对于危险的恐惧。另一种就是神经性的忧虑,即一个人在没有遇到危险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无端的害怕,可能说不出理由,也可能说出了,在常人看来不足以引起恐惧。小孩子最容易产生这种神经性的恐惧。所以,家长不仅不能恐吓孩子,以免加深孩子的恐惧,还要以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使他不致于产生无谓的恐惧心理。

孩子不听话时,如果你对他说:“你不听妈妈的话,就让妖怪来捉你!”这的确比费心地向他解释为什么要听话、怎么才算听话容易得多,可是,它产生的后果却是许多家长始料未及的。亲子教育

千万不要用医生、警察、老师及其他让孩子害怕的人去恐吓他。一个怕医生的孩子,生病的时候是不会跟医生合作的;一个怕警察的孩子,即使他迷路了,他也不会去问警察;一个怕老师的孩子,怎么可能安心听老师的课?

所以,易于造成孩子精神不安的话,千万说不得。

孩子的心里有不安的土壤,重则会萌发出许多的恐惧,并可能最终演绎为不幸;轻则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性格压抑。而这,就相当于毁掉了一个好好的孩子。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孩子是比较单纯的,也许在我们大人看来不足以引起的恐惧,对孩子们的内心造成的却是莫大的伤害,严重着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们都要甚用恐吓的方式来威胁孩子!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那些因素影响孩子的亲子关系(春季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其实我们都清楚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尤其是父母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宝宝们将来的性格及其感情方面等等,以下就让我们具体的来了解下那些的因素会影响到亲子关系吧!

母爱影响恋爱模式

1、安全型爱情

母子关系主要影响孩子的情绪和情感表达方式。有一个关心、爱护他们的母亲,儿时的安全感能让孩子长大后,更懂得也更能够接受伴侣的爱,同时知道如何爱对方。成大后,这类孩子通常拥有安全型爱情,拥有这类爱情模式的人占55%左右。

2、逃避型爱情

一个对爱情和婚姻表现出恐慌的人,恐怕在年幼时饱尝过被母亲冷落的滋味。孩子很小就懂得看父母的眼色了,尤其是母亲的态度。妈妈的冷漠,会让孩子对异性产生排斥,成年后则出现"不敢爱、不会爱"的现象。亲子网

3、极端渴望型爱情

有些孩子的母亲在他童年时往往对他们照顾不够,于是他们就认为,只有“紧缠”母亲,才能获得爱。这又叫"情感饥渴症",放到爱情和婚姻上,表现为不断追求完美,并极度依赖对方。

父爱影响社会角色

如果说母爱影响孩子情感的话,那么父爱则在一定程度决定着孩子扮演的社会角色。

在犹太国家,父亲常会对儿子说,“我是怎样把你驮在鹰背上的。”这句话代表着最健康的父子关系。因为,在犹太人信奉的宗教中,有这样的教义:为了让小鹰学会飞翔,老鹰就用枝条拨弄小鹰。小鹰就不得不在窝外盘旋,当看到小鹰要掉落到岩石上时,老鹰就会用背接住它。通过这样的故事,父亲首先告诉儿子“你可以飞”;其次暗示他“我会无时无刻保护着你”。“这样的孩子成人后大多有较强的伦理道德感,有广阔的胸怀和责任心。”

反之,在父爱缺失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则可能产生反社会倾向。一些犯罪的人,往往从小得不到父爱,或在父亲的“高压政策”下长大。亲子教育

父母关系影响人际交往

父母关系则会影响到日后孩子的人际关系。孩子最初接触到的就是父母关系。比较完美的家庭关系应是一个等边三角形。三个人的关系是等距离的,亲一方或疏一方都可能让孩子长大后难以对人产生信任。

本网站小编总结:由以上的我们可以看出,做为家长要学会以正确的态度去教育孩子,不要将自己的一些不良的思想传达给宝宝,但愿看了以上的文章家长们都能够明白如何教育自己的宝宝!

溺爱孩子后果?(春节亲子专题)


前言:父母们都知道溺爱孩子是不明智的选择,可总是在不觉不知中就对于孩子过份的照顾,加入了溺爱孩子的行列,以下就让我们具体的来了解下溺家孩子产生的后果及其平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溺爱可让孩子发育成低能儿

行行怕上学、怕上体育课。他打球、跳绳、仰卧起坐都做不来,语言发展也滞后,因此被爸妈带到医院去。可多家医院的医生均告诉行行爸妈,行行没有先天问题,他这些低能的表现,都是后天养育不当造成的。原来,行行由奶奶带大,奶奶对他溺爱有加,该爬的时候不让他爬,该走的时候又把他抱在大人怀里、放在婴儿车里,小嘴除了吃饭用处不多。

“餐厅吃饭,别家孩子在哭闹,很多家长就说这孩子爸妈怎么不管管孩子、任他哭闹,但若是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他们也很可能不管。”著名早教专家胡轶群女士指出,发生在别家孩子身上溺爱很容易发现,但很多父母却不自觉地溺爱自己的孩子却又不自知。

12种溺爱表现你有吗?

“孩子还小,等他(她)长大了再……”这是很多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爱说的话,这就是溺爱的常见表现之一———放任自由。胡轶群表示,除此之外,溺爱还表现为有求必应(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害怕哭闹(孩子一哭就满足他的要求)、越俎代庖(成人包办所有事,无论孩子自己能不能做)、心领神会(大人猜测小孩的心思)、过分关注(大人围着小孩子转)、小题大做(小疼痛大人当是大事紧张得不得了)、不让劳动(将劳动当成惩罚或不让孩子劳动)、赏识过度(表扬过度)、当面袒护、惩罚不当、剥夺独立(总觉得不放心,觉得孩子必须得到陪护)。亲子网

专家表示,这12种溺爱的表现,若存在超过8种,就要警惕了,说明家长存在溺爱,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不利。

胡轶群称,放任自由会养成孩子不好的习惯,长大了再改很难、很痛苦;有求必应势必导致孩子将来自私任性,得到再多也觉得理所当然;家长害怕孩子哭闹,孩子就会以哭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而屡试不爽;越俎代庖下,孩子随着年龄增长的能力就会被扼杀;家长爱心领神会,孩子平时不用表达自己想法,智力发展就会滞后;过分关注孩子,一旦失去关注,孩子就容易沮丧、心理不平衡;小题大做让孩子认为小事都是不得了的大事;不让劳动让孩子变成懒人,小时候不勤快,别指望长大了会变勤快;赏识过度会让孩子非奖赏不作为;当面袒护让孩子是非不分;剥夺独立,该放手时不放手,孩子就会有依赖性,扼杀了孩子的潜力。亲子教育

本网站小编总结:溺家已经成为目前家长们的一种通病,育儿专家指出,家长们的溺爱行为很容易造就低能儿,但愿此篇文章能够提醒年轻的家长们正确的采用育儿方法,避免溺爱行为的出现!

怎样看待孩子的破坏欲呢?(春季亲子教育)


前言:“破坏大王”是家长们给孩子起的称号,为什么会为孩子起这样的一个称号呢?这可不是空穴风,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小孩子们的破坏欲望吧!

虽然宝宝不大,但是两只小手已经具备了“杀伤力”,家里许多的物品都逃不过他们的“魔爪”。面对一地狼藉,你是应该生气还是应该欣慰呢?

宝宝的破坏行为对父母来说常常是个令人头痛的行为,但是利用好了,宝宝的破坏行为就可能成为培养他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极佳方式。而想象力与创造力是构成宝宝将来自主学习能力的两个重要元素。因此,一旦发现宝宝有各种各样的破坏行为,父母千万不要轻易地责备甚至惩罚宝宝。如果有条件,最好给宝宝提供一些廉价、安全的玩具,供宝宝拆卸玩耍,满足他好奇的天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宝宝的“破坏行为”可分为“无意破坏”和“有意破坏”两种,1-2岁宝宝因为手眼脑协调的能力发展不完全,分析判断的能力比较欠缺,对时间、空间距离、物体重量体积等估计不准确,他们的破坏行为更多的属于“无意破坏”。随着宝宝自我控制能力增强,他开始出现一些“有意破坏”的行为。如宝宝将积木搭起来,父母正在称赞他,而他自己也正自鸣得得意地拍手叫好的同时,他可能突然把叠高的积木推倒,并因此开心地大笑起来;妈妈费了很多时间,终于为他折了一匹可爱的小马,他拿着玩得正起劲呢,突然莫名其妙地将小马揉成纸团,扔来扔去地玩开了。亲子网

宝宝的破坏行为往往也是他迸发智慧火花、促进他更好地从环境中学习的原动力。作为父母,你们要知道,孩子有“破坏”的理由。

理由一:“那是什么?”

新奇是幼儿探索世界的动力,在他们的“研究合同”上只有一句话:掌握全世界的秘密--他们要检查所有的他们还弄不明白的东西。

而在他们的检查清单上,排列着他们最感兴趣的东西:爸爸和妈妈的各种物品。探索不是什么坏事情,只不过它们总是伴随着一些其他的结果,例如破坏了爸爸的电脑、倒掉了妈妈的香水……

无论是需要维修的电脑,还是被倒空的香水,对于父母的忍耐力来说都是严峻的考验。我们很想大大地发作,但是又必须保持应有的耐心。因为我们也清楚,孩子并不是故意搞破坏,他们哪里明白香水对妈妈的意义,而修理电脑要花上多少枚棒棒糖的钱呢?

既然我们不能阻止这种探索行为,就只能想办法把损失降到最低。我们可以把珍贵的东西收藏起来,对于计算机或音响这种很难藏起来的东西,就只能想办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把他们吸引到更新鲜有趣、也更加合适他们的领域里去。

理由二:“我生气了!”

孩子对现实中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底线,因此让他承受过多的拒绝,对他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发脾气是他们表达失望的方式。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需要保持冷静。

孩子在发脾气之后最希望得到关爱,因为他们需要确认“我还是爸爸妈妈的宝贝”,所以我们不能以暴制暴。但是,我们还必须让他们明白:发脾气不是搞破坏的通行证,所以在他们平静之后,必须乖乖地去把自己摔出去的玩具拣回来并且收拾好。

孩子所得到的自由空间越小,他发脾气的可能性就越大。因此,父母在对孩子说“不”的时候,不妨先考虑一下是否一定要拒绝孩子。有些时候,我们可以寻求一些折中的解决方式,多给孩子一些安慰,可以阻止孩子怒气冲冲。

理由三:“我做不到……”

父母让孩子去做一些自己很难做到的事情,难免会发生小意外,因为他们非常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父母对孩子进行细致的观察对此有帮助:我的孩子究竟已经会做什么?还不能做什么?如果她喜欢帮助妈妈做事的话,那就做些力所能及的吧。

而在失误发生以后,重要的是千万不要打击小家伙,我们不要说“看,你又把事情弄砸了”或者“哎呀,你根本做不了这个”,这种话会让孩子感到沮丧。

理由四:“大人们就是这样做的!”

孩子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像爸爸那样做很多事情,又像妈妈那样心灵手巧,娴熟地倒果汁、推购物车、把钥匙插到锁眼里等等。小家伙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并且乐于给爸爸妈妈提供帮助。虽然这些行为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但是并不一定总能给父母带来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尽管你想大哭或者大叫,但是最好克制住自己并且给孩子一个友善的表情,然后向孩子做好示范和引导。这个过程可能充满了乐趣,它满足了孩子的模仿需求,同时慢慢熄灭了妈妈心头的怒火,促进了亲子感情。

理由五:“太简单了!”

给孩子提供的玩具,需要与他们的年龄相匹配,既能引起他们的幻想,又要足够结实。而我们在送他们玩具的时候,还应该教会他们什么叫爱惜。比如,当2岁的孩子想试一试小木偶能从多高的地方跳下来的时候,我们就应该让他们知道,如果这个玩具摔坏了,是不会有新的在等着他的。

有时候,孩子的玩具太多了,以至于他无法在一个玩具上集中精力去探寻这个玩具应该怎么玩。即便玩坏了,他也觉得也没有关系,反正还有很多后备军呢。所以,玩具被破坏也就不稀奇了。亲子教育

理由六:“我在这里!”

对于幼儿来说,对他的关注同吃喝一样重要。如果他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就会采取反抗措施。这时候,孩子哪怕承受责骂,也要引起父母的注意。

当最终父母放下手中的所有事情,并且以孩子做了破坏行为为代价,来关注孩子的时候,不妨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孩子最需要的时候给了他足够的注意。

对孩子来讲,父母对自己的忽视比责骂更难忍受。所以,当孩子得不到足够重视时,便会通过搞破坏吸引父母的注意,哪怕破坏行为换来的是责骂。所以当孩子出现无原因破坏东西的行为,父母要及时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及时调整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方式,给予他更多的关注。

本网站小编总结:妈妈们常常为孩子的破坏行为而生气、苦恼,其实许多的时候家长们不防学会换个角度去看问题,也许正是孩子们的破坏行为才有了各种各样的大发明,但愿家长们都能够多理解孩子,全面的看待问题!

孩子的那些坏习惯需要改正(春季亲子教育)


前言:坏习惯养成很容易,一旦养成很难改变,但是若不改正,迟早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宝宝的那些习惯是需要修正的吧,这对于幼儿未来的成长及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怎样纠正孩子的顽固性习惯

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坏的习惯也必须从小克服。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可见到有些幼儿吸吮手指、咬指甲、咬衣襟和被角,有的幼儿已断奶。睡觉时仍有寄托性习惯,要空奶瓶或触摸着母体才能入睡等。这些顽固性习惯是儿童的行为障碍,严重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健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必须及时发现,及早纠正。

吸吮是一种原始反射。任何物体接触到婴儿口唇,都会引起吸吮反射。婴儿吸吮手指是常见的,二三岁以后,就会逐渐消失。但仍有一部分儿童在饥饿、寂寞无聊、焦虑不安或身体不舒服时吸吮手指,久之,就形成了顽固性习惯。经常吸吮手指会使手指浮肿、牙齿闭合不良和感染疾病,对儿童心理、性格发展十分有害。亲子网

啃指甲,是一种消极的内向的习惯。严重的孩子不仅把指甲全部咬光,甚至咬破指头。幼儿啃指甲和吸吮一样,是个普遍现象,一般五至七岁的孩子较为多见。孩子得不到小时候那种母爱,欲求又遭到拒绝时,便会产生一种不安和寂寞的紧张感。为了清除这种紧张心理,孩子希望回到从前的时代,就会产生这种倒退现象。啃指甲是比吸吮更为严重的一种进攻性心理状态的表现形式。幼儿啃指甲多发生在受到干涉、禁止或过高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在淘气后担心父母训斥而感到不安时。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都可能无意识地把手放在嘴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习惯。

矫治孩子的顽固性习惯,不应责骂、恐吓和强行制止。采取抹红药水、涂辣椒面、缠绷带的方法,也是无效的。这样做只能把孩子的精力集中到手指头上去,结果事与愿违。正确的方法是,解其原因,对症下药。亲子教育

矫治儿童吸吮手指和啃指甲的习惯,应鼓励孩子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游戏,培养他们对环境的兴趣,把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到玩具和户外活动上去,定期给孩子修剪指甲,使他们无法啃到,并多给孩子买一些喜爱的玩具,尽量让他们的手指无空闲;还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多接触一些有良好习惯的小朋友,以帮助消除孩子的不安心理和孤独感。为改变孩子睡眠寄托性习惯,最好让孩子单公睡眠。此外,还要除去孩子身体的各种不良刺激,如皮疹、绕虫等,并给孩子制定有规律性的生活制度,不到睡觉时不宜过早上床,睡醒后不能养成卧床不起的习惯。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不好的习惯,家长应该及时的给孩子纠正,但是父母们采用的方法一定要正确,尤其是不能采用一些辱骂恐吓的方法,但愿以上所提到的几点对于家长们教育孩子有帮助!

准妈妈课堂(春季幼儿亲子教育)


前言:初次当上妈妈,兴奋之余不免又有些忧虑,升为妈妈需要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常常是让家长们感到束手无策,而今天我们就要在这总结下妈妈所面临难题的解决方法,可以让你轻松做个好妈妈!

第1个月

Q:在我不知道自己已经怀孕时,我喝了酒,这样会不会伤害胎儿?

A:肯定不会的。尽管酒精对胚胎细胞有伤害(过量或经常饮酒会会造成非常强烈的伤害),但是,如果在刚刚怀孕、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酒精对怀孕这件事的作用遵循“全部或者完全没有”的原则。也就是说,如果受精卵细胞遭到例如酒精或者射线的伤害,那么它就不可能继续存活下来:它会在很早的早期,甚至是在没有被意识的情况下自然流产的。

*受精卵具有很强的生存功能,尽管它只有大头针的大小:它能着床在柔软而且高度完善的子宫黏膜上。只要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继续生长,就说明在人体孕育自然的优胜劣汰中,它很优质、很健康。亲子网

第2个月

Q:前3个月经常吐,我获得的营养是否足够?

A:大多数情况下,50~70%的女性会在怀孕的最初几周恶心,但是不会影响到体内正常的新陈代谢;即便在孕期前3个月经常呕吐,也不是会营养不良的。除非当呕吐极其恶劣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营养摄取的问题。如果体重大幅度下降,感觉虚弱,就需要及时去看医生。

*值得安慰的是,研究表明,恶心、呕吐促进了胎盘的生长,并且使胎儿更好地获得营养。这是因为,呕吐使胃里几乎留不住任何食物,体内的卡路里就会下降,于是母亲身体所消耗的新陈代谢物质减少,而胎盘消耗吸收的母体的营养反就会相应增多,这些充足的养分就会传送给肚子里的宝宝。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那些经常呕吐、胃部和肾脏都更敏感的孕妇,她们的胎盘比不那么激烈呕吐的准妈妈的要重。

第3个月

Q:对孩子的责任感是否可以通过学习得来?

A:其实,你向自己提出诸如此类的问题就说明你已经开始了学习。德国的儿科医生、心理治疗专家BarbaravonKalckreuth博士说:“承担责任,是以担心肚子里的宝宝是否一切正常开始的。”除了提出这些抽象的问题和阅读与孩子有关的信息之外,你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亲近胎儿——比如看超声波照片、听胎心的跳动、和丈夫一同感受宝贝的动静等,都能唤起父母本能的责任感。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不能胜任父母这个角色的感觉,这也是很正常的。你可以去寻找帮助,如向自己的父母请教或者多看一些育儿的书籍,以更好学习去承担为人父母的责任。

第4个月

Q:胎儿是否可以感受到子宫在性高潮时的收缩?

A:在高潮中,子宫的收缩有很大可能会被胎儿所注意。但是,宝宝不会觉得反常,他可能只把这当作每天肚子里的正常波动。

*同时我们也可以猜想,在爸爸妈妈做爱的时候,肚子里的宝宝会有什么感觉?可以相当肯定的是,小东西能够感受到妈妈的心跳加快了,而且妈妈会有些疲倦。可能,在性爱后,小宝宝会感觉活力十足,因为在做爱的过程中有更多的血液流向准妈妈的小腹,子宫里的血液循环也更加顺畅了。

第5个月

Q:胎儿的第1次胎动是什么感觉?需要刺激宝宝的这种运动吗?

A:在怀孕的第18周到第21周,不需要你额外地“敲打”他,大多数的宝宝第一次做出让妈妈有所感觉的运动,那是一种轻柔的敲击的感觉,也有妈妈回忆说,像是肚子里有气泡咕噜的感觉。不过慢慢地,宝宝的动静会越来越大。

*日常生活中引起胎动的刺激会很多,比如光线(手电筒的光直射过来)或者低沉的声响导致肚皮的震动,因而没有必要总是故意去用什么来刺激胎儿运动。最多可以把一个“滴答”作响的闹钟放在肚皮上,跟他玩个游戏;你也可以试试,有规律地收缩腹肌,宝宝就会在肚子里打嗝呢。

第6个月

Q:胎儿长大了,妈妈肚子里的器官都到哪里了?

A:很明显,宝宝为了生长会自己开拓在妈妈肚子里的地盘,所以,妈妈身体内的器官就要自己再找地方了。

例如,肠子搬家到了上腹部;胃还是留在以前的位置,不过体积比以前小多。

*在胃部的变化中,有些女性的收缩肌向胃打开,这样胃酸就会反流到食道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准妈妈都会有胃灼热感的原因。

第7个月

Q:宝宝已经不小了,他是否能感觉超声波在探测它?

A:当宝宝被“窥探”的时候,他一定能感觉到——他能感觉到超声波探头放在妈妈肚皮上的轻微压力。尽管肚子上的皮肤、羊水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但是超声波震动的声音达到宝宝的耳朵里时能接近100分贝,相当于地铁列车进站的声音。亲子教育

*所以,对胎儿来说,B超检查总会造成一定的负担的。因此,专家建议只在三次重要的检查中使用超声波:第9-12周的检查、第19-22周的检查和第29-32周的检查。

第8个月

Q:胎儿的分量占准妈妈增长体重的多少?

A:通常到分娩前,婴儿、胎盘和羊水的重量共占了准妈妈体重的1/3。

*但是不要担心,剩余的2/3也不都是脂肪。由于组织的扩张,妈妈的体内储存了大量的水分,这一部分可能就达到4千克;血流量增加了大约1千克;乳房增重0.5千克;子宫了大约1.5千克。其中只有两千克是脂肪,这是身体为哺乳和产后辛苦的劳动所做的能量储备。

第9个月

Q:我怀孕34周了,为什么肚子有时候很硬?

A:子宫有节奏地缩紧-放松会让腹部坚硬同时有轻微的疼痛感。到了孕期的最后三个月,这种收缩就是有目的的了,这是对分娩的预演。

*子宫收缩所导致的阵痛被成为“前阵痛”或“下沉阵痛”,其实也并不痛。收缩是微弱且没有规律的,通常只持续几秒,在一个小时内至多有三次。在“前阵痛”中,腹部变硬,有一种抻拉感从背部一直延伸到腿部。

第10个月

Q:如何区分真的阵痛和假信号?

A:有一种简单的测试方法:躺在水温不要过高的浴盆里,“准备式”阵痛会在水中停止,而真正的分娩阵痛则会变得更强烈。由于这个测试应该在临近预产期的时间做,因此,能够准确地区分是否真的阵痛来临了。

*在医院,助产士和医生还会在这个时候,通过检查子宫由于收缩是否发生了变化来确定宝宝是否准备好了。

Q:何谓早期破水?

A:早期破水是指孕妇不管是否已足月,在还没有真正进入产程之前,包在胎儿外的胎膜(羊膜)就发生自然破裂,羊水流出,胎儿失去羊膜的保护。

Q:是什么原因引起?发生的比例?

A:发生早期破水的原因并不是很明确。健康完好的羊膜具有很好的韧性,但当内外在环境改变时,可能会造成羊膜的某一点抗压性降低,而形成一个压力出口,这些情况包括感染、子宫颈的闭锁不全、羊水过多症、胎位不正、外伤外力的压迫和多胞胎妊娠等,也有部分并无明显的原因。据不同中心的统计,发生率大约占所有生产的10%左右。

Q:对孕妇会有危险吗?

A:破水本身对孕妇是没有危险,但应试图找出导致破水的原因加以处理。例如是否有感染发生?孕妇是否是一个高危险妊娠状态?若是,则应做适当的处置。

Q:对宝宝会有危险吗?

A:【足月】

要看破水时的周数和原因而定。若破水时妊娠都超过37~38周,已可算是足月儿,若无明显感染症状如发烧、胎心加速、验血白血球升高等情况,自然情况下九成会在24小时内发生阵痛,高达九成会在两天内出生。

【未足月】

若未满36周或更早,则要考虑到早产所并行的问题,此时比较会对小宝宝造成危险。若有感染的情形,可立即用抗生素治疗,但有时早产造成的危险比感染还严重。

【特别提醒】

另一种情况比较危急的是已生过小孩的经产妇,有时破水并子宫颈开,脐带若随着羊水往外流出,会造成脐带脱出,血流入胎儿会受阻,会造成胎儿窘迫,就非常危险了!所幸这样的情况并不常见。

Q:若有感染怎么办?

A:若是感染造成破水,也有可能是破水后继发的感染。若是已知有感染了,当然要做细菌培养,并立即给予抗生素,但若是在很早期的破水,例如36周以前,也许胎儿的成熟度还差,必须安胎治疗,此时最好也给予抗生素做预防性的治疗,以免破水太久发生感染。一旦破水又合并感染,对母体与胎儿都将有害,若胎儿成熟度够,最好能立刻引产或实行剖腹产。

Q:破水跟分泌物或尿液如何区分?怎么确认?

A:破水有时与分泌物或尿液很难区分,就连医护人员有时都会误判,叫孕妇自己确认破水有些困难。

总之,若突然有大量的不明液体从阴道口流出,而很明显并非在解尿,最好要就诊检查一下。有时是积在子宫颈内的分泌物因子宫口开了而突然流出,也有少数是外层胎膜破造成积液外流,这些都很像是破水。

Q:万一真的破水了,就医前如何处理?

A:1.不要慌张,先通知家人,带妥健保卡,产检妈妈手册。

2.住院对象(可以参考妈妈手册)。

3.与主治医师或医院连络并立即就医,不宜迟宜。

Q:早期破水可以预防吗?该怎么做?

A:早期破水的原因并不明确,无从预防,但若是属高危险妊娠,或阴道有感染的情形,自己应提高警觉,若有状况,随时就医。若怀孕初期有感染应先治疗,若有子宫闭锁不全或早产病史的,应即早就医先对症治疗。

Q:早期破水和孕妇体质有关吗?

A:早期破水与妈咪的体质关连性不明。但若是曾有早期破水的孕妇要提高警觉,若已知自己属高危险性妊娠,如多胞胎,胎位不正,羊水多,易感染等,也应多加小心注意。

Q:早期破水和早产的关连性?

A:【36周以后】

若破水时妊娠周数已到38周,则已算是足月妊娠。但现在若发生在36周以后的早期破水,医师已倾向不做安胎处理。

【32~36周】

32~36周之间的破水,可视妈妈与宝宝的情况,通常都会住院安胎,给予抗生素和安胎药物治疗,一般预后都很好,尤其若胎儿体重已超过2,000公克,几乎没有什么后遗症。

【38周以前】

若32周以下的早期破水,愈早期预后愈差,愈容易早产,而且因羊水的不足和流失,使得胎儿的发育受到很大的限制。但也不要太担心,现在的周产期医学很进步,只要妈咪有信心,医护有爱心,家属有耐心,相信就算宝宝不小心太早来到人世了也可以受到很好的照顾和大家的祝福。

Tips还有一些告诉你:

*孕初期,多胞胎的准妈妈会更经常地恶心。但至少有一点是值得安慰的,在怀孕的前几周呕吐,也预示着将来流产的可能性小。

*从18至21周开始,肚子里的小东西每天都会向妈妈报到几次。如果肚子一直很安静,最好不要等两天,而是应该在24小时内没有明显胎动或者胎动减少的情况下,就去看医生。这可能意味着胎盘发生了某些变化。

*今天,把大肚子藏起来已经不时尚了,相反可以炫耀地显露出来。那种胸部收紧,在腹部放开、裁剪合适的瘦款的衬衫、外套都是不错的选择,裤子也不要裁剪得太宽,腰带、拉链和口子都不要太显眼。XXL号的孕妇裙子既不能突出性感的大肚皮,又让身材显得臃肿不堪。

本网站小编总结:相信许多的新妈妈多多少少都会遇到以上的问题,在此专家一一为大家讲解出来,希望准妈妈们能够快乐的迎接自己的小宝宝,懂得轻重缓急,及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如何让孩子不再迷恋电视(春季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目前不少的家长们都反应自家的宝宝是个电视迷,常常是早上早早的开开,晚上很晚了还不愿意睡,那么针对这种过于迷恋电视机的孩子应该怎么教育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事先订好规则

先说好规则,可减少争执和赖皮的机会。周末就和孩子讨论下周可看哪些节目,包括看的时间和次数。像吃饭时不能看电视、作业没做好不能看或是看到几点就要去做作业,都要事先跟孩子说好。

2.用好的DVD取代

其实,已有愈来愈多的家长发现电视节目并不能提供孩子有益的内容。他们愿意花钱购买或租借优质的DVD当孩子的教学工具。亲子网

3.把电视和遥控器藏起来

自从人类有了电视,它似乎就霸占了客厅最重要的角落,但现在最新的潮流却要把电视推到最不起眼的角落,以减少它的诱惑。美国“关机联盟”就不断倡导,把你们家的电视连同遥控器都一起藏起来。如果不习惯家里突然没有电视的声音,不妨打开收音机,利用音乐和有趣的广播节目当家里的背景音乐。

4.别在孩子的房间放电视

现代人的家里都会有一台以上的电视,理由是让家中不同成员各取所需。但如果在孩子房里也放电视,只会让孩子和家中其他成员更疏远,也会影响他们学习和睡觉的时间。更糟的是父母看不到孩子是否看了不健康或不该看的节目。亲子教育

5.别把电视当保姆

别因为无暇陪伴,就把孩子丢给电视。相反的,可请孩子来分担一些家务,比如一起准备晚餐、打扫房间等等。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和孩子变得更加亲近了。

6.家长要以身作则

如果不想让孩子看电视,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关掉电视,花心思创造更多有趣的家庭活动,比如参加各种活动或游戏、一起运动健身等。更重要的是增加与孩子互动相处的时间。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孩子长时间看电视不仅仅会影响其视力,而且还不利于孩子脑细胞的发育,过久看电视容易使孩子出现反应迟钝、单板的行为,因此家长们都要多注意这一方面的问题!

科学的育儿法则(春季亲子教育指导)


前言: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非常的重要,但是目前有许多父母的育儿方法存在着问题,其不仅仅会影响亲子关系的合谐,而且还会影响到宝宝今后的发展,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科学的育儿法则吧!

打骂、溺爱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

过分严格会对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特别是打骂教育,更不是管教孩子的好方法,因为这样只会出现两种后果:要么孩子会更叛逆,要么会产生恐惧心理。而过分溺爱会使孩子从小养成一些坏习惯,丧失独立能力。这些都不是教育孩子的正确理念。

妈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爱孩子的方式,要把握一个度。在适度的范围内,该严则严,该放则放,进退自如。极端的严格或溺爱的方式,都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平等看待孩子

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也有自己的思想和自尊,妈妈在孩子面前,要像朋友一样说话、相处,不要给孩子造成距离感,这样孩子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母子通过相互沟通,才能相互理解,孩子也才会“听话”。亲子网

小圆是个顽皮的小女孩,每次都把玩具弄得到处都是。妈妈通常会不耐烦地走过来对她说:“赶快把玩具收拾好,看你弄得这么乱,以后不给你买了。”小圆就像没听见一样,照样自顾玩她的。

一天妈妈在书上看到要和孩子平等说话,她试着蹲下来,正视着小圆说:“宝贝,你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一会儿要来客人,让人家看到这么乱多不好。”小圆认真地看了看妈妈,开始收拾起来。

平等对待孩子,把他作为一个正常的能思考、懂合作的人,像朋友一样和他交谈,他会理解你的,并且会很配合你的要求。

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妈妈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来培养孩'子,不能看别的孩子怎么样,就要求自己的孩子也这样。

熠熠5岁了,妈妈看到别的小朋友都开始学一项特长,有的学音乐,有的学美术,有的学钢琴等,就认为应该让熠熠学学美术,以后做什么设计等都能用得到,便打算给他报个美术班。

妈妈把这种想法告诉熠熠,可是熠熠坚决反对,说不喜欢画画。妈妈问他喜欢什么,他说喜欢吹口琴。妈妈想,既然孩子喜欢,就让他学吧,于是让熠熠上了口琴培训班。

熠熠在口琴班进步很大。因为喜欢,熠熠在家里一有空就练吹口琴,没过多长时间,妈妈能听到美妙的乐曲了。

对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两千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实施了这个理念并证明了它的正确性。孔子根据学生的资质和心理、思维的不同特点而施教,可谓变化无穷。后人叹服“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对今天的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亲子教育

全面提高孩子的能力

孩子正是打基础的时期,应全面开发、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不能只顾一点而忽视其他,让孩子成为一个“跛足人”,这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

欧雅丽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因此作文写得好,语文成绩很优秀,但是她的数学成绩却不理想。妈妈认识到这个问题是由于孩子逻辑思维没得到锻炼的缘故,所以,经常给她出一些需要思考的题来加强锻炼。通过不断地练习,雅丽的逻辑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数学成绩逐步提高。

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常常是不平衡的,但为了孩子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妈妈应正确对待孩子比较弱势的方面,及时予以强化辅导、训练,使孩子能够均衡发展。

本网站小编总结:我们都知道父母对孩子的家教直接关系到宝宝今后的性格及其做事的态度,若是不小心犯了一些禁忌,那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但愿父母们都能够在正确的教育中让孩子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