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根据造成小儿口臭的原因,应有针对性地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1、培养孩子从小重视口腔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饮食要有规律。多吃蔬菜水果,粗细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3、防止消化不良。当出现消化不良时,可适当服用一些助消化和胃肠动力药。

4、注意预防并及时治疗龋齿及排列不齐。少吃甜食,特别是睡前不吃甜食。

5、用中药芦根、薄荷、藿香煎液,或1%的双氧水、2%的苏打水、2%的硼酸水等,选择其中一种含漱,可减轻或消除口臭。

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口臭可能就是消化系统或者口腔内部出了问题,但事实上身体其他部位出了问题,也会出现口臭的情况。

口源性

口腔内有积奶或积存的食物残渣未能及时洗净;牙齿有大龋洞,内有腐败污物;牙龈发炎、出血,或有牙龈瘘管出脓;口腔溃疡、扁桃体炎、咽炎等。食物残渣、坏死组织和脓液受到细菌作用后,产生吲哚、硫氢基及胺类,可散发出腐败性口臭。

鼻源性

鼻炎、鼻窦炎,宝宝玩耍时把异物塞入鼻腔引起鼻炎、鼻出血而致口臭也是常见原因。

消化道源性

胃肠功能障碍所引起的一种消化不良,常在嗳气时闻到这种酸臭味。进食大蒜、洋葱等食物可有该类食物的特殊臭味。宝宝过多地进食甜食、高蛋白、高脂肪食品也常致口臭。

呼吸道源性

气管炎、肺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呼出气体可带腐烂臭味。

耳源性

宝宝如患有中耳炎也会导致口臭。

闻臭可辨病

出现病变的位置不同,口臭的气味也不同,如果孩子出现以下几种口臭,就要考虑是不是孩子身体里的某些器官出了问题,需要进行治疗。

当宝宝的口臭含有臭鸡蛋的味道时,就是在提示大人,孩子最近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者肝出了毛病。

而腐败性的臭味则告诉我们,宝宝多有口腔内炎症,口腔卫生习惯不良。

烂苹果味的气味提示我们,宝宝很可能是酮症酸中毒。

如果出现了脓性口臭,很可能是宝宝鼻腔进了异物,或者是萎缩性鼻炎、鼻窦炎,化脓性扁桃体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等疾病的病灶处形成溃疡、糜烂、化脓引起。

酸味的口臭,一般显示宝宝的胃肠功能出现紊乱。

血腥味的口臭则提醒我们,宝宝的鼻子处或消化道,有了出血。

儿童疾病预防,五措施防臭治臭

1.培养孩子从小重视口腔卫生的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刷牙。

2.饮食要有规律。多吃蔬菜水果,粗细搭配,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

3.防止消化不良。当出现消化不良时,可适当服用一些助消化和胃肠动力药。

4.注意预防并及时治疗龋齿及排列不齐。少吃甜食,特别是睡前不吃甜食。

5.用中药芦根、薄荷、藿香煎液,或1%的双氧水、2%的苏打水、2%的硼酸水等,选择其中一种含漱,可减轻或消除口臭。

宝宝持续性口臭延误不得,要找有经验医生做仔细检查,找出病因,对症下药,方可消除口臭。

本网站小编总结:

食物防治小二口臭有妙招

1.牛奶

大蒜味的天敌吃大蒜后的口气难闻,喝一杯牛奶,大蒜臭味即可消除。

2.柠檬

性酸,味微苦,具有生津、止渴、祛暑的功效。可在一杯沸水里,加入一些薄荷,同时加上一些新鲜柠檬汁饮用,可去口臭。

3.香芹菜

这种草本植物最有助于消除口中的异味,尤其是烟味。如果手边一时找不到香芹菜,香菜、薄荷也能起到去除口腔异味的作用。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些东西嚼得时间越长越好,或者用来沏茶喝。此外,上述这几种草本植物对消化也有好处。

4.酸奶

最新的研究表明,每天坚持喝酸奶可以降低口腔中的硫化氢含量,因为这种物质正是口腔异味的罪魁祸首。按时喝酸奶还可以阻止口腔中有害细菌的产生,这些细菌会引起牙床疾病或牙菌斑。但是,只有天然的酸奶具有这样的功效,含糖的酸奶起不到这种效果。

5.金橘

对口臭伴胸闷食滞很有效,可取新鲜金橘5—6枚,洗净嚼服。本方具有芳香通窍、顺气健脾的功效。

6.蜂蜜

蜂蜜1匙,温开水1小杯冲服,每日晨起空腹即饮。蜂蜜具有润肠通腑、化消去腐的功效,对便秘引起的口臭颇有效。

7.柚子

除酒后异味可治纳少、口淡,去胃中恶气,解酒毒,消除饮酒后口中异味,有消食健脾、芳香除臭的功效。取新鲜柚子去皮食肉,细细嚼服。

8.山楂:山楂性酸,味微甘平,有散瘀消积、清胃、除口酸臭的功效。

zj09.com小编推荐

我们为什么要去上学啊


娘俩好久没躺在床上时聊天了,今天在睡前,烨又想和偶聊聊!

“妈妈,我想问你个问题?”

“好啊,什么问题?”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去上学啊,哦,我知道,上学是为了学知识,可我们为什么要学知识呢,为什么长大想当科学家呢?”

没想到小家伙提出了一个大问题哩。

“那妈妈问你,你现在拿一百元钱去买东西,这东西的价格是33.89元,请问你能算出收银员要找你多少钱吗?”

“不知道!”烨摇摇头

“那等你上到二年级或者三年级学了新知识的时候,就可以马上算出来了,这就是生活中需要用到的知识啊!”

“那我们为什么要学认字呢?”

“你认识‘男’‘女’两字吗?”

“认识‘女’字,‘男’是不是那个东‘南’西北的‘南?”

“当然不是了,等你以后学到了,就会知道,这两个字的音相同意思是完全不一样的!妈妈记得上小学三年级时,和我外婆去县城,因为我外婆没识过字,结果她去厕所时,走进了男厕所,这是为什么?”

烨听了哈哈大笑,然后说:“那上面不是有图像的吗,看到穿裙子的就是女厕所呀!”(她不知道以前的厕所那还有什么图像哦)

“有些厕所之所以要在上面画图来分别男女,就是因为考虑到还有一小部分人不认识这‘男’‘女’两个字,所以才用图画来表示的!你小时候不认识字时,也是这样分辩男、女厕所的呀!

“哦!”

“能认识字多好啊,可以自己看书,你上网玩游戏时,一看字就知道那个游戏叫什么名称,而不用问大人;你上街时,只要一看到那店面上的字,就知道那家店里卖的是什么,对吧!”

“嗯,那我们为什么要去学校学习而不在家里学习呢?”

小家伙的问题还真多呢!

“在家里学习也可以,但在学校里学习的话,一是学的比较统一,二是有专门的老师教你们,这样你们会学的比较快,再说天天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也有劲啊!

“就像你后鼻音读不标准,就不能教我们!”

“那是,要是教了的话,不就误人子弟了嘛!”

小家伙,说着说着就臭起老妈来了,哼!

“我喜欢是喜欢上学,可就是觉得有点累!”最后,烨又幽幽地说道

“这是因为你刚从幼儿园来到学校,还是个适应阶段,等一学期下来后,就不会这样了,那你说妈妈上班累不累啊,我也很累啊,可是没办法,累也要上班啊,不然我们都没钱用了!好了,今天不讨论了,有问题留到明天问了,现在睡觉喽!”

不知不觉,娘俩讨论了快半个小时,今天的睡觉已经晚了,所以催着她赶紧睡觉了,不然后面问题又是一个接一个了!

烨妈学识浅薄,所以只用了一些简单的方法回答了烨同学的这些问题,也不知孩子听懂了没!孩子进校园两个月,刚上学时的那点新鲜感已经渐渐淡去,所以也开始觉得上学比上幼儿园时累多了,那时是以玩为主,现在是以学为主,孩子有这样的一些想法我想应该是很正常的!

宝贝,加油!

让你亲个够


儿子两岁多的时候,一天,我和家人正在看一部美国电影,画面出现了男女主角接吻的镜头,这个镜头延续了较长的时间,儿子在旁边玩耍,突然他指着这个画面问到:“妈妈,他们在干什么?”我一下楞住了,回答不出儿子的问题,这时,坐在我旁边的父亲回答到:“让你亲个够!”儿子似乎听懂了,因为他那个时候最喜欢听李文华和尹相杰唱的“妹妹坐船头”这首歌,歌词里有一句“让你亲个够!”已被儿子记熟了。

父亲的坦然态度和机智的回答让我开始思考,当传媒中有爱情和性的描写时应该对孩子采取什么样的态度,看到一些朋友对电视中出现男女接吻拥抱,就换台,不让孩子看,到后来孩子一旦看到这样的画面,大叫一声“少儿不宜”,用手蒙着眼睛,却留个指缝往外看,这样的结果导致父母失去和孩子谈“性”的机会,也教会孩子做假。我不想这样做,所以,我一直对儿子采取开放政策,我们一起欣赏。

儿子10岁以后,常常喜欢和我一起欣赏一些中外佳片,特别是央视六台的“佳片有约”栏目是我们周末一起欣赏佳片的时光。每当有一些描写男女激情的画面时,我会主动的和他进行交流,告诉他:当成年的男人和女人之间产生了爱情,他们就需要通过身体的接触来表达这种情感,比如他们会接吻、拥抱等等,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很幸福。儿子也很自然地和我交流。

当电视里出现这类画面时,我都注意观察他的反应,他表现得很平静。我不愿意我的儿子在和我一起欣赏奥斯卡获奖影片时,突然装模作样地用手蒙住眼睛,大叫一声:“少儿不宜”,眼睛却从指缝间偷偷地往外看。

我只想让孩子明白:人类有爱情,相爱的男女之间有肌肤之亲,这种情感的交流能够给相爱的人带来幸福的感觉,这也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

哄孩子别摇晃,伤脑子啊!


前言:当今许多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因而孩子成为整个家庭的宝贝,养育时倍加呵护。殊不知,有些习惯会在不经意中影响到孩子的健康发育,给孩子带来损伤。

摇晃出来的脑损伤

春蓉生下小宝宝琨琨后,一家人高兴不已,这个抱着逗一逗,那个抱着像荡秋千似地摇呀摇的,长期下来,宝宝养成了不被摇晃,就哭闹着不睡的毛病。就是躺在摇篮里,也要较大幅度地摇晃着,才能入睡。宝宝4岁时,虽然个头与同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可说话还在咿呀学语,就连最简单的爸爸、妈妈都说不清楚,反应迟钝,智力发育也比其他同龄的孩子相差了许多。

补钙小方法:

1.母乳依然是最佳的补钙来源,最容易被吸收,其次才是配方奶。

2. 阳光充沛的时候可以多带宝宝去晒晒太阳,这种补充途径最安全,不会发生VD中毒。

3.补钙时一定要同时补充VD,促进钙在肠道吸收和利用,理想的补钙方法是分别服用VD和钙剂。

4.钙剂不宜与奶混合吃。因为钙粉与奶混合后,奶会结成小块,影响吸收。钙与鱼肝油宜在喂完奶,半小时以后吃。

·湿疹

诊断:如果宝宝在检查脑部发育都正常的情况下,还是摇头频繁,睡眠时哭闹,这可能是由于皮肤疾病引起的。湿疹也是引起宝宝摇头的原因之一。湿疹是一种由于变态反应引起的皮肤病。以乳品为主食的宝宝,常常会对异性蛋白产生过敏反应,会患湿疹。得了湿疹,会出现皮肤脱屑、潮红、水泡、糜烂、结痂等症状,范围可波及耳道内、外耳及耳后皮肤。出现上述这样的情况,要带宝宝到专科医院就诊,局部涂药治疗。

预防湿疹小方略:

1.保持宝宝双手的清洁,经常帮宝宝剪手指甲。

2.不能用肥皂、热水洗患处皮肤。肥皂和热水会将皮肤表面的油脂洗掉,使皮肤更加干燥。

3.可以给宝宝穿上宽大衣服,衣服质地最好选用棉质,避免衣物摩擦加重湿疹。

4.宝宝常会用手抓挠湿疹处的皮肤,这会引起皮肤的细菌感染。因此,得了湿疹,要警惕宝宝用手搔抓,以免感染。

·小枕头不适宜

诊断:看宝宝在什么情况下摇头,如果宝宝睡觉头在枕头上转来转去,要观察给宝宝的枕头是否有些硬或过高,如果垫的枕头不舒服,小家伙也会以此来抗议的。

解决方法:宝宝的枕头不宜过大,要轻便,透气吸湿,可用灯芯草、蒲绒等来做枕芯。枕头高度以3cm左右最为适宜。

·顽皮

诊断:各项检查都正常,那么宝宝是故意“逗”你玩呢。只要排除病理上的问题,宝宝如果一直摇头,那可能是为了吸引大人的注意。周岁前,宝宝对点头表示“是”,摇头表示“否”的规律丝毫没有概念。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宝宝的摇头是他们对这件事的第一反应。因此很有可能,即便她很想吃桌上的菜,她也会将小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宝宝觉得他的摇头能够引来你的注意,他可能觉得妈妈对“摇头”会格外关注与好奇,这也促使了宝宝一直热衷于“摇头”。

减少摇头小方略:

1.多给宝宝做示范。宝宝喜欢模仿,在生活中你要时常给宝宝做示范,点头表示“是”或“要”,摇头表示“不是”或“不要”。

2.忽略宝宝的摇头。如果在确定宝宝身体无异样,他只是用摇头来吸引你的关注时,你可以暂时忽略,让宝宝觉得“用摇头引起你的注意”这一招已经不管用了,他需要转用其他方式来吸引你的注意力。

本网站小编总结:婴儿一次次地抛起来又接住,便容易使婴儿头颅内的脑组织随摇晃或高抛的晃动,与较硬的头颅相撞,从而引起脑损伤。

宝妈,你学会批评孩子了吗?


赏识教育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家长会渐渐发现赏识教育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孩子只愿听好话,不愿听任何批评,也经受不起一点儿挫折。赏识和批评应是教育的双翼,只有赏识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至少是不完整的教育。那么,父母怎样批评孩子,孩子才会虚心接受呢?

1.批评孩子时要客观

美国教育家老卡尔·威特认为,对孩子的批评,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心服口服。这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

老卡尔·威特认为,首先你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道理和事例去教育他们。给孩子讲道理的时候,要给他们说一些容易理解的道理。不能用某种高深莫测的东西强行向他们灌输。书本上的道理应该给他们讲,但不能搬弄出那些晦涩的文字,那种学究式的大道理孩子是很难接受的。

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父母都应保持冷静的头脑、理智的思维,切忌在情绪异常的状态下轻易批评孩子。只有给孩子充分的说话机会,他们才能剖析自己的行为,触及灵魂的最深处,才可能使其心服口服。

有五种情况,父母不应该对孩子进行批评。分别是:

·当孩子同你讨论某种个人问题的时候。

·当孩子看上去非常激动而又没有说到底是怎么回事的时候。

·当孩子为某件事而兴高采烈的时候。

·当孩子需要人帮助他作出决定的时候。

·当父母想让孩子解释或同自己讨论某件事的时候。

2.批评不要当着众人的面

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当着众人的面批评孩子往往会让他觉得失去面子,从而产生抵触父母的心理。

美国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人之所以变成了醉汉、赌徒、乞丐和盗贼,都是由于失去了自尊心的结果。父母经常絮叨孩子的过失,就有损于孩子的自尊心,这是不正确的。在他人面前揭露孩子短处的父母,不配做父母。”

明智的父母要学会在众人面前称赞孩子,而在孩子遇到问题或犯了错误的时候,在家里单独进行教育。

3.用故事批评孩子

孩子的自尊心是脆弱的,他们不喜欢父母赤裸裸地批评他们。如果父母能够采取委婉的手段,通过故事、寓言、名言等方式来批评孩子,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在故事中,孩子自然领悟到了其中的道理,这比父母讲大道理的效果要好得多。可见,父母要积累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在孩子遇到相似情况时,用故事来教育孩子,不仅可以避免亲子冲突的产生,而且会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涵养,进而更加尊重父母、崇拜父母,促进亲子关系的和谐。

4.用孩子的语言来批评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讲大道理总是无法起到真正的效果,孩子们往往会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这不是代表孩子们故意与家长作对,而是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理解高深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父母要学会用孩子的思维思考问题,用孩子的语言来友善地批评孩子。

批评孩子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进步,鼓励孩子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进步。既然是为了相同的目的,手段的选择就是应以双方都乐于接受为原则。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如果父母善于运用孩子的语言,那就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因为,用孩子的语言跟孩子沟通,这样,孩子与父母之间就比较容易获得共同的语言,从而更好地进行交流。

5.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

许多父母习惯于在吃饭的时候教育孩子,当然教育往往以批评为主。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不管孩子犯了什么错误,父母都不应该在吃饭的时候批评孩子。这种批评方式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沮丧的心理,从而影响吃饭时的心情,影响身体健康。

大部分孩子都对父母的这种行为表示反感。一位孩子曾经说过:“我妈妈总是喜欢在吃饭的时候批评我,有时候,还拿出我以前的错误再次批评,我只能默默地听着,如果我一反驳,爸爸就会拍桌子摔饭碗,让人无法忍受。”为了避免在饭桌上挨训,许多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总是匆匆扒几口,即便饭桌上有他们爱吃的菜,但相对于父母的批评来说,他们宁愿放弃吃最好吃的菜。

所以,请家长们想想看,在饭桌上批评孩子是不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行为?孩子吃饭本来是很开心的一件事,结果父母不停唠叨,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很容易厌食。同时,饭桌上的批评还会养成孩子极为敏感的心理,有些时候,孩子并不一定能理解父母的批评就是为了他好的,毕竟是小孩子,他的思维能力不可能达到成人的高度。而当孩子在家没有踏实的感觉,跟父母的沟通就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亲子沟通关系就会产生隔阂,时间越久,隔阂越深,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6.让孩子学会自我批评

批评孩子的目的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错误,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父母没有意识到这点,而是把批评孩子作为惩罚孩子的手段,以通过惩罚来促使孩子不再犯同样的错误,那么,效果是微乎其微的。孩子犯错误固然应该教育,但是,教育的方式很多,并不只是惩罚。

对于父母来说,要心里避免惩罚孩子,只要孩子认识到错误,有改正的决心了,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

惩罚性的措施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孩子往往在心里想:“反正已经挨打了,这下没什么不好意思的。”“要改正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大不了再被打一次。”就这样,对惩罚越来越麻木的孩子不仅无法改正自己的错误,而且对父母的情感也会越来越淡漠,甚至造成亲子之间的隔阂。

7.赏罚要分明

惩罚只是一种教育方式,其目的是通过惩罚性的措施,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避免下次再犯。因此,惩罚只是一种手段,并不是目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做到赏罚分明,不要出尔反尔,让孩子无法判断父母的真正意思。比如,你要求孩子不要说谎,你首先不能欺骗孩子。如果说好孩子做了好事有奖赏,父母就一定要执行、兑现。

明智的父母一定要以教育引导为主,事先制定规则,让孩子明白违反规则需要受到怎样的惩罚,同时,不要盲目惩罚孩子,以免孩子受到心灵的伤害。

只生不管的家长不愿意带孩子,别怪孩子不更你亲


前言:我家老公性格没缺陷,但是懒的要死,什么事情都是婆婆做,这就是婆婆溺爱出来的,什么事情都自己管,然后老公不听话,就骂。没干什么大事也骂,所以我坚决觉得她教育有问题,孩子出来,她就想插手管一切,我这人什么都能忍,就孩子的事情我不能忍,月子里就吵架,吵完大老远的叫我妈妈来,回市里我很我妈俩带孩子带到上月底我妈妈回老家过年,又回婆婆家了,老公确实帮不了我忙,要不就自己带了。回来这又吵了一大架,反正她管不了我就看我各种不爽,就找任何机会想把孙子儿子拉自己身边,有时候都快抢了,快抓狂了,晚上只要孩子哭两声就想来抱孩子,不过只要是孩子的事情他还不能硬来管,因为老公也知道他妈妈教育有问题,她就各种演戏,想办法,我就不妥协。反正坚决不妥协,怎样都不会给她带的。

我从一开始就摇旗呐喊谁生的孩子谁带。等我生了孩子,我没有悔言并且坚决贯彻“偶滴孩子偶必须自己带”,原因有三:

亲子之爱

亲子教育,还记得哲哲80多岁的爷爷在我生了夫家三代唯一的公主后,对我说:“XX,我们想孩子啊,她是我们的孙女,你就把她放在我们这儿!”我说:“爸,我知道你们想孩子,可是您应该知道,我更想孩子啊,她先是我的女儿,然后,才是你们的孙女,对吧,呵呵,再说,当妈的更想孩子,您是一位父亲,应该能理解我的。嘿嘿,我们会常回来的。”

逃离矛盾

还记得二嫂在侄子2岁后跟我说过:“XX,等你有了孩子,你就知道了,到时候矛盾多,要加一个更字。”

比如吃饭之争:年轻的父母,主张吃好吃饱即可,而且,这个饱是以孩子自己的意愿为标准,并且,零食是断然不能多给孩子的。但是老人们,一方面大部分都还是填鸭式的要求孩子以多吃为主,而且是按自己的经验和一贯想法,要求孩子多吃,另一方面,他们也基本上做不到很好地控制孩子吃零食的习惯。

孝顺

说真的,这是我的心里话,我们的父母劳苦辛勤了一辈子了,到老了,我觉得是该休息,该享福了的时候,我们又为什么非要让他们再受累照顾我们的孩子呢?也许连他们自己都说:“我们不觉得累,我们喜欢孩子,我们愿意带……”但是年迈和心有余而力不足是一个不可逾越的山。

但是,我想,如果我孝顺,我宁愿请他们多休息,多去旅游,多享受生活,而不是满足他们爱孙女就非要带孙女的不理智思想,哈哈哈。

最后,我对隔代教育的建议:

第一,最好自己带,但时常回去看看老人们;

第二,不论自己带还是老人带,请多一份宽容的同时,尽量坚持自己的原则;

第三,坚持自己育儿方式的时候,请技巧性地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更让老人信服。

本网站小编总结:婆婆要说你不会弄,你就说跟婆婆学习,一次不行两次,就粘上她,学着“死皮赖脸”一点试试看,因为对这种固执的人你讲道理是没多大用的,改变一下策略看看行不行。

娃长大了是不是你心水的型?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仅是老祖宗的名言,也是经过现代科学论证的真理哦!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是有规律可循的,看看娃现在的一些性格特质就能预测出长大了是什么类型的人呢!是不是有点心动,快来跟着小编看看咱家娃长大了是不是你心水的型吧。

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以当地1000名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如下:

表现类别-占有比率-幼年时的表现-成年后的表现

充满自信型-28%-活泼热心,为人外向型性格。-性格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良好适应型-40%-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到26岁时,他们的性格与幼年时期相比没什么变化。

沉默寡言型-8%-性格沉默,言语较少。-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坐立不安型-10%-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产生对抗情绪。

自我约束型-14%-自我约束力强,不轻易被外界干扰。-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宝宝,你并不是一棵树


4岁的宝宝从外公家里回来,整天低着头,心事重重。妈妈问他怎么了,他迟疑着开了口:“妈妈,我是从大树下挖出来的吗?”原来,他问外公他是哪里来的,外公就告诉他,是从一棵树下挖出来的——

“对,对,你就是从大树下挖出来的,照照镜子,你都快长出树叶了。”

“难道,我是大树的孩子吗?”×

“别听你外公的,他尽乱说!其实,你是有一天妈妈做梦时,一个小天使钻进了妈妈的肚子,然后你就出生了。”

“我是小天使?”×

妈妈把宝宝抱到怀里:

“你不是一棵树。你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我们相爱,然后结婚,当爸爸的精子遇到妈妈的卵子,就形成了一个小泡泡,这个小泡泡在妈妈肚子里发育,这就是你……”

“原来是这样,我说么,我长得像爸爸,也不像树啊……”√

评析:

面对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家长往往会以玩笑的口吻搪塞过去,例如是在大树下挖出来的,是在垃圾箱里捡来的。就如场景一中妈妈的做法一样,这令孩子久久沉浸在一种怀疑甚至自卑的心态中无法自拔,并对自己的身世有了悲观的想法。

场景二中的妈妈,果断地指出外公教育上的错误,然而,对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却给出了一个神话般的解释,虽然孩子开心了,但他却没有了解到正确的知识,而且,以后也将对其他家长的教导持怀疑态度。

相比较而言,场景三中妈妈的做法才是正确的,她在教育孩子时,并没有否定其他家长的教育方法,而是把正确的知识,正常地向孩子做以讲解,解除了他的后顾之忧,同时也告诉了他生命的来历。

四五岁的孩子,对自己出自何处,有了寻根问底的好奇心。这个时候,家长不妨正面、平静地把正确的知识讲给他听—虽然,他不一定明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至少他会懂得,自己是个正常的孩子,不必为自己是否是一棵树而担心。

相关推荐