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市场最早产生于1930年的美国纽约,1930年8月,美国人迈克尔·库仑(MichaelCullen)在美国纽约州开设了第一家超级市场——金库仑联合商店。当时,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时期,迈克尔·库仑根据他几十年食品经营经验精确设计了低价策略,并首创商品品种别定价方法。

近日,一场来自早教机构3岁-6岁幼儿购物实践活动,引发了家长们的又一次思考。8月24日,汽车区大润发超市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平均年龄不到6岁。过去进超市,都是看着爸爸妈妈采购、结账,现在这个过程他们将自己完成。这是早教机构“天才宝贝”的幼儿经济学活动课——“精明小买家”。

孩子说:爸爸妈妈我能行!亲子游戏

超市里,紧捏着自己赚的“血汗钱”,孩子们东瞅瞅、西望望。老师为他们分配了几项购买任务,比起平日经常撒娇要买的玩具,他们此刻更关心物品价格,时不时还伸出小手指加一加。

“阿姨,要给我开发票,要不这坏了我找谁呀?”经过一番“血拼”,在收银台前,一个“小买家”拿着他的小汽车,认真地对收银员说。抱着“战利品”,孩子们骄傲地对家长说:“看,我能行!”

家长说:今后对你有信心!

“我家孩子今年5岁,自己没去买过东西。他知道东西要拿钱换,玩具太贵不能随便买,更多的就没法教了。”家长王女士说,她是一位“80后”母亲,对于能否给幼小的孩子上“经济课”,她和大多数年轻父母一样,正在迷茫。早教网

“但孩子比我想象的懂事,不仅完成了任务,还给妹妹带了礼物。”近日,记者再次联系到王女士,询问孩子的活动情况时,她显得信心十足。“我想采取更积极的态度,至少指点他如何合理支配正当收入。”

教育者:“经济课”是幼儿社交必需

“家长觉得孩子上‘经济课’还早,是因为成年人容易把‘经济’当成学术概念,在我们这样的早教机构中,把‘经济’融入进以物换物等活动课,就会发现孩子能自然领悟这些规律。”本次活动的组织者——早教机构“天才宝贝”的教学人员邵颖说。她建议家长,经济观念不是“早熟”,而是社交和生活的必需,应以浅显、实践的方式,尝试为幼儿上“经济课”。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超市是个学堂


现代生活中离不开在超市购物,而宝宝小时候,妈妈或其他主要教养人因购物需要也会经常带孩子出入超市。很多时候,孩子是抱在家长的手上,或者放在购物车的婴幼儿座椅上,家长专心致志地选购物品,孩子兴致勃勃地东张西望。可大家是否知道,超市对于孩子来说,不仅仅是个看新鲜的地方,更是一个大学堂,在这里,孩子可以认知,可以探索,可以学到社会交往的很多规矩,在超市中,孩子逐渐成长。

对于不会走路的宝宝来说,只好趴在妈妈怀里或者坐在小车里看超市的东西。这时正是宝宝开始认知世界,开始学习语言的敏感期。聪明的妈妈,可以边购物边给孩子讲解见到的事物,它们的用途,以及什么叫做超市,为什么要挑选某件商品等等。这些谈话听起来可能挺滑稽,但对于孩子认知各种事物,习得语言,以及初步感受超市中的行为规则大有好处。

孩子会独立行走之后,他的探索欲望进一步加强,这时他不满足于坐在小车里被动地“逛超市”,而是强烈要求自己来尝试拿取自己感兴趣的物品。这个时候,妈妈可以多带孩子去一些家门口的社区超市,这些超市一般没有贵重的物品,即使因为孩子的原因造成一些损坏,也比较容易补救。同时,这些超市的工作人员因为和主顾比较熟悉,会孩子通常也比较友善。在带孩子选购物品的时候,家长会首先跟他们打招呼,鼓励而不是强迫孩子对工作人员以阿姨伯伯相称,让孩子体会到社会交往的礼貌。在购物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主动地自行选购,但家长应紧跟着孩子,当孩子对某种东西感兴趣的时候,即时告诉他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对孩子有没有用,我们会不会买,或者为什么我们不会去选购。孩子可能会对很多商品感兴趣,去翻动,家长应该告诉他轻拿轻放,并要求他自己尽量放好,必要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他一下。很多时候,孩子会坚持挑选购买某种东西,这样的社区超市里的东西一般都是日常用品,因此几乎发生不了买后实在用不上的现象,所以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和坚持,家长最好能够买回家。比较常见的一种误区是,家长随着孩子的心意让他往筐里放,然后再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把不准备购买的东西偷偷放回货架。这样做在孩子刚开始独立挑选的时候还是可以的,因为那个时候他刚刚接触这么多商品,对于拿什么不拿什么心里也没有准主意,所以多半不会记起来自己究竟要什么。但是随着孩子购物次数的增多,他逐渐会对自己的购物选择有一定的倾向和记忆。这个时候他选购的东西,即使当时付款的时候没有想起来,他也可能在回家后的某个时刻突然问到:“我买的那个长香肠呢?!”这个时候如果家长已经偷偷放回到货架上了,就不太好处理。即使现在解释那个长香肠不需要,但是对于孩子来说,你没有经过他的允许而把他精心挑选的货物放回货架,对他来讲是一种伤害,会直接影响到他对家长的信任以及安全感。所以,如果家长不能接受他选购的某种物品,最好能在超市就当面说服他,或者,如果不能说服,对于小宝宝可以选择“替代购物”,就是用其他的,你需要的物品来吸引他的注意,让他同意放弃他的选择而改买你建议的物品。如果你不能说服他放弃他的选择,那最好就尊重它。

至于大超市,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超市一般人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最好选用购物车,让孩子坐在里面,这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虽然孩子坐在了车里,妈妈也可以给孩子讲他看到的东西及其用途,有的时候也会让他轻轻摸一下,但不一定非要他亲自拿了才算认知了。

但是,无论是逛大超市还是小超市,我们首先告诉孩子的就是去超市是去买东西的。超市不是儿童游乐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室,超市是一个公共场所,孩子在超市中,可以体会到商业交往的一些基本规矩。当家长刚开始带不会走路的孩子逛超市的时候,就应该在给他认知事物的机会的同时,同样给予他,认知社会交往规则的机会:告诉他超市是购买用品的地方,在付款前,东西不是我们的,所以不能毫无节制的拿取和损坏,只有自己准备购买带回家的,或者特别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的,才能轻拿轻放。如果自己通过选购不打算购买某种物品了,应该放回到原处不能损坏。当然,这样的说法,可能要给孩子讲100遍,他都还会随意的由着自己的好奇心来拿取和选择,这是孩子的天性必然造成的,我们给他的其他规矩,也同样需要第101次的讲解。但是这些话不能不说,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基本规则的问题,也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一部分。

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妈妈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想法,就是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自由是最重要的,而一些社会的规矩可以以后再确立。或者,如果他自己做的太出格,自然会有人“教育”他,帮助他树立必要的规矩。基于此,有妈妈提出,孩子在前面动,我们会在后面收拾,如果孩子损坏了东西,我们照单买下来就行了,不必看的很严重。这个出发点虽然是好的,然而,探索认知世界的途径很多,但无论哪一种探索认知的途径,孩子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总不会生活在没有任何限制的真空里。一个孩子的成长,是生理的、心理的、智能的、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成长的,即使在某个阶段某个方面处于敏感期在迅猛发展,而其他方面相对发展缓慢,但仍然是同时发展着的,不存在先放弃某种成长等到以后再补上的说法。一个孩子的成长,必须要在尊重社会规范、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进行,才是一个基本的正常的状态。同时,如果不需要家长的引导,完全把孩子的成长交由他自己去探索、去尝试、去体会,教给他人去教育甚至是“教训”,对于孩子来讲,是否也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一些伤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需要父母主动的引导和必要的权威作用?大量事实证明,如果家长在亲子关系的确认时期,就主动放弃了主动引导、教育的权利和必要的权威作用,终有一天会与孩子的关系问题“埋单”。而对于妈妈的“他拿我收拾,他损害我照价买”,也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得以感受到“无论我做了什么,我妈妈会对此负责”。这本身不利于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孩子可以自由地适当选购他喜爱的物品,而同时,也应该在他的能力范围内(比如把东西放回货架)为他的动作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随着孩子进一步的成长,他就不再满足于挑选物品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而是强烈要求自己购物,便于他自己完成需要某种物品--选购--付款的动作,这个动作对于他的意义比选购物品其实大的多,这是一整套的商业交往基本规则。到这个时候,他会比较热衷于购物的过程,而聪明的妈妈,也可以常常在家里与孩子进行模拟超市的游戏,可以做一些数字卡片,妈妈和孩子轮流当收银员和顾客,孩子可以从中学习数字认知、配对以及简单的加减法等,这样就开始了数学游戏阶段。同时,在游戏中,孩子得以和最亲密的人锻炼社会交往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呢,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和锻炼,他对自己到超市的购买行为逐渐具备了计划性条理性,已经可以自己知道需要哪些物品,可以对超市管理人员礼貌地询问并请求帮助,可以从架上选购、查看保质期(当然需要成人帮助),并自己提着篮子购物直到付款了。这一切,都昭示着一个孩子智力和社会性双方面的协调发展。

超市是个学堂,孩子在超市中,会学到主动的探索,会学到多样的认知,会锻炼观察表达等多种能力,会认识社会交往的必要规矩。祝愿我们的宝宝,健康快乐地从这个“学堂”顺利毕业。

臭臭入托之实践篇


这几天也许我闺女有预感,虽然满口答应去托儿所,但她也只是听信了我老婆的甜言蜜语,说那里有滑梯可以玩,还有娃哈哈和喜之郎吃。于是她天天盼望去托儿所,还没见到娃哈哈和喜之郎,就开始尿裤子了,先是站着尿,然后是在被窝里尿,最后爬到茶几上尿了一大泡。条件反射还是什么原因?

可是我老婆不管什么原因,她除了修理孩子的时候理直气壮兼无所顾忌,像个官僚老权威之外,那真是很少看见她发表什么真知灼见。“你看看你?成什么话?你欠揍你呀?”

孩子这时候可是真乖,她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妈妈的巴掌随时都会拍过来,所以拽着湿漉漉的裤子,满脸的惊恐神色,到处寻找救援。我照例是装作没看见。当然,这时候看见的总是她姥姥:

“你看看你,又在训孩子,人家还有十多岁尿裤子的呢!”然后是一把抱过去,亲昵得了不得,顾不上满身的骚气了。

孩子回头望着我们,眼里是幸福万状和得意洋洋的神情,气你没商量。

“如果这样,在托儿所总尿裤子怎么办?”老太太说。

“人家是兴隆区幼儿园,比她小的孩子好几个呢。”我媳妇这回到是蛮理智的。

于是今天,在交了三百块钱押金,85元入托费,30元折旧费,外加每顿饭2块5毛钱的饭票,我们大包小裹地出发了,两床被子,一个褥子,还有一个大包裹和塑料布。

孩子她姥姥仍旧在后面跟着。

臭臭穿着厚厚的毛衣,花蝴蝶般的背带裤,尖尖的小礼帽,她妈妈又给围上了细纱巾,只隐约露出一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兴致勃勃地盯住我们瞅。现在是什么感冒病毒都入侵不了了。除了失望。

可是我闺女并不失望,即使面对那几个就像乌鸦一般歪着脖子嚎哭的丫蛋蛋,也面不改色心不跳,觉得教室蛮亮丽的,玩具满新鲜的,拉着我的手,到那个小蘑菇旁边玩去了。这边我老婆大包小裹的给阿姨介绍情况:“这是三条内裤,尿湿了换穿的,这是毛裤,这是毛衣,这是外罩,这是……”我听见幼儿园阿姨大笑着,好像有人在卡她的脖子,喘不过气来了。“这里又不是旅店,别的都拿回去,只留这几条内裤好了。另外,”她喊我,“你过来,又不是大冬天,给孩子穿这么多干嘛!”

我媳妇习惯了服从别人,今天也一样,开始给臭臭脱衣服。

“在家里就是这样的,等到时候热了,叫阿姨脱吧!”我老岳母说。

于是我媳妇又听话地停下来,小臭臭跑到一边去玩了。

“你们快走吧,别让她发现。”幼儿园阿姨斩钉截铁地说。于是我们被轰出了教室。

“不知道孩子习不习惯呢?”她姥姥边走边说。

等到下午,我给我媳妇打电话,毕竟自己的闺女啥样自己知道。

“我们正在外面呢!妈刚去了一趟,两点钟醒了就开始哭,阿姨说嗓子都哭哑了,从来没有看见这么哭的孩子!”老婆平静地说,“我现在去兴隆大厦,答应孩子的事情,就得履行呀!”

不知怎么的,我眼前晃来晃去的总是早晨那两个歪着脖子,像乌鸦一般嚎哭的丫蛋蛋,满脸的委屈和愤怒,眼泪就像自来水一样流淌着。

明天我家的臭臭会怎么样呢?是不是也要打开阀门,身不由己地加入大合唱呢?

14岁大学生的早教成功秘诀


刘儒雅在5岁前就已掌握了近5000个汉字、1000多个英语单词和词组;在中学里,她却是个学习中等的学生;2002年9月,她考入吉林市北华大学医学院,从而成为2002年吉林省年龄最小的大学生。那么,这个神奇的女孩是怎样如此神速地学完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并顺利闯过高考"独木桥"的呢?刘儒雅的爸爸刘伟华讲述了他培养女儿的故事。

家庭教育从降生开始

刘伟华年轻时学过医,所以他很早就开始对幼儿早期教育进行研究。他认为婴幼儿对外界最早、最容易认知的是声音。1988年,刘儒雅出世一个半月对声音有了反应后,他就开始有意识地对女儿进行训练。比如,放录音磁带给她听,让她听广播新闻……平时,还注意和女儿不间断地进行言语沟通,形成了良好的言语氛围。女儿对这种沟通反应很强烈,父女之间经常是你一句"女儿我爱你",她一句兴奋的"呀呀"地"沟通互动"。

沟通过程中,刘伟华开始尝试着把标着字样的图画给女儿看。像"山"、"河"、"狗"这些物体都能够用比较形象的画描述出来,再加上孩子对图画天生感兴趣,不久,她就掌握了很多汉字。在刘伟华的指点下,刚学会说话,女儿就已能够奶声奶气地念出许多汉字了。

不过变化最大的还是在刘儒雅3到4岁的时候。

这时,刘伟华开始教女儿掌握一些抽象的词。在这个过程中,刘伟华认为应该"言、行、演"并重,让孩子对抽象的词汇有个综合认识。

一天,他在检查女儿的"作业"时(刘儒雅很早就开始练习写字),对她说:"你今天的作业完成得很好,但是(他着重强调了这两个字),有一个字写得不太好看。"但是"这个词女儿还不明白,只是若有所思地看着他。又过了些日子,刘伟华买回几个苹果,女儿高兴地扑了过来:"爸爸,我要吃!""好孩子,苹果就是买来给你吃的。但是(他又强调了一下"但是"),你要先去洗手。"经过多次这样的训练,刘儒雅明白了:原来爸爸说的"但是",就是要说与前面半句完全是两回事的话啊!在教女儿熟悉"如果"这个词时,刘伟华对她说:"如果爸爸是小鸟,我就要在天上飞。""爸爸,你飞给我看看!"女儿来了兴趣。"但是爸爸不会飞啊,所以我才说’如果’。"第二天,刘伟华又对女儿说:"如果爸爸像你这么大,我就要和你一起玩洋娃娃了。""那你为什么不和我一起玩呢?""因为我不可能像你这么大。"刘儒雅又一次恍然大悟:爸爸说的"如果"是假的。那时她还没有"假设"这个概念。就这样循序渐进,5岁时,刘儒雅已经掌握了汉字近5000个。

刘儒雅五六岁时还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刘伟华不愿多谈。因为他并不提倡让孩子过早地接触第二语言,除非母语已经掌握得非常熟练了。刘伟华举例说,女儿4岁多的时候,就跟着自己到电台去做节目,在话筒前侃侃道来,几乎没有发生过停顿。后来还作为小记者到外地采访,在摄像镜头前语言表述也很自然、流畅。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刘伟华才开始试着让她听些外语磁带,像童话、英文歌曲等。见她听得津津有味,十分感兴趣,才正式教她学习外语。因此,女儿学习外语的劲头也很大,没有一点抵触心理。

不愿女儿学习太好

在爸爸的精心教育之下,刘儒雅5岁时就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小学生的知识储备。因此,刘伟华把她送进吉林市昌邑区第20小学(现艺术小学)就读。

虽然上了小学,但刘伟华很清楚,女儿在知识层面上与同学们匹配了,但年龄上的差距,会使她的心理发展和思维方式与同学们有差异。要想让她真正融入这个环境,学习得快乐,孩子的心理还需要调整。否则,她在成长过程中就会产生自卑感。

他寻找着机会

开学几天后,女儿放学回来说:"爸爸,同学们说我是小孩子。""你确实很小,可是同学们在老师眼里也同样是小孩子。""那为什么我要和比我大的同学在一起呢?""因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不是年龄,而是知识。你掌握的知识和他们一样多,就要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收获。"刘伟华说。女儿的眼睛亮了……

刘儒雅7岁的时候,经过测试,直接升到了四年级。尽管她成绩不错,但却常常听不懂同学们用十一二岁年龄段的方式和她开的玩笑。她向爸爸诉苦,刘伟华告诉她:"这是很正常的事。其实,爸爸也有很多不懂的事。不懂没关系,问一问别人,多向人家学习。"按照父亲教的去做,慢慢地,儒雅适应了与比她大的孩子在一起学习的生活。

很快到了中学,刘儒雅的学习不那么突出了,中学6年,她的成绩始终在中游,很少出现高分,在班上能够考到前10名就算是件意外的事了。原因在刘伟华。一般情况下,孩子出现早慧的迹象,家长就会对他产生更大的期待。但刘伟华却并不希望女儿在学习上投入过多的精力,怕她因学习太好而背上心理包袱。所以他基本上不督促刘儒雅学习,只要她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就行了,从不加码。

学习之余,刘儒雅的生活比同学们丰富得多。那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要在课余到绘画班、书法班、音乐班、舞蹈班去学习,刘儒雅却没有这个负担。刘伟华认为,如果女儿想去学习,自然会提出来;既然她没提出来,就证明她没有这方面的要求。因此,刘儒雅完全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滑冰、去郊区采风,尽情地和大自然亲近。

这些苦心没有白费。因为从来没有感受到因学习来自于家长的压力,在刘儒雅成长的过程中,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她一直是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

女儿对爸爸有三种称呼

刘儒雅管刘伟华叫爸爸。但除了"爸爸"以外,刘儒雅有时还叫他"刘伟华"。

两人经常在一起用英语进行对话,而在英语中互相提名道姓是很正常的事-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刘伟华就在自己和女儿之间营造了一种平等的家庭氛围。父女两人已经成了事实上的好朋友,无话不谈。女儿思想上有了烦恼,比如被老师批评、和同学发生口角、学习上有了畏难情绪时,就会想到"刘伟华"这个朋友,而不是爸爸。

除此之外,刘儒雅还管刘伟华叫"刘老师"。

那还是在刘儒雅很小的时候,一次,她向刘伟华问一个作业题目时,刘伟华说:"为什么你要问我这个问题呢?""因为你是我爸呗!""不对。因为我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而你不知道,所以你才问我。因此,你得喊’刘老师’。只要别人比你多懂一个问题,就是你的老师!"这样,刘伟华给刘儒雅灌输了一个"人皆我师"的观念,而从此,女儿问他问题时,也就开始叫他刘老师了。

三种称呼,表明了刘伟华在教育女儿过程中的三种态度:在生活中,刘伟华关心或批评刘儒雅时,他的身份就是爸爸;女儿有了苦恼、有了心事,刘伟华就是她的朋友;当女儿有问题需要请教时,刘伟华又成了老师。刘伟华认为,在多变的孩子面前,家长不妨多有几个身份,这样才能真正地了解、理解并正确地教育、引导孩子。

转眼间,女儿就面临高考了。在这人生重大的关头,刘伟华完全把自己的身份转化成了朋友。既然是"朋友",他希望女儿自己来决定人生的去向,他只是提供参考意见。因此填报志愿时,儒雅是以自己的意志来填报的;高考那几天,儒雅也是一个人到考场去的;9月份儒雅到北华大学医学院报到时,刘伟华倒是跟着去了,但所有手续都是儒雅自己去办的。人们一见是全省最小的大学生,都好奇地问:"你的家长呢?"刘儒雅得意地回答:"我爸爸、刘伟华还有刘老师都在后面呢!"人们吓了一跳,还以为真的来了那么多人呢。

现在,虽然刘伟华和刘儒雅都在一个城市,但他们却不经常见面,因为刘伟华觉得,从上大学开始,女儿就应该自己长大了……

附记:采访刘伟华时,他再三叮嘱记者,女儿还小,未来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过度褒奖对她的成长不利。他还说,女儿的成长历程比较特殊,不一定值得效法。其中一些普遍的原则,仅供家长们参考。

教育的成果并不是音量所决定的


有的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并不是声音越大越能被孩子记住的,如果你没有说到他心坎里去,你说什么他都不会听。而且大声就将自己摆在了高于孩子的地位,打破应有的平等关系,宝宝认为在被压迫、被命令,这种教育就收不到成效。

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可以学会听话、懂事,但这个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我们要教给他们。这需要我们做到未雨绸缪、坚持不懈,并随时都保持头 脑冷静。下面所讲的这六个秘诀非常有效。虽然,它不能防止一个淘气的孩子偶尔犯错,但它可以帮助你运用爱心和耐心,将那个调皮捣蛋、惹事生非的小孩从这样的麻烦角色中转换过来。

1、说到做到

育儿专家指出:如果从1到10代表正确管教儿童的原则的重要程度,(数字越高表明越重要),那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就可以用1、2来表示了。

说到做不到,言行不一致会把孩子变成投机主义者。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能逃避惩罚,他们试图竭尽所能的做到这一点。 但当他们知道你会怎样做,或犯了错会发生什么时,他们就可以预测他们选择那种行为的后果,这让他们学会控制自己。

2、不要小看孩子

大声喊出孩子的名字或下一个定论(像“你真是粗心大意”)是两个最无效的方法。这只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尽量吝啬你对孩子行为的批评。育儿专家指出:孩子并不因为你惩罚了他,他就会从对自己不好的感觉中解脱出来。这样的感觉也许会过去,但反复的批语(“为什么你总对别人这样不友好”)也许会产生消极的感觉使其挥之不去。

3、带着赞赏去教育孩子

管教的正确含义是“教”。如果你只是通过惩罚来管教孩子的话,你会失去大量的给予孩子正确引导的机会。例如当孩子拿起玩具,你通过像奖励她一小块点心这种具体的方式提醒她,你希望她怎样做,效果反而会更好。

本网站小编总结:当宝宝犯错误时家长首先要冷静下来,不要一时冲动而用错误的方式教训孩子。一个人学好需要很久,学坏只要一会儿就够了。所以要始终保持一致,站在平等的角度想怎么说才能被孩子更好的接受。

给孩子实践学习的机会


给创造机会孩子非常棒

案例1

还是在坐月子的时候,看到儿子爱动,我就经常给他伸伸臂,踢踢腿什么的,让他接受被动操。到了七个多月,儿子开始学爬了。我把他带到了乡下的外婆家,让他在外婆家宽敞的地面上尽情地爬。别的孩子开始学爬的时候,儿子已经能够扶着床栏毫不费力地站起来,并敏捷地爬上紧挨着小床的饭桌。我放手让儿子去摸爬滚打,结果十个半月时他已经不需要借助外力,能够自如地在地上独立行走了。会走以后,摔跤的机会开始多了起来。我每次都装没看见,让他自己从地上爬起。虽然会经常受到旁人的误解,说我们不会带孩子,但儿子却从此养成了“摔倒了自己爬起来”的好习惯。出去玩的时候,看到不少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其实有时仅仅是轻轻碰了一下,便哇哇大哭,赖在地上不肯起来,然后大人又是哄又是骗,许一些不切实际的愿,才能把孩子从地上抱起来,心里便不由很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

案例2

儿子在九个月大的时候,已经很有指向性地叫我“妈妈”了。这大概是因为我全休在家,跟他有比较多的交流机会之故。儿子小时很爱哭闹,于是我经常给他哼唱儿歌,他便能安静地入睡了。到了会走路后不久,他便会自己拿个小凳坐下,然后指着影碟机叫“歌”,意思是要我放儿歌给他听。他可以一动不动地听上个把小时。一直到现在,他都已经两岁半了,每晚睡前听我唱儿歌和讲故事依然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一岁半左右,儿子已经会唱数十首儿歌,会讲一些简单的故事,一张小嘴已整日喋喋不休。我记得有一次,隔壁奶奶家包饺子吃,给他盛了一碗,晚上他爸爸下班回来,他居然这样说:“爸爸,爷爷奶奶真好,老是给笑笑吃饺子。”隔壁奶奶说:“笑笑真是一个调皮鬼。”儿子记住了,从此一听见她的声音,便要忙着追出去,“调皮鬼、调皮鬼”叫个不停,令人哭笑不得。

碰到不少家长,老抱怨自己的幼儿14个月了还不会走路。再看看他们是怎么教孩子走路的吧。在平软的草地上,小心翼翼地紧紧牵着孩子的双手,唯恐他摔脏了、跌痛了。为什么不放手让他自己去走呢?人生路上难免磕磕碰碰,为什么不让他从学步时就懂得这个道理呢?还有一些孩子,两岁多了还只会讲一些简单的字词。我想,在这一点上他们的父母是否也应该检讨一下自己?不要总说孩子小,不要总推自己工作忙,有空的时候,要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和他多说说话。孩子有一个语言的积累期,如果缺少语言的交流,孩子的语言能力又怎么能够得到发展呢?另外,像手部的精细动作能力、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都需要。

总之,大人给他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你会发现孩子都很棒。

带孩子逛超市的方法和误区


超市对大人来说只是购买生活用品的地方,对于孩子,它不仅是个看新鲜的地方,更是一个大学堂。在这里,孩子可以认知,可以探索,可以学到社会交往的很多规矩。因此,父母在购物时不要忽略启发孩子。

一、逛小超市

1、不会走路的宝宝

虽然,宝宝不会走路,但并不妨碍他开始认知世界、学习语言。

这时,妈妈们可以边购物边给孩子讲解所见到的事物。

2、孩子学会走路后

学会走路后,孩子的探索欲望愈发强烈,这时他已经不满足于坐在小车里被动地“逛”了,他们想要做的是拿取自己感兴趣的物品。

妈妈可以多带孩子去一些小超市,因为,这些超市一般没有贵重商品,而且,超市工作人员因为和主顾比较熟悉,对孩子的冒失行为通常也比较友善。去超市时,父母会首先跟他们打招呼,并且鼓励而不是强迫孩子对工作人员以阿姨伯伯相称,让孩子体会到社会交往的礼貌。

在购物时,让孩子主动地自行选购,当孩子对某种东西感兴趣的时候,便告诉他这是什么,有什么用。孩子可能会对很多商品感兴趣,去翻动,父母就该告诉他对于某些物品要轻拿轻放,否则容易损害,并要求他自己尽量做到物归原处,必要时,父母应帮助他一把。

在让孩子自行选购时会有个现实问题:很多时候,会坚选购的某样东西,父母会觉得暂时用不上,但由于小超市卖的一般都是日常用品,总有用得上的时候,因此如果孩子特别喜欢和坚持,父母最好能够买回家。

带孩子购物比较常见的一种误区是:父母随着孩子的心意让他往筐里放,然后再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把不准备购买的东西偷偷放回货架。这样做在孩子刚开始独立挑选的时候还是可以的,因为那个时候他刚刚接触这么多商品,对于拿什么不拿什么心里也没有准主意,所以多半不会记起来自己究竟要什么。但是随着孩子购物次数的增多,他逐渐会对自己的购物选择有一定的倾向和记忆,因此,即使当付款的时候没有想起来,他也可能在回家后的某个时刻突然向父母发难。这对他来讲是一种伤害,会直接影响到他对父母的信任以及安全感。所以,如果父母不能接受他选购的某种物品,最好能在超市就当面说服他,如果说服不了,可选择“替代购物”。另外,当父母实在不能说服他放弃选择,那最好就尊重它。

二、逛大型超市

1、使用购物车

比如,像乐购、沃尔玛等大型超市,几乎每天都会吸引许多购物者前去,带孩子去逛这类超市时,最好使用购物车,让孩子坐在车里,这样做主要处于两种考虑:

1)安全,因为人多,怕孩子走失或被挤伤;

2)不要让孩子走得太累,看得太累。

2、了解超市的规则

超市不是儿童游乐场,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室,超市是一个公共场所,孩子在超市中,可以体会到商业交往的一些基本规矩。

当父母刚开始带不会走路的孩子逛超市时,要同样给予他认知社会交往规则的机会:告诉他超市是购买用品的地方,在付款前,东西不是我们的,所以不能无节制地拿取和损坏,只有自己准备购买带回家的,或者特别感兴趣想进一步了解的商品,才能放入购物车。如果自己通过选购不打算购买某种物品了,应该放回到原处不能损坏。

虽然父母这样说孩子不一定能听懂,但是这些话不能不说,因为这是一个社会基本规则的问题,也是孩子认知世界的一部分。

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妈妈存在着这样的一个想法,就是保护孩子的探索精神和自由是最重要的,而一些社会的规矩可以以后再确立。或者,如果他自己做的太出格,自然会有人“教育”他。基于此,有妈妈提出,孩子在前面动,我们会在后面收拾,如果孩子损坏了东西,我们照单买下来就行了,不必看得很严重。这个出发点虽然是好的,然而,探索认知世界的途径很多,但无论哪一种探索认知的途径,孩子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总不会生活在没有任何限制的真空里。一个孩子的成长,必须要在尊重社会规范、尊重他人的前提下进行,才是一个基本的正常的状态。同时,如果不需要父母的引导,完全把孩子的成长交由他自己去探索、去尝试、去体会,教给他人去教育甚至是“教训”,对于孩子来讲,是否也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一些伤害?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否需要父母主动的引导和必要的权威作用?大量事实证明,如果父母在亲子关系的确认时期,就主动放弃了主动引导、教育的权利和必要的权威作用,终有一天会为此“埋单”。对于妈妈的“他拿我收拾,他损害我照价买”,也会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得以感受到“无论我做了什么,我妈妈会对此负责”。

三、逛超市培养社会感

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不会再满足于挑选物品这么简单的一个动作了,而是强烈要求自己购物,即完成:需要某种物品——选购——付款的动作,这个动作对于他的意义比选购物品其实大的多,这是一整套的商业交往基本规则。

这时,他会比较热衷于购物的过程,而妈妈们也可以常常在家里与孩子进行模拟超市的游戏,可以做一些数字卡片,妈妈和孩子轮流当收银员和顾客,孩子可以从中学习数字认知、配对以及简单的加减法等,这样就开始了数学游戏阶段。同时,在游戏中,孩子得以和最亲密的人锻炼社会交往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生活实践中呢,随着孩子逐渐成长和锻炼,他对自己到超市的购买行为逐渐具备了计划性条理性,已经可以自己知道需要哪些物品,可以对超市管理人员礼貌地询问并请求帮助,可以从架上选购、在成人的帮助下查看保质期等,并自己提着篮子购物直到付款了。这一切,都昭示着一个孩子智力和社会性双方面的协调发展。(悄悄)

宝宝拿超市的东西怎么办


我觉得奶奶的教育方法太过简单。我宝宝1岁,平时去超市我都把她放推车上,这样她够不着超市货架上的东西。不过她把我放在车上的东西当玩具玩。等她大点,我会告诉她这些东西不是玩具,想要的话跟妈妈说,要付钱才能带回家。

悄悄的回复:

带宝宝到超市的时候一边购物一边口述每一个步骤,就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好机会啊。

卓予妈的回复:

我一直都跟灿灿灌输在超市里只能拿我们想要买的东西放到推车里,其他东西只看看或者摸摸都可以,但要小心,摔坏了我们是要赔的。灿灿对“赔”这个概念比较清晰,源于小老鼠吱吱的故事。

吃的东西要付了钱才能吃,要不然会被警察叔叔抓到监狱里去的。这一点呢她是从小狼灰灰的故事里理解的(小狼灰灰的爸爸老是做坏事,就被警察抓到监狱里去了)。这些灿灿都已经认同了,以前也和千千一样,慢慢来吧,她慢慢会领会的。不能说偷!事实上她根本不知道偷是怎么一回事呢!还那么小不要强化这个概念给她。

沛沛妈的回复:

我的感觉是当孩子做了错事时,应把握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一方面不要因为这件事情说一些给孩子定性的话,比如说他是坏孩子;与此同时平和但坚决地制止其错误的行为,并把正确的做法告诉他(很可能是无数次的反复)。而我想,奶奶在这件事情的做法上,说孩子变成了小偷,则无意识地将事与人联系了起来,虽然奶奶说者无意,但怕的是孩子听者有心,从而对孩子心理健康不利!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